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与合格民族人才培养——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

2022-09-15

少数民族大学生, 大部分来自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 民族地域、思想意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基础等差异较多, 而且正处于青春期, 心理还不成熟、情绪也不稳定, 有诸多变化与适应等问题, 所以心理冲突也会经常发生, 所以高校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培养合格民族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合格民族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是个多民族大家庭, 民族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 要想解决好民族问题, 关键之一就是必须拥有相当数量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经历了从培养少数民族政治干部为主到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 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未来的社会, 国家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 其目标是优化学生人格, 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协助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惑与问题, 增强适应能力, 发展学生心理潜能。

少数民族地区一些高校把这项工作纳入学校德育体系,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门工作机构, 开展了相应的教育、科研和实践活动。但是,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还要进一步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要有足够的认识和研究,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综上所述, 高校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合格民族人才中有着重要作用。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面临的心理问题

2013年9月通过在内蒙古财经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四个年级少数民族班大学生中, 抽取会计、金融、法学、经济学、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共7个专业, 共280名学生, 进行scl-90心理健康状况测查与心理压力状况问卷调查, 结果如下:

(一)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少数民族大学生各因子分和总均分在强迫、焦虑、抑郁、恐怖、精神病性方面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少数民族女学生在强迫、抑郁、人际敏感、焦虑、恐怖等方面均高于男生, 差异有显著性;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农村学生在人际敏感、恐怖、抑郁、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均高于城镇学生, 差异有显著性;少数民族大学生恐怖、抑郁、焦虑各项因子分和总均分随年级的上升而增加!

(二) 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问题

1. 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基础差, 进入大学后, 面对新的课程, 新的学习方式, 新的学习情境, 一些学生难于承受繁重的学习压力!课程多, 学习任务重, 还要面临英语与计算机等级考试, 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一部分学生还听不懂老师讲课, 尤其大部分学生数学学习比较困难, 挂科也很多!占调查学生的63%。

2. 一部分学生高中为蒙语授课, 大学部分课程汉语授课, 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而且对用汉语完成的论文式作业感觉比较难。占调查学生的18%。还有一部分外省的学生, 不会讲蒙语, 他们感觉与会蒙语的同学交流有困难。占调查学生的16%。

3. 从专业来看, 一部分学生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 学习起来没有兴趣!占调查学生的27%。大部分是非金融、会计专业的学生,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金融、会计专业的学生是家长、老师强迫报考专业, 而非自愿选择。

4. 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独生子女,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比如对食堂饭菜已经吃腻、大一新生想家等, 占调查学生的15%。

5. 少数民族大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内蒙古, 其中将近一多半来自于农村, 许多学生家庭经济比较贫困, 父母生活压力大, 学生经济拮据。占调查学生的43%。

6. 学生之间攀比多, 例如许多大学生多才多艺, 使在农村及小城镇的学生易产生自卑和压抑感!而且, 一些女生对自己身高、相貌等不满, 占调查学生的38%。

7. 就业压力大, 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且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因此有较大的就业压力。占调查学生的58%。

8. 人际交往压力。与同学搞不好关系, 没有知心朋友, 尤其女生这个问题多一些。

9. 异性交往问题。大一许多学生, 尤其男生想找一位女朋友的想法。还有一部分学生面临失恋、异地恋、单恋等恋爱问题。占调查学生的36%

10. 理想与现实脱节。一部分学生有着远大抱负, 比如开大企业, 但是由于条件不成熟而郁闷,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合理进行自我定位!占调查学生的27%, 占男生的67%.

三、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合格民族人才培养

(一) 少数民族高校教育者应具备的素质

坚持国家民族高等教育方针, 提高自身政治觉悟与专业知识水平, 树立人格魅力。为人正直公平, 充满爱心、宽容心和耐心。正如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高校教育工作者力争把自己做强、做优, 才能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 少数民族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把握住少数民族大学生客观存在的语言、情感、风俗、文化观念的差异影响,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 不能用一把标尺来衡量和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班主任、辅导员及各科教师等广大少数民族高校教育工作者, 必须从少数民族心理特点的实际出发, 采用更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方法, 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具体有以下几点:

1. 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平教育, 指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2. 在学习、纪律、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要严格要求学生, 同时在生活、思想、学习、工作等多方面关心他们, 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和化解学生的心理和情绪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正视现实与挫折, 保持健康的情绪,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争取助学金及勤工助学岗位。

3. 培养学生骨干, 建设和谐班级, 加强社会实践。

4. 对大一新生进行专业解析和确定职业目标, 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树立积极而切合实际的就业目标。对即将毕业的学生, 收集就业信息, 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

5. 展心理健康调查,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针对共性问题, 进行团体辅导;针对问题学生采取矫治措施, 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6. 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 共同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各种心理压力与问题。

总之, 少数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 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联系大学生实际情况,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种专门少数民族人才, 为我们国家的民族高等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近年来, 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也大幅度增加。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能否培养合格的少数民族人才至关重要, 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 在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 实际调查基础上研究少数民族高校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进而在引导和培养大量合格的民族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班主任,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吕强.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及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20)

[2] 高晓华.关于内蒙古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9 (6)

[3] 赵铸.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 2011 (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下一篇: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