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公共艺术中的文化表达

2022-09-10

近些年, 伴随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 “公共艺术”这一词在我国被大众所认知, 多种形式的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20世纪90年代, 公共艺术开始逐渐在我国发展, 并随着中国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公共艺术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环境内, 以艺术的形式创作与之相应的景观设施, 并以某种形式为载体, 服务于社会大众。广义的公共艺术, 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 不仅包含各种实体的艺术形式, 还包括一系列公众参与的艺术活动;而狭义的公共艺术, 是指放置在公共空间内的各种艺术形式, 其核心主要指的是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壁画、装置艺术、景观艺术等。

当今21世纪的现代社会, 经济水平已经不仅仅是衡量一座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 文化实力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环境中城市文化与精神的物质载体, 它凝聚着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 是一项重要的城市文化建设, 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象征。直接、鲜明地展示城市的精神、意志和情怀, 反映城市的过去, 现在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公共艺术包含的文化价值远超出了物质实体对人们生存环境的点缀美化, 指向更加深层的城市公众价值、文化精神及人与环境关系的批判与建构。以公共艺术为载体的城市文化其内涵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公共艺术中承载了社会历史、文化风俗

城市不仅仅是人类为满足生存与发展而建造的一种空间环境, 城市的建造过程也不光是物质资源的建造, 更是城市环境发展和文化积累的过程。每个城市的建设中都有自身特有的文化。纵观国内外一些有代表性、有思想的公共艺术作品, 由于表达出了城市的故事、历史文脉, 而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和象征物, 作为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传播媒介。例如, 法国巴黎的凯旋门, 门墩的墙面上刻的战争题材的浮雕:以"出征"、"胜利"、"和平"和"抵抗"为主题;四周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远征的386名将军和96场胜战的名字, 门上记录了1792年至1815年间的法国战事史。整个凯旋门反映出法国的悠久历史与深刻的文化。

二、城市公共艺术反映了社会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念, 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是城市品格的象征, 也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内在地规定并塑造着城市的发展。公共艺术作为文化元素, 可以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 提高公众素质、并利于社会的发展。城市公共艺术不止起到它的美化作用, 更重要的是通过实体展现其内在的精神, 有的公共艺术能反映出一种社会共同追求的理念和价值, 展现一座城市、一个区域以及市民大众的艺术文化追求、修养及社会公共意识。例如, 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独立的象征, 女神右手高举着象征自由的火炬, 左手捧着《独立宣言》, 脚下是打碎的脚镣、手铐和锁链, 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和自由, 整个自由女神像表达了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

三、公共艺术中体现城市精神, 彰显地域特色

现在城市的建设都越来越相似, 各种景观设施、建筑、空间环境等都可以被互相的模仿与抄袭, 但城市的内在精神是不会模仿的, 城市的精神可以以公共艺术为载体表现出来。公共艺术的设计也应该尊重和融合这座城市的特色, 创造出与地方环境相适应、与地方文化相协调的艺术, 与城市历史相关联、与城市未来相融合的艺术, 形成这座城市独有的地域特色。比如, 深圳街头放置的一组群塑《深圳人的一天》, 反映了在1999的某天, 18种不同行业的工作者的形象, 有中学生、银行职员、清洁工人、股民、外来求职者等等, 这组雕塑极大的反映了深圳的历史, 让人仿佛从中看到了当时的深圳。

四、公共艺术为大众提供审美娱乐, 增强了城市文化氛围

公共艺术最明显是能起到审美、休闲、娱乐民众的作用, 为大众创造出愉悦和轻松感并能让人享受城市生活, 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促进大众人际间的交流。城市公共艺术把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 丰富的社会活动与市民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相交融, 增强了城市的文化氛围, 使城市更加富有活力与生机, 更具有时代气息。

五、当代公共艺术的缺失与反思

当前很多城市, 城市景观中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 根源还是对城市文化的把握不够, 景观设计中脱离了当地的城市文化。然而目前在我国, 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解并不完善, 在对城市文化的把握上缺乏整体性, 对城市精神缺少深层次的延伸, 实践方面还不够成熟。城市中公共艺术的真正价值还没有得到发扬, 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中公共艺术基本还是作为改造城市发展的一种“快餐文化”, 大部分情况下是被强制置入城市空间中, 作为一种装饰性的的物件符号, 社会大众往往成为被动的观赏者。

公共艺术作为最能表现城市景观特色的物质载体, 它的设计应该依托城市文化特色, 集中反映地方文化内涵。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中, 我们需要新思想、新观念, 不拘一格, 大胆创新。不同的城市公共艺术应根据不同的城市文化进行设计, 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城市文化恰当地应用于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中, 坚持多元化、整体化、地域化去建立城市公共艺术体系, 更好的体现城市特色, 展现出城市文化的丰富内涵。

摘要:简要阐述了城市公共艺术中关于文化的表达与营造, 以公共艺术为载体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的几个方面并列举案例来辅佐。对现今城市公共艺术在文化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建议, 以及对城市未来公共艺术的开发与启示。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城市文化,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郝卫国李玉仓.走向景观的公共艺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 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 欧阳华.城市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文化和个性中的作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 2008, 2 (3) :124-126.

[4] 宋薇.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J].文艺评论, 2006 (6) :92-94.

[5] 李宁欧阳桦.城市公共艺术的地域特征浅析[J].山西建筑.2010, 36 (4) :15-1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从现代教学论谈实验教学的意义和作用下一篇: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产后抑郁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