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及发展方向

2022-09-13

一、新课程改革以来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变化对比

(一)地理教师结构状况变化对比

地理教师的数量变化对比:课改之前专职教师较少,由于长期受学科的偏见的影响,从事地理学科的教师很少,有的学校甚至连一名专职地理教师也没有,地理教学工作就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兼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各学科必须配备专业的教师,专业地理教师数量随之增加,但任然紧缺。由于近几年来高中学生人数的扩大,各个学校的地理教师的人数都在增多(具体数量与班级规模有关),但与实际教学需求人数比,都处于紧张、短缺状态。使得地理教师的工作量偏大,如大部分农村中校高一年级的地理教师要上6或7个班的课,就意味着每周的工作量为18或是21节课,压力大;许多地理教师还要跨年级任教,备课的任务重。

地理教师的年龄结构变化对比:课改之前农村中学地理教师年龄分两个极端,一部分是年龄大的非专业地理教师附带上课,一部分是刚毕业的老师担任很多班级。新课程改革之后,由于高中规模的扩大,地理教师在短时间内增加了很多,引进的新毕业生多,导致年轻教师多。学校的地理教师的平均年龄均在35岁左右,教龄在3年以下的教师在每所学校的比重都非常高。

地理教师的学历结构变化对比:课改之前中师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占多数。新课程改革之后,学校地理教师已经达到100%为本科学历。有些学校的还有硕士学位的地理老师,总体知识层次比较高,保证了教师的专业业务素质。

地理教师的性别比变化对比:课改之前是男地理老师多。新课程改革之后,女地理教师大量增加,使得学校的女地理教师稍稍偏多。

地理教师的职称结构变化对比:课改之前与课改之后教师职称结构大致相同,都是一级和二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在65%以上,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的人数不多。虽然,学生的数量和教师的数量都在增加,但是教师评定职称的名额还是很少。

(二)地理学科教育理念的变化对比

课改前,地理课程教学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过程,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更为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递所谓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以行为论和信息处理论为基础,讲述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职责是将基本的地理知识点和地理原理、地理分析技能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做作业,熟练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基本的地理规律,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即使老师非常讲究教学方法,大多的时候也只不过是“填鸭式”的注重知识传授的途径和方式,仍然没有摆脱教师是课堂思维的控制者和操作者的情况,只是学生喜欢学罢了。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作为教学的目的。教师需要逐渐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强调规律的探索和原理的应用。真正的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自行将知识进行连接,能够通过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内化,形成属于自己的地理能力。这种背景下,教师需要对自己长期形成的教学观念做一个深入的分析和变革,才能真正培养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具备地理思维和能力的学生。

(三)地理教学方法的变化对比

课改之前,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宰,经常是教师说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老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讲到底。大多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注重知识传授的途径和方式。新课改之后要求地理老师灵活使用多种地理教学方法教学。针对不同的目标,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新课改要求,首先,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多使用读图法。其次,要突出新课程的特点,积极开展小组活动。

(四)教学手段变化对比

课改之前,大部分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设备落后,地理教学器材严重缺乏,有的学校地球仪仅有一个而且历史久远;其各种地理挂图残缺不全,大部分地理老师上课时只能在黑板上绘简图,人为假设这就是某地、某事物,给人感觉抽象,难以理解。新课改之后,为了减小城乡差距,许多农村中学配备了教学设备,教学器材。现代化的教学手段GIS、RS、GPS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利用,互连网与电脑已经在各个学校得到了普及与运用。地理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多媒体在处理信息方面容量大,速度快。我们可以利用手中的笔记本电脑把每节课开发为地理课件,形成一个系统,使每节课不仅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

二、新课改之后农村地理教学新的发展方向

(一)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教学实践

1.地理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主导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及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含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享有对教育的“参与性”和“选择性”,注重学生的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全程发展和个性发展。

2.改变教学态度,给学生积极鼓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在课堂上经常选一些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让他们解决,把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鼓励学生与同伴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同伴的肯定与认同对他们也产生了积极的鼓励作用。从而赢得了本来对地理学习丧失信心的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喜爱。

3.发挥学科优势,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地理在各个不同的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生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地理的优势所在,中学地理有其它学科所没有的丰富性、趣味性、边缘性与实用性。地理教师应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科特点,完全可以让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回到这些学生当中来。

(二)地理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对学生生活有用

1.地理教学要贴近生活,对学生的生活有用。地理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教学中要提供给学生与学生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注重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各种能力,使地理从“科学世界”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这种能力包括认识生活、适应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地理课在于培养“善于生活的公民”,帮助学生认识现实世界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确鉴赏各具特色的人文地理景观。

2.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价值观。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如对家乡、祖国与世界的热爱,树立全球意识,在学习全球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特点,展现与其相关的不同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让学生从全球的范围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角度去认识把握世界,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责任感,树立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的志向。

3.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地理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对美的欣赏能力,从而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学生接触各具特色的文化,领略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从而体验到人类丰富的精神养料。“在理论的地理学之外,还有一种美学的地理学”,赫特拉说得好,地理涉及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的内容。在教学中,地理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美,展现这些美,让学生学会欣赏。

(三)地理教学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

新课改要求地理教学应变知识教学为能力培养,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当前课程教材改革的主旋律。我们要勇于摈弃陈旧琐碎的地理知识,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地理教学之中。

1.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地理教材中融有大量的图像,地形图、政区图、饼状图、柱状图、曲线图等以逼真形象的方式经常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发展,开发大脑潜能。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读各种地图的能力,不仅是地理教学的特点,是学习地理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需要,对学生的潜能的开发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2.注重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新地理教材中自始至终贯穿“方法”因素,这里的方法是指地理思维的方法,也就是地理学家看待世界的科学方法,以及地理学习的方法。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么学。地理教学要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

3.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地理教学中叙述地理知识的同时,要结合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教育等观念教育,特别要渗透国情教育因素,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国情,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树立为了使中华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读书的决心。

新课改对地理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年了,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取得了一些成就。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长期发展战略,作为农村地理教师,还得不断学习,确立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课改,成就,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石峰.《对提高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2。

[2] 文海山.《农村初中地理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压力管道检验措施及相关问题的若干研究下一篇:销售人员应具备的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