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性报道与人文关怀

2023-06-09

第一篇:灾难性报道与人文关怀

后本剧时代的灾难叙事与人文关怀

“后本剧时代的灾难叙事与人文关怀”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文艺理论研讨会2010年年会

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10年5月13日——15日 中国·四川·宜宾 说明:

1. 本汇编收录时间截止于5月12日24时整。 2. 以作者姓氏汉语拼音为序排列。

“后悲剧时代”与汶川大地震自愿者的道德意义

宜宾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曹家治 内容摘要

大灾难及人类的应付方式常常会深刻改变人类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认识。汶川地震前的时期因国人令人沮丧的道德表现而被“愤青”指称为“后悲剧时代”。汶川大地震自愿者火山爆发般的扶危激情迅速刷新了国人灰暗的道德意识,高调显示出国人道德面貌与精神境界灿烂明亮的一面,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今社会进步积累的必然,是国人物质生活与心灵自由度改善而致“人化”程度提升的表现。汶川大地震自愿者大群体救援行为自由自觉地“真道德”性质,内涵着人道主义悲剧意识与存在主义悲剧意识,是对“后悲剧时代“指称的否定,更是表征中国社会进入“悲剧时代”的一声春雷,一枝出墙红杏。 关键词

后悲剧时代

汶川大地震

自愿者

自由自觉

真道德

悲剧时代

消费主义时代的悲剧与人生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曹万生 内容摘要

消费主义时代仍有悲剧。权利方和资本方无意识承认。否定前政治的悲剧成为权利允许的主流。17年、文革的历史悲剧,新时期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政治悲剧。消费时代由于市场的需要,好莱坞大团圆模式成为主流。消费主义时代的悲剧书写变形。张承志、史铁生的政治变形。罗伟章的人道主义悲剧展示了消费主义时代农民命运悲剧与人道主义严峻性命题。灾难书写时悲剧。第三种悲剧在中国缺乏作家的深刻表现。 关键词

消费主义

悲剧

宗教

理想

现代主义

人道主义 生态灾难电影的叙事视角与叙事伦理

——以《可可西里》、《2012》为例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程丽蓉 内容提要

在“生态电影”的共名之下,中西方电影存在巨大差异,电影文本叙事视角的选择以其蕴含的叙事伦理的差异,反映出电影背后中西生态文化取向的差别。《2012》式的好莱坞生态灾难大片时遵循经济伦理的超级视听消费品,以特定叙事视角和特效技术实施抵抗消费主义,代表东方生态理论的影像书写。这种差异促进人反思影视传媒如何才能真正适度的传达生态关怀而不被娱乐消费所销蚀。 关键词

生态灾难

叙事视角

叙事伦理 审美心理·文化转型·关系反思 ——三维试阈中的《2012》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大学学院语言文化系

董琦琦 内容摘要

灾难电影已经成为当代电影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往往凭借非常态的蒙太奇结构手法令观众体验到“子弹穿膛”式的震惊效果。《2012》的票房胜利再度印证了灾难低昂应内蕴的独特魅力。面对上述现象,文章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深入进行了反思:首先,《2012》通过酷炫劲爆的仿像画面消解了虚拟与真实之间的界限,真假难辨致使审美距离随之丧失,观众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史无前例的虚无感无疑是人类恐慌情绪生成的直接缘由;其次,《2012》作为奇观电影的典范,标志着电影范式的时代转型,在根本上又是文化观念演变的结果;最后,有别于古希腊时代的睦邻有伴关系,人与自然地关系在影片中高度紧张,与系列间性哲学的创建初衷一脉相承,包括《2012》在内的当代灾难电影均致力于为主客观系的改善做出努力。 关键词

审美心理

文化转型

关系反思 回顾·总结·前瞻

——有关地震文学创作和研究的述评

四川文理学院

范藻 内容摘要

两年来地震文学的创作抒情和纪实文体有余而虚构文学不多。地震文学研究呈现出了“四多四少”的症状:即研究诗歌的多而研究文体的少,侧重于宣传效应的多额头注重学理的少。如何通过这次大地震产生的地震文学进而引发的文学现象,进行系统性、全方位和深层次的研究,突出地震文学所反映和表达的以人为本的道德诉求和众志成城的社会意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还未能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地震文学

创作

研究

总结

前瞻

汶川地震和海底地震后20天作家行为的民族责任感比较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傅其林 内容摘要

海地和中国都是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出现了众多的文学艺术家。在大地震面临,作家显示出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责任感和民族意识,这是灾难对文学家的考验 。但是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在汶川大地震和海地大地震中的作家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是与时相共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与人民共苦难,在救灾和文化使命方面,在文学发展和繁荣方面做出了世界性的独特行动,这是海地作家所难以企及的。虽然海地作家本身遭受重大损失,地震后仍然处于恐怖和痛苦、绝望中,而不像中国作家大多处于地震灾区的外围,在人身安全和创作心态、通讯媒体方面都占据着优势,但是中国作家行为仍然是集体性的、积极的,也是不顾自身安危的,这是中国作家的民族气节,这是中国作家的文化力量,也是中国作家存在的合法理由。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海地地震

作家行为

民族责任感 一曲非常时期的人性悲歌

——《唐山绝恋》的悲剧美学精神 内容摘要 近年来,在中国文坛上曾掀起过一场地震文学热。地震文学开始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视野。《唐山绝恋》作为其中比较优秀的一篇,在刻画非常时期的人性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悲剧美学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地震中的“人”与“自然”:渺小的人类,强大的自然力量;

二、地震中的“人”与“社会”:灾难中“情”与“贵”的艰难抉择;

三、地震中的“人”与“人”:延宕一生的苦难记忆与创作于灵魂的升华;

四、地震中的“人”与“自身”:灵魂的扣问,对错的难辨。 关键词

地震文学

人性

悲剧精神 灾难艺术的人文关怀与伦理立场 内容摘要 从5·12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新闻影像与文学艺术一起不仅重现了灾难当时的真实场景作品随之兴起,而且起到足够的社会作用,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作用。在这种非常态的社会状况之下,整个文学艺术的叙述方式都以社会作用、国家整体利益的伦理立场。但另一方面,灾难艺术除了表达大灾大爱为核心的权威话语,还应该扩展情感空间,以更广阔的人文关怀来丰富人们的灾难体验和精神世界。 关键词

灾难艺术

人文关怀

伦理立场

救更多地是通过影像主人公的牺牲和自我救赎来完成的。 关键词

好莱坞商业灾难片

欧美艺术灾难片

拯救叙事 后悲剧时代文学的多难视域

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生院

王宇 内容摘要

“后灾难”见证承载了被苦难和死亡扭曲的人性,而这种人性发展成了这样一种可能,即打破这种孤独和恐惧,并在于他人的联系过程只能够重新拾回共同抵制灾难邪恶的希望和信心。人类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一切重大灾难并由此逐步积淀成型的灾难记忆,是文学不能不进行深度关注的重要题材。文学史上这种对灾难记忆的深瞻的思想意义传达以及体现出的卓越的艺术成就,我们可称之为“后悲剧”时代的文学。本文主要借助地震诗歌和小说两种题材,借以表达后灾难时代文学表现出的多维视域。 关键词

后灾难

诗歌

小说

多维视域 后现代“灾难电影”的叙事策略

——评近年来灾难片的影像书写

四川省社会科学学院文学研究所

王小平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对科技的工具理性的反思和人类前途命运的焦虑,灾难电影已成为世界电影一个新的类型和潮流,它的积极作用在于把人类从“自我”中心主义的自恋中唤醒,回到“自我”的轨迹上,恰当确立人在这个尚属未知和神秘的宇宙自然地位置,认识到人类仅仅是这个世界的平等一员。但是,我们从当今的灾难电影中看到积极一面的时实现资本增值,候,也看到了它带来的明显负面效应,以好莱坞为主导的灾难电影史资本主义,推行文虎观念、生活呢观念的策略,它以电脑特效作为基础,以奇观、震撼的视觉效果刺激人的感官,达到娱乐受众的母的。灾难电影以游戏的态度来看待人类所面临的灾难,属于后悲剧时代的娱乐化的灾难叙事,缺乏从哲学、宗教的终极追问的角度,去反思人类面临的苦难和悲剧命运。电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文化史追寻意义的场域,不仅如此,艺术还是人类超越生存困难,在想象中去消弭悲剧命运的方式,因此灾难电影理应表达人类的苦难意识和悲剧意识。 关键词

后现代灾难电影

仿真化奇观化娱乐化

苦难意识悲剧意识 边缘叙事与身份焦虑

——郑小琼诗歌的身份意识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魏红珊

内容摘要

新世纪以来,当代文学涌现出“农民工书写”的繁荣景象,农民工的书写不单是对打工生活边缘生存境遇的关注,也是对处于双重边缘的农民工身份问题的探究。本文从文化身份入手,通过郑小琼文本审视其中滞留在文化边缘地带的农民工的身份焦虑,并找寻危机的根源。 关键词

农民工

身份书写

身份焦虑 当代悲剧精神的向度与限度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处

向宝云 内容摘要

我们之所以认定中国文学屋悲剧,乃是基于对中国文学缺乏悲剧精神的判断;中国文学缺乏悲剧精神,源于中国社会缺乏悲剧精神。长期以来,我们更多或轻易地看到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本特质所致,其实她还是和中国的政治特点密切相关。中西方不同的国家起源形态及由此孕育的法律精神深刻的影响和塑造了国民性格,由此造成的自由意志与承担精神的缺失,是使中国社会与艺术悲剧精神贫瘠和淡化。在当前语境中,悲剧精神仍然有其充分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但也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限度。 关键词

悲剧精神

法律精神

当代语境

正当性

限度 灾难文学的意义以其叙事策略 四川省科学院学所

向荣

王宁

灾难文学的叙事策略包括关注和描述日常情感在灾难情境的发生和表征、关于灾难的及时性描述与延时性描述的叙事策略、灾难作为隐喻的叙事策略、灾难文学本土化的策略等。灾难文学具有日常情感与日常责任、人性体验、强化民族体验与国家认同的多重审美意义。 关键词

灾难文学

叙事策略

审美意义 后悲剧时代与汉语文化的苦难意识 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向天渊 内容摘要

所谓“后悲剧时代”,不是指没有悲剧发生与悲剧作品的时代,而是指丧失悲剧感或者说缺乏苦难意识的时代。在西方悲剧观念的影响下,学界对中国古代究竟有无悲剧的问题讨论已久。就问题而言,中国谷底确实没有西方式的悲剧;但即使所谓“大团圆”的作品,同样具有苦难意识,只是其纾解苦难的方式与西方颇不相同。为了避免 “后悲剧时代 ”这只丧失家园的西方蝴蝶,在东方中国煽起一场消解悲剧与苦难的文化飓风,学者、作家、艺术家们必须联起手来,努力构建汉语文化的苦难意识。显然。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但是我们以别无选择。 关键词

后悲剧

汉语文化

苦难意识

传统“扶危济困”与抗震救灾志愿者行为研究 宜宾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谢美英 内容摘要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无情,志愿有爱。在抗震救灾的最紧要关头,志愿者们

用他们的每一分倾力援助、每一点细致关怀,表达着中国人名对灾区群众的深情厚意,诠释出同胞的责任和大爱,弘扬了传统“扶危救困”精神。 关键词

扶危救困

抗震救灾

志愿者

行为研究 现实灾难中的审美可能与叙事伦理

四川省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院

徐国彪 内容摘要

本为首先将现实灾难按照其中的力量对抗区分为自然力和亲历者两个部分,并对现实灾难不能作为审美对象的理论观点进行辩论,同时分析了现实灾难中的悲剧和崇高的审美形态,在此基础上对现实灾难叙事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初步探析。 关键词

现实灾难

审美可能

叙事伦理 差异化的灾难影像

——灾难电影《2010》与《惊天动地》比较研究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薛扉页 内容摘要

灾难时中外电影的重要母题,但不同灾难电影有着不同的叙事与悲剧意识。西方灾难电影《2010》与中国灾难《惊天动地》同样取材于自然灾难,《2010》在保留了自然冲突的同时深化了好莱坞的英雄主义与人性的探索,而《惊天动地》则进一步将主题上升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颂歌。 关键词

灾难电影

差异

《2010》

《惊天动地》

后悲剧感和小人物的命运:贾樟柯电影的一个人立场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

杨东 内容摘要

后悲剧感和小人物的命运是理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代价的一个视角。本文选择当代中国导演贾樟柯的电影作为题材,将后悲剧性这一批判范畴语境化,试图从空间和时间两个层面诠释后悲剧性与小人物命运的关联性,这一关联性具体解析为“故乡的瓦解”和“存在的碎片”。 关键词

后悲剧性

贾樟柯

故乡

存在 救赎:现代文明中灾难叙事的启示意义 四川省社会科学学院所

杨书 内容摘要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经磨难的风云百年。人祸之灾是这个百年的灾难之最。为了人类的救赎,阿伦特、阿尔多诺、列维纳斯等思想家曾悲心痛思,从“人祸”之灾“何以会发生”来寻求对生者何未来的救赎。哲学反思的影响毕竟范围有限,哲学对灾难的顿悟不得不仰借叙事性文本的诗性阐释与再阐释。当叙事性文本将死亡的抽象数字还还原为一张张会小会哭的脸,还原成父母兄弟姐妹夫妻儿女,还原成奔跑、跳跃、舞蹈,还原成饥饿、寒冷、疲劳、虚脱,还原成惊恐、痛苦、悲哀、绝望,还原成刺破黑暗的低语······用真实的人类经验来抵抗遗忘,对灾难有记忆有警觉,才谈得上对现世和将来的救赎!灾难叙事的真正价值与启示在于对当代精神的救赎。 关键词

灾难

叙事性文本

救赎 地震诗歌与国民性的重塑

四川省社会科学学院文学院

曾平 内容摘要

由普通中国人第一时间内创作的地震诗歌,以朴素的方式完成可对于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一次集体书写。对照晚清以来只是精英对于国民性的激烈批判,我们发现,又21世纪的中国民众及作家们书写的国民性的已与晚清以来中国知识精英所书写的国民性有了天壤之别。地震诗歌的意义不在于它的文学价值,而在于它表达了公众的心声,重塑了中国人全新的国民性。 关键词

灾难

诗歌

国民性 灾难片和我们的灾难意识 上海大学学院

张蕊 内容摘要

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灾难就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近现代以后,对生态平衡的过度破坏使得灾难频发。人们的目光也渐渐关注开始与灾难。艺术反映生活,以灾难为题材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而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就是灾难片。本文将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和被称为“首都国产灾难大片”《超强台风》进行比较发现,后者只不过是按着灾难片外衣的主旋律电影。李泽厚将中国文化的整体精神总结为实用和理性,正是因为这些,我们的民族缺乏忧患意识,这是我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灾难片的关键。而现如今的灾难片所承载的已经不仅仅是娱乐功能可,他还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也应该有一些对生命、对灾难、对未来的反思性忧患意识。 关键词

灾难

灾难片

灾难意识

第二篇:“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媒体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摘要】人文关怀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方面,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尤为重要。本文对“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新闻报道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进行分析,并指出我国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现状,以期为今后新闻报道中有关人文关怀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东方之星”沉船

一、沉船事件与人文关怀

1、新闻事件的背景介绍

2015年6月1日21时30分许,隶属于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的“东方之星”客轮,从南京驶往重庆的途中突遇龙卷风,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

事故发生后,湖北省启动突发事件一级响应,成立水上搜救指挥部。长江船务管理局和省、荆州市、监利县已调集力量在现场开展紧急搜救。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对长江沉船事故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国务院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搜救工作。同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率有关部门负责人紧急赶赴事发地,现场指导沉船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在此次“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各方媒体都进行了持续的跟踪报道,力求最大限度的还原事实,倾注大量的人文关怀,进行了初步的反思,做到了新闻媒体应尽的社会责任。

2、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一词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其核心是反对一切以神为本的旧观念,宣扬人是万物之本,用“人权”对抗“神权”,并且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人文关怀应当是对人的生活状态,精神和人格独立的一种关怀,换言之是要真正的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大的人文主义者”的唐君毅认为“人文的思想”即指对于人性、人伦、人道、人格、人之文化及其历史之存在与其价值,愿意全幅加以肯定尊重,不有意加以忽略,更决不加以抹杀曲解,以免人同于人以外、人以下之自然物等的思想。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闻媒体越来越重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新闻媒体报道的人文关怀,主要指媒体对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人的精神需求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即要求新闻媒体人充分尊重人权,以人为本。以“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为例,在这种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这种人文关怀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1)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

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媒体人首先应当保持对遇难者的尊重,其次对遇难者家属的采访和报道也应当尽量尊重其隐私与悲恸情绪。

(2)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作为新闻报道尽量保持新闻内容的公开、及时、透明是首要前提。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首先受众作为新闻的主体对事件的内容具有知情权。其次,遇难者和遇难者亲属对事件的具体细节及善后工作都具有知情权。

(3)促进新闻事业自身的发展

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性,有利于新闻媒体社会功能的实现。

二、“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媒体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1、新闻报道表现形式中的人文关怀

记者作为连接新闻和事件的主要媒介,在新闻活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能自觉具有人文关怀的意识,充分尊重和理解被访者,将会在采访者和被访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桥梁,减轻受访者的心理负担。使得双方可以更好地沟通,还原事故现场,进而挖掘新闻背后更多的故事。因此在灾难性新闻的采访中,记者在获取新闻素材的同时应充分尊重和保护受访者情感需要和隐私。

重大的灾难性事故不仅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更多地是给遇难者及其家属带来心灵和精神上不可弥补的创伤。同时全社会也会陷入巨大的悲伤情绪之中,公众不仅需要知情,更需要疏导和鼓舞。此时媒体不仅要对事故进行真实详细的报道,而且要把握好舆情,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在此次“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的报道中,许多媒体就表现出来高度的人文关怀意识。6月1日晚,在沉船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许多主流媒体通过其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形式率先对事故进行简要的报道。6月2日早,各大电视台通过早间新闻对事故进行报道,使大众通过权威媒体了解事故的进展。与此同时各大网站纷纷开设专栏对事故进行追踪报道,电视媒体也对此次事故进行了集中报道,例如东方卫视在沉船事件发生以后迅速在常规新闻节目《看东方》中做了集中报道,而且暂停了随后的娱乐节目。在此次沉船事件中,各大媒体的反应及时,报道迅速,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稳定了民心,对社会的舆论导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新闻媒体还透过多种形式体现其人文关怀。例如,百度关于“东方之星”的搜索版面调整为黑白色,以此表示对遇难者的哀悼。在“东方之星”遇难人员“头七”祭奠日这一天,各大电视媒体纷纷停播娱乐节目。参与现场救援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列队,集体为遇难者脱帽致哀3分钟,现场船舶同时鸣笛3分钟,向遇难者致哀。在哀悼的队伍中,包括中新社在内报道沉船事件的媒体记者,也暂停手中工作,为遇难者默哀。②?各大媒体所表现出来的全国的哀悼也表现出了对逝者的尊重与安慰。

2、新闻报道内容中的人文关怀

在突发性灾难面前,对于新闻事实的报道和对人的精神关注同样重要。正如美国资深记者和新闻学教授罗恩.史密斯所言:“新闻工作者往往并不满足于报道显而易见的事实。他们还想把社会问题报道得富于人性,甚至激起读者的同感。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必须和正在经历这些问题的人打成一片,以深刻的洞察力采访他们,心怀同情和关心描述他们的处境。”③因此在此次沉船事件中,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倾注了大量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在此次沉船事件中,媒体将人作为新闻的报道主体,通过镜头前的各种“人”来彰显对人的关怀和尊重。灾难带来的无疑是巨大的痛苦,但是我们更应该探寻这痛苦背后更加伟大的东西,即人性的光辉和人与人之间的爱。

在事故报道中出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幸存者吴建强与老伴一同乘坐“东方之星”客船旅游,不幸却遇到此次沉船事故。据吴建强回忆在沉船之际老伴为了让自己逃生,选择“撒手”,他说“多亏了老伴帮了一把才能逃生”。每每谈及至此,吴建强总是禁不住流下眼泪。在“东方之星”沉船后不久,搜救组紧急派出潜水员进行水下搜救工作。潜水员官东第一个入水,在舱室内探摸时,官东发现一位老大娘,他摸到老人身边,为她戴上潜水装具,并于20分钟后和其他潜水员一起将老人成功救出水面。65岁的老大娘朱国梅成功获救。不久后,官东在水下又发现一名幸存的小伙子,由于惊吓过度,情绪紧张,小伙子无法穿戴救生装具,官东果断脱下自己的潜水重装具,和另外两名潜水员一起把小伙子救了出来。这名21岁的重庆籍船员陈书涵顺利得救。媒体通过报道这些真实的镜头拉近了大众与受灾者之间的距离,正是由于媒体对于这些在事故中彰显大爱的故事的报道,激起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在此次事故中监利县的普通民众纷纷尽自己的力量为救援和接待安慰遇难者家属提供帮助。

对于此次“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政府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事发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长江沉船事故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务院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搜救工作。同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交通运输部等有关方面迅速调集一切可以调集的力量,赴现场指挥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2015年6月2日晚,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搜救工作指挥部会议上当即决定,成立国务院“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调查组,立即展开调查工作,彻底查明事件原因,给遇难者家属和社会公众一个负责的交代。

在此次灾难报道中,对李克强总理的报道深入人心。李克强总理及随行人员向逝者鞠躬默哀,表达对逝者的尊重。他反复强调,人命大于天,当前最关键、最重要的是搜救人员,每一分钟都非常宝贵,一刻也不能放松,要千方百计,尽最大努力,任何可以救人的方案和措施都不能放弃。④这些报道体现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表现了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同时也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

结语

随着新闻改革的发展,我国灾难性新闻的报道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经过汶川、雅安、芦山等重大灾难的报道之后,新闻媒体在进行灾难性新闻报道时都自觉注入了人文关怀。诚然,由于对人文关怀认知的缺乏,我们在一些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不足,但是总体在逐渐走向成熟。媒体也逐渐担负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总之,虽然此次事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媒体人只有在报道过程中重视人,关注个体的精神情感,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人的权益和隐私,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①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②http:///xwzx/gnsz/szyw/201506/08/t20150608_5584562.shtml,中国新闻网

③罗恩?史密斯:《新闻道德评价》[M].新华出版社,2001

④http://news.youth.cn/wztt/201506/ t20150605_6718709_2.htm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2014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第三篇:护理与人文关怀

随着整体护理、社会护理、多元文化护理的推广,护理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开始向“以病人为中心”转换。护理的理论体系、功能任务、工作内容、活动空间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表现为:在护理实践中更加注重人本观和人文精神;护理服务领域在不断扩展和延伸;护理管理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护理科研开始引领护理实践等,这些无一不向社会昭示了护理学科的价值和作用,体现了护理是科技性和人文性完美结合与统一的专业.与此同时,护士作为知识、技术和人文素养集为一体的专业工作者的作用也日益凸现。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护理人员的人文基础比较薄弱,人文修养相对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因此,提高护士人文修养、体现护理人文关怀,已成为护理服务水平再上台阶的焦点话题。

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和需求、患者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它既可体现为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显现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人文精神是护理内在发展的动力和灵魂,严格护理管理、完善护理程序、强化护士的责任心等都是护理质量提升的促进要素,贯穿这些要素的是人文精神这根主线。护理技术的正确应用,护理程序中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患者身心需求的合理满足,都需要护士的人文修养加以保证。可以想象,一支缺乏人文精神的护理队伍,如何做得到观察人、认识人、理解人、尊重人、关怀人、照顾人,又怎么能适应护理的发展并提供高水平的护理服务呢?如果说,护理质量是一颗树,那么护士的人文修养就是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土壤的肥沃与贫瘠,决定了这棵树是否能枝繁叶茂,这也正是我们提高护士人文修养的出发点。

在护理实践中,体现人文素养,实施护理人文关怀还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护士要运用真挚的安慰性语言给患者以心灵抚慰,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心和体贴;运用巧妙的告知性语言告诉患者其病情进展、治疗护理措施、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运用合理的解释性语言解答患者的问题,取得患者的理解;运用恰当的鼓励性语言激发患者与疾病抗争的勇气和信心。此外,护士要书写各种护理文书,如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护理措施、制订护理计划、书写交接班报告等;要将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和科学研究结果撰写成论文;要开展健康教育,需要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要对护理实习生实施临床带教,需要书写教案。而这一切都要求护士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因此,护士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实施护理人文关怀的第一步。

其次,处理好专业人际关系,包括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护士与患者及家属关系,以及护士与护士、护士与医生及其他医务工作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和群体的凝聚力,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完成工作目标。它是护士人际关系修养的水平的体现,它决定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最后, 提高护士的伦理道德修养使护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道德责任感,理性地面对护理过程中的冲突和棘手事件,同时有助于护士懂得爱,体悟人生,有信仰,勇于奉献。

人文是“为人之本”,没有人文,人充其量也是脚踏实地地完成某一项工作,他们既缺乏高远就的理想,也没有宽阔的胸怀,既无智者的机智,也乏仁人的儒雅,当然人生的意义或价值也必然在他们的视域之外,更谈不上具有专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我们要加强护士人文观念的培养,除了进行理论提高(参加继续教育、举办人文讲座、推荐优秀的人文书刊)外,更应注重在护理实践中帮助护士树立人文观念,在管理中引导护士将专业思维、专业理念、专业技巧渗透到每一个护理行为中,如一个称呼、一个微笑、一个搀扶、一句问候、一声致歉、一幅温馨的画、一次超越病人期望的服务等等。护理中的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一个“爱”字上,而润物细无声就是护理工作的真实写照。因此护理实践是提高护士人文修养的必由之路,护理管理者只有把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教育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才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人文修养。

第四篇:大学建筑与人文关怀

关键词:人文主义;大学建筑;有形空间文化;人文教育;现代主义

摘要:人文主义在中世纪后期进入大学,它不仅融入到大学课堂,也融入到大学建筑之中。此后,大学建筑成为大学校园有形空间文化的主体,并与教师一同发挥着人文教育功能。现代主义思维深刻影响着大学建筑,从整体建筑形态的价值取向、大学建筑布局理念、大学宿舍文化、大学建筑规划的公共决策过程这些方面来看,人文关怀做得远远不够,相反,以实用为核心、以管理为导向的建筑取向却成为主流,实用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决裂在现代大学建筑中越来越明显。

中图分类号:tu24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5)04-0073-07

university architecture and humanistic concern

yuan li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一、人文主义与大学建筑的相遇

早期的大学没有自己的校园,大学是由一些同乡会组成联盟的称号,从博洛尼亚大学创建时起,师生都是在租来的屋子里讨论学习,在教堂中举行各种典礼和考试。后来,巴黎大学开始拥有自己的部分学舍,学舍最初只是作为宿舍用,随后慢慢地融合了教学、自习、讨论、居住等功能。

随着大学的发展和学生数量的增多,大学逐步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固定资产。在1420年之后,出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建筑,号称“智慧之屋”,即在1365~1367年建成的以博洛尼亚的西班牙学社为原型的教学学舍,学舍房间围绕着有拱顶的庭院建成。渐渐地,“智慧之屋”不再是居住的地方,在现代早期变成了正式的大学建筑,有着演讲厅、讨论室、图书馆、膳宿室、管理室、档案室,以及一个举行毕业典礼的大厅。“智慧之屋”也变成了这些华丽大学的大学建筑的通用名称〔1〕“大学建筑和图书馆的出现,。确实在知识方面获得了幸运的结果,这就是人文主义便于传播的因素之一”〔2〕。

中世纪后期的大学继承了教堂的传统,它们善于运用建筑形态来表达各自的理想。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挑战宗教旧伦理的先锋,这一时期,以文艺复兴建筑为代表,它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建筑师基于对人道主义的肯定,希望借助古典的比例来重新塑造理想中古典社会的协调秩序。晚期中世纪大学纷纷完成以纪念性建筑来作为大学的标志,它们将大学风格和大学文化寓于它们独创的建筑形态当中。

在大学产生之初,中世纪的大学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都受到教会神权的严格控制。在中世纪晚期,欧洲人逐渐意识到,人作为社会存在,能够创造和使用语言是人特有的本质,自那时起,世界和人类形象的重心从关注事物的本质转移到探讨人类的本质上来,这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直接诱因。历史学家为了突出人对自我意识的觉醒并与文艺复兴区别开来,将这一时期在教育和文学领域中发生的运动称作人文主义运动。十五世纪,人文主义最先兴起在大学之外,尔后被意大利的大学首次吸收。“十五世纪中叶以后,除法国外,法国是1418年危机之前人文主义最先繁盛的地方,人文主义越过意大利的边界,扩展到大学中;1500年之后,人文主义才在大学中确立了永久的地位”〔3〕。

当人文主义在大学确立了稳固的地位以后,它和人一样,也通过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人文主义除了以关于人文研究、人的研究和人文作品这样的形式表达人文精神以外,另一个重要的途径便是通过大学建筑表现出来。“人文主义的语言观同样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通过人文研究的教学间接形成了艺术家的人文主义倾向”〔3〕。中世纪人文主义艺术家不仅在文学、雕刻、绘画等方面弘扬人性,同样也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大学建筑之中,能让身处其中的人在此环境中以自我教育的方式而获得有益于自身的道德使命感。 随着大学的发展,人文主义成为大学自身的重要特征,这也是大学能够超越其他组织的关键。现代大学由空间文化和非空间文化构成,建筑形态是表现空间文化的主体,教师和制度是体现非空间文化的主体,这两种文化看似分离,实质却是一致的,因为从建筑形态上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由一所大学的历史和人文决定。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在教育中发挥作用,无形的非空间文化的传递通过有形的教育方式有意识地进行,而有形的空间文化的传播是以无形的陶冶方式自发进行的,它在一个更宽广的知识层面影响着学生的意识,这种影响往往更深刻、更全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所好的大学至少要有两类大师,一类是教学大师,另一类就是大学建筑。这两种大师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层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情感,影响人文传播,并引导学生达到最终的善。如果大学建筑具备了大师的性格,那么它就实现了人文关怀的部分意义。

二、整体建筑形态上的价值观

在20世纪中期,现代建筑已在世界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现代建筑以突破传统建筑模式为特征,提倡以追求实用为首要目标,摒弃装饰,表现自我个性。美国作为现代建筑的先锋之一,很快将现代建筑引入大学校园。在现代建筑进入大学校园之始,耶鲁大学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耶鲁大学是美国高校艺术教育的重镇,1961年,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学院决定开始建造自己的系馆,并且交由当时艺术与建筑学院的院长保罗?鲁道夫设计。保罗?鲁道夫是世界著名现代建筑师,当年他提交了六份设计方案,均遭到否决,最终在他第七次方案提交之时得到校方批准。该系馆于1963年建成,又被称作a&a大楼。大楼共七层,但在七层内部包含各式层高的楼层超过30个,内部空间十分复杂,建筑外墙由现浇清水混泥土装饰,整体上呈现桔黄色色调。由于采用的是全新的建筑风格,它所呈现的体量和特征都不具备传统特色,并且外表显得极度粗糙,因而被认为是世界著名的“粗野主义”建筑之一。现在,耶鲁大学这栋a&a大楼被写进建筑学教科书,成为现代建筑家们热心宣扬的现代建筑范例。

对于保罗?鲁道夫本人来说,这栋建筑无疑是他的杰作,对于缺乏人文素养和传统美学积累的建筑师来说,他们更加为这栋敢于打破传统的现代建筑作品而欢欣鼓舞。然而,当现代派建筑师在为此类建筑津津乐道的时候,他们可能并不关注发生在这栋建筑背后的一些灾难。耶鲁大学中心校园的大多建筑都保持中世纪的建筑风格,耶鲁以其校园的哥德式建筑风格闻名〔4〕。在布局严谨、风格典雅的古老校园里,耶鲁大学突然冒出这样一栋极不协调的粗野建筑,而且这栋建筑出自建筑与艺术学院,那里的学生都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追求,所以自从它建立开始就遭到耶鲁学生的激烈反对。耶鲁的学生感觉到这是一栋可怕的房子,“没头没脑”的样子极像一头怪兽,它扼杀学生的审美情感,那些学生宁愿在校园的一个角落搭个帐篷上课,也不愿呆在自己不喜欢的怪房子里。耶鲁学生的这种抗议方式并没有受到校方的重视,学生们恼羞成怒,于是在1969年的某天夜里,愤怒的学生往大楼里点了一把火,终于烧毁了这个“怪兽”!

以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为代表的现代派建筑师秉承这样的理念:建筑设计表现个人素质,如果要将建筑视为艺术品,那么参与设计过程的人越少越好,只有体现自我个性,才能成就独一无二的作品。在这种理念的鼓舞下,现代建筑师刻意打破人们对建筑的常规印象,企图以撕裂人们习以为常的审美习惯为途径,来达到彰显建筑师个人创造能力的目标。其实,那些被誉为成功的现代建筑师的作品,除了能给人在初次见面时就有“耳目一新”的效果以外,它们难以激起人们的共鸣,让人产生一种“看久了就想走,走了就不想再来”的心理,它所使用的形式手段经不起时间考验,以至于会发生耶鲁学生烧建筑的悲剧。

上述事件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学里发生并不是偶然,它仅仅是现代派建筑在企图侵占传统大学领地时而引起学生心理冲突的表现之一。透视整个事件,在学生排斥这些粗俗的现代建筑的情绪以外,它更加向现代建筑师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学生的感受不是可有可无的,大学建筑由不得建筑师为所欲为。这个信号的实质就是,设计师和学生之间在建筑形态的整体价值取向上产生冲突,学生呼唤大学建筑体现人文情怀。有人文情怀的建筑会激发人们交流的愿望,它让每个人都想表达,并产生审美体验。建筑的好坏不是看外表有多高,费用有多昂贵,而在于它是否能成功地把人们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统一起来,只有这一点做到了,一切维系大学建筑的系统结构和审美元素的基础就会牢固,在这个基础上再寻求变化与自由的建筑,才能为公众认可,并成为大学里的优秀人文文化。

三、大学宿舍的人文关怀

大学建筑除了在表现和传承人类基本的伦理观以外,它并不排斥大学本身的性格。“建筑形式表现的审美特征是艺术的,但其精神功能却是伦理的”〔5〕。大学建筑的伦理责任不等于要满足学生的一切需要,因为它本身具备更长远的责任,那就是,大学需要通过自身性格来影响学生未来的生活习惯,这个生活习惯有益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和生活品质的提高,而不是默认让学生停留在当前的生活状态上。基于此种认识,大学建筑的伦理意义便与现代社会的享乐主义观和服务价值观迥然不同,因为,当前的享乐,会纵容学生不良习惯的生长并贻害无穷。

大学宿舍是大学建筑体现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世纪,宿舍不仅是休息场所,它同样是学习场所,并且从14世纪末开始,一些大学学舍成了真正的知识生活的中心〔6〕。早期大学的宿舍都有公共活动空间,如图书馆、自习室、讨论室。学生与学生之间像家庭成员一样共同享用公共空间,例如公共自习场所有些像精致的咖啡馆,以至于每个人都愿意来到这里学习和交流。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心灵是自由开放的,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很少有人会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孤立感。昔日陈嘉庚先生在设计厦门大学宿舍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他设计的宿舍有公共走廊,它的外形上显得十分优美,有拱券,有柱子,有瓷器栏杆。这种走廊是半开放空间,既是公共过路场所,也是学生学习场所,因为走廊上可以放置书桌、椅子、茶几,学生们可在这公共走廊上自由学习,这种环境就突出了大学的性格,它综合了图书馆、休闲和宿舍多种功能,和中世纪大学学舍非常相似。 如今,新建的大学宿舍与宾馆相似,它和商品房一样进行标准化生产,设计师在设计时,完全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这样生产出来的宿舍既粗陋,又奢侈,每个人都独自占用固定的私人空间,其利用率大大降低。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养成了自我特性,他们不愿与他人共处,不想与他人交流,左邻右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他们在孤立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孤立。这样的环境俨然一个收容所,它不仅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而且背离大学教育的目标。

大学建筑伦理责任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它担负着传播人类某些重要价值观的任务。这些价值观有益于社会风气的进步,有益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它是理想社会所必需的品质。这些重要的价值观在类似学舍的宿舍里可以得到很好地传播,那是由于早期宿舍的设计形式没有把人从集体中分离开来,它充满生活元素,创设足以吸引学生交往和学习的环境,为每个人提供沟通的机会,那样的宿舍环境是有人情味的。

大学的人文关怀和现代社会的人文关怀所面临的危险一样,那就是人不再被动地遭受明显的制度戕害,而是转为主动地沦为物质的奴隶。这种危险在大学中不断加深,尤其是在建筑上,现代建筑从设计方面迫使人屈从于有限的物质环境,很多人忽略了这种潜在危险的存在。这种危险是隐形的,影响却是久远的。大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要确定让学生在大学里所受到的影响不至于给未来生活带来坏处,那么,创设必要的条件极力让学生抵制这种危险,则是新时期人文关怀的应有之义,这种人文关怀在大学建筑上以伦理责任体现出来。

大学建筑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人接触最多的,也是对高等教育活动本身产生重大影响的事物,然而,无论是教师还是教育研究者,他们对大学建筑的关注却最少。大学建筑的使用主体忽视了大学建筑的深层意义,加上现代教育活动中美学教育的极度匮乏,这两个因素是造成当今大学建筑背离人文的关键。

四、大学空间布局的人文反映

校园建筑的空间布局结构往往是学校管理思维与治学理念的反映,可从中窥视学校的人文传统。我们来到当今大学城就会发现,那里都是整齐的水泥马路,两旁各自栽上一排树;千篇一律的建筑排列在马路两旁,都是一个朝向,一排又一排,与工厂没有任何差异,造型极其呆板;有专门的绿化地带,这些绿化是可见的禁区,房子、人、绿化地完全分离;也有运动场地,自成一区。总之,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道路、绿化区层次分明,各自独立地被掺杂在一起,像个大杂侩,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人身在其中倍感压抑,来了一次,不想再来。这种由功能区组合而成的校园就是典型的空间文化荒芜的校园,虽然表面看似功能完善,实际上并不符合人的各种需要,甚至它还让人从心理上感到烦乱。

国内东部某高校的新校区就是典型的例子。你一靠近大门,就发现一条偌大的画满各种交通线的柏油路,可以明显看到它直接通往校园最深处。另外,校门已经突破了传统门的观念,它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收费站,形象地说,这个校门与高速公路的收费入口没有任何差别,车辆在通行杆面前走走停停,步行的人只能从两边狭小的旁道中进去,进去后还担心身后的车辆会撞过来,因为主干道是为车辆设计的。在宽敞的柏油路上,车辆由于畅通无阻因而可以加快速度,人只能沿着小小的路边谨慎行走。从最近的入口走到教学楼,大概平均要十几分钟,在这个过程中,你几乎可以一眼看到校园里所有的柏油路,它毫无遮掩,所以在校内和校外的感觉几乎没有差别。教室的设计是最失败的,因为它都是采用中间走廊式布局,教室单面采光,这种单面采光的教室只有靠外边的墙有窗户,而走廊一面却不开窗,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他们必须忍受来自一侧光线的刺激,为了缓和由光线和封闭空间带来的不适,教室里一年四季要打开空调和电灯,仅从生态和人性化角度来讲,它是典型的失败范例。除了教室、门和马路,校园在整体上设计也非常牵强,它故意用一大片人造草地和湖泊将宿舍区和教学区隔离得非常远,从教学楼穿过湖区到达宿舍的最短路程要走二十几分钟,这样的绿化除了起着美化和隔离的作用以外,反而阻碍了学生生活。

学科的分化导致知识分裂,使共同语言在校园中慢慢减少,人被分割在一个个狭小的知识域中,彼此之间难以对话。除此以外,现代管理理念深入大学内部,校园布局以管理为导向,各种功能集中、分工明显的校舍成批建立,使现代校园看似一个整体,实际却由无数个封闭的小世界组合而成,这种以管理为导向的布局理念将人置于学校的边缘。很多大学不仅不重视新建筑的意义,就连对旧有的建筑也十分冷漠。许多历史悠久的古老大学将自己的老建筑当做珍品一样去保护,而国内许多大学则不但不重视老建筑,反而将老建筑视为一种负担,急于将其拆毁重建,如某大学拆旧校门仿造旧的新校门;或者全盘翻新,如福建某校对古建筑的里里外外全部按照现代房屋标准化整改;更有甚者,为了发展新校区而将某些老校区整体变卖出去。

国内大学如此对待他们的建筑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它们究竟是以旧事物为耻呢,还是根本没有看到建筑对于一所大学的意义?如果是以旧建筑为耻,那说明以前的建筑留不住今天的人心,由于它的粗糙和低劣,明显地让人产生厌恶感,这是因为“审美是一种精神活动,审美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没有这个物质基础,审美就成为不可能”〔7〕。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今天的人们应该会将学校建设得更有人文气息,可事实是,就如许多大学城校区一样,它的新建筑越来越远离大学的特色和味道,它们不仅在形式上离大学的特征越来越远,而且它让大学的人文气息消失殆尽。形式上的大学消失之后,精神上的大学还会存在吗?

五、建筑规划中的人文关怀

与国内大学不同的是,台湾的大学在对建筑保护和建筑规划上更注重体现人文精神,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国立台湾大学(以下简称“台大”)的人文大楼。台大的人文大楼属于台湾大学文学院,是为了因应文学院内空间不足、院内系所之间过于分散而筹划兴建。但其兴建经历了一些阻碍,包括经费不足、土地选择问题以及建筑设计争议,至2012年,此工程案第三度提交给环保署环评审查会,但因为多位教授与艺文界人士的反对,最终环评会决议“补件再审”〔8〕。之前从2008年开始,到2010年的时候,人文大楼建筑规划方案已经经历了“基地确定”、“量体确定”、“量体设计”、“建筑设计”、“细部设计”这几个阶段。按校规划小组统计,为了征求公众意见,全校举行公开说明会6次,专家座谈会2次,校园规划小组委员会提案讨论8次,校务发展规划委员会提案讨论5次〔9〕。那为何在经过如此慎密的讨论之后,这个项目到了七年后的今天依然会被否决呢?这中间是否隐藏着特别的公共决策游戏规则? 台大文学院最初只有历史系、中文系和哲学系,后来经过扩展,规模有很大的变化,逐渐造成使用空间不足的问题。由于校方经费短缺,它只能依靠社会捐赠来改善办公条件。在2006年,华硕电脑董事长施崇棠同意给台大捐赠五亿四千万修建人文大楼,但前提是,台大需要把人文大楼的设计权交给由施崇棠资助的观树教育基金会执行。学院的长期发展目标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文艺术学园,以文学院、艺术学院和外国语文学院为主要机构,同时设立各种综合性的人文研究中心,成为一个完整并具有特色的人文艺术学区,也期待新的大楼建成之后,能让人一进校门就能感受到台大丰厚的人文和艺术气息〔9〕。

接受到巨额的捐赠让文学院的理想看似即将实现了,意想不到的是,在有了钱之后,文学院连同全校师生开始进入一个恐慌时期。文学院新人文大楼基地被确定在校园入口左侧,而附近正好有三栋古老的建筑,由于这些老建筑外形有洞,风格特殊,大家又称之为“洞洞馆”,如果不拆除这些老建筑,则影响新人文大楼的建设空间,因而校方只能计划拆除之。校方的决定立即引起师生的反对,“当校方接受5.4亿元捐款后,即将要拆洞洞馆之际,引起一些学生与教授的反弹。他们反对拆除这三栋具有历史的建物,有的人甚至认为这是校方向钱低头的表现”〔10〕。

师生们对于老建筑的情怀不得不引起校方的重视,但新人文大楼的兴建也是大势所趋,在新与旧之间究竟作何取舍呢?在经过多方商议之后,最终以“拆除两栋,保留一栋”为妥协方案。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基地的选址确定之后,新建筑的设计又引起更大的争议。由教育基金会委托的建筑师所设计出来的人文大楼引起台大师生的强烈反对,原因就是大楼的设计方案与台大传统风格不协调,超高层建筑破坏了校园历史感与和谐感,让校园里的人倍感压抑,师生抗议这栋建筑的设计严重违背了人文关怀这一传统,并批判其为“公共决策的灾难”。根据台大主页介绍,由于新人文大楼位于校门入口、椰林大道之始点位置,兼处校园与都市介面空间,将成为重要地标性建筑物。另外,基地所在位置位于校门口左侧,对教职员及学生而言具有相当历史情感与时代使命,更是凝聚师生校园意识的精神指标,学校充分公开意见,以使整个设计过程能加入各种不同观点,拓展所考虑之观点与理念的范围,并求在传统与现代、历史记忆与自身风格之间取得平衡〔9〕。

建筑师设计的超高层建筑完全不顾及台大整体风格与传统,人文大楼建案量体太大,高度太高,校方希望降低人文大楼总量体,并兼顾校园历史建筑的风格,维持椰林大道整体景观的和谐。在广大师生的抗议下,人文大楼的修建一直没有进展,设计师只得多次更改建筑设计方案。师生代表要求建筑设计手法要考虑与校园整体空间历史文化的一致,希望能彰显校园人文精神,但建筑师却坚定地表明自己体现的正是人文精神。从建筑师的回应来看,建筑师所认为的人文精神和大学师生所理解的人文精神不但不一样,而且截然相反。站在建筑师的角度来讲,能够体现建筑师个人意志的,便是人文精神表现;而在师生角度来看,个人意志必须服从整体风格和历史传统,使建筑表现人们共同情感并与整个校园文化协调起来才是人文精神的表现。马歇尔?伯曼(marshall berman)指出:“现代性是对空间、时间、自我及他人的一种共通而普同的生活经验方式,应允许我们冒险、成长、乐观、转变自己及世界――但同时又威胁着我们要破坏我们所有的一切,所知的一切,所在的一切。”①正是现代建筑师所秉承的现代性理念从根本上触犯了坚持人文传统的人们,人文大楼的争议才会如此激烈。这让我们思考:校园建筑究竟如何来接续人文传统,是在现有的空间文化上积累已有的人文传统,还是要隔断已有的传统而以不连续的方式来创造新的人文精神?

设计人文大楼的很大难处便在于如何和附近建筑物取得和谐,如何与农业陈列馆在建筑上相得益彰,以及如何将此建筑赋予“人文素养”,如何营造“台大校门意象”。有些人认为建筑师的设计不具人文素养,而建筑师则认为自己是希望透过现代主义建筑传递“人文精神”,展现“当代性”并且连结跟老建筑的关系。如此一来,便产生了“一个人文,‘各自表述’”的情况。毕竟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美学观点,因此想要形成共识,只有经过不断的讨论与协调才可能做到〔11〕。建筑师与大学成员的观点一直处于僵持阶段,2013年,6年过去了,建筑师提出了第十个修改方案,台大和捐赠方依然没有就人文大楼的建造规划达成一致。

文学院自筹建以来,每一个规划图都根据学校行政程序,经过院、规划组、校发会,每个过程都要开说明会、公听会,还会将相关内容在公共网页及时公开,让所有人都能了解到规划过程,并征求公众的意见。人文大楼的建设过程充分体现了公众参与、民主决策的人文精神,它是台大精神的具体表现。在人文大楼兴建计划被确定前,已历时6年多,这个过程之所以如此漫长,是因为台大校方充分尊重师生与社会人士的意见,尊重所有人对大学建筑的意见,既让所有人参与设计,也让建筑融合每个人的情感,这是人文精神的必然要求。从中可以看出,校园建筑并非一个简单的功能组合体,它从规划决策之始一直到为后人所用,整个过程中的人文意义远远大于实用功能本身。

六、结语

自从中世纪人文主义进入大学以来,大学一直将人文精神视为自身的重要特征之一,并通过人文研究、人文传播、人文制度构建来表达对人文精神的关怀。大学建筑是构成大学有形空间文化的主体,也是体现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部分,在建筑中弘扬的人文精神是大学人文关怀的一部分。要成功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统一起来,只有这一点做到了,一切维系大学建筑的系统结构和审美元素的基础就会牢固,在这个基础上再寻求变化与自由的建筑,才能为公众认可,并成为大学里的优秀人文文化。可今日的校园建筑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由于现代管理理念深入大学内部,建筑规划以管理为导向,各种功能集中、分工明确的校舍成批建立,这种以管理为导向的建筑理念将人置于学校的边缘,实用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决裂是现代大学建筑的最大现实。 注释:①

见夏铸九的《积累或是断裂?台湾大学人文大楼的设计争议》,收入《大学与积累――2013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9页。

第五篇:护理操作与人文关怀探讨

摘要:莱宁格认为护理的本质是文化关怀,关怀是护理的中心思想,是护理活动的原动力。护理人员为病人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实施人文关怀如:自然、亲切地问候,耐心细致地解答,温和善意地提醒,比操作本身更能传达对病人的关怀。那么,病人感受的关怀越深,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就越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不同层次的需要有时需要同时满足,病人在得到护理技术操作准确、熟练、减轻病痛需要的同时,也需要沟通,需要安全,需要关怀。护理技术操作不应是“技术操作加辅助性简单劳动”,而应该是有宣教,有回应,有关怀,有感谢的互动过程。

关键词:护理操作、人文关怀、探讨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每天要做的大量工作,但以往这种操作往往是无声的,或仅是只言片语。实施整体护理以来,这种只重基本技能,轻心理护理,轻人文关怀的状况已有所改善,但因为种种原因,在实际护理技术操作中,实施人文关怀、心理护理所占比例还是很小,不能适应整体护理及病人自我保健的需求。以下就我院的一些护理技术操作现状,人文关怀对护士行为及病人心理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

探讨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分析护理人文关怀缺失的主要表现和原因。结果 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的主要表现是:只注重“护病”,不注重“护人”;护患交流少;工作中没有体现人文精神;在管理上缺乏关怀性的行为和制度等方面。其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未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识和应用技能欠缺;人文关怀护理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护理人员编制相对紧张等方面。结论 护理人文关怀必须从护理基础教育抓起,并在实践中帮助护理人员建立人文关怀理念,提升护士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纳入医院管理,创建人性化护理服务管理制度,为医务人员和病人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就医氛围。

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为护理对象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技术操作。方法设立实验组,通过改革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增加角色体验、更新技术操作考评标准、创建以人为本的考核方法等措施,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结果教学改革后的学生在护理操作全程中都能注意沟通,与对照组相比,对病人的关怀程度明显提高。结论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关怀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在护理技能操作流程中加入人文关怀的程序,加大操作流程中态度指标的分值比重,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方法。

1.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为我院参加工作一年以上的护理人员156名,平均年龄32岁,同时接受两种评分标准操作的清醒、有较好表达能力的住院病人156名,年龄14~72岁,男95例,女61例。

(2)方法从2003年1月至10月,将156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评分组75人为对照组,人文关怀评分组为试验组。分别采用河北省卫生厅颁发的(1990年)《护理质量标准及增加人文关怀的护理操作标准及评分细则(见表1)》。采用问卷法对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护士进行人文关怀认知情况调查。

(3)考评人员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小组成员(3名科护士长)。

2.结果

(1)护理技术操作考评结果比较在三查七对、个人准备、物品准备及操作流程方面,对照组得分率为94.6%,实验组得分率为92.6%,经统计学分析,X2=0.28,P>0.01,两组得分率没有显著差异。在操作前沟通、操作后介绍注意事项方面,对照组得分率为93.3%,实验组得分率为77.8%,经统计学分析,X2=7.5,P<0.01,说明两组得分率有显著差异。

(2)对156名分别接受两种评分标准操作的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规定常规评分组为对照组,人文关怀评分组为实验组。在评估、询问、解释、给予关怀方面,对照组调查满意率为77.3%,实验组调查满意率为92.6%。经统计学分析,X2=7.21,P<0.01,两组有显著差异;在技术操作方面:对照组调查满意率为96%,实验组调查满意率为93.8%,统计学分析,X2=0.38,P>0.01,两组无显著差异;在操作后介绍注意事项、关怀性提示、个性化服务方面:对照组调查满意率为80%,实验组调查满意率为96.3%,统计学分析,X2=10.13,P<0.01,两次调查满意率有显著差异。

(3)对156名护士进行人文关怀认知情况调查,认为人文关怀重要并能经常做到的为25%,认为重要但因工作忙或不习惯而很少做到的分别为28.8%、40.4%,认为无所谓的为5.8%。很少做到的及认为无所谓的明显高于经常做到的。

3.讨论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应用广泛,其质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且与病人的舒适安全密切相关,是护理考核和竞赛的主要内容之

一。卫生局及医院组织的技术竞赛及日常工作考核,以时间为限制,要求操作程序正确,符合流程,要求的是准、快、好,仍是沿用了功能制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操作标准及评分细则,没有把人文关怀列为护理技术操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使护理技术过度操作化、规范化、程式化,因而护理人员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护理技术操作也在按功能制护理模式进行。

从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的认知情况调查及病人的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文化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对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心理护理、人文关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护理人员也认识到了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但因为人员少、工作忙或不善于与病人交流,从而影响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忽视了病人的心理感受及自我保健的需要。

莱宁格认为护理的本质是文化关怀,关怀是护理的中心思想,是护理活动的

原动力。护理人员为病人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实施人文关怀如:自然、亲切地问候,耐心细致地解答,温和善意地提醒,比操作本身更能传达对病人的关怀。那么,病人感受的关怀越深,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就越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不同层次的需要有时需要同时满足,病人在得到护理技术操作准确、熟练、减轻病痛需要的同时,也需要沟通,需要安全,需要关怀。护理技术操作不应是“技术操作加辅助性简单劳动”,而应该是有宣教,有回应,有关怀,有感谢的互动过程。

技术性关系是护患双方在一系列护理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以护士拥有相关的护理知识及技术为前提的一种帮助关系。技术性关系是护患关系的基础,是维系护患关系的纽带。护理人员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技术性关系中的作用,协调护患关系,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技术服务。要敢于与病人沟通,更要善于与病人沟通,把关怀传递给病人,使病人感受关怀,感受温馨。

护理管理工作者及护理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新形势需要,制定新的护理操作质量标准及评分细则,改变以往传统的重技术、重操作,轻人文关怀、轻心理护理的护理操作模式,使护理技术操作更能体现人文关怀,体现个性化的温馨护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重庆市申请书填写指南下一篇:致培训班学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