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会计教育论文

2022-04-28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区域会计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赵

我国区域会计教育论文 篇1:

我国高职教育经费问题透视: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①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经费问题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经费政策法规不完善、来源渠道单一、分配不均衡与监管薄弱乏力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经费政策法律法规、拓展经费多渠道、调整分配格局以及加强经费监管措施等几方面着手进行解决。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教育经费;现状;问题;建议

高职教育经费问题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其作用逐渐凸显,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明显。下面就对我国高职教育经费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我国高职教育经费问题与政策建议加以阐述。

一、我国高职教育经费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经费问题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目前,从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看,主要有国家财政投入、事业收入、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与其他收入等几个方面。尽管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来源渠道逐渐呈现多元化格局,但高职教育经费依旧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三年约占比重54%)与事业收入(三年約占比重38%)为主要来源,而其他部分所占比重却很低。由此可见,国家不仅承担着稳定高职教育经费的作用,而且也对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看,经费的总体比例是逐渐增长的,尽管在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比重有所下降,却加大了事业收入的比例,这也与当时高职教育在校人数、院校数量有关。2011~2013年我国高职教育国家财政经费的比重分别为53.95%、52.56%和56.71%,这均已达到了发达国家50%的标准。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已经对高职教育经费的投入越来越重视,这也保证了我国高职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我国高职教育经费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经费问题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发展思路相比,在高职教育推行过程中,教育经费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教育经费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近年来,法律制度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虽然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但只能说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基本原则已经确立起来。我们不得不承认,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我国在立法方面起步较晚,并缺乏完整规范的理论体系。时至今日,有关高职教育专项的法律法规仍停留在专家的呼吁之中,并没有列入立法机关的议事日程,更不要说涉及具体高职教育经费监督与管理、分配与使用,来源与筹措等问题。因此,我们认识到构建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政策的法律法规任重而道远。

(二)高职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具有单一性

我国传统教育经费的来源受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教育制度的影响。目前,国家教育经费主要以中央拨款为主,其中在高职教育经费构成中主要以国家财政性经费收入和事业收入成为主要来源渠道,这使得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具有单一性。根据“2013年中国教育經费统计年鉴”数据统计得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收入的56.71%,事业收入占总收入的37.09%,两项之和占总收入的93.80%,其他收入占总收入的6.21%,其中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占总收入的1.37%,社会捐赠经费占总收入的0.27%,其他收入占总收入的4.75%。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国家投资高职教育占主体地位,事业收入也高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10%~25%),相比之下民办学校中举办者、社会捐赠以及其他收入在职业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都非常低,投入非常薄弱,这种情况说明我国高职教育经费的来源结构比例不合理,渠道呈现单一性。而呈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高职学校筹措经费的积极性与动力不足,也体现出地方政府与社会对高职教育筹措经费的关注度不够。

(三)高职教育经费分配不均衡

高职教育经费是高职教育财力资源的重要体现,是高职教育资源的强力保障,也是高职教育事业得以正常进行的坚强后盾。[1]近些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经费分配不均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从全国高职院校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导致这种分配不均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教育经费内部分配失衡。国家将教育经费更多的投入到示范性高职院校以及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项目中,这种所谓的“扶优保重”政策不仅导致了与普通高职院校、民办高职院校之间的差距,破坏了高职教育生态体系,而且也违背了我国所提倡的“公平教育”。(2)区域间经费投入存在较大差异。根据“2013年区域间高职教育经费支出统计情况”统计得知:大区域间高职教育生均经费总支出差异较大,东部地区最高为254402.31元,分别是中部地区的2倍和西部地区的1.18倍,其中,中部地区最低;大区域间高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差异较大,依旧是东部地区最高,为156623.77,分别是中部地区的2.16倍和西部地区的1.08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高职教育经费分配存在着较大失衡状态。

(四)高职教育经费监管薄弱乏力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高职教育经费监管缺乏相应制度的支撑,使得经费的监督体系不甚完善。首先,缺少专门的经费监管机构。教育部设立的教育经费监管事务中心,由于监管部门繁多复杂,致使职能权责具有模糊性。其次,内外部经费监管力度不够。在内部方面,一些高职院校财务内部的监督制度不健全,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资金管理无章可循,致使高职院校财务出现诸多缺陷与流失。在外部方面,一般高职院校对经费的落实情况、经费的投入与产出、财务管理状况等重要财务信息未予对外公布,这也很难使社会公众对高职教育经费情况进行监管。

三、完善我国高职教育经费问题的政策建议

随着国家、社会对高职教育经费不断的关注与投入,使当前高职教育经费问题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高职教育经费问题作出努力。

(一)完善高職教育经费政策的法律法规

若使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需要以法律为基础,才能使高等教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此,必须要加快高职教育的立法进程,完善高职教育经费政策的建设。首先,从宏观方面,在我国现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高层次的法律法规如《高等职业教育法》等,构建我国现代高职教育的法律框架,弥补高职教育的法律空白,并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经费保障等进行宏观指导。其次,从微观方面,以《高等职业教育法》为指导,制定低层次的法律法规文件如《高职教育经费保障法》,必须明确详细高职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筹措、分配与使用、监督与管理等,使之达到能够解决法律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二)拓展高职教育经费多渠道

2010年7月,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职业教育明确提出:“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从中不难看出:国家要大力发展和扶植高职教育,而经费渠道来源的多元化也必将成为高职教育赖以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增强高职院校主动筹措资金的意识,通过多渠道争取经费问题,如校企、校地合作项目,实现工学结合;明确自身定位,利用社会资源来举办各类各级学历教育等。其次,以政府为主导,并鼓励社会团体及个人介入高职教育,构建多元化的筹资体系,丰富资金来源,如政府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改进投入机制等。

(三)调整教育经费分配格局

我国高职教育经费的分配与投入是同等重要的,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配置方式才能使教育经费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因此,为了有效调整教育经费的分配格局,促进高职教育均衡发展。一方面,国家教育经费的分配应考虑“公平与公正”原则,根据各高职院校所在地区的经济、人口以及实际发展的状况,制定不同的核拨标准,不是采用“一刀切”的政策,而是要对普通院校与民办院校加大教育经费资助力度,进而使高职教育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根据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三类地区生均拨款标准。[2]与此同时,国家也可以对三类地区采取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如东部地区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或者将东部地区的优秀教育资源输入中部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要加快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而西部地区则要对高职教育的规模进行扩大与积累,并加大国家财政的支持力度,进而达到我国高职教育经费分配的公平性与均衡性。

(四)加强高职教育的经费监管

经费的投入和监督管理应双管齐下同时进行,政府不仅要对高职教育进行财政投入,还应该将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纳入监督的范围内。[3]首先,设立专门的监管中心。监管中心的设立不仅对教育经费监管工作要有针对性的指导,而且也要对教育经费监管下的财政部门、审计与价格部门进行有效协调,并明确各自的职责,使之内容科学化、精细化,保证经费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其次,加强内外部经费监管力度。在内部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管制度,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高職教育学校财务制度》《高职教育学校会计制度》等制度,使高职教育经费内部制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外部方面,适当引入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以外的第三方社会监督机构来进行监管,并加快落实《高职院校信息公开办法》等,以接受社会、家长与学生的监督,使高职教育经费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蔡忠华.我国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2]黄磊,邓志军.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成绩、问题与政策建议[J].科技文汇,2016(1):71.

[3]黄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经费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6):43.

Perspective on the Funding Problem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JIN Zhe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educational funds;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suggestions

作者:金哲

我国区域会计教育论文 篇2: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赵鹏:关于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感言

何建民:基于战略管理理论与国际经验的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定位与创新

田里: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李萌:本科层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曾国军:重点大学如何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

师守祥:以项目和景区管理为突破口,培养真正的旅游管理人才

关于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感言  赵 鹏

旅游高等教育的产生,是教育与旅游的结合,由此引发了如何结合的话语,并成为一个长久存在的命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旅游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评价。

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以往出现了急剧的规模扩张,我们正忙着赶集一样承受着旅游市场的驱动,从左顾右盼,到自我审视。

旅游高等教育的阶段性特征,依然表明我们仍处在起步时期,是经历初创进入探索的阶段,蕴含着教育的冲动激情和丰富创意,在探索中崭露创新,更多的是需要焕发生机与活力,而不是急于规范。

旅游高等教育现阶段存在不可避免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区域、学科背景、类型、层次、办学条件等方面,以及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快慢、强弱之分。什么是最好的?适合于己的就是最好的。现阶段,多样性应更合理。

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不变的主题线索,这就是:关于旅游的教育(寻求、发现旅游知识与技能的过程,由此形成专业性意识和职业认知);通过旅游的教育(让旅游作为教育自身的资源,旅游的综合性检验、丰富着院校学科专业理论与方法及其成效,并为其学科探索的关联性与边界性提供了动态描述的依据,由此也培养学生的职业体验、态度、素质、能力、习惯);为了旅游的教育(这是高校功能的本质体现,在于创造完整的价值体系,不仅仅是能够适应,更要担负起引领的作用,这有利于教育作为生产力要素的构成和学生职业使命与责任的培育和塑造)。

旅游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实践的教育,在培养层次上,有专门技能,有综合应用(运用、设计),有理论研究(策划研发,学术);在类型划分上,主体应是体现职业特性的专业教育和应用性的学科专业教育,同时,有学术型的学科发展教育。

旅游高等教育应用性本科教育,在学科专业建设上主要遵循的应当是产业需求导向,学科综合支撑。

旅游高等教育的评价,定位才能定标,也由此形成单一的或双重标准:职业的、学科的,而对应其应用性的本科,则需用双重尺度来加以衡量和判断,即用学科标准和由满足需求而派生或转化为应用的职业的或社会的标准(学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结合)。

旅游高等教育的本科教育内容,就一般大学而言,要充分体现大学精神和职业精神的融合,是两种精神相融合体现在同一过程中的教育。

旅游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当重新认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关联。传统教育观将实践作为教学环节看待,与理论教学有本质区别,而实践性教学则重在体系构建,理论与实践相互融通,关系紧密而不可截然区分,我们要探讨实践性教学体系框架下的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活动方式。

旅游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对于定位在应用性的院校而言,主要在于能够培养具备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因此,人的能力的培养成为核心,课程及其教育价值也就应当取向能力本位。教育方式在于:善于将理论和知识转化为思想和方法论体系。培养有思想、有见识、会做人、会办事的人。在面对解决旅游实际问题时,能够有系统化的思考和方法,学生的学习重在得法而不在得道。

旅游高等教育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都应关注和体现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育。旅游高等教育在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还应当注意准确判断和正确把握所面临的形势与发展趋势,尤其要研究“转型期”和“产业动向”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旅游高等教育的途径,除了产学结合,还需要面向实际的科研引领,带动产学研趋向一体化,在一体化状态下推进教育机制创新,并渗透到院校办学活动中。在产学研一体化状态下形成学科、专业、课程、队伍、科研、管理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重构和资源优化整合。

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基于上述理念,可视为产学研一体化多种要素在更广泛空间的延伸和组合。

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应当是多元、双需、互动、共赢的,其目的在于形成我们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在国际化旅游教育领域树立我们自身的良好形象。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与国际经验的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定位与创新  何建民

目前,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在规模扩展的同时,存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准确定位与创新方向有关,而旅游高等教育的定位与创新又是一个战略管理问题,因此,需要运用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思考解决。

按照战略管理理论,每一个旅游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设计需要在适合下列三种需要、条件或目标基础上做到具有特色优势。第一是适合旅游人才市场发展的需要;第二是适合所拥有的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培养学生的资源能力条件;第三是适合主要相关利益者(如学校主要领导)所确定的学校发展目标。

发达国家旅游教育已有100多年历史,它们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旅游教育的国际经验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偏重于旅游实务的研究与教学,主要为旅游企业提供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欧洲的大学提供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如1893年创立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这一特色优势是与当地旅游人才市场需要与教育资源条件紧密联系的。如欧洲的酒店大部分是家族式经营的小酒店,特别需要类似小企业家式的经营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另外,许多欧洲小国旅游教育的理论研究与著书立说少,因为国家小,达不到出版的经济规模,但他们拥有酒店企业在职经理做兼职专业教师的丰富资源。第二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偏重于理论的研究与教学,主要为旅游企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院校和研究机构提供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教学、研究与咨询人员,美国的大学提供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如1922年创立的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不但设有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还设有酒店管理硕士与博士专业。这一特色优势也是与当地的旅游人才市场需要与教育资源紧密联系的。美国是大的连锁酒店集团的发源地与集聚地,并具有出版大量研究成果与教材的规模经济。

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应该如何定位呢?基于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特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这适合于旅游管理研究生培养的定位;又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适合旅游中专生、大专生与本科生的

培养定位。

国家旅游局在其提出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意见》中依据我国旅游人才市场需要强调:“培育一支由多层次、多专业组成的,以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为重点的旅游人才队伍”,这适用于我国旅游教育的总体定位。

事实上,国外旅游高等教育的定位及其教育内容与方式的创新是依据旅游人才市场需要不断变化的。例如,1997年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为了吸引我国学生到该校留学,在传统用法语教学的课程外,专门增加了用英语教学的课程,并针对中国学生喜欢学位的特点设立了本科学位与硕士学位。2007年,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开始加强开设有关酒店不动产管理与融资的课程,在2007年8月又将其学报的名称由康奈尔大学酒店与餐馆管理季刊改为接待业管理季刊,以适应研究范围扩大的需要。

依据战略管理理论并参照国际经验,目前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创新方向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1)发展与完善有母学科支撑的旅游管理教育的多种类的综合性体系。由于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有相关母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与知识的支撑。如美国蒙大拿州大学的森林学院设立了生态系统管理的硕士学位、娱乐(土地)管理的科学硕士学位。又如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自然资源学院设立了自然资源旅游、公园与保护区管理的本科专业、自然资源娱乐与旅游科学硕士学位等。这些学位课程如果设在新建的、单纯的旅游学院里,可能反而不好,原因是缺乏该学位专业研究发展所需要依托的关键理论、方法、技术与知识基础的支撑。(2)不断发展与完善适应旅游人才市场需要的旅游管理教育多层次的课程体系。这是因为,不同的愿意接受旅游管理教育的人对课程层次或内容的要求是不同的,学校必须依据他们的需要,尽量采用定制化方式设计不同层次与类别的课程。下列国际经验可以作为参考。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提供了可选择的三个层次的课程:第一个层次是18个月的酒店运作管理证书课程,适合未来担任酒店部门经理或总经理的人员学习。第二个层次是授予科学学士学位的国际酒店管理课程,它包括一年的专业实习模块,然后加上7个学期的国际酒店管理课程的学习,适合于从事教学、研究的人员学习。第三个层次是授予国际酒店管理硕士学位的课程,这是为期望未来成为酒店业领导者的学生设计的课程。

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提供了可供选择的8个层次的课程:①本科教育课程。②两年制的酒店管理硕士学位课程,这是专门为期望成为酒店业领导入设计的课程。③授予科学管理硕士学位的课程,这是专门为在大学里从事酒店管理教学或从事酒店管理研究工作的人员设计的课程。④博士学位课程,这也是专门为在大学里从事酒店管理教学或从事酒店/饭店管理研究工作的人员设计的课程。⑤专业发展计划课程(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它是向酒店专业人员提供的、一个几乎全年开设的、多达17个专业的课程,对象从领班到高级行政管理人员。从教学时间上看,这是一个星期或多达6个星期的课程,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颁发17种专业证书。⑥总经理培训课程(General Manager Program),目的是提高入学者组织和执行战略决策的能力。本课程向称职的总经理和他们的接班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锻炼和提高他们的领导技能以及富于创意地解决问题的技巧。通过学习,学员对市场营销决策、财务、资产和人力资源管理会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⑦远程经理人员的课程,如eCornell课程。⑧在暑假期间向高中生提供的3到4周的向他们展示有关进入世界酒店业的兴趣与意义的课程。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田 里

一、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经历了探索、规模发展、规范发展三个阶段,如下表所示。

二、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已达一定规模

至2005年年底,我国旅游院校1336所,在校生56.6493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643所,在校生25.8085万人;旅游高等院校693所,在校生30.8408万人;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高校75所,在校生1256人;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高校16所,在校生86人。旅游高等教育用近30年的时间,构建了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

三、工商管理背景下旅游学科专业存在的问题

在工商管理各个专业中,旅游管理的专业水平处在第二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第二层次包括技术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第三层次包括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文化产业管理。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成为工商管理学科中的温冷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太强调自身的行业特征,而妨碍了学科建设的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旅游管理学科始终没有摆脱旅游产业附庸的地位。除了旅游规划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含量外,其他研究成果几乎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科班旅游专业毕业生没有成为旅游行业的主流人才和管理精英。旅游行业的管理骨干仍然可由其他途径进入或者替换。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通识教育与专业技能的矛盾始终没有解决。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等教育要求与实践操作技能的行业需求,一直都困扰着教育工作者。

四、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旅游学科研究上层次:增加在国家基金中的份额;标志性的出版物增多;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向其他领域的延伸渗透(休闲、运动、会展、健康、公共空间等)。

旅游专业发展规范化:制订专业规范标准;开展国际认证;评选规划教材。

旅游领域空间广阔:学科发展的不成熟需要研究;实践的诸多问题需要回答;人才的需求量大需要教育培训;产业的朝阳前景有产业支撑。

旅游学科需要确立自身的评价体系:国家基金(规划项目)、论文发表(项目实施)、案例分析(策划推广)、研究成果认定的其他方式。

五、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旅游高等教育将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引入质量认证体系:第一步专业评估,第二步质量认证,第三步专业排行。

整合优势教学资源:形成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游经济、旅游社区、旅游营销等的特色分工。

建立开放的实习机制:操作实习、模拟实习、调查实习、咨询实习、研究实习等。

推进旅游教育国际合作:本科中美“1+2+1”模式、陆港研究生交换模式、海外基金资助教师进修模式等。

本科层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李 萌

近年来,我国旅游高等教育面临一个极其尴尬的局面:本科层次旅游专业人才的“行业内就业率”

持续走低,旅游产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晰旅游业本质属性及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科学定位本科层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旅游高等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首先,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给旅游高等教育带来一系列挑战。原来教育部规定的“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对于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高等教育及进入迅速发展阶段的旅游业而言,都已不能适应。其次,旅游业快速发展中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新动向,如商务旅游、会展节事旅游、户外休闲等,对以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点)管理和酒店餐饮管理“三大块”为核心的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严峻挑战。第三,新技术在旅游业的广泛应用,如全球订位系统、在线分销系统、旅游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等,引起旅游者消费模式、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发生急剧变化,这些变化是传统的“课本理论知识+现场观摩+岗位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本无法应对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二、旅游业本质属性及发展方向

从目前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看,它越来越呈现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依据在于:一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追求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精神文化上的享受,旅游消费趣味会不断变化;二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旅游资源本质上是社会文化资源;三是旅游企业从事的工作主要是一个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问题。因此,旅游业的产业属性最突出的应该是其“文化创意属性”。我国旅游业正在朝着深度文化观光与文化休闲的方向发展,而旅游业的运营环境日益凸显出国际性、信息化的特征。

三、本科层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一要确立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本科层次旅游专业应培养具有“创造性执行及一定的创意策划能力”的专门人才。旅游产业各领域对业务骨干、管理中坚及领军人物的能力素质要求目前都集中在“创造性执行及一定的创意策划能力”上。这一点恰恰成为本科层次旅游应用型人才跟高职高专层次“操作型”旅游人才之间最为本质的区别。

二要构建和优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链”。首先是科学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语言课程、旅游文化素养课程、旅游信息技术课程、旅游咨询策划课程要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制定先进的教学方案,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注重研究创新能力、产业实践能力、语言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确保专业教学“第一空间”的效益;第三是根据各自专业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配置专门的专业活动室及机房,开发专项模拟实践活动、设计活动及培训项目,如全球分销系统(GDS)培训等,构筑教室之外的“第二空间”;第四是制订具体、有效的现场实践教学方案,持续开发实践性教学资源,加强专业现场实践教学,构筑专业教学的“第三空间”;第五是完善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志愿者、义工、临时工等方式进行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设置专门学分,构筑专业教学的“第四空间”;第六是引入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对学生进行入职及创业培训,规范就业实习,构筑专业教学的“第五空间”;第七是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对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项目策划、综合分析等能力进行最后的训练和提高。

通过上述“五个空间”所构建的旅游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链”,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工程”中要求的“五种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而本文提出的“创造性执行及一定的创意策划能力”就是对“五种能力”的本质的概括与提炼。

重点大学如何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  曾国军

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改革,即课程体系设置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旅游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学科的二级学科,其应用性和操作性较强。但是,由于重点大学中的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时间不长,绝大多数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脱胎于历史、地理、经济和企业管理等学科,因而其课程设置尚不能完全满足专业培养和市场需求。一方面,重点大学要求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优秀学生;另一方面,应用性学科则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重点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具有更大的弹性。

一、重点大学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目标

如何培养学生,最重要的问题是培养目标的确定。重点大学旅游专业多数强调旅游管理本科教学目标是“培养中高层管理人才”,而且,重点大学旅游专业在校本科生大都希望自己将来从事管理工作,而不是技术型工作。重点大学应该明确自己的专业定位,以为旅游行业提供中高层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争取学生的认同,并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因此,重点大学旅游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目标可调整成“为旅游行业提供有管理和技术潜力的专业人才”。

目前重点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在到底是走研究型路线还是应用型路线上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基于“为旅游行业提供有管理和技术潜力的专业人才”的目标,重点大学旅游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强调的素质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团队协作的能力,再次是专业知识,对表达能力、自学能力、服务意识、职业发展意识也较为强调。在实操技能和学术研究能力这两项素质上,则应因人而异。

二、重点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如何教学与实习

根据笔者对重点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调查,学生们喜欢的教学方式依次是:情景教学、移动课堂和案例教学,目前课堂上老师普遍喜欢采用的小组讨论和专题讲座并不受欢迎,授课的效果较差。这说明,学生更加喜欢互动参与式、能够尽可能接近现实的教学方式,而不喜欢小组自己讨论,更不喜欢被“填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多采取互动参与、情景模拟等体验式教学方法,体现教学的人性化,尽可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习安排方面,本科学生大多希望自己选择至少两个不同的旅游行业完成实习。而且超过半数的同学希望学校统一安排毕业实习,也有部分学生希望毕业实习能在学校管理下由自己安排。这些发现与“学生希望在毕业这段时间内自由找工作”的说法不一致。

三、重点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笔者调查发现,学生最希望教师有过实践经历、关注行业动态、与业界保持良好的关系,其次才是良好的教学能力、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这说明,本科生更加希望自己受到与行业发展相关的教育,对老师在理论、学术上的造诣并不十分关心。这与重点大学对教师的要求不一致,重点大学一般都朝研究型发展,更强调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对科研成果的重视要大于真正为学生授课、培养学生的力度。因此,老师在这种激励制度下,势必选择对自身

有利的行为,也就是采取大力科研、适当教学的行为方式。要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应该适当调整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考核制度,或者对不同的人才给予不同的考核指标,以激励现有教师实践的积极性,也可以吸引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企业界人士来校担任专职教师,使得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一致。

四、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在本行业就业率低、流失率高的原因

重点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在本行业就业率低、流失率高,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与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有关吗?笔者的研究表明:学校专业教学模式问题、学生自身问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问题和企业方面问题是毕业生在本行业就业率低、流失率高的原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有必要由学校主持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形成清晰的定位,修订教学计划、改善教学设施。其次,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合理引导,明确其对特定职位的认识,增强其对该专业发展前途的信心,在教学中注重理论和实操相结合。再次,鼓励教师与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以专业人士的眼光找出与自己课程相关的实践问题,及时传授给学生。最后,旅游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用人观念也需要改变,只有保留住高层次人才,行业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行业才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以项目和景区管理为突破口,培养真正的旅游管理人才  师守祥

我国的高等旅游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成绩斐然,现已经形成庞大的规模、完整的层级结构。在过去的15年里,我国高等旅游院校年平均增长率为21.04%,远远高于全国高校平均增长率的4.37%(赵益民,2007)。

一、现有旅游专业培养的是旅游服务人员

目前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是旅游企业不但找不到理想的管理人才,甚至一线服务员也难招进;另一方面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很低,调查显示历年来旅游本科生在行业内就业的比例在10%~20%,大量的毕业生行业外就业,即便是到了旅游行业,职业稳定性也很差,两年后留在行业内的不到20%(龙江智,2005)。

我国的旅游教育是典型的“先上车,后买票”的粗放发展模式。规模有了,但质量标准是什么?与市场的结合点在哪里?学生的职业、前途在哪里?五花八门的“旅游管理”专业如何规范等众多议题都没能有组织地解决。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旅游管理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从事旅游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但在实际操作时基本以传统的旅行社导游、酒店服务员为目标。我国旅游人才部门分布主要集中在旅游饭店和旅行社,合计占9成,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部门仅占1成,表明我国旅游人才高度集中于接待部门(刘住,2006)。旅游接待部门,需要的是大量熟练服务人员,管理岗位极少。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角度看,这些岗位和工作,一是以中专、职校生为目标的。以经济学原理分析,旅游企业只会以“社会”工资标准招人,不会因为是大学生就加工资,一个行业的工资水准是由社会劳动决定的,不是由学历决定的。对求职者来讲,大学甚至名牌大学毕业,到酒店当服务员,抛开其他因素,单从经济利益分析也是不理智的。上大学除了要经济投资外,还有时间等机会成本。以旅游企业服务人员的低工资水平,回收大学教育的高投资是很困难的。旅游企业服务岗位工资低是世界性的,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美国统计的收入最低职业中就有餐厅领班、导游、大堂服务员、检票员等。现实中,导游职业标准只要求高中学历,通过资格考试就可以,酒店服务人员连职业资格标准都没有,大学生在旅游企业从事服务岗位就没有优势。旅游业是少有的不排斥穷人的时尚,社会参与深,关注广。考生往往是在不了解行业态势,认为旅游“好玩”而报考的。通过学习、实习,知道了职业现实与愿望相左,学生多有错选误报专业之惑,严重挫伤了学习积极性。

投入与回报严重背离,使学生、家庭、社会、学校等旅游教育的利益相关方均不满意,迫切需要变革。

二、以专业细分为手段,培养真正的管理人才

我国旅游事业发展迅速,对高素质的管理与经营人才需求大。现有的以导游、服务员为职业目标的旅游高等教育,是没有前途的,供需双方“不对眼”,这一点已经过市场验证。高等旅游教育要在创新中寻出路,要改变社会对旅游专业培养的不是导游就是服务员的看法,培养真正的旅游管理人才。

旅游管理作为专业只是一个笼统的“符号”,并不针对具体的职业类型。我们认为旅游业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组成,旅游管理能管什么呢?看看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尴尬处境就明白了。就连最直接的“游”也管不顺当,景区分为风景名胜区、度假区、森林公园、保护区、地质公园、博物馆等,分别归口在城建、林业、国土、文化等部门。

旅游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社会活动,旅游管理它所涉及的职业之间虽然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更多的是各自所体现的独立个性,导游、空姐、厨师、客房服务员、旅游规划师、景区营销人员能用一个标准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吗?显然不能。旅游教育必须进行专业细分,有针对性地培养。

旅游行业已涉及的职业很多,项目开发、市场营销、广告策划、计算机文秘、表演主持、工程管理、环境艺术、财务与估价、网络管理、物流与供应、节事会展等,新的职业还会随着旅游产品的创新加入,譬如体育旅游的教练、探险旅游的向导……

三、以项目与景区管理为突破口

旅游不论如何复杂多样,最终必然会落实到空间上,游客总是要到“景区”活动,企业总是在“景区”开发、管理。同时企业的行为或分解或合并成各种类型的“项目”,因此上述职业中就有不少可以组织在“项目管理”、“景区管理”中。

遵循外部经济、积聚效益原则,旅游开发出现“景区化”趋势,大到城市旅游,小到农家乐在区位优越处集中布局等,都可以把管理区域看作“景区”。新景区的形成、发展壮大,传统景区的升级改造,都离不开项目开发。因此以项目与景区管理为突破口,提升培养质量与层次,是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的一种可行选择。

从市场需求来分析,我国旅游景区管理、旅游项目管理人才缺口很大。我国旅游景区人才中,旅游背景的仅为18.3%,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只有10%的人有旅游专业背景(刘住,2006)。旅游规划、产品开发人才更是地理、城建、园林等相关专业。我国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规划人员活跃在旅游规划市场,但至今还没有“旅游规划师”这一职业(工种)。

加强旅游景区管理、项目管理教育已有比较丰富的研究积累,出版了系列著作。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推出了“中国旅游景区建设与管理丛书”,一套7本,其中4本是原创著作,质量较高,其他出版社也有大量相关著作出版。项目管理的著作、教材就更为丰富,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旅游高等教育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以项目管理、景区管理为重点进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条件已经成熟。

·预告: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旅游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旅游学刊》特在2008年推出“中国旅游30年”系列笔谈专题讨论,以期为这30年的发展做一小小的批注或剪影。《旅游学刊》2008年第1—3期笔谈主题为“中国旅游30年之旅游高等教育创新与发展”;第4—6期笔谈主题为“中国旅游30年之旅游市场”;第7—9期笔谈主题为“中国旅游30年之旅游规划”;第10—12期笔谈主题为“中国旅游30年之旅游政策与法规”。欢迎踊跃投稿。

[本期本栏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宋志伟]

我国区域会计教育论文 篇3:

我国EMBA教育目标剖析

摘 要: 我国EMBA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商业道德、具有较强开拓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现代管理模式、具有国际经营战略头脑和总揽全局的决策能力、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企业家和高级职业经理人。各EMBA办学院校根据自己学校的文化、优势、特色和精神确立了具体的EMBA教育目标。本文从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职业能力和情商四个方面剖析教育目标,总结出我国EMBA教育目标的经济性、高层次性、国际性和通才性特点。

关键词: EMBA教育 教育目标 高级管理人才

一、我国EMBA教育目标

EMBA(全称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1943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管理学院首创,并被全世界广泛效仿。2002年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正式下文(国务院学位办[2002]64号)批准北京大学等30所高等院校开展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专业学位教育工作。

我国EMBA教育是面向企业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高级管理人员的硕士层次的在职管理教育,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商业道德、具有较强开拓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现代管理模式、具有国际经营战略头脑和总揽全局的决策能力,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企业家和高级职业经理人。

二、我国EMBA办学院校的教育目标

根据国家EMBA教育总目标,我国各试点高校结合自己学校的文化、优势、特色和精神,对自己学校的EMBA教育目标作了清晰的定义,下面例举我国10所试点高校的EMBA教育目标(如表所示):

三、我国EMBA教育目标剖析

根据我国EMBA教育总目标和各办学院校的教育目标,我们可以看出,EMBA教育在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职业能力和情商等方面都提出要求,具体分析如下:

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回馈社会,具备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良好道德和品格素养,是对EMBA人才的客观要求。因为,随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管理人事的加深,把盈利看作是企业唯一的目标是不行的,还要讲求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平衡及企业与社会的平衡。企业不仅要处理好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而且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处理好和顾客、供应者、协作者、竟争者、政府、社区等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之间达到恰当的平衡。企业讲求伦理首先要求其管理者本身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管理者在其他方面有某些不足可以由他人来弥补,但品德修养则不能由别人来代替,而商业道德素养一旦丢失,就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知识结构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工程。它包括以决策机制为核心的现代化科学决策体系、以发展体制为核心的现代科技开发管理体系、以营销为核心的现代化市场经营管理体系、以激励机制为核心的现代劳动人事管理体系、以约束机制为核心的现代监督保障体系、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团队协作精神。如果没有较深厚的工商管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就无法把握这样的管理系统。为了培养出高质量的管理人才,我国EMBA教育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做如下规定:

第一,基础学科知识。宽厚坚实的工商管理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是EMBA人才知识结构的核心和主干部分,决定着EMBA知识结构的性质、目的和职业方向,体现着EMBA教育的综合性特点。具体内容包括:管理经济学、运营管理理论与实务、财务、会计原理与实务、行为科学和领导科学等。

第二,外语。外语是EMBA人才从事对外贸易、国际商务交流等国际工商管理活动必备的工具,同时也是学习涉外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工具和手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熟悉了解别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语言、习惯、习俗、礼仪等已是一种必备的技能和素质。

第三,计算机知识。互联网是当今信息的重要来源。对于其载体——计算机的一般知识、操作技术、计算机信息系统知识、网络技术应用等是EMBA学生必备的知识内容。

第四,实践性知识。务实性和职业性特点要求我国EMBA教学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环节,包括参观国际、国内企业、社会调查研究、现场观摩等,增加企业管理经验。

第五,人文学科知识。EMBA教育应包括社会学、经济地理、国别经济文化、世界区域经济组织等人文知识。

高级管理人才的职业能力除了包括道德品质、知识结构外,还包括在此基础上的综合能力。

第一,管理创新能力。管理创新主要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创造一种新的有效整合、配置企业资源的形式,具体说来就是指对管理方法、手段、思想、体制等进行整体或细节的创新。创新能力是企业领导必备且最重要的管理能力,也是EMBA人才首先要培养和造就的能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不断创造和革新,或发明新工艺,或开发新产品,或开展生产流程再造,或推行企业资产重组等,出奇制胜才能击败竞争对手。许多成功事实都证明了创新能力对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二,战略决策能力。决策是人们制定方案、选择方案并准备实施方案的活动,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目标和方针、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投资、主要领导人选、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决策,都属于战略决策。它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瞻远瞩、预见未来发展趋势的战略决策能力。

第三,经营管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包括计划力、组织力、领导力和控制力。面对企业组织的日益复杂,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善于计划、组织、协调、指导、控制,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来实现企业的战略决策目标,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第四,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现代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经济关系、人际关系复杂,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从而影响管理效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这些矛盾和冲突大多源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上下级之间缺乏了解。因此,做好上下左右的沟通,创造良好的工作关系是高层管理人员至关重要的能力之一。高层管理人员应善于与下属沟通,争取部署的信赖,让自己的目标被下属所理解并形成共识,团结一致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

第五,对人才的管理和培养能力。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善于识别、发掘、培养和使用人才,用现代激励机制,建立一套赏罚公正分明的用人制度,并为员工所认可,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第六,自我教育和完善的能力。自满是管理人员的大忌,任何人都应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吸取新的知识、经验与教训,改进工作方法,以取得更大的成就。这种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激励、提高和完善自身的能力也是高层管理人员必备的。

情商高层管理人员还要具备特别强的自信心和坚韧的意志力。作为企业的高层,他们常常处于压力重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确信自己一定成功。一旦拥有这种强烈的愿望并形成一种信心,这种信心会转化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感情激发潜意识来克服困难,进而帮助其获得事业的成就。作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自信心是其创业之本。从心理学上看,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常常要承受各种风险和压力,没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往往会使事业半途而废。EMBA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坚定性、果断性等优秀的意志心理品质。

四、我国EMBA教育目标的特点

分析我国EMBA教育总目标,各EMBA办学院校的教育目标,以及EMBA教育目标的道德品质、知识结构、职业能力、情商的具体要求,总结出我国EMBA教育目标的特点:

第一,经济性。EMBA大多数学员是大中型企业的骨干人员,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EMBA教育为他们系统学习管理知识、总结交流管理经验、全面提升管理能力提供平台,这对推动我国的企业改革,改善企业管理,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使教育转化为生产力,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第二,高层次性。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工程。对内要搞好经营管理,对外要理顺企业与政府、银行、行业内部等社会各界关系,在兼顾内外各方面利益的情况下,带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这样对管理者的要求很高。所以我国EMBA教育致力于培养企业管理者全面、综合的素质,包括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情商、卓越的才能、广博的文化等。

第三,国际性。拓展国际视野是我国EMBA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经济迅速向全球化方向迈进,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国家经济、民资经济正在越来越快地转向世界经济,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往来、资金融通和技术转移的规模日益扩大,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加深,跨国公司的不断渗透、企业国际业务不断扩展已成为企业内外环境的主要成分。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一方面要能够解决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里所遇到的新问题,一方面要具备和提高经营现代化国际工商企业的运作能力。EMBA教育开拓学员的国际化视野,使其掌握国际规则,适应国际一体化是一种必然。

第四,通才性。终生从事一门专业的时代己经过去。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断分化又趋于高度综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竟争和职业的变动,都要求高级专门人才要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多种能力素质,以加强对未来的适应性。EMBA教育旨在让学员适应各种社会形势和各种挑战,对每个行业、每种经济运作模式都能够适应并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李季.我国EMBA教育特点分析.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2004,(2):6—9.

[2]黄国菊.EMBA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的探析.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2):34-37.

[3]李鑫路.我国EMBA教育的特点、现状和发展态势.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2):117-120.

作者:欧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物理阅读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高效课堂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