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戏曲赏析

2022-12-20

戏曲是我国古老的文化之一, 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宣传手段之一。当今在众多的文艺形式中, 只有它依然坚守着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观念;它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理想, 宣传着朴素的真善美的做人准则。现在, 国家教委提出戏曲走进课堂, 就是要我们把这文化瑰宝代代传承, 发扬光大。

说到上戏曲课, 对我们很多语文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 因为懂得戏曲的老师恐怕也不多, 如何上好戏曲课, 在这儿我想谈谈我上《西厢记》的感想, 与大家共勉。

1 课件制作

在制作课件时, 课件的封面我用的是我自己的一张演出宣传照, 扮的就是张君瑞。旁边用很鲜艳的颜色写着课题。虽然没有介绍, 但同学们很快就认出是老师, 非常惊奇。这对我上课很有好处:学生已经认定我是“专家”了。另外戏曲表演的片段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出来, 给学生一更加直观的感受。

2 导语

“同学们平时爱看戏吗?是不是觉得这是特别老的东西?是很古老, 但古老的并不等于是应该淘汰的。《诗经》古老吗?唐诗宋词古老吗?这些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戏曲也一样, 从元代兴盛到现在, 在我国的舞台上已上演了几百年了。同学们平时可能很少接触戏曲, 所以对它也不甚了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看看它历经百年而不衰的魅力到底在哪儿。”

这段导语既是开场白, 也是对学生观念的初步疏导。接着, 我就介绍了元杂剧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其形式的基本特征。

3 讨论:怎样看戏

初步学习戏曲赏析:

唱腔赏析 (字正腔圆、字重腔轻、唱字哼腔) ;

念白赏析 (韵白、京白) ;

表演赏析 (写意的、虚拟的、程式化的表演) 。

赏析的过程就是一个引导学生学习欣赏的过程。可以老师自己模仿, 也可以让学生看录象比较。特别是对唱、念、做的特点应做一些解释, 这是欣赏戏曲的基础。中间穿插对服装的欣赏, 让学生知道这些服装的意义。学生很轻松的完成了这个过程。

4 边看边议

4.1 讨论:《西厢记》的艺术成就:简析张生的形象 (多情、多感、多愁、多病)

剧中的张生的形象确立了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爱情故事中痴情的多愁多病的书生形象, 在“王西厢”中, 写张生为借僧房第二次来到普救寺, 巧遇红娘, 便迫不及待的自我介绍:“小生姓张名珙, 字君瑞, 本贯西洛人也, 年方二十三岁, 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 并不曾取妻。”

这一段道白, 初读似乎好笑, 但一回味, 便不难体会是张生的真情流露, 这一番不着边际的话里, 我们看到的是张生的一片真情。能退贼者以莺莺妻之, 是老夫人让发本长老当着众僧宣布的。张生于这时挺身而出, 一个有情有才的书生形象就呼之欲出了。而后面的老夫人赖婚也就显得无理。王实甫写张生时不仅写他的疯魔与痴情, 而且写他的才华, 他做事被莺莺称赞, 他弹琴使莺莺落泪, 他笔尖横扫五千人。同时张生又是软弱的, 情绪化的, 他的情绪在剧中随剧情的变化而大起大落。老夫人宴请, 他兴奋异常, 老夫人赖婚, 他顿时丧气, 莺莺来简, 他兴奋不已, 莺莺赖简, 他顿时生病。我国古典文学中多情多感多愁多病的书生形象, 至此就确立下来, 以后爱情故事中的书生形象常常是沿袭张生的性格特点来塑造的。

4.2 同学们欣赏“赴宴”片段:简析崔莺莺的爱情心理描写 (渴望、恐惧、矛盾、追求)

莺莺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去争取爱情幸福的富于叛逆精神的女性。但在作品中, 莺莺的内心世界得到更生动、更细腻的表现, 成功的揭示了莺莺这个大家闺秀在争取自由爱情过程中的心理矛盾。使我们不仅看到了莺莺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 而且看到她怎样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 看到她战胜自我的过程, 看到她内心的矛盾、痛苦。如, 她派红娘去探望张生的病情, 红娘捎来张生的回信, 她却发怒斥责红娘;又如, 她约张生幽会, 而张生来了, 由于红娘在侧, 她又板起面孔教训了他一顿。态度上的反复表现出她内心的矛盾, 这都非常符合莺莺的出身、环境和性格特点, 不仅没有削弱她形象的光辉, 反而在她的形象上增添了端庄、深沉的色彩, 使莺莺这个叛逆者的形象更加真实、更为动人。

4.3 同学们欣赏“听琴”片段:简析红娘的形象 (伶俐、热心、机智、正直)

红娘是王石甫创造性的角色。杂剧《西厢记》中热心为莺莺、张生递简传书的红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是崔张爱情的知音和促成者。当张生按莺莺的诗意, 月夜跳墙来赴约会, 却被莺莺训斥时, 洞悉一切的红娘从旁周旋、打圆场, 给莺莺一个台阶, 使事情得以收场。老夫人发现了崔张的私情, 又是红娘从中争取, 使老夫人接受了这一事实。这种聪明伶俐、帮助小姐实现心事的侍女形象在此后的剧作里一再出现, 而在以后的戏剧舞台上, 红娘更是取得了远较莺莺为重要的地位。一些以红娘为中心的片段颇为流行, 如《拷红》、《红娘》等等。“红娘”也成为一个专门名词。

4.4 同学们欣赏“拷红”片段

以上三段是《西厢记》的重点片段, 老师同学边看边议, 既解决了学生的疑难问题, 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对其欣赏的重点又做了指点。戏剧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所占比例不大, 但是要上好有难度, 特别让学生感兴趣就更难了, 但我认为只要我们认真作准备, 还是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的。

摘要:戏曲是我国古老的文化之一。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授课经验, 并用具体的例子讲解如何上好戏曲课程, 愿与老师们共同探讨戏曲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戏曲,赏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安全阀的安装使用维护和故障处理下一篇:汉语语境下的主位和述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