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教学论文提纲

2022-10-09

论文题目:丹霞山景区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及危险性评价

摘要:丹霞山作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2010年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丹霞山作为丹霞地貌点之一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填补了自然遗产类型空白。丹霞山是现代丹霞地貌演化过程中的代表区域,具有非同寻常的地质学、教学科研、美学、生态、文化价值。然而,由于景区受到构造运动、地层岩性、水文条件以及人为改造作用的影响,景区内危岩体发育较多,对游客安全及景观产生很大威胁,迫切需要对景区内危岩稳定性及危险性进行分析。据此,本文以丹霞山景区危岩体为研究对象,对丹霞山景区危岩体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并选取合适的力学参数取值及计算方法,对危岩体稳定性进行分析,建立适用于丹霞山景区的危险性评价体系,对景区危岩危险性进行评价,并研究危险性分区特点,根据稳定性和危险性评价结果制定丹霞山景区危岩体治理建议,得到的结论如下:(1)丹霞山景区危岩中,块状岩体和薄板状岩体是主要危岩发育类型;危岩发育规模以大型及中型危岩为主;危岩节理优势走向中,走向在330°~339°之间节理最为发育,对危岩体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区危岩三组破坏模式均有发育,最主要的破坏形式为坠落式及倾倒式;危岩体主要受陡倾节理切割、差异风化、卸荷作用、重力作用影响,个别危岩体受流水作用影响。(2)研究区岩体基本质量级别属Ⅲ类,内摩擦角取39°,黏聚力取0.7MPa;结构面为4类,内摩擦角取13°,黏聚力取0.05MPa。(3)通过稳定性计算分析,得出的稳定性状态与现场危岩体状态基本吻合。暴雨及地震工况下,危岩体稳定性明显变差,且暴雨工况对危岩体稳定性影响较大。(4)通过危岩危险性计算,在丹霞山景区危岩中,危险性为Ⅰ级30个,占73.2%。Ⅱ级危岩11个,占26.8%,无Ⅲ级危险性危岩;丹霞山景区危险性较大为长老峰景区、巴寨景区,阳元山景区、牛鼻村区、卧龙岗区部分区域危险性较大,整体危险性较小,翔龙湖景区危险性最小。

关键词:丹霞山;危岩体;发育特征;稳定性;危险性

学科专业:地质工程(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1.2.2 景区危岩体危险性分析方法

1.2.3 当前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丹霞山景区地质条件

2.1 地理位置及气候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3.1 伞洞组(K1s)

2.3.2 马梓坪组(K1m)

2.3.3 长坝组(K2c)

2.3.4 丹霞组(K2d)

2.4 地质构造及地震

2.5 工程活动

3 丹霞山景区危岩体发育特点

3.1 丹霞山景区危岩发育概况

3.1.1 长老峰-卧龙岗区危岩发育概况

3.1.2 阳元山-通泰桥景区危岩发育概况

3.1.3 牛鼻村区危发育概况

3.1.4 巴寨景区危岩发育概况

3.2 丹霞山景区危岩体发育特征

3.2.1 形态与规模特征

3.2.2 结构面发育特征

3.2.3 发育地层特征

3.2.4 变形破坏模式特征

3.3 丹霞山景区危岩成因分析

3.3.1 危岩形成内在因素分析

3.3.2 危岩形成外在因素分析

3.3.3 危岩主要成因分析

4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

4.1 计算参数选取

4.1.1 现场试验及取样

4.1.2 岩体物理力学试验

4.1.3 岩体及结构面参数取值

4.2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方法

4.2.1 滑塌式危岩体计算方法

4.2.2 倾倒式危岩体计算方法

4.2.3 坠落式危岩体计算方法

4.3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

4.3.1 滑塌式危岩体稳定性计算

4.3.2 倾倒式危岩体稳定性计算

4.3.3 坠落式式危岩体稳定性计算

4.4 小结

5 危岩体危险性评价及治理措施建议

5.1 危岩体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5.1.1 危岩体不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5.1.2 危岩体破坏性影响因素分析

5.1.3 危岩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2 评价方法

5.2.1 各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

5.2.2 危险性影响因素等级划分

5.3 景观危岩体危险性评价

5.4 治理措施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发展与人才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网络课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