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2023-02-27

第一篇: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课程设计目的、要求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模块和建筑工程模块)的必修专业课。《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基础工程》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基础设计任务。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基础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对基础工程设计内容和过程有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熟悉基础工程的设计规范、规程、手册和工具书。

(2)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作为本次课程设计,并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计算。 (3)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规定的全部内容。设计计算书要求计算正确、文理通顺、施工图布置合理、表达清晰,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结束时,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设计报告,绘制所设计的基础施工图,并编写施工说明。

课程设计成绩分两部分,设计计算书占70℅,设计图纸图面内容及质量占30℅。成绩考核按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给分。

4、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范(GB50021—20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抗震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 袁聚云,李镜培,陈光敬编著,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岩土工程分册[M],中国水利出版社,1999,4。

第二篇:《机械设计学》课程设计目的、要求

《机械设计学》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的名称:机械设计学课程设计

3 总周数、学分:2周 2学分 目的及任务、要求:

3.1目的: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本环节把机械设计学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如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等)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在设计实践中加以综合应用,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高教工科相关专业学生首次进行完整综合的机械设计,通过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学习和掌握通用机械零部件、机械传动及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步骤;初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团结合作、相互配合的工作作风。

(3)通过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计算、制图能力;使学生能熟练地应用有关参考资料、计算图表、手册、图集、规范、熟练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JB等),以完成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在机械设计方面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训练。

3.2要求:

课程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在设计过程中,提倡独立思考、继承创新,深入钻研的学习精神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有错必改的工作态度;强调实用经济性;采用“三边”设计方法;使用标准和规范;及时检查和整理计算结果。同时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规定的全部作业后,才可以参加答辩。

3.3任务:

(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用零号图纸);

(2)零件工作图:大齿轮工作图、高速轴的工作图各一张(用2号图纸);

(3)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4.面对专业:机械专业。

5.成绩评定:

平时考勤、阶段检查及学习态度占30%,完成任务参加答辩占70%,共100分。

6.主要机器设备、工具书、参考文献资料:

1.主要仪器设备:专用制图教室、0号图版及丁字尺、圆规、三角板、图纸等。

2.工具书:《机械工程设计手册》或《机械设计手册》

3.参考文献资料:《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等。

7.本大纲主笔人:张素梅副教授

第三篇:测量教学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 测量教学实习是测量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巩固和深化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教学实习,要求学生掌握测量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全面了解地形图测量的内、外业工作程序和步骤,掌握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初步掌握测绘地形图本领。训练学生在测量实践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实习,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诚实自信、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同时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测量教学实习总要求

• 每个学生对实习任务指导书中所规定的每一项具体的实习任务都能独立完成,在实习过程中轮流承担各项工作。能够依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交出合格的实习成果。

实习组织和任务

(一)、实习组织:

• 地形图测量实习以小组为单位参加实习。每个小组由

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组长全面负责小组的实习工作。

(二)、实习任务:

• 每个小组对规定的测区进行地形图

测图比例尺

1各阶段的实习内容和精度要求

(一)、闭合导线测量:

• 用DJ6经纬仪一测回观测导线各连接角和转折角,用钢尺量距法测量各导线边的距离,用森林罗盘仪往返观测起始导线边的磁坐标方位角;按闭合导线内业计算的要求平差计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将闭合导线测量的成果展绘于坐标格网中并作以检查。

(二)、地形碎部测量:

• 用经纬仪视距法开展地形测图工作,并对各地形、地物点测量的水平角度、竖直角度、视距长度进行详细记录,方便内业绘图工作,并有利于错误的检查。应当采用边测边绘的方法在野外勾绘地形图。测绘地物地貌时必须遵守

(地物、地貌)测绘,300。5~6名同学组成,选定一名 测绘范围150m“看不清不绘并,”- 1 - ×150m :

的原则。并坚持当天测量的成果,当天整理,当天绘图,当天整饰完成。

具体要求

1、视距最大长度的要求为:地物点40米,地貌点70米。

2、地形点的密度:保证地形、地物的特征点测量完整,并保证地形图上高程注记

• • 点间隔不大于2cm。

3、仪器高:仪器高用水准尺或钢尺由控制桩桩顶量至仪器横轴,精确到厘米。

4、测站零方向归零:每测量20~30个碎部点应当归零一次,归零的限差要求为±2′。如超限,则前面所测量的碎部点作废重测。•

5、碎部测量时,水平角、竖直角均采用盘左观测,竖盘指标差大于直角进行改正。

6、使用量角器、比例尺展绘地物地形点。地形点在点的右侧注记高程(最优位置),若遇遮盖重要线划,高程注记可位于点的其它位置。高程以米为单位,注记取位到分米。

7、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为1米。•

8、每个小组测图应当超出图廓外强检查确保无误。

(三)、外业测图质量检查

• 外业测图工作基本结束后,应进行认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后经指导教

师抽查若干碎部点,确认质量合格,方可结束外业工作。

(四)、地形图的勾绘和整饰

1、地物、地貌各要素,应主次分明、线条清晰、位置准确、交接清楚。•

2、高程应平行于东西向的格网线注记,字头朝北,字体高度头朝向高处,但图内不得倒置,字体高度•

3、等高线的线划要求:首曲线•

4、各种地物、地貌均应按规定的符号绘制。相关符号的尺寸、线划要求以图示为准。

5、各项地理名称注记(如:图书馆、校医院、教工路等)位置应适当,不遮盖重要线划。

6、等高线须合理、光滑、无遗漏,并与高程注记点相适应。•

7、图幅号、方格网坐标、测图者姓名以及测图时间等按照书中示例书写。•

8、每个小组负责本组地形图西、北边的接边工作。接边误差不大于相关中误差的2倍.

9、整饰用铅笔:注记和首曲线使用

5mm。以方便接边。自由图边在测量过程中应加0.2mm,计曲线3H

1′时应对竖

2mm。计曲线注记字

0.4mm。

H铅笔。

- 2 -

3mm。书写清楚整齐。铅笔,计曲线使用

应交实习资料

(一)、小组上交资料: •

1、整饰后的地形图一幅 •

(二)、个人上交资料: •

1、实习记录本 •

2、实习报告

大比例尺测图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时间、地点

二、实习内容、过程

三、实习对小组的评价、

四、体会、收获、想法、见解

五、建议

实习总体时间安排 •

1、布置实习任务,领取仪器,检校仪器工具(•

2、控制测量外业工作、内业计算与展点(•

3、地形碎部测量(•

4、整理内业资料、勾绘、整饰地形图、编写实习报告、归还仪器(

成绩评定标准和依据

(一)、评定标准:• 测量实习属于教学实践环节,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根据地形图测绘的质量,小组的实习成绩,再根据个人实习的报告,平时表现(出勤、纪律等)定出个人成绩。

(二)、评定依据:•

1、个人和小组上交的测量内业、外业资料的质量;•

2、个人出勤情况,以及小组工作的承担量,工作表现;• 有下列情况者实习成绩不合格:•

1、缺勤总天数达到•

2、无故半天以上不参加实习者;•

3、涂改、伪造测量成果者;•

4、 严重违纪,影响恶劣者;2.5天)

外业记录手簿和实习过程中全组的团结协作情况评定各

3天者;0.52.5天)天)

- 3 -

2000字)

天)

1.

5实习所需仪器、工具

• 每小组领用:

经纬仪1台(配三角架); • 水准尺2根、花杆2根; • 钢卷尺1把; • 绘图板1个;

• 聚酯薄膜图纸1张(50厘米×50厘米)。 •

• 每小组自备用品:• 量角器、H~3H各种铅笔一套及相关文具用品。• 每人自备用品: • 测量实习指导书;• 实验报告; • 雨伞;

• 带三角函数的计算器。

实习纪律和注意事项

1、爱护仪器工具,不得违章操作使用仪器。不准玩耍测量工具,各个小组领用

的测量仪器设备要指派专人保管,责任到人,遗失、损坏仪器工具照价赔偿,情节严重者,报学校处理。•

2、实习期间,注意人身安全和仪器设备安全,不能占道测量,不许穿拖鞋、高跟鞋从事外业测量工作。•

3、听从教师指导,服从组长的工作分配安排,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组内、组外加强沟通。出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或找老师协调解决,不得吵闹打架。•

4、遵守实习时间,保证实习进度。因病请假须持有医院证明,请假必需经指导教师同意,不准请事假,组长负责考勤工作,并做好记录向教师报告,禁止利用实习时间外出游玩,无故半天以上不参加实习者按不及格处理。•

5、实习中的所有测量资料要妥善保管,完整上交。原始测量记录要求字迹工整,不得涂改,不得伪造成果。违者按照实习不及格处理。

- 4 -

第四篇:公共基础课程课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建议 尹刚

无论我们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策略措施有着怎样的判断,对课程改革理论有着怎样的解读,职业学校课改归根结底必须回归课堂,回归职教课程的本质属性,并最终通过课例设计这一客观载体和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来落实国家和各级政府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呈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展示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生涯发展。本期实践篇精选了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优秀课例设计,以期对广大一线职教工作者起到启迪借鉴之用。

一、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课例设计的基本要求

课例设计是教师最基本的教研工作。课例设计者必须以帮助每个学习者有效学习为己任,通过系统地设计教学,在教育公平的情景中,使每一个学习者都有机会利用自己的潜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发展。要规范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课例的教学设计(以下简称教学设计)可以是宏观设计也可以是微观设计;可以是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安排,也可以是对课外活动或拓展任务的设计安排。从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要求,大致有以下五项基本内容:

1.分析学习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学习需要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方面的目前状态或初始状态与期望所达到状态之间的差距,即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它包括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方面。需要分析是动态分析,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将“期望达到的状态”深入学生心中,成为他们自己的期望,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设计者要通过学习需要的结果论证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即解决教学设计是否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以及在现有资源和约束条件下是否可行的问题。

2.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由一系列有递进关系的目标组成的系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设计教学目标首先要钻研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将教学设计建立在深刻领会和娴熟掌握的“纲本”上。其次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才可能成为最好的教学。三是要确定教学目标分类。从领域上看,教学目标可分为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在素质教育的统领下,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大体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与此同时,要凸显学科特点,体现学科特殊的教育功能,“重在促进学生认知与体验相结合、知情意行合一的研究”。在此,既不能将三维目标简单叠加,也不能将整体目标机械分割,而应在理性分析教材教法、学情条件的基础上全面考虑,有机整合。

3.选择学习内容。正确合乎目的的学习内容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学习内容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学习内容分析主要是对教材的整体内容、单元内容以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分析。一是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并根据教学内容的类型对教学目标进行具体细化陈述。二是分析达到教学目标的条件,即把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分步细化,直到成为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技能为止,并从中找到学生在教学目标中的原始水平,确定其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三是根据学习内容的类别和教学目标的具体分析,选择要进行教学的学习内容。四是评价已经选择的教学内容。

4.设计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所有教学活动的精要所在。而教学流程是教学过程的系统展开,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合理链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基本程序如下:一是设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环节,一般包括复习、导入、新课讲解、知识应用、训练反馈。二是处理教材教法和学生实际之间联系的方法。三是表达每一个环节、层次和步骤的设想和安排。四是科学分配和使用课堂时间。五是设计习题、项目训练。六是设计评价过程。

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强调“重在对学生思想品质、文化素养及其目标达成进行研究”,各学科之间都有其特质特征,但一般而言,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流程设计广为接受。该设计以“对话、讨论、交流”的方式出现,符合“自主探究”和“合作分享”的课改基本理念。其基本环节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和开展评价,从而为教与学双边活动提供了巨大的设计空间。

5.考虑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即教学原则和方法的综合,主要以教学方法的形式呈现。基本策略如下:一是整体规划策略。教学策略要利于教学的整体规划,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二是方法多元策略。《教学论》中把教学方法依据归纳如下:“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应范围和使用条件;依据教师自身的特长与素养。”教学方法不是唯一不变的,可以灵活多样,即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三是教法学法并重策略。要关注师生双边活动,既要重视备教法,也要重视备学法。教师教法构思时,要深入理解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相互的关联性,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突出教法为学法服务的理念。四是媒体资源得当策略。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要对现实世界的海量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筛选,剔除无用资源,化零散资源为系统资源,以发挥最佳效果。要从是否适合特定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习者智力、知识水平,能否达成教学目标的基本维度确定教学媒体使用的量与度。

二、公共基础课程课例设计的若干建议

1.增强研究意识,建构课程观念,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成为研究者”这样的目标追求使得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状态和职业生活。教师要学会以研究课程为起点来整体建构个体的教学思想。课程标准不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南,只有从课标开始,教师才能居高临下,纲举目张。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必须从“人”开始,即以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发展着眼,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职业学校学生的起点与终点,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设计。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性思考,整体规划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要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解读学生,并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实施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有理论依据。教材分析与教材处理以本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标准以及编写者的意图作为指导;学情的分析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为指导;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设计,应以教学论、教学过程论以及本学科的教学方法为指导,有理有据。二是要有理论高度。教学过程的程序与阶段,体现了学生认识过程与心理活动的变化,是师生信息加工处理、情感交流与经验分享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设计不应该只是机械的“做什么”、“怎样做”的回答,而应上升到理性高度,使之系统化、规律化。三是理论与实际要高度统一。课堂教学作为学科化的具体教学行为,每一个环节均应有相应的理性思考。

要对教学全过程和各类教学基本要素进行周密思考和整体策划。教学目标是灵魂,其他一切教学要素均围绕实现目标来进行,指向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教学策略要利于教学的整体规划,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教学效果要通过反馈评价来调控。要避免无效教学环节的出现,避免环节与目标相脱离,避免环节设计流于形式,避免环节间的衔接脱节和环节顺序的颠倒混淆等等。

3.科学研制教学目标,使其符合学科规律,服务职业生涯

教学目标的制定有三个原则:首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必须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生活和思想现状,关注学生的兴趣、困难,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特别是要和职业学校学生未来职业生活紧密相连。其次,必须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进行整体考量,有所侧重但不可偏废。三是要充分体现学科(课程)自身独特的课程功能,反映学科特点,如语言学习领域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人文领域中德育学科的习惯、公德、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教育等等,体现学科思想和方法。

在具体的表述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定位明确合理,符合可测性、层次性原理,便于对目标进行客观评价。二是表述清晰完整。可细分为4个要素:一是有准确的动词(明确要求)和宾语(明确对象);二是行为动词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或教材;三是行为词表述指向明确的结果,清晰而不模糊;四是行为词程度有具体层次、可测可评。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成: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因此,我们一般用以下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的设计:

了解、理解、分析、认识„„(可用于不同层次的知识性目标)

参与、体验、感知、养成„„(可用于一般的情感态度性目标)

学会、具有、形成、设计„„(可用于一定要求的技能性目标)

分类、协调、监控、组织„„(可用于一定要求的综合性目标)

4.精选教学内容,吃透教材,整合资源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只有弄清该教材编写的意图或知识结构,才能准确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全面正确地理解教材,要做到两点: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明确“教什么”;二是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设计教学顺序定基础,知道“如何教”。解读教材的关键(特点)决定了教学设计的结构、活动组织和方法的选择;吃透教材,是对教材的深层次理解和感悟;超越教材,是对教材的再创造、再组织。教材不是“圣经”,不是不可改变的“法本”,应该联系实际对教材作合适的选择与调整,以适应不同专业的实际要求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5.善于反思教学,在做中学,学中做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叶澜之语既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切中肯綮地揭示了教学反思作为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因为习惯,人们更倾向于事过境迁后的回顾。事实上,教学反思并非必须在课后进行,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就会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过程。反思教学实践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然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却有诸多误区,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学反思泛泛而谈,缺乏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本质的深度思考;二是缺乏正确的理念引领,教学反思的意义不明、价值不清,导致了反思的错误。三是不敢或不愿反思,反思缺位。这种反思的沉默失语意味深长,令人警醒。事实上,反思型教师不是超人,他们只不过是镇定自若地致力于对所有学生的教育,致力于他们自己的教育,不过分苛求自我,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虚心、责任心和专心是推动他们对自己教学做批判性与支持性考察的源泉。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反思就是对我们教育生活的再次唤醒。

因为职业教育先天的职业属性要求,职业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必须改变单一的学科体系,避免强调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仅局限于本学科知识教学的狭窄思维方式,应该在传承中创新,不断强化职业活动需要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训练,努力建构区别于基础教育的职业教育文化课程体系。

(作者单位: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

第五篇:《数据结构》上机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上机实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增加感性认识,提高软件设计、编写及调试程序的能力。

要求所编的程序能正确运行,并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为:

1、需求分析:陈述程序设计的任务,强调程序要做什么,明确规定:

(1)输入的形式和输出值的范围;

(2)输出的形式;

(3)程序所能达到的功能;

(4)测试数据:包括正确的输入输出结果和错误的输入及输出结果。

2、概要设计:说明用到的数据结构定义、主程序的流程及各程序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

3、详细设计:提交带注释的源程序或者用伪代码写出每个操作所涉及的算法。

4、调试分析:

(1)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算法的时空分析;

(3)经验与体会。

5、用户使用说明:说明如何使用你的程序,详细列出每一步操作步骤。

6、测试结果:列出对于给定的输入所产生的输出结果。若有可能,测试随输入规模的增长所用算法的实际运行时间的变化。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客户关系管理评价方法下一篇:客服服务礼仪提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