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村示范万村整治

2022-07-02

第一篇:百村示范万村整治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

在台州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今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下,温岭市扎实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设,不断取得村庄整治建设的新成效,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概括起来,前一阶段温岭市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利用农村住房改造的大好时机,加快农民住宅改造进程。各镇、街道把农民建房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广泛动员,形成合力,国土、建设、农办等职能部门开辟“绿色通道”,最大程度简化审批程序,全程做好各项服务,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制定《农民住房改造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了《个人建房用地管理规定》和《农民建房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意见》,规范农民建房工作。为了努力实现村庄面貌改变,在农民建房工作中,温岭市十分重视示范引导,提供“菜单式”建房模式,推行“多样化”建筑样式,目前已建成41个典型示范村,设计出台了两套农民建房参考图集,共70余种建筑样式,供温岭市各村借鉴推广,农民建房工作眼下正在整片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2.发挥成片连线的典型示范效应,由整村整治到整镇整治。今年启动了城南镇岙环片和湖漫水库库区等区域“成片”村庄整治,同时选择了村庄整治面相对较高的城西街道和革命老区坞根镇等实施“整镇整治”,基本实现了“整一村带一线,整一村连一片”的推进格局。通过对沿河沿路村庄的全面整治,可以巩固“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成效,形成了点线面联动、公共服务整合、基础设施共享的村庄整治新格局。温岭市党政领导和部门都结对联系一个示范村和一个后进村,认真落实各项结对帮扶措施,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倡导村企结对创建活动,营造村庄整治的良好氛围。

3.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一是开展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出台了《关于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计划用两个三年时间实现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全面覆盖,今年计划完成40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设立了专项资金,对非城镇覆盖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受益农户覆盖率达90%。2008年投资额突破了2000万,今年将突破4000万。根据村庄的特点,邀请专家设计了不同的实施方案。二是完善环卫一体化建设。从2008年开始,年均投入800多万元对全市855个行政村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日日清”管理,通过加强队伍建设、硬件建设,完善奖惩、督查机制,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实现长效管理。到2008年底,温岭除海岛、偏远山区的行政村外,所有行政村实现村内垃圾“日日清”,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三是突出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编制温岭市供水规划和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完成长潭饮水温岭配水工程,解决群众饮水难的问题。

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整体推进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需要完善的运行机制,结合温岭的现状,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多项试点工作,探索新的工作思路:

1.宅基地换农房。坚持农村宅基地的集体权属不变、住宅用途不变、农民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即将制定配套政策、完善相应机制,通过旧村改造式置换、替代建房式置换、公寓集聚式置换方式,既实现盘活农村宅基地、推动土地复垦和旧村改造的目的,也避免了重复拆建的资源浪费。

2.两规

3.农村住房建设贷款。温岭农村合作银行目前正在城西街道螺屿村开展这项贷款业务试点工作,并出台了农村住房建设贷款管理办法,向在旧村改造、农民建房、农民安置房、农村住房改造等方面用于改善住房条件的个人发放贷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建房的燃眉之急。下一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将继续探索农民建房融资机制,尝试建立金融机构农民建房宅基地抵押贷款制度,缓解农民建房的资金难题。

4.政策保障。政策支持是推进农民建房工作的重要保障,温岭市十分重视政策创新和政策整合,通过调整审批政策、优化奖补政策、强化考核政策,制定了大量优农惠农的政策。今年,温岭市仅“菜单式”项目的补助资金预算就达到了2000万元,全市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财政补助资金预算近1亿元。给予示范村40-60万元、达标村20-40万元的奖励政策。

村庄整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温岭市在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会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加快发展,整体推进村镇整治,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二篇:关于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属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通知》(浙委办〔2003〕26号)精神,推进我县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现就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有关

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县各地按照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的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导和约束,农民建房缺乏科学设计,有新房无新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是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针对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各乡镇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利导,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切实把这项工程办成造福百姓的“实事工程”、“德政工程”。

二、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城乡规划为龙头,以治理农村“脏、乱、差”为抓手,以创建卫生村为载体,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文化设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基层组织建设,使全县城乡面貌有一个根本性改变,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工作目标

今后五年,我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总目标是:以我县中心村、主要景观线和城郊结合部的行政村为整治重点,在全县确定130个左右行政村作为重点进行全面整治,并把其中15个行政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以下简称示范村),其他行政村的整治工作也要面上铺开。根据以上目标结合我县实际,每年对2—5的行政村进行整治,同时建设2—4个示范村。

(二)示范村的要求

示范村要以全面建设小康为目标,按照“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要求,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建设成农村新社区。具体要求和任务是:

1、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积极开展先锋工程建设,以“五好”农村党支部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村党组织坚强有力,成为“先锋工程”先进党组织;村级组织协调统一,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运作有序。

2、在发展经济方面:集体经济实力强,人均农村经济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

3、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政策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造洁美、安定、文明的家园,不断提高农村家庭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社区文化生活丰富、社区风尚良好,达到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的标准。

4、在环境整治方面:

——布局优化。村庄建设规划要科学处理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布局合理,充分体现各地文化历史、优势和特点,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借山用水,错落有致。要具有科学性、超前性,又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农户住宅实用、美观。

——道路硬化。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主干道硬化;通行政村主干公路达到四级以上标准。到2004年,全面完成村内及通村道路硬化建设任务。

——村庄绿化。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村庄中应有休闲健身场地,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绿化。

——路灯亮化。按照“实用、节俭、美观”的原则,加快村内主要道路路灯安装工作。到2005年,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100。

——卫生洁化。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自来水普遍入户;村庄内有专用公共厕所,农户卫生厕所改造率达100;农户普遍使用清洁能源;保洁制度健全,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处理,生产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基本清除垃圾及废水污染。

——河道净化。保护好村内现有的水面,河道清洁、水体流动,水质达到功能区划的要求;河道堤防和排涝工程建设

第三篇:在全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全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会议上讲话(2003年9月8日)

xxx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我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具体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加快推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

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xx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要实现我县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关键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村镇的规划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抓手,更是实施“三带两极一目标”战略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第一,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是全面推进城市化建设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xx建设大都市的历史性机遇,按照“接轨xx,中心突破;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城市化迈出新的步伐。但是,与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和日新月异的城镇面貌相比,农村的规划和建设明显滞后。农村建设缺乏规划指导,村庄分散,规模过小,布局凌乱,不少地方“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村不见新貌”,有些地方虽然做了规划,但只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没有很好地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稳定的投入,设施不配套,共享性差,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电线乱拉、管道乱铺现象随处可见;农民建房缺乏科学设计和合理布局,农村房子形态单

一、色调零乱、随地而建现象普遍存在,与我县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极不协调。要把永嘉建设成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生态型山水城市,就必须把重点放在广大的农村,通过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着力消除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平衡和低水平现象,整体推进我县的城市化步伐。

第二,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是深入实施“文化楠溪江战略”的客观要求。xxx旅游业的发展,是山区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县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我们要围绕建设沿溪绿色旅游风光带,以“山水xx,古村文化”为主题,发挥楠溪江丰富的风景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优势,深入实施“文化xxx战略”,强势打造“xx大都市生态公园”。xxx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和古村文化是我们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所在,也是优势所在,我们必须要把它保护好、规划好、建设好。但是,xxx客观存在着“景中有村、村中有景、景村混杂”的现状,这给景区的环境整治和象形打造带来了许多困难,特别是xxx景区里的许多村庄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建设,道路不畅、四旁不绿和“脏、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开发价值很高的古村落,新区建设严重滞后,个别村民保护意识淡薄,拆了古屋建起新房。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xxx的建设和开发就难以出形象、出成效。我们要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为契机,加大xxx村居和古村落的规划建设力度,营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使楠溪江成为造福山区群众的“富民江”。

第三,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是统筹沿江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随着“营造一流投资环境,强势打造‘xx浦东’”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县沿江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齐头并进,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各项事业发展很快。但广大山区由于受区位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制约,经济增速迟缓,农民增收度困难,基础设施缺乏配套,交通、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山区的发展,影响了沿江、山区“两极”的协调并进。如果这些问题不好好地加以解决,山区要想更快更好的发展就十分困难。在深入实施“山区奔小康工程”,大力培育山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十村示范、百村整治”活动,统筹沿江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搞好山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建设,消除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低水平现象,形成沿江山区“两极”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就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四,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是加快永嘉生态县建设的重要抓手。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根据省、市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县委、县政府召开了生态县建设动员大会,把建设生态县作为打造“绿色xx”的有效载体,作为主动接轨xx大都市建设、实施“山区奔小康工程”的必要举措,作为“三带两极一目标”战略构想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了生态县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建设生态县,打造“绿色xx”,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主战场也在农村。减少农业污染,整治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生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这既是生态县建设的重要

内容,也是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重要任务。我们要通过实施这一工程,力争把一批村庄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之,搞好这项工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是实现“三带两极一目标”战略构想的客观需要,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

愿望。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务必抓出成效。

二、进一步明确“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

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三带两极一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村居规划龙头作用,搞好农村环境整治,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努力建设一批“村美、户富、班子强”的小康示范村,整体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使全县农村面貌有一个根本性改变,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今后五年,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从全县906个村庄中选择130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5个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03年,要完成县境内主要公路沿线、xxx两岸及城镇周边村庄和重要地段70的整治规划编制任务,完成对104国道楠溪江大桥—东瓯大桥约4公里,以及仙清线瓯北—沙头约15公里沿线主要景观整治,启动实施6个示范村和15个整治村的试点工作;2004年,要全面铺开15个示范村、114个整治村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再经过3—5年的努力,使我县农村村庄的环境得到较好整治,面貌有较大改观。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在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中,必须着重把握以下六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一、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必须由党委、政府牵头,各部门广泛参与,统筹规划,整体行动。各级党委、政府是“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领导者、发动者和指挥者,要加强协调、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做好规划制定、政策扶持、宣传发动和思想引导工作。农民是“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村庄整治的规划和建设方案都应经过村民讨论,民主决策,切实防止刮风,切忌强迫命令。要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为自己的美好家园和幸福生活而努力,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第二,规划先行,科学布局。要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把完善城乡规划放在突出位置,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搞好中心村布局规划,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村镇规划的编制既要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又要考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考虑单个村庄的规划,又要考虑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要求;既要考虑农业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农村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聚的趋势;既要考虑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配套与衔接,又要考虑中心村建设和行政村的撤并调整问题;既要考虑当代人的现实需要,又要考虑后代人的长远需要。特别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合理安排生产、道路、绿地等建筑与设施用地的空间布局,统筹规划工业园区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和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促进基础设施在更大范围的共建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二要体现文化品位和地方特色。xx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风景名胜古迹很多。在搞规划时,要按照各地的区位和资源环境不同,充分体现不同区域的文化风格和个性特征,要正确处理楠溪江景区保护与村庄建设的关系,对有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和山水风光进行保护、整治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切实保护好名人故居、古代建筑和历史文化遗迹,做到传承历史文化与融入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三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规划贵在坚持,重在执行。规划一旦制定并依法通过,就必须严格执行,不得因人而变、朝令夕改;不得为迎合个别领导所好,作随意的改动。对于因形势的发展变化,确实需要对规划进行调整的,也要严格按法定程序报批。

第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县农村人口多、地域广,各地自然、经济和文化的差异性都比较大。实施这一工程,加快村庄整治和环境建设,一定要按照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量力而行,分类指导,多层次、多方法、多形式地开展新村建设、旧村改造和村庄整治。从各地的实践看,有这么几种方法可以参考和借鉴:一是集聚型改建。就是在统一规划、统一配套、委托建设的前提下,让有条件的农民向集镇、中心村集聚,联合建设组团式住宅小区。同时要明确农民建新必须拆旧,对拆旧的自然村进行整理,实行退宅还耕或退宅还绿。二是整理型扩建。对一些中心作用较明显、人口较多的村,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整理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改建旧村,扩建新区。三是拆迁型新建。就是根据城市化的总体布局,在新城区、工业园区和各中心镇建城区,统一村庄规划,整体拆迁一批“城中村”、“镇中村”和“园中村”。四是移民型迁建。鼓励山区和地理位置偏僻、生存环境恶劣的村迁址移民,积极引导这些村庄整体迁移,迁出的旧村旧宅要及时收回,还耕还林。

第四,合理用地,节约资源。村庄整治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防止滥占滥用耕地。要保持县域范围内农民宅基地占补的总体平衡,保持可持续发展。在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这么几条:一要用好存量宅基地。对于通过拆旧建新结余下来的土地,允许进入市场,收益返还给村,专项用于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鼓励农民退宅还耕,对原村庄拆迁后的宅基地实施土地复垦的,新增耕地部分给予造田补助。二要从严控制用地指标。对于安置和开发联动的,并且旧村容积率高的,可以配置占用耕地指标;对村里自行就地改建的,适当给予安排启动用地;异地迁建的,可根据原村庄居住人口、规模、土地类型、容积率和新村设计标准等,确定占用耕地配置面积。三要严禁违法占地和浪费土地。农民的宅基地面积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审批,新建住宅每户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宅基地限额标准,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要加大对临时建筑、违章建筑的管理力度,制止违法占地。我县特别是沿江地区的旧村的容积率都比较高,为了搞好示范村建设,县里准备拿出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专项用于示范村的建设,确保这一工程的顺利实施。

第五、以民为本,整体推进。要把增进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作为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富民为先,以民为本,切不可牺牲群众的利益来换取所谓的“政绩”。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农村环境整治的力度,让广大农民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要坚持配套建设、整体推进,围绕村庄整治和环境建设,整体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的共享性和综合效益。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建立健全以农村大病统筹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结合文明村镇、平安村居和文明家庭创建,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整体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要坚持建设、管理与服务的同步推进,完善村庄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业,不断提高农村社区的服务水平。

第六,搞活机制,增加投入。建设资金问题,是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一个难点。要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多方支持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一是财政配套,以奖代补。今后五年,县级财政每年将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补助财政困难乡镇的示范村建设。对村镇规划建设搞得好的示范村,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同时按照省里的要求,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村庄整治和建设。二是盘活存量,以地生财。凡是在旧村改造过程中,盘活存量土地有结余的,允许土地进入市场或给予耕地复垦补助,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快新村建设。三是招商引资,借力开发。各地要根据实际,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有关部门要制订政策,明确规范,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运用招商引资的办法加快村庄的改造和整治。四是自筹资金,自力更生。要想方设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鼓励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第一人称的姿态,参与“十村示范、百村整治”。

三、切实加强对“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组织领导

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各地、各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重要日程,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抓好落实。

第一,要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基础在村、重点在乡镇、关键在县。县里已专门成立了“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陈和合县长任组长,方勇军副书记、张纯洁副县长、郑秋文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单位组成。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办,并抽调了有关人员专门从事这项工作。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机构,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凡是“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党政“一把手”要亲自过问,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并按部门的职责,指导各地搞好村庄整治的规划、交通、绿化、供水、土地整理、改水改厕、排污保洁等工作。

第二,要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健全农村工作联系点制度。县里要把各项目标任务逐年分解到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并加强检查督导。要把“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作为各乡镇、各部门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考核责任机制,进一步落实责任,做到一年一年排计划,一村一村抓实施,一项一项促落实。要健全农村工作联系点制度,县四套班子领导和乡镇“一把手”都应挂钩联系一个村,具体指导村居环境整治和新村建设工作,及时帮助解决规划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建设的工作机制。“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涉及各地、各部门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发挥各地、各有关部门的优势,协调和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建设的强大合力。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我县正在开展的机关“效能革命”,牢固树立大局观念,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工作指导,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服务于这项工程建设。凡是列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项目的,可以由县协调小组办公室将各村建设项目集中起来统一报批,各部门都要简化审批手续,做到优先审批,决不允许无故拖延和卡压。凡涉及“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收费的,原则上能免则免,能减则减,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新村建设和环境治理的积报性。

同志们,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是做好我县“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快推进“三带两极一目标”战略构想的重要举措,也是关系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德政工程。我们一定要以“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扎扎实实地搞好这项工程,为xx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XX县“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典型交流材料

强化环境整治 保护良好生态 全力打造最适宜人居的生态家园

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

XX县是全省典型的集山区、边区、老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为一体的欠发达地区,又是浙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XX人民的“大水缸”。近年来,XX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龙头,以打造“最优人居环境、最美生态家园”为载体,以加强村庄整治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珊溪库区周边环境整治,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切实推进生态型产业发展,努力走具有山区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全县累计建成省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1个、新社区3个和市级整治村182个。主要做法:

一、坚持规划先行,乡村整治建设有序展开

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区域、城乡发展,以专项规划指导村庄整治建设,从根本上提升村庄整治建设水平。

1.立足区域定位,科学编制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省市对于XX区域功能定位要求,以生态功能区为依据、以环境容量为基础、以总量控制为手段,编制了《XX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划定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 1 等区域,明确各区域的生态保护目标、污染总量控制和产业进入要求,其中将珊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功能区等4大区域划入禁止准入区,将XX西北飞云江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区等5大区域划入限制准入区,这两大类区域占全县陆域面积的96.06%,为科学保护生态环境、开发利用生态资源提供了依据。

2.立足城乡统筹,精心编制县域总体规划。着眼于城乡发展布局调整,完成《XX县县域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形成“一主一次,两轴四片”的城乡空间发展结构,明确发展定位,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显特色等要求,以构筑中心镇、中心村为平台,着重抓好各个层次规划修编,共完成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城乡给排水专项规划等规划100多个,进一步明确了城乡发展方向及农村环境整治重点。

3.立足村庄特色,认真修编村庄规划。委托省环科院编制《XX县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加大对村庄规划工作的指导和推进力度。坚持按照“环境整洁、村貌优美、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要求,根据区域位置、创建基础和经济条件等实际,充分考虑农民改善生产生活的需求,把村庄整治建设与产业发展、基础建设、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共完成121个村庄规划修编,指导村庄在整治建设中实现富民强村。

二、坚持统筹发展,美丽生态家园展露雏形

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结合,下大力气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宜居宜游宜发展的生态家园。

2 1.突出以生态乡镇创建为载体优生态。坚持把省级生态县创建作为2009年重中之重工作,整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新农村建设、小流域治理、库区环境整治等资源,同时县财政对列入省市级生态乡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的分别补助40万元和20万元,全力推进生态乡镇创建。目前,全县累计创建省市级生态乡镇29个、市级生态村71个。

2.突出以人口重新分布为龙头抓统筹。按照“1/3左右人口外出创业、1/3左右人口集中县城、1/3左右人口集聚中心村镇”的思路,科学引导35万山区人口再分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切实提升农民外出创业就业能力,仅去年全县就完成各类农民技能培训1.1万人、获证率86%,获证后转移就业8975人。大力实施“小县大城、小乡大镇”战略,有序实施司前“一镇带三乡”等中心镇培育工程,峰门乡、黄桥乡整乡搬迁工程进度加快。同时,大力加强中心村建设,加快偏远乡村群众下山脱贫步伐,目前累计建成下山移民点(小区)272个,下山搬迁1.7万户、7万多人。

3.突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强功能。对照争创省级生态县要求,大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今年重点推进7个集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加强乡镇垃圾转运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力争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同时,把村庄整治建设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生问题解决等结合起来,加强教育、卫生、文 3 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建设,完善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的改善。

4.突出以生态产业培育为方向促民富。我们既通过村庄整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又为农民创业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搭建新的平台,做到既“美村”又“富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累计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4万亩、林产品基地19.1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种植面积比重达到85.7%,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达42个,生态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新58省道沿线及重点景区周边,着力打造一批品牌“农家乐”,以点带面拓宽乡村旅游创业路子,全县累计建成特色农家乐78家。大力发展来料加工,共培育来料加工经纪人222人,发展来料加工点221个,带动全县近2万人“在家就业”,2008年累计实现加工产值5.6亿元、加工收入8414万元。

三、坚持联动整治,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突出区域重点,全力推进珊溪水库库区、生态源头地区的农村环境整治,联动推进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打造最优人居环境。

1.联动推进库周环境整治。严格实施《XX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执法监督管理,全县三大水系地面水质全面达到或优于划定的功能区要求,各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大力推进珊溪水库库周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率达到100%;坚持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4 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农村户用沼气等项目为载体,累计建成珊溪库周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设施等整治项目113个。

2.联动推进连线成片整治。针对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大力实施清洁家园行动计划,突出抓以改水、改路、改厕,清垃圾、清溪流、清破旧房,净化、绿化、亮化为重点的“三改、三清、三化”工程。坚持把实施村庄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整合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工作载体,分别在岭北、松洋、仙稔等乡镇全面实施,确保做到“规划一片、建设一片、洁净一片”。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01个村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行政村覆盖率71.5%。

3.联动推进特色村庄培育。坚持把“富民美村、生产发展”贯穿于村庄整治始终,结合当地旅游开发、产业发展、文化保护等内容,努力建设发展功能较完善的特色村庄。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引导泗溪镇以廊桥为主题,在整治中创建“廊桥文化特色村”;九峰乡挖掘红军纪念馆等红色遗址,创建“红色旅游特色村”;岭北乡村尾村依托当地的千年古道、古廊桥等“五古”资源,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村”。

四、坚持常抓不懈,长效管理机制日益健全

加快村庄环境整治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坚持以目标管理为龙头,发动各方共同参与、共同推进。

1.创新目标管理机制,全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坚持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列入目标管 5 理重要内容,由县委、县政府对乡镇、部门进行目标管理,再由各乡镇对村级进行目标管理,县乡村“三级联动”推进生态建设和村庄环境保护工作。按照年初订目标、年中抓督查、年终强考核的工作要求,不定期组织开展督查,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加强推进村庄环境整治的全程监管。强化目标考核结果运用,乡镇目标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评优评先、福利待遇相挂钩,村工作目标考核结果与扶持村的资金、项目、政策和村干部报酬补贴、政治待遇相挂钩。

2.创新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抓好环境卫生管理。针对巩固整治建设成果困难的共性问题,我们把集中性整治建设与长效性管理机制建设结合起来,县财政每年安排配套资金用于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坚持把中心集镇环卫管理、村庄环境卫生管理相结合,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县统一处理”,并加大片区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建设,逐步向片区集中处理过渡。引导各村完善《村规民约》,实行村干部分片包户联系制度,强化村民对环境卫生管理的义务和责任,探索建立“思想教育、村规民约、市场机制”三位一体的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

3.创新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凝聚整治建设合力。由于欠发达乡村集体经济普遍较弱,我们按照“整合力量、统一协调、集中共建”的要求,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实行捆绑管理使用、综合配套投入,形成多渠道村庄整治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广泛激发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积极引导外出创业人士参与村庄整治,切实 6 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仅2008年农民个人累计义务投工2.97万天、出资554万元。同时,积极推进“绿色系列”创建活动等多种形式,共建成省级绿色学校2所、市级绿色学校7所,中小学校环境教育普及率96%。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好这次会议的精神,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生态屏障、生态经济、生态家园、生态文化”四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生态优势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环境、人文优势,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把XX建设成为“浙江的生态明珠,XX大都市的生态屏障和后花园”,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

备注: (联系人:包伟平 联系电话0577-67597031)

第五篇:关于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属各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通知》(浙委办〔2003〕26号)精神,推进我县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现就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有关问

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县各地按照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的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导和约束,农民建房缺乏科学设计,有新房无新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是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针对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各乡镇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利导,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切实把这项工程办成造福百姓的“实事工程”、“德政工程”。

二、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城乡规划为龙头,以治理农村“脏、乱、差”为抓手,以创建卫生村为载体,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文化设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基层组织建设,使全县城乡面貌有一个根本性改变,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工作目标

今后五年,我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总目标是:以我县中心村、主要景观线和城郊结合部的行政村为整治重点,在全县确定130个左右行政村作为重点进行全面整治,并把其中15个行政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以下简称示范村),其他行政村的整治工作也要面上铺开。根据以上目标结合我县实际,每年对2—5的行政村进行整治,同时建设2—4个示范村。

(二)示范村的要求

示范村要以全面建设小康为目标,按照“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要求,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建设成农村新社区。具体要求和任务是:

1、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积极开展先锋工程建设,以“五好”农村党支部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村党组织坚强有力,成为“先锋工程”先进党组织;村级组织协调统一,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运作有序。

2、在发展经济方面:集体经济实力强,人均农村经济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

3、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政策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造洁美、安定、文明的家园,不断提高农村家庭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社区文化生活丰富、社区风尚良好,达到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的标准。

4、在环境整治方面:

——布局优化。村庄建设规划要科学处理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布局合理,充分体现各地文化历史、优势和特点,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借山用水,错落有致。要具有科学性、超前性,又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农户住宅实用、美观。

——道路硬化。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主干道硬化;通行政村主干公路达到四级以上标准。到2004年,全面完成村内及通村道路硬化建设任务。

——村庄绿化。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村庄中应有休闲健身场地,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绿化。

——路灯亮化。按照“实用、节俭、美观”的原则,加快村内主要道路路灯安装工作。到2005年,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100。

——卫生洁化。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自来水普遍入户;村庄内有专用公共厕所,农户卫生厕所改造率达100;农户普遍使用清洁能源;保洁制度健全,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处理,生产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基本清除垃圾及废水污染。

——河道净化。保护好村内现有的水面,河道清洁、水体流动,水质达到功能区划的要求;河道堤防和排涝工程建设符

合国家规定标准。

(三)其他整治村的要求和任务

其他整治村除了在村级组织建设、发展集体经济、文化社会事业、村务民主管理等方面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外,并要根据各村区位特点、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展以治理“脏、乱、差、散”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具体要求是:

1、环境整治。做到按村庄规划搞建设,无私搭乱建建筑物和

构筑物;垃圾集中存放,及时清运,清除露天粪坑和简陋厕所。

2、设施配套。做到村庄主干道基本硬化;有较完善的给水、排水设施,河道应有功能得到恢复;搞好田边、河边、路边、住宅边的绿化。

3、布局合理。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新村规划,实施宅基地整理、自然村撤并和旧村改造。

三、政策措施

“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这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1、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落实必要的建设资金。2003—2007年,县里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示范村的规划编制补助和示范村建设、村庄整治的以奖代补。对通过市级验收的示范村,给予奖励(补助)20万元,通过验收的整治村,给予奖励(补助)10万元。

2、积极盘活存量土地,确保示范和整治的必要用地。在村庄整治中,宅基地退建还耕和土地管理等继续享受省定扶持政策。其中宅基地退建还耕实施前,省里按规划复垦耕地面积的80配发周转指标,完工后再从省级造地改田资金中安排一定额度的以奖代补资金。同时,县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用地指标,确保示范村和整治村建设的必要用地。积极鼓励拆旧建新,凡利用存量土地进行建设的,其土地净收益部分或全部返回给村,专项用于新村建设,具体以详细实施细则为准。

3、减免有关规费,减轻农民负担。凡涉及“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收费的,原则上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对15个示范村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取后统一返回给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房产登记发证费、土地登记发证费、标底审核费、定点放样费、白蚁防治费、招投标费、质监费、房屋勘丈费等服务性收费予以减免。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工作指导,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服务于这项工程建设。凡列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项目的,各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优先审批。

4、整合部门力量,组织实施有关项目。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村庄整治的规划、水利、供水、交通、绿化、污水治理等项目,县直属有关部门在实施“康庄工程”、“山区奔小康工程”、“生态县建设”等工程项目时,要与“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根据村庄整治实际,统筹考虑重大项目安排,拓宽投资建设思路,通过政策激励,积极探索试行土地资产运作、个人资本参与、企业投资经营、业主承包开发、共同投资管理等有利于促进“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的好办法。

四、组织领导

(一)建立工作机构。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基础在村、重点在乡镇。要全面贯彻落实分级负责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凡是“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并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为切实加强领导,县里成立了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十村示范、百村整治”的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形成合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和理顺关系,办公室下设三个指导组,即村镇规划建设指导组、百村整治指导组、督查组。规划建设工作由县规划建设局指导,整治工作由县农办指导,督查工作由县委督查室落实。

(二)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今明两年,要着力抓好示范村和整治村的规划编制,列入第一批启动的示范(整治)村,要在2003年底前完成这项工作。村庄整治及今后村庄建设、农民建房必须不折不扣地按照规划执行,有关部门要加强执法检查,严肃查处违反规划乱批、乱建的行为。同时,各乡镇各部门要重视没有被列入整治范围的村庄的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对村庄建设、农民建房、兴办工商企业等非农建设用地的审批,必须符合有关规划要求,为今后开展村庄整治创造条件。

(三)检查验收。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对“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及时帮助解决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各地申报的示范村由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初审后报x市村镇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验收,对符合示范村标准的,由x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称号。对部分建设档次较高,有特色的示范村推荐申报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称号。各地列入整治的村庄由县政府组织验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部队读实践论有感下一篇:不抱怨的世界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