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放射治疗剂量医学论文

2022-04-17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肺癌放射治疗剂量医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目的:分析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生存质量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1年3月于本院接受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5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肺癌放射治疗剂量医学论文 篇1:

非小细胞肺癌的大分割放疗临床研究进展

【摘要】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临床发病率逐渐升高。其中,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已诊断的肺癌中占据较大的比例,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对于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中通常采用放射治疗法,是能将其并发症发生率降至最低的一种非外科治疗法。本文主要分析非小细胞癌大分割放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放疗;临床;研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744

1 临床资料

非小细胞肺癌作为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等,并伴有咳嗽、呼吸困等一些局部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咯血症状。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在逐渐增高,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尚可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对于一些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通常只能采用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能最低程度降低其并发症的一种非外科治疗方法。

2 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放射治疗方法属于一种肿瘤的局部治疗方法。有相关文献资料表明,肿瘤的治愈率有大约90%左右是出于局部治疗法的贡献,由此可见,提高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愈率的主要方法是充分改进局部治疗手段。

2.1 影像引导放射治疗 采用放射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实现肿瘤的局部控制,并减少其周边正常组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而物理学以及放射生物学是对其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所谓的物理学因素,指的是改善患者肿瘤及其周边正常组织的剂量水平和剂量关系。近年来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以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等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基本实现这一目标。尤其影像引导放射治疗,能够较为精确地呈现照射靶区的形状,实现在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剂量的同时,保证患者能够承受放疗的反应,最终成功使肿瘤放射治疗向精确放疗阶段迈进。

随着影像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中影像设备的不断完善,又出现了图像引导自适应放疗的概念,并逐渐开始在临床中应用。目前临床中已有研究证实,通过对采用锥形束CT采集到的患者图像进行配准融合以及电子密度校准等技术处理后,可将其用来进行靶区对放射治疗中计量学影响的一个评估[1]。而且根据评估得出的结果,医生还可以随时制定出新一套新的放疗计划,对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2 大分割放射治疗

2.2.1 常规分次大分割放疗 临床上非小细胞肺癌的大分割放射治疗中,分割的模式、分割剂量以及时间等尚没有统一的标准,通常按照分次方法可将其分为常规分次大分割放疗以及非常规分次大分割放疗两种。通常大分割放疗的剂量分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放疗的疗效产生影响。例如,加拿大Cheung用“邮票野”照射,48Gy/12次,每次4Gy的剂量分割模式对33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33例患者没有做选择性淋巴区的照射,结果发现:中位生存时间一共22.6个月,第一年的总生存率为80.1%,第二年的总生存率为46%[2]。報道的结果与Slotman研究报告中“48Gy/12次,每次4Gy,时间33个月”的分割模式放疗结果相近,其差距原因可能和两者病例选择不同导致。而Uematsu的研究报告中,采用的是50-60Gy,5-10次,1-2周一个疗程的分割模式,其研究结果患者三年的总存活率为66%[3]。Lester采用大分割放疗方式对135例Ⅰ、Ⅱ和Ⅲ 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采用的剂量为50-55Gy,一共分为大约15-20次左右,一个月左右为一个疗程,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并报道了其相关结果:所有患者两年的总存活率为44.4%,无远期毒性或者严重的急性放疗副反应[4]。

2.2.2 非常规分次大分割放疗 该种分割模式的分次方法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大概在每周1-4次。其不同剂量的非常规分次疗效均有报道:如Onishi就作过一期关于35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非常规分次放疗的研究报道,其采用的剂量为60Gy,约一周内结束,治疗后的影像跟踪结果表明,患者两年的总生存率为58%[5]。此外,Song等作过一次关于大分割立体放射治17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研究,所采用的剂量为9-15Gy/次,一共有三次,三天内结束,并得出相关结果:除两例患者发生晚期损伤外,其余所有患者的脑瘤均得到局部控制,且无3、4级放射性肺炎发生[6]。有学者采用该种模式对5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放疗患者包含Ⅰ、Ⅱ和Ⅲ期,采取了76Gy的中位剂量,并跟踪记录了所有患者5年的总生存率,为89%、39%和29%,得出其放疗疗效与分期关系密切的结论。

3 剂量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的大分割放射治疗疗效与总剂量的高低也有一定的关系。关于这一研究结论,临床上有很多学者做过相关报道:Timmerman等曾做过一期实验,主要是对37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大分割三维立体定向放疗。实验将患者分为3-5个组,开始剂量为60Gy,一共三次,然后每组患者的受剂量一次递增2Gy,受剂量最高者为60Gy。放疗后对几组患者进行15.2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患者的总生存率为87%。另外一条报道来自Onishi等,采用高剂量大分割三维立体放疗245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选择的剂量较高,为18-75Gy,一共是1-22次左右,中位BED108Gy,然后进行24个月的随访。该剂量研究结果表明,BED≥100Gy,患者三年的存活率为88.4%,BED<100Gy,患者三年的存活率为69.4%。最后得出结论:BED≥100Gy治疗疗效较为明显。该种放疗法的疗效与手术疗效相似[7]。

还有一条报道,是McGarry等人采用相同放疗法得出的结果,其实验的最高受剂量为72Gy。目前,该种放疗方法中的最高受剂量已经达到了78Gy。Sundstrom等进行过一次规模较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实验,实验中将421例患者进行分组,一共分为A、B、C三组,分别为146例、145例和130例;使用的受剂量分别为34Gy/2次、42Gy/15次、50Gy/25次;三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2、7.0和6.8个月;采取的方法是常规放疗和大分割姑息放疗法疗效比较,结果表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采用高剂量短时间的大分割姑息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放射治疗疗效。

4 結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临床中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高,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手术治疗方式仅适用于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但对于一些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放射治疗能最低程度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近年来大分割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相关技术不断进步,极大地提高了非小细胞肺癌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范玉敏,李小梅,王慧.非小细胞肺癌的大分割放疗临床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2010,32(7):309-310.

[2] Zhao-Xia Wang,Dong Xue,Zhi-Li Liu,Bin-Bin Lu,Hai-Bo Bian,Xuan Pan,Yong-Mei Yin.Over expression of polo-like kinase 1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2011,Vol.44(06):pp.200-210.

[3] Bing Ling.Suppression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roliferation and tumorigenicity by DENND2D [J].Lung Cancer,2012.

[4] Bogush,Dudko,Beme,Bogush,Kim,Polotsky,Tjuljandin,M.I.Davydov.Estrogen receptors,antiestrogens,an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Biochemistry(Moscow),2010:pp.1421-1427.

[5] Miyako Satouchi,Isamu Okamoto,Hiroshi Sakai,Nobuyuki Yamamoto,Yukito Ichinose,Hironobu Ohmatsu,Naoyuki Nogami,Koji Takeda,Tetsuya Mitsudomi,Kazuo Kasahara,Shunichi Negoro.Efficacy and safety of weekly nab-paclitaxel plus carboplat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Lung Cancer,2013,Vol.81(06):pp.97-101.

[6] Shucai ZHANG,Jinghui ZHANG,Qunhui WANG,Xinjie YANG,Fanbin HU,Xi LI,Yanfei GU,Haiyong WANG.A randomized study of docetaxel plus cisplatin versus paclitaxel plus cisplatin in previously untreated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hinese Journal of Lung Cancer,2008,Vol.11(06):pp.110.

[7] Chiappa.Can we rely on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to predict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colorectal metastases following resection? [J].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2010,36(10).

作者:王新花 焦建峰 李珠明

肺癌放射治疗剂量医学论文 篇2: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疗效及生存质量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生存质量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1年3月于本院接受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5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全部按计划完成治疗,原发灶近期完全缓解率56.9%,部分缓解率20.7%,稳定率1.7%,总有效率79.3%;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2%、75.9%、67.2%,治疗后3年内肿瘤局部复发、转移共23例,死亡19例。因复发、转移而死亡12例,非肿瘤死亡者7例;放疗后焦虑、呼吸困难、咳嗽患者少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较少,放射性肺炎占24.1%(14/58);放射性食管炎:中央型肺癌8例占13.7%(8/58)。白细胞下降Ⅰ级占15.5%(9/58),结论:体部伽玛刀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生存率好,能明显改善患者情绪功能及生活质量,副作用小,是非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疗效好的局部治疗手段。

【关键词】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疗效分析; 生存质量分析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and Living Quality of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in Treating Early-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WU Tie-ying,LI Gai-lan,HUANG Yu-she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6):029-032

【Key words】 Early-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Analysis of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264 Centre Hospital of PLA,Taiyuan 030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6.009

老年肺癌不僅严重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对于那些因医学原因不能耐受手术(严重心肺功能差、严重糖尿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老年患者)及拒绝手术的患者,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传统放疗患者3年和5年的生存率仅为29%和15%,并且副作用大[2]。回顾本科于2004年10月-2011年3月用国产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5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较以往文献报道的传统放疗疗效及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与以往文献报道的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似,并且副作用小,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1年3月于本院接受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5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为不愿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证的初治患者。其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20~78岁,中位年龄59岁。KPS>60分。病理确诊15例,影像学确诊43例(PET-CT、CT诊断,经1月抗感染、抗结核治疗,1月后病灶增大),病理类型:鳞癌10例、腺癌4例、腺鳞癌1例。所有病例均经CT增强扫描检查排除肺门、纵隔及远处转移。按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标准[3]:T1N0M018例;T2N0M026例;T3N0M014例。周围型42例,中央型16例。所有患者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正常,无放化疗禁忌证且3个月内未行放化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长期随防,随访时间12~46个月,中位值24个月。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治疗设备采用深圳奥沃公司生产的体部伽玛刀(Body Gamma Kife),OUR-QGD型,它由放射源体、准直子体及治疗床组成。患者平卧于有内置负压袋的三维坐标立体定向定位床中,用负压袋固定患者。在CT引导下扫描定位,患者在平静呼吸下,进行CT扫描。将CT扫描图像输入TPS系统,通过检查的定位点使获得的图像成归一化,重建成三维的图像。然后据此图像勾画出靶区及分布靶点,行计划和验证。根据CT定位结果确定治疗面积大小和周围器官的关系。首先在肺窗上勾画大体的靶体积(GTV),在GTV的周边外扩5 cm勾画出临床靶体积(CTV),CT值的层厚5 mm,层间距离5 mm。为防止因呼吸而导致病灶运动幅度造成的系统误差将CTV的边缘外放5 mm确定为计划靶体积(PTV)。将获得的CT图像资料通过数据传输到体部伽玛刀治疗计划系统。治疗的计划采用多靶点照射。由医师与物理师共同对治疗计划进行評价和优化。处方剂量选用50%剂量线覆盖临床靶体积的靶区范围。每周5次,照射8~10次,共2周,总剂量40~50 Gy。中位剂量48.4 Gy。双肺V20(受照剂量大于20 Gy的肺容积)≤30%,V30(受照剂量大于30 Gy的肺容积)≤20%;危及器官的限量为:脊髓最大剂≤40 Gy,食管最大剂量≤50 Gy,气管和主支气管剂量≤50 Gy。伽玛刀治疗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原发灶,由于全身伽玛刀采用填充式治疗方法,不对纵隔区域行预防性照射。治疗中给予对症治疗,必要时给予激素等治疗。

1.2.2 随访 患者均全部完成治疗计划,随访率100%。治疗结束后1年以内3月复查一次,复查的项目包括腹部B超和胸CT,必要时行骨ECT、脑MRT、脑CT等检查。1年后半年复查1次以上项目。随访时间截止到2014年3月。

1.3 评价指标 近期疗效的评价在治疗3个月后行CT进行评价。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制定实体瘤近期疗效分组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完全缓解(CR)即肿块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即肿块缩小≥50%,且无新病灶出现,无变化或稳定(NC)即肿块缩小<50%,或增大未超过25%。进展(PD)即肿块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4]。放射治疗反应按放射治疗开始之日算起90 d内出现的放射反应为早放射反应,90 d后出现的放射反应为晚放射反应,评价标准参照RTOC标准评价。生存质量指标根据EORTC QLQ-LC43量表[5]。根据患者对变量驱体功能、情绪功能、疲倦、失眠、咳嗽、呼吁困难、食欲减退的主诉,在入院后及治疗结束后1、3、6、12个月至疾病进展或死亡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相关变量条目分为4个等级(1~4分),比较放疗前后评分,评价为改善、无变化和加重。生存率从治疗开始之日起计算,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随访期间记录患者的局部复发情况、部位及死亡原因。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58例患者1年完全缓解率56.9%(33/58),部分缓解率20.7%(12/58);稳定率1.7%(1/58),总有效率79.3%(46/58)。

2.2 生存率 1年生存率86.2%(50/58);2年生存率75.9%(44/58);3年生存率67.2%(39/58)。

2.3 放疗前后生存质量各项指标比较 由表1所示,患者情绪功能明显改善,放疗前焦虑患者43例,放疗后26例焦虑情绪改善,3例加重,无新发焦虑患者;放疗前呼吸困难28例,放疗后23例改善,5例加重,无新发呼吸困难;放疗前咳嗽26例,放疗后22例咳嗽症状较放疗前改善,4例加重,新发咳嗽患者4例。放疗后焦虑、呼吸困难、咳嗽患者少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异常9例,6例患者放疗后躯体功能改善,3例加重。食欲减低11例,5例患者放疗后食欲减退改善,2例患者加重。

2.4 急性放射性副反应 经对症治疗没有中断治疗者,放射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肺纤维化,不影响呼吸功能。肺的早期放射性反应均无需特殊处理。放射性食管炎:中央型肺癌Ⅰ级为8例,周围型肺癌为0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血液系统的放射反应均较轻,9例出现Ⅰ级反应,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见表2。

2.5 肿瘤的局部复发情况、部位及死亡原因 治疗后3年内肿瘤局部复发、转移共23例,死亡19例。因复发、转移而死亡12例,非肿瘤死亡者7例。其中1年内复发、转移者12例;1年后至2年内复发者5例;2年后至3年内复发者6例。复发部位:肺门复发者16例、膈肌4例、纵隔淋巴结3例。第1年死亡8例,其中因转移复发而死亡者4例,非肿瘤死亡者4例。第2年死亡6例,其中因转移复发而死亡者4例,非肿瘤死亡者2例。第3年死亡5例,其中因转移复发而死亡者4例,非肿瘤死亡者1例。

3 讨论

Ⅰ、Ⅱ期NSCLC患者能行手术切除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0%~70%[6]。但是对于那些因医学原因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放射治疗成为最主要治疗手段。部分国内外研究显示,早期放疗好于晚期放疗[7]。同步放化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但同步放化疗使患者的相关治疗副作用增加,生活质量下降,特别是老年患者[8]。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是精确放射治疗的一种主要方法,它的特点如下:三维系统、高剂量特点,病灶靶区周边剂量呈阶梯变化,在提高临床病灶剂量的同时,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周围正常器官的照射剂量,短时间内以大剂量小分割方式给予大强度的治疗剂量[9]。SBRT(Stereotactoc Body Radiotherapy),定义为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定义是通过用三级准直器系统及多弧非共面旋转聚焦技术产生的高度剂量分布区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从而降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10]。体部伽玛刀正是基于以上特点由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它剂量强度特点是由病灶中心向边缘逐步衰减,病灶外剂量递减十分迅速,因此使它具有以上所述“刀”的特征,这个特征可能有利于保护病灶外正常组织[11]。同时体部伽玛刀可以通过高分次剂量模式治疗,可将常规放疗40 d缩短至2周左右,使治疗在短期内完成[9]。基于以上原理,本研究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高剂量、短疗程的照射分割方式,以期缩短时间、减少治疗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原发灶近期完全缓解率56.9%,部分缓解率20.7%,稳定率1.7%,总有效率79.3%;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6.2%、75.9%、67.2%;急性放疗毒副反应轻。本组病例的治疗结果和以往关于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报道相一致[12-14]。但明显高于以往常规放疗疗效的报道[15]。目前在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提高的同时,生存质量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但尚无文献报道常规放疗与手术相比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但本研究表明放疗后咳嗽、呼吸困难、焦虑患者均少于放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焦虑情况有明显改善与以往报道一致[16]。咳嗽、呼吸困难较前有明显改善与伽玛刀治疗后病灶缩小,症状较前改善有关。焦虑有明显改善可能与病灶控制后,给予患者新的希望,且放疗的毒性低有关。与手术比较,放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没有下降[17]。这是与常规放疗相比体部伽玛刀治疗的优势所在。

总之,SBRT治疗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安全性和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与常规放疗比较在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优势也已获得肯定。但具体的剂量及分割模式尚缺乏统一标准;目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已取得了与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相同疗效,但与手术治疗疗效的比较还需大型临床随机对照进一步研究,随着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SBRT有望替代手术成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手段[18]。

参考文献

[1]李祥.老年肺癌全肺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2.

[2] Wisnivesky J P,Bonomi M,Henschke C,et al.Radiation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unresected stage Ⅰ-Ⅱ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hest,2005,128(3):1461-1467.

[3]徐丽叶,蒋葵,郑培实.恩度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7):15-16.

[4]袁慧欣,张永亮,刘占伟,等.伽玛刀联合吉西他滨与联合复方苦参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字创新,2012,9(28):1-3.

[5]游捷,施忠民,张娴静.两种国际肺癌患者生存质量表EORTC QLQ-LC43与FACT-LRQY的比较[J].中国癌症杂志,2009,19(5):92-101.

[6] Nanke T,Goya T,Tsuchiya R,et al.Prognosis and survival in resected lung carcinoma based on the new 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J].J Thorae Cardiovase Surg,1988,96(3):440-447.

[7]胡晓璐,李高峰,王巍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EP方案同步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4):18.

[8]张向东,郭佳铭,雷震,等.易瑞沙同步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16.

[9]吴铁鹰,刘永兰,张峻青,等.体部伽玛刀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4,5(2):7.

[10]任正婷,王宗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2):333.

[11]刘泰福.现代放射治疗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555-602.

[12]董桂云,熊莺,高宏伟.体部伽玛刀治疗早期肺癌分割剂量临床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3,41(2):205-206.

[13] Robinson C G,Dewees T A,Elnaqa I M,et al.Patterns of failure after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or lobar resection for clinical stage I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J Thorac Oncol,2013,8(2):192-201.

[14] Crabtree T D,Denlingr C E,Meyers B F,et al.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versus surgical resection for stage Ⅰ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0,140(2):377-386.

[15]尹波,杨艳.早期非小细胞肺癌21例非手术治疗观察[J].临床与实践,2006,10(1):39.

[16]任正婷,崔迪,戴卓捷,等.伽玛刀立体定向放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生存质量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2,32(6):621-625.

[17] Schulte T,Schniewind B,Dohrmann P,et al.The extent of lung parenchyma resection significantly impacts long-term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J].Chest,2009,135(2):322-329.

[18] Nguyen N P,Garlang L,Welsh J,et al.Can stereotactic fractionated radiation therapy become the standard of care for early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J].Cancer Treat Rev,2008,34(8):719-727.

(收稿日期:2015-01-12) (本文编辑:王利)

作者:吴铁鹰 李改兰 黄玉胜 冯燕国 陈琳 陈静 韩小龙

肺癌放射治疗剂量医学论文 篇3:

CT/MRI诊断影像融合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靶区及三维适形治疗影响

【摘要】 目的:比较CT图像和CT/MRI融合图像来源的肺癌脑转移肿瘤靶区,评价CT/MRI融合靶区容积应用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时,对治疗剂量的影响。方法:将2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增强CT和MRI扫描的图像传送至图像处理工作站,在CT和CT/MRI融合图像上分别勾画GTV和周围重要的器官。每个病例分别在CT图像和CT/MRI融合图像都做1个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肿瘤的处方剂量为60 Gy,比较2个治疗计划中肿瘤靶区的95%容积(D95)受照平均剂量、周围正常组织的5%容积(D5)受照平均剂量。结果:CT/MRI融合图像上的肿瘤靶区平均比CT上的肿瘤靶区大21.32%。用CT上勾画的靶区有一部分肿瘤处于低剂量区,CT/MRI融合图像上的靶区D95剂量分布较好,但在周围重要器官的剂量分布较高。结论:CT/MRI融合图像有助于靶区的确定,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上的肿瘤靶区剂量分布足够,能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更利于精确放疗的实施。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瘤; 影像融合; 放射疗法; 靶区

肺癌是引起脑转移瘤最常见的肿瘤类型,占各种肿瘤引起的颅脑转移的40%~60%,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3%首次出现转移的部位是发生于颅内,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后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脑转移[1]。脑转移患者自然中位生存期仅为1~2个月[2]。目前用于治疗计划系统的CT图像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差,很难确定软组织中浸润的肿瘤边界,而MRI提供了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可以清晰显示肿瘤侵及周围软组织的范围。以上这两种图像能够提供互补的信息,所以CT和MRI图像的融合应用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肿瘤浸润的范围。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CT和CT/MRI来源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肿瘤靶区,评价CT/MRI融合靶区容积应用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时,靶区剂量及周围重要器官组织剂量变化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1~75岁;鳞癌11例,腺癌9例。单发病灶13例,双发病灶7例。

1.2 CT/MRI检查 CT定位扫描:所有病例仰卧位予热塑面罩固定后行横断面CT增强扫描,使用德国西门子definition AS128层螺旋CT逐层扫描整个颅腔,扫描层厚和重建层厚均为3 mm。MRI扫描:不能使用面罩固定,采用与CT扫描时体位尽量一致的仰卧位,使用MAGNETOM Avanto 1.5T核磁共振扫描仪采集图像,扫描范围同CT,扫描层厚亦为3 mm,采集T1、T2及Tl增强序列图像。

1.3 影像融合方法及靶区勾画 扫描后将CT及MRI图像传输至治疗计划系统(VARIN Eclipse version10.0),进行CT和MRI图像融合和三维重建。然后由一位放疗科副主任医师分别对每例患者增强CT图像及CT/MRI融合后的图像进行靶区勾画:GTVCT、GTV 1CT/MRI勾画。融合后勾画靶区GTV(不包括水肿带)。然后勾画肿瘤周围的危及器官:脑干、眼睛、视交叉、视神经。分别用CT图像上的GTV和CT/MRI融合图像上的GTV1做3D-CRT的治疗计划。肿瘤靶区的处方剂量为60 Gy,90%靶区容积达到60 Gy。比较以上两个计划中95%靶区容积(D95)所受的剂量,和5%正常器官容积(D5)所受的剂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GTV体积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TV体积比较 在CT图像上的平均体积为21.61 cm3,在CT/MRI融合图像上的平均体积为26.22 cm3。CT/MRI上的肿瘤靶区平均比CT上的肿瘤靶区大21.32%。CT图像上GTV平均值(21.61±4.12)cm3,CT/MRI融合图像上GTV1平均值为(26.22±4.73)cm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P<0.01)。

2.2 两个治疗计划的比较 给予肿瘤靶区60 Gy的处方剂量,在CT上的GTV得到平均D95的剂量是60.25 Gy,而CT/MRI上的GTV得到平均D95的剂量是50.51 Gy。说明CT图像勾画肿瘤靶区有部分肿瘤遗漏。而用CT/MRI上GTV1做三维的治疗计划时,GTV和GTV1分别得到平均D95的剂量是60.98 Gy和60.21 Gy。周围正常组织的D5剂量CT/MRI比CT上的要大。

3 讨论

脑转移瘤是临床肿瘤治疗难题之一,未做治疗的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一般在出现症状后2~3个月内死亡[3]。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愿手术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4]。SRS仍为数目较少、位置局限、颅外转移已控制的脑转移患者的标准治疗[5-6]。精确确定肿瘤靶区容积和周围敏感器官容积是精确放疗必要的前提条件。CT图象是精确放疗的基础图像,它对高密度组织较敏感,但对软组织,尤其是对浸润性肿瘤边界无法清晰显示[7]。在脑瘤研究中发现:在MRI上显示的肿瘤靶区大于在CT图像上肿瘤靶区[8]。MRI成像取决于物质的质子密度,对软组织特别是对浸润性肿瘤比较敏感,图像边界清晰[9]。转移瘤脑水肿发生率和程度均较脑内其他肿瘤更常见、更严重[10],而CT图像对水肿带与病灶边界不清,颅底骨的骨伪影,病灶的强化效果不佳等都会影响靶区勾画的准确性[11]。笔者认为CT图像上和MRI图像上的靶区体积不一致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由于MRI图像在软组织内比较明确地分辨出肿瘤的浸润范围,发现比较早期的肿瘤,而CT图像上无法清晰显示出来。(2)由于肿靶区勾画者对肿瘤浸润范围认识程度,对解剖的熟悉程度以及读片水平等主观差异导致肿瘤勾画上的误差。(3)由于图像融合导致误差[12]。位于幕下区肿瘤因行CT定位时颅底骨性结构影响肿瘤显示和GTV勾画误差较大有关[13]。(4)部分容积效应有关[14]。

有研究结果提示高剂量与生存期呈正相关[15]。精确肿瘤靶区的勾画是放射治疗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笔者将CT及CT/MRI融合图像来源的靶区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时发现:CT图像来源肿瘤靶区的剂量会较低,部分肿瘤组织遗漏,从而导致肿瘤复发。而用CT/MRI融合图像来源的靶区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时,肿瘤靶区的覆盖剂量较好,能满足治疗剂量的需要。

因CT/MRI融合图像来源的靶区较CT来源靶区大,脑干、眼睛、视交叉、视神经等周围重要器官组织的受照剂量相对较高。本研究正常组织放射性损伤在可接受范围内。

综上所述,CT与MRI的图像融合技术有助于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靶区勾画的精确性,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肿瘤靶区的遗漏,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上的肿瘤靶区剂量分布足够,融合图像能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更利于精确放疗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廖美琳,周允中.肺癌[M].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595.

[2] Sajama C,Lorenzoni J,Tagle R.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ain metastasis[J].RevMed Chil,2008,136(10):1321-1326.

[3]宋正茂.以首发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的肺癌脑转移瘤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101-102.

[4]徐文达,田光亮.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用于脑转移瘤40例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3):88-89.

[5] Wiggenraad R,Verbeek-de Kanter A,Kal H B,et al.Dose-effect relation in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for brain metastases.A systematic review[J].Radiother Oncol,2011,98(3):292-297.

[6] Muller-Riemenschneider F,Bockelbrink A,Emst I,et al.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brain metastases[J].Radiother Oncol,2009,91(1):67-74.

[7]李玉敏,庄坤.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图像融合技术在脑肿瘤放疗中的应用[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4,26(3):203-204.

[8] Khoo V S, Adams E J,Saran F,et al.A comparisom of clinical target volumes determined by CT and MRI for the radiotherapy planning of base of skill meningiomas[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0,46(5):1309-1317.

[9]李洋,李香兰.CT/MRI影像融合对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靶区勾画的影像[J].中国肺癌杂志,2012,15(8):476-480.

[10]王昊毕,俊英. 单发不典型脑转移瘤58例CT表现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6):137-138.

[11]甘庆权,刘国龙. MRI在乳腺癌脑转移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作用[J]. 实用医学杂志,2014,30(7):1134-1135.

[12]姚原,吴国华. CT/MRI影像融合对鼻咽癌肿瘤靶区及三维适形治疗影响[J]. 中国癌症杂志,2006,16(6):498-502.

[13]王志宇,李光.颅脑X刀治疗脑转移瘤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7,16(1):38-41.

[14]张蕾,兰胜民.应用CT-MRI图像融合技术准确设定脑胶质瘤肿瘤靶区体积的研究[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0,22(3):225-227.

[15]姜雪松,肖建平.大于3 cm脑转移瘤分次立体定向放疗初探[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9,18(3):176-180.

(收稿日期:2014-06-08) (本文编辑:陈丹云)

作者:杨金山 魏永兵 侯超 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城市社会学的女性主义论文下一篇:中药鉴定技术教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