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城市生态论文提纲

2022-08-25

论文题目: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效应研究

摘要: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经济规模和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群之一,在这里兼具“环京经济带”与“环京贫困带”,体现出城市群布局的特殊性。此外,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京津冀地区已成为引领全国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为城镇化的发展注入了全新力量。继多年发展,京津冀地区各方面建设取得新的成果,然而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兴旺随之带来的是资源高消耗,工业规模扩大产生过多工业污染而引发的生态质量日渐降低。于此背景下,急需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探寻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京津冀城市群的生态—经济一体化发展。本文选取2005-2019年京津冀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进行定量研究。首先,构建了以经济、社会、人口、空间四个层次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指数体系,还有基于PSR模型选择指标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赋权去测度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水平,并从时间、空间两个层面对京津冀地区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次,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城市群15年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协调类型以及不同阶段的时空特征,并利用Arcgis画出协调类型的时空演变分布图。最后,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进一步研究新型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作用规律,应用莫兰指数验证了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存在的空间相关性,再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解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了新型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各控制变量中也有显著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具体来说:第一,变量通过了莫兰指数检验,即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呈现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的框架分布特征。第二,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随新型城镇化水平提高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倒U形曲线趋势,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是致使本地区生态质量降低而周边地区质量提高的显著原因,溢出效应明显。第三,空间效应各个控制变量中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多数为正,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变量不但提高本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同时提高了周边城市生态质量;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会降低周边城市的生态质量,但对本地区有改善作用。第四,本文研究与其他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倒U形曲线关系不一致,本文新型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生态环境质量随其发展会降低,但二次项系数的绝对值较小,说明生态质量降低的速度缓慢,一些方面上表明了新型城镇化水平上升的速度快于生态质量下降的速度,即EKC假说在本文研究中是不成立的。最后基于实证结果,对京津冀地区未来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质量;空间效应;空间计量模型

学科专业:应用统计(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二、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经济计量关系研究

三、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框架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区域现状概况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环境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

二、协同发展理论

三、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第二节 京津冀城市群现状概况

一、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二、生态环境状况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的耦合协调分析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

二、生态环境质量体系构建

三、测算方法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测度

一、数据来源

二、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三、生态环境质量测度分析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度测算

二、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度时空特点

第四章 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空间计量研究

第一节 指标选取与模型设定

一、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二、计量模型设定

第二节 空间关联性分析

一、空间相关性研究方法

二、全局自相关检验结果与分析

三、局域自相关检验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普通面板检验

二、空间面板模型检验

三、模型效应分解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降低成本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传统戏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