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物流发展论文

2022-05-05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绿色物流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先采用SWOT分析法,从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对温州市绿色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由此得出相应策略。

绿色物流发展论文 篇1:

外部制度环境对于绿色物流发展的意义

[摘要]文章在分析中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外部性问题的存在使得绿色物流的发展难以进行。合理的外部制度环境对于绿色物流发展意义重大,能推动物流活动趋于绿色化、环保化,减少物流流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物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物流;制度环境;可持续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3.015

1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一国经济系统运行的血脉——物流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为现代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不合理的仓库建设造成的土地利用率低下、物流包装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运输车辆的尾气污染等。随着 20 世纪 90 年代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浪潮”的兴起,这种绿色概念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行业。把兼顾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现代物流业,就是要求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对现代物流进行研究,改变原有的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形成物流活动与生态环境相容,同时又能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绿色物流。

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加快服务业迅速发展的重要规划内容,并提出通过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以及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优先整合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并加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成本。通过两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升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以确立。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实现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承诺目标——到2020年将把单位 GDP 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45%,在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通过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增强我国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至此,绿色物流的概念在国家正式出台的文件中有所涉及,顺应时代要求的绿色物流的发展得到重视。但是外部性问题的存在使绿色物流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外部制度环境,导致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绿色物流的发展步履维艰。现实经济中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企业,其行为在没有相关制度约束下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会考虑环境污染问题。因为其污染环境的成本是由全社会承担,而其收益是属于个人自己的,这就造成了企业的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也就是所说的外部性问题。由于外部性问题的存在,在缺少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的情况下绿色物流的发展难以进行。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研究人员在绿色物流概念方面的研究比较早,并且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为绿色物流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H.J.Wu和S.Dunn认为绿色物流是对环境负责的物流过程(an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logistics system),并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绿色化过程,一方面,是前向物流的绿色化,是指从原料的制取、半成品以及产成品的生产、产品包装、货物运输、仓储、直到送达消费者手中等物流过程的绿色化;另一方面,是逆向物流的绿色化,是指废弃产品的回收利用以及废弃物的正确处置等物流过程的绿色化。在绿色物流法规制度建设方面,西方国家非常重视物流法规制度建设,颁布了一系列的物流协同法规,如日本先后制定了《流通业务城市街道整备法》《城市流通业务规划法》《综合物流施政大纲》,强调把城市内部的仓库、场站和物流企业等物流资源向近郊的物流基地集中。绿色物流的概念引入我国后,国内众多物流研究者在绿色物流概念方面也取得了诸多成果。在我国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1)中,对绿色物流给出了规范性的解释: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我国绿色物流著名研究者王长琼在2004年9月出版的国内第一本《绿色物流》专著中对绿色物流也做出了定义,她把绿色物流定义为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绿色环保的管理理念,对物流系统进行计划、控制、管理以及实施的一系列过程。邱爱莲、邵祥理(2009)认为绿色物流是指以满足顾客要求和实现社会持续发展为目标,达到绿色物流供给和需求的有效连接,实现商品和服务流动过程的高效化、环保化的经济管理活动过程。李富仓、张建军(2000)从绿色物流产生的现实性出发,认为物流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对物流服务的范围和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罗锾(2002)、黄福华(2002)认为物流绿色化归根结底就是物流企业营运的绿色化,并就绿色物流企业的创建以及原有物流企业的改造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传统物流活动主要追求的目标是在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绿色物流是在实现以上经济目标之外还要做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其目标不但具有经济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简单地说,绿色物流就是在物流过程中做到对环境造成最小危害过程的同时,使物流环境得以充分净化,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率,即效率和环保的统一体。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绿色物流是资源节约型物流模式,绿色物流注重物流过程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追求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对现有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一方面,在微观层次上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另一方面,在宏观层次上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其次,绿色物流还具有与环境共生的特性,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运输工具的尾气排放、固体废弃物对土壤的危害等,以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形成物流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机制。

3外部制度环境对于绿色物流发展的意义

绿色物流活动具有正外部效应,致使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物流经济主体的激励难以成为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内在驱动力,因此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外部制度环境。欧美等发达国家有关绿色物流方面的制度比较完善、系统,并且具有针对性,才使得在绿色物流发展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而反观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各项政策制度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体系,致使绿色物流的发展缺少合理的外部制度环境,进一步成为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障碍性因素。通过合理的制度建设规范物流企业的活动,使绿色物流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推动物流活动趋于绿色化、环保化,减少物流流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物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从而降低我国物流成本,增强我国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增添新的活力。研究外部制度环境对于绿色物流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有利于完善有关绿色物流方面的制度,有效解决绿色物流发展的外部性问题外部性所造成的市场失灵是绿色物流难以发展的主要障碍,现实经济中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企业,其行为在没有相关制度约束下,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会考虑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外部性问题的存在,在缺少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的情况下绿色物流的发展难以进行。绿色物流活动具有正外部效应,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物流经济主体的激励成为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内在驱动力,政府规制和激励政策可以实现外部性内部化。开展绿色物流,政府应当主动扮演发起者的角色,着手树立绿色物流的相关思想和意识,大力宣传绿色物流,使物流企业和消费者都明白绿色物流的内涵以及实施绿色物流的重要意义。政府应把物流作为扶持产业,增加其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

3.2有利于企业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力

企业通过构建绿色物流发展模式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增强企业竞争力,适应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新发展环境,为企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3.3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通过发展绿色物流,实现物流业的资源集约利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利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实现我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的减排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社云,李向明.长株潭发展绿色物流经济的制度体系构建[J].物流科技,2012(17).

[2]朱万刚.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对策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0(1).

[3]朱伟伟.关于开展绿色物流的一些对策及思考[J].现代农业,2010(12).

[4]李习文.绿色物流的必要性及其策略推行[J].青年科学,2009(10).

作者:雷满丽

绿色物流发展论文 篇2:

温州市绿色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和策略研究

摘 要:先采用SWOT分析法,从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对温州市绿色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由此得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绿色物流;SWOT;策略

1 前言

我國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一书中,首次将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定义为指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也对物流环境起到净化作用,最充分利用物流资源。据统计,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在2016年达到229.7万亿元。和2015年比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6.1%,每个季度也呈缓慢增长态势。温州市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处于我国沿海,是中国交通运输网中重要枢纽城市之一,发展温州物流业至关重要。近年来,温州物流业也在快速成长。在快速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时,物流活动也造成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生产和消费所产生的废弃物对人们造成很大的困扰。温州对物流的需求也使得对发展绿色物流有着更迫切的需求。

2 温州市绿色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将各种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因素互相匹配起来,再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准确地评价,具体从自身内部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和外部引起的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中得到相应具有一定决策性的结论。

2.1 优势分析(S)

2.1.1 地理优势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的东南部,是浙东南部沿海经济发展最活跃地区之一。其地处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与赣东、皖南、浙西南、闽北等地区临近,是浙江省南部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其东濒东海,与台湾一衣带水,台湾海峡连通南海与东海,是海运必经之地,也是国际航班的必由之路。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港口,这也是形成物流中心的重要条件。温州作为港口城市,发展绿色物流更加顺畅。

2.1.2 交通优势

一是温州现已经拥有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多重运输方式。近几年来,温州投入超过1000亿元来完成综合交通建设,使得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完善速度,实现了“通道型”向“枢纽型”转变。二是温州有金温铁路、温福铁路相交;它也是国家公路和省级公路的交会处。2017年3月份,杭温高铁开工建设,一期工程从高铁义乌站出发,经过金华市、台州市、温州市,实现温州与杭州“1小时”交通圈,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新趋势。温州也能够快速对接杭州、上海等大都市,对绿色物流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2.1.3 产业优势

一是温州经济繁荣的其中一个原因为区域块状经济,这也是温州主要经济特征。温州产业集群主导优势明显,在国内外市场都占据一定的地位。二是温州集群所在的产业已经比较成熟。温州已经有多项发展较好的特色产业,许多产业的产品在全国市场有着较高的占有率。制鞋业最为出名,是规模最大的传统产业。截止2016年,皮鞋生产企业就有5100多家。三是温州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形势良好。2016年,温州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55.4%。温州发展绿色物流十分有利。

2.1.4 经济发展良好与独特的精神

温州经济曾有一段低迷期,现已经处于恢复期和结构转型期,发展速度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温州人拥有灵敏的嗅觉,懂得将产品与市场需求奇妙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温州是一个创新的地方,是一个可以发展经验和发展好经验的地方。这是独特的温州人精神,是温州人拥有的特质。他们敢于尝试新东西,敢于创业,不畏艰难,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创办企业。这为更好地发展温州绿色物流提供可能性。

2.2 劣势分析(W)

2.2.1 绿色物流意识薄弱

绿色物流在我国不为众人熟知,温州许多企业和消费者对绿色物流缺乏认知或者是有偏差。一是大多企业错误地觉得绿色物流会增加自身的负担,有损经济利益。一些小企业更是不会认识到绿色物流的重要性,它们只着重于自己当前的利益。有些更是认为绿色物流是归政府有关部门管辖,与企业没有任何关系。二是对于普通消费者,很多人对绿色物流十分漠视,最多也只是停留在可回收物品上,而自己的行为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等等都置若罔闻。

2.2.2 专业人才缺乏

与国外的发达国家对比,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比较迟。绿色物流又属于新兴理论,接受的人群有限。物流专业开设比较晚,物流人才教育总体规模偏小,每年本科、大专的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不足200人,其中能够在温州并且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的不足50人。具备物流专业知识且绿色物流理论基础扎实的高素质人才从事物流工作的时间不久,尚未总结出一套管理经验。温州绿色物流还未发展起来,相对于沿海其他经济发达的城市不具备竞争力,很难引入高素质的人才。

2.2.3 基础设施不健全,信息化技术落后

虽然温州物流设施装备提升项目中已投入200万元以上,包括电子数据交换设备、立体仓库设备、快速分拣设备等等。但是总体基础设施还不够理想。如:温州仓储设施功能单一,设施老化;货运站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不高,以人工操作为主;甚至是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低,仅是仓储运输流程复杂,重复等等。温州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不高,许多企业没有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目标尚且久远,更难推进绿色物流发展。

2.2.4 缺少绿色物流标准化

物流涉及的环节很多,对于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等等环节将其各自量化统一标准十分困难,各环节之间的标准也存在互相不匹配的可能性。这也使得绿色物流标准化工作异常困难,无法规范出一套标准的流程。产品自身相关的运输方式、包装、储存、加工等等也制约着标准化工作的进行。

2.3 机会分析(O)

2.3.1 环保意识加强

近些年来,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问题接二连三被媒体曝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深有体会,对城市污染也是十分地担忧。从自带购物袋、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等,就可以看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环保意识正在不断加强。而实施绿色物流能够节省所用资源、给环境减压,正符合人们的环保心理。多加宣传,让人们意识到绿色物流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绿色物流发展指日可待。

2.3.2 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温州的矿物资源和生物资源充裕。海洋资源丰富,有江南的“鱼米之乡”之称。但发展与生态环境总是无法平衡,物流活动很多环节存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温州物流运输路线规划不合理,造成大量燃料浪费和空气污染;包装材料设计不合理,不可降解,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等。现温州也在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倡导企业既要考虑目前的经济效益,也要对未来有所规划,实施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而绿色物流使得减少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有着很大的帮助。温州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离不开发展绿色物流。

2.3.3 绿色物流的趋势

我国发展绿色物流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不妨已有不少企业将它应用在生产经营中。2017年10月16日,苏宁易购在O2O购物节上宣布投放20万个共享快递盒,每个快递盒使用寿命可达1000次以上,这不仅环保还降低企业成本。绿色物流就是以节省所用资源和减轻环境压力为目标。它是世界物流发展的趋势,中国渴望在国际物流上发展并取得一定成绩,发展绿色物流是无可避免的。

2.3.4 国家政策支持

2017年11月2日,国家邮政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住建部、商务部、国家质监总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的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绿色包装工作所要实现的三大目标,2020年可降解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将达50%。可见国家对绿色物流的重视程度,温州应积极响应国家。

2.4 威胁分析(T)

2.4.1 没有市场需求

一是由于现在温州企业的绿色物流观念还不够强,对绿色物流所知甚少,各企业不会自发发展绿色物流。二是即使有所了解,但没有相匹配的人才和技术,也就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三是小企业忙于生存,只顾当前利益,无暇顾及发展绿色物流;大企业物流管理方式自成一体,疲于更改模式。

2.4.2 竞争压力

一是温州虽是港口城市,但是沿海竞争日益激烈,周边又有宁波、上海等港口城市的威胁。这些港口城市都比温州经济发达,发展速度快,使温州不具竞争力。二是温州是民营企业的天下,全市民营经济占比高达98%。民营企业大多实行家族式管理。企业主多数文化水平低;员工素质也低,对其培养缺乏。管理水平与接受过绿色物流理论知识的无法竞争。三是温州企业发展绿色物流本来就艰难,这就更难与新涌入温州具备高素质人才的外企进行抗衡。

2.4.3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引导。在我国,物流领域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但绿色物流的法律法规较少,在法律法规的执行上会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温州绿色物流发展本来就困难,又没有政策方面的引导,更是使实施的困难程度加大。

3 温州市发展绿色物流的策略

结合SO战略、ST战略、WO战略、WT战略,得出以下对温州市发展绿色物流的策略。

3.1 政府加大对绿色物流的重视

政府在绿色物流发展上起着精神上的引导作用。一是应加强对绿色物流的宣传,让企业和消费者在心理认可绿色物流是为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让企业意识到发展绿色物流是它们的使命。发展绿色物流能够在企业间更具备竞争力。二是制定绿色物流的法律法规,可结合国情,吸取国外绿色物流政策与立法的经验,推动绿色物流的标准化发展。

3.2 政府给予支持,创造绿色物流需求

政府应给予实质上的支持。一是温州的物流基础设施虽然在慢慢完善,但对满足发展绿色物流的需求还远远不够。政府应对绿色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多加投入。有健全的设施,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需求才可能变大。二是政府可以对发展良好的企业进行绿色物流的试点,给企业给予一定财政上的支持,调动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积极性。用成效带动其他企业,创造需求。

3.3 加强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

一是温州各大高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加强对绿色物流的理论知识学习,为企业多培养绿色物流的高素质人才。二是企业应多注重绿色物流的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多创造向外学习的机会。三是企业要为绿色物流人才提供相应令人满意的薪资与福利,创造与其他城市竞争绿色物流人才的优势,留住人才。

3.4 利用自身优势促进合作,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台

温州具有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应灵活地运用自身的优势。一是利用地理和交通优势与宁波、上海等经济发展较好城市积极合作,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竞争力。而是利用产业集群优势,企业间可以进行通力合作,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减少资源浪费。企业间整合自身资源,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智能化建设,提高自动化程度,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目的,协同发展绿色物流。

3.5 发挥独特精神,管理方式整改

温州应发扬独特的温州人精神,敢于去尝试新事物,勇于对新兴的事物进行挑战。企业吸收绿色物流观念,对内部员工进行绿色物流的培训,并且时常更新知识。对家族式管理方式进行一定的整改,广纳具备绿色物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戴晓震.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5,(04).

[2]孙晓琳.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39(10).

作者:顾芬芬 罗列英

绿色物流发展论文 篇3:

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包训艳: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人类物质文明大大提高的同时,地球上的资源也在日益减少,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正面临着威胁。在这种背景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勃兴起,绿色化运动正向各领域渗透。本文在分析了绿色物流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绿色物流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物流;存在问题;对策

1引言

绿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代表着人类生活环境的本色,还意味着和谐的生态环境。20世纪90年代全球正兴起一股“绿色浪潮”,“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等各种冠以绿色的名词层出不穷,绿色物流正是这种绿色化运动向物流领域渗透的结果。

绿色物流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物流外部性对环境问题的危害,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得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以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平衡。

2绿色物流的内涵

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1]

绿色物流的内涵包含以下方面:①绿色物流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其根本目的是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②绿色物流涵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包装、分销、运输、送达最终用户整个过程;③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包括公众、政府及供应链上的全体成员。处于供应链上核心地位的制造企业应该与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协同起来,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标出发,改变传统的物流机制,实现绿色产品与绿色消费之间的连接,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3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有关国际数据,欧美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仅占产品总成本比例的10%,而中国的物流成本占产品总成本比例高达20%~30%。中国现代物流业虽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与国外相比,在成本水平、经营管理、基础设施等方面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这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约。

31绿色物流认识上的不足

我国绿色物流起步较晚属于新兴事物,因此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消费者对绿色物流普遍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一方面,领导和政府的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政策决策部门难以制定出绿色物流整体发展策略。另一方面,企业和消费者的绿色物流观念淡薄。企业展现给我们的是绿色标志、绿色产品、绿色服务和绿色营销;而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和绿色保障。但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止步不前。

32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一直重视加强在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建设,但针对绿色物流行业的政策和法规还不是很多,导致对绿色物流活动的有效监管和控制缺乏。另外,从管理体制上来看,政府的引导作用不是很强,物流的运作跨越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各职能部门自成体系、各自规划、独立运作,从而致使物流行业的无序发展,导致物流资源的分散和浪费。

33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

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表现在物流信息技术开发相对滞后,智能化、自动化的仓储、配送、运输、搬运等技术装备的普及率较低,条码及射频技术普及率不高,EDI、GPS、GIS 、RS等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初级水平,网络技术的应用十分有限,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

34物流基础设施的水平落后

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道路、码头、物流配送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尽管近年来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已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但相比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企业效率的提高。以按国土面积和人均数量的运输密度为例来看,美国分别为68693千米/万平方千米和25359千米/万人,德国分别为146804千米/万平方千米和6594千米/万人,我国仅为134448千米/万平方千米和1043千米/万人,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1]另外我国物流企业普遍规模小、物流效率低、粗放式经营,也制约了我国绿色物流业的发展。

35绿色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绿色物流专业人才缺乏表现在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许多物流管理工作者都没有经过正规的物流专业培训,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由于我国物流专业教育起步较晚,缺乏高质量的物流专业教师,而开设物流专业的大学则更少,这些都严重制约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

4绿色物流发展的对策分析

41绿色物流理念的教育与传播

政府部门和领导需要转变观念,树立发展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加强绿色物流的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绿色物流意识,提倡绿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转向集中加工,以规模化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集中处理流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降低废弃物污染。积极开发和试验绿色包装,包装材料采用可降解技术,设计简易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材料的使用,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加强绿色包装宣传等。

42完善绿色物流的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

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政府应更进一步完善绿色物流的法律法规,制定适应绿色物流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和相关的配套政策,努力创建有利于绿色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管理体制上要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按照绿色化、大流通的思路来进行全国的物流规划整体设计,政府还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如,限制城区货车行驶路线、治理车辆的废气排放、促进低公害车的普及等。

43采用先进的绿色物流技术

现代化绿色物流技术包括信息和通讯技术、新材料技术、环保技术、生物技术、保鲜技术、安全防卫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各种垃圾处理、质量管理和流程再造等。先进的技术是绿色物流的重要支撑,如电子数据交换(EDI)、准时制生产(JIT)、企业资源规划(ERP)、供应链管理(SCM)等,为物流活动的绿色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绿色物流不但要求物流管理人员熟悉整个工艺流程,而且需要精通物流管理技术。物流企业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绿色物流的成功经验,努力提高绿色物流技术的应用水平。

44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

绿色物流企业可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将物流信息、仓储信息、运输信息整合进企业的信息系统,建立虚拟仓库、虚拟车队,从而灵活地调度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利用。通过物流信息化建设将物流链上的各家单位,包括加工贸易企业、货物运输企业、流通领域企业、动植物检验检疫、边检、海关、税务、环保和银行连接起来,给整个物流链上的各个环节直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物流企业管理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45加强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

要发展绿色物流并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人才培养。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引导绿色物流科研工作,一方面要积极支持绿色物流基础,政府要鼓励高校开设现代绿色物流专业,开展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学历教育。加快推进职业资格培训和认证工作,企业也可以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来提高在职物流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王长琼绿色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其战略价值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4

[2]杨国川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

[3]马更军浅析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市场,2013(14).

[作者简介]包训艳,浙江工贸技师学院物流管理教师,助教,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作者:包训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林业会计信息论文下一篇:医学本科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