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新西兰差异

2022-08-14

第一篇:中国与新西兰差异

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工具差异

1利率市场化的差异

中国与美国利率市场化差异主要表 现在两点: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不同、利率机制作用的不同。美国从1970年开始推行利率市场化,到1986年完成,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程度很高;中国的利率市场化从1980年开始至今仍在继续推进,未完成利率市场化。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的货币政策主要以利率传导机制为主,建立了以利率为中心,包括汇率、通货膨胀率、综合资产价值和货币供应量在内的一揽子综合指标【1]。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实际效应主要是通过利率机制直接传递的嘲。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通过对联邦基金利率的调节进而影响市场利率、资产价格等最终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目标。利率机制在货币政策实施中的主导地位主要得益于美国健全的利率传导机制。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途径包括:货币供应量、信贷机制、利率机制等,但是利率机制并不是我国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机制,利率政策在调节我国实际经济中存在阻滞因素,使其无法正常发挥效应。国内许多学者也通过研究论证得出,利率机制在我国不起主要作用,而信贷传导渠道和货币渠道在实际中发挥的作用更大。从以上两点的差异分析可知,利率市场化的完成是运用利率政策调节的基础和前提,通畅的利率传导机制是利率政策能够发挥作用的有力保证。

2货币政策目标设定的差异

中国与美国在货币政策目标设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介目标设定的不同、单一目标与多目标的差异。1993年7月后美联储以“泰勒规则”为指导设定实际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引。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主要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但是三个变量中货币供应量是主要的中介目标。199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贷散规模转向货币供应量,并于1996年正式将M1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同时以MO、M2作为辅助参考 ,现在关注的是M2。再者,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上,早在1977年《联邦储备系统改革法》中,美国就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货币政策的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三个目标。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逐渐将多重的货币政策

目标转为控制通货膨胀此单一目标 。中国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多目标的体系既有一致性也存在矛盾性,由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可知多种货币政策目标在实施中往往无法同时实现,并会影响货币政策整体的实施效应。目前,我国很多学者提出将多重的货币政策目标转为单一的目标。从以上因素分析可知,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确立决定了一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偏好,最终目标的不同往往体现了货币政策工具实施的效果。

3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

中国与美国在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上差异明显,美国已建立起了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而中国未建立。一国货币政策工具不同偏好的选择往往反映了一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一般而言,金融市场发展程度高的国家会选择更具市场化的工具;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低的国家会采用行政干预较浓、力度较大的工具。在美国,完备的金融体系具有发达的市场传导机制,成熟的市场机制可以自主发挥效应使得利率机制能够对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做出正确判断,从而对就业、产出和物价水平产生更加直接稳定的影响 ,这也是美联储选择将利率政策作为调控经济的主要原因。利率是美国市场体系中的内生经济变量,而利率在中国只是外生变量。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备,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的行政干预色彩较强,市场机制的主导调节作用受限。完备的金融市场可以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良好的货币制度环境会进一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机制的形成,从而为我国利率政策发挥效应提供条件。但是市场中的行政色彩往往会破坏货币政策意向的信号,使得市场无法自主调节最终无法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控。

第二篇:色列人与中国人的差异

1948年建国,710万人口,周边全是敌对的伊斯兰国家,但它却是世界上第二科技强国。以色列本土诞生过10位诺贝尔获奖者。Facebook和Google背后都是犹太人操控,金融寡头和媒体霸主都少不了犹太人。犹太人的神是耶和华,圣经上的的确确记载着犹太人的复国与复兴。但抛开宗教意义,犹太人身上的确有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地方。

犹太人的优势在于创新。犹太人根上的价值观有两条:一是上帝造的每个人都是具足、自主和自由的,二是每个人都有个边界,这个边界往里面去就是自尊。犹太人的自尊有双重意味:一是我的存在要与众不同,这是我唯一的价值;二是我必须尊重别人的首创,但我可以让他的首创更有价值。

有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段子:犹太人在某地开了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然后第二个犹太人来了开了家餐厅,第三个犹太人就开了家超市,这片地方就很繁华了。中国人?第一个中国人开了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中国人肯定再开一个,然后第三个。。。第四个。。。最后是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玩。对于中国人来说,商业就是一场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太悲哀了。

犹太人与中国人有着相当的文化差异,这点是值得让我们去思考的:

1. 犹太人活着就是要与众不同,简单地去模仿既定的东西,不是他们的菜。——而我们有高薪的IT工程师辞职去当公务员,只是为了一份稳定、安分守己的工作;

2. 犹太人心目中的商业竞争是竞合,跟你竞争的同时要找到彼此互补的点;中国人是通过模仿,用价格、用规模把你整死(腾讯和360); 3. 犹太人有着强烈的自尊,这个自尊让他们能够守住彼此的边界,可以尊重你的边界;中国人的边界是:你要尊重我的面子,根本不考虑对方的空间;

4. 犹太人善于从无出发去创造妙有,别人搞什么他们就去搞与别人相关联的;中国人是别人搞什么,我也搞什么;

5. 犹太人骨子里面知道自己渺小而寻求合作,他们在互补性的摸索中走向一个共同的市场或者场域的建设;中国人喜欢把所有相关联的控制在自己手中——垄断的国企集团们.... 以色列人知道,YES会带你走向死亡,WHY才会带你走向新生。要养成问问题的习惯,在任何时点都问出一个问题,这样创新就自然呈现了。

中国教育下的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问问题,恐怕这是问题的一个根源。文化虽然很难改变,但是个人的思维方式与处世态度,我相信是可以改进的。

第三篇:中国与美德以色列教育47致命差异

1、为谁而学:

美国教育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生自己去想,想学什么东西,因而学生一般学得主动、灵活、高兴。而中国的教育总是要事先给学生做出细致繁琐的各种规定,该学什么,学多少,什么时候学,该怎么学等等,中国的学生视学习为功利,因而习惯于应付,学习是家长、老师的事情,是为升官发财找工作而学,学得被动、教条、无奈。

2、育人目标:

美国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极其看重学生“创造力”和自学精神的培养,因而才会有美国白领不会算10减6等于几貌似“可笑”的事情发生,他们觉得要趁孩子年龄小时抓紧培养创造性思维,尤其是要培养孩子们的自学精神与能力或曰学力。而中国教育特别重视所谓的“双基”,重在练“基本功”,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美国的学生低分高能,中国的学生高分低能。因而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不愿意接收中国学生,在他们看来,中国教育是培养知识的奴仆,而不是在“育人”。

3、课堂:

中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到无问题就好;美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启发,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中国的课堂要举手发言,美国的课堂鼓励自由发言。中国的课堂如果对教师的结论不同意会遭受批评,而在美国的课堂上则受到表扬。中国的课堂讲纪律,美国的课堂讲人之权。

4、师生关系:

在中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孩子刚踏入学校就知道老师总是高高在上。我国还流行一句忽悠了大众的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而在美国教授也没有什么权威可谈的。美国人不承认权威。中国孩子盲目崇拜老师,觉得老师总是对的,中国的老师喜欢保持威严,不苟言笑,美国老师很喜欢和小孩一起聊天,是极好的朋友关系。美国承认知识上有教不好的学生,但是,老师会多次认真地告诉所有学生:老师会永远像母亲一样的同爱所有孩子,不管孩子品德好还是还是品德次,不管孩子健康还是疾病,不管孩子聪明还是愚蠢,不管孩子能干还是笨拙,不管孩子富裕还是贫穷。美国老师还会努力让所有孩子找到成功和自信。我国有几个老师能做到这样呢?美国老师绝对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很难挑出老师的明显不足。我国的老师和领导到处有公然的违规现象:1)公共场所吸烟,2)情绪易激动发怒,3)出口成脏,4)酒后上课,5)办公时间搞非公务事、打游戏等,6)赌博,7)多种浪费,8)重复建设,9)浪费和闲置资源,10)以安全为由不履行许多责任......

5、考试制度:

美国的考试经常是开卷,孩子们一周内交卷即可,师生都不在意任何奖励。而中国的考试则如临大敌,单人单桌,主监副监严防紧守。在中国,学校、老师、学生考试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淘汰和奖励与虚荣等。而美国的考试目的在于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以利于今后的发展。

6、班级人数:

中国虽明文规定中小学某年级每班不超过45人,但乡镇及县级学校班级人数平均60人之多,有的达90多人,法律并不能约束什么。而在美国,一个班的人数不超过30人,31个人就属于违反教育法,不同的是美国人看重的是诚信——自我信誉度,故不敢越雷池半步。

7、时间:

在一年中,中国中学生有8个月是上课时间,每天11个小时左右的在校时间。美国学生每年只有1000个小时左右。上学时间短、课业负担少,这是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孩子有了更多的自由安排时间还能让孩子学习自己安排时间。

8、成绩单:

成绩在美国属于“隐私”。老师给家长看成绩单,他只给你看自己小孩的成绩,不会公布全班的成绩,尤其是中小学,学前教育根本无成绩现象。在中国,行政部门会想方设法地公布学校成绩。教师的考核也要看学生的升学率、优秀率等。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在这样的机制下长达12年之久,心理压力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9、教材:

美国的教材浅显,对孩子没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数学,导致许多的成年人离开计算机对数字就没了概念,连日常生活的计算都成了难题,看之非常可笑,但是他们注重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的教材一味的强调夯实基础,才导致机械重复的作业一堆堆,其结果是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分低能的人才。

10、课外生活:

中国一般不太允许小孩参加真正的社会活动。但在美国小学生一旦走进校门就开始真正参与社会活动了。美国的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发参与,经费也是大家共同出资、共同寻求赞助。比如,8岁的孩子会帮人家清洗洗衣机,一次8美元,为别人演奏等等,把赚到的钱拿来搞活动。当然并非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赚钱,也有很多是打义工的。美国让小孩接触社会环境的方式非常多,他们认为教育即生活。

11.美国的教室像孩子的家,自由活泼而有序。中国的千篇一律,死板僵硬。 12.美国学生可以自由选想学的各科目的年级学习,就是可以语文学A年级,数学学B年级......且可以自由降级和跳级。

13.美国无统一的教育大纲,各地方小学教育大纲基本无基础知识教学规定,(学校和老师有很大的自主权,)但强调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自学的兴趣与习惯、自立精神与能力;我国小学教育大纲全国统一,特别强调基础知识教学,且按年级详细规定。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自学的兴趣与习惯、自立精神与能力。

14.美国的合法教材丰富多种多样,临近学校相同年级的教材大异小同。中国相反,人们无更多选择。

15.中国的核心评价系统由教育部垄断,中共至上而下也看重立竿见影的所谓教育质量或教育效果(就是以考试结果为主);美国的教育部无评价权,其评价体系较复杂,但不存在垄断现象,社会上有许多非盈利性评价公司,基本上4年才对学校详细地、系统地、非注重成绩地评价一次。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比中国复杂得多,(但很多时候也不重视成绩,多表扬其它,且是老师和学生的隐私)。

16.美国学生常无固定班级,也无固定教室,各科任老师有自己较固定的教室,老师总是按时在教室等学生来上课。中国的教室和班级太死板了。

17.美国临近的学校一年的学期、假期大不同,一般有3——7个学期不等(所以他们少有像我们春运暑假的出行高峰)这有利于打破学校间的竞争性考试。我国嘛,全国高度统一。

18.美国许多学校上午忙教学,有5——6节正课,下午基本无我们所谓的正课,多自由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与课外活动。我国是上午下午上课,有时晚自习还上课。

19.美国特别重视诚信,学生入学在校要签订许多详详细细的像法律一样的诚信承诺和有关规章,只要发现违反,必有终生记录和对应处罚。中国是口头宣传,老师违反诚信也多无记录,有时老师还教学生考试作弊。

20.学校有丰富的健康食品,(不健康的不准进校园)学生可以随时自由食用。我国是上课不准吃,学校垃圾食品飞满地。

21.美国学校多数无围墙和门卫保安,一切正常人均可自由听课和参观和读图书馆之书等。可见其社会总体之和谐。我国的校园像监狱。

22.美国学校基本都有常使用的学生免费游泳池和其它许多设施设备,有些小学还有足球场。我国差远了,许多学校有图书也是假开放。

23.美国的学前教育感觉上无课堂,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与孩子们丰富多彩的自由玩;小学和多数初中课堂,尽管老师都自觉地十分精心地力求完美地备了课,但是,课堂中如果学生有其它兴趣,(如:争论某些问题,做某些实验,做学生准备或临时出现的其它事......)可能彻底打乱或取消老师的原计划,绝大多数时候,老师会依从学生,且临时顺势利导,大调整原计划;高中大学许多时候也与初中类似。而我国,学前教育像美国的小学;其他教育课堂活动内容与结构基本都是老师独断,讲究一切都按老师的唯一计划性指挥棒进行,学生太被动,学生想打破或调整老师的计划,老师难同意,学校更难同意。 24.美国课间休息时间极短,一般只有3分钟,少有4或5分钟现象,因为他们认为3分钟够做准备工作了,多余的时间是浪费;要休息,下午和晚上就休息个够,(多数学生下午集中搞某一二样兴趣活动)。我国多数学校上午下午都上课,学生少了集中休息,也少了集中兴趣活动,多了短暂的休息。

25.美国的书面作业比较少,但活动性操作性作业常有。中国许多老师则注重题海战术,无战略头脑。

26.美国行政部门,对教育部门无干预权、评价权,有资金资源保障责任和收集资料协调有关事宜义务,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对地方教育和学校与老师的评价权。我国,这方面权利太集中,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常自己监督与评价自己,问题显而易。

27 . 美国等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其教育事业事实上是由各级议会直接管理的,这也是万千行业中唯一由议会直接管理的行业,因为他们(含其他发达国家)早就确认,教育事业是现代人类最重要的行业。其行政部门及其下属的各级教育部门和各评价公司、少年宫、各种艺术馆、图书馆、各种运动馆和多种社会组织(如:校董事会、教职工大会、家长联合会、学生家长教师等联合代表会......)都主要是在立法部门直接规范下,对教育事业做服务性的工作。所以,美国民众对教育有不满时,常骂议会和某政党,少有骂政府的,更少有骂其教育部的。人们可以通过选票等直接影响教育法规政策,故美国议员很重视教育承诺和相关工作。美国的军事部门却是行政机构的下属机构。我国的人们代表大会虽然是教育行业的最高权力机关,除通过了几部难以彻底执行的法律外,(尤其是其中关于实行素质教育的简单规定,现实中特难执行,基本都变味儿了,成了表面的素质教育,事实上的应试教育)常年对教育事业少有过问管理,而是把它全权交给国务院等行政机关,国务院等又将他全权交给教育部及地方教育部门。人们要想影响各级教育部门的政策,还真有侯门深似海的感觉。这使我想起了乾隆常把大事全权交给和珅,和珅又常把大事全权交给刘全,乾隆基本不亲自管理大事,多数大事不办变味儿才怪。我国的人们代表大会也直接管理了唯一的一个具体行业——军事。

28.美国的老师一般多年只教学一个年级的某一二项教学内容,所以,美国老师可以极尽完美地去备课,还与其他老师多方面(含网络)交流,且可以反复使用。学生年年换新老师有利于学生的交流能力之锻炼,和许多其他好处。我国的多数中小学老师常年年更换教学的年级,有些还同时教多个年级的课;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老师常多年不变(最多的可以长达6——9年),其负面影响可想而知。因为教案不能反复使用,所以极少有老师极尽完美地去备课,事实上,多数老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才玩儿手段备课(含我),负面作用难以估量。

29.美国的课堂基本都是开放的,任何正常人(含外国人)均可以听课和监督。我国基本是封闭的。多数地方他人进校门也有难度,进那些所谓的好学校有时还要交进校费、听课费、参观费等。 30.美国、日本、德国、以色列、法国等的教育经费支出占GDP之比很高,教师年收入一般是全国平均收入的3——6倍。所以许多最优秀的高中生总爱报考师范性质的大学。我国该比至今不过百分之四,教师收入一般低于全国平均收入。所以最优秀的高中生总不爱报考师范性质的大学,社会上许多人也不怎么瞧得起老师。

31.美国、德国、以色列等学前教育的新老师至少要本科专业文化,小学要学士专业文化,中学新老师一般要硕士专业文化。其教师证一般有效期只有4——9年,到期完全重办,很复杂很严格。我国文凭要求低得多,且教师证事实上30——40年有效。

32.美国的幼儿园和小学基本都有性生理教育,且常常图文并茂,小学更详细,中学当然更详细。美国高中大学有专门讲解教育谈恋爱和爱情婚姻的正式教学内容。进入青春期后,绝大多数少年不会对异性有神秘感,非常健康而积极的成长。就算部分少年较早的有了性体验,但大多数情况事实上并没有负面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我国这方面太保守了,有太多畸形和负面现象。

33.举世公认,教育行业中最重要的领导岗位是校长,校长任期较长有利于推行多种教育改革和实验与实践,也有利于办出多姿多彩的具有不同特色个性的学校。美国的校长都有很严格的法定的资质要求(如:硕士文化、年龄、专业培训与考核、任教年限、心理素质、开放与创新素质......)。且多数倾向于无任期或任期很长。主要影响校长职位的因素是:1).相关司法案件,2).由相关非盈利性评价公司组织的4年一次的评价,3).学校董事会和老师、家长、社区、学生、职工、社会有关人员等组成的大型联合会对校长的评价。(这种评价,一般不进行,除非有重大事宜,一旦进行对校长职位影响力很大,但不具有决定性。)所以,美国的校长总是把相关教育法律和民众的合理要求放在最重要位置的。而我国的校长呢,资质要求不严,也没有高考式的多种考核与选择,有任期,且较短。上级党政对其有秋风扫落叶式的决定力和影响力,下级对校长有多少影响力,还真难说。所以,我国的校长总是唯顶头上司之命是从,其间接的上级如教育部、国务院、人大会等,感觉就像山高皇帝远了。(这也是人大的素质教育法规难以执行的原因之一)。由于校长任期多数不长,且年年许多考核,所以许多校长总是忙于应对各种考核,又能有多少精力去专注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呢?

34.美国、德国、以色列等的法律和宪法对教育事业有很多详细而又人性化的强制性的规定,如:1)禁止体罚及相关违规处理;2)任何教学不可故意限制或抹杀学生的想象力;3)必须充分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4)不得违背学生意愿搞强迫教学;5)幼儿园不可超前进行语言、数学等教学,小学也必须让孩子们快乐学习;6)中小学不可强迫学生进行不情愿的考试和作文等 ......尤其是德国,其教育事业中的许多事宜是直接由宪法规定的(德国小学6年的知识教学量大概只相当于我国小学1——3年级的知识量。且他们整个小学6年可以一次不考试。德国宪法的明文规定保障了德国小学生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小学生。)近一半的诺贝尔科学奖由德国人及其移民获得与他们的美丽宪法有必然而重大的联系。由此可见,在人较小时考试的消极作用远大于积极作用。而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在这方面显然大大落后了。我国至今无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第一根源应该在这里。

35.美、德等多数发达国家子女满18岁或20岁几乎都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子女几岁时已被反复告知 )。所以中学时西方少年大都发愤自学和锻炼多种生活生存本领,其素质高是必然。我国父母总体太溺爱子女,总想包完其生活。为子女挣很多钱财,为其买房,操办婚姻,包办养育孙子,中小学反复留级,大学包一切费用,甚至包洗衣等许多个人事务......这样培养的人不成啃老族才怪。

36.以色列、德国、美国等都有很人性化的详细的家庭教育扶助系统。如:以色列妇女分娩后医院会安排专门正规的保育员来指导父母怎么保育孩子,还有正规的婴幼儿教师来指导扶助怎么教育小孩,这些保育教育扶助基本上1——2周有一次上门免费服务。(素质高的父母得到的扶助相应少些)。我国似乎还没有“家庭教育扶助系统”概念。

37.以色列、德国、美国等其7岁以前的孩子的培育核心是保育和发展想象力,小学的教育核心是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良好的习惯和体育(不重视智育),中学的教育核心是智育和体育,大学的培育核心是自学和创新思维、科研,研究生的培育核心是创造和创业。我国呢?从幼儿园到研究生的培育核心好像都是智育。要出大量杰出人才,难了!

38.美国哈佛等世界名校其学生每年约有百分之20 被淘汰出校门。而我国的高校似乎都在忙着照顾所谓的教育公平和学校收益,常炫耀有多少在校生,规模有多大,忘记了高校在一定范围内应该有竞争的,而且可能十分激烈与重要。(只有专业内部竞争激烈的高校才可能培育出大量高素质人才。)

39.美国哈佛等世界名校其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授常常详细记录和评价,且这种评价占学员总成绩的一半,故美国大学生平时学习是十分认真的。而我国呢,大学过程评价比重太小,导致好多学生高中拼命学,到了大学就放松了,没有冲劲了,好多坏事儿也出来了。

40.我国常说人生的黄金时候是中学。美国、德国、以色列等却说人生的黄金时候是大学和中学(注意:大学在前面)。

41.我国人民常常对那些怪异思想和怪人反感,甚至认为怪异思想和怪人是另类,怪异的词性也为贬义。但美国、德国、以色列等却相反,他们的各种学校和多数民众都喜欢去包容怪异思想和怪人,许多时候还特别喜欢怪异思想和怪人,尤其是他们的许多知名大学,还总是以招收到许多有怪异思想的新生为骄傲。(事实上,人类的许多进步就是从少数人的怪异思想开始的,但我国人民太爱大统一了。)

42.因为很多私人确实想专心地不受干扰地奉献社会(包括许多有钱人),所以美国等制定了许多有利于私人发展专心公益事业的法规,结果美国等的高档次公益单位(含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等)多数是私办的。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 都是私办的。这些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由于可以专心教育,少以受到干扰(尤其是政府纵多部门的干扰),事实上非常成功。而我国的私办学校等有这么好的办学法规环境吗?所以我国的私办公益单位多非一流。

43.美国、德国、以色列、日本、法国等的法律或部分地方法律明文规定教师的待遇必须高于或远高于公务员,社会教育总支出必须高于或远高于军费总支出。他们的教育公共总支出现在一般已经超过其GDP的7到8个百分点。这是他们的教师地位比公务员高,且愿意全心奉献教育事业的根本原因,也是他们的教育先进的根本原因。我国《教师法》规定的是,“教师待遇不低于也不高于公务员”,这里的教师待遇主要就是指的工资。因为公务员多数可能有很多隐形的和非隐形的非工资收入,且一般公务员不怕事多,事儿越多越好,越显得其权限大,可能得到的非工资收入(如加班补助、奖励、谢礼等)也越多,而教师谁都知道千古以来都是清水衙门,事务和责任多又杂,故我国教师远不如公务员吃香。

44.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元,美国为2684美元,是中国的63.9倍。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因素,我们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0%,是中国的7.44倍。日本为4.28%,韩国为3.01%。俄罗斯为1.87%,是中国的2.28倍,巴西为2.29%,是中国的2.79倍。所以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

45.美国、德国、以色列等多数小学从二三年级开始,就科学而系统地培养儿童的课外阅读与研究能力和其它探索能力。而且这种培养是他们的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学校、老师、家庭、图书馆、网络等都积极应对。课本教材似乎就是为此服务的,没有神圣的中心地位。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创新能力强就自然了。我国的课本教材与考试是绝对的神圣中心,一切为之服务。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个性差异小,创新能力差也自然了。

46.以色列的教育系统包括这些一级分支系统:婚姻与孕育扶助系统、学前培育系统、小学教育系统、中学教育系统、大学学教系统、研究生培育系统、特殊教育系统、继续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含网络、劳教、公检法、电影院、工厂市场等)、家庭教育系统、家庭教育扶助系统、隐性教育系统、教育科学研究系统、政治等人员培养与认证考核系统等。而我国的教育系统基本没有家庭教育扶助系统和隐性教育系统。我国的法律法规里恐怕连这两个概念都没有。(家庭教育扶助系统是怎么回事我的博客中已经有论文介绍和论述,关于隐性教育系统是怎么回事,过些时间我会专门介绍和论述。)

47、美国等老师不能容忍小学生带书包回家,但不是没有家庭作业,更多的是与社会实践有关的。我国小学生有太多违法违规的家庭作业,少了该有的合规的家庭作业,舍本逐末。

第四篇: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产生差异的原因(最终版)

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产生差异的原因中美教育的差异其时我很早就在思考,当然.我不是专家,用了”思考”这个词可能不太合适,但我又不能找到其它更好的词语来代替,只能将就着用了.

有一句话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想,这句话同样也适合我今天要说的中美教育产生如此大差异的原因.众所周知,中美两国的经济情况是截然不同.美国,作为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经济如何当然不用多说,是实打实的大哥大,其国内的各种基础设施是非常齐全的.

反观中国,虽然近年来中国的GDP大幅提高,目前已经上升到仅次于美国的位置,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各种基础设施不完备,中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用钱.

中美两国都非常重视教育,美国自从与苏联开始争霸就非常重视教育,而中国了更是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但是因为国情不一样,投入到教育上面的资金差距就很大.因为具体数据不好收集,我这里给打击作一估算.2010年,中国的总GDP为5.7451万亿美元,假设中共用于教育的资金占总GDP的4%(总来没有达到过),那么中国的教育投入就将是2298亿美元,当年中国人口为13.46亿,人均为171美元.美国2010年GDP为14.6242万亿美元.按照5%的比例算(远远不止),当年人口为3.1595亿,人均为2314美元.这样估算出来,美国人均所有的教育投入是国人的13倍以上.排除物价的原因,以及中美两国受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等因素,保守估计5倍应该是有的.如此一对比,我们对美国学校小班教育,教室内各种设施丰富多样,而中国呢,一个教室五六十人正常,七八十人不少,超过一百个人也有,教室里面都有些什么呢?电脑?大多数没有.图书?除了课本就没有了.多媒体?绝大多数地方还没有普及?有什么?黑板和粉笔而已.

第五篇:中国与西方高等教育制度差异之我见

姓名:李春香班级:管理101学号:06109111

1与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对此,就拿中国与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相比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两国的管理体制不同。美国的立体式管理体制之所以能保证高等教育有序高效地运行,关键的因素是建立了完善的“分权——制衡”机制。与其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相比,美国高等教育的控制权最为分散。但这种分权不是无序的,而是通过合理划分权力,使各管理主体都有其相对稳定的权力范围,且不同管理主体的权力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最终实现管理权力的平衡。 相比之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是“转变政府职能”,“向高校放权”。但长期以来,教育界一直坚持高等教育管理就是行政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行政体制”的观点。这样,所谓“转变政府职能”,“向高校放权”势必难以落到实处,同时单一的行政性管理体制也无法适应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因此,必须从理论上打破传统观念,树立“高等教育管理社会化”的思想,推进管理主体社会化,实现管理效能社会化,创造高额的管理附加值,从而促进 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发展相适应,实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第二,两国的高考制度不同。美国不实行全国大学入学统考,但中学生申请上大学影响最大的考试是SAT(学业能力评估考试)和ACT(美国大学测评系统),我们通常说的美国高考一般指的是SAT。目前SAT考试一年举行7次,考试时间3小时。而中国高考每年举行一次,大部分省区考试时间为2-3天。中国的考生就在这几天的考试中决定是否能进入心中的名校,高校仅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进行录取。在美国,参加SAT考试不是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何时参加全凭自愿。美国的高中学制是四年,即从9至12年级(15—18岁前)。毕业时“考”大学不是单凭“高考”的高分,而是靠这四年各科期评成绩的平均分必须在“B”(良好)以上,才能被本科大学和社区学院录取。所以在美国,凡是将来想申请上大学的高中学生,从跨入高中校门的第一个学期的第一门课开始,就拉

开了“考”大学的序幕,一年可以考五六次,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与次数,直到取得自己满意的分数,然后选择其中一次最好的成绩来申请高校。第三,录取标准不同:“三合一”与“唯一性”。中国高考以考分为录取的唯一标准,一个考生在成绩唯一的情况下,一般只有第一志愿、一次机会被录取。美国高校录取采取“三合一”甚至可以说是多合一进行考核:考试分数(SAT、托福等)、高中平时成绩、综合素质(包括课外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公益义工、有偿工作等)。

在中国,高考状元往往是大学里面竞相争取的香饽饽,可是在美国,“状元”也会被拒。1996年哈佛大学招生,165个SAT满分“高考状元”的入学申请被拒。曾获得美国高考状元的湖北女孩说:“我感觉两国教育最大的是价值观、人生观和教育观的差距。在我们国家,高校录取多数是看分数,分高了就能进好的学校。但美国不同,你考了高分,就像我现在考了第一,但不意味着我就能被录取,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分数永远是第二位。”美国高校招生录取时不仅仅衡量申请者的SAT、托福等基本的考试成绩,更多关注的是对申请者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

第四,考试内容不同:“能力侧重”与“学科知识”。美国高考与高中教材没有直接关系,主要考查学生逻辑、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较少考学科知识,而是更注重能力或智力方面的测试,如SAT、GRE等。而中国的考试方式刚好相反,中国高考侧重学科知识,能力考试占的比例不大,考察的内容主要就是高中时期的学科知识。从上面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高考为学生简化了一些繁琐的考试细节,但是对学生的考核力度和考核范围变广了,成绩仅作参考。而中国高考学生需要走过一段漫长的备考过程,历尽煎熬,结果简化了最后的考核和筛选过程:一考定终身。

第五,教育理念不同。中国的教育理念与美国的教育理念截然不同,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偏重于灌输式教育。中国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这是优点,但也有缺点,中国的学生面对新事物总有畏缩心理,与美国学生比起来,创新意识较差,无论是各门课程的课程学习报告、设计报告还是期末考试,中国大学更为重视学

生的答案是否符合“标准”;而美国大学更看重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国内教育与西方教育的重要区别。

国内的学生往往有惊人的记忆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基础,这也是中国学生能在应试教育中取得佳绩的原因,但是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多地要求学生去参与、实践、创造,许多课程都安排有案例学习与讨论的时间以及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陈述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老师对学生的面授时间很短,大约为学生所用学习时间的30%左右。其余时间要靠学生自学、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才能学懂有关的知识。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自学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由于他们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态度不同,学习的效果就有天壤之别。

美国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并提问。虽然有些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但老师都会认真解答。而有的问题则非常尖锐,学生甚至可对老师的观点进行反驳。课程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对现行政策或评估方法进行批判性的论述。美国高校老师对学生的课程报告或者课程设计的评阅多以鼓励为主:对思维独特、见解不一般的学生大加褒扬;即使一些学生的报告刚刚过关,老师也可以从报告中找到文章的亮点予以鼓励。这些鼓励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可明白自己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美国的教育体制更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看重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等社交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而国内学生更看重的是考试成绩和自我发展、提高方面,团队意识不强。

美国高等教育重视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通过各种渠道来搜索信息,确定实际而全面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自我吸纳知识。美国高校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社会感、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

由于教育体制不同,中国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高校大学生的外语、计算机、基本的信息检索技能不如美国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好的学习方法。

第六,中美高校科研模式不同。从教师的科研成果看,随着社会整体研究实力的增强,人们对高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大学面临的研究课题和目标也越来越多。目前,中国高校对教师的科研工作都有硬性的要求,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其初衷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其有更多的科研成果。但机制本身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教师为了完成聘期内的论文数量,随便抓个热点问题,通过互联网搜索,两三天就能凑出一篇质量不高的论文,导致目前高校教师的科研质量不高,“学术腐败”现象随处可见。美国对学术腐败普遍的提法是“不正当科学行为”。根据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等权威部门的定义,不正当科学行为指的是“在提议、开展和评议科研项目或报道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出现的捏造、篡改或剽窃”。美国对于学术腐败采取的方针是揭露、调查等工作,主要由了解内情的科学界承担,但对于在调查过程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包括如何获取物证、传唤人证等,该办公室则准备了一整套非常细致的对策。从笔者对明大的了解看,美国高校教师的科研压力也很大,但教师能认真专一地在自己的聘期内,就某一个或两个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了取得一项成果往往要耗费几年的时间,堪称“十年磨一剑”,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的现象基本见不到。

对比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方向和目标。首先,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其次,切实保障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还需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第三,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深化改革,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加强政策措施的保障。同时,要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完成好各项发展任务,没有必要的经费支持和良好的制度安排是根本不行的,还需要在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政策措施保障等方面迈开新的步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邮政国内小包下一篇:中国移动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