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评估论文

2022-04-13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评估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强调要完善网络培训制度。因此,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已成为现代教学改革创造了新领域,“互联网+教育+培训”逐渐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选择。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评估论文 篇1:

PISA理念指导下的音乐教学创新性实践与思考

一、PISA理念下的音乐范畴

(一)PISA理念内涵

PISA,即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旨在对15周岁左右的年轻人进行知识与技能评估,为各国、各地区提供有效的教学质量指标,作为教育评估、指导的可参考论据,以便进行教学策略和政策的制定。在我国,PISA理念在基础教育领域正受到关注,不同的学科都将其作为策略分析上的指导和借鉴。PISA测试关注的是正在走向成熟的青年人,关注他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是否已转化为自身的素质。起初,PISA评估主要集中在阅读、数学、科学三个方面。在我国,15岁正值初三毕业年龄,作为人生的重要转型期,社会生活背景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是尤其重要的,在当代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PISA的中心理念是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在比较研究中求得共同发展。笔者认为面对基础教育,PISA项目研究更加关注的是指标化的教育质量投射。音乐教学在引入PISA的指导后,会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转化上实现一种自然共生发展。从方法、实践、交互到写作,PISA应用完全可以体现在音乐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二)PISA理念与音乐教学

现代音乐教学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音乐能力(演唱、演奏、听赏、创作)、与音乐有关的语言、数学逻辑、视觉空间、运动、人际关系(协作)、自我认识等综合能力的培养,PISA理念也要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转换。笔者认为新型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对这三方面进行综合架构培养。

笔者认为所有的这些能力,包括记忆力、思辨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等能力都是综合生存能力必备的,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而且这些能力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的。PISA理念体系下的音乐教学主要是培养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旋律等的敏感度,以及通过作曲、演奏、歌唱等形式表达音乐的能力。音乐+功能会使学生通过对音乐的学习,提升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并且能有效通过普通音乐课实现共生共存能力。以日本为例,日本教育界认为:“今后的教育,既不能‘宽松’式,也不能‘填鸭’式;对于肩负着未来重任的孩子们,在今后的社会中,希望他们具有‘生存能力’。”

二、PISA理念视野下的多种能力培养

在PISA理念的概念范畴里,音乐能力与音乐相关能力的培养,是中学音乐教学必须提高认识和创新实践的任务。尤其是音乐外的不同能力与音乐教学的关系也十分密切。笔者认为PISA理念在音乐教学中导入应用的目的在于拓宽学生视野,完善师生人格,深化学生情感,使其具有科学思辨能力,最终实现创造力价值等。

(一)音乐能力是教学的重心

音乐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视野得到拓宽,对学生兴趣的巩固,以及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有根本性作用。音乐情商的培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中华归属感。音乐知识和技能充分展现了音乐的审美价值。

(二)音乐外能力的培养与音乐教学

笔者认为PISA理念下的语言、数学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评估能力等音乐外(或称音乐+)能力内容也关乎着音乐教学的效果,会综合地作用于每个学生的全面成长,直接影响着PISA理念下的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音乐教学创新实践。

1.语言能力与音乐教学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语言本身就是通过旋律、节奏、和声、复调、配器、肢体等要素和手段,对生活、情感进行描述。语言能力与音乐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是互为体现的关系。例如,国内外兴起的音乐治疗可以通过音乐来治疗语言障碍;而学生对唐诗宋词的朗诵会形成韵律,从而提高音乐的语言表达能力。音乐教师在语言艺术、语音语调、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导入策略中应该积极运用音乐叙事手段。故事化的教学内容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以音乐促表达,启发学生提高语言能力。

2.数学逻辑能力与音乐教学

数学阅读是PISA理念内容中的重要内容。数学和音乐的密切联系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时期就开始了。中国的五声调式由宫、商、角、徵、羽构成,讲究的是与五行天体的对应,也是数理逻辑的体现。例如,节奏训练、旋律音阶的推算,都可以引入数学逻辑能力,这也是对学生各学科知识进行联系,激发其思维兴趣的表现。旋律在五线谱上的标识,刚好是按照音的高低有规律有组织的呈现,所以数学和音乐都是通过这样的形象化思维启发学生的智力,尤其是推理能力。

3.视觉空间能力与音乐教学

空间思维来自人们对视听的辨识。中学生对视听的事物是最感兴趣的,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慢慢地向空间思维过渡。借助多媒体展示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悦耳的声音,帮助他们从音响空间、画面空间去理解作品,并且通过音乐课程的自然熏陶和有指导的学习,让他们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音樂与建筑的关系,正是空间思维在不同领域的作用和联系。

4.运动能力与音乐教学

运动能力,传统上认为其更多的是体现在节奏训练上。音乐教学中,手眼脚等整体肢体的运动和协调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例如,演奏打击乐器时的站姿、律动,弹琴时腿脚对踏板的控制、对手指的控制,无一不是和身体运动密切关联的。

5.人际关系能力与音乐教学

在笔者看来,人际关系在音乐教学中最突出的体现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家庭较多,学生在心智发育上有着不同步的特点。由于性格和能力的不同,它们对待音乐课程内容也表现出不同的能动性。音乐是交流的纽带,音乐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又把音乐学习变成人際交往的特殊手段。教师应该对这方面多加关注。笔者认为,音乐教学是非常好的消除隔阂、跨越界限、实现友好和谐的艺术途径。

6.自我认识与音乐教学

感知并追求真善美是艺术教学的重要目的。对美好事物的判断,是自我认知的集中体现。在音乐教学中,关注自我认知能力能使教学思路更加开阔。音乐教学也在不断调整每个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求知欲是众多学生所共有的。要使他们达到在文化语境中认知音乐、培养情操的目的是很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使他们明是非、辨哲理,达到音乐课程的教学目的。

7.自然生活能力与音乐教学

音乐来源于自然,而我们现在一板一眼的教学,让音乐课少了几分自然。笔者认为应到大自然中去掌握并深度理解音乐,从而让学生热爱音乐。通过回归自然的教学,引导学生增强自然体悟、情感体验,提升艺术修养。在教学中,将音乐与生活充分结合,用音乐外能力实现共生共存。

三、PISA理念下的音乐评估

音乐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其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授课效果。PISA理念是一个较大框架的理论,应用于音乐课中需要考虑到音乐学科的特殊性,通过上述对PISA理念与音乐教学的关系等的梳理,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音乐教学思想。

(一)PISA理念的学生评估

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进步,评估教师有责任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PISA理念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的评价,鼓励用多维度、全面、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PISA培训课程的实施使每一个学生都形成了自己的“学习风格”,所以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认识学生的长处,使其发挥自己的能力所长。在具体的评价操作方法上,PISA理念提倡的“数量指标”的评价方法很值得在我國中学音乐教学中大力推行。

(二)PISA理念对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培养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音乐素质仍然堪忧。一个人的音乐素质体现在歌唱能力、演奏能力、鉴赏能力、音乐知识技能等方面。笔者认为,倡导“音乐+”式学习应从鉴赏能力、知识技能入手,培养学生的歌唱和演奏能力,进而再次提升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PISA理念的导入使音乐教学变得生动起来,通过培养学生关注和热爱民族文化、地域特色,使其构筑稳定的欣赏基础。毫无疑问,PISA理念的导入既是一次思维导入,一项长远的青少年培养计划,又是中学音乐教学在新时期实现突破的重要一环,同时,这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大音乐课的认知功能,引导启发学生拥有正确的音乐思辨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探索欲和创新思维。

关于音乐对技巧与品格的价值,奥地利音乐教育家认为:“对于世界范围内的PISA调查结果,教育界进行了一场大讨论,严厉批评了这一调查,因为PISA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基本计算等有限的能力,而没有包括社交能力、艺术创造力、复杂思维能力、善解人意等。”这说明PISA理念在內容领域需要拓展,尤其是艺术方面能力不可或缺,也说明音乐和音乐外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三)新音乐教学评估

PISA理念对音乐教学的整体发展、共生形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学对社会、生活等有更多的联动和关注,要积极感知声音与音乐的多样性,培养具有独特见解的表现、鉴赏音乐的能力,加深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进而使其热爱民族音乐;要求重视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实现其素质、能力的全面提高。由此,应该建立新音乐教学评估体系,具体包括如下方面:

1.教学内容由表现领域(包括歌唱、器乐、创作)、鉴赏领域及“共同事项”构成。“共同事项”中,如认知感受构成音乐的各种要素及其所产生的特点和情绪,音乐术语及表情记号等与音乐活动相关联的理解方面都做具体要求。

2.启发学生“创作”。学生尝试音、音程、和弦的体验式连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拥有一定的旋律创作能力,选用不同声音的素材进行创作设计,从音乐学习走向声音设计,实现与生活、社会等的关联认识。

3.欣赏鉴赏方面,注意使用音乐相关术语,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有理有据、思辨地评价音乐的能力。建立起自我听赏的曲目表,实现自我认识的“真善美”艺术判断。

4.从充实本地区乃至本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观点来看,通过简单的乐曲演奏,使学生深入地体会传统音乐的美好,同时教师也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歌曲的指导。而从无限热爱本国音乐文化的观点来看,更需选用体现本国自然、文化、语言的优美歌曲。

5.在学生体验合唱或合奏时,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相互配合、传递所要表现的情绪,共同完成一首音乐作品,感受合作带来的喜悦。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力求培养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理解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对声音环境的关心,思考声音和音乐对生活的作用,教会学生真实地感受音乐和生活及社会间的相互联系。

综上所述,PISA理念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是因为其是对教学整体理论架构的一次革命。就音乐范畴而言,它除了强调了音乐的普遍认知作用外,还从高起点、广视野中认识到音乐教育的本质,能解决音乐教育中的共性问题。我们现在都在谈教学改革,PISA理论把教师从单一的音乐教学中解放出来,教师能从其他学科中借鉴有用的理论为我所用。PISA理念下的音乐教学能确保新一代学生的音乐能力学习是全方位进行的,并最终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同时,一种与生活、社会无缝对接的综合共生共存能力的获得是PISA理念下的音乐教学创新实践的长远希望和要求。

作者:叶华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评估论文 篇2:

互联网思维下干部教育培训问题研究

摘 要:“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强调要完善网络培训制度。因此,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已成为现代教学改革创造了新领域,“互联网+教育+培训”逐渐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选择。但目前对干部教育培训的研究多集中于学校内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忽视了与学员这一终端主体的关联互动,而从互联网思维来探讨干部教育培训问题的研究也更为鲜见。为此,将新形势下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迭代思维、社会化思维、跨界思维、大数据思维与干部教育培训相结合,提出互联网思维下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干部教育培训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2.039

1 引言

2015年3月5日,“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李克強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并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十三五”建议也提出,要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一场名为“互联网+”的浪潮席卷中华大地。而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某种领域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商品和服务都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围绕终端用户的需求进行设计,并根据用户反馈,及时调整和做出回应。

建设高素质、高水平干部队伍的根本途径之一就是依托干部教育培训。2015年10月14日颁布实施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首次以法规形式把网络培训明确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之一,但从目前来看,学术界对干部教育培训的研究多集中于学校内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互联网思维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只是与互联网的简单相加,而非融合,忽视了其真正价值,也就是与学员这一终端主体的关联互动。而从互联网思维来探讨对干部教育培训问题的研究也更为鲜见。因此,文章立足互联网思维,着眼于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创新应更多运用信息技术的力量,积极培育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迭代思维、社会化思维、跨界思维和大数据思维,将互联网思维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深度融合,并产生融合的倍增效应,进一步深化培训改革、全面提高干部培训质量,切实有效地打造一支精湛的干部队伍。

2 互联网思维下干部教育培训的变革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手机端即时通信使用率为91.2%,并保持稳步增长趋势。任何行业都通过互联网思维引入了新变量—用户。

近年来,网络培训在干部教育培训领域也发展迅猛。中组部2012年9月正式开通了中国干部网络学院,截至2015年10月底,学员覆盖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司局级干部、中管金融企业和中管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等3万人。总计上线590门课程,累计访问量达2.5亿万次,平均每天23万次。因此,新形势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将发生教育思维的改变,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等重大变革,同时也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创新空间。

2.1 技术驱动将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变革的强大动力

互联网正逐步改变和颠覆着当代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方式,而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下,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已然被打破,既表现在其时空界限上,又体现在干部学习的能动性方面,更使得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变得极其丰富。因此,干部教育培训将面临深刻且彻底的变革,从教育形式、学习方式到干部教育培训的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革新等等方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平台模式,将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变革的重要载体,更能使学习途径多样化、学习课程丰富化、学习成本最低化。

2.2 移动性学习将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变革的必然趋势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兴于大型企业培训需求,盛于互联网在线教育的发展。相比过去,单一终端的时代已经过去,多终端时代已经到来,在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电视机、U盘甚至在游戏机上都能开展移动学习,不仅可以在线学,还能离线学。所有终端一旦连接到网络,学习过程、学习内容、测试结果等信息都能迅速同步,或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将学习任务划分为微型活动,通过零碎时间进行学习,使“精读式”学习逐渐被“快餐式”学习取代。移动学习正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也必将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现实选择。

2.3 培训灵活化将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变革的有效选择

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单一,体制僵化,主要采取面授式教学,以课堂灌输型为主。而在互联网思维下,网络学习(Electronic Learning)将用大数据和在线来引导教育培训,并汇聚了庞大的数据、文献、教学资源等,形成了一个集合知识和智慧等为一体的资源库。互联网使得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互动”、“互助”、“互评”这“三互”机制成为现实,促使干部终生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交互式学习,实现培训需求分析和评估。

2.4 混合式培训将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变革的迫切需求

互联网思维下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打破了时空界限,单纯依靠以面授式为主的教育培训模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教学需求。传统教学模式必然要与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手段相结合,即混合式培训(Blended Learning)。它与互联网思维不谋而合,从获取信息到教学方式方法,从教学评估到硬件支持,从技能知识的训练到团队协作环境,完全建立在以学习者(即用户)为中心的环境中,实现现场教学与课下教学、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全面对接,充分体现出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3 互联网思维下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创新

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创新应适时依托信息技术的力量,用互联网思维升级传统线下干部教育培训,积极培育干部教育培训方法上的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迭代思维、社会化思维、跨界思维和大数据思维,以此提高培训实效。

3.1 建立以学员为中心的培训方式—用户思维

互联网思维始终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因此,干部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以学员为中心的教育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各个环节上都要考虑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课堂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教师也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在学员教育培训的设计中,应充分体现用户思维,发挥学员在整段学习中的中心地位。一是要营造开放便利平等共享的学习环境和互动交流教学方式,注重细节,注重体验参与,最好能让学员有所感触和感知;二是积极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设计分段式培训,形成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的自学、自测等来提高集中学习培训的实效性;三是要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充分运用应时代的教学工具,确保学员能收获最大信息量,扩充知识,提高学员的互动参与广度。

3.2 创建开放实用的网络培训平台—平台思维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传播和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主要来源于网络。因此,干部教育培训过程应依托平台,建立平台,培育平台思维,开设符合学员工作实际的模块,满足干部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一是凭借创新理念,使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个过程,从入学报到、学习培训中的监督考核、学习后的评估等形成工作程序化系统化;二是利用互联网平台中的终端思想,多种渠道并存的提供培训接口,结合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各个平台学习通道,实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从入校、教育、管理、考核等进行网络实时监测。三是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按照学员需求创建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整合利用资源,这样可以使学员自由分配时间来选择和学习教学信息,并且能够形成资源共享,使得面向当地和面向全国相统一。四是积极推进建设虚拟学习空间,在创建线上学习下载资源的同时,广泛建立讨论小组,拓宽学员日常交流互动的方式方法,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效率。

3.3 依反馈信息不断进行干部教育培训的升级迭代—迭代思维

互联网思维下的干部教育培训的终极目标就是寻求以学员为中心的服务。而以学员为中心的思维就是要体现两个字:迭代(一个“微”,一个“快”),以实现微小创新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干部需求。一是要快速迭代培训内容,学员需求不断变化,知识技术更新迅速,新生事物频繁呈现,因此,基于网络的学习必须要不断按照学员反馈来更新完善和升级,调整知识系统内容和考核目标等;二是要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和业务活动需要,随时对课程设计、应用数据和业务活动做出调整改进,使过去干部教育培训中“有什么就提供什么”、“会什么就讲什么”的模式打破,孕育出一种更加符合学员掌握新知识的时代要求;三是创建创新性强的线上线下资源,利用多个终端加强推广,提高传播效果,满足互联网时代对干部队伍快速成长的诉求。

3.4 整合资源实现培训资源共享—社会化思维

目前的干部教育培训多以区域划分,各自为政,资源重复建设多,优质资源很少,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浪费。而互联网开放共享的信息技术为干部教育培训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和应用得意实现,给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实现了师资、教学内容、课程等培训资源的无边界整合。一是整合了师资,建立起可共享的一支数字师资队伍,在互联网上可实时上传教学音视频并设置所属模块,学员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党校之中,而是可以在平台上与研究方向相仿的教师在线讨论进行学习。二是整合硬件教学资源。在互联网建立的培训资源信息平台上,将教育培训中的权威多媒体课件、培训视频、案例、文件规定等各种信息资源集中起来,汇聚在培训资源信息平台上,使学习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利用;三是引进地方高校和第三方培训机构的优质资源和开放性教学研究资源,开拓视野,实现纵向横向的教学、科研合作,构建良好、科学的培训环境。

3.5 建立多终端一体化实现实时跨平台学习—跨界思维

互联网思维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创造了信息量极大的教学内容,变革了用户体验,更使全天候实时、在线的跨平台学习成为可能。一是通过“手机+二维码”分享教学资源,将要共享给学员的资料生成二维码,学员只需扫描一下就可各自阅读;二是通过微弹幕和问卷星辅助课堂互动,及时掌握学员的反馈信息,从而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弹幕教学就是指:在上课的过程中,学员通过平板或手机,随时可发表疑问、提出看法,然后即时显示在课件上,面授教师可根据学员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而问卷星具有测评功能,能及时统计学员的反馈数据。APP组织互动教学,开放了学习资源。例如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中国》APP就是互联网思维下干部教育培训的有益探索,一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

3.6 注重利用大数据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和考核评估—大数据思维

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和应用直接影响到是否能真正提高干部的工作业务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往往通过定性的方式来考量体现,但定性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细致考量诸多教学因素之间的相关影响程度。随着信息技术的提升,学员一般都会在网络上产生信息、行为、关系三个层面的数据,这些数据的沉淀,有助于进行预测和决策。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要积极运用大数据思维,注重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绩效评估考核,也就是要对学员的学习需求、学习行为、学习成果等进行统计分析,加大对学员学习成果的数据挖掘。一是要建立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的数据库,设置学员专属的终生电子档案,用其及时记录学员在教育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数据;二是对学员在网络培训平台中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表现进行跟踪分析,并提炼出培训对其实际工作的影响程度和不同干部群体的学习需求等;三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信息汇聚、信息集群推送、数据分析决策,开展培训效果评估、师资评估和学员互相评价等,分析教育培训中存在的弊端,及时改进优化,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与干部的选拔任用挂钩,指导教学部门和教师改进教学。

4 結论与展望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互联网思维下的干部教育培训突破了脱产培训在时空上的限制,有效缓解了工学矛盾,较好满足了干部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差异化学习需求,也必将成为人们终身教育过程中的普遍学习,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讲科学、将方法,在新时代新思维的引导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将在全面拥抱互联网的战略中腾飞。

参考文献

[1]李克强.2015年中国政府报告[R].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5npc/n/2015/0305/c394298-26642056.ttml,20150305.

[2]黄威威,崔伟.浅谈“互联网+”干部教育培训[J].党政干部学刊,2015,(7):6163.

[3]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9.

[4]刘长发.浅谈互联网技术条件下党校研究室教学[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3):126128.

作者:白露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评估论文 篇3:

虚拟实验:MOOC环境下 实验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摘 要:改变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的薄弱现状是现实的迫切需要。虚拟实验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促进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它能有效解决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问题,能实现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全面、准确、高效评价,且虚拟实验与MOOC在技术基础和学习方式方面具有一致性,从而使两者的整合易于实现。因此,虚拟实验是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应从MOOC虚拟实验的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和支持系统三个层面,推进基于虚拟实验的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MOOC;虚拟实验;发展方向;改革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深入发展,一种新型的网络课程类型——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中文音译为“慕课”)风靡全球,我国也在大力推进MOOC的建设与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MOOC在扩大教育规模、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MOOC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它的实验教学非常薄弱,这也是在线教育所面临的共同问题。[1-3] “对于在线教育来说,如何为学习者提供学习中的实践和实验环节,一直是其所面临的一个挑战”。[4]

虚拟实验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在促进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改变其薄弱现状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本文试对基于虚拟实验的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为促进我国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与启示。

二、国内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的现状

目前国内 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突出的问题。

1.MOOC实验课程的数量非常少,实验教学手段比较缺乏

目前国内各MOOC平台的课程数量已达千余门,涵盖的学科领域也非常齐全,但已有的MOOC课程几乎都是理论课,而MOOC实验课程的数量还非常少,这种状况很难满足对学习者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的需要,也影响和制约着MOOC的进一步发展。国内三大典型MOOC平台的实验课程开设情况如表1所示。

另外,已有的MOOC 理工类课程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比较缺乏对相应的实验教学手段的支持,这不利于学习者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理工類理论课程的学习中,应适当地提供一些相配套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手段。

2.MOOC实验课程资源比较单一,实验学习方式缺乏创新性和实效性

MOOC实验课程所提供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教学视频和在线测试题。目前的MOOC实验课程几乎都不提供虚拟仿真实验资源;此外,虽然有极少数MOOC实验课程提供了虚拟仿真实验资源,但它们只能下载后单机运行而不能在线运行,这也给实验活动的组织实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MOOC实验课程资源的单一性也制约着学习方式的创新性与实效性。目前MOOC实验课程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学习者观看教学视频和做练习题,学习者缺乏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他们对实验操作活动的参与程度很低。这种学习方式还是沿用传统理论教学所采用的模式,没有体现出实验教学的本质特征,学习者的实验技能不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和培养,从而使实验课程目标难以得到真正的体现和落实。

3.实验教学评价侧重于对较低层次认知目标的评价,而缺乏对动作技能和情感目标的评价

目前的MOOC实验教学评价一般采用在线测验的手段进行,测验的题型一般均为客观题,侧重于考查学习者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等的记忆和简单理解,而这些都属于较低层次的认知目标。这种评价手段难以考查学习者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分析、综合运用等较高层次的认知目标。由于学习者的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体现在他们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中,但目前的这种评价手段并没有把学习者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纳入到评价内容中,因此,这种评价手段缺乏对动作技能和情感目标的评价。

4.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比较缺乏,不利于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和能力培养

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学习者需要在与他人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来建构知识和培养能力;交流与协作作为一种重要交互方式,它能有效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如果缺乏交流与协作,则学习者的知识只能停留在个体层面,不能上升为集体知识为群体所共享。[5]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习者一般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实验学习任务,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比较充分。但目前的MOOC实验课程学习方式存在着异质化倾向,导致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比较缺乏,这很不利于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从而也影响着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之,目前国内MOOC环境下的实验教学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已成为制约MOOC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了促进MOOC的持续、深入发展,MOOC环境下的实验教学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三、虚拟实验在促进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的价值和优势

虚拟实验是指借助于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计算机上所营造的可辅助、部分替代甚至全部替代传统真实实验操作环节的相关软硬件操作环境,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实验项目。[6]虚拟实验能有效解决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且其易于与MOOC进行深层次的整合,因此,虚拟实验是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1.虚拟实验能有效解决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问题

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第一,为学习者创设尽量真实的实验环境;第二,为学习者提供充分的实验操作活动。虚拟实验在这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能有效解决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问题。

(1)虚拟实验能为学习者创设逼真、协作的实验环境

在物理环境方面,虚拟实验通过运用虚拟现实、建模和数据库等技术,能构建高仿真、强交互的虚拟仪器和虚拟实验室环境。高仿真体现在虚拟仪器、虚拟实验室的视觉表象、功能和操作体验上,强交互体现在学习者方便地对虚拟实验仪器进行操作控制,以及实验过程的触发和实现等。[7]由于MOOC的学习者数量众多、學习地点分散,要组织开展真实实验很不现实;而虚拟实验环境的高仿真、强交互性能提供近乎真实实验的学习体验,从而为解决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人际关系环境方面,通过虚拟实验与MOOC的有机整合,可以把虚拟实验的仿真性和MOOC的开放、在线性相融合,创设联系紧密、协作充分的人际关系环境。MOOC学习者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就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在线交流与讨论。通过运用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远程协同技术等,学习者可根据各自的兴趣、专长等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某一实验项目,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中交流协作范围小、人员分组互补性弱的缺陷。

(2)虚拟实验能为学习者提供泛在、充分的实验操作活动

在虚拟实验中,学习者运用多种智能终端设备(如PC电脑、智能手机等),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与远程虚拟实验服务器相连,可随时随地进行虚拟实验的学习和操作活动,即虚拟实验的组织实施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泛在性。由于MOOC学习者的学习地点非常分散,他们的学习时间具有碎片化的特点,因此,虚拟实验的泛在性能为MOOC学习者的实验学习和操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由有关学习理论可知,实践技能需要进行反复练习与强化才能获得。[8]虚拟实验能提供充分的实验操作活动,学习者可多次、反复地进行实验技能和实验项目的操作训练,而不必担心实验器材和耗材的消耗问题,从而能有效培养学习者的实践技能;虚拟实验的高安全性也有助于克服学习者因害怕犯错而怯于进行实验操作的困难,例如一些高危险或高利害的医学实验、化学化工实验等。另外,充分的实验操作活动也使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从而有助于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2.虚拟实验能实现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全面、准确、高效评价

(1)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在虚拟实验中,学习者的实验预习、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等信息都能被后台服务器全程如实记录,这些信息全面地反映了学习者的实验学习情况,包括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实验数据处理与论证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因此,这些信息资料可作为评价学习者的实验学习情况的有力直接证据,从而实现评价内容的全面化,有效弥补目前MOOC实验评价内容单一、侧重于低层次认知目标评价的缺陷。

(2)评价结果的准确化

首先,通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促进评价结果的准确化。虚拟实验的评价主体既有学习同伴和教师,也有计算机自动测评系统。这两种评价主体所对应的评价方式都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学习同伴的互评和教师评价内容全面,但效率较低,且难以完全避免评价主体的主观性;计算机自动测评的效率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强,但评价内容较为单一。虚拟实验可以很好地将两种评价方式相互结合,通过两者的优势互补,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其次,通过对评价资料的精细化记录和分析,促进评价结果的准确化。在虚拟实验中,后台服务器能自动对学习者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精细化记录,由此所获得的评价资料非常真实、客观。通过评价主体(学习同伴、教师和计算机自动测评系统等)对这些评价资料的深入分析与处理,有效促进了评价结果的准确化。

(3)评价效率的高效化

MOOC实验课程的学习者数量众多,如果仍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评价方式,则评价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相关评价活动,因此提高MOOC实验教学的评价效率至关重要。虚拟实验通过评价手段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协作化来实现评价效率的高效化。

首先,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评价手段实现评价效率的高效化。虚拟实验的自动测评系统能对学习者的实验学习活动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测评,并把评价结果即时、自动地反馈给学习者。这一评价过程充分运用了计算机对信息的高速、智能化处理能力,从而实现评价的高效化。

其次,通过协作化评价手段实现评价效率的高效化。协作化评价手段先由虚拟实验管理系统对同一实验项目的学习者进行随机分组,同组的学习者之间对彼此的实验学习情况进行匿名互评;如果同一学习者的互评成绩差异过大,则由管理系统自动提交给其他学习者再次进行互评,综合所有的互评成绩作为该学习者的最终实验成绩。虚拟实验通过协作化评价手段的运用,充分发挥了学习者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了评价的效率。

3.虚拟实验与MOOC在技术基础和学习方式方面具有一致性,从而使两者的整合易于实现

(1)虚拟实验与MOOC的技术基础具有一致性

虚拟实验与MOOC都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虚拟实验所应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有虚拟现实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视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等。MOOC所应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有多媒体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由此可知,两者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具有密切的联系,这使两者的整合在技术层面上易于实现。

首先,一些技术是虚拟实验与MOOC所共用的,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对实验和学习效果的自动测评,网络技术用于实现各种信息的双向传输和交互。这些共用的技术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可直接应用于虚拟实验与MOOC的整合实践中。

其次,虚拟实验与MOOC所应用的一些技术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如多媒体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基础,可视化技术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分支之一。在虚拟实验与MOOC的整合过程中,由于这些技术相互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从而使它们之间的融合和改造易于进行。

最后,MOOC所应用的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能有效推进虚拟实验的MOOC化。由于MOOC虚拟实验课程的学习者数量众多,因此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的工作量非常巨大,而依靠云计算强大的分布式信息处理能力,则可以很好地胜任这项艰巨的任务;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学习者在虚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高效、深入的分析,准确揭示学习者的实验操作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等,为虚拟实验的教学评价和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2)虚拟实验与MOOC的学习方式具有一致性

虚拟实验与MOOC的学习方式都包含了在线学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学习方式的一致性有助于两者在组织实施层面的整合。

①在线学习

从学习的时空特征角度来看,虚拟实验与MOOC都主要采取在线学习的方式。MOOC的在线学习方式包括浏览课件资料、观看教学视频、在线测试以及在线互动交流等;虚拟实验的在线学习方式包括浏览课件资料、观看演示视频、操作虚拟仪器、测量和处理实验数据、在线提交实验报告、在线测评以及在线协作交流等。在线学习方式使学习活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因而能促进虚拟实验与MOOC在学习活动方面的整合。

②自主学习

从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所处角色、地位的角度来看,虚拟实验与MOOC都主要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的内容、进度以及时間、地点等都是由学习者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具有非常强的灵活性,体现了建构主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自主学习方式能促进虚拟实验与MOOC在学习管理方面的整合。

③协作学习

从协作与交流的角度来看,虚拟实验与MOOC都离不开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方式。借助于网络环境的支持,学习者就学习中的难点和困惑、学习技巧和方法,或就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评价等开展广泛的协作与交流,以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方式能促进虚拟实验与MOOC在信息交互方面的整合。

四、基于虚拟实验的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为了改变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的薄弱现状,应充分发挥虚拟实验的价值和优势,通过虚拟实验与MOOC的深层次整合,大力推进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根据这一指导原则,本文提出基于虚拟实验的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改革策略,包括加强虚拟实验课程建设,推进实验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改革,加强相关支持系统的建设。

1.加强MOOC虚拟实验课程建设

(1)对传统虚拟实验课程进行MOOC化的改造与升级

虚拟实验课程建设是虚拟实验教学建设的中心任务。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204所高校建立起了3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它们所提供的虚拟实验课程涵盖了40多个学科类别。[9]但这些传统的虚拟实验课程主要面向各高校的校内学生,暂还未向MOOC学习者开放,从而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范围。通过对传统虚拟实验课程进行MOOC化的改造和升级,使之适合于MOOC环境下的学习,这是MOOC实验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虚拟实验课程的MOOC化改造与升级的重点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硬件系统的改造与升级

由于虚拟实验课程资源是储存在虚拟实验平台的服务器上,因此服务器是虚拟实验平台的主要硬件系统。当虚拟实验课程资源与MOOC整合以后,服务器的访问量和运行负荷会急剧增加,这对服务器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有必要对原服务器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与升级,对其组织架构进行优化,使之适应MOOC环境下运行的要求。

②软件系统的改造与优化

虚拟实验平台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库系统及其系统架构。为适应虚拟实验的MOOC化需要,也须对它们进行相应的改造与优化。虚拟实验平台的系统最好采用B/S架构,学习者只需使用浏览器在线进行虚拟实验操作,而不需下载、安装专门的客户端软件;[10]另外,B/S架构对客户端计算机的性能要求较低,具有非常强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2)开发新的MOOC虚拟实验课程

①大力加强MOOC虚拟实验课程资源的建设

MOOC虚拟实验课程资源体系宜采用模块化的结构,这样既能保证课程功能的全面性和一致性,也便于对课程进行开发、维护与管理。MOOC虚拟实验课程资源体系一般由实验预习、实验操作、数据处理、测评系统、协作交流和实验管理等模块组成,各模块的具体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此外,要加强虚拟实验课程资源和MOOC课程平台的整合与衔接,这是因为虚拟实验课程资源要通过MOOC平台进行发布,两者整合与衔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虚拟实验课程的学习体验。应分别从数据层、逻辑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处理好虚拟实验课程资源与MOOC课程平台的整合与衔接,以使学习者能方便、高效地访问MOOC平台上的虚拟实验课程资源。[11]

②大力加强MOOC虚拟实验技术的研发

首先,加强MOOC虚拟实验建模技术的研发。建模技术是虚拟实验的核心技术,无论是虚拟实验场景还是虚拟仪器的构建等都需要依靠建模技术来实现。目前用于传统虚拟实验的建模技术有VRML、LabVIEW、Java、ActiveX、Flash和Virtool等。[12]与传统的虚拟实验相比,MOOC虚拟实验具有实验人数的大规模化、运行环境的网络化、实验管理的智能化等特点,已有的建模技术不一定适用于MOOC虚拟实验的建模,因此,有必要研发适于MOOC虚拟实验的建模技术。

其次,加强对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MOOC虚拟实验中的应用研究。今后应重点研究这些技术在MOOC虚拟实验中的应用策略、应用模式及应用效果等,为MOOC虚拟实验课程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2.运用虚拟实验推进MOOC实验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改革

(1)MOOC实验内容的改革

目前的MOOC实验内容绝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侧重于培养学习者的基本实验技能、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但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比较欠缺。[13]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能力,MOOC实验需要增加探究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内容。探究性实验需要学习者以类似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提出问题、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从而得出实验结论;设计性实验一般只给出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其他实验环节都需要学习者自主完成。

(2)MOOC实验学习方式的改革

为了培养学习者的实验操作技能等实践能力,需要对目前以看视频、做练习题为主的MOOC实验学习方式进行改革,把实验操作作为其主要的学习方式。应充分利用MOOC虚拟实验课程的多种资源(如虚拟实验项目、虚拟仪器、虚拟实验工具软件等),给学习者提供实验操作的环境与平台。通过让学习者亲自动手操作虚拟仪器设备、观察实验现象、记录与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活动,使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3)MOOC实验教学评价的改革

通过采用基于实验报告的过程性评价手段,加强对高层次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评价。由于实验报告是对学习者的整个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总结、概括,较全面反映了学习者在实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高层次认知能力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状况,因此基于实验报告的过程性评价可以弥补原有评价手段的不足。在MOOC环境下,实验报告的提交和评价都比较易于实现。另外,根据对实验操作活动记录资料的分析,加强对实验操技能目标的评价。

3.加强相关支持系统的建设

MOOC虚拟实验的支持系统包括相关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人员支持,应加大对它们的建设力度。

(1)政策支持

首先,国家应制定关于促进MOOC虚拟实验发展的相关政策,以便从顶层设计上加强对MOOC虚拟实验的支持、指导和管理。各高校也要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结合各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出台相应的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以便为各校的MOOC虚拟实验建设提供具体的制度保障。

其次,实施关于促进MOOC虚拟实验发展的相关支持计划项目,通过相关的项目来引领和带动MOOC虚拟实验的教学改革与研究。此外,在对各高校的教学评估和专业评估中,应把MOOC虚拟实验的建设情况纳入到相应的评价和考核内容体系中,以发挥对MOOC虚拟实验的政策引领作用。

(2)资金支持

MOOC虚拟实验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应通过多种渠道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大对MOOC虚拟实验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用于支持MOOC虚拟实验的基础设施建设、课程资源建设、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高校作为MOOC虚拟实验建设与应用的主体,每年也要保证有充足的经费投入到MOOC虚拟实验的建设、应用与研究工作中去。

为了缓解MOOC虚拟实验建设中资金紧张的局面,促进MOOC虚拟实验建设和应用的良性循环,学习者也应适当地支付少量的费用,以此作为建设资金来源的一个补充渠道,但其比例应控制在较低的范围之内,以免加重学习者的经济负担。

(3)人员支持

MOOC虚拟实验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各类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这些人员主要包括实验教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他们之间通过分工与协作,共同完成MOOC虚拟实验的建设任务。

在人员分工方面,实验教师主要承担MOOC虚拟实验项目的设计、实验教学资料(包括实验教学大纲、讲义和实验演示视频)的准备、辅导和答疑等;实验管理人员承担MOOC虚拟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工作;技术人员承担MOOC虚拟实验项目及其软件的开发、实验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实验平台的维护等。通过各类人员的合理分工,可以很好地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从而促进MOOC虚拟实验建设的专业化。

在人员协作方面,通过加强实验教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作,克服MOOC虚拟实验建设中存在的条块分割和各自为政的不足,从而形成合力。可以通过关于MOOC虚拟实验的交流研讨会、项目合作和网络社区等途径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此外,由于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影响MOOC虚拟实验建设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可采取培训进修、项目驱动和行动研究等多种途径进行。为了系统培养MOOC虚拟实验方面的专业人才,还需大力加强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建设。

五、结语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手段、方法和模式的变革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最近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积极探索新模式,开发新产品,推进新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创新”。[14]运用虚拟实验促进MOOC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这正是新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创新的重要体现。虚拟实验能有效解决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问题,实现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全面、准确、高效的评价,而且虚拟实验与MOOC的整合也易于实现,因此,虚拟实验是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今后,需大力加强基于虚拟实验的MOOC环境下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彭刚,黎双,何焰兰等.“大学物理实验”MOOC建设探讨[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6):55-59.

[2]周细凤,曾荣周,张向华等.“后 MOOC 时期”电信专业实验教学的挑战与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5):129-133.

[3]李林,李凤霞等.基于MOOC的虚拟仿真实验方法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4):111-113.

[4]焦建利,王萍.慕课: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04.

[5]毛齐明,蔡宏武.教师学习机制的社会建构主义诠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24-25.

[6]瞿曌,邓居祁,殷科生.虚拟实验的特点与实现[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4):60-61.

[7]梁智杰,朱东鸣.MOOC环境下虚拟实验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1):80-84.

[8]加涅,韦杰等.教学设计原理(第5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0.

[9]李洪磊.虚拟仿真:真实教学无法做到的它能做[EB/OL].http://china.huanqiu.com/hot/2016-05/8955221.html.

[10]趙俊兰.基于网络技术虚拟实验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220-224.

[11]孟丽丽,周亚楠,常金光.基于WCF和Flash技术的IE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J].现代制造工程,2018(2):29-33.

[12]李凌云,王佳,王海军.我国虚拟实验研究现状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111-114.

[13]黄品梅,黄道平,梁锦.开发综合设计性实验 促进创新人才之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6):93-95.

[14]教技[2018]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Z].

(编辑:王天鹏)

作者:谢绍平 刘强 谌贻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社区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论文下一篇:校外实习基地大学生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