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供求机制管理论文

2022-04-24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人才供求机制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浙江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门类比较齐全、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但人才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创新源头不足,高层次人才管理模式相对落后,要根据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营造和谐的培养、吸引和使用高层次人才的社会环境。

人才供求机制管理论文 篇1:

大众教育阶段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选择

一、引言

按照西方学者对高等教育的划分,高等教育按照总体规模可以分为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依据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划分,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阶段。在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框架内,会计专业教育更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类高校纷纷设置会计专业,至今几乎达到“全民办会计”的地步。从学校类型看,不仅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办会计专业,就连师范院校、理工科院校、农林院校等都设置了会计专业;从学校性质来看,不仅公立全日制学校办会计专业,许多电大、成大、函大、职大、私立院校也大部分是因会计专业催生出来的;从院校的专业设置来说,不仅商学院、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工程管理学院设置会计学专业,有些院校的数学系等也设置会计专业。在全国1000多所全日制公立大学中,就有将近900所的学校设置会计专业(吴水澎,2005)。面对日益严峻的办学环境和空前突出的会计人才供求矛盾,我国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应当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成了会计教育界重点关注的问题。

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逐渐成为会计教育界普遍的共识。高校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基地,其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即会计人才(此处所称的会计人才培养仅限于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暂不考虑其他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要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接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检验。市场导向是美国高校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王晓义、杨忠直,2004)。在我国,会计人才的市场满意度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高校会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二、会计人才培养的两种基本价值取向

市场导向和学术导向是教育价值观的两个基本取向,对于会计人才培养来说,以哪个导向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和培养方案的设计及其实施,并最终影响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

会计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是指会计人才培养应着重于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培养会计人才从事会计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这种市场导向源于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是“功利主义”的“工具论”教育价值观。它把市场需求作为会计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会计人才培养的价值首先是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要。它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功利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因此表现在很多问题上,都以“是否有用”作为衡量的标准,比如对于“学”与“术”的关系问题,从哲学上看,“学”是指学问、科学,是认识世界的范畴,解决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术,’是指技术、手段、方法,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解决的是“如何去做”的问题。市场导向重“术”而轻“学”,必然会造成布鲁贝克所说的学术的“格雷欣法则”,导致“术”盛行而“学”衰落。而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与“术”应当是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从长远来看,两者应当并重。但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条件下,两者并重也未必最佳,比如对于会计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来说,两者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会计人才培养的学术导向是指会计人才培养应着重于对学术、理性和知识的追求,培养会计人才从事会计学术研究的能力。这种学术导向源于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是“理想主义”的“本体论”教育价值观。它强调教育不是为了社会的功利目标,而是为了受教育者个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各个学生在人性或理性方面的发展,培养和谐发展的个人。近代大学发展至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以至后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院的建立,使得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性得以强调。学术导向应当是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的标准,它是研究生教育特性的标准,也是研究生教育内在发展逻辑的必然要求。对于我国目前的会计本科生培养来说,不宜过多强调学术导向。

三、市场导向——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理念的现实选择

对于这两种价值取向,会计教育工作者应做何选择呢?笔者认为,应针对不同阶段的会计人才培养区别对待。对于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来说,应主要强调学术导向,而对于会计本科生培养来说,则应主要强调市场导向。当然,二者之间不应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而应在二者之间进行必要的协调和整合。唯市场导向,会计人才培养将会陷入“适应论”的泥沼,始终被市场所引导,最终迷失方向;唯学术导向,将会使会计人才培养日趋封闭,缺乏生机和活力,逐渐和社会脱节,从而失去社会的支持和合作,丧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机遇。因此,二者之间必须要做到很好的权衡和取舍,避免走两个极端。

在我国当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期,市场导向应当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和标准,尤其是对本科生培养来说更是如此,市场满意度是评价一个高校会计本科办学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准。当然,同时还要强调的是,培养会计人才坚持市场导向,并不是说要一味地迎合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因为用人单位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有些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要和使用往往只顾眼前的工作需要,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也有的用人单位盲目追求人才素质的“大而全”、“小而全”。对于这些市场需求的不同认识,要辩证地看待和处理,既要坚持市场导向,又要符合人才培养规律,人才培养一定要走在市场的前面,而不是跟在市场的后面,也就是说会计人才培养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而从人才培养规律来说,作为会计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应当与会计本科生的培养有所区别,学术导向应当作为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坚持的一个基本标准。离开了学术导向这个标准的支撑,单纯的市场导向将违背研究生培养的内在规律。因此,市场导向与学术导向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合流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分流。总之,对于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来说,其目标应该是在充分考虑人才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会计人才,这是我国高校今后会计本科人才培养应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逐渐成为会计教育界普遍的共识。高校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基地,其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是会计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要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接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检验。美国各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之所以在世界上广受欢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建立了会计人才培养适需机制。美国会计教育在职业界和教育界的配合下,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即会计人才的供给(教育)与需求存在紧密的联系:职业界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到教育界当中,教育界把职业界的需求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并取得了职业界的支持。会计职业团体不定期地对会计教育状况进行评估,以改进会计教育,使会计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这一点出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的会计教材写得生动,教学方法更加

多样化,富有趣味性。因为不这样做,就达不到教学目标,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不为社会所接受,那么就没有人申请会计专业,最终结果就可能是会计专业的“死亡”。

我国会计教育在会计人才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缺乏经常的、固定的联系,会计人才的供求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的现象。虽然近几年来市场机制在会计人才的供求上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使教学质量高、学生素质好的会计专业受到欢迎,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会计教育部门在很大程度上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决定怎样教育学生,于是就出现了会计专业一哄而上,课程设置五花八门,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要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各高校和会计人才的需求方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使学校培养的会计人才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四、坚持市场导向,开展会计教育服务营销和跟踪服务

满足市场需求是会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要坚持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导向标准。进入21世纪后,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会计教育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产业,该产业的发展,取决于是否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因此在高校的会计教育中应适当引入营销理念,加强对会计教育服务营销的研究,是会计教育适应新形势,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早在2002年7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就与民生银行签订协议,商定从该校大四学生中挑选部分优秀者组建“民生班”,重新安排教学计划,该班着重强化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企业经营理念,使学生更早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工作需要,毕业后全部进入民生银行工作。上海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高校也曾与民生银行达成协议,举办过“民生班”,为民生银行进行个性化培养人才。2008年3月,山东经济学院——NEC软件(济南)有限公司软件外包人才培训班正式开班,这项举措是在该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面向市场需求,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前提下,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通过以上校企合作的事例可以看出,一方面社会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变得日益多元化,不再满足于各高校培养的“同质化”人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部分高校为了满足各单位对人才的个性化需要,主动走向市场,与用人单位通力合作,提供个性化培养的服务。由此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高等教育包括会计教育应当适时引人营销理念,积极开展人才营销,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全面合作,提供个性化服务和订单式培养,这也是会计教育适应新形势,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向社会上各用人单位提供会计人才,就如同产品销售一样,除了重视会计人才本身的培养质量以外。还应注意提高售后服务质量,提供必要的跟踪服务,这是坚持会计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标准的必然要求,也是积极推行会计人才营销策略的必要举措。会计人才培养不是短期行为,不是把培养的会计人才送出校门、走向社会就算完成任务,会计人才培养应是一种长期行为,必须要与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建立起长期的、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如前所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会计教育工作者应时刻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及时了解他们的需要,倾听他们的心声,进而改进会计人才培养工作,使培养的会计人才能够迅速地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会计专业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在各个单位就业以后,也要及时地跟进,做好售后服务和质量跟踪,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用人单位进行回访,及时了解会计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认真听取他们对会计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和改进建议,并主动提供必要的质量保证服务,比如岗前培训、继续教育甚至是退回重修等,也为以后改进会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只有与用人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赢得他们更多的信任与支持,为会计人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2]孟焰、李玲:《市场定位下的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基于我国高校的实践调查证据》,《会计研究》2007年第3期。

[3]张俊瑞、刘东霖:《我国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会计研究》2005年第9期。

[4]里查德·E·弗拉赫惕:《美国会计教育改革与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会计研究》1997年第9期。

[5]吴水澎:《对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几个问题的再认识》,《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第2期。

[6]王晓义、杨忠直:《从美国经验看我国MBA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7期。

(编辑 熊年春)

作者:焦蒙蒙 万晓文

人才供求机制管理论文 篇2:

浙江省高层次人才聚集的现状分析

【摘要】浙江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门类比较齐全、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但人才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创新源头不足,高层次人才管理模式相对落后,要根据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营造和谐的培养、吸引和使用高层次人才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浙江;高层次人才;聚集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省高层次人才聚集与创新环境建设研究”(批准号:N03GL9)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鲁兴启,浙江万里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浙江宁波315100)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走出了一条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这个过程中,浙江省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大力实施新世纪人才工程,积极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工作机制,致力于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门类比较齐全、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为浙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高层次人才聚集的成就

1.高层次人才集聚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浙江省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人才引进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通知》、《关于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浙江工作的意见》、《浙江省大力引进国内外人才的若干规定》等一批地方性的人才工作方面的政策,很大程度上拆除了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屏障,为加快吸纳和集聚高层次人才开辟了绿色通道,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集聚速度进一步加快,探索并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高层次人才聚集的新路子。一是畅通了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不断放宽人才引进政策,敞开省门,打开提门,在全国率先实行高校毕业生可以“先落户,后就业”的政策,吸引了大批大专以上高校毕业生来浙江工作。二是积极推行人才柔性流动。根据高层次人才自身工作、科研、生活的特点,大力倡导“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新理念。制定出台了《浙江省外来人才聘用证实施办法》,积极推行以柔性流动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鼓励高层次人才在不迁户口、不转人事关系的情况下,通过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等方式来浙江工作、创业和服务,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如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大学、浙江林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浙江万里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校(院)长先后都是以人才柔性流动方式,由省政府任命担任校(院)长的两院院士。一大批外省籍两院院士加盟浙江,对提升我省众多领域的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应用水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三是鼓励用人单位通过购买先进技术引进急需人才。许多企业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市场交换的方式,整体兼并、收购科技含量高的研究机构、生产企业或技术项目,引进一流的核心技术和人才。

2.人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省已建立省、市、县三级人才市场,人才市场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统一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正在建立完善,并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现在,“要人才找市场”已成为社会共识。各地人才市场一方面定期举办综合性人才交流活动,另一方面依托固定场所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培训、评价、保障、代理功能全面发展。服务的领域由国有经济扩展到整个国民经济;工作对象由传统的国家干部扩大到各级各类人才,包括乡土人才;工作方式由行政调配为主转变到人才预测规划、培养使用、配置管理为主的多层次的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上来。

3.提升“第一资源”,重点培养高层次人才。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积极推进人才队伍能力素质建设。突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跨世纪的高层次人才。一是加快实施“新世纪151人才工程”。二是加强留学人员和博士后工作。重点加强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现代农业、环保等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和博士后工作站,已成为海外留学人员来浙创业和博士后科技开发的有效载体。三是培养一批中青年优秀经营管理人员。浙江制定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并逐步完善适合本省企业特点,多层次、多形式、开发性的培养体系。2000年以来,浙江省先后选拔了一大批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到国外的大企业、大公司或商务基地进行中长期培训,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在全国率先实行特级专家制度。浙江省特级专家是浙江省设立的最高学术技术称号,仅次于国家的两院院士。每三年评选一次,总人数控制在100名以内。参加评选的对象是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性基础研究领域、在工程科学技术领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或成就,学术技术处于国内领先的专家、学者。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对高层次人才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历史等原因,浙江省曾是全国少数几个没有国家级科研院所的省份,高校中也仅有浙江大学进入全国一流大学行列。但浙江省有一批在各自研究领域中处于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并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加大对这些专家学者的激励力度,将会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浙江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吸引、集聚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浙江工作或服务,为浙江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在高层次人才“存量”和“增量”两方面都起到激活作用。

4.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浙江立足自身培养,通过创办高教园区,院校合并,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办学,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扩大招生规模等途径,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到2005年8为止,全省本科院校增至26所(其中大学8所),专科和高职院校47所(含筹建7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宁波诺丁汉大学),所,普通高校总数达到74所。另外,有22所(含筹建2所)民办二级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认可。2004年招生接近20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达57.3万人,在全省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情况下,每100名高考考生中有近77人能够升入大学,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跃居全国省区第~位。高等教育的加快发展,有力地促进浙江人才资源的快速增长。

5.积极参与建立高层次人才智力共享机制。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人才共享成为共同呼声。2003年8月,浙沪苏三省市人事部门签署了《关于建立高层次人才智力共享机制的协议》等6个合作项目协议,内容涉及建立人才共享机制,促进高层次人才智力交流与合作,以及建立三地博士后管理部门之间的定期联系制度,探索建立三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为浙江省培养高层次人才增添了一条新途径。

二、高层次人才聚集方面存在的不足

面对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新科技革

命迅猛发展,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各国和区域间的综合实力竞争将更加倚重于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当今和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此,我们在充分肯定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取得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及今后人才资源开发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形势不容乐观。

第一,人才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浙江的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短缺;人才短缺与积压现象并存,传统性专业人才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知识更新的加快出现过剩现象,而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的新兴产业人才、传统产业创新人才以及经营管理人才普遍紧缺。以初等教育水平为主的人力资源结构难以支撑经济转型需求,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扩张。不可否认,这是转型中的浙江经济面临的更深刻难题。

第二,人才集聚能力还不强,培养和吸纳高层次人才的能力比较薄弱。由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骨干企业相对较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留学生创业园区规模不大,因此吸纳人才的能力有限,加上现行人才管理体制不够合理,用人环境不够宽松,容易造成人才的流失。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长三角地区落户,而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大省的浙江,到2002年底只有54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投资,同上海、江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到2002年底,浙江实际利用外资的总量仅为江苏的27.3%,上海的41.7%。特别在吸引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方面,差距更为明显。到2002年底,世界排名500强的跨国公司中已经有300家在上海落户,170多家落户江苏,开办了总投资额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656个,其中超l亿美元的达137个,并在苏南地区形成了一批高水平、高密度外商投资集聚区。仅在苏州一地,就有85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设厂,共兴办项目215个,合同外资达67亿美元。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世界500强企业冷落浙江的原因主要是浙江缺乏高科技人才。

第三,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近年来浙江省对人力资本投资有所增加,但还非常有限,除了对教育的投资外,用于培养、引进人才等人才资源开发经费的投入远远不够。作为浙江经济发展主体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缺损,只有求才和用才两个职能,基本管理目标理念是吸收人才,偏好人才“透支”,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甚至还存在不为人才提供人身、医疗、失业和养老保险,延长劳动时间等现象。据调查,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民营企业核心科技人才的年龄几乎都在50岁以上,从来源看,外地人才占科技人才总数的67.4%,其中发挥核心作用的绝大部分是外来人才,但除个别核心人才外,一般科技人才的收入平均并不高,且福利少,交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及公积金的比例不到总数的10%。

第四,科技经费投入低,创新源头不足,与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浙江省的科技经费投入也一直较少,在国内具有可比性的R&D活动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2000年,全省R&D经费总支出为36.6亿元,只占GDP的0.61%,居全国第15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9%;2001年,全省R&D经费总支出为41.1亿元,只占GDP的0.62%,不仅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而且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这种状况,造成参与科技活动的科技人员数量不多,使区域创新能力受到影响。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专家们根据这一时期状况,将浙江的区域创新能力排在“第一集团”(北京、上海)和“第二集团”(广东、江苏)之外,成为“第三集团”的四个省、市(山东、浙江、天津、辽宁)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R&D投入这个分指标的排名变化,其波动幅度为各分指标变化幅度之首,从2001年的第28位上升到了第17位。这一年,浙江科技投入强度与人均GDP分别居全国第15位和第4位,表明其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投入强度不适应。2003年、2004年,浙江的创新能力综合指标跃居全国第6名、第5名,但这2年浙江的知识创新能力排名在全国仍为第10,低于其综合指标的排名,R&D活动经费投入居中等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科技投入的强度仍然较低。所以,浙江研发投入强度与经济发展现实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异动”,这种现象值得引起重视。

第五,高层次人才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开发机制不够健全,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单位所有、部门所有、区域所有的矛盾仍然突出,再加上户籍限制,高层次人才流不动与无序流动的局面并存,使用效率低下;单位人才管理缺乏分类,现有的招聘、使用、分配、培训、退休等政策大多数是“一刀切”,很不利于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发挥。

第六,人才“极化”现象的影响。在东南沿海地区,正在加大的人才地区性差异已给区域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各类人才纷纷把上海等中心城市作为工作和生活的首选,这些城市周边地区的“引智”难度随之加大。这种人才“极化”现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树底下不长草”。目前,除了外资单位纷纷抢夺高层次人才以外,国内各省市为了在新一轮发展中获得优势,围绕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纷纷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抢占人才制高点。沿海发达省市,引进人才力度极大,特别是上海、广东、江苏所采取引进人才的措施给浙江“造成极大压力”。

因此,要根据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高层次人才需求预测,科学地制订高层次人才发展规划,营造培养、吸引和使用高层次人才的和谐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熊一坚】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鲁兴启

人才供求机制管理论文 篇3: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探索

摘  要:针对当前西藏旅游高质量本科人才供求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双重失调矛盾以及“旅游市场高质量人才匮乏”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低市场化就业率”并行存在的现实矛盾,基于行动研究法,系统性地梳理并提出了“以创新实践教学”为突破口,以“高质量实践活动理论体系、高质量实践活动体系、高质量实践平台”为主要内容的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方案。同时,以西藏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创新实践教学活动为例,验证、丰富和完善了该方案,总结了民族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中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规律,为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现实路径。

关键词:高质量;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西藏

一、研究背景

西藏自治區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以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成为全球最有旅游吸引力的目的地之一。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西藏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现已成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战略先导产业。2019年,西藏旅游达4012.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1%,是1982年的2204倍;旅游总收入559.28亿元,较上年增长14.1%,是1982年的30069倍[1]。在《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旅游文化”人才成为支撑西藏“七大产业”发展的重要人才需求方向[2]。然而截至2018年,西藏自治区仅有高等院校7所,其中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仅有3所,总体人才培养的规模、数量和质量都极其有限[1]。与此同时,受地域传统就业观念保守等因素的影响,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供求还存在“结构”不优——旅游市场人才匮乏但毕业生市场化就业率偏低等矛盾现象,这些矛盾成为制约当前西藏旅游业提质增效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新时代下,作为西藏旅游人才培养的主体力量,迫切需要思考如何基于西藏旅游高等教育的现实基础来应对矛盾,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培养高质量人才。

2015年1月-2019年8月,西藏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承担并完成了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①。在实施项目过程中,针对前述矛盾,课题组提出了以“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总目标,以“加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切入点的行动研究方案。从现实需求、理论基础、培养内容体系、培养目标体系4个方面,构建了西藏旅游高等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4年的行动实践持续修正和丰富,完善了符合西藏旅游高等教育特色特点的培养体系,从而为应对西藏旅游人才供求矛盾、探索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现实路径。

二、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产生于20世纪30、40年代,最早由美国社会工作者科里尔(J.Collier)和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Lewin)提出,其基本内涵为:“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可见,行动研究法不仅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科研理念[3]。勒温曾经用“步子”(steps)、“圆环”(circle)、“螺旋循环”(spiral of cycles)等隐喻比较完整地设计了行动研究的一般过程[4]。20世纪80年代美国凯米斯(S.Kemmis)将勒温的“螺旋循环”稍做改造,构成“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计划……”,有人称之为“凯米斯程序”[5],这也成为行动研究基本程序的经典表述(见图1)。

(二)本课题的行动研究框架

行动研究法倡导在“在行动中发现问题,在行动中研究问题,在行动中解决问题”,因此,在本研究实施过程中,项目组按照“计划(制订行动方案)-行动(分组实施计划)-观察(观察行动过程)-反思(反思行动方案)-计划(更新完善行动方案)-行动(分组实施计划)-观察(观察行动过程)-反思(理论反思总结)”的流程共进行了两轮8个环节的行动研究,历时4年,进行了从“理论构建”到“实践探索”再到“理论构建”的螺旋式上升的行动研究实践。

三、研究过程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过程

1. 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构建方案的提出

对民族地区的旅游高等教育而言,长期以来,实践教学是一个迫切需要但又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而导致的“短板环节”。表现在:一方面,旅游行业更加迫切需要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民族地区自身社会经济欠发达带来的实践环境缺乏和高等教育强调课堂理论教学的长期惯性,都导致人才“实践能力”的匮乏。因此,第一轮行动研究中,基于对课题目标及实践中民族地区旅游高等教育关键难题的梳理,提出了“以创新实践教学”为突破口的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方案(见图2)。

第一轮构建过程中,研究及实践工作主要围绕如何创新实践教学展开,据此构建了“以两个依据,两个立足点”为基础的“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层次体系”,即:在纵向上,从一到四年级依次对学生开展专业素养实践-专业技能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综合能力实践;在横向上,强调每个年级层次的实践活动既与大学生认知行为的发展层次规律相协调对应(即完善认知结构-形成认知能力-提升认知策略),也与旅游行业人才能力层次提升规律相一致(即认知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战略能力)。

2. 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第一轮项目实施的侧重点在于各类创新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项目实施的核心对象是学生,包括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为主要目标开展的“外出实践教学”;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专业资质考试指导、专业大赛指导、学生主题实践活动指导”;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指导”;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毕业实习与就业指导”(见图2)。

3. 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实践效果评估

第一,以“政治坚定、勇于担当、创新精神、行动能力”為标准,对人才的大局意识、专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发现实践教育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当前西藏旅游发展对人才的特定要求和标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行动能力,为把学生培养成为西藏区情需要的“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高质量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8年四川九寨沟“八八”地震灾难中,西藏民族大学2017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学生王源“勇救儿童”的英雄事迹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6]。

第二,对人才培养的规模效应进行了评估。通过实践驱动,促进了校内、校际人才培养中的创新融合,有效缓解了人才数量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的矛盾。评估发现,项目除校内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与外,还带动了多专业学生参与,为有志于从事西藏旅游的多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多途径的培养平台。

第三,对项目是否促进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市场化就业率进行了评估。评估发现,以实践驱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更深入了解了行业并具备一定的行业技能、创新创业动能及综合管理效能,传统观念有所淡化,市场化就业率连续4年显著提升。

4. 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实践总结与反思

总体来看,第一轮行动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还缺乏总结提升,实践活动支撑体系的不足明显显现,高质量培养平台和高质量理论体系建设还很不充足。因此,第二轮的行动实践将重点放在了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支撑体系建设方面。

(二)第二轮行动研究过程

1. 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构建方案的修订和完善

经过第一轮对项目实施过程的观察、记录及反思,第二轮重点放在了从两方面深入构建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见图2),即:“高质量实践理论体系”——包含培养方案的修订、实践类的课程建设以及多种实践教学方法的总结;“高质量实践平台体系”——包含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高质量的实践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与实践教学相关的规章制度建设。

2. 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创新实践

第二轮项目实施的核心对象是平台和教师。具体包括: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规章制度的总结、梳理、规范、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资质及等级建设,具体实践教学环节的教改项目申报及教学方法总结和探索,实践类重点课程的建设,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修订完善。

3. 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实践效果评估

在实践理论建设方面:第一,通过对相关课程学时理论和实践学时分配的重新调整、实践活动流程设计及实践规范的逐步完善丰富了整合的实践理论体系。第二,通过对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结,形成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任务型教学模式[7]。

在高质量实践平台建设方面:第一,建设了西藏自治区区内外综合布局的“产学研”基地。第二,通过“双师型”师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提升了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第三,形成了符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的外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毕业实习双选制度和校企合作规范。加强了对实践课程教学的管理,明确了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的职责,保证课程教学质量。

4. 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对推动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理论思考

第一,民族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中,应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当前我国大多数民族地区具有区域经济发展欠发达、整体教育水平低、就业观念保守等共性特点,这些因素客观上造成了民族地区普通高等院校在实践教学机会和物质保障上的普遍缺乏,进而导致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人才的现实困境,因此,只有创造条件,大力开展实践,融入实践,才能打破固有观念,走出困境。

第二,民族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中,应更加重视区情特征。相较于非民族院校,民族院校在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中要更加重视自身特殊区情背景,设计目标明确、多种形式途径的实践教学方案。为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长期建藏、富民兴藏”的“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既是一个长期一以贯之坚持的思想准则,也是一个需要内化于专业的具体执行方案。只有通过大量目标明确的实践活动设计,才能更好地将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创造出“非思想教育的思想教育”,提升培养效果。

第三,民族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中,应更加重视内外融合。民族院校在高质量人才培养中,要更加注重增强学生不同文化环境适应能力,有效促进民族融合的教学设计。助推民族地区人才和其他区域人才专业学习与文化交流,进而满足现阶段我国各区域对多样化人才的现实迫切需求。

四、研究总结及展望

(一)研究总结

1. 西藏旅游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人才需求与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呈现出供求“结构性”矛盾,导致“高质量旅游人才匮乏”与“旅游管理专业低市场化就业率低”的现象同时存在。

2. 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于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旅游行业人才能力提升规律,以创新实践教学活动体系的设计及建设来应对当前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中的供求结构矛盾。同时,还需注重创新实践教学活动体系与高质量实践理论体系、高质量实践平台体系三者在运行中的相互反馈机制,增强体系的科学性。

3. 通过两轮行动研究验证,丰富并完善了西藏旅游高等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充分说明,行动研究是实现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动态完善的有效研究方法。

(二)研究展望

1. 扩大研究范围,搭建校内、校际协同创新研究平台,不断验证、补充、优化、丰富和完善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2. 将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构建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量化指标体系和细则标准,促进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性和标准化,推动人才培养规模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注释:

①“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包括国家级和省级,自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政策后提出涵盖了针对普通高等学校技术型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系列促进措施,为加强技能型旅游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西藏统计局.西藏统计年鉴201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253-264.

[2]西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Z].2016-1.

[3]郑金洲.一种日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法[J].上海高教研究,1997(1):23-27.

[4]Lewin, K. Group Decision and Social Change[M].New York: Readings in Social Psychology, 1958:197-211.

[5]According to Ebbutt, D.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Some General Concerns and Specific Quibbles, In Burgess, R. (ed.) [J].Issu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litative Methods, The Falmer Press. 1985.

[6]張翠娟,郝世亮.西藏民族大学学生王源在九寨沟地震中勇救四名儿童[EB/OL].[2018-8-14].http://www.snedu.gov.cn/jynews/rdjj/201708/14/70155.html.

[7]田祥利.任务型教学法在西藏高校《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中应用研究[J].知识经济,2015(12):140-141.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项目“以创新实践教学为突破口的西藏旅游高质量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索”(编号:Z2012A306-17/00)资助

作者简介:陈娅玲(1976-),女,汉族,陕西渭南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旅游教育。

作者:陈娅玲 余正军 田祥利 张轶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论文下一篇:智慧工厂安全生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