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论文

2022-04-29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如今,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还没有显示出其应有的功能,经济、社会、文化效益均不明显。其原因主要在文化本身,即不少地方的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存在“旧、同、浅”现象。要使民族文化不断地弘扬,其出路在于产业化。产业化是商品化,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做大做强,必须要在“特、深、新、大”上做文章。特,就是要有民族的个性。

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论文 篇1:

《丝绸之路》等记录片中的少数民族文化

摘要: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丝绸之路》等记录片是中日友好交往的见证,拍摄客观真实,场景细腻。片中有不少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有关的叙述,从这部纪录片里我们可以窥探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瑰宝。

关键词:《丝绸之路》;记录片;少数民族文化

1979年,中央电视台和日本NHK电视台首次合作,拍摄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纪录片《丝绸之路》,在日本创下了每集20%以上的极高收视率,在日本掀起了“丝绸之路文化热潮”。后来,一些日本电视台都陆续拍摄了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有关的纪录片。本文将以日本几部具有代表性的纪录片为依据,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在民族符号,民族风味,民族生活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民族符号:服饰与建筑

在《丝绸之路》第二期“渡过黄河河西走廊1000公里”中,日本制作团队去到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区。现代社会的裕固族的服饰颜色基本是大红大绿,或者蓝色,而肃南裕固族自治区的人们的服装除了这三种颜色还有黄色和浅粉。因为欢迎制作组,他们才换上的裕固族传统服饰,而在劳作时穿着普通的类似于中山装的服饰。裕固族传统服饰都是高领长袍,女性的长袍下摆开衩,衣领,袖口,襟边等绣着花边。他们的传统服饰与蒙古族的服饰类似。

在《The世界遗产》丽江古城篇中,生活在古城里的纳西族的女人们在没有穿着传统服饰时也会注意在身上穿戴蓝色的物品,这是表达对自然馈赠的感谢。在新学期开学时,孩子们会穿纳西族传统服饰,头戴统一的红黄相间的发冠,衣着比较显眼,有大红色,蓝色,黄色的大褂。这是比较简单的传统服饰,而真正的纳西族的服饰是比较厚重的,特别是女性的服饰,有大襟宽袖布袍,外加紫色或藏青色的坎肩,下着长裤还有棉布缝制的围腰,背披七星羊皮,七星羊皮是纳西族女性服饰的重要标志,俗称“披星戴月”,象征着勤劳的纳西族女性早出晚归,幸苦劳作。

在《丝绸之路》第七期里,维吾尔族人民生活在和田,和田是沙漠里的一个大型绿洲,这在车尔城和和田,两地的建筑差不多,当地的民居都是由泥土制成的,大门则是由木头做成的。车尔城的民居大都有一个院子,院子的房梁上有葡萄藤,夏季人们在藤下乘凉,而房内有着很简单的桌椅。而和田的民居基本没有院子,只是在门口有条两三米长的泥土路,路两边有一层半米不到的台阶,人们坐在上面聊天。和田民居房内的丝绸制品较多,地上铺着毯子,墙上也挂着,房内比车尔城民居内要丰富许多。

在纪录片《大黄河》第四期里,制作组们去到了保安族人民们所在的城镇,保安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少的民族,总共不足一万人。城镇里遍地黄沙泥土,城镇周围种下了一棵棵极高的树木来抵挡大风吹起的黄沙,这里的房屋是由泥砖砌成的。

在这些纪录片里,没有大量使用语言来描写民族服饰或者民族建筑,它们的特点通过摄制组的镜头被展现了出来。而且这几部纪录片中,中国少数民族人民欢迎日本制作组时穿着传统服饰跳舞唱歌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另一方面通过当地人民带领日本制作组参观家里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二、民族风味:饮食

在车尔城里,人们的主要粮食是馕,几个邻居坐在一起边聊天边做,将面团压扁放入火炉中简单烘一下就好了,因为馕的水分低,不容易坏,所以一做就是几百个,几家人可以吃一两个星期。车尔城的维吾尔族人们从第九世纪便在这里定居了,基本上和外界隔开,很多人一辈子也不会出车尔城。

在纪录片《上野树里之行》中,上野树里来到了云南省,看到了傈僳族,并且和傈僳族相处了几天。在纪录片里,傈僳族的人们平常吃的最多的是豌豆和红萝卜,这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蔬菜。而用核桃和葵瓜子作为零食是傈僳族人的招待方式。在阔时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这天,傈僳族的人们会杀掉养了很久的猪来庆祝节日和招待客人。

在纪录片《秘境云南》里,日本制作组去到了云南丽江,那里有很多少数民族的人们,喝茶是那里一直流传下来的习俗。在古时候,人们生活地区非常寒冷,所以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而当地的蔬菜又少,过多的脂肪在体内不易分解,所以人们开始喝茶以分解脂肪,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开始喝茶。

在纪录片中,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是与当地的环境气候有很大关联的,每个民族的风味均有不同。而如今随着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快,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十分频繁,很多少数民族的饮食已经和其他的民族没有很大的区别了。但是通过纪录片,把有些少数民族特有的饮食文化记录下来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民族生活:劳动生活与精神生活

在和田的维吾尔族人大多以养蚕和玉石买卖为生。丝绸是这里的重大工业。在和田,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驴和驴车,和田人每年一月会到河边收集冰块,把冰块放到冰窖里,到了夏天拿出来,一是可以解暑,二是更重要的,把冰块运到丝绸研究中心以保持蚕虫的清凉。

在云南的傈僳族里,人们大多也是务农为生,并且对傈僳族来说樱花特别重要,他们会根据樱花的开放与掉落来判断食物的播种与丰收时间。另外,在傈僳族的阔时节当天特定的人爬上用刀做的梯子是庆典的主要活动,梯子上一共36把刀,代表着一年365天,爬刀杆是为了向神灵祈祷一年的顺遂,在活动场地的周围会种植樱花树,为的是向神明祈求平安。

在《The世界遗产》、“三条大河流经此地!喜马拉雅的秘境,云南的三江并流保护地域”这一期纪录片中,纳西族人们把白水台封为他们的圣地,另外他们认为白水台是“龙王”居住的泉中的泉水向下流淌而形成的,这个泉也是神圣之泉。他们在泉水旁边点燃香火,祈求幸福。

NHK纪录片《大黄河》第一期中记录了西藏果洛族人的婚礼。果洛族人们的婚礼是在女方家中进行,会有喇嘛为新人诵经,祈求他们婚后幸福。在果洛族的婚礼上会有枪击比赛这种激烈的活动,也会有男男女女一起跳舞的这种轻松愉悦的活动,参加婚礼是果洛族人们缓解生活压力、得到快乐的方式之一。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一般都做着同样的工作,早出晚归,辛苦劳作。因此,有意义的精神生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是可以缓解疲劳,温暖内心的。例如族人们的婚礼、传统的节日,甚至是祭祀祈福都能给他们带来慰藉。

四、结语

本文以几部日本纪录片为研究对象,从民族符号、民族风味、民族生活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从中得以了解中国各民族的服饰建筑、饮食、生活的差异。除开这三个方面还有很多方面值得研究,从不同的角度看日本纪录片可以发现不同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日本纪录片对中国少数民族的记录,体现了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价值,信仰以及风情,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动力。(通讯作者:常梅)

参考文献

[1]张贻苒.日本纪录片中的中国少数民族形象比较研究:基于故事片的影像书写对比[N].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0.

[2]徐锦辉.超民族性话语:日本纪录片与虚构影视作品中的中国民族形象研究[N].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

[3]姚祎.日本NHK纪录片中的中国少数民族形象——以《彝族终身大事》为例.[J].新聞研究导刊,2016.

[4]裘星.日本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交流——以NHK world-japan为例.[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

作者:袁开开 刘钰洁 王子悦

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论文 篇2:

产业化:少数民族文化弘扬之道

摘要:如今,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还没有显示出其应有的功能,经济、社会、文化效益均不明显。其原因主要在文化本身,即不少地方的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存在“旧、同、浅”现象。要使民族文化不断地弘扬,其出路在于产业化。产业化是商品化,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做大做强,必须要在“特、深、新、大”上做文章。特,就是要有民族的个性。深,就是要深挖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新,就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用高新技术进行表达,使民族传统文化富有时代性。大,就是要把少数民族文化做大做强。

关键词:产业;少数民族;文化;弘扬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Road of Developing the Minority Culture

in Western Region

ZHAO Xiao-fen

(Guizhou Party School,Guiyang,Guizhou550028,China)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1]推出一个文化,发展一方经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等,成为各地文化与经济结合的一大景观和特色,也是一个经济增长点。有的地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不少地方地理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还有自然景观,其他设施也较配套,民族文化旅游起步较早,可是直到如今民族文化还没有显示出其应有的功能,经济、社会、文化效益均不明显。

其原因何在?主要在文化本身。因为,只有文化底蕴丰富,才能影响经济和政治。旅游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人们外出旅游的目的在于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文化内涵丰富才能得到旅游者的青睐。文化旅游更是如此,是以一地区的民族文化为基础,对民族文化形式和内容加以产品化的体现,构成为旅游者提供旅游经历的一种吸引物,吸引在于“新、奇、特、深”。而不少地方的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存在“旧、同、浅”现象。不少地方几个人为的建设物一目了然,看不到民族文化,给人正在开发中的感觉。因此,要使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地弘扬,其出路在于产业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产业定义为: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的服务向来就有是按照小农经济的方法去进行,还是按照工业标准的方法去生产,这是是否文化产业化的一个分野。小规模的、零散的、没有按照生产、流通、销售、消费这样一个循环去生产文化产品就不属于文化产业。只有按照工业标准进行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才是文化产业。也就是要批量地、有规模地、连绵不断地去生产。少数民族文化只有按照工业化标准进行生产,把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变成产品、商品,并且要做大做强;也只有把少数民族文化做大做强,才能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得到弘扬。产业化是商品化,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做大做强,必须要在“特、深、新、大”上做文章。

一是要“特”。特,就是要有民族的个性。亨廷顿认为,现代化的文化不是单一文化,而是多元文化,现代化或单一文明的胜利,将导致许许多多世纪以来体现在世界各伟大文明中的历史文化的多元性的终结。相反,现代化加强了那些文化,并减弱了西方的相对权力。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变得更加现代化和更少西方化。但这不等于说文化的多元化是个自然过程,实际上是个自觉自为的矛盾运动过程,需要是的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发展,才能实现。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也表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能打开市场。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特色鲜明浓郁,风格独树一帜。这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立足之本。面对世界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强势文化的大举入关,起点低、起步晚的民族文化产业化无疑处于非常不利的弱势地位。在这种情势之下,民族文化产业化只有突出自身特色才能求得立足之地。实施特色优势战略,就要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盘点和梳理,对优势和劣势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把握,依此确定自身的品牌,并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以此作为突破口,来带动文化产业的全面推进。

二是要“深”。深,就是要深挖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文化”一词,《易·贲卦》的《彖辞》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就是使人的思想与行为合乎文明;文化,就是按照人文自身的规律教化天下,使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绚丽多彩的优秀民族文化,这是发展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不能仅仅是摆设一些表层的民族文化,而主要是在深层的精神文化上下功夫。如畲族,作为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有许多共同之处,同汉族长期友好相处,文化相互交融,往往被认为是“汉化”了的民族;或者被认为是一个十分落后的民族。其实每一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且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就一个“畲”字,文化意蕴早期是刀耕火种,建国后确定其为单一民族时,取“畲”是表示这个民族历史上是个游耕民族、开山种畲的历史功绩和表示实现了民族平等。“畲”字文化内涵,充分地体现了畲族是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只有充分地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才能吸引消费者,使文化起到其应有的功能。

三是要“新”。新,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用高新技术进行表达,使民族传统文化富有时代性。达·芬奇说:“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必须具有科学的现代形态的问题,才能融入世界先进文化的主流。否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只能成为地域文化、边缘文化,甚至成为只能在博物馆中展览的国粹。数字化是人类中介系统的一次新的突变。以往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用文字、图像、声音等模拟信息,依赖于不同的记录方式、载体形态和传递手段,文化知识和信息被固定在不同的物理介质载体内,它们是彼此互相独立和隔绝的,严重地限制了信息的相互转化、交流和利用。而数字化就完全不同,各种数据、文本、图像的无缝合成,并加以整理、加工、组织、传递和交流,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原有文化的集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使得人类一体化信息资源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因此,数字化仅仅是种工具理性。工具理性的合理化,在于其目的的合乎理性,社会和个人以用最小的资源或代价获取最大收益为原则而利用各种方法、手段和条件以达到特定目的的行为。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工具合理化为功利所驱使,尽量减少成本,消除浪费,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革新,提高效率,数字化就实现了这一目的。工具理性本身而言,它是中性的,不存在政治属性,也没有东西方之别。因而,要走出这样的误区:凡是西方创造的,就是西方文化,就必须反对。如果是这样的思维,那么我们早就西化了,因我们今天的服饰、许多生活用品、生产工具都来自西方。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是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二者缺一不可。数字化是当今最先进的传媒技术,优点是成本低廉,“原汁原味”,图文并茂、声情并动,可真实地记录民族传统文化的实际,其效果是传统记录方式不可比拟的。当今世界,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不仅带来了文化本身的成功,而且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资源与科技等产业融合嫁接,显露出巨大经济意义,成为一种新经济资源进入经济开发中心地带,实现关联度极高的拉动效应,出现了文化产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采用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开发,把文化资源通过孵化,变成一个产业,前景广阔。而且能够多元地、动态地、持续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改变目前一些民族文化旅游顾客一次性光临的现象,要实现来了一次再一次次地来。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接受数字化,是否会出现技术的工具理性超越审美固有的表现理性呢?的确,数字化、工具理性与任何事物一样具有两面性,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数字化、工具理性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就为人类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因而它与人的存在及人类崇高的伦理理性与审美理性追求是相一致的。数字化在发展其实用功能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发展与人的自由存在相一致、与伦理理性和审美理性追求相容的其他功能,主要表现在:数字化的发展正在实现科学观念与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这为数字化理性的非工具性、非功利性特征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数字化发展正在引起深层认识论构架的重大转变,而凸现了人的存在在主客体关系中的意义,为数字化理性中人文因素的增长提供了认识论条件;数字化发展的高度综合的一体化趋势,以及数字化向社会生活的渗透,导致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日益密切的相互交融,使当代数字化与包括伦理学、美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在“历史科学”中统一起来。人们逐步熟悉、运用数字化的同时,也不断衍生着人类对自身价值、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的深刻反思;信息资源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着巨大变化;“即时性”的传递和传播空间的无限拓展,使得世界各地具有相同兴趣和爱好的人们有可能结成为一个信息交流的社会群体,于是社会生活方式和公共关系被赋予了新的概念;利用网络从事学习、工作、活动的方式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势必形成人们对人生、社会和文化等的新的思考,并由此促成了崭新而独特的文化形态的不断产生的发展。总之,在与传统的社会文化逐渐融合的基础上,不断衍生出全新的文化。另一方面,数字化在展示出人类理性的巨大能量的同时,不可否认,也出现与先进文化背道而驰的方面:数字化源于美国,网络上由美国控制的信息占绝对优势,是美国文化;黑客频频光顾,淫秽、色情、暴力等丑恶内容泛滥成灾,不良文化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显而易见。当然这也不能成为拒绝数字化的理由。因为,这些不良文化和信息垃圾并不是数字化的必然产物,实际上它们自人类产生以后就出现了,只不过是数字化时代,它们存在的方式或表现的形态不同于语言、文字而已。问题在于加强网络管理,运用数字化技术就一定能够抵制不良文化和信息垃圾的渗透和侵害。对付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势文化”的实践理性是积极回应,大力运用数字化技术,把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向世界,拓展自己的空间,才能缩小其比例。并且,只有学习运用数字化思维方式,才能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思维方式。

四是要“大”。大,就是要把少数民族文化做大做强。民族文化不只是民俗文化,是包括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在内的大文化。要从大文化的视野把少数民族文化做大。就旅游业来说,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的众多产业群,各产业都要发展。如畲族在历次少数民族运动会上都有许多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获奖,尽量都要移植到畲族文化旅游项目中,并且让游客参与。让游客住“畲家寮”、“吃山哈饭”、“喝山哈酒”、“做山哈活”。总之,要达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消费者有东西可以消费,留恋忘返。畲山自然环境优美,没有污染,农产品是绿色食品,加以开发,定受人们的欢迎。不但消费者本人得到享受,而且让家人也得到享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弘扬少数民族文化要做到“特、深、新、大”,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首先是要加大开发力度,积极进行文化创新。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民族文化的创新,一是要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充分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继承关系。二是创新要有选择性。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是全面复兴,一定要有所选择,创新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东西,一定要有所发展和突破。精华成分进行弘扬,如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饮食文化是“席地而坐”,人均一份,共食分餐制;丧葬实行“火葬”;男女平等等要进行发扬光大,增值开发。传统有传统的负面效应,某些传统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甚至会阻碍新文化的发展。要对传统的负面效应进行系统清理,超越传统的力量,实现时代的跨越,即进行转向开发。三是创新要有前瞻性,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前瞻性。具有前瞻性的民族文化才能实现它的可持续发展,它可以预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要求,以不断超越的理论品格充实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四是要依靠本民族人民。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人民自己创造的,民间社会是传统文化的土壤,民族文化的创新不能游离于本民族人民,要采用本民族人民乐于接受的方式,如,民歌可以采用卡拉OK的形式等群众性民俗活动,培育新的“文化积淀场”。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具有对内动员和聚集民族力量、对外展示和树立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要作为弘扬与培育的重点。当然,要吸取他人的长处,要坚持从各民族的实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更好地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都要积极研究借鉴。要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文化旗帜,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能简单模仿。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2]少数民族文化创新要防止两个容易出现的偏向:一个是对待传统文化的随意性。表现为急功近利,不尊重当事民族的意愿,甚至歪曲、丑化民族文化。结果伤害了民族感情,影响了民族团结,也损害了传统文化的形象,是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创新相背离的。另一个是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仅仅作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这种极端实用主义使文化成为经济的奴隶,丧失了文化的尊严,实际上是对民族文化的不尊重。必须深刻认识文化产品所固有的意识形态和商品双重属性,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社会效益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前提,经济效益又反过来为社会效益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二者相互促进、共生共存,缺一不可。

其次是加大整合力度。要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状况,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确定发展思路、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制定出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克服各自为政,乡乡搞、村村做,小而全,简单重复,粗制滥造,千人一面,形不成规模的不足。要统一规划优化文化设施布局,根据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兴建文化设施。对导向性、标志性、基础性设施加大投入力度,各地方要对群众性、娱乐性、普及性的文化设施进行重点建设,合理布局,科学安排。鼓励社会各种融资手段的运用,注意吸引社会各方力量来投资建设文化设施,建立起多渠道、全方位的投资机制,使文化产业的阵地建设也逐步走向产业化之路。特别是要对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其发挥规模效应。

再次是重视文化介体的推广作用和民族文化企业的基础作用。传统传媒,由于地理、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间只是在有限空间有限的往来,或根本就不来往。而在数字化时代,因特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或者说物理上的空间概念,它是一个开放的媒体,它使全球联为一个共时性的超越国界的整体,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面对的是整个世界。Internet已不独属于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某个组织,它无国界,无民族界限,是全球性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网络不仅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而且它也扩展了人的活动范围。在世界向人开放的同时,人也向世界开放。网络信息流的传播是平等的,每个人在网络上的活动都可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随着“人性化界面”技术的发展,随着人机语言互动技术在网络上的普及,建立“国际信息和交流新秩序”的物质条件将会逐渐成熟。要抓住网络为我们提供的有利时机,将更多的优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料放在网上,让世界了解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通过数字化来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利于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的“数字鸿沟”。进一步加强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和导游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介体文化的作用。特别是要运用数字化技术把畲族传统文化迅速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2]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责任编辑:石船)

作者:赵晓芬

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论文 篇3:

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出路研究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在大众心目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然而少数民族文化在语言方面的特殊性,使其传播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采取什么样的传播理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两种不同理念,研究认为,民族文化传播应该采取“两个阶段,两步走”的传播路径:短期内,采取大众化、通俗化的传播方式,使民族文化最大范围的传播;长期的传播方式应该是回归文化本身,传播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尽可能传播原生态民族文化,让大众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信仰和思想。

【关键词】民族文化 传播理念 传播路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自古以来,各个民族友好往来,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受到经济利益和社会潮流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面临着很大的冲突与调适的问题。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失衡现象严重,少数民族文化重开发、少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庸俗化,原生态民族文化传播变样等问题是近年来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

少数民族文化需要积极的保护,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少数民族文化需要广泛的传播,否则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是加大其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本文从少数民族文化及其特性;对两种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理念的分析,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合理路径这三个方面论述,旨在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工作,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实践有所帮助。

一、少数民族文化及其特性

1、少数民族文化的含义

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以符号的形式所体现的民族的价值观念。具体来说,民族文化的内容和要素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单从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来说,就包含了诸如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理想信念、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①民族文化,就是在一定地域内生活的,以血缘或密切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具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该共同体特点的,观念的、制度的和器物的文明成果的总和。②中华民族文化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文化体系。民族文化的含义既适用于中华民族文化,也适用于少数民族文化。本文引用此概念主要在于解释少数民族文化的含义。在社会转型时期,少数民族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调适的重大问题。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含义是我们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

2、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性

我国少数民族发展历史悠久,少数民族文化在历史上形成,并且伴随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我国又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各个少数民族分布在祖国的不同区域,民族文化地域性强、保持着原有的风貌。不同民族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气息,多姿多彩,争奇斗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少数民族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的独特性,语言形态的完善,是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的重要元素。语言使民族文化在内部系统中广泛传播,相互学习,促进沟通。然而语言的差异性不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少数民族文化以上的特点使得民族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障碍,不利于人们更多的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也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

二、对当前两种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理念的分析

1、少数民族文化大众化、产品化的传播理念

少数民族文化在大众心目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人民愿意去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了解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人文地貌等知识和信息。然而少数民族文化在语言文化方面的特殊性,使得传播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采取什么样的传播理念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也提出了不少见解,其中不少学者提出了民族文化传播“大众化”的传播理念。刘祥平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播和旅游形象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可有效推动其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贵州民族地区从客观现实出发,应使用本地传统媒体进行对内文化传播,用网络新媒体和海内外著名传统媒体进行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③民族文化传播大众化的传播理念是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以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在民族文化传播方面实现“三贴近”的原则。在传媒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实现传媒产业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在这个理念的影响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产品化传播理念也受到学者的肯定。陈刚认为,通过营销方式打造一个强势的西藏传媒,使其承担起对外传播优秀的藏民族文化,对内传播先进的、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进而为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发挥重要作用。④

当前少数民族文化大众化的传播理念备受推崇,产品化的传播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理念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实践中传播理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2、批判的研究视野

尽管我们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方面不断推出新的传播理念,但是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依然显得很薄弱。民族文化的传播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有限的。与此同时,对当前民族文化传播中的问题也存在很多批判。学者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批判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失衡现象严重;少数民族文化重开发、少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庸俗化;原生态民族文化传播变样等问题。郑自军、蔡叶两位学者认为,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媒介在地区间表现出严重的非均衡发展,传播分化现象十分明显,民族文化的传播失衡非常突出。缺少民族文化的绽放,我们的文化版图是残缺的。因此,探寻当前民族文化传播失衡的原因,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创新。⑤中国传媒大学张燕认为,大众传媒对原生态民族文化传播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导致其传播理念与传播议程设置上的一些偏差和缺憾。对于原发性与独特性十分显著的原生态民族文化的观照与传播,应给予基本的尊重和理解,并尽可能真实地展示其原有的文化面貌,这才是大众传媒的责任和使命。⑥以上研究者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提出的思考和批判是恰当的,提出的问题正是结合了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实质,也指出了传播中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的做法带来的负面问题。建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理念,这些批判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批判也是在完善理论,最终建立更好的理论框架,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提供可以借鉴的理论指导思想,促进文化传播者,特别是媒体从业人员更好的传播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理论建构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也是一项急切的任务。现实的情况需要我们尽早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播。在这种历史性的文化变迁大潮中,如何传承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只能在现实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甚至不成熟的理论,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探索民族文化传播的路径。

三、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合理路径

1、“两个阶段,两步走”的传播路径

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做好民族文化传播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但是,如何进行民族文化传播,是吸收传播学中大众化、产品化的传播理念,还是保持民族文化的纯粹性,走精英文化传播的道路?两者有一定的矛盾,但是也不完全对立。怎么来实现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呢?

本文认为民族文化传播应该采取“两个阶段,两步走”的传播理念。这一理论认为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特殊性,又具有传播的急切性,在民族文化传播的进程中应该采取“两个阶段,两步走”的传播路径。在民族文化传播的初期,也就是现阶段,依靠大众传播大众化、产品化的传播理念,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将民族文化内容转化为媒介生产的产品,以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民族文化,使社会大众更广泛的了解民族文化。第二阶段是,在受众知晓与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其传播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高雅文化的成分,并且尽可能传播原生态民族文化,使其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信仰和思想等。当然,这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段,只是民族文化传播发展的自然过渡状态。

2、路径选择的依据

民族文化传播采取“两个阶段,两步走”的传播路径,是现实的需要。这个现实即包括民族文化的现实特征,又包括民族文化的传播问题。这两个现实,使得民族文化传播必须两步走。

从传播对象的角度分析,也需要采取两步走的路径,外界社会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层次较浅,从认知的阶段分析,也应该一步一步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了解民族文化。罗杰斯和休梅克提出的“创新扩散理论”,认为“创新扩散”过程至少包括四个环节:知晓(了解)、劝服、决定(决策)、确认(证实)。⑦新知识和文化、信息等的传播需要分阶段,采取不同的传播路径。所以,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来考虑,民族文化传播采取“两个阶段,两步走”的传播路径,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民族文化传播的思路应该具体,恰当,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在民族文化的传播中也应该既有所区别,又分步骤。民族文化传播首先应该使民族内外区别传播。在民族内部,保留和传播原生态的民族文化,采取各种传播策略,如,老传少,民间说唱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些传播方式不仅传播民族文化也构成了文化本身。在民族外部,即民族之间的传播,应该采取大众化、通俗化的传播方式,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易懂易记,使民族文化最大范围的传播。

最关键的是民族文化传播应该采取“两个阶段,两步走”的传播路径。短期内,应该采取大众化、通俗化的传播方式,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易懂易记,使民族文化最大范围的传播。长期的传播策略应该是回归文化本身,传播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高雅文化的成分,并且尽可能传播原生态民族文化,使受众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信仰和思想。

参考文献

①张曙光、何锡章、邹诗鹏:《民族信念与文化特征——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民族精神研究丛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②喻云涛,《文化、民族文化概念解析》,《学术探索》,2001(2)

③刘祥平,《论大众传播媒介与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播》,《贵州民族研究》,2009(3)

④陈刚,《浅谈西藏传媒营销》,《中国民族》,2010(1)

⑤郑自军、蔡叶,《民族文化传播的失衡问题研究》,《传媒观察》,2007(10)

⑥张燕,《大众传媒语境下原生态民族文化传播问题探讨》,《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8)

⑦[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 著,辛欣 译:《创新的扩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西藏民族学院新闻学院讲师)

责编:姚少宝

作者:赵婷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铝合金箔材生产工艺论文下一篇:老年人照顾服务借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