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水的缝合规划设计——以武汉两江四岸景观与旅游总体策划为例

2022-09-13

正文:

1. 城市与水的关系

水是生命之源, 城市之眼, 城市与水在城市空间格局和文化上都有紧密联系。中国历史上的古都名城无不因水而兴, 武汉就是一例, 武汉得水生城、因水兴城, 城市空间与水的关系最为密切。徐城北先生的文集这样叙述道:“武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街、十指连心。”[1]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境中央, 将武汉城区一分为三, 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城市空间格局, 赋予了武汉城市独特的身份标签。

水文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城市的历史文化, 武汉的人文历史就是水兴武汉、武汉兴水的历史。靳怀堾将“水文化”概论定义为:人类活动与水发生关系所产生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 是民族文化以水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2]。武汉水文化很大层面上表现为码头文化, 反映了当时武汉的商业文化和物质文明。武汉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长江和汉江的航运在武汉对外交通的历史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度被冠以“黄金水道”之称。武汉码头文化在近代发展到顶峰时期, 全国对外贸易排行中, 位居第二, 仅次上海, 使武汉成为当时的国际化城市, 被誉为“东方芝加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武汉的码头文化开始丧失原有的功能和地位, 直到2008年, 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武汉新港”的重大战略部署, 武汉码头文化开始重振。在武汉两江四岸景观及旅游策划方案中, 我们将码头文化的重振作为一个特别专题进行研究, 通过历史码头的重建和功能更新来加强武汉码头文化的再现, 追忆武汉老码头的民族情怀和记忆, 重新武汉水文化。

2. 城水分离的现状问题

城市与水衔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公共区域是人与水、城市与水联系最密切的区域, 这个区域被认定为城市滨水公共空间。随着现代化城市的进程, 我国城市滨水空间功能开始由商业功能、生活功能转变为更多的社会功能, 滨水区域逐渐成为城市景观和市民休闲的区域。但很多城市的滨水空间开始出现城水分离的问题, 缺乏水岸活力的激发。例如武汉两江四岸就存在城水分离的现状问题, 如不连续的沿江绿道, 阻碍江景视线的沿江堤坝, 城市水文化的丢失等问题, 需要通过改造设计来连接城市与水的空间和文化关系。

2.1 滨江绿道的不连续性, 缺乏整合

武汉滨江绿道是城市生态廊道和景观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人们休闲和游憩。城市滨江大道将城市与滨江绿道在空间上进行了分离, 不利于市民和游客安全、快速的到达滨江绿地, 不利于生物多样性。滨江绿道和城市其他绿道需要进行串联和整合, 绿道系统的延伸性和完整性需要统一规划和设计, 保证市民和游客休闲体验的多样性、延伸性和安全性。

2.2 沿江堤坝阻碍江景视线, 空间上分离城市与水的联系

武汉滨江防洪堤坝很高, 阻碍了城市空间上的视线延伸性。高高的堤坝将城市与水, 人与水生硬的进行了空间和视线上的分离, 不利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延续, 不利于水岸活力的打造。

2.3 缺乏漂浮系统的置入

武汉在长江和汉江滨水界面除了几个现状使用的功能码头和长久停留得一处渔民生活群, 很少有不同功能的漂浮系统的置入。渔民生活群是武汉政府一直没有办法妥善解决的问题, 长期没有修缮的船只严重影响江景开发, 对置入漂浮系统有很大的影响。在设计中, 我们利用破旧的渔船进行改造, 将其改造为城市独具特色的漂浮商业, 就近解决渔民群的生活来源问题, 丰富市民和游客的消费体验。针对整个江面的漂浮系统, 计划增加水上的体育设施、商业设施、文化设施等, 提高人与水的互动性、参与性, 增加江面开发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2.4 城市水文化的丢失

武汉水文化是非常丰富的, 主要代表性的就是码头文化, 曾经的辉煌, 武汉的自豪与记忆。现在武汉的码头保留的很少, 基本没有了历史文化的元素和记忆。提取滨水区的人文故事或古迹, 保留和重建这些宝贵资源来重新展现当地辉煌的历史文化。

3. 城水相依的缝合策略

在两江四岸景观及旅游策划案例中, 针对武汉城水分离出现的现状问题, 提出了四个设计策略:整合沿江绿道、改造现状堤坝、置入漂浮系统、重塑码头文化。通过四个设计策略来缝合两江四岸的城市空间, 激活水岸活力, 加强城市与水、人与水的联系。加强两江四岸周边地块的开发价值和经济价值, 打造城市独具文化特色的对外窗口。

3.1 整合沿江绿道

武汉沿江绿道和城市地块在空间上被城市沿江大道进行了分隔, 降低了城市、人与沿江绿道的联系和互动, 降低了沿江绿道公共活动空间的利用。针对这个问题, 对沿江大道的车流和人流进行综合分析, 对流量最大的几个道路段进行道路上跨和道路下穿的改造设计。

3.1.1 道路上跨

打造景观天桥, 将滨江建筑与滨江绿地直接连通, 将城市、人与沿江绿道直接联系起来, 保证了市民和游客的出行安全, 提高了江景的观赏视线, 丰富了出行的多样交通体验, 延伸了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功能和活力。

3.1.2 道路下穿

根据道路段的现状情况, 如果不能实行道路上跨, 可以进行道路下穿的改造。道路下穿后, 降低地面道路宽度和等级, 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降低地面车流的速度。增加步行交流空间、绿道休憩空间和街头运动空间等, 保证市民和游客观赏体验的多样性和出行安全性。

3.2 改造现状堤坝

武汉现状堤坝在空间和视线上都将城市、人与水分隔开, 降低了市民和游客对滨水绿道和水的活动游览体验。针对这个问题, 提出了改造现状堤坝的多种方式。结合周边环境将其改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场所, 如坐凳、观景台阶、庇护场所、自行车站点、商店、咖啡厅、滨江观光步道、滑梯、公交站台、城市文化展示廊等, 打造为城市公共服务和形象展示的功能空间, 激活滨水空间的水岸活力。

3.3 置入漂浮系统

现状滨水界面很少有漂浮设施, 除了几个功能码头, 就是破旧的水上渔船群。为了激活水上活力和商业价值, 置入不同功能体验的漂浮设施, 包括体育漂浮设施、文化漂浮设施、商业漂浮设施, 在打造特色城市景观的同时还可以增强游客的多样体验。

3.3.1 体育漂浮设施

在两江四岸的江面上置入体育漂浮设施:漂浮泳池、漂浮足球场、漂浮篮球馆等, 运动体验将更富有趣味性和亲水性, 在有效利用江面空间的同时, 增加江面商业价值的开发, 延伸城市公共空间功能, 吸引更多运动爱好者参与, 成为别具特色的江景活动之一。

3.3.2 文化漂浮设施

两江四岸的水文化也是武汉主要的历史文化, 在江面置入文化漂浮设施将是武汉城市历史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主要置入漂浮剧场、漂浮美术馆和漂浮博物馆, 用来展示武汉历史文化, 追忆辉煌的过去, 展望美好的未来。

3.3.3 商业漂浮设施

武汉两江四岸江面上缺乏商业价值的开发, 城市商业功能没有得到延伸。如何开发?如何营造独具城市特色的漂浮商业, 满足市民和游客与众不同的消费体验?综合分析后, 决定置入漂浮餐饮屋、漂浮集市和漂浮花房等商业设施, 丰富市民和游客的观赏游览体验、消费体验和文化体验。

3.4 重塑码头文化

武汉码头文化有着悠久和辉煌的历史, 代表了武汉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记忆。在两江四岸打造多个文化老码头, 码头的设计元素主要体现老码头的文化和故事再现, 运用情景雕塑、老码头场景特色等其他方式来增加武汉码头的记忆重现。

基于文化层面, 复兴武汉码头文化, 有利于武汉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基于交通层面, 两江四岸的码头修建, 开通水上Taxi系统, 有利于缝合两江四岸的旅游资源, 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快捷的交通方式和多样化的交通体验。

4. 结语

城市与水的“缝合”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点, 是重兴水文化的重要举措。城市与水的关系, 无论是文化方面、功能方面、商业价值方面还是水上交通等方面, 都需要重点提升。通过城市与水“缝合”规划, 实现缝合两岸资源、延伸城市公共空间功能、重兴武汉文化以及激活水岸活力。

摘要:城市聚落的形成以及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发展往往与河流、海洋、湖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如, 武汉——“九省通衢”, 水的历史是武汉主要的的历史文化。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 城市与水在公共空间功能方面缺少紧密联系, 在历史文化方面没有起到很好的传承作用。所以在进行武汉两江四岸景观与旅游总体策划时, 综合考虑城市与水的关系, 提出“缝合”策略来进行两岸缝合——激活水岸活力、整合沿江绿道、置入漂浮系统、重塑码头文化等来整体强化两江四岸的场所活力及特性。

关键词:城市,水,缝合

参考文献

[1] 刘志琰, 孟阳.武汉水文化研究[J].中国水运, 2006, 06 (11) :99

[2] 闸东山, 陈玲.江水文化乃武汉诸文化之母[J].学习与实践, 2005 (08) :50-52+6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汉译英翻译策略研究之旅游景点介绍——以桂林市“月亮山”景点介绍为例下一篇:对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应用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