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中的虚实

2022-09-10

中国古代的虚和实问题属于哲学宇宙观的问题。老子《道德经》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老子在其书中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把“道”和“名”相提并论,这里的道和名都是常在的“道”和常在的“名”,胡曲园在《论老子的“道”》中说:“老子在全书开章第一段里提出来的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老子以无为本体,它的“实”即无,而其“名”则是命名之意,也就是如何给宇宙本体命名的问题,也是虚实的问题。

《老子》第五章说:“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里的“虚”即虚空之意,而“屈”是穷竭。是为:正是因为空虚,所以功能不能穷竭,风箱一推拉它的锋就源源不断地出来。《老子》从开篇言“道”的“有”“无”之别,到第十一章把“有”“无”具体化为“器”“用”。完成了从概念的“有”“无”到具体“有”“无”的转变。十一章写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这里的“有”“无”就是谈具体之物的虚实问题,足以说明老子很重视虚无在器物中的作用。

老子曰:“大音希声”。陈鼓应解释是:“最大的乐声反而听来无音响。”[2]张松如解释是:“最大的音乐听来无声。”[3]王弼曰:“听之不闻曰希。……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4]由此可见“大音希声”就是道的规律性而言的,听之不闻而又蕴涵无限,即虚无的音乐,有了“虚”与“无”,才能生出“实”与“有”。因此,“大音希声”是音乐虚实现象的本源。老子崇尚的事自然之音,自然之音即他谓之“道”的声音。“大音”即音乐的道,是听不见的音乐。

在音乐里,我们常有这样的情况,在演奏或演唱的时候,音调由高亢嘹亮洪壮急促变到低微以致于无声,就是由实变虚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白居易在《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5]这就形容音乐上虚之美的韵味。许多作品往往在热闹场中动作快要到极重要的一点时,忽然万籁俱寂,现出一种沉默神秘的景象。著名英国诗人约翰·济慈(John Keats)在《希腊古瓮颂》(Ode on a Grecian Urn)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优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优美”(Heard melodies are sweet;but those unheard are sweeter),[6]也是说同样的道理。老子《道德经》开卷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就是说哲学中有虚之美。流行语中有一句话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音乐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虚之美[7]。曹魏哲学家王弼提出:“若温也则不能凉矣,宫也则不能商矣。形必有所分,声必有所属。故象而形者,非大象也;音而声者,非大音也。然则四象不形,则大象无以畅;五音不声,则大音无以至。四象形而物无所主为,则大象畅矣;五音声而心无所适焉,则大音至矣。”[8]尤其最后一句意思是,“虽然声音通过‘五音’变大出来,但并不执着于‘五音’。如此,‘大音’才能通达”。将五音视为大音的物质载体,大音是涵盖一切具体音乐的绝对精神,是人们进行音乐创作表演和审美这样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的过程。没有具体的“五音”,便不能达到“大音”的境界。“大音”是“虚”与“五音”是“实”,它们是一对既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组合体,既对立又相互转化。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大音希声”的理论是“道”理论的延伸和发展。“希声”到“有声”,由无形到有形,便产生了“五声”,所有音乐的表现形式,都是这个阶段的再现。音乐表演、音乐审美以有声之音为基础,才有可能音乐的至高境界。这种音乐,就是“无”的音乐,音乐以无为体、以有为用,有由无声,无是虚、有是实,由“有”方能知“无”,知“无”才能体察“有”。只有沿着有声之境,才能进入无声的“大音”之境。“大音”与“五声”的辩证关系,指出了音乐从哪来到哪去,也道出了音乐的本质和认识音乐本质的方法与音乐审美的不同境界。

庄子《人间世》中说“虚室生白。”[9]“室”即“心”,“白”即“纯白”,指什么也不存在的虚无的心理状态。又说:“唯道集虚。”[10]……虚实结合方能得道,这不仅是对到的认识达到了辩证的阶段,而且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都是注意到艺术境界里的虚实要素。也代表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

中国人的最根本的宇宙观是《周易传》上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画面的空间感也是凭借一虚一实、一明一暗的流动节奏表达出来。虚同实联成一片波流,如决流之推波。明同暗也联成一片波动,如行云之推月。这就是中国艺术空间境界的表现法。

摘要:老子尽管主张虚无、清静、无为、自然的世界观,但他并不否定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反他主张“无为”是不妄为,是为了更好的“有为”,老子的“道”和“无为”都是虚与实、有和无的辩证统一,而不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这种宇宙观表现在艺术上,就要求艺术也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成为一个基本的美学理论问题。

关键词:虚实,大音希声,审美,音乐

参考文献

[1] 老聃《老子河上公注》,四部丛刊景宋本。

[2] 吴钊《中国古代乐论选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3]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四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4] 朱光潜.谈美.北京.中华书局,201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下一篇:安全阀校验过程中的风险识别与管控思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