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礼仪教育问题分析论文

2022-04-20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学校礼仪教育问题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学校仪式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学校仪式教育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主要体现为: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形式主义严重;功利主义倾向过剩,缺乏人文主义关怀;仪式教育活动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德育功能弱化;活动设计只关注学生,存在教师自我身份的缺席现象。

学校礼仪教育问题分析论文 篇1:

学校礼仪教育传承的实践困境与破解路径

学校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当代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身份认同感的实现路径。当前我国学校礼仪教育面临着学校缺乏完善的礼仪教育制度规范体系、教师对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家长忽视礼仪教育、社会对礼仪的宣传不足、网络庸俗文化影响礼仪文化的传承、东西方礼仪文化多元碰撞对传统礼仪文化冲击等诸多实践困境。加强和改进学校礼仪教育需要强化礼仪教育的学校制度体系、家庭支持体系、社会服务体系以及网络补充体系建设。

学校礼仪教育  价值特征  实践困境  破解路径

学校礼仪教育作为德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评价制度的不完善,学校礼仪教育体系建设能力比较薄弱。本研究希望通过对目前我国学校礼仪教育价值特征的分析,探讨学校礼仪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破解困境的对策,以此推动学校礼仪教育体系的科学化建设。

一、现代学校礼仪教育的价值特征

1.鲜明时代性与历史继承性共存

我国学校礼仪教育是经过数代人在实际生活和道德实践中沉淀而形成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现代学校礼仪教育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同时,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客观、理性、辩证的态度发展和创新学校礼仪教育。

2.社会普遍性与校园特殊性共存

现代学校礼仪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并且现代学校礼仪教育的格局要从课程德育、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三方面进行建构。学校礼仪教育由于其主体、客体、媒体、环境的特殊性,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现代学校礼仪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主体的二重性:一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礼仪教育,另一方面就是学校机构的运作形式,即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所遵守的组织内部规定的和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礼节、仪式的总称。

3.地域文化性与民族差异性共存

我国是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每个地方以约定俗成的民族习惯和特定文化为依据形成当地特有的风俗。学校礼仪教育的发展应该积极地融入生活世界,通过一定的学习与实践建立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理解与尊重。

4.既定规范性与实际多样性共存

学校通过礼仪教育使学生认识并且明确礼仪作为一种既定的、良好的准则需要遵守以及自我约束。但是由于礼仪并非抽象思辨的纯粹的社会意识,而是一种理性实践,所以,在礼仪的学习成果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礼仪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礼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需要丰富和创新。

二、我国学校礼仪教育传承的实践困境

1.缺乏完善的学校礼仪教育制度规范体系

目前我国学校缺乏对礼仪方面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视,导致学校礼仪教育缺乏明确的理念、定位、目标,针对性弱;缺乏对礼仪教育系统设计和整体协作,可行性差;缺乏礼仪教育实践中“情”与“意”的培养,可操作性低;缺乏对礼仪课程开放逻辑的探索,丧失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持续性弱。

2.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育理念的偏差

近年来,在教育市场化的冲击和“分数就是指挥棒”的应试教育的体制下,部分教师秉持礼仪教育必须要让位于成绩训练的理念不动摇,导致学校礼仪教育流于形式,这些现象使得学校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低;缺乏心理学的知识,仍然采用灌输的方式传授礼仪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以个人权威价值判断取代事实感知,未触及学生的心理世界,学生在封闭环境中缺乏思考、反思的空间;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频现,对待教学缺乏热忱,空洞的说教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

3.家长忽视礼仪的教育

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使得许多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礼仪教育,形成了礼仪教育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家长深受“应试教育”的价值驱动,缺乏对学校礼仪教育进程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在独生子女家庭中,长辈的溺爱以及父母自身未做到个人修养的提高,“知行不一”等问题,造成家庭礼仪教育的缺失。

4.礼仪教育的社会规范体系失控,社会对礼仪的宣传不足

中小学生德行缺失是社会规范体系失控的缩影,也是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礼仪塑造源于教育,教育根植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中小学礼仪教育的社会支持力不够,政策缺失、专业支持不足、个别媒体为博得大众眼球对消极负面信息大肆渲染,一再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使得学校礼仪教育实施步履维艰,难以达到既定目标。

5.网络庸俗文化的渗透,影响优秀礼仪文化的传承

网络是个虚拟空间,同时也是个小型社会,它的范围涉及全世界。青少年作为虚拟交往的主力军,自控能力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这样不能及时规避网络陷阱。侮辱、攻击、谩骂等有伤社会风气的言论大肆扩散,虚假信息的散布、隐私的泄露甚至犯罪行为,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价值取向、生活和行为方式,给青少年带来了消极影响。

6.东西方礼仪文化多元碰撞使我国传统礼仪文化被边缘化

当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在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之下,青少年学生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如何避免出现未把握住西方礼仪的核心精神却丧失了传统礼仪文化精髓的不中不西的尴尬局面,在心灵深处构筑强大的理想和道德支撑来面对开放、多元的世界,减少强烈的迷失感,形成比较明确的身份认同,保留本土礼仪文化遗产是当下的困境和突破的方向。

三、加强和改进学校礼仪教育的策略思考

1.学校礼仪教育制度体系建设

(1)加强和改进学校礼仪教育制度规范体系建设

首先,学校要转变办学以及育人理念,转变“智育第一,德育说教”的现状,在德育教育中融入礼仪教育,借鉴国外礼仪教育的先进经验。其次,深入发掘课程中所蕴涵的礼仪道德修炼和健全人格塑造的教育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将学生发展从知识发展层面提升到生命发展层次,同时要体现礼仪教育特有的求同存异的精神和人文关怀。最后,将礼仪规范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注重系统性、科学性、整体配套性、操作性。构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所需的保障体制,可持续发展体制,形成道德教育共同体。

(2)统筹安排学校礼仪课程,定期举办礼仪讲座

礼仪教育合理地纳入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在整合古今中外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将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相结合。从内容层面上,力求体现人文情怀;从方法层面上,注重实践性、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实际,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和道德模范,加强对礼仪的感知体会,并在学生生活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切实为学生提供健康发展的资源和平台。

(3)丰富课外礼仪教育活动

课余礼仪活动作为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要具有实践性、多样性、开放性、针对性。学校礼仪教育不能仅仅采取单一的课堂知识性的讲授方式。作为“缄默知识”必须彰显实践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充分利用我国传统节日开展有目的的活动,通过情景模拟、讨论辨识、榜样示范、反馈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在生活处处践行礼仪美德,有层次和针对性地保证学校礼仪教育内化为学生自觉行为。充分利用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定期开放当地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设施。遵循学生行为发展的规律,将课堂常规教育与日常行为相结合,促使学生知行统一。

(4)加强学校礼仪教育荣誉制度建设

学校礼仪教育荣誉制度既是一种独特的学生自治、自律的制度,也是学生对学校的一种承诺制度。其实质是信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模范效应,切实发挥荣誉制度特有的激励、导向作用。设立“荣誉委员会”或类似的组织专门负责荣誉制度的执行和维护。这些机构的成员一般由学生主导、学校管理人员的监管或参与,协作处理与荣誉制度相关的各种事务。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广播站、晨会、班会大力宣传礼仪模范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强化学生的礼仪意识,进而形成积极良性的校园文化。学校礼仪教育荣誉制度发展成一套结构完善、内容丰富的制度体系,同时也会随客观状况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5)建立学校礼仪教育指导与服务中心

学校礼仪教育指导与服务中心是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践行所学的礼仪知识,并且对其随时跟进和给予建议的组织,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真正地使学生接受礼仪规范,并且转化为个体意识和价值目标,最后成为个体内在的礼仪行为,实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学校礼仪教育指导与服务中心由高素质的具有丰富经验并且能准确把握国家礼仪教育政策方针的教师组成,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礼仪实践培训;发掘优秀经验,及时大力推广;定期研讨和交流,形成校园特色。

(6)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培养以班主任为重点的一批专业德育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礼仪教育队伍建设,完成高质有效的礼仪教学活动。发挥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引领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自身细节,遵循人际交往的准则,将外在服饰美与内在心灵美和谐统一展示于学生。教师的礼仪教育关键体现在“尊重、沟通、规范、互动”,教师保持思想开放,对学生日常礼仪加以一定的引导,增进沟通,在有效沟通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接受,以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学生的认同,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和谐新型师生关系。

2.学校礼仪教育家庭支持体系建设

(1)重视家庭礼仪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家庭礼仪氛围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文化和长久以来形成的默契。家长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孩子发出信息,孩子在无意中会接收这种信息投射到行为作为一种回应。孩子会接受父母因信念、情绪、判断影响而产生的反应作为一种暗示,还有自我意识二者结合的双重暗示成为自我管理的标准。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满足其成长的需要,有以下两点需要明确:一是父母是孩子自我认识的启蒙者。二是“做人”应当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是做一个有技能的人,最终是成为技能优秀的人。

(2)家长应率先垂范,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榜样作用

“教育即风格之培养。”家长言行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有助于孩子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稳定于心中,最终形成做事风格。同时,家长在细节问题上所持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会对孩子产生长久影响,因为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现素质。我们内在的自我标签与原生家庭密不可分,规则、信条、示范作用等潜移默化地内化为我们心中不二的标准制约着自我。要更好地融入社会自立自强,人我和谐就非常重要,而其关键在于从先天来说,是父母健康的人格;从后天来说,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榜样。

3.学校礼仪教育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1)政府部门制定标准化的礼仪规范体系

明确政府职责,把礼仪教育纳入提升公民道德品质,净化社会风气系统的建设和规划当中。完善制度建设,秉持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倡高尚的道德品质、文明的礼仪素养。教育财政收入中划拨一部分专项资金支持学校礼仪教学和实践的进行,这对打造我国文化和形象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有利于发展适合于现代文明的礼仪规范。坚持“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并重的理念,从小处着眼,在细节上下功夫,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2)社会大众传媒加大对优秀礼仪文化的宣传

以提高公民素质、传播传统文化为宗旨,聚集优势媒体、出版资源,形成以教育为主体,以视媒、纸媒、网媒三大主流传媒为系统,综合运用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形式,多方位、多层次覆盖受众。对优秀礼仪文化的宣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主要新闻媒体积极对礼仪典型人物进行宣传报道。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3)积极开展礼仪教育进社区活动

建立学生义工制度,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区活动或公益劳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将校内礼仪教育与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认同感等。礼仪推广社区活动要本着提高学生志愿者自身素质,向社区提供优质的服务为目的,在学校的资金、师资等支持和引导下举办活动,旨在推进基层志愿者组织能力建设,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深入实施,以志愿服务形式宣传推广文明礼仪,努力提高社会公众的文明素质。

(4)吸收借鉴西方礼仪文化,加强我国礼仪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之一宗教信仰的不同,导致世界上的人们遵循着各不相同的礼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在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同时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地融合,二者相互渗透,不断发展,这是新时代不可阻挡的趋势。礼仪教育予以我们多元的视角以及良好的沟通来面对差异和冲突,多元文化背景下构建共同意愿的价值观,注重整合道德教育资源,各学科搭建互通的教育平台。

国内基础教育应该更多地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民族认同感。我们对传统和礼仪文化要在情感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总结和继承,借鉴西方礼仪的形式以及内在灵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形成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使中国礼仪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这样才能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确立我们的感染力,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

4.学校礼仪教育网络补充体系建设

(1)建立和完善网络监管制度,加强对网络礼仪行为的引导

学校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需要监督、管理、引导、制约。建立公益性的上网场所,持续规范运营;鼓励开办健康有益的网络活动;支持推广适合未成年人的优秀数字化文化产品;打击治理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的传播。对于学校周边的网吧加强管理协调,采取多元化监管模式,不断加强自律监管、互律监管以及他律监管,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

(2)完善生态化网络社区建设,推动学校礼仪教育信息化建设

学校网络社区建设生态化应当达到环境优良、教学设施配备齐全、保障制度完善、礼仪文化氛围浓厚、管理规范有序的目标。现代学校礼仪教育信息化服务不可或缺,借助宽带网络等现代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学校要充分依托教育信息化的便利条件,开通微信、微博、QQ等网络交流工具,设立礼仪教育专门板块,创造条件,吸引学生参与到礼仪教育的沟通与交流中来,提高学生对礼仪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构建文明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网络礼仪文化氛围。生态化网络社区建设既可以有效地加强社区事务包括学校礼仪事务的管理,亦可提供各项网上虚拟指导服务,反映着学校网络社区生态化建设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3)倡导绿色上网,培养学生自律意识

网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需要正确认识其价值和功能。要树立正确的网络礼仪观念,传统的通信礼仪完全适用于现代的网络世界。人人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建立在网络礼仪的基础上,尊重这样美好便利的空间,享受学习与交流经验的重要公共平台。引导学生懂得网上所有言行必须遵循现实社会的法律法规,增强网络行为的法制意识,并组织学生自主讨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诚信守诺,自觉遵守《公约》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29日,http://www.gov.cn/jrzg/2010-

07/29/content_1667143.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2月26日,http://www.gmw.cn/01gmrb/2004-03/23/content_7262.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2010年12月30日,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s5180/201101/xxgk_114631.htmkl.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3-11/15/c_118164288.html.

[5] 李树青,甘玲.礼仪教育:增强德育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6).

[6] 蒋璟萍.礼仪的伦理学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孙晓雯】

作者:金东海 关琳

学校礼仪教育问题分析论文 篇2:

学校仪式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变革之路

摘   要  学校仪式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学校仪式教育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主要体现为: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形式主义严重;功利主义倾向过剩,缺乏人文主义关怀;仪式教育活动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德育功能弱化;活动设计只关注学生,存在教师自我身份的缺席现象。因此,需要对学校仪式教育进行变革:统筹安排,使内容与形式达到统一;杜绝功利化的目标追求;开展与学生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仪式活动;活动设计注重师生的共同在场。

关键词  学校仪式教育  价值功能  形式主义  行为规约  功利主义

学校仪式作为一种不平常事件,镶嵌在学校日常生活之中,人们赋予它一种文化符号,在它稳定而有序的形式之下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功能,能够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对学校成员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学校仪式具有象征性的特征,象征着旧的结束与新的开始。仪式教育使学校教育由静态的理论说教向动态的行为激励转变,通过一定的情感体验与行为动作来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让学生在内心驱动力与非强制性动力的驱动下,不断调整自己与外界的多种复杂关系。仪式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自身的成长历程,体悟生命成长的过程,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因此,分析当前学校仪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重塑学校仪式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学校仪式教育面临的困境

当前我国学校仪式教育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一是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形式主义严重,学生很难在其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二是功利主义倾向过剩,缺乏人文主义关怀,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厌倦等情绪;三是仪式教育活动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德育功能弱化;四是活动设计只关注学生,存在教师自我身份的缺席现象,未能充分发挥仪式教育的价值功能。

1.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形式主义严重

仪式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行为模式、权利实践及社会操演,具有程式化、定型化的特征,程序化的性质又赋予其权威性的特征。当前有很多学校开展的仪式活动只注重形式的多样,较少考虑其传达的“精神内核”。如果学校在进行仪式活动的过程中对其传达的意义不进行有效表达,就很容易给学生留下墨守成规、单调重复的印象。部分学校在仪式设计中用处理事务性工作的态度来进行仪式设计,对仪式所要表达的教育意义和隐喻的德育功能认识不清,将仪式设计视为一种程式。具体来说,对一些仪式性活动的主题彰显、内容安排、教育实效及文化氛围等方面关注不够;对一些礼仪性活动的习惯性养成、生活化延伸、常态化管理等方面重视不足;有些学校尽管认识到了仪式的教育意义与德育功能,但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组织安排不科学、现场氛围不庄重、技术保障不到位、程序操作不规范等诸多问题;还有一些学校非常重视升学、考试等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却对学校仪式教育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学校开展的仪式活动只要场面隆重、环节完备、程序到位,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以上这些错误的做法与行为很容易产生空有形式而无实际效果的走过场现象,导致仪式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很难在其中受到深刻的教育[1]。

2.功利主义倾向过剩,缺乏人文主义关怀

学校仪式教育是一种集体在场活动,具有浓厚的群聚色彩,参与人员、地点、时间等的集中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与情感体验,构筑了师生的集体记忆,使学生对集体产生了认同感与归属感。学校领导在进行仪式教育设计时,不仅要精心策划学校仪式活动、提升其蕴含的教育意义,还要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增强学生的“在场感”,以此来发挥学校仪式教育创建和谐校园、凝聚师生情感的重要价值。然而,当前很多学校开展的一些仪式教育存在严重的工具化倾向,有些学校开展仪式教育活动是为了装点门面、制造声势,以此来追求学校领导自身的名利和展现领导权威,还有些学校在仪式教育设计中将学生的意愿与需求抛在脑后,让学生成为被动的参与者,仪式活动成了装点门面、烘托气氛的“道具”。毋庸置疑,功利主义倾向的学校仪式教育不但不能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历程,还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厌倦等情绪。另外,还有一些学校的仪式教育以教师为主导,将学生置于旁观者的位置,忽略了其具有的能动性与主体性,导致仪式教育活动中师生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互动,教育效果甚微。

3.仪式教育活动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德育功能弱化

很多学校仪式活动的某些环节在程序化的规定下不断被固化,然而,在学校仪式活动逐渐趋于稳定的同时,学生却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一些学校在开展学校仪式活动时严格遵守规范标准,没能从实际出发来考虑学生的发展变化与现实需求,导致仪式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期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很难让学生达到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可。在数字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很多学生能够借助各种媒体来了解和观看国内外形式不同、类型各异的仪式活动,有些学生自己也参加过多种仪式活动,以及互联网上充斥的各种非主流价值观念等,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学生对价值的选择与判断,这让学生对学校仪式有着自己的主张与看法,而学校仪式活动原本具有的德育功能逐渐被弱化。具体来说,学生会用审鉴的眼光和态度来看待各种仪式活动,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在潜意识里对这些仪式进行比较,不会轻易认同。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在其他同学面前炫耀自己见过世面,而对学校的仪式活动进行有“个性”的点评,这会在思想上對朋辈群体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有些学校在开展仪式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未能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没能有效发挥德育功能,使一些仪式活动徒有其表,实际教育效果较低[2]。

4.活动设计只关注学生,存在教师自我身份的缺席现象

教师是构成学校仪式活动的有机主体,在仪式教育活动中兼有“自我”和“他者”的双重身份。首先,教师作为“自我”身份的存在,在仪式教育活动中与学生共同接受仪式行为规约、产生仪式情感体验、感知仪式文化熏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形成了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还在向学生示范和传播学校的价值文化与教育理念。其次,教师作为“他者”身份的存在,在仪式教育活动中主要扮演三种角色。一是设计者,教师在学校仪式教育中不仅要担任代表学校育人特色与文化传统的仪式活动的设计,还要担任代表班级文化特色的仪式活动的设计;二是组织者,为了保障仪式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需要教师来引导、组织学生参与活动;三是评价者,教师要对学生在仪式活动中的表现及活动后的变化进行评价和判断。然而,在现实的学校仪式教育实践中,教师通常扮演着“他者”的身份,并在尽职尽责地履行着其职责,却在仪式教育活动场域中“遗忘”了“自我”身份的存在。学校仪式活动是为学生定制的,在进行活动设计时排除了教师,这导致教师“自我”身份的“被动”离场。同时,在仪式教育活动中教师更倾向于认同仪式符号权力,缺少对自身行为的审视,造成教师“自我”身份的“主动”离场[3]。

二、学校仪式教育的变革之路

当前我国学校仪式教育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这就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变革,使其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进行统筹安排,内容与形式得到统一

仪式教育不仅要有多姿多彩的形式来表现,还要有丰富、充沛的内容来支撑,在开展学校仪式活动的过程中要将形式与内容有效结合起来,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在安排仪式教育时要使仪式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性质匹配、承载力一致。首先,性质匹配方面,仪式活动形式的设计要以具体的教育内容为依据,而教育内容的安排要考虑仪式活动的形式。如纪念性的仪式活动往往具有庄重性、政治性等特点,在参与仪式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保持严谨的态度和严肃的心情,如果活动设计具有庸俗性、娱乐性的特点,则就破坏了仪式的主题氛围与目的;如果在欢快、愉悦的仪式活动中设计一些过于庄重、严肃的主题,则会使活动现场出现沉默、冷却的现象。其次,承载力方面,仪式活动形式要能够承载能力范围内的教育内容。如果在开展仪式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式负担的教育内容超过了其自身的承载力,就会产生教育内容大于仪式形式的现象。如学校开展的学生成人仪式教育活动,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悟生命的成长,实现新角色的转化,如果在此仪式活动中过多摄入政治教育,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相反,如果教育的内容小于仪式形成的承载力,就会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从而产生形式化的倾向[4]。

2.杜绝功利化的目标追求,体现浓厚的人文主义关怀

学校是传承与创新文化的重要场地之一,承担着“成风化人”的重任。然而,当前有很多学校不仅没能有效发挥传承和创新文化的功能,还存在严重的文化缺位现象,导致学校仪式教育活动“形式化”现象突出,应有的意义感和价值认同缺失,仪式教育沦为假大空的道德灌输与领导的哗众取宠和“走过场”,没能从更深层次引发学生的共鸣与思考。首先,学校仪式教育活动要注重文化品位的提升。在进行仪式活动设计、场景布置、道具选择和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渗透和凸显文化精神,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资源,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仪式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弥漫着文化气息,从而形成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文化磁场”,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并使这些文化基因根植于学生内心深处。其次,仪式活动要注重人文关怀的提高。在进行仪式活动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情感需要及心理特点,相信学生的能力与潜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由发展与生活体验之间的衔接,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自主性。

3.开展与学生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仪式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仪式的德育功能

仪式活动有其庄重的外在形式,通常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可以将仪式教育视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育人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策略,故在仪式教育中也要充分践行这一重要策略。在学校仪式教育中,开展一些有效的实践活动能够加深学生的亲身体验,强化仪式活动主题,增进对仪式教育的理解,明白国家的道德规范与文明标准以及遵守的原因和践行的方法。通过对仪式活动的参与,学生能够将这些规则与要求等外化为文明举止,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逐渐形成文明向上的校风。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学校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仪式教育活动,如开展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课堂问候仪式、升国旗仪式等,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办学特色,开展一些具有学校特色的仪式活动,充分发挥仪式活动的德育功能。在践行仪式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守必需和有效两个原则。首先,仪式教育是必需的。一般来说,仪式教育在程序化的规定下显得更为庄重和隆重,增加了经费、时间、精力及其他资源等方面的成本,这对财力、人力等资源有限的学校来说是一项比较大的负担,因此,仪式教育活动如果不是必需就不宜开展过多。其次,仪式教育必须是有效的。在开展学校仪式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如果仪式教育脱离了有效的教育目标,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5]。

4.活动设计注重师生的共同在场,发挥仪式教育的双向价值功能

仪式作为一种交际形式,是人们交流社会信息的语言。在学校仪式教育中要注重活动设计的向度,由单一的学生转向双重的师生,从仪式理念到仪式行为都能关照到学生和教师双方,避免以往“教师缺席”状况的出现,让师生共同通过对仪式活动的体验和反思,对仪式活动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教育意义进行领悟。首先,要关注师生的共同在场。教师与学生应该共同参与学校的所有仪式教育活动,并一同自觉主动地遵守和学习仪式活动所展现的集体期望、共同信仰和共同文化。这样,学生和教师个体在仪式活动中都会自觉地、主动地、果断地维护和关心集体的共同目标,使其自身融入社会大众之中,并以集体的利益为最高利益,愿意服从集体的安排,而不感觉到自己有所牺牲。其次,要重视教师课堂教师仪式行为。课堂是师生交往、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教学活动本身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具有负载文化意义的仪式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传统和常规的规范和要求,还要对教师提出先于学生、高于学生和严于学生的要求。这样,在教学活动中,不仅学生能够获悉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与行为要义,教师也能够加深对合作学习的理解,提升其对学生的指导能力。

参考文献

[1] 佐玉姣.学校仪式活动的形式化倾向与解决策略——基于中学德育的视角[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07).

[2] 孙国宽.德育视野下学校仪式教育的实效性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3(16).

[3] 赵虹元.教师缺席:学校仪式教育的固化与蜕变[J].中国教育学刊,2018(04).

[4] 侯保航,王鑫.仪式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构建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8(02).

[5] 董树梅.学校仪式及其教育价值的历史变迁[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

【責任编辑  王   颖】

作者:李平

学校礼仪教育问题分析论文 篇3: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摘要】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钢琴、舞蹈、声乐、美术等学前教育专业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教育管理能力以及科研能力,能够在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和校外培训机构从事教育、科研、宣传、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要依据培养目标确定,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阐述了促进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前教育 课程改革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的学前教育逐渐成为民众的需求,幼儿入学难,入优质园更难,好幼儿园难进,好的幼儿教师更是难找。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实施以来,幼儿教师的师资培养问题更是引起了社会的深切关注。如何培养一批德行兼备,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成为目前中职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是社会的要求

幼儿教师担负着学龄前儿童教育的重任。幼儿园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艺术教育、双语教学、亲子教育、蒙氏教学法等各种办园特色,幼儿教育从过去的保教保育发展到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人格培养,健康教育等,对幼儿教师培养规格、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变化迫切需要学校转变教育观念,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构建体现幼儿教育规律、能够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为幼儿园输送高素质的师资。

2.是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前教育是与当前就业市场密切相关的一种教育类型,在人才观、课程观和教学观上与普通学历教育具有本质区别,尤其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各方面也应该体现出幼儿职业的特色。为此,中职学校应当树立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观,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具有真正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前教育专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是推进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

特色不仅体现在学校的管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育人环境上,更应体现在课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學校吸引生源要靠硬件设施,更要靠优秀的师资队伍和适应性、针对性强的符合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实际需要的课程。

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1.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改革思路,借鉴发达国家的幼师教育课程来探索专业课程改革措施,促进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的逐渐提高。

(2)基本原则

中职学校课程设置首先是要打破以往的课程模式,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机会。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按照职业教育课程新理念,探索适合职业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满足幼儿教育对高素质技能型师资的需求。 课程设置要及时吸纳学前教育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等。 遵循专业实际和用人单位实际,满足将来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职业标准与职业规范要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操作性,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前专业课程发展与实习基地建设同步发展,充分满足学生在职业场景中完成专业课程的需要,从而推进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2)统一与多样相结合的原则

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首先是要打破以往的课程模式,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再次是为学生的理论知识打好基础。最后是要注重一专多能,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3)现实与前瞻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应该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的教材作为首选, 这样才能使最前沿的研究内容不流失,如:育婴师、保育员的培训和婴幼儿智力发展等,在更新教材内容的同时应对老教材进行淘汰。另外,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更了解并遵守相应的政策法规,还要把有关学前教育的国家政策法规融入到课程体系中。课程改革坚持校园合作,且有专业课程专家、幼儿园教师共同参与。引导学校针对就业岗位制定课程实施方案,鼓励学校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校本课程。

2.构建课程体系

(1)课程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要为幼儿教师构建最基本的幼儿教育理念和观点。但是由于中职学生由于缺少教育实践经验,加上学习肯定有一定难度,所以必须高度凝练科学的教育观、发展观,要紧密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需要。

(2)课程内容

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具有明显的学前教育专业特点,主要有教育学、教育史等,并衍生出学前教育史等;從心理学专业延伸过来的课程有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这样的课程形式上好像合乎逻辑,实际上不仅内容庞杂,而且体系混乱。又鉴于中职学校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厌学情绪比较严重,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就只能够用为度了;同时逐渐加大实践课程的教学,主要包括专业思想教育、本地学前教育改革现状和动态、见习与实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还要增加技能课程的内容,包括幼儿体育与游戏、礼仪、职业女性形象设计、幼儿园管理、幼儿手工、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幼儿音乐舞蹈、钢琴弹唱与伴奏、幼儿普通话训练、教师口语以及传统的六科教学法等。

3.科学的课程设置

(1)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缺少合理性

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相关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课程内容融合了国内外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方法,且课程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更大的系统化。但是大部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发展的意义不大,认为一些无用的课程比例大。进行中职学校学前专业学生课程设置研究的目的在于使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激烈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忽视了学生的想法和需求,缺少现实的实证性研究。近几年,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学前教育的课程与其他课程有着更多的融合与交叉,融合许多国外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可以使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更为系统,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课程内容在选择上仍缺乏其合理性。尤其是专业技能课、教育实训、实习等课程,在选择上并没有与学生的专业及就业联系在一起。另外,在教材的选择上现在很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还在用着陈旧的教材,学生们学习到的知识没能融入新的各种教育思想和理念,在专业化发展上造成学前专业课程内容的落后。另外,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忽略了人文学科对于个人精神和气质培养的重要性,虽然人文学科不能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 但其本身对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是其它文化所不能代替的, 而学前教育的课程中却忽视了它的重要性。

第二是课程难度的选择上忽视学生实际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涉及的专业性较强,学生理解上存在困难。在大多数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中,由于缺少实践的过程, 学生就一直处于很被动的状态。目前中职学校学前专业对于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难度稍欠合理,最后造成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的困难。对于公共基础课程的难度,仍然有但仍有20 %的学生认为比较难,分析原因可能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底子薄基础差,他们尽管已经学习了几年的公共基础课,但是并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仍认为公共基础课比较难。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在课程选择上都是“拿来主义”、“一把抓”,也就是不管学生是不是感兴趣,难度对学生来说是不是可以接受。即使有大部分学生对课程的总体难度比较合适, 但是还是忽视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如此,也就造成了许多的问题学生,例如:有的学生觉得某些课程难学不会,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中职学校的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对于自己的兴趣、能力还不能有一个很好的定位,如果盲目让他们自选择课程及难度,会影响他们最终的发展。为了缓解这种矛盾,很多学校进行实践课程,但是这种实践课程虽好,但课时数较少,并不能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快地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其次,许多中职学校在课程开发上面处于一个盲点,所以,在课程选择上必须考虑中职学校自身实际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对课程的难度准确把握。

第三是在课程设置上重专业轻就业导向.

近年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满足我国专业技术类人才严重缺失的问题,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在了解幼儿园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置与更新,但现在很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存在着课程与理论脱节的问题,因盲目设置课程使所学课程在幼儿园无法应用的状况,这说明了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缺少就业导向性。一些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重复性、课程的设置不符合就业要求、 对技能类课程重视不够,一些实践类课程课时较少,教学与实践比例不协调。专业课的设置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课时的安排上也不合理。

(2)改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1)科学合理

学前教育领域综合了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风格流派等内容,如:实习生带领幼儿游戏时候,只会单独的唱歌、跳舞,这暴露了艺术课程设置灵活性不足的问题。因此,必须重系统实用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加大幼教专业琢磨深度,有“儿童感”。因此,幼儿园理论课的讲授应该选择那些专业对口的教师进行。课程设置应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教法课的课时,并保证其课时量。

2)课程难度要适中

首先是与幼儿园同步,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遵循实际选择幼儿园教育教学所需要的课程内容。学前教育教学内容改革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基点,联系幼儿园實际,联系学科特点删减教学内容。目前,随着幼儿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幼儿园方面逐渐认识社会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幼儿教育教学中增加了一些相关的健康教育、社会教育内容课程。

其次是在课程设置上要选择适合时代和专业发展的课程,可以组建课程小组开发本校的校本课程,实现特色教育。这样既给广大学前教育的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3)要突出以就業为导向的课程内容

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得到了幼儿园的青睐。在幼儿园中要与实践磨合才可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推行 “双导师制”。过去的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课内实践环节少且内容零散不成体系,使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缓慢。“以就业为导向”的本科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学前教育改革与当时的社会需求,成了影响学生就业的最关键问题。因此,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 ,学前课程设置要与市场挂钩 , 根据就业市场的要求。使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实际的需要。课程理论采取实习、实训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并在职业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与专业能力。通过校内指导老师和幼儿园实习指导老师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要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把理论知识内化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操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操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形式,可采用多种形式将实践活动更多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4.拓宽实践途径,切实提升师生的专业水平

(1)增强教师教育实践能力

1)建立實训模拟基地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一线教师除了需要具备一般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外,还应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教师可充分利用幼儿园模拟教室等场地,进行模拟教学,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目标完成教学活动。教师可让学生到教学实践基地,在学校及幼儿园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实施教学设计方案。同时在时间与空间上要拓展教育实践环节,让学生围绕所学各领域的指导方法,让理论联系实际,拓宽教育实习 的内容和形式,有效提高高师生的教育能力。

2)中职学校应建构一整套有效专业师资培养体系

通过多种培训形式完善教师职业培训体系,从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到教育方法等方面促使教师队伍水平普遍提升。学校可定期指派教师了解幼儿园教育情况,掌握幼儿教育发展趋势,从而全方面提升教师职业能力,

(2)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

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越来越多各级各类职业所需的技术类人才,在培养目标上既要求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也要培养德能兼备的幼儿教师,以往中职学校忽视学生对实践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最后导致专业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幼儿园对教师的实际需要。面对一系列新问题, 中职学校更应更新学校的教育教学观念,在课程设置上结合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要求广大学校要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念的培训,创新教育教育理念。作为准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增强自身的专业认同感,但由于学生的专业情操以及专业认同度不够,出现了抵触幼师职业以及幼师职业意识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多通过帮助学生亲身体验幼教实习过程,逐渐增强学生的职业成就感。

(3)深化“校园”合作,有效拓展学前教育教育模式

“校园”合作打造共赢局面,使得学前专业的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和效率性。

首先是寻求幼儿园帮助学校丰富教育资源。学校应寻求幼儿园方面的友好帮助,因为幼儿园教育资源更丰富,不但可以聘请资深幼师或园长到学校开展教学教法的指导,而且也能有效的补充学校教学材料的不足。中职学校应定期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在一线挂职锻炼来缩短课堂与一线教学的距离,促进学生的入职适应度。

其次是形成常态化幼儿园见习机制。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终究要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么就得要求学生必须拥有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为学生提前适应岗位打下基础。见习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在新生入学时就要使学生有职业意识,在“校园”合作中为学生职业发展夯实基础。根据幼儿园实际,采取实施分组教学,强化通过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来提高专业技能,从而更好的应对今后的职业竞争。

總之,由于目前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既要求幼儿教师有教育教学能力,也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培养出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扎实知识实践能力的学生。新时期幼儿园教育应结合幼儿园对人才的需要,科学设置课程,强调教学特色,给予学生更多实践机会,逐渐加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技能的培养,规范教师教学技能来提高学生学习技能,从而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葛文忠,张宪霁,朱哲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中职教育课程设置[J].企业导报,2010年03期.

[2]陈红岩.幼儿师专课程设置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3] 林娜.集群式模块课程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新时代出版社,2011年,08期.

[4] 姚丽华.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9期.

[5]由显斌.浅析幼儿园教改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6]林倩,刘永萍.学前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时代文学,2008,(09).

[7]戴军.关于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董海鹰.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作者:李建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融资租赁业的税收政策论文下一篇:情景教学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热门文章

学校礼仪

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