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多媒体课件

2022-08-25

第一篇:初中教学多媒体课件

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Ppt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飞跃都是由技术带来的,并由此推动了教育的进程。“文字”和“印刷术”是人类文明前两个里程碑,如今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正革命性地改变着人类认知的方式,同样地改变着学生——他们已不是单从白纸黑字的书本上获得信息,而是受众多传播媒介一同冲击,视野更为开阔,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向多元,这必然推动教育走向信息化,终身化,个性化。因此,探讨如何运用多媒体手段优化语文教学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关于多媒体教学的一般认识

(一)“多媒体”和“多媒体教学”概念

多媒体即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教学特指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在课堂教与学/学生校内学习活动中的运用。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

从教学设备使用的角度考察,可以把多媒体教学分为下述四种模式: 1.单机大屏幕教学模式

这是目前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它由多媒体计算机、电脑投影仪和大屏幕组成教学信息的传递系统,教学进程有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来单独使用计算机向学生显示教学素材。这进行这一模式教学时,教师往往学要制作课件。 2.网络教学模式

这是当前许多课堂正在实现中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它的主要支持物质是可以在局域网或因特网上运用的教学软件。这一模式以简便的调用程序、类似聊天室的互动交流程序等,提供适合学生个别化学习的资料库/习题库和交互学习反馈系统等等软件。 3.单机大屏幕与网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多媒体教学发展中优势较为集中的一种模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活动主导者时,本模式以大屏幕面向全体学生呈示教学资源;当教学中需要组织学习讨论探究、需要学生进行个别学习时,学生使用网络又可随时进入自组织的、自主学习的状态。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多媒体单机大屏幕教学模式——课件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利与弊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语文教材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道德美、人生美都蕴藏于课文之中,用多媒体手段来挖掘、感悟、再造这些美是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的一个重要目标。 1.综合感知

运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可以以文字、图形、符号、色彩、影音的组合,呈现和诠释教学内容。

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将传统教学无法呈现的事物、现象、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创设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所谓情景性,就是要让学生有学习的氛围,使他们能够体会到内容中的那种情景,并能融入其中,消除心理上的陌生感,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进而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深刻领会课文之精髓。

多媒体课件集光、色、声、形于一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功能,而综合感知对象对于记忆、理解和解决问题是有重要作用的。通过卡斯巴勒“记忆通道”可以看出单一听觉对记忆正确率的损耗是很大的,因此对于语文这门需要一定记忆量的学科来说,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提高课堂效率,从而优化语文课堂。 2.增大容量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有利于加大课堂容量,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这里要说明的是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并非不需要板书,简洁的能清晰体现教学目标的板书对教学是有极大好处的,也是极力推崇的。然而课堂上有些难点、重点,尤其是长句的理解,教师若用板书会耗费大量时间,而若只用讲解,恐怕对于初中学生来所记识的效果未必理想(前文多媒体手段有助于学生记忆内容中已阐述)这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仅能起到强调的作用,而且节省了大量时间,能让教师和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讨论以及听说读写的训练上。 3.快捷方便

对于教师来说,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能有效地保存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学资源。传统教学中教师用纸、笔和翻阅各种相关书籍进行备课,完成教学后,对于教学过程、方法若想要进行修改有许多不便之处。但是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后对于课件的修改不仅方便而且快捷,教师只需要在原有课件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反思对课间进行调整教学过程、方法即可。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消极作用

多媒体课件使语文课堂充满了兴趣盎然的生命力,它对教学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也存在不少问题。 1.课件仅仅是板书的“复制”

在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选用了某个模板、背景,将原本写在黑板上的“板书”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而已,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只是为了应用多媒体而应用,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特点来提高课堂效率。 2.课件的预设太强

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在课前制作好了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已固定在课件上,很容易造成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只能围绕着课件按部就班地进行,从而忽视了灵活的处理意想不到的事,使课堂缺乏了最为精彩的临场发挥,把引导学生认知文本变成了引诱学生认可课件,多媒体课件成为了横亘在教师与学生交流之间的障碍,师生对话不足导致课堂生成性教学、生成性知识的缺乏。 3.学生的游离现象

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也存在游离现象——即注意力游离于教师讲授的内容,俗称“开小差”。造成游离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外界的干扰是其中的一点。而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语文课堂中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外界干扰增多了,学生更容易产生游离现象。比如,课件的背景制作若过于花哨,或是出现了过多的与所学文本内容无关的动画、图片,致使学生的注意力被这些无关事物所吸引,对文本的关注度下降。 4.束缚学生想象力

多媒体课件能化抽象为具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如果对教学内容不加区分,一概运用课件使其具体化、形象化,反而可能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品味语言”,语文是因语言而形象,并非因图片而形象,通过语言的品味鉴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

以上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多媒体课件使用失当,产生低效率的课堂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教学对象

初中低年级学生,生活经历简单,人生经验不足,导致他们对于文本中有些事物无法感知体会。这时,针对他们大脑思维中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特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中抽象的“事例”具体、形象地再现出来,化难为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而对于初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历,抽象思维能力也逐渐加强,这是教学要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为主,凡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为目的的媒体技术手段,能不用则不用。

(二)教学内容

语文课堂本质上是一个阅读文本到体悟文本的过程,其重点在于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悟。因此多媒体课件只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存在,不能用它来代替学生的思维或是限制学生的思维。

运用多媒体课件需根据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不同而具体对待:文本中科学性、介绍性的事物,如动植物的名称、历史事件等,学生可能不熟悉,而了解它们对于理解文本又是有帮助的,那么这时就可以将它们用多媒体课件具体化、形象化以帮助学生理解。但描写性的事物,如《安塞腰鼓》中对其磅礴气势的描写,则不宜过早地让学生通过课件欣赏视频,而应该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品味在内心中形成自己对安塞腰鼓独特的个人感受。

(三)教学时间

刺激——反应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客观联结”,刺激的次数越多,强度越大,“联结越牢固”。可是如果刺激过强,则会造成新的疲劳,使记忆效果降低。一般来说,上午一二节课,学生往往精力充沛,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认识、理解、记忆能力都较强,学习效果相对较好,本身已不需要强烈的刺激,教师要抓住学生精力最旺盛的时机来完成教学任务,尽量少使用多媒体课件。

(四)多媒体课件制作

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呈现的信息容量要适当,操作要尽量简便、灵活,这样便于教师根据课堂的变化,学生的感悟发挥而随时地调整和修改。

课件的表现形式要简洁明了。背景的选择要和文本的感情基调一致;文字的字号大小要适当,既美观的呈现内容又能使学生清晰地看见;字体以及字体的颜色最好统一,颜色要与背景有明显差异等等。

语文多媒体课件既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却也不仅仅是单一的课堂“板书”的呈现,它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在日常教学中,要扬其长避其短,利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第二篇:浅析多媒体课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步伐的迅猛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手段也越来越现代化,多媒体课件正普遍运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多媒体课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一定程度上为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初中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一、多媒体课件在初中历史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在各地中小学普遍运用,尤其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许多老师都掌握了多媒体教学的技能技巧。可是人们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不可避免的面临诸多困难,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广泛运用效果,无法使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归纳起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媒体课件使用不普遍 1.多媒体教学普及程度不高

多媒体教学应用在初中历史教育发展史上是不平衡的。在广大农村学校,由于受经济和环境等条件的影响,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却难如人意,令人担忧。虽然2007 年,国家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信息化条件得到改善,虽然现在农村的中学大多有计算机等电教设备,但数量很少,且机型落后,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欠发达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研究”课题组设计了农村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现状调查问卷,并采取类型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于2007 年12 月到2008 年3 月,在安徽、贵州、湖北、四川、江西、新疆、宁夏、内蒙古8 个省、自治区进行样本选取,共抽取80 所样本学数据表明,农村学校的信息化硬件设备在数量上总体不足, 而且十分不均衡。被调查学校中,拥有好用计算机数量最多的是150 台,3.2%的学校目前还没有计算机; 多媒体教室最多是9 间, 15.1%的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 微机室最多是9 间, 5.7%的学校没有微机室; 电子阅览室最多是4 间, 50.3%的学校没有电子阅览室。 2.对现代教学技术运用程度不足

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历史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技术要求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难,面对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广大的教师还缺乏准备。调查数据表明, 在具备计算机的学校中,59.7%的学科教师会在课前使用计算机备课,64.7%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中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38.0%的学科教师课后利用计算机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或对成绩进行管理, 还有15.3%的教师从未使用过计算机。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偏低。而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思想观念陈旧,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当然,有些年龄偏大的教师在制作课件还不是那么得心应手的,没有深刻的认识到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课件制作技术掌握不好,甚至有些教师即便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观念也是传统型的,没有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正因为如此,导致多媒体教学公开课化。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少看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更少,使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走入了一种形式,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普遍不足。

(二)多媒体课件制作不精细

多媒体课件制作是需要一定的技术要求的,当前历史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水平,与学科整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历史课件的制作上,历史教师制作的课件存在许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历史课件对历史教学的辅助作用。归纳起来,教学效果不佳的历史课件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粗糙型课件

历史教师因不熟悉软件技术,课件制作简单粗糙,以幻灯片的形式将历史教材中的图片、文字不经过归纳、综合,地图不作任何动画设置再明于屏幕上,纯粹是将文本材料变成电子版,发挥不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这种课件纯粹是为了赶时髦, 对学生而言,只是摆设,价值不大。 2.庞杂型课件

课件中链接大量文字、音像资料,不加选择,不经编辑整理。课堂上学生读材料、看历史图片、赏历史题材音乐、观历史影视片。学生接触了许多历史材料却没有诸如讨论、思考、阐述等以学生为发展为本的活动,老师的教学任务当然也就无法完成,更谈不上达成教学目标了。因为这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材料过多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3.失控型课件

历史教师在制作历史课件时,一味追求最新“高科技”,用Flash或Authorware等制作,认为使用的软件越高级越好,把历史教学课件搞成信息技术成果展,在课件中间设置了许多的超级链接,使教学课件机关重重,由于紧张或不熟练,常常忘了其中的机关,按错了一个按钮,就会弄得所讲的内容与所要展示的图片脱节,洋相百出,学生听课时一头雾水,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多媒体课件运用不恰当 1.教师主导地位的丧失

过去我们批评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但利用多媒体手段后,有的教师误把计算机等同于多媒体,错误地认为多媒体可以完全代替教师,让计算机从头到尾地 “唱戏”,忽视教师应起的作用。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时,图片和视频的轮换演示。隆隆的炮声弥漫课堂,虽然生动、直观形象,再现了历史场景。但是教师只是作为操作者,对于文章内容剖析不够,讲解不深。这样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最终只是由原来的“人灌”转变为现在的“机灌”。教师的主导地位在计算机多媒体的喧哗声中丧失了。 2.忽视师生交流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通过教师的诱发引导实现的。但有的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师生交流、讨论都在光、声、图像的展示中潭灭了。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人,而成为了仿佛置身课堂之外的观赏者。学生常常停留在对精彩画面的欣赏上,而对实质性的内容不去留意。时间一长就不自觉地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 3.忽视传统手段

新课程要求我们“加强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但有的老师不从教学实际出发,一味盲目使用,忽视传统教学手段。对于那些传统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结果反而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例如有的教师喜欢将大量的历史知识的板书和逻辑推导写入课件,在课堂上展示。其实学生对其印象反而不深,不易吸收,学生连笔记都来不及记。还不如老师在黑板上边讲解分析边板书,学生也能边听边想边记。多媒体手段有着自身突出的优点,但它并不排斥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而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也有自身的长处,而且至今仍是确有实效且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

二、如何解决多媒体课件在初中历史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是教学的工具,作为工具的使用者教师,必须掌握正确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方法、步骤、技巧等,而现在很多教师并没有很好利用多媒体课件,所以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能力势在必行。

(一)更新观念,提高多媒体课件运用的自觉性 先进的思想比先进的技术更重要,如果没有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技术也是枉然。我们有古代的四大发明,但是,“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同理,多媒体课件技术作为先进的教育技术,必须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因此,历史教师一定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目前,现代化教学手段已成为教学整体设计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正是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最强有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措施之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历史情境,再现历史现象,增强历史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历史课的活跃性和师生的互动性;可以补充资料加大容量,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增强历史课的渗透性和开放性;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角色转换,增强历史课堂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提高多媒体课件运用的自觉性,勇于创新,树立全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媒体观,注重在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把多媒体技术作为学生学习认识的工具和重要资源,着重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探索与创新的能力,切实转变学生历史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加强学习,增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实效性 1. 注重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技能技巧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首先应注意利用某个课件进行教学是否有必要、是否有实效。避免出现粗糙型课件、肥胖型课件、混乱型课件。因此在制定课件应遵循和把握以下技巧: (1)注重课件的效益性

历史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教学媒体还要在发挥最大教学效益的基础上,讲究经济效益,从实际出发,以较少的时间代价和较小的经济代价取得最佳的效果。历史课件设计要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具体分析历史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做到历史教学目标明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选择合理,深度适宜,注重教学方法的设计。历史现象同其他自然现象一样是有序的,它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有系统、有规律的。我们制作课件时应当注重对历史发展线索和规律的把握。而且适当扩充历史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视野。在此基础上将知识系统化,由小系统并入更大的系统,形成横向和纵向联系,构建立体网络类型的知识结构。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避免粗糙型课件的出现。 (2)注重课件的简约性 针对肥胖型课件,要提倡简约性原则。从合理选题和突出重点两方面来落实选择性原则,合理选题是制作课件的关键一步,因为不是历史学科的所有内客都适宜制作课件。应该是用于其他教学媒体不可实现之处,以避免资源浪费。CAI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可在有限的一课时内增加受多的信息激,可插入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录象、图片、动画及文字材料,这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但课件的内容并不是越丰富越好,因为学生的承受能力有限。因此课件内容要简洁、扼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是制作课件的关键的环节。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必须是准确突出重点,巧妙突破难点。教师要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并引导学生自觉进行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注重对课件的资料素材的选择。

(3)注意课件的操作性

为避免操作时失控,在制作课件时要坚持易操作性原则,即课件的操作要尽量简便、灵活、可靠,便于教师和学生控制。如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菜单、按钮和图标,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和层次太多的交互操作。为便于教学,尽量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前翻、后翻、跳跃;对于以学生课堂练习为主的课件。要对输入的练习做即时应答,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训练次数,训练难度。对于演示课件,最好要可以根据现场教学情况改变演示进程。

2.加强多媒体课件的教学管理,切实提高课件的实效性 (1)组织课件评审

劣质多媒体课件不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造成设备资源的巨大浪费, 而且使学生受害, 影响整个多媒体教学的发展。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课件进入课堂, 与没有经过终端检验合格的产品进入市场一样。应设立对多媒体课件的评审机制, 组织专家进行“上岗”认证, 以“宁缺勿滥”的原则, 确保多媒体教学的健康发展。 (2)经验交流与技术合作

多媒体课件大都是教师个体进行的个性化开发, 其课堂教学更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 不可避免地存在知识、技术和思维上的局限性。在教学中, 应定期组织教员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多媒体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 鼓励教员进行课件制作与开发的技术合作, 促成多媒体智慧资源的共享, 提升多媒体应用水平。 (3)实施鼓励政策

付出劳动而不求报偿是教师对教学高度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表现。然而, 作为教学管理者必须应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和竞争机制, 对课件制作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 在考核、评优、晋级、调资等方面应优先考虑。只有建立并实施建立在“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原则基础之上的激励机制, 才能激发全体教师的教学热情,带动多媒体教学整体化的高质量、高水平。

(三)注重实践,发挥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辅助性

有的教师看到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越性之后, 盲目使用。不论什么课,什么内容,都向多媒体课件教学靠拢,过度的依赖课件,从而忽视了师生交流,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也不利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教师应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应用的辅助地位,根据教学需要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要利用多媒体课件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用来突破重难点,还可以用来加强思想教育等。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辅助性。 1.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的限制,使多媒体教学在引发学生兴趣方面走入了误区。很多教师认为只要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就一定会喜欢,而没有对如何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达到真正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进行深入的思考。有很多教师在上课之前花费很大的精力研究课件的制作,内容繁多,制作复杂,的确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但长期下去学生的短时好奇心理消失也就对多媒体教学不感兴趣了。历史多媒体课件教学要想引发学生的兴趣还要从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思考着手。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例,首先使用多媒体课件插入十月革命的视频片断,在屏幕的上方打出问题,思考彼得格勒起义的结果并说明看后的感想。学生通过视频片断的感性刺激,营造了当时的历史情境,在通过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以达到对历史知识的思考的升华。由引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运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地突破难点、理解重点

历史教学的一大难题就是学生缺乏必要的空间概念和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再现历史事件的画面,有利于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在讲述红军长征过程中的四渡赤水问题,运用地图动画辅助以影视插播和必要的描述,学生就能掌握红军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指挥下,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终于冲出敌人的包围圈的史实,从而加深对遵义会议伟大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深深领会中国革命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实现的伟大转折。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讲清了教学重点。 3.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强情意,进行思想教育

历史教学的知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的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来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的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其作用一定优于教师的口述。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加上教师的解说,学生在正确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思想感情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如《谭嗣同》、《孙中山》、《甲午风云》、《风雨下钟山》、《西安事变》等许多影片都可以通过剪辑,联系教材内容,把历史上许多光辉、高尚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震憾。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多媒体课件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作为一名现代中学历史教师应正确、辩证地来对待,从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完善,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这样才能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郝炳虎.浅谈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的原则[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2]郝炳虎.浅谈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 [3]冯清.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失误及纠正办法[J].考试周刊, 2009,(18). [5] 陶世华.采用多媒休技木开展中学历史教学的利弊谈[J].上海教育科研,2004,(5). [6] 王计永.CAI与历史教学应用研究[J].时代文学,2007,(2). [7]张剑平.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运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潘天士.《中学历史课件制作实例与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9]方其桂.中学历史课件制作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10]于友西. 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11]潘天士.课件制作理论与技巧[M].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2009.

第三篇:谈谈多媒体课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多媒体课件

1.1什么是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置的表现特定教学内容和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一般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大致相同,都要运用软件程的技术和方法.但由于多媒体课件是面向教学过程的,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并不完全等同一般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需要充分考虑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应用的教学情况,并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遵照科学的流程才使能使开发的多媒体课件符合教学规律,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1.2基本要求

由于多媒体课件的教育性的特征,对多媒体课件提出以下的基本要求: ⑴正确表达教学内容:

在多媒体课件中,教学内容是用多媒体信息来表达的.各种媒体信息都必须是为了表现某一个知识点的内容,为达到某一层次的教学目标而设计、选择的.各个知识点之间应建立一定的关系和联系,以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知识结构体系. ⑵反映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

在多媒体课件中,通过对多媒体信息的选择与组织、系统结构、教学程序、学习导航、问题设置、诊断评价等方式来反映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一般在多媒体课件中,大都包含有知识讲解、举例说明、媒体演示、提问诊断、反馈评价等基本部分. ⑶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交互界面是学习者和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的通道,学习者就是通过交互界面进行人机交互的.多媒体课件中的交互界面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有菜单、图标、按钮、窗口、热键等. ⑷具有诊断评价、反馈强化功能:

由于计算机具有判断、识别和思维的能力,所以,我们利用计算机这些特点,在多媒体课件中通常要设置一些问题作为形成性练习,供学习者思考和练习.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评价,是学习者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如何制作成功的数学课件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在课堂中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认为必须首先从成功的多媒体课件应具备的基本要素来看待它,那么,我们的数学课需要怎样的多媒体课件呢?

⑴成功的数学课件应该能够起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作用,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学生们应该会感到教学步骤一目了然,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效果成竹在胸,例如在讲函数中从常量到变量的过渡时,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以运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使抽象化为具象,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⑵成功的数学课件应该能够充实课堂、充分拓展教学空间,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它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块三角板就可以上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来,学生活动的时间多了,探究学习也就成为可能,合作学习也可以得以体现,课堂练习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知识量明显增加.例如在初一刚开始接触有理数的负数时,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概念颠覆了他们小学时的传统说法感到异常苦恼,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时,如果我们出示带有数轴空间、海拔高度、温度计读数等内容的课件,学生就会理解的很快,这已经经过我们的尝试,效果非常明显. ⑶成功的数学课件应该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以前的 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的是老师的讲、学生的听、记、做,而多媒体课件则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并合理地添加了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因素,体现出形象性、趣味性、直观性等特点,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⑷成功的数学课件还应该达到师生思维循序渐进,逐步由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发展的目的.多媒体课件显示的多是背景材料、实验探究过程,通过学生的感知来悟出道理和规律,数学课件如果早早地就把结果展示给学生,学生就会失去探究的热情,其思维方式也就仅仅停留在认知、识记和简单应用上,而分析、归纳、总结、评价等高级思维方式的锻炼就存在了欠缺,甚至形成了空白,难以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⑸成功的数学课件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 是多媒体课件的内容选择要适当,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如果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就会出现喧宾夺主的局面; ② 是课件设计的重点应该放在“内涵”上而不是显示技术优势上,课件不必做的太华丽、太复杂,能够帮助实现教学目标就可以了;

③ 是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课件的制作于展示,注意把思维的拓展由课上延伸到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回味中去. 总之,成功的数学课件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它的制作使用规律,才能真正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完美整合

3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多媒体课件已被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方法上,多媒体课件具有不拘一格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把直观教学、启发教学、愉快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制作多媒体课件呢?

3.1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1.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就是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清楚,根据数学直观情景,将数学教材中的抽象概念,曲线运动变化,图形的缩、拉、移、旋、切、拼、补等变换用直观的视、音、频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学习知识的实际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兴趣、产生心灵呼应,从而自觉地参与学习、研究和探索. 3.1.2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即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应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突出特点、突破难点,把重点的教学内容用突出的方式加以显示或用恰当的媒体和方式加以处理.通过恰当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录像等多种媒体、多种方式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3.1.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即要求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充分体现数学学科和数学思维的特点,不论是新知识学习过程还是解题过程,多媒体课件应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符合数学思维过程.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体现逻辑严谨,数形结合,直观形象;体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体现精练简洁,图形、文字、符号规范.

3.1.4艺术性原则

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处理,这种处理不仅需要教师有较全面的科学知识,还要用一定的艺术修养,数学多媒体课件要以学生的审美观点为出发点,讲究艺术性,体现数学美.例如课件的背景和布局,文字的字体、字型及位置和色彩,图像、动画、录像和艺术质量和制作质量,按钮和提示文字是否同整个课件的风格一致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艺术和谐的情景中激发情感,陶冶情操,启发学生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

3.1.5交互性原则

一个数学课件如果交互性太少,仍然属于流水形式的灌输课件,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特别是学生自学型的习题式数学课件,更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反馈功能.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应坚持交互性的原则,即需要制作者考虑教和学两个角度.从老师的“教”的角度来说,我们首先应该注意是课件制作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其次是多媒体的设置是否能突破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我们首先应该注意是制作的课件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预设中是否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其次是是否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形成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

3.2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2.1切忌数学课件刚性太强

所谓刚性就是数学课件制作者按照教学内容,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课本知识,课件内容毫无新意,很难体现出教材章节的重点、难点.这种辅助教学的方式如同传统教学,只是将数学知识罗列出来,让学生观摩、欣赏,教师在上课时无非是点到为止.数学课件制作应该有弹性,能够追根溯源,能够适当将知识伸缩,该加宽学生知识的地方应该及时补充完整.同时还要注意知识转换的切入点.这些都要求教师有能够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有些教师认为: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必须讲到,这样就可以全面把握了教材,因此每一个知识点就成为了教师必须在课件里体现出来的内容.这样的数学课件自然是呆板单调,朴素无味.多媒体课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以文字为基础,配合图像、声音、动画等手段,从多方面刺激学生感官,引起学生的兴趣.一个形式呆板的多媒体课件与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它所获得的教学效果,自然就不会显著.

3.2.2切忌数学课件华而不实

课件制作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确,现在的课件越来越漂亮.大多数数学教师认为,数学课件的制作是文字、图画、影音的简单拼凑,所以追求美观便成为制作者的共识.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但按照课本上内容一字不漏地照搬,而且与教材没有关联的内容也随便添加.为了所谓的漂亮,尽力往课件安插一些不合适的媒体信息,反而事倍功半、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3.2.3切忌数学课件平铺直叙

课件制作者没有深层次地挖掘教材,仅仅是以教材为依托,按照教材章节内容为根本,原封不动地按照教材顺序,以记流水帐的形式制作课件,或者制作的课件内容容量太大,没有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上课就象放电影一样,每一个知识点如同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这样的数学课件,上课时教师只要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上出的数学课也就变成了“流水课”.正是由于这种平铺直叙流水形式的课件制约,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难以作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互动”.当学生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时,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思考,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作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不利于鼓励创新,也与新课程改革背道而驰.由于教师按照事先设计的思路“一讲到底” ,根本不顾学生的反应如何,教师的讲解变成了电脑的播放,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之间的情感交流.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无法进行知识由“同化”到“顺应”的转化,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内容处理和理解接受.

3.3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一般步骤 3.3.1课件目标分析

课件目标分析要完成的任务是需求分析,即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课件的任务不外乎是完成一种数学的教学和训练,所以在确定所设计课件的目标时,应对教学目的、教学用途和教学环境提出明确的要求.主要包括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目的分析.

3.3.2教学设计

要使制作的课件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教学设计.因此,教学设计是课件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教学设计的主要工作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确定课件设计的基本策略与课件的结构,选择课件的教学模式和课件使用的媒体. 教学设计的主要步骤是:①教学单元的划分;②确定课件的设计策略(常用的设计策略有:面向问题设计策略、基于学习程序的设计策略、基于学习理论的课件设计策略、面向学习者特性的课件设计策略);③课件结构设计(常用的课件结构有帧型结构、生成型结构、数据库型结构和智能型结构);④教学模式的选择,主要包括新概念的引入、知识和技能的讲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模式往往也可以同时应用于同一个课件中.

3.3.3课件系统分析

如何将教学内容在计算机上灵活多样的加以表达,通过课件系统设计使教学内容与课件表现形式有机的统一,从而发挥计算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优势.此外还包括总体风格设计、封面设计、屏幕界面设计、交互方式设计、导航策略设计和超文本结构设计等等.

3.3.4教学单元的设计

教学单元的设计是在将总体内容划分成大的“教学块”之后,再对每一块内容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知识单元的划分、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确定等,设计的最终结果是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脚本的编写.它包括知识点的确定、知识点教学模式的选择、知识点表示的媒体选择及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确定和表现顺序的安排.

3.3.5稿本设计

应根据教学规律创作稿本,设计意图要立足于向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情景、途径及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突出三点:一是内容设计.内容设计是稿本设计的核心,是课件的重中之重.其内容必须符合数学课程标准,与数学教材紧密结合,选择所需要的媒体必须具有易控制、操作简单,能生动形象地表现教学内容.二是交互设计,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的生命所在,交互的途径通过课件的“用户界面”得以实现,该界面必须内容清楚,操作方便.三是反馈设计,课件设计应使课件具有及时反馈功能,能跟踪学习者掌握学习情况. 3.3.6脚本设计

脚本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直接依据,规范的脚本对于保证课件质量水平,提高课件开发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一个好的脚本应该体现课件设计的教学思想,使得计算机课件在技巧的实现和功能的具备上符合教学的目的和需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脚本有文字说明和图片两种类型.脚本设计通常包括编号(或文件名)、屏幕内容设计、跳转关系设计、解说配音设计和呈现说明.

3.3.7采制素材

⑴是采集素材.如图片、音像、动画、音乐素材平时应留意从报刊杂志上收集,到音像店购买或到因特网上选择. ⑵是制作素材.包括文本制作,图形、图像制作,音频制作,动画制作,视频制作等.尤其是动画制作,技术性要求很高,动画适宜表现教学中的比较抽象的知识内容,计算机动画软件分二维、三维动画,如FLash、Authorware、几何画板等等,用来做模拟动画,能化静为动,生动有趣. 3.3.8集成课件

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将已准备好的文本、图形、图像、视频信号、动画等素材,根据课件设计要求,进行链接形成多媒体课件.在众多的多媒体创作工具中,国内有:洪图、科利华、方正奥思等.国外有: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几何画板等,各种软件的特点各不相同,有些是幻灯片,有些是主页式.课件集成后,应由教师、制作人员共同实行效果验收,根据需要进行调试,再次修改加工,确保课件的知识准确性,画面的生动、形象、趣味性,图、声、文的交互性,操作的灵活性,符合课堂教学或用于学生自学.

3.3.9调试评价

在课件的制作工作完成后,使用课件前一定要对课件进行调试,以保证课件的正确运行.评价是对课件的课程计划和课件的教学设计、教学单元设计、目标以及教育价值进行审核,判断是否都已达到要求,这是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能否成功的标尺.因此,评价是多媒体课件制作必不可少的步骤. 总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设计者只要牢牢的站在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立场上,讲究设计的策略,遵循课件设计的原则,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才能设计出符合教学需要的、有长久生命力的课件,才能使数学教学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教育方向发展. 4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优化设计和使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多媒体教学并未取得人们预想的效果.其原因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如何设计和合理使用课件,真正使课件能展示思维过程和开发思维能力,把教学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积极组织者和指挥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件只是一种实现教学目标的辅助工具,它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能扼杀师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从培养学生的素质出发,做到有利于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和思维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终身学习所需的知识概念体系.为此,课件设计和使用必须针对目前计算机多媒体的优势功能,依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中学数学的教学规律、教学原则.作为课堂上呈现知识的信息工具--多媒体教学课件,要达到帮助学生完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目的,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是重要条件.如应遵循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以及数学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原则,如: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原则、数形结合的原则等.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应用课件能很方便、直观地把数与形结合起来,从而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4.1针对教学对象,合理选择课件内容,确定实现目标

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合理选择课件及确定实现目标,这是课件设计和使用的首要工作.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借助多媒体实现教学目标.要使用多媒体就要突出其优势.主要针对那些学生难以理解、抽象复杂、地位重要、教师用语言和常规方法不易讲清,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才使用多媒体课件.如:行程问题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讲解比较枯燥和难理解,但用多媒体技术把运动过程设计成动画形式,使行程问题中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关系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设计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须从如下几方面来考虑和确定实现目标:

⑴深入钻研教材,找出重点和难点,使课件能根据多媒体的功能,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⑵把握好学生,了解其知识、能力、使课件的设计和使用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 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长,根据教学内容及特点,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使其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集图、文、声、像及动画等的功能为一体,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听、说等多种感官,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如: "勾股定理"的证明显然是一个难点,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碰到用拼图的方法证明定理.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拼图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作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让它们运动并分别与边长为a 、b、c的正方形拼成两个边长分别为a+b的正方形,由面积公式,学生不难证明出勾股定理.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比如说:对长方体顶点、棱、面的认识用多媒体就远不如教师动手切萝卜来得自然.我认为:合理、有效地组合使用各种教学媒体,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优化. 4.2 精心选择呈现方式

数学课比较枯燥,因此设计的课件尽可能形式生动活泼,恰到好处地应用图、文、声、像、动画等表现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多媒体课件,并不是画面越多越复杂越好,重要的是如何在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能力,设计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点、情感特征和兴趣的呈现方式,使课件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课件设计和使用时,要注意内容、深度、分量的恰当,选材时要在“精”,而不在“滥”;呈现方式要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否则就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尽管有许多长处,但不是万能的,必须精心设计,对每一幅画面的呈现方式都是要反复研究.如:怎么用?是否需用动画?选用什么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选用什么例子才能表现定理规律的内涵外延,突出其本质特征,抓住教学中心?怎样引起学生理解和明白教学内容?尽量使设计的课件与教学目标、教师、学生等构成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4.3精心设计课件的呈现秩序,挑选使用时机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论到实践,归纳到演绎,这是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中学数学课教学的基本规律.无序或不适时的使用课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无意义的机械学习.我们应根据上述规律,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程序和时机做出精心安排.在导入、重难点、知识和思维的过渡与转换处,以及学生学习兴趣淡化和思维控制时使用课件,以凝聚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过程和规律,保证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4演示与点拨相结合,适时语言控制,指导学生观察与思考

利用多媒体教学“角”一节中,屏幕呈现画角时两边无限延伸的动画,在此演示过程中,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这样的延伸会有尽头吗?”这种在教学内容呈现过程中,适时插入问题,即使不期望学生回答,也能产生促进其思考的效果,从而在学生顺畅思维的引发下,推动其自然的、积极的参与.上述事例说明,多媒体教学应坚持演示与点拨相结合.为此,在课件设计中要尽可能少的使用有声语言,把使用语言的主动权交给教师.在演示课件时,充分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都是要适时运用语言的控制功能,有步骤地指导观察、思考、探究、然后总结、表述,这是多媒体演示教学的关键.教学媒体能提供生动、直观的视听信息,然而,获取这些信息并不是教学的目的.何况单一的演示往往欠深刻,单纯的讲解往往太抽象.因此,教师既要通过演示发挥媒体的优势,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使演示与讲解点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讲解把直观与抽象、视听与思考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把握本质和规律,加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过程.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想象、启迪思维、形成智能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4.5因材施教,合理控制课堂容量的进程

多媒体技术具有对动画、文字、图像、声音等资料有重复演示功能,快现、慢现以及逐步展现等调控方便的特点.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按需使用,合理控制课堂容量和进程,使学生既能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又留有观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演练的机会,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运用.如,在重点、难点的讲解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上述特点,有机地快现、慢现和重复,并安排一些练习,既能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和容量,又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在练习中有的放矢地解决个别与集体地差异,使在讲授中对难以照顾到的个别学生,在练习中发现其障碍所在,并及时排除,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智能都得到充分发展,使师生真正成为教于学的主人. 4.6注重思维的训练,注意德育和美育的渗透

数学课是最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它不象文科课带有观赏性.数学课件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几何图形的变换过程直观地显示在学生眼前,为学生提供操作示范,便于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知、发现、创造,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设计课件的时候不宜过分强调形象性和直观性而忽视思维的训练. 课堂教学始终承担着育人的重任.设计课件时融入德育和美育教育是很重要的.如"勾股定理"这一课件的引入部分,可以这么设计:先插入几张两汉时期农民耕地、粮食运输和建筑的图片,目的是告诉学生在两汉时期我国的科学文化有了飞速发展,特别在数学方面,出现了《周髀算经》、《九章》等著作,很早以前我国古代数学家就发现了勾股定理并用很多巧妙的方法证明了它.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且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到新课中来. 5世纪的希腊数学家普罗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美具有一种特殊的美学价值.勾股定理的简明美,黄金分割美,对称美,函数的线条美„„处处给人美的感受. 综上所述,优化设计和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是提高中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一项关键性的工作.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数学课的学科特点、学生实际,潜心研究,精心设计,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地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第四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一、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能流于形式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很多老师在实践中已经意识到了它的强大功能和优势。因为它解决了很多传统课堂教学中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可是有些学校和老师,只是把它作为一种门面装饰,认为开了几节多媒体公开课就代表已经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证明了自己的水平。这实际上是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乃至现代教育技术的生硬理解。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很多时候效果反而不如普通的传统课堂教学。这种脱离了教学实际的“多媒体”是没有生命力的。

还有一些老师,用近月的时间准备一节多媒体公开课的课件,对这一节课来说,可能是十分成功,但是这段时间的工作,多数都会受到消极影响,有的时候还会被人看成是“不务正业”。这实际上是混淆了自己的工作范围,是教学还是编制软件。

以上两种情况是我们当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也正是这种误区的表现。如果这个现象得不到纠正,计算机辅助教学最后只能流于形式。

二、创意、技术、资源、时间、设备是突破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几大难关 有些老师,对我说:“请帮我做一个课件”。但当问及课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件的整体构想等基本问题时,却不很明确。没办法的情况下,只好找几张图片,打几道习题简单交工。老师根本不知怎么去创意自己所要做的课件。

有些老师创意倒是不错,思路也十分清晰,却无法实现。举一个例子,某位老师的课件创意很好,单就封面,他把每一时刻数个对象的状态都描述清楚了。但是,由于太复杂而难以付诸实践。先不管有没有必要这样做,试想,在所有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一个技术熟练的人,要做那样的效果也不是只点几下键盘或鼠标就可以出来。何况,我们手里只一台普通的电脑。

有创意,也有技术力量,问题还没完。缺乏硬件和软件的制作资源使课件制作步履维艰。举两个例子:要插入视频,只有模拟摄像机,没有视频采集卡;请别人采集。采集完了没法拿回来;没有移动存储器,只好打开机箱卸硬盘。上课时需要图片,没有。到处翻吧,找来几张,借扫描仪找主管领导签字,找保管扫描仪的人开始扫,扫完后归还,其程序实在复杂。

老师们平时都在做什么?对这个问题,教学第一线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体会最深了,一个字忙!工作已经很忙了,要借东西,要搜集素材,要调试,要算时间,要修改,要做课件,要整合,要研究,真是说不完。所以有许多老师明知道用课件好,但不到关键时候(上公开课或竞赛等)是不会用或很少用的。

限于资金等困难,许多学校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做好的课件只有拿到那儿才能用,这还要看其他班是不是正在用。这中间还要签字、找人、组织学生等,已经很不容易了。

总算万事俱备,开始上课了。你正兴致勃勃准备用课件,但还是祸从天降,要么断电,要么死机,要么不知什么设备坏了。虽然,这时教学机智可以派上用场,课也还会上下去,但想到这个来之不易的课件,不免遗憾重重。

三、如何克服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中的这些困难

培训在先,重在实践。我校首先为各年级、处室配置计算机,然后结合老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去培训,有系统培训,有专题讲座。组织骨干教师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参观、培训活动,培养他们成为学课件设计开发的带头人。聘请外校的专业教师来校作技术指导。现在,我校有40%以上的教师能自制课件了。简言之,要把大多数老师培训成通才,而不是专才,并且多在实践中指导和提高。

要有便利的资源。学校有一点钱购置些设备是非常不易的事,用好、保管好都是应该的。但是,同时要考虑到方便老师们使用,如果只使用10分钟,却要在借与还上浪费数倍的时间,这样麻烦,有谁愿意用?更何况,那边的一大堆事还等着做呢。同时,经常调查教师们的需求,扩充一些急需的软硬件资源也十分必要。我们在订购教学软件、光盘时是由各处室、组自己按电教教材选择订购。最后由我处(现代教育技术处)汇总上报。

要解决的问题远不止这些,但以上困难是比较普遍的。只要每位老师都积极努力,大胆探索,相信不远的一天老师们都会感到多媒体课件太好了。

四、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解决什么问题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重点是在“辅助”二字上。它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用来支持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突破重点难点,主要用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既然传统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我们就应首先从这方面入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这些局限,这样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才能体现出来。例如:在计算机教学中讲到CPU、内存、高速缓存时,讨论它们之间信息传递的情况时,传统教学缺乏直观性;而使用计算机演示其信息传递过程的画面,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实际上,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掌握计算机技术,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现代化教育的本质,牢牢把握教学目的和难点,了解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和局限性,以便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继承它的优点,同时要进行补充和提高。教师既要要十分了解传统教学模式的症结所在,又要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和优越性。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向深入

要不要使用多媒体,要不要使用网络、甚至要不要使用计算机,完全由教学的需求来确定,没有丝毫勉强。不应只满足于将它作为一种“新鲜事物”,而应该让大家明白,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像黑板粉笔一样,是自己的一种教学工具,要让大家深刻理解它的强大功能,再从所教学科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辅助自己的教学。在目前情况下,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应首先转变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思路,进行富有成效的实践以积累经验。

要明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 选用的辅助媒体必须是解决问题的最具优势的媒体,课堂这若能很好处理的就没有必要非得使用多媒体。同时,选用的辅助媒体又要具有推广性,尽量简化使用条件。

许多尝试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师都会面临这样一个同样的问题:从市场购买教学软件或者是请他人编制教学软件不但会造成经济上的负担,而且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无法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自己编制又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的确,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这实际上是目前资源不能共享造成的。我个人认为,应该强化使用,弱化编制,以有选择的使用为主。实际上,并不是每堂课都需要一个完整独立的课件,也并不是每堂课都要从头到尾使用多媒体。有时候,一堂课穿插几幅图片,一段动画甚至几张图片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六、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必须处理好的一项任务

鉴于课堂演示展示较多,对于一般的课件教师可以用PowerPoint这样的软件进行简单制作。它功能强大,易于操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1课时的电子备课,这样的课件开发时间少,实用性较强。而一些带有复杂动画的课件,则可能要用Authorware这样的开发平台来做,难度增加耗时较长。因此,建议教师自己制作简单的课件。这样自己制作自己使用,既有利于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又有利于推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校园中的普及,不把多媒体辅助教学流于形式。

教师的工作重点在教育教学,如果投入大量精力只为了上一节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显然本末倒置,得不偿失。因此,要真正把多媒体引入课堂,离不开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他们做出的课件界面美观,技术性强,在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想,软件公司如果开发一些功能强大的备课系统和与课本配套的素材库,开发出的产品具有开放性,不但不容易过时而且一定会收到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要依靠学科软件开发平台和多媒体素材库的建设。所谓学科软件开发平台是指像几何画板那样的软件,它大大简化了数学课件的编制。多媒体素材库更为重要,这些素材库中应包括各方面生动的素材。它的建设涉及教学网络的建立,不仅仅是校内局域网,而应扩大到全国教育网。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一个成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

最后,我认为,我们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时要时刻牢记:技术手段永远是为了满足教学目的而存在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的现代化。

第五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5B Unit4 An English friend(PartA)设计内容

江宁区麒麟中心小学 苏丽琴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理解、掌握动对话内容,并能朗读、初步表演对话。

2.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an-email, busy, a town, usually, well, from等。

3.能听懂、会说和会读日常交际用语I’m busy. I go to school from Monday to Friday. 4.能听得懂、会说、会读、会拼写句型Does he/she …?Yes, he/she does. No, he/she doesn’t. What does he/she usually do…? He/She usually … .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能正确地理解、掌握动对话内容,并能朗读、初步表演对话。

2.能听得懂、会说、会读、会拼写句型Does he/she …?Yes, he/she does. No, he/she doesn’t. What does he/she usually do…? He/She usually … .

三、教学过程及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科学运用与呈现策略

1、动画导入,师生互动了解。

本节课学习的是A部分的对话。由于是借班上课,在导入时,笔者说自己是同学们的新朋友,我们还有五个老朋友(五个手指thumbkin, pointer,tall man, ring man and pinky),引出歌曲Where’s thumbkin?接着师生互动了解, 引出文中的重点句型Does he/she …?Yes, he/she does. No, he/she doesn’t. What does he/she usually do…? He/She usually … .和短语write an e-mail,surf the Internet等。

2、设计五个task学习课文内容,拓展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给学生呈现了一张自己与英国朋友Mary的合影,PPT呈现我收到Mary的邮件的页面,Mary要我和同学一起解决她邮件中的五个任务。这五个任务是这样的:Task1观看课文动画,完成三个判断题。Task2自己轻声读课文,找出文中Gaoshan提问的句子,并读一读。Task3精读课文,找出文中Liu Tao的答句,并读一读。Task4根据图示,完成对课文的复述。Task5Mary的儿子Danny想交一位中国朋友,请同学们给Danny写一封邮件,介绍自己。这五个任务的设计由易到难,Task1到Task3逐步帮助学生掌握理解课文,Task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大难度,要求学生能复述,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Task5要求学生阅读Danny的邮件并给他回复一封,侧重于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这五个任务的设计环环相扣,过渡巧妙自然。

四、教学的效果及反思

1、通过观看Flash “Where’s thumbkin?”,边看边唱,为学生营造轻松诙谐的语言学习环境,他们会很快地进入英语学习的情境中来,为下一步的学习埋下伏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由Flash引出以下free talk的话题An English friend,自然导入, 引出本课重点句型。

2、师生互动了解环节,既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又可以铺垫渗透本课的重点难点短语和句型,还巧妙地导入本课的主题。

3、以多媒体课件作载体,将本课要解决的五个任务利用邮件的形式呈现出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较真实的情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直观的环境中带着任务学习,过渡自然。

Task1观看课文动画,三个难度适中的判断题帮助学生大致理清课文对话的脉络。

Task2找出课文中高山如何提问的句子这一任务的设计,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反复朗读,加深学生的印象,也为Task3的解决降低了难度。

Task3与Task2的结合,实际上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课文呈现于学生面前了。老师只是一位看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Task4根据图示复述课文,既考查了学生对课文掌握的情况,又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概括的能力。

Task5设置了一项拓展延伸的学习活动——Write an e-mail to Danny。此时的课堂已经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宰课堂,本环节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单词句型,又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让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4、小学生喜欢欢快活泼的音乐和动画,也热爱这样的课堂,本节课是由动画开始,由动画结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有一种愉悦的体验,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但总体看来,这一堂课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选择的是对话,采用的是任务型的教学方法,笔者把重点放在了五个任务的解决上,难免给人急于解决任务,赶时间的感觉。另外,在设计教案时,设计的教学环节看起来很顺畅,一环套一环,但实际操作起来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确实很遗憾。这说明笔者对教材的把握能力还不够,对学生的整体水平了解不够深入,驾驭课堂的能力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还需要笔者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改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词语运用练习及答案下一篇: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