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心理学研究论文

2022-05-08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理论心理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复杂性哲学和复杂性研究为科学研究开辟了一条蹊径,使得人们能够以一种全新的、复杂性的视角来重新认识他们所“熟知、熟悉”的人类世界。复杂性理论的世界观为当前心理学的转向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且它的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如“黑箱”的方法以及功能模拟方法已经在心理学研究中体现出其价值。可以说,复杂性理论为心理学摆脱当前困境及实现整合开启了一扇光明之门。

理论心理学研究论文 篇1:

复杂性理论引入心理学研究的可行性及启示

摘要:复杂性理论就其方法论层面而言,是对还原论的反思?批判和超越,已为各学科提供了全新的探究方式,如今方兴未艾?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为复杂性理论的引入提供了契机,使得我们得以更加全面地重新审视心理学的基本框架?本文尝试从这一角度,说明将复杂性理论引入心理学研究的可行性,而在实践中对复杂性理论有意无意地运用也为此提供了例证?

关键词:复杂性;心理学;非线性

一?复杂性理论撮要

(一)语境中的“复杂性”

严格来说,所谓定义,总是能够反映当前人们对一定现象认识的程度,但无法涵盖正在发展中的该现象的一切方面以及全部性质?对于“复杂性”的定义,学界基于各自研究旨趣的不同,一直莫衷一是?而复杂性理论将复杂性系统作为其研究对象,其本身也具备相当的复杂性?

(二)复杂性系统的基本特征

1.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针对“确定性”而言的?主流科学以确定性为研究宗旨,寻求复杂现象背后的确定性规律和本质?而现实是,世界本身是由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共同构成的,甚至某些不确定和偶然因素对于事物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确定性和规律性的寻求往往就成了一厢情愿?而复杂性理论将不确定因素纳入研究范畴,直接面对现实世界?

2.演化性

现实存在的系统都是演化之中的,它包括了时间?空间和系统自身的状态等维度?也就是说,系统本身是开放的,其自身与环境以及自身状态之间,都在时刻发生着交互作用?演化本身也意味着,系统的变化是不可逆的?

3.非线性

“非线性”与“线性”是一对数学概念?在线性关系中,各变量之间的变化按比例?呈直线?高度相关,在空间和时间上呈现规则和光滑的运动;而非线性关系则指不按比例?不呈直线?无明显相关的关系,表现出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不可否认,非线性更接近客观现象本身,是量化研究复杂系统的重要方法之一?

4. 自组织性

“自组织”是相对于“他组织”而言的,是指只需外界提供一定条件而无需特定指令就能自行创生?自行演化?自行调节,能够自主地从混沌走向有序,自成结构的系统?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稳定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

5.涌现性

涌现性,通常是指多个要素组成系统后,出现了单个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这个性质并不存在于任何单个要素当中,而是系统在宏观层面才表现出来,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其为“涌现”?涌现是在微观主体演化的基础上,宏观系统在性能和结构上的突变,这是系统的适应性主体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现代心理学发展概况

(一)心理学发展概况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按照这一概念,无论是东西方,“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毕竟,自从人类拥有了自我意识起,关于心灵的探索就从未间断过?但这些研究的共同点就是,基本存在于思辨层面?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的一个房间里,运用实验内省法?反应时法等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了研究,这一举动被公认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从此,心理学正式脱离哲学母体和生理学怀抱,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范式”,独立不久,心理學内部就充斥着各种流派的争论和互补?目前,各种流派的理论可以说眼花缭乱,但国内学界较为公认的主流学派主要包括: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认知主义?它们的发展及衍生构成了现代心理学的主体?

(二)简要述评

综观现代心理学主流各流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遵循实证主义路线,通过严格?精确的科学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但往往矫枉过正,重“理”不重“心”;另一类认识到前者的弊端,基于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崇尚人文主义,回归“人”本身,但又往往以偏概全,主观色彩浓厚,难以验证?

不可否认,各流派均为心理学研究和实践做出不可缺少的贡献,也曾发展新理论以努力弥合彼此的鸿沟?但其赖以生存的理论基础毕竟不可动摇,本身也有其深刻的时代性,同时追求理论的完备和自洽只能体现出理性本身的狂妄,可以谅解,却不值提倡?

(三)心理现象的复杂性

人作为一种存在物,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既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其复杂性自然可想而知?

现代科学已经探明,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以脑为主要代表的整个神经系统为人的心理和行为提供了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兼有电活性和化学活性,它提供了信息加工机制?每个神经元末端都有称为突触末端的特化结构,其内部有大量微型膜囊,可储存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将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电神经冲动经神经元传递到神经元末梢,刺激神经递质从小囊内释放?神经递质经过突触,刺激其形成电位,向前传递神经冲动?这个过程重复高速发生,直到在脑部形成感觉印象,或导致肌肉的紧张或松弛?

让人注意的是,单个神经元并不能看见?记忆或推理,而大脑却能如此?通过最先进的科学仪器,我们可以观察到某人正在感觉或思考,却不知道他正在感觉和思考什么?没有什么独特的物质叫做意识,却可以有对感觉?动作或其他功能的复杂状态的宏观描述,甚至意识不仅意味着人的感觉?思考?言语等,还包括我们在执行这些认知过程时的元认知?

总而言之,现代科学虽然认识到心理和行为是由神经元联结成的神经网络产生的,却不知道大量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神经元如何一起协作产生宏观的认知?思维和情感?更让人困惑不解和为之着迷的是,当若干个体的人构成群体时,同样也可以产生类似若干神经元组成神经网络时的复杂社会效应?

三?复杂性理论引入心理学研究的可行性及启示

(一)复杂性理论引入心理学研究的可行性

从复杂性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发是,涌现起因于非线性相互作用,整个系统的涌现效应是协同的系统效应?當我们用这一视角重新考察上述心理现象的产生机制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隐喻:并不存在能感觉?会思考的特殊的神经元,整个神经系统可以被描述为一种开放的自组织系统,其状态依赖于与远离热平衡的环境之间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代谢,它处在远离热平衡和接近于作为不稳定点的某些阈值处发挥作用?而从另一维度来看,自我意识是人格的关键性特征,可以被看作整个系统的吸引子,从多种自我反思?自我调整以及管理我们意识行动的递归过程中涌现出来?而人格则作为序参量,它暗示着我们在一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的状态空间?无论是作为生理基础的神经系统,还是作为外在现象的感受和思维,各自及彼此的非线性作用,都蕴含着显著的对称性破缺,这就意味着,一个小的扰动将引出大的变化?

当还原论方法执着于深入到微观层面探究单个神经元的结构?属性及其作用机制,并试图通过这条途径去解释心理现象时,我们可以看到,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与复杂性系统的基本特征高度吻合,这种吻合为我们在心理学研究中引入复杂性理论提供了契机?

(二)启发及运用

目前公认,复杂性理论可以追溯到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将原先的生物学概念推而广之,为我们探究其他研究对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其实,简单地将“生态系统”概念引入心理学,已经足够让人对心理学形成新的见解?无论是个体心理的生理发生机制,还是与其他个体的心理状态相互作用,或者多个个体产生群体行为并最终引发复杂的社会效应,都暗含着生态系统的隐喻?而对这些现象和机制的探究,又正是复杂性理论的用武之地?

事实上,在当代心理治疗领域,团体心理治疗方兴未艾,各种团体因其目的不同而类型多样?以欧文·亚隆为代表的一类团体治疗,将自我成长和人际关系作为团体治疗的核心,两者互为手段,也互为目的?参与者在团体中的言行,将现实生活中的模式有意无意带入,引发其他参与者的反馈,形成多维度的交互作用,产生让人惊异的心理动力,推动团体进程?通过事先筛选的可控人数的互动,团体内部变成一个社会的缩影,或者说成为一个人际关系的“试验场”,以“此时此地”为原则,所有参与者在其中既观察他人,也觉察自身,从而达成治疗目的?

四?结语

复杂性理论是相对于传统的还原论体系而言的,就方法论层面而言,复杂性思维方式更多的是对后者的反思?批判和超越,而非简单的否定?事实上,在实际运用中,依然需要借鉴后者的方法和成果?不同之处在于,被还原论方法所一直视为干扰而回避和忽略的诸多偶然因素,被复杂性思维纳入其探究范畴?而由此引发的微观尺度上的非线性动力学和对初始参量的敏感依赖性,使系统的最终状态无从预测,这是复杂系统的一个本质特征?

在对心理的研究中,我们就面临着这样一种巨大的复杂性?复杂性理论并不能提供封闭的心理学信条,却提供了一种更开放的图式,在对心理学的探索过程中,对各种问题的理解更加接近现实经验?

参考文献

[1] 王红椿.论复杂性科学对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影响【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2):118-121.

[2] 汪新建主编.西方心理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8.

[3] 汪晓萍.心理生态系统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6:1-66.

[4] [德]迈因策尔(Mainzer,K.)著,曾国屏,苏俊斌译.复杂性思维:物质?精神和人类的计算动力学【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12.

[5] [美]梅拉妮·米歇尔(Melanie Mitchell)著,唐璐译.复杂【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3-15.

[6] [美]Michael S. Gazzaniga,Richard B. Ivry,George R.Mangun著.周晓林,高定国等译.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2.

[7] [美] Irvin Yalom,[加]Molyn Leszcz著,李敏?李鸣译.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8.

作者:陈振

理论心理学研究论文 篇2:

复杂性理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价值

摘要:复杂性哲学和复杂性研究为科学研究开辟了一条蹊径,使得人们能够以一种全新的、复杂性的视角来重新认识他们所“熟知、熟悉”的人类世界。复杂性理论的世界观为当前心理学的转向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且它的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如“黑箱”的方法以及功能模拟方法已经在心理学研究中体现出其价值。可以说,复杂性理论为心理学摆脱当前困境及实现整合开启了一扇光明之门。

关键词:复杂性;非线性;心理学整合

1 时代科学的新特征——复杂性

当前所处的时代可以从不同侧面加以标志,如非线性时代、信息化时代、多极化时代等。这些标志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一种新认识——世界具有复杂性。从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讲,要透过世界发展快速、便捷的表征,深入探讨事物的复杂性,对于改变形式化、简单化、片面化的认识理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具体讲,复杂性哲学和复杂性研究为科学研究开辟了一条蹊径,使得人们能够以一种全新的、复杂性的视角来重新认识他们所“熟知、熟悉”的人类世界。

复杂性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概念,从客观物质世界的客体来讲,存在着事实上的复杂性;从认识主体来讲,存在着认识上的复杂性;从主客体间的相互转化来讲,存在着种种中介复杂性、过程复杂性或阶段复杂性。在人文环境中难免也有人为的复杂性。因此,从类别上讲,有自然界发展的复杂性,也有人文社会发展的复杂性;有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性,也有人与人关系的复杂性;同时还应有科学发展产生的各门学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历史学、语言学、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等自身界定的复杂性。复杂性是相对于简单性而存在的,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复杂性是在客观事物的联系、运动、变化中的一种特性,而不是孤立、静止、显而易见的特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计算机作为研究手段的广泛应用,与理论、实验手段相结合,促成了非线性科学的建立。这方面研究的飞速进展,使人们对一些久悬不解的基本难题,诸如物理学的确定性描述和概率性描述的关系、湍流发生的机制、自然界有序和无序转变的条件等,有了新认识,并开始影响人类的自然观,促进人们从事物总体联系的角度去探索和把握自然界的复杂运动形式。”这一方面的研究,几乎同时从非线性系统的两个极端方向取得了突破。一方面从可积系统的一端,即研究无穷多自由度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一端,在孤波方程中发现了‘孤子’,并发展起一套系统的数学方法,对一些类型的非线性方程给出了解法;另一方面,从不可积系统的极端,在天文学、气象学、生态学等领域对一些看起来相对简单的不可积系统的研究中,都发现了确定性系统中存在着对初值极为敏感的复杂运动形式——混沌运动。……从共性、普适性的角度来探讨各种非线性系统的行为。这样就形成了贯穿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解析、计算和实验三种手段并用,揭示非线性系统共性,探索复杂性的新领域——非线性科学。

非线性科学是对以往线性科学的突破和超越,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层次上将以往被彼此割裂、互不衔接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技术科学和艺术科学等内在统一起来,开辟了人类认识的新阶段,使人类对复杂性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上升到认识事物复杂性的内在科学本质,认识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的密切关系,进而从总体上和科学本质上认识世界所发生的复杂性现象。

2 豁然开朗——复杂性理论为心理学的整合开辟了新的蹊径

现代心理学在哲学基础、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不同的心理学家由于其哲学世界观的不同,对心理的本质、意识的特性等问题的看法迥然相异,因而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此外,心理学家在一些思想范畴上也有着激烈的争论与对立。这些问题是:1)意识与无意识;2)理性主义对非理性主义;3)自然主义与超自然主义;4)静态的发展观对动态的发展观;5)中枢论对外周论;6)纯科学观对实用科学观;7)客观主义对主观主义;8)机械论对活力论;9)还原论对非还原论;10)对象决定论与方法决定论;11)平行论对交互作用论;12)一般规律的研究与特质论的研究;13)决定论与非决定论;14)实验室研究对现场研究;15)元素论对整体论;16)文化论对本能论等等。不同的心理学家信奉不同的范畴,范畴的不同组合也构成了心理学流派的思想基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心理学内部思想分裂的严重性。

思想的分裂必然导致组织的分裂,因此,学派的产生是思想分裂的必然结果。传统上,心理学挣扎在学派的抗争之中,争吵之声始终未绝于耳。现代心理学中直接的谩骂与指责似乎是少多了,但是这并不代表学派的消融。心理学的流派依然存在,只不过他们不再沉溺于争吵之中,而是以冷漠、隔绝、画地为牢取而代之。不同的流派发展了不同的语言、术语甚至行话,以至几乎每一学派都编纂了自己的术语词典,如精神分析词典、行为主义词典、认知心理学词典等等。其结果是学派与学派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学科内部的恶性分化是心理学分裂的另一表现。分化是科学进步的表现。通过分化,科学研究能在更深、更细的层次上进行。但心理学的分化趋势却令人担优。一些心理学家指出,在规范科学中,科学家因为担心他人抢先一步,因而急于把新成果和新发现公诸于众,但是心理学家从没有这样的担心,因为心理学缺乏一个核心,没有共同性可言,没有他人捷足先登的可能。那么,究竟怎样看待心理学的分裂与破碎?一种观点认为分裂和破碎使心理学存在着分裂的危机,另一种与之相反认为分裂与破碎完全是科学成熟的自然结果。无论持有何种观点,心理学都面对着整合问题。承认破碎和分裂是一种危机,自然需要正视整合问题;认为它是科学成熟的自然结果,也无法回避整合问题,毕竟心理学从来都不曾是一个整合科学,历史上不曾是现在不是如果未来还不是,那就需要质问心理学是不是一门真正的科学了。

著名理论心理学家库克(Koch,S)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出发,认为心理学不可能实现统一或整合。他指出:“在我看来,心理学并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而是由各种类型的研究组合起来的集合体,其中少数部分可称为科学,但大部分却不能使用这个称呼……很久以前,我就推荐用‘心理研究’来取代‘心理学’这个名词”。在库克看来,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或整合的学科只是19世纪心理学家的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心理现象是多形的、易变的和转瞬即逝的,它的意义复杂、特点模糊,任何一个敏锐的研究者也只能切割其中的一个小块来加以分析,其结果是造成许多孤立的小领域。心理现象的

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学不能成为一门整合的和学科,而只能成为由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理论和不同的方法混杂起来的“心理研究”大家族。笔者认为库克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出发分析问题非常值得肯定,但是不同意他得出的结论。心理学的确是由各种类型的研究组合起来的集合体,但并不是少数部分可称为科学大部分却不能使用这个称号,而是基于心理系统的复杂性使其研究对象具有层次性,这种层次性使其研究对象从自然科学跨越到社会科学。也因此,试图从单一的自然科学范式或社会科学范式寻求心理学的整合之路无异于缘木求鱼。那么如何来寻找心理学的整合之路?因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自然科学跨越到社会科学,因而心理学的整合必须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衔接的基础上。回顾上述对复杂性的研究的认识,可以发现非线性科学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层次上将以往彼此割裂、互不衔接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技术科学和艺术科学等内在统一起来,由此基于非线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将为心理学的整合开辟新的蹊径。

3 复杂性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

把复杂性理论引入到心理学研究之中,无论是在整体的认识论上还是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都为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3.1 用复杂性理论指导心理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范式”是指特定时期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者所公认的理论框架或研究纲领。根据库恩的观点,范式的基本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科共同体所持有的共同态度和信念;具有公认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模型。理论范式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斯腾伯格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总是会受到两种互为联系的内生性资源的推动:一种是“思想驱动”(idea driven),另一种是“数据驱动”(data driven)。理论范式无疑属于“思想驱动”的范畴。随着当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学者提出,许多科学发展问题在技术上困难并不大,而关键需要来自于“思想观念”的变革,即需要进一步实现理论范式的转换,以新的思路和视角来摆脱发展中的困局。复杂性理论的出现已经带来一些科学研究“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也必将为心理学研究的“思想观念”的变革提供巨大的动力,为心理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指导方向。

首先,从复杂性理论出发,要改变以往心理学研究过程中追本溯源式的本质主义的思维倾向,不要强为复杂多变的心理世界寻找一个唯一的、永恒不变的本质或答案,或发现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实践证明,那种寻找“阿基米德基点”的思维模式是一个误区,那种以概念作为体系的原点,然后由其阐发或演绎出体系化心理学的努力也是不成功的。应该充分认识到,心理现象是一个有序与无序、确定与不确定、简单与复杂相互交融的世界,是各种影响因素持续不断解体与重组、和谐与噪声反复交织的复杂过程。这具体表现为,每个人的人格形成过程中要受到包括:生物遗传、自然环境、家庭背景、社会、学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多变的,并呈现出和谐与不和谐、一致与不一致的复杂交混。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原因可能会导致同一个结果,同一个原因也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这就要求人们绝不能因循非此即彼、寻求唯一因果关系、追求唯一本质的思维模式,而应以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整合的、非线性的观念来认识和研究心理现象。埃德加·莫兰说:现实世界的“一个理论不是一个目的地,它只是一个可能的出发点。一个理论不是一个解决的办法,它只是处理问题的可能性”。因此,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创设一种多元共生的空间地带,尤其是应该提倡和强化运用各种个性化的理论及描述性的观点来解释和理解纷繁多变的心理现象,力求通过多视角的理论表现和多样性的阐释来对人们的生活实践产生积极的意义。

其次,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和多水平上心理学理论评价体系。复杂性理论认为应该在复杂性视角下认识世界、研究世界,这意味着复杂性是世界的本质特征,简单性只是特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它的研究对象包括了从感知觉到意识再到一些精神现象,这些现象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即使单个心理现象比如意识,包括了与注意相联系的“执行控制”层面的意识现象,也包括了哲学中与物质相对应的意识现象,前者可以作为认知科学这样的自然科学性质很强学科的研究对象,而后者可以作为宗教学等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复杂的层次性,而其一些具体研究对象本身也具有复杂的层次性。这种复杂的层次性决定了心理学理论的评价不可能从单一层次、单一类型和单一水平的标准进行评价,打破占主流地位的实证主义的单一评价体系也就成为当务之急。

再次,注重不同研究范式的融合。世纪之交心理学理论研究范式已经出现了转换,但这种转换不应该是“东风压倒西风或西风压倒东风”单向转换,而应该注重不同范式之间的融合。毫无疑问,传统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范式所占有的学术领导地位还将会持续一个时期,这不可避免地与新的研究范式存在着难以通约的鸿沟及隔阂,而且新范式形态本身也在不断生成与变化发展之中,同时还面临着在自身原有的框架内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但这些矛盾冲突是正常的、合理的,“对现实主义的多元论来说,冲突具有潜在的建设性意义,这些冲突通过共同分享的价值观而得到解决”。心理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本身就显现出一种复杂性,新范式的出现既有一个逐渐的产生过程,在某种层面上它又是“突现”的结果。要“突现”出一种全新的成熟的心理学研究范式,必须是在已取得重大进展的旧有范式之间的相互融合并且融入新的思想的基础上获得突破。因而,研究者应当正视新世纪心理学研究所出现的新范式,并且注重新旧范式之间的融合,以此来获得心理学研究范式的重大突破。

3.2 用复杂性理论改造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首先,近年来在对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心理学研究的复杂性的认识的基础上心理学采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这种认识也必将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革新提供不竭的动力。近10年来,心理学研究方法领域出现的工具包括:元分析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行动研究、模型方法、解释学、叙事心理学和质性研究技术等,虽然不是直接在复杂性理论的直接指导下产生的,但是它们的产生却是建立在对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心理学研究的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例如,元分析方法对已有的研究结果的综合量化分析,因而它可以对不一致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得出仅从单一研究中不能获得的共同效应,做出普遍性的结论。这种方法认识到了心理现象的复杂性,认为依赖单一研究难以做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准确、全面地解释和预测心理现象,因而用综合的量化分析为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的整合打开了一条通路。而诸如解释学、叙事心理学和质性研究技术,可以在心理现象复杂层次的高层次对其进行研究,这为不可还原的复杂现象的研究开启了光明之门。

其次,将复杂性科学的一些具体研究方法直接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以研究复杂性发展起来的非线性科学包括一些崭新的学科,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为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近几十年中,一些心理学家开始利用现代科学方法所提供的独特思路研究心理现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显示出现代科学的新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适用性。人脑是心理现象的物质基础,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组织性和活动性特征。依据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人类既不能从外部对人脑产生各种心理现象的内部机制进行直接观测,也不能利用解剖方法对人脑组织所发生的心理过程进行微观水平的直接考察。况且,人脑各组织之间的分解又会引起整体功能的变化,影响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肢解心理系统整体联系的分析方法已被实践证明难以对心理现象的内在机制做出客观判断。“黑箱”方法作为复杂性科学的具体研究方法能在不干扰正常的心理活动的前提下考察心理现象的内在机制,因而对心理系统的研究具有独特作用。其它包括系统论的方法、信息论的方法以及控制论的方法也在心理学研究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它们对心理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传东

理论心理学研究论文 篇3:

诚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思考

摘 要:诚信问题历来被人们所重视,但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诚信的研究则只有很短的历史,我国心理学界关于诚信心理的研究尤其如此。诚信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呈现出诚信概念的内涵不断拓宽、诚信心理结构研究结果的多样化和研究方法的单一性等特点。诚信是一种人格特质,还是中国人的行事风格;诚信因个体的差异性及有限理性、特质与状态的争论、外显与内隐的心理过程等问题的存在,给其进一步研究带来困难。因此,未来对诚信心理的研究宜采取质性研究的思路和量化研究的多维视角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突破。

关键词:诚信;诚实;信用;信任;责任;心理学

中外关于诚信的研究源远流长,但从各自的发展历史看,两者的研究主体有不同的变化,对诚信涵义的理解也存在着异同。西方早期诚信研究的主体是哲学、宗教领域的学者,20世纪后企业的繁荣发展,诚信研究进入了一个活跃的时期。此时首先加入诚信研究主体的是心理学工作者,随后经济学、管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工作者也对诚信进行了研究。我国自孔子起诚信一直是哲学领域的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但近代对诚信的研究、思考以及应用,几乎没有多少更深1人的发展,直到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到来,才有管理等相关学科学者的介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诚信研究的系统关注还没有真正开始。人格研究必须走中国化的道路,人格研究中国化应当成为我国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方向,因此关于中国人的诚信研究势在必行。本文拟从诚信心理学研究的现状、诚信是一种人格特质还是一种行事风格、研究的主要困难及其展望等方面加以论述。

一、诚信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一)诚信概念的内涵不断拓宽

在西方,诚实信用直接语源来自德语的Treuand Glauben,法语是bonne foi,都与拉丁文bonafides有渊源。在英文中与“诚”对应的单词是integrity,与“信”相对应的是faith或trust。Integ-rity的含义是“诚实”和“完整”;faith的意思是“信仰”、“信赖”,主要是指“相信”和“依赖”。可见,在英语中诚信的基本含义是真实、诚实、相信和信赖。西方在进入20世纪后,诚信概念的内涵的不断拓宽。比如早期,他们认定诚信等同于诚实性,60~70年代诚信概念延伸到人格的其他相关成分,主要集中于“可信赖性”。90年代后延伸到“责任意识”,直至目前在人事选拔领域大量进行诚信测验,认定个体的诚信特质包括责任心(responsibtli-ty)、长期的工作承诺、一致性(consi‘stency)、对暴力的遵从(proneness to Vio1ence)、道德推理(mot—a1 reasoning)、敌意(hOStl‘lity)、工作伦理(worketh‘ICS)、可靠性(dependabmty)、动力水平(energylevel)等。

在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国,“诚信”一词,孕育于商朝晚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诚”、“信”二字最初并非在一起使用,明确提出“诚信”这个命题的是管仲。《管子·枢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这句话可谓代表了先秦诸子的共识。从词源学角度看,诚信意指诚实守信。随着时代的演进,研究者努力挖掘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的现代价值,并从现代角度重新对诚信进行了阐释。吴继霞从人格心理学角度界定诚信,认为诚信是指个体在一定关系中所表现出的以诚实、信用、信任为核心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诚信,即诚实、信用、信任。此定义有三层含义:第一,诚实待人赢得信用;第二,以信用取信于人;第三,信任他人。本文作者在对当代中国人关于诚信理解的一项扎根理论研究表明:诚信由诚实、信用、责任和信任四因素构成(有另文探讨)。

从本质上看,中国长期坚持的是一种道德诚信,西方所奉行的是制度诚信。改革开放30年,中西文化的碰撞影响了当代中国人关于诚信的理解。这些都为我们研究中国人的诚信提供了“环境基础”。

(二)诚信心理结构研究结果的多样化

国内关于诚信的研究较早开始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许多研究者聚焦于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以及诚信观的扭曲等探讨。为了更好地改变这一现象,建立有效的诚信教育机制,研究者把了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作为主要的研究目的,并未对诚信心理结构研究引起太多注意。吴继霞等从理论探索开始,继而编制的大学生诚信水平问卷分为“诚信观”和“诚信行为”两方面,编制的大学生就业诚信问卷的结构为“诚实不欺”、“信守诺言”和“诚信心理”二阶三因素模型_等已经代表了这个时期的人们研究揭示的诚信心理结构的水准。

赵子真、吴继霞等依据词汇学假设,通过人格词评定的研究手段对诚信人格结构进行了探索性和验证性研究,得出诚信人格结构由实干重义、诚实信用、公正无欺和忠实可靠4个正性和自私欺人、钻营世故、多谋寡信、虚伪不实4个负性取向的维度构成,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建设性的实证依据。

本文作者还在前述四因素基础上,进一步建构了诚信心理的“四因素三菱椎体模型”。其中,诚实、信用和信任为椎体的三个面,责任为椎体的底面,责任感则为椎体的高度(有另文探讨)。

(三)诚信心理研究方法的单一性

从文献的情况看,诚信的理论探索和建立已经比较丰富成熟,但使用科学的方法和现实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成果还相对较少。最初的研究是关于诚信的文献梳理、国外问卷的引进和修订、本土问卷的编制和调查。蔡海江等运用修订的诚实量表调查了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水平并把它与美国的常模进行了比较。本土问卷的编制和调查主要集中在国内一批硕士、博士的毕业论文中。

从诚信心理学研究所使用的具体手段和方法看,诚信教育干预实验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关于诚信的“诚实”因素研究,主要以“欺骗与测谎”而进行的实验室研究。借鉴国外将诚实条件作为欺骗所涉及的认知加工的基线状态,大部分研究也以与诚实条件相比在欺骗条件下有更强激活的脑区作为与欺骗加工有关的脑区进行讨论的依据,国内学者以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范式进行了欺骗等方面的实验研究。但这些研究方法的使用,毕竟还是出于研究者各自研究领域的需要,没有形成关于诚信研究的质性和量化研究的系列方法。

当前诚信心理学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存在几点不足:首先,“诚信”内涵的界定不统一使得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有很大差异;其次,研究结果的多样化导致没有一个较为一致公认的诚信心理结构,从而造成人们对“诚信”内容理解的偏差,无法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因此,有待更多的研究可以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来共同探讨“诚信心理”结构,通过明确其内涵,改进研究方法等措施

以期对诚信心理结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诚信是一种人格特质还是一种行事风格

(一)诚信是一种人格特质

将诚信理解为个体人格特质的观点认为,诚信是一种经过社会学习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点。其代表人物有心理学家罗特(Rotter)、怀特曼(Wrightsman)等。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对人性的看法会使他(她)形成对一般性的他人的可信赖程度的概化期望(generalized expectan-cy)或信念。持这种取向的学者编制了很多量表用来测量人们在人际信任特质上的个体差异。

以Costa和McCrae为代表的特质心理学家,其五因素人格模型中的宜人性(A)和责任感(c)因素分别包含了信任、坦率和责任心、上进心的层面,体现了与诚信的关联性。Ashton和Lee等在五因素人格模型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个新的人格维度——诚实(honesty),之后发展成“诚实一谦虚”(Honesty-humility)因素。随后,诚实被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与其他“五因素”共同命名为六因素人格模型(或HEXACO模型)。有研究者从交往个体的角度来看信任,认为信任不是一个两人相互的概念,而是一个个体的人格概念。因此其研究方向通常是从“谁信任他人”及“信任谁”这两个角度来看问题。

张建新通过回顾总结20多年来有关《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的实证结果,提出了一个人格特质“六因素”假说(SEM),其中因素1可靠性包括责任性、老实、严谨性等小因素与中国人关于诚信的理解非常接近。王登峰等认为中国人的“大七”人格中的因素二善良维度包括了利他、诚信和重感情三个小因素,并指出诚信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反映的是信用的特点。何友晖等认为,中国人的信任特质的形成靠的是道德楷模的示范,如“君子”、“圣贤”、“模范”的带头作用。关于中国人的信任,彭泗清的研究结果表明,一般人将人际信任区分为对他人能力的信任和对他人人品的信任两个方面,能力信任与人品信任两者不可互换。如前所述,对于不同文化诚信的内涵是有所不同的,因此中国人诚信人格特质的探索应以中国文化为背景。

(二)诚信还是中国人的行事风格

行事风格是个体所持有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模式,它反映了特定文化中人们的“存在之道”和“自我之道”。王登峰等的中国人的“大七”人格中的因素三“行事风格”维度,对行事风格的解释是指反映个体的行事方式和态度。高分者做事踏实认真、谨慎、思虑周密、行事目标明确、切合实际以及守规矩、合作;低分者的特点是做事浮躁、别出心裁、不合常规以及不切实际和难缠。Peng、Nis-bett以及Ji等人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文化影响的机制——文化是通过认识论来起作用的,东西方在认识论上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在诸多方面的不同。Peng等人不仅证明了这一点,而且还总结出了中国人的思维特性,中国人的思维特性决定着中国人看待问题的独特方式。那么,诚信还是中国人的行事风格。

考察一个人是否诚信,要用联系的、整体的观点看待。Ji、Peng及Nisbett指出:东方文化中的人(包括日本、中国和韩国)在看待问题时所采取的认知取向是整体性的(holistic),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因此,一个人是否诚信不是只看他处理某个事情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看他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是否坚持诚实、信用和责任,以及能否赢得信任等。另外,人的诚信与外部环境之间经常存在着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一个人的诚信正是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行为动机并在获取有关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发挥其功能。

理解和落实诚信要讲辩证法。中国人思维的辩证性对诚信的理解和落实产生影响。诚实不是面对敌人时的坦白交代,也不是不分场合有一说一;信用不是冲动,而是一种理性的升华;责任是指对任务的一种负责和承担,而责任感则是一个人对待任务的态度;信任不是盲目的。做一个诚信的中国人是在发展中求辩证,在辩证下发展。

强调个人实践诚信赢得信任,却并不鼓励信任他人。长期以来,中国坚持的是一种道德诚信,区别于西方所奉行的制度诚信。尤其是儒家的诚信观更强调内省,即强调自己的守信,强调修身养性以达到“内圣”。比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因此,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国人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吴继霞在对大学生就业诚信结构的探讨中“信任他人”维度缺失的分析时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赢得信任”和“信任他人”并不是同等受重视,强调个人实践诚信赢得信任,却并不鼓励信任他人等观念对今天的大学生仍然有影响。但是,西方的信任毕竟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信任者是相当独立的,可以理性选择的,区别于中国的“关系取向”。

三、目前诚信心理学研究的困难

(一)个体的差异性及有限理性

个体差异的存在,各自对诚信的理解和实现千差万别。个体差异包括个体自身的特点、学科背景和生活阅历的差异。每个人会根据自身体验到的诚信的经历理解和实现诚信。比如,有的人倾向于信任他人;有的人则倾向于怀疑他人等。是否有些人比他人更诚实和可信?回答是肯定的,但这点不像差异一样与生俱来。在实验室实验和实地研究中都存在着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在信任他人或自身的可信赖性方面,每个人总体的判断差别是很大的。人们通常依据他们早年的与诚信相关的经验进行推断,以此来建立对他人的一般看法。因为期望分别来自于各个不同的社会代表者,人们各自获得的对他人信赖程度的期望值是发散的,从而最终以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的形式呈现出来。通常的情况是,诚实的人更容易相信别人。当“信任他人”的人遭遇“怀疑他人”的人或者相反时,麻烦和苦恼就会产生。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将是研究者面临的难题。

赫勃特·赛蒙(Herbert Simon,1916-1997)是用心理学原理探讨经济行为,尤其是商业行为的第一人。他提出“有限理性”的命题,并用“满意/牺牲"(satisfice)概括人或经济实体的行为,人并非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追求满意的理论。这一理论使他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一切承诺都要(能)兑现?人为什么会言行不一?谎言、诡计或者欺骗究竟为何产生?因为我们能力有限,而且面临时间压力,所以不可能无限制地周全思考一个问题的全部复杂关系及行动后果。而做一个“心口一致、言行一致”的“透明人”既不利于自己的生存,也不利于维持正常的社会关系,会给自己和别人制造出无穷的麻烦和苦恼。

除了个体“有限理性”,诚信至少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限度:根本利益的限度和社会正义的限度。明代著名作家罗贯中在其《三国演义》中肯定地描述了不少因义毁信的事例,他以正义原则评判诚信

或不诚信的人和事,对今人仍然有影响。所谓“必要的谎言”的处理,是需要人们具有比较成熟的实践智慧的。诚信的社会正义限度是主动单向的,区别于被动单向的个体理性限度,比如,医生可以主动选择不把真实的病情告诉一个脆弱的晚期癌症患者等等。日常生活中的个体要做出类似问题的区分和处理,有时候会显得非常困难和带有冒险性。关于此类问题还鲜有研究涉及。

(二)特质与状态的争论

人的行为是由特质决定的还是情景决定的,一直是个富有争议的话题。经典的人格心理学传统,重视特质的研究;而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重视特定的人与环境的交互过程。在这些争论中,研究者更多地认同发展一种整合的理论模型的重要性。

正如前文所述;诚信是一种人格特质,还是中国人的一种行事风格。情境影响并决定个体的诚信。自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哈桑(H.Harts-hone)和梅(may)关于儿童诚实的研究表明:不能在学龄儿童中找出一种在所有情境中都保持一致的诸如诚实这样的品质,几乎所有的儿童都会根据不同的情境不时地有所欺骗以来,陈静欣、苏彦捷对中国儿童欺骗行为相似的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万斯(Deniz S.Ones)等在1995年对七十多万求职者做的公开化的诚信测验表明女性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年龄超过40岁的求职者得分比年龄低于40岁的求职者略高。

从状态与特质整合的角度,诚信研究要建立一种整合模式将面临更多的问题,比如,虽然本文粗略地论述了诚信作为一种特质,但它处于何种水平,是中枢特质还是边缘特质,是首要特质还是次要特质等等;如果在整合的水平上反映诚信,面临的不确定性将会更多。这类问题将给诚信的整合研究带来许多具体的研究问题。

(三)外显与内隐的心理过程

诚信既是外显的,也是内隐的。但如何在不同层面区分诚信的内隐和外显?如何了解诚信产生、成长的机制?如何理解复杂社会情境中的诚信行为?

从自我意识的程度来看,诚信心理过程有内隐与外显的差异。诚信心理过程完全可以发生在意识觉知以外,一方面,诚信自动激活的过程不受个体控制;另一方面,个体无法完全察觉到其思维、情绪和行为所受到的影响以及影响来源。

从人际互动过程看,个体要认识到环境的需求表达出恰如其分的诚信,同时还能从交往对方的诚信情况、诚信表达策略做出评估和决断。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很多人是这样看待诚信问题的:你守信,我守信;你不守信,我也不必守信。信用因社会的互动而产生,又因拥有种种社会资源而影响人际间互动的关系。

在诚信发展及养成研究中,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将诚信的内隐评价框架、与诚信关联的无意识言谈举止置于意识主动加工状态下。通过将这些处于自动加工状态下的认知与行为过程外显化,诚信评价中的参照框架选择及其意义将更多受认知理性的指导,无意识的言谈举止对于表达诚信的意义也将更明确,从而有利于诚信品格的养成。

总之,国内以往关于诚信的研究偏重定性描述和分析,实证研究则刚刚起步;对诚信的关注和研究引进国外的理论和工具偏多,本土的开发太少。以上关于诚信的涵义及其结构的研究也还是零散的、不深入的,没有能很好地抓住中国人诚信心理的本质。这一切决定了中国诚信心理学研究的低起点。加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诚信内涵的丰富多样、人是“有限理性”的多面体,做人是否诚信体现在多方面。诚信是人的特质还是中国人的行事风格?以上诸多事实告诉我们:人的诚信是复杂性的。我们在什么前提下进行研究,能否揭示规律等给诚信心理学的进一步研究带来困难。

四、诚信心理学研究的展望

(一)采取质性研究的思路

系统客观地明确某一个概念是对其深入研究的前提,对于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诚信心理结构尤其如此。当代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诚信究竟是怎样的?我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研究途径真正深入地去探讨。

质性研究有别于心理学强调量化研究的传统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比如,扎根理论是一种研究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做质性研究的“风格”,其主要宗旨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建构理论的方法。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上升到理论。扎根理论的主要特点不在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文献查阅法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尝试在质性研究范式下,运用扎根理论进行内容分析并配以质性分析软件作为其辅助工具,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心理结构;针对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国人诚信心理研究的现状,进行深度访谈收集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配以质性分析软件作为其辅助工具,不带预设地对当代中国人的诚信心理结构进行本土的探索。本文前述的诚信“四因素三菱椎体模型”就是我们的一种尝试,也就是说,我们试图寻找蕴藏在当代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诚信心理结构和理论模型究竟是什么,它与中国传统的诚信心理结构相比较有什么变化。同时,这样的研究思路也是“扎实推进人格研究中国化”的具体行动。

(二)关于诚信心理学量化研究的多维视角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多维视角的诚信心理学的量化研究。

第一,对以往诚信人格的文献及研究资料进行梳理,建立一个广阔的研究基础。尝试运用人格研究中的词汇法对当代中国人的诚信人格进行探讨,从字典、书报、经典作品和人们的口头语言中获得有代表性的语言进行研究,以期对诚信人格特质术语作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中文《诚信人格描述词表》。

第二,当代中国人诚信人格量表的编制及其调查。比如,在以上《诚信人格描述词表》的基础上,压缩词汇初步编制《当代中国人诚信人格量表》;再比如,在四因素模型基础上编制《当代中国人诚信人格量表》。通过预试等手段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模型等的检验,试图确立符合测量学要求的量表。对当代中国人诚信特点进行调查,揭示中国人的诚信心理特点,其中包括:中国人的诚实、信用、责任和信任等特点,建立中国人的诚信常模。

第三,进行诚信人格的相关研究。比如,运用自编的《当代中国人诚信人格量表》和现有的工具:《人性哲学修订量表》(RPHN)、《人际信任量表》(ITS)、《自我和谐量表》、《时间自我量表》、《自尊量表》等分别进行相关研究,还可以进行诚信与人性观、人际信任、自我和谐、时间自我和自尊等的相关研究。

第四,诚信人格的实验心理学研究范式,即人格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取向。

(1)在传统实验心理学研究范式中,情景测量技术的运用。尝试开发选择或布置一种情景,观察被试在该情景中的表现。比如,在日常生活或工作(学习)的自然情景下,在爱斯沃斯(Ainsworth)20世纪60年代为婴儿依恋研究开发的陌生情景测量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不同行为主体变量(家人、亲朋、同事、陌生人)设置场景进行行为观察,加上事后进行访谈,了解其心理活动过程及其诚信人格的心理特征。又比如,诚信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探讨诚信是否存在关键期和敏感期等。再比如,说谎行为的可接受度研究等。

(2)在认知实验心理学研究范式中,运用内隐记忆研究中的技术。诚信人格既是内隐的又是外显的,尝试采用IAT程序,结合自编的《诚信人格描述词表》选择目标词研究诚信人格机制。比如,学业作弊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合作行为中信任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等。

第五,借用认知神经科学范式的研究逻辑,对诚信人格尝试进行ERP的实验模式运用。运用自编的《当代中国人诚信人格量表》区分出不同的诚信人格特质,考察具有不同诚信人格特质的人在脑认知功能上是否存在个体差异,或者运用自编的《当代中国人诚信人格量表》的四个分量表区分出诚实、信用、责任和信任等不同的特质,考察其在脑认知功能上是否存在个体差异、究竟是怎样的差异。这需要设计合适的实验任务和对照任务来进行分析。

作者:吴继霞 黄希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儿园青年教师论文下一篇:专业化成人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