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2022-09-11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 有进步, 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 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从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对于其有效性教学, 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常常把自己当作是或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因此, 教学中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 就会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研究。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 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 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 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 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 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 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 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 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 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 关心国家发展。

现在正值园博园开放时节, 老师教学《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时, 教师创设了情境:园博园规定:园博园每张票售票为40元, 其中:1米2以下的小孩和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票, 60-70岁之间的老年人半票。小红家有10人, 其中1米2以下的小孩有2位, 60-70岁之间的老年人有4位, 问小红家这次去参观园博园一共要花多少钱。

二、注重有效的方法指导

当前, 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 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 老师给多少, 学生知多少, 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 离开老师, 就不会学习了, 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在低年级培养学生会使用教材应重点放在指导观察的方法, 新课本提供了大量的图画、图形、直线、线段等形象直观的内容。在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 我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课本中提供的学习方法, 来理解概念与规律。通过实际的操作, 尽量引导学生依据课本去动手、动口、动脑, 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 充分体现知识的形成和指导过程。对课本中设置的有问无答或结语不完整等形式, 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概括。例如学生学习元角分的知识以后, 老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开办小商店”的游戏活动。让每个学生带一些书本、铅笔、卷笔刀、橡皮及玩具等, 标上价格, 作为商店里的货物。由四个小组各选派一名学生做营业员, 其他组员做顾客, 老师发给做顾客的学生一些钱 (一张二角, 二张一角, 二个五分, 共五角钱) , 然后分四个商场进行买卖活动。在活动中, 人人争做优秀营业员或文明顾客, 秩序井然, 个个都购到了自己喜爱的物品, 而营业员的帐目清清楚楚, 分文不差。活动结束后, 老师就让学生回忆买卖货物的经过, 编出应用题。这样, 把儿童组织到游戏活动中来, 承担一定的任务, 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体验到学数学的重要性, 同时感到自己知识还不够, 还需要努力地学习。通过这样的活动, 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用结合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 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 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 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 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 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 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 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 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 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是无意识占优势, 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 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 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 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 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 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 展示学生个性, 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例如, 我在教学低年级课堂时。多采用版图、版画、教具、学具等进行直观教学。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时, 让学生操作, 摆小棒, 说算法。教学平面图形的特征时, 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制学具, 通过折、剪、拼等活动, 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规律。

四、注重教学反思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 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 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 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 找出有规律的东西, 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小学数学作为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学科, 提高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引起教师的特别注重。“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下一篇:阆中市文化馆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