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介入“流动儿童”的理论研究

2023-01-12

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发展, 大城市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更好的教育水平和生活条件, 农民工进城务工逐年上升, 由此带来的“流动儿童”问题在社会上也越来越突出。流动儿童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没有本地户口, 享受不到当地的教育机会, 称为弱势群体之一。流动儿从农村来到城市, 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 都必然要调整自身来适应新的环境, 其中社会工作是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的专业的助人活动, 社会工作者以其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流动儿童尽快适应社会环境。以下将重点探讨在各种理论视角下如何对流动儿童进行社工介入。

一、社会学习理论和压力应对理论

由于中国城乡文化差异较大, 流动儿童从农村来到城市从此种意义上来说, 也是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首先, 对于文化适应有明确的理论框架, 即压力应对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压力应对理论认为文化适应是心理层面的适应, 社会学习理论则属于社会层面的适应, 只有在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都适应良好, 才算是实现了文化适应。因此在制定服务方案时, 应同时注重流动儿童心理层面的适应和社会生活层面的适应, 这也是判定流动儿童是否真正适应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开展小组工作时, 儿童在小组中观察、模仿、学习他人, 以此来修正自己的行为。社会工作者在小组中作为引导者, 使小组成员按照良性发展的轨道修正自己。当某一小组成员表现突出时, 社工可以记忆适当鼓励, 之后其他个体也会纠正自己的行为以获得表扬;当某一小组成员行为错误而受到批评后, 其他个体成员也会进行借鉴, 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最先由英国学者阿瑟·乔治·斯坦利提出, 他主张, 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这个系统不仅包括有机复合体, 而且包括形成环境的整个物理因子复合体。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最初就是源自于这样的生态系统理论, 强调人与社会系统各要素在环境中的相互作用, 并对人类社会行为产生重大作用。在社会生态系统当中, 流动儿童也是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 与系统中的其它部分会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这种影响和作用或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 因此应当把握好流动儿童与社会系统各部分的积极作用, 克服消极影响, 才能够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 一般来说, 社会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微观、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个人系统, 包括影响个人心理、生理和社会小系统属于微观系统;对个体可以产生影响的小系统, 包括家庭、机构、小组、社区, 都属于中观系统。对于城市的流动儿童来说, 他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否树立一个良好的自我认识,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与社会群体进行交往时能否适应, 其中包括, 与同龄儿童的交往和本地社区邻里之间的交往。所以在社工介入时, 应把儿童放置所处社会环境的整体生态系统当中, 关注儿童的多方面需要。

三、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类, 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流动儿童的生理需要应有家庭承担, 即儿童基本生活需要;安全需要表现为流动儿童在新的环境里处于一种安全状态, 这种安全状态包括生理安全也包括心理安全即消除恐慌、不适应等, 要使流动儿童在新的环境中获得安全需要的满足, 家庭是其最根本的支撑, 也是其最强大的精神支柱。其次对于所在地区的居住环境的熟悉度是安全感的一大来源, 这也是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适应的第一步;除了感受到安全之外, 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 培养归属感对于年幼的流动儿童也非常重要, 对于归属感的获得除了熟悉环境外, 父母和同辈群体的关爱也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促进流动儿童快速适应城市生活和学习;而在尊重和自我实现方面, 要求儿童能够建立自信心, 破除外界的偏见,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社工则需要在实现人生价值上给予儿童一些方向指导。总体而言, 在社工介入的过程中, 可以从流动儿童这五方面的需求出发, 关注儿童的需要层次, 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上三个理论与社工介入流动儿童进行了有机结合, 体现了社工介入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 为日后社会工作实务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

摘要:“流动儿童”作为我国被关注的新儿童群体, 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困境和挑战, 本文从社工介入的角度出发, 进行了“流动儿童”介入问题的理论研究, 分别为社会学习理论和压力应对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工介入理论

参考文献

[1] 朱凤丽《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社会学分析》福州党校学报.200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下一篇: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