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学批评论文

2022-05-07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翻译文学批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自1990年代以来,国内的文学批评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转型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先受人尊重和推崇的文学批评屡遭诟病,其形象和地位在人们心中一落千丈;一些作家甚至公开指责文学批评,态度之轻蔑,言辞之激烈,着实让人愕然。更严重的是,面对这些诟病与指责,许多文学批评者也显示出少有的退却,似乎真的感觉到文学批评就是低人一等,永远只能做文学的奴仆。

翻译文学批评论文 篇1:

略析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摘要:比较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和陈中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不同,阐述郭氏《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特色,编排体例以及成书意义。

关键词: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 陈中凡 材料 以问题为纲

郭绍虞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书法家。他撰写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为中国文学批评学科的系统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此书完稿于1934年,出版后在国内引起相当大的反响,甚至海外学术界都为之震动。而在七年前(1927年)陈中凡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问世后在国内学术界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为什么呢?两书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简单探讨一下其中因由。

国人自著的第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是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中华书局1927年)。在陈中凡之前有日人铃木虎雄的《支那诗论史》(1925年),但仅是有关诗论的若干个点的组合而不是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纵向的面的展开。“以远西学说,持较诸夏”,是陈中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基本方法。早在1923年,陈中凡就发表论文《中国文学演进之趋势》,依据莫尔顿《文学之近代的研究表》对中国古代文学文体进行宏观比较梳理。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首先兼采中西关于文学之义界,为文学下一定义:“文学者,抒写人类之想象、感情、思想,整之以辞藻、声律,使读者感其兴趣洋溢之作品也。”然后根据英人森次巴力(Saintsbury)的《文学批评史》把批评的派别分为归纳的、推理的、判断的、考订的、历史的、比较的、解释的、道德的、审美的、印象的、欣赏的、科学的十二类。在此种文学理论的基础上,采取纵贯方式,依时代的先后顺次将各个时代的重要文学批评家作扼要的叙述,中国文学批评史构架,已初具梗概。据著者自述,该书是运用归纳、推理、判断、历史四种批评方式而成的。多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论断,并时参己意,除诗文评外,还为明清的词曲评设有专节,评介了朱权《太和正音谱》、沈德符《顾曲杂言》、吕天成《曲品》、徐渭《南词叙录》等戏曲论著。虽仅7万余言,然所涉及的批评家已达90余人,简约平正,是后来各种《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格局构架的先导。当然作为草创者,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还有材料贫乏、选择不当等缺点,朱自清指出:“那似乎随手掇拾而成,并非精心结撰。取材只是人所熟知的一些东西,说解也只是顺文敷衍,毫无新意,所以不为人所重。”①但是其披荆斩棘、开山烈泽之功终不可抹煞。

郭绍虞是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奠基者。继陈中凡之后,郭绍虞于1934年出版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1947年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下卷。70余万字,规模宏大,组织周密,取材谨严,大大拓展了由陈中凡建立起来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最初框架,详细描画出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历史脉络,介绍重要批评家的理论观念和文学主张,建立了系统完整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的构架。尽管在郭绍虞之前已有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问世,而且郭绍虞就是根据此书在大学中开设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深受陈著的启迪。但是在当时,“写中国文学批评史有两大困难,第一,这完全是件新工作,差不多要白手成家,得自己向浩如烟海的书籍披沙拣金去。第二,得让大家相信文学批评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并非无根的游谈,换句话说,得建立起一个新的系统来。这比第一件实在还困难。”②郭绍虞知难而上,一方面积极学习西方的近现代的美学、文学理论③。另一方面大规模搜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材料。朱自清在《诗文评的发展》里推赞说:“第一个大规模搜集材料来写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得推郭绍虞先生。”郭绍虞的批评史搜集材料空前的丰富,他广罗史书中的“文苑传”、“艺文志”、选集别集中的序跋评注、诗话词话、书牍传志等,甚至笔记、评点、论诗诗也尽力网罗。掌握了大量的原始材料,才能使得郭著《中国文学批评史》真正做到“极力避免主观的成分,减少武断的论调”,“对于古人的文学理论,重在说明而不重在批评。即使是对于昔人之说,未能惬怀,也总想平心静气地说明他的主张”,“在古人的理论中间,保存古人的面目”④。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固然重在材料的搜罗和阐述,但是同时也贯穿著者对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的独特见解,著者的精审论断随处可见,如文笔之辨、八病之解释、以及古文家与道学家论文与道的关系等等,实现了著者想“从文学批评史以印证文学史,以解决文学史上的许多问题”的写作主旨。在《自序》里,郭绍虞概括自己的治学特点是“愿意详细地照隅隙,而不愿粗鲁的观衢路”。然而通观郭著,他总是在宏观的基础上作微观的研究,纵衡盘连,阐幽发微,钩玄探赜,“是以自己一元的史观,来解释中国文学批评演变的形势”。郭著上卷以问题为纲,而以批评家的理论纳于问题之中。下卷以批评家为纲,以当时的问题纳入批评家的理论体系之中。而他对于中国文学史和批评史的总体认识和把握,贯穿始终。上卷从古代至北宋,材料的搜集和整理花费了好几年时间。他希望从这些材料中间,使人窥出一些文学的流变。“我以为自古代以至北宋,恰恰成为文学批评之分途发展期。”前期(至南北朝)是文学观念由混而析的时期,后期(自隋唐至北宋)又成为文学观念由析而混的时期。南宋以后则是文学批评的完成期。批评史的发展是“正-反-合”的波浪式的进化,从文学观念演进期到文学观念复古期,再到文学批评完成期。这是郭绍虞对于中国文学批评史发展脉络的总体认识。郭绍虞还注重从与文学史、社会学术思想的关系来考察文学批评史的发展,如著者认为南朝文学批评的发达是出于文学创作界极盛后的需要,北宋文道的偏胜,与当时的党争有关等等;郭著注重梳理纯文学观念从儒家“重道轻艺的见解”中解脱出来的艰难历程。受近代科学精神的影响,郭绍虞注意对中国文学批评范畴的解释,如“文学”、“神”、“气”、“文笔”、“道”、“贯道”、“载道”等意义模糊不清的文论术语,他都细致辨析它们在各个时代或各家学说里的意义和关系。

由于注重探讨文学观念在历史过程中的变迁等规律性问题,郭绍虞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采用“以问题为纲”的编写体例。“以问题为纲”的编写体例,便于将各个文学批评问题与整个时代的思想联系起来,也可以理清各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如上卷第二篇《周秦——文学观念演进期之一》部分,述及孔、孟、墨、庄、荀诸子各家,注重从各派思想学术的特色入手来说明当时哲学思想与文学观念的关系;第六篇《北宋——文学观念复古期之二》中述及北宋文论,作者也始终注意文论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道学(理学)之瓜葛,开篇即论“统的观念”,而且还专门为道学家之文论、道学家之诗论各自单列一节具体介绍;下卷第二篇《明代》的编写则以理学与心学之并峙交替为贯穿线索。第五篇《清代(下)——诗论》中论述性灵说时,又深刻地揭示了该派教主袁枚与颜(元)、李(塨)学派之因缘等等。这种编写体例虽然看似凌乱,却“可以看出当时各种派别各种主张之异同”。⑤这样的编写体例,在当时得到了阎简弼和朱自清⑥的称赞。董乃斌先生评论说:“郭绍虞构筑的批评史体系在学术史上的价值是不会被人们忘记的。”⑦郭绍虞还有《所谓传统的文学观》、《中国文学演进之趋势》、《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神气说》、《儒道两家论“神”与文学批评的关系》、《文气的辨析》、《文学观念及其含义的变迁》等文章,注重整理纷繁复杂的文论材料,厘定文论范畴的义界,梳理文学观念的发展演变过程。早在1929年他就曾编辑《文品汇钞》(文学批评丛书,北平朴社版),辑录马荣祖《文颂》、魏谦升《二十四赋品》、司空图《诗品》、袁枚《续诗品》、顾翰《补诗品》、郭麐《词品》、杨夔生《续词品》、江顺诒《补词品》、许奉恩《文品》等有关文学批评的著作9种。在宋诗话的辑佚校勘方面,郭绍虞取得无与伦比的成绩⑧。

简单归纳一下这本书的意义,首先,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这本书首次系统的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做了较为完备的总结,归纳出了中国古代文学接受、文学批评、文艺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发展规律,作为文学批评史这个学术领域的拓荒者,郭绍虞先生一方面总结前人文学批评的内容,一方面归纳先前文学批评史家零碎的资料,整理成书,是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一次“解构-结构”的过程。

其次,郭绍虞先生提出的文学观念演进期,文学观念复古期与文学批评完成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多年来一直推崇的看法。恰如郭绍虞先生所说“前一时期的批评风气偏于文,而后一时期偏于质”。这种观念对于后学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家们来说,是影响巨大的。这种分法的合理性更在于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是和中国文学的发展分不开的,在更大的程度上中国文学依赖于中国思想的发展,在某个时代,其主流思想就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

再次在选材上这本书也是别具一格的,“有的以家分,有的以人分,有的以时代分,有的以文体分,更有的以问题分;如第二篇 周秦——第一章 儒家——第一节 孔门之文学观——第一目 关于‘文学’诸名之意义这种凌乱的现象,并不是自乱其例,取其比较的可以看出当时各种派别,各种主张之异同也。”郭绍虞先生的这种选材方式完全是尊重历史发展的,而不拘泥于不相关的分类,这种解构的思想,即使在目前的学术界,也是凤毛麟角的。在体例编排上郭绍虞先生采用“章-节-目”这种详尽而又特殊的写作编排方式有利于日后文学批评史这个学科的建立和完善。

另外,郭绍虞先生在全书中的线索并不是单纯的改朝换代和历史时间,而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潮流变。“中心的思想”和“一贯的主张”是郭绍虞先生贯穿全书的学术精神。在当时的学术氛围内,重新建构新的学术体系似乎成了一种潮流,从哲学到史学、美学,各类学科都对于思想的传承做了极为精当的分析。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走向学科独立的道路上,郭绍虞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迈出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奠定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基础,指引该学科发展的未来方向。

注释:

①②朱自清:《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③郭绍虞在《我怎样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中曾回忆说:“当时人的治学态度,大都受西学影响,懂得一些科学方法,能把旧学讲得系统化,这对我治学就有很多帮助。”他曾翻译过日人的美学著作;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就试图用来自日本的“纯文学”、“杂文学”观念来解决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道”与“神”的关系。

④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自序”。

⑤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自序》(上卷),商务印书馆,1934年。

⑥阎简弼:《书评:<中国文学批评史>下册》,《燕京学报》33期,1947年;朱自清《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见《朱自清全集》第八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⑦董乃斌:《郭绍虞先生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成就与贡献》,《文学遗产》1992年第1期。

⑧先后有《宋诗话辑佚》(北平哈佛图书馆,1937年)、《宋代残佚的诗话》(载《文学杂志》第1卷第2期,1937年)、《北宋诗话考》(载《燕京学报》第21期,1937年)、《四库著录南宋诗话提要述评》(载《燕京学报》第26期,1939年)、《南宋诗话残佚本考》(载《文学年报》第6期,1940年)等重要著作、论文。

(赖爱清,福建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讲师、福建厦门大学中文系)

作者:赖爱清

翻译文学批评论文 篇2:

也谈文学批评的意义

众所周知,自1990年代以来,国内的文学批评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转型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先受人尊重和推崇的文学批评屡遭诟病,其形象和地位在人们心中一落千丈;一些作家甚至公开指责文学批评,态度之轻蔑,言辞之激烈,着实让人愕然。更严重的是,面对这些诟病与指责,许多文学批评者也显示出少有的退却,似乎真的感觉到文学批评就是低人一等,永远只能做文学的奴仆。很多有影响力的批评家也对文学批评失去信心,面对“江河日下”的文学批评,他们除了表现出无奈、心痛之外,就是不再那么热心了,他们更乐意用文字喃喃自语,以求慰藉自我。也许在他们心目中,当下的文学批评真的成了“一沟绝望的死水”,与其在这沟“臭水”中搅浑,不如退守内心。当然也还有那么一些批评者不是这样,他们仍然坚信文学批评自有其独立的价值和稳定、统一的意义,总是把文学批评看做一种神圣的职业,在各种指责与蔑视中阐释文学批评的意义,坚决捍卫文学批评的尊严。对于这样的文学批评者,我们当然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即使在文学多元的今天,文学批评仍然有一些稳定的、统一的价值和意义存在着,它的确需要从事文学批评的文化人去坚守与弘扬,它的确需要有良知的批评家勇敢承担维护其尊严的责任。在我看来,在当前的文化氛围中,有关文学批评的价值和意义至少有以下几个内容值得我们充分认识和坚持追求。

一、文学批评的文化传承作用

在以往的文学理论教科书和其他一些著作中,一提到文学批评,往往十分强调它对文学创作的指导作用,甚至不少文学史中在论及文学批评的作用时,也特别强调它对作家创作的指导作用。这样的认识有其合理性,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时期,文学批评的这种作用确实比较强大。但是,综观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发现,文学批评的这种作用整体上还是很小的,至于在现今的文化环境中,这样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不少作家直言不讳地指出文学批评对他们的创作没有指导作用,他们根本就不在乎文学批评中提到那些条条框框。另外一种情况是,我们对当下文学的极度不满也证明了我们的批评并没有在作家那里发生多大作用,因为如果作家真要是按批评家们的指导去写作了,批评家们就不会有那么多不满了。由此看来,说文学批评指导作家的创作可能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

文学批评不能直接发挥指导文学创作的作用,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文学批评就是文学创作的附庸,并不意味着文学批评没有意义。文学批评的其他功能是显而易见不可否认的。人们常说,文学创作具有传承文化的功能;其实,与文学创作相比,文学批评更具这样的能力。因为文学批评是理性的,是具有选择性的,它更能健康地传承文化,更能担当这样的重任。文化发展的历史也告诉我们,这的确是文学批评的一大重要功能。比如对过去发生在文学领域中的一些文化现象的理性分析与认识,就是通过文学批评实现的;再如对一些重要作家的不断认识以及对他们所代表的优良传统的继承,也离不开持续性的文学批评。鲁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所代表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资源的一部分,多年来人们对鲁迅的认可与敬仰也正是在此前提下形成的。但鲁迅精神的传递并不是自动发生的,它必须依赖文学批评家们的不断努力才能持续和延伸下去。从鲁迅开始创作起一直到现在,有关鲁迅文学创作的研究与批评从未间断,正是有了这些持续不断的研究与批评,才使得我们对鲁迅的认识越来越丰富,才使得他所代表的那些优秀的文化精神薪火相传,成为我们全民族的精神资源。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文学研究与批评,鲁迅和他所代表的文化精神也许早就被人们遗忘了。从这一角度来看,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功莫大焉。鲁迅之例只是个案。如果我们把文学批评的范围放大一点,就会发现它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之大。比如那些种类繁多的文学史其实也是一种文学批评与研究,它在某种意义上也起着文化传承的作用,而且影响更为深远广泛,因为一代代的学生正是通过特定的文学史才会了解发生在过去与当下的文学现象,并形成一定的文化观念,藉以指导人生,受用终生。文学批评的文化传承功能不但体现在对本国文化的传递上,同样体现在对外来文化观念和精神的传递上。远的不说,新时期以来的一些文化现象和热点就足以说明这一点。比如有关现代主义的争论、先锋文学的探讨、后现代主义的引进等,都和文学批评的参与分不开。毫无疑问,文学批评的文化传承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我们应当重视它的这种作用,以便让它更为有效地发挥这种功能。

二、文学批评的文化建设作用

文化建设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其包括的内容纷繁庞杂,牵涉的范围广博多元。文学艺术或曰文艺活动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翼。在文艺活动中自然含有文学批评这一内容。但实际上,人们很少去讨论文学批评对文化建设的作用。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可能是复杂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批评者们缺乏这方面的意识。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指出,文学批评是文化建设的一股强大力量,而且是冲在最前面的力量。回想“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这样的说法就会得到有力证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直接目的是推翻封建旧文化,建设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的全新文化。在批判旧文化的各种缺陷的同时,“五四”先辈们援引西方的各种理论,试图让其取代落后过时的封建文化,而这种文化建设实践的主要阵地就开辟在文学领域,这其中文学批评和理论提倡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还是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以及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这些以文学批评或理论倡导为鹄的的文章在促进新文学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大力促进了新文化发展的步伐,在不断的探索中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五四”时期文学领域内的文学批评和相应的理论倡导,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建设肯定是空中楼阁。大致相同的情形在1980年代初期也出现过,那时文学批评在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对许多敏感话题的大规模讨论都发生在文学批评领域。例如:文学与人性,文学与人道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化(以对寻根文学的讨论为主导)等,这些重要的关乎文学的评判与论证对当时的文化建设起了直接作用。到了1990年代,有关人文精神的讨论、民间理论的提出以及由此引发的讨论等都是发生在文学领域内的重大文化事件,它们对整个1990年代的文化发展、变化产生过巨大影响,甚至直到目前还在发生着作用。所有这些都说明,以文学为圆点但涉及广泛层面的文学批评对社会文化的转变与建设都会发生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一事实明确地告诉我们,文学批评是构成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因素。尽管它的直接对象是文学现象,但它一经流通于社会,产生的影响就绝不会仅止于文学。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至于过分狭隘地看待文学批评,认为它只对文学负责、只对批评者负责。我们应该正视它的文化建设作用,理直气壮地、真诚地从事文学批评,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文化眼光的文学批评者。

三、文学批评的审美价值

文学批评面对的对象首先是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又首先是一个客观审美对象。由此,人们历来特别强调文学批评“发现美”的功能,即认为文学批评的职能在于引导读者发现美,为读者解释美,从而把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中的美展示给读者。这样的认识与强调自然没有问题,完全符合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问题的另一面是,我们在强调文学批评发现美、解释美的时候,往往会忽略文学批评自身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自1990年代以来,这种倾向表现得尤为严重。一些批评者沉迷于从西方移植过来的理论,在批评中大肆运用各种新名词、新概念,无暇顾及批评文本自身的审美价值,结果使得批评成了一堆乱哄哄的名词堆积,批评文本自身毫无美感可言不消说,就连被批评的对象有哪些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也不得而知,这样的文学批评留给人的只能是枯燥无味的面孔。当然,也有许多批评家注重批评文本自身的美学价值,注重文章结构的安排、语言的选择、逻辑的严密等,他们的评论既是对批评对象的一次审美阐释,也是一次独立的美的创造之旅;读到这样的批评文字,是一种双重的美的享受,它们给人的冲击和震撼是长久的,深入骨髓的,如:

储福金是厚积薄发的学者型作家,是自觉的文体家,虔诚的语言本位者,有着令人惊叹的文字能力:精雕细琢,晶莹圆润,随物赋形,不逞机辩,激情而内敛,呈现出细密柔和的光泽、色调与质地。而随处可见的堪称优秀的白描技法,更是提升了小说的文体品格。读《黑白》,感觉如食上品鸭梨,入口细腻酥软,几无渣疵。(张宗刚:《内外双修的深度写作》)

读这样的批评文字所激起的内心愉悦是自不待言的。它的真正价值还在于有效地引导读者去发现艺术作品的美,领略艺术作品的美,甚至学会怎样去鉴别美,热爱美。毫无疑问,这样的批评文字应当成为每一个批评者努力修炼的目标,因为只有批评者的批评话语本身具有审美魅力时,它才有可能达到传递美的目的,否则再多的发现都只能是论者个人的自言自语。

文学批评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对某种审美倾向、审美趣味的促成和培养上。很多时候,我们会特别强调文学作品对读者审美倾向的引导和审美趣味的培养,其实在文学批评发达的文化环境里,文学批评的这种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有时候甚至比文学作品发挥的作用还要大,尤其在文化、文学的转型期。例如“五四”时期,正是在一大批文学革命者的批评倡导下,以白话文为主导的新文学才逐渐成为读者的审美对象,在文坛上占据越来越显要的位置,并最终取得辉煌胜利。我们知道,文学革命初期,文学翻译和文学批评占据着主导地位,而翻译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介绍国外的文学流派和思潮,这样的翻译实质上也是一种批评。这跟当下评论界翻译介绍现代主义、消费主义文化、法兰克福批判理论、女权主义文论等一样,都是一种具有批评性质的活动。“五四”时期的这些批评活动吸引并引导了年轻一代的读者,培育起了他们鲜活的审美趣味,使得他们对白话文有了全新的认识,为白话文学的流行创造了广大的群众基础。可以说,新文学的成功,文学批评功不可没,正是它们的倡导,使得当时的文坛形成了新的审美倾向,为新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文学批评的意义和价值当然不仅仅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也不是孤立地在发挥作用,它们往往会交织在一起,共同彰显着文学批评的功能。作为从事文学批评的文化人,应该能够意识到文学批评的这些重要功能,在实际的批评活动中有力而正确地发挥自己的批评才能。批评家应该明白:文学批评不仅仅是对自身生命价值的确认和提升,更不是在玩激情四射的文字游戏,而是对社会文化发展与建设应尽的责任。

作者:胡沛萍

翻译文学批评论文 篇3:

浅析当代文学批评在新媒体时代的应对策略

摘要:现代化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许多新媒体形式的出现,在新时代下,多种媒体形式的融合是文学创作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大文学批评写作人员必须尽快找准自身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新定位,及时完成自身写作模式的革新,如此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开展当代文学批评在新媒体时代的应对策略的分析,进行文学批评写作的新诉求研究,将就新媒体时代下文学批评写作人员的自身写作模式的革新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文学批评;应对策略;写作

在当前科技发展速度势头十分迅猛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学行业领域也逐渐受到各种新兴媒体,以及现代化智能移动设备的影响,媒介传播形式已经在不断的发展中变得更加多样起来。所以新媒体时代要求文学批评写作工作者,能够对自身的工作理念与方式进行革新,使写作模式能够与时代的发展相协调,从而为文学创作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一、当下文学批评写作工作开展进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进行新媒体时代文学批评写作工作开展进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全面研究,发现批评写作人员储备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现如今,思想认识不到位是阻碍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融合的一大阻碍。很多文学写作企业领导依旧处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之下,对互联网技术引入缺乏积极性,认识不到二者融合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以至于各方面资源投入都较少,根本不足以支撑具体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现如今适应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融合的专业型文学批评写作人员依旧存在巨大的缺口,这使得技术融合的脚步不得不放缓。很多文学批评写作人员往往只精通一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同时掌握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文学批评写作人员十分稀少。此外,互联网广播电视人员的配置存在职责不明等相关情况的存在也为技术融合带来了阻碍。

二、当代文学批评在新媒体时代的应对策略实施方向

进行新媒体时代下文学批评写作的方向的全面研究,主要可以将研究内容总结为进行文学批评写作人员全能化自身写作模式的革新、从文学实践出发实现革新两点,具体的研究内容可以总结归纳如下:

(一)进行文学批评写作人员全能化自身写作模式的革新

在传统文学创作行业中,批评写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进行创作,而新媒体则要求写作人员变革自身的写作模式,可以在新的理念要求下全能化写作内容,并摆正文学批评工作责任,从而在实现其价值功能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从文学实践出发实现革新

文学批评可以帮助创作者对文学的规律、性质以及特征进行深入的认知,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自身的文学创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评论与鉴赏后,也能够帮助读者在参与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的思想观念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理解,直接推动文学社会作用的平稳发展。所以文学批评从本质上来说,是对文学实践的直接反映。因此符合新媒体时代要求的文学批评工作,可以对不同时代与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与评论,给现代文学作家的创作倾向与思维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并使其在对不同文学作品进行赏析与评价的同时,引导其进行文学实践时能够对当前的文学风尚与文学价值进行有效提升,从而在满足读者审美艺术需求与阅读需求的同时,推动时代审美思想观念的建立与完善。另外,文学批评作为文学争论中最为直接的讨论模式,两者都是从真实生活得到的理解,在笔者看来,相互促进而又不能从一而论,情感与实践有时统一的有时又要分而处之,文学批评作用影响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既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又以情感评价裁判生活。

三、当代文学批评在新媒体时代的应对策略

结合新媒体时代下文学批评写作的方向,进行新媒体时代下推动文学批评写作的有效策略的全面研究,主要可以将探究内容总结为拓展思想、学习技术,丰富知识储备、精确把握方向两点,具体可以将研究内容总结归纳如下:

(一)创新写作观念

文学创作行业领域能够在时代的浪潮中稳步发展,需要文学批评写作人员在新媒体背景下,打破传统写作观念对自身发展的桎梏,自主的对新思想、新观念、新模式以及新气象进行学习,意识到对自身观念进行变革对的重要性,能够自主的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文学批评写作工作中,并创新式的利用不同多媒体形式对文学批评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与发展,在保证文学创作行业领域未来稳定长久发展的同时,切实提升文学批评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从而在促进信息传播速度最大化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写作质量。

(二)提高批评写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需要大量高素质复合型专业文学批评写作人员的支持,但现如今很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都无法达到要求。对此,广大从业人员必须尽快调整思想,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对传统写作行业造成的冲击,积极自主的学习相关技术,掌握技术融合的有效方法和形式。同时,文学写作部门的领导必须加强对技术融合重要性的认知,将更多的资源倾斜到这一方面,组织专家人员对网络媒体存在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精准把握技术融合的正确方向。加强技术融合的宣传力度,强化广大职员的意识。此外,积极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培训教育工作,提升其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为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实现主体意识有效创建

文学批评中的主体意识,主要是指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主题以及文化价值,为了体现文学批评工作的本质,需要文学批评写作人员意识到情感共鸣是推动创造性批评最直接的要素,因此在进行批评写作时,需要写作人员对自身主体意识进行有效的构建,通过自身文化积累中所形成的审美情趣、文化意识、情感需求、文学观念以及哲学意识入手,对作品的创作现象以及主体趋势进行准确的分析评论,分析其能否在符合批评主体意识的同时,形成符合大众需求的批评意见。

主体意识是指导文学批评写作人员评论深度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合理区分文学批评与鉴赏的主要方式。虽然批评与鉴赏拥有相同的精神层面,都能够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并给其带来更好的审美享受。文学批评写作人员需要以审美为载体开展写作活动,但需要合理把控自身的审美需求,通过主体意识的建立与完善,对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价值与存在的问题,以理性客观的角度进行阐述,在文学批评内容具有满足读者审美需求的同时,保证批评结论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这就要求文学批评人员为确保批评写作内容的客观性,排除干扰自身思维意识的扰乱因素,保证主体意识有效创建,从而有效推进当代文学批评在新媒体时代未来的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进行新媒体时代下文学批评写作的新诉求的全面研究,我们在明确当下新媒体时代文学批评写作工作开展进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开展新媒体时代下文学批评写作的方向和新媒体时代下推动文学批评写作的有效策略的进一步探索。文学批评写作人员自身写作模式的革新是改革的重要部分,本文详细探讨了文学批评写作人员自身写作模式的革新的方向和具体策略,希望可以为文学创作行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冬梅.文学欣赏中文学批评的语用功效[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69-170.

[2]毛潔.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文学作品中文学批评的翻译[D].西北大学,2010.

[3]康响英,刘宝岩.文学批评在文学欣赏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探索,2006(7):67-68.

[4]谭晓渝.《王子复仇记》中文学批评在文学欣赏中的应用[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1X):81-82.

[5]傅琴芳.文学批评理论介入英美文学教学的困难及应对策略[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1):172-174.

作者:吴晓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政治哲学分析论文下一篇:难治性妇产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