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师提问艺术论文

2022-04-15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语文课堂教师提问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为了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实现探究学习方式,课堂提问方式的优化被提上日程。虽然很多教育者已经认识到了传统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严重缺陷与不足,但是对课堂上问题设置的技巧与艺术的把握仍不够完善。课堂上优化课堂问题设置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语文课堂教师提问艺术论文 篇1:

论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提问的艺术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经验总结了导入式提问、归纳式提问、导读式提问和启发式提问四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提问方式,并结合教学案例,阐述了各种提问的特点及如何使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回答,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它以学生陈述性语体的答问训练为重点,提高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及机敏应答能力.问什么?自然是有疑而问.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教师的提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难度适宜,范围得当的提问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归纳教学重点,巧化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1].

一、导入式提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导入犹为重要.通过设疑提问导入新课,适当补充一些教材以外的东西,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经验的联系,创设适宜学生参与,主动学习的新型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如教学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教版初二年级下册)一文时,笔者提问:“2001年,对中国,尤其是中国体育界及体育爱好者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两件盛事,是什么?”顿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申奥成功!中国足球小组出线!”随即笔者又让大家思考:“这两件喜事来之不易,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此时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最后我们总结出成功来自于“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因素,而三者中“人和”最为重要,即俗话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随即笔者又对学生说:“我们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这个观点,今天,我和大家一起看一看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是如何证明这个观点的?”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求知欲望非常强.

二、归纳式提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方法才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只有掌握了写作方法才能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只有拿着“掌握方法”这把“金钥匙”才能开启浩瀚如烟的知识的大门[3].而教师选取适当的时机,通过有效的提问,指导学生总结并掌握一定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尤为重要.如在教学《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人教版初二年级下册)一课时,概括事实论据是教学难点之一.在掌握全文结构的基础上,笔者重点指导学生分析第四段:概括事实论据,其他学生给予更正补充,最终确定了答案,笔者又板书:“法拉第不怕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终于取得了试验成功.”“欧立希在失败数百次之后才试制成新药.”然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了问题:“为什么这两个答案我们认为是比较正确的呢?它们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学生纷纷发表意见:都有主语;都写了人怎么做;都写出了最后结果.这时教师对学生的答案给予肯定,并且接着问:“大家能不能把它归纳为一个简单的公式?”学生马上说出了答案,教师进行了板书:“谁+怎么做+最终结果.”这样教师通过关键时刻的提问,指导学生找出并总结了概括事实论据的方法,以后学生再遇到此类题就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

三、导读式提问

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困难,此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选准突破口,精心设疑,全面调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的飞跃.教师通过巧妙的设疑提问,步步引导,巧化教学中的难点,从而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追本溯源的学习习惯.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笔者在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时,在分析到文章第二部分时,学生对“道”这个字不理解,此时笔者就引导学生看上文:“既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么作者认为统一天下靠什么?学生一下子就回答道:“靠人和.”“怎么做到人和呢?”笔者又追问.“实施仁政.”“那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呢?”学生们回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样,通过层层设疑提问,学生茅塞顿开,真可谓是“水到渠成”,难点不攻自破.再如:教学《农夫和蛇的故事》时,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①农夫在什么时候看见蛇?当时蛇是什么样子?②农夫是怎样救蛇的?从中可以看出农夫是怎样的人?③农夫救了蛇,而蛇却咬伤农夫,说明了蛇是怎样的动物?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些问题有针对性,都是根据课文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提出来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解决了课文的重点与难点,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完成.

四、启发式提问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适应新课程教育的要求,满足时代的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如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疑问则是创新之母.因此,在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应因势利导,通过创设一些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唤醒创新意识的问题.如笔者在教学《落棋有声》(人教版初二年级下册)这篇小小说时,通过分析细节描写,让学生了解了厂长的想法:确定了小李这个候选人.“那么,厂长是怎样对汪科长说的呢?”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补写了富有时代特色、生活气息的结局.这时,笔者又不失时机地问道:“假如你是厂长,你认为谁是最合适的人选?”这就更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认为小李敢打敢拼,有魄力,富有挑战精神,适合做21世纪的领导干部.只有这样的领导,才能做出一番事业来;有的则认为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稳健、庄重的大黄更适合做领导,跟着这样的领导干,心里才踏实.双方各执一词,畅所欲言.这时笔者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认为通过下棋来确定人选,合理吗?”学生们此时兴趣正浓,于是各抒己见.这个问题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丰富绚丽的想象氛围,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动脑,敢想、敢说、敢否、敢做,这就达到了预设的目的:逐步培养创新意识.

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要充满对学生的期望、关怀、信任和鼓励,让学生积极去想,大胆去说.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可以让教学目标明确,发挥导向作用,而学生的课堂提问可以激活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地课堂思维习惯.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 李培昌优化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4(07).

[2] 王治兴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J].成才之路,2007(17).

[3] 王恩健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J]发展,2009(04).

作者:张陈玲

语文课堂教师提问艺术论文 篇2:

语文课堂教师提问艺术的优化构想

【摘 要】为了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实现探究学习方式,课堂提问方式的优化被提上日程。虽然很多教育者已经认识到了传统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严重缺陷与不足,但是对课堂上问题设置的技巧与艺术的把握仍不够完善。课堂上优化课堂问题设置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问题设置

为了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实现探究学习方式,课堂提问方式的优化被提上日程。课堂上问题的设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在语文课堂中优化课堂问题设置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掌握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和方法。

一、优化课堂问题设置是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

要想实现现阶段语文教学目标的新要求,教师应该把握课堂提问的环节,充分设计利用好。因为提问环节可以说是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最佳时机。一个好的设问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最佳角度,从而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能力。

二、优化课堂问题设置是改变语文课堂提问现状的要求

目前,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互动的重要性。诚然,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很多教师并没有掌握很好的提问方式,出现了不少误区,其原因纵然有到了职业院校学生对语文课程的不重视等原因,但仍然有以下问题表现:

1.问题的设置缺乏针对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从实际出发,根据语文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有针对性的发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精心设计问题。只有问题设计的合理才能做到有针对性,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现实中有许多教师对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问题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应该提问什么样的学生以及提问后出现的情况处理考虑不周,结果往往造成提问缺乏针对性。更有很多时候教师是在随意提问,很多问题的设置可有可无甚至毫无意义,不仅不能锻炼学生思维与能力,反而无形中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弱化了课文本身的重难点。

2.问题的设置缺乏科学性

这一点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表现的较为突出。科学性是在针对性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首先明确问题设置的针对性,才能更好的拿捏各方面的因素,最终实现科学性。但是现实课堂上问题设置的这种“科学性”却没有很好的落实。问题设置往往表现出过易、过难、提问对象过于集中等等不足的现状。“过难”是指问题设置得过于空乏,难度大,超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范围。“过易”是相对与“过难”的另一个极端,提问过于简单,属于低思维难度。学生通常不用多思考用“是”“不是”或“对”“不对”回答即可,甚至只看老师的脸色就能回答。“过于集中“是指提问对象过于集中。通常只对优等生或发言积极的学生提问而忽略差生。这种做法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以上种种课堂上的提问现状都是不科学的。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际上是在为教师讲课或板书”填补空缺“服务,教学实效很差。

3.问题的设置缺乏艺术性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提问艺术的优劣,往往会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艺术性是在做到针对性和科学性之后问题设置的更高层面的要求。课堂上少不了教师的提问,只有富有艺术性的提问,才能最有效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极大提高教学效率。而现状是,很多语文教师根本不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随心所欲的提出一些让学生无所适从的问题,例如一位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观察天花板,问:“头上是什么?”学生答:“头发”老师有点生气,又问:“头发上是什么?”“帽子”,老师发火了,接着又问:“帽子上是什么?”“一个洞”。虽说是一个笑话,却可以看出,这种随心所欲的提问只能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学生根本无法了解教师的意图。有些问题设置形式陈旧,每节课提问内容如出一辙:先分段,再概括段意,接着是中心思想、写作特色。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非常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后果令人担忧。

三、对优化语文课堂问题设置的认识

1.问题难易适度,循序渐进

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就如树上的果实,既非唾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及,而是要跳一跳才能得到。也就是说问题的设置既不能太易也不能太难,而要通过思考才能得出答案。设置的问题太难,让学生思维就会受阻。例如,有教师在上《孔乙己》一文时,问:“鲁迅刻画孔乙己这个人物在当时有什么现实意义?”这个问题看似重要,实则抽象空洞,超出了学生的认识与思维能力,使学生茫然失措。问题设计的太简单,又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此,设计的问题应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使学生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2.问题设置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设疑

课堂中所有设置的问题必须以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并有效学习为前提,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性格特点、基础水平为中心,因人设疑,使各种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得其所。也就是提问要有差异性,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善于提出能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适合他们发展思考力的问题。这样既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知识,也能融合师生之间的关系。

3.问题的设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力是一个人智力的一个方面。记忆能力有遗传的因素更有后天因素。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如古诗词部分,文学常识部分。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出发,设计一些识记知识的提问。目的是让学生复习巩固先前学过的内容,并和现学知识相连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如学习《中国,水的困惑》一文时,可以这样设问:在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哪些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重要常识,也更有利于新课文的学习,一举两得。

4.提问要善于抓住时机

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习惯:在一堂课开始的时候就提问,意在了解学生在新课前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是万全之策,从心理学来考虑,学生在这个时候往往在心理状态上没有做好接受这种提问的准备,即使作出回答也多是答非所问。所以这种方法应该少用慎用。教师必须首先深入钻研教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做好铺垫,突出重难点,选择在学生最想知道、最期待回答的时候提出来,激起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教学《美腿与丑腿》一课时,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后知道了文中不是讨论腿的美丑问题,此时学生心中已产生疑团,这时教师再把问题抛出去:既然不是讨论“腿”的问题,为什么还要以“美腿与丑腿”为题呢?这一问题的设置恰恰很好地抓住了适当的时机,很快即能把学生带入学习的状态,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问题设置要有利于口头表达

课堂提问具有临场、短时、口述等特点。如果教师的提问要经过长时间的书面整理才能较好的回答出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踊跃发言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如果遇到过大过杂的问题时要善用分解法,把大问题分为几个小问题,以利于学生回答。例如:“《守财奴》这篇课文作者怎样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表现性格特征的?哪些细节描写又能表现其守财奴的性格特征?”等等。这样设计问题不仅便于口述,而且容易让学生明白,贴近学生心理,使重大问题深入浅出。

总之,课堂上问题的设置,不仅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语文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的探索,切实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作者:王恩慧

语文课堂教师提问艺术论文 篇3:

语文课堂上教师高效提问的艺术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优化教学效果,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妥当地提问就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在课文精妙处提问

很多课文中乍看矛盾的地方其实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精妙之笔。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矛盾点提问,创设愤悱情境,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以统一认识,获得更准确和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孔乙己》结尾处有这么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乍看,句中的“大约”与“的确”二词互相矛盾,而准确理解这两个矛盾词语就是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课文主旨的重点。所以,宜抓住这两个矛盾词语提问:此处的“大约”和“的确”两个词语的使用是否矛盾?应作何理解?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讨论和教师的引导、点拨,最终能够理解到:孔乙己既然是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没有人关心他,没人能确切地知道他是死了,还是活着,只能说“大约”;另外,“大约”一词还包含有“我”对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同情之意;孔乙己又是一个好喝懒做的人,只要有一口气,就是爬也要爬到咸亨酒店来喝上一口的,然而从初冬到年关,到第二年的端午,再到中秋,又到年关,始终没见孔乙己来,看来孔乙己并非“许是死了”,而是“的确死了”,这是很合乎逻辑的。结尾处这看似矛盾的词语更加含蓄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无疑也加强了课文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控诉和鞭挞。

深层次挖掘教材,在适当的精妙处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在扫除障碍的同时能训练思维,更好地掌握课文重、难点。如在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课始我就问:“‘大堰河’的名字是什么?”学生潜意识里会觉得:“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吗?‘大堰河’不就是她的名字吗?”其实不然。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巧妙地设置了

障碍,不是能轻易找出答案的。这就促使学生认真研读课文,从而清楚这个名字是生养她的村庄的名字,意义深刻。这个贫苦保姆的名字问题,揭示了封建制度下贫苦妇女完全丧失人的尊严和价值这一触目惊心的事实,即使勤劳一生,却遭遇悲惨命运。这就使学生理解了课文的重、难点,让学生保持对课文的兴趣。当然,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避免难度太大,不能锻炼学生思维,反倒挫伤其积极性,所设问题失去原有意义,达不到预期目的。要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有疑问的模糊点处提问

学生在阅读时,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到模棱两可,似懂非懂。这时,教师若能从学生的心智状态出发,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针对这些模糊点提出并解决问题,必能使学生对课文有更好的把握和理解。如在教学《故乡》最后一段时:“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这里的路是简单的地上的路吗?当然不是,这路还指人生之路、社会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是靠人奋斗得来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来没有,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样,通过在模糊点处提问,一个深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在学生感兴趣处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习有成效,必须要有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兴趣盎然地问,自主地学。当学生兴趣很浓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多提问探究,使其领悟透彻。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我特别注意在学生感兴趣处提问:“孔乙己姓甚名谁?他真的姓孔吗?”通过这两个看似简单,却又有其深意,无法一步回答的问题,自然而然地诱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孔乙己没有名字的原因及其深刻意义,掌握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值得注意的是,提问要以教材为基点,围绕教材进行提问,通过阅读教学内容来进行,要有艺术性。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可以列出以下问题:(1)愚公移山成功主要靠什么?(2)“河曲智叟无以应”,他真的无言以对了吗?(3)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与愚公移山有何异同?(4)怎么评价愚公?这些问题初看和教学任务没有多大关系,实际上却环环相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帮助学生学会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

四、在想象空白处提问

有时因为作者需要构思炼意、运笔行文,课文中常常会省略一部分内容,形成语言的“真空地带”。在课堂上,教师针对文章空白处质疑问难,填补空白,能在加深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村人与渔人还有什么样的对话呢?这是作者给我们留下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发挥想象补充桃花源中村人跟渔人的交谈。学生发挥想象呈现了交谈的内容,了解到桃花源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还可让学生提出矛盾问题:桃花源究竟存在与否?引导学生进行辩论。一番唇枪舌剑的辩论后,学生认为:就当时来说,桃花源是没有存在的可能的,文中“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为子虚乌有的桃花源笼罩了神秘气氛。作者构建这个理想的伊甸园,是为了鞭挞现实的黑暗,表现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显然,高效提问不宜指向性太过明了,应留出空白,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方式去选择、加工和改造材料,让学生自己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五、在适度处用曲问

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课堂提问一方面不能让学生觉得高不可及,另一方面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最佳方式是让学生跳起来摘下胜利的果实,即让其动脑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因自己劳动获得的成果,才能更好掌握,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学时教师应把握教学的适度性,把问题化难为易,化大为小,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到中心问题,这样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一个问题会因学生的素质不同,提问方式也应各异。教师提问时应把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考虑在内。要结合多种提问方式,直问结合曲问,正问结合反问,明问结合暗问。课堂上讲究曲问艺术会使教学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有两个典型的例子,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可以不直接问意思,而问:“愚公九十几岁了?”学生稍感疑惑后,顿悟“且”乃“将近”之意,愚公没到九十岁,只是快九十岁了。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也可以不直接问意思,而问:“邻家孩子去帮愚公挖山,他爸爸让不让他去?”学生会稍有不解,而后顿悟:“他没有爸爸呀!”再追问原因,就引出了他妈妈是“孀妻”,他是“遗男”。这样,“孀”“遗”二字之义就迎刃而解。如果说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动力,那么曲问便是巧妙点燃学生兴趣花火的艺术魔棒,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责任编辑 陈剑平)

作者:唐海滔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校园一卡通实验室管理论文下一篇:事业单位改革养老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