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精神谱范文

2022-05-21

第一篇:春蚕精神谱范文

践行杨善洲精神 甘效春蚕吐尽丝

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赖喜军

杨善洲同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一个人民的优秀儿子,他对党、对国家无限忠诚;对人民、对群众,充满着深情的厚意;对工作、对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家属、子女他严格要求,也许有人会说,杨善洲同志对家属子女太过苛刻,太过无情,但我认为,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充满着深情的人,只不过他的这种爱,不是一种平常意义的、狭隘的爱,而是一种充满着无私的大爱。云南省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滋养了杨善洲同志,而他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这种大爱,爱着党、爱着祖国和人民,爱着自己的亲人。

他公而忘私、廉洁奉公,1964年,杨老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组织上提出把他爱人转为城镇户口,他谢绝了。1978年,按组织部门有文件规定他家除大女儿外,都符合进城的条件。当组织部门写报告上去时,被他要求撤销了。他说:“身为领导干部,我应该带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

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曾经保山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了20万元的特别贡献奖,如果是我,我肯定拿去付一套住房的首付,如果是他,他可能会拿给儿子还住房贷款,如果是你,你决不会把这20万全捐出去吧?可是杨老就是这么做了,自己家的房子漏风漏雨不去修,他却把其中的10万元捐给了保山第一中学,另外10万元捐给了大亮山林场。 杨老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他用自己的实践兑现了对党的承诺。一位记者在2010年7月上大亮山采访杨老时,他拄着拐杖和记者一起走进林场。那天,精神状态很好的他像踏入游乐场的孩子一样兴奋,一会拍拍路边华山松的树干,一会抚摸一下正在生长的小树苗,一会和记者们讲述发生在他和树之间的有趣故事。见到林场的老职工、老朋友,他像见到阔别已久的亲人,拉着用他们的手,有聊不完的话题。2010年9月当记者再次来到大亮山时,与上次就不同了,这次杨老没有一起来。当时他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记者说:“在病床边紧握着他苍白粗糙的手,看着他充满叮嘱意味的眼神,能感受的到,他依然牵挂着大亮山上他用生命余晖渲染出的那抹绿色。”

这位奋斗不止、无私奉献、品德高尚的老共产党员于2010年10月10日15时8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83岁。 杨老用一生留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一代,我们背负着建设祖国、强大祖国的重任,我们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要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勉敬业。要培养像杨善洲同志一样的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最艰苦的岗位锻炼意志,勇往直前,承担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加强业务能力。

其实想想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的工作岗位、职务、成绩都像一颗颗树苗,只要保持着创新的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就有那么一天会将这颗小树苗培育成参天大树!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是名利、索取和获得,能做到像杨老一样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真的少之又少。作为青年人,我们不能总是想我的付出能有多少回报或者能为此得到什么,要知道,通过我们努力而取得的成绩和宝贵的工作经验就是我们得到的的最大回报。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让我们一起以饱满的热情,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献身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坚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恪守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用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用我们的青春,谱写出新的华章!

第二篇:奏精神文明凯歌谱为国聚财新篇

——喀左县地方税务局申报省级文明单位事迹材料 几年来,喀左县地税局秉承“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宗旨,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为目标,坚持不懈的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现了新时期“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地方税费收入连年超额完成,收入总额由1994年成立当年的1860万元跃升到2010年的亿元,“十一五”期间,税费收入增长了近5倍。全局连续八年荣获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全局先后荣获“全省地税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地税系统文明标兵单位”等称号,全局共有六十多人次先后获得“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还有多人次获省、市局立功嘉奖。2003年,局长王建华被国家税务总局授予“全国税务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的称号,2005年,人事部、国家税务总局授予喀左县地方税务局“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一、以建立良性机制为目标,围绕深化创建意识抓创建 该局党组始终坚持用文明单位建设来统领各项税收工作,将其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做到文明建设和税收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为使“三个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该局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深化创建意识,建立和完善了各种运行机制,保证了创建活动“五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制度保证到位、活动载体

到位、经费保障到位,逐步形成了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的良好氛围。同时,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争创“青年文明号”、“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要求大家积极投身到“创建”工作中来,努力为“创建”做贡献。通过广泛发动,深入动员,“创建”意识已深深植根于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之中,创建文明单位已成为全局上下的共同目标。目前,全局“青年文明号”、“文明单位”、“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遍地开花,先进单位、先进人物的事迹不断涌现,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二、以提高干部素质为目标,围绕队伍建设抓创建 面对新形势对税务干部提出的新要求,该局把提高全体税务干部的素质放在第一位,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该局坚持业务培训与思想教育并重,相继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等活动,全体干部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党性得到进一步增强;进行了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牢固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开展了评选征管能手、稽查能手、优秀职工等各类活动,激发了广大干部积极上进的进取心;大力倡导自学成才,鼓励职工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现在该局先后有20多名同志参加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队伍中,已有3名同志通过了注册税务师考试,1名同志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狠抓了以提高学历层次和增强业务

技能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采取办班培训、以考代训、周五学习等多种形式,坚持开展“全员大学习、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能力大提高”活动,干部队伍的岗位业务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明显增强,实现了计算机全员达标,有力地促进了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局大专以上学历达到了100%,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了83%。

三、以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围绕制度建设抓创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文明创建工作的保障。该局以明确分工、职责到人,健全制度、规范操作、强化监督、严格追究为工作重点,通过逐步完善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构建了内部管理平台,利用目标考核体系实施税务人员奖励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弘扬了正气,激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更是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积极探索财务管理新举措,强化和完善了财务监督,既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益,更是从源头上控制了不廉洁行为;通过强化两权监督,进一步健全了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通过推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强化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通过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意见簿,发放调查问卷,定期召开特邀监察员、纳税人代表座谈会等活动,倾听群众意见和纳税人呼声,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纳税人的监督。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

施使内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有力地促进了工作效率的全面提高,推动了全局工作的全面发展。

四、以优化纳税服务为目标,围绕地税文化抓创建该局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导向,凝聚人心,弘扬团队精神,建设喀左地税共有的精神家园,形成了想干事、干成事的强大合力。2007年,喀左县地税局创建了“阳光地税 真情相伴”喀左地税文化品牌。该局围绕品牌创建、深化工作,大力开展优化“窗口”工作。结合“两基”建设,2005年,该局新建6500平米现代化办公楼一栋,办税服务厅面积达到240平米,彻底改变了过去纳税人集中缴税时拥挤的局面。今年3月份,该局又投资10多万元,实施标准化办税服务厅建设工作,增强办税服务厅的整体服务功能。同时,该局紧紧抓住“文明在地税、满意在大厅”这一主线,深入开展文明服务活动。对税务人员从“言、行、容、礼”四仪进行了统一规范,严格着装挂牌上岗制度,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服务制”、“上门服务制”、“预约服务制”的服务方式。2009年,该局全面推行节时、快捷、顺畅、高效的纳税服务全程代办制,促进了纳税服务水平和层次的提升。多年来,该局在全县的行风评比活动中,群众满意率始终在95%以上。

此外,该局还围绕着文化品牌创建工作,积极开展联谊会、演讲比赛、球牌类比赛等文体娱乐活动,培养了朝气蓬勃的地税文化;几年来,该局的爱心工程从未间断过,援助

失学儿童,帮扶困难职工,看望孤寡老人,帮扶贫困村脱贫致富等,累计捐款捐物20多万元,协调资金170万元,使108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称赞。

五、以完成税收任务为目标,围绕创新征管措施抓创建几年来,该局在创建活动中,注重文明建设成果的转化,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税收任务的完成。喀左县是一个经济贫困县,税源存量与征收任务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几年来,该局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面对现实,正视困难,不等不靠,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创新征管措施,提高征管工作质量和效率上,制定并实施了停复业管理办法、“绘图定位”管理办法、税务约谈制度、“以电控税”办法、全程代办制度、税源管理分析讲评等30多项行之有效的创新措施,有效地堵塞了税收漏洞、挖掘了税源潜力。全局的征管工作质量始终排在全市地税系统的最前列,组织收入任务连年超额完成,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税费收入增长了近5倍,为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成绩送走昨天,重任迎接未来。喀左县地方税务局已将取得的成绩作为前进道路上新的起点,他们将继续开拓进取,发扬喀左地税人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再创喀左地税新的辉煌。

第三篇:离去的春蚕

离去的“春蚕”

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名伟大的文学巨匠。他善于择取和概括当时风云变幻的丰富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宏大而又精细的艺术构思,中篇小说《蚀》三部曲和《虹》、长篇小说《子夜》和《腐蚀》、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和《春蚕》,都可以说是这方面相当出色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引人入胜,读他所写的内容经常能够使我融入其中,感受他所描绘世界里的点点滴滴,《春蚕》令我尤为感触。

《春蚕》是矛盾短篇小说方面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名篇。作品以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收成灾”的鲜明主题享誉文坛。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老通宝这一代农民的典型。他勤劳、刻苦、倔强,是养蚕能手,也是一般农事、木工活儿的老前辈。但他思想保守,传统观念很重,只相信天命和自家祖上发家的老经验,怀恋过去劳动发家的日子,幻想靠养蚕还债,恢复家业。他一切按老规矩行事,拒绝接受新事物,为换洋蚕种之事同儿媳吵架。他直觉地感到外国洋货的危害,于是便产生了一种盲目排洋的心理。他也很封建迷信,譬如歧视邻家妇女荷花,骂她是“白虎星”,怕她冲了养蚕的好运,禁止家里人和她接近。他心惊胆战地用泥糊的大葱去占卜蚕花的吉凶,虔诚地在菩萨面前烧香拜佛。作者通过春蚕的生产过程,以丰富的生活细节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出色地塑造了老通宝的典型性格。除了他,作者还塑造了一个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青年农民多多头。他是老通宝的小儿子。他乐观、开朗、单纯,充满活力。文章中对这方面也进行了多次描写,比如他头顶五六个“团扁”,学镇上的女人走路的样子,引得妇女们一片嬉笑。他完全没有老通宝的那种忧愁烦恼。他也不封建迷信,没有老通宝所谓的禁忌。相反的,他很同情荷花,以宽容友好的态度对待这个受村里人歧视的妇女,这是很难得的。更可贵的是他不像老通宝那样保守落后、心存幻想,他“永不相信靠一次好蚕花的好收成,或田里的好丰收就可以还清了所有的债”。他知道单靠勤俭工作,即使做到死也是不可能翻身的。他比他父亲老通宝要清醒地多。在那个年代,他可以称得上是个先进分子。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细腻描写,反映了当时倍受剥削的社会,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给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春蚕》以其生动的人物形象、鲜明的题材主题和精细的艺术特色,为三十年代“丰收成灾”的创作拓展了新的领域。通篇文章以细腻的文字,分析描写了各个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也是《春蚕》作品中在人物塑造上的一大特色。作者不仅注意大的时代背景的点染,也很重视小的环境气氛的烘托,精心布局个别和一般的关系。作品始终把老通宝一家的养蚕活动放在全村的养蚕活动中来描写,从准备蚕具、收蚕、“窝种”,直到蚕茧丰收成灾整个过程都互相呼应、悲喜相通、甘苦与共,从而更加突出了老通宝及其一家悲剧的普遍意义。总的来说,这一篇文章非常的赏心悦目,栩栩如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我在中学时就读过了。不仅是《春蚕》,还有《秋收》、《残冬》,他的农村三部曲我都反复的看了好几遍。当时非常喜欢茅盾的作品,因为读起来很舒服。不过当时读得感觉就像在读格林童话,更像是去看一个故事。到了现在,重新回味的时候,确实有了很多的不同。从这个故事背后,我看到了更多的东西,有了更多的感触。运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从字缝中看出了字”,有得于心。

第四篇:春蚕优美散文

岁月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过眉梢,记忆中缕缕温馨仿佛就在眼前。——题记

八十年代初,乡下刚刚推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土地到户,分产单干。村民们喜不自胜,卯足了劲没日没夜地劳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是伴随着劳动而成长。在劳动中体味温情,在温情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做人。

村里的女人们勤劳而慧巧,不但要干繁重的农活,还得抽空亲手为孩子们做上一件衣裳,在前襟绣上一朵别致的小花;鞋子是母亲们亲手做的鞋帮,鞋帮绣满艳丽的花草和栩栩如生的蝴蝶。就连女孩子们的书包都是母亲们绣的。

绣花得用五彩的丝线,丝线是女人们养了蚕,抽了丝,着了色而制成的。一切工序亲力亲为。

我的家乡山清水秀,遍植桑树。房前屋后,山间道旁都有俯仰生姿的桑树。这些树静默在风中,从来没人说哪棵是谁家的。而且几乎家家养蚕。

每当春来日暖,复苏的枝头迫不及待地吐出绿莹莹的芽儿。母亲就又增添了一份操劳,我们姐弟也收获了一份乐趣。

母亲会选个晴好的日子,从墙缝里翻出头一年秋天藏好的卷成团的棉纸,轻轻展开,上面粘着密密麻麻的芝麻粒大小的白色圆点点。母亲把棉纸平铺在暖和的灶台或向阳的窗棱,叮嘱我们姐弟记得随时看看,出蚕了就告诉她。

几天之后,有了新的发现,小白点变黑了。我们赶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母亲就抽空准备簸箕了,还用干净的毛巾仔细地擦拭几遍。

隔两天,棉纸上蠕动着黑乎乎的毛茸茸的小得不起眼的虫子。母亲会很开心地自言自语地说,终于出蚕了。于是派我们从鸡窝里捡鸡毛,她则出门去采桑叶。

母亲用剪刀把采回的鲜嫩的桑叶剪成细丝,铺在簸箕里。再用鸡毛小心翼翼地把小毛虫刷到叶丝上。它们实在太小了,就好像叶丝沾上点点黑色的尘沙。若不是叶丝上有无数个小窟窿,谁也不会想到那里面居然有活物。

蚕儿小,食量不大,每天的桑叶都是母亲劳动归来沿路采的。在她做饭的时候,我的任务是负责剪碎桑叶铺在原来的已变蔫的桑叶上。那些小生命真是机灵,一触碰到新鲜的叶,立即往上爬,摇动小脑袋,瞬间在叶面留下许多小豁口。

几天之后,毛毛虫变得光滑净白,褪下的黑乎乎的皮干瘪瘪的混合在干枯的满是窟窿的叶丝上。蚕儿长大了,小簸箕换成大簸箕。它们的食量随之增大。母亲实在忙不过来,就让我负责采桑叶。这个差事我喜欢。采桑叶最好是清晨或傍晚,叶新鲜。白天太阳一晒,就蔫了。挎上我的小布包,约上几个要好的小伙伴,找寻一颗叶子最旺的桑树,哧溜爬上去,每人攀在一个枝头,专拣嫩叶摘。不大一会功夫,每个人的布袋都鼓鼓囊囊的。再看那棵树,稀稀疏疏的叶点缀在枝头。只有高高的树梢还顶着一攒绿得发亮的叶,好是神气。碰上运气好,还能尝到红得发紫的桑葚。乡下的孩子爬树都是练家子,像敏捷而可爱的猴子,无论桑葚挂在多悬的枝头,都能摘到。毕竟那甜滋滋的味道的诱惑力是特别大的。美美地吃足了桑葚,抱着树干唰地滑下。挎上布袋,取笑着彼此的像抹了炭灰的小乌嘴快活地回家了。

有时很是幸运,桑叶都不用自己摘。树上不管有哪位叔伯,都能捡个便宜。只要跑到树下,他都会从树上放下一截带枝杈的树枝,并吩咐我们把布袋挂在枝杈上,由他勾上去。我们只管蹲在树下悠闲地玩石子或是采来草叶做锅锅饭。布袋摘满了,他会用树枝把布袋一个个放下。我们只管提自己的就行。

如果碰上雨天,母亲就不会让我出去。摘桑叶的活由她自己动手。她常常是披一块透明的油纸,提个布袋匆匆走进雨帘,她清瘦的身影消失在村口。待她回来,全身湿漉漉的,头发凌乱的粘在脸上。雨水顺着裤管流到地面。在堂屋的地板印上一串串水汪汪的脚印。我和弟弟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母亲,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感觉鼻子酸酸的。

蚕儿是不能吃带雨水的桑叶的。一旦吃下,必死无疑。得把桑叶一片片擦干。这可是个耐心而细致的活儿。用力不当,就撕破了,也擦不干水。母亲在左膝盖上铺块毛巾,放上一片叶,再用另一块毛巾轻轻擦拭,擦干正面,再翻转反面擦拭。一片叶来回翻转两次才能擦干。一布袋桑叶要花去小半天功夫。我和弟弟也会帮忙,但擦一会就没耐心了,而且老把叶片擦破。母亲总会柔声悦色地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太过急躁啥事也做不好。不认真擦,蚕儿们的小命就丢了。我们会羞得面红耳热,一想到一条条小生命都会因我们的粗心而死去,就会格外细心,一点也不敢马虎。

蚕儿越长越大,白白胖胖。都能听到大口大口吃桑叶的窸窸窣窣声。母亲更加辛苦,睡前加一次桑叶。半夜还要起床加一次。母亲早早地准备了几捆麦秸杆,放到阳光下暴晒。

母亲的精心料养,蚕儿变得通体透明。母亲把麦秸杆松松散散地装进笸箩里。带领我们把蚕捡出来,放进麦秸中。我用三个手指小心翼翼地捻起软绵绵的蚕,轻拿轻放,生怕伤了它们。把母亲逗乐了。她却捡得飞快,熟练极了。母亲手里忙着,还耐心地给我们讲道理,不是所有的蚕都能织出合格的茧子。有一种蚕,也是通体透明,只是爬的时候懒洋洋,慢吞吞,无精打采,浑身褶皱不光滑。这种蚕叫眠蚕,它们吐不出柔韧的丝,织不了硬实的茧。它们的茧子松松垮垮,薄薄一层,抽不出好丝。这种蚕不要。她还告诫我们,做人要勤奋踏实,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我们似懂非懂,但母亲的告诫却在成长的岁月里无形中植入了我的骨髓。即将影响我的一生。

蚕们一碰上麦秸秆,立即爬上爬下,找个中意的位置,从口中吐出透亮的银丝,开始织茧了。它们好像不知疲倦,摆动小脑袋,一圈又一圈把自己包裹起来,有条不紊。也许是因为作茧自缚是它们生命中必须经历的一个历程,所以勤勉,毫不懈怠。

隔了两天,麦秸上粘满了雪白的泛着银色光芒的椭圆形的茧。母亲得了空,就带我们把茧子从麦秸上摘下,装在笸箩里。

待我的大妈有空了,就来帮忙抽丝。母亲把灶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大铁锅里的水滚沸。再把茧子倒进锅里煮,用木棍不停地搅动。白茫茫的水汽朦胧了昏黄的灯光,母亲的身影愈加修长。脸颊密密的水珠,不知是热汗还是水汽。大妈则坐在锅边,支起简易的木头钉制的抽丝机娴熟而快速地把丝一圈圈挽起。俩人一边劳动,一边说笑。我们好奇而入迷,母亲决然而果断地催我们上床睡觉。

天明一觉醒来,母亲已在准备早饭。灶边的大铁锅里,堆着摞着全是僵直的黄褐色的蚕蛹。肥肥胖胖的伸展着脚,看了叫人心里直发毛。我居然看到母亲用大碗舀了一碗蚕蛹摆在桌上。正惊讶间,只见母亲从油缸里刮了一勺白色的猪油放进油锅,再倒入黄色的香油混合溶化。冒起淡淡的青烟,再把蚕蛹汪进油里炸,嗞嗞直响。母亲不停地翻搅,直到蛹变得焦黄。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母亲盛进碗里,撒上盐。吩咐我们吃,我们都往后退,没勇气。她见我们害怕,自己夹一个放嘴里,故意嚼得很大声,连连称赞好吃。这招没用,母亲爱怜而心疼地摆出理由:别怕,这东西大补,看你们都瘦成麻杆了,要多吃。

我们向来听话,我用手指哆哆嗦嗦夹一个,使劲闭了眼,努力想象我吃的是土豆。然后大胆放口里嚼,脆脆的,混合着油香,味道不错。再看弟弟也是模仿我的吃相,把母亲逗得哈哈大笑。

碰上雨天,地头的活干不了。母亲把抽下的丝经过沸煮、漂白,着色等一道道工序,浸染成五颜六色的泛着光泽的柔软的丝线。

丝线已做成,母亲又忙开了。晚上借着昏黄的灯光为我的书包绣上艳丽的花草,添上两只飞舞的蝴蝶。母亲的绣工极好。十岁那年,姑妈带我去昆明。我穿着母亲为我绣的花布鞋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开始我为自己土得掉渣而扭捏,难为情。行人的目光聚焦在我的绣花鞋上,听到称赞声,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羞愧一扫而光。

岁月匆匆流逝,母亲已经年迈。视力不及当年,再也不能拿针绣花。村里也早已无人养蚕。房前屋后的桑树不知何时被村民劈成木柴,化为灰烬。但村外的道旁依然还有高矮参差的桑树。春风和煦,初长的新叶盛而密,闪光的叶片哗哗浅唱,那是一首曼妙的岁月的赞歌,是一份永恒的温馨的记忆。

第五篇:《春蚕》读后感

读茅盾的《春蚕》有感

《春蚕》是茅盾先生的作品,主要描绘了老通宝一家在清明前后养蚕的事情。虽然人们为了还债,通宵达旦的辛勤劳作,忍饥挨饿的节省钱来养蚕,蚕茧的质量很好,却也不值钱,本来想通过养蚕来还清一点自家债务的农人换来的却是更加沉重的债务。从完成作品的时间上看,本文描写老通宝一家养蚕的经历深刻的揭示了在日本侵华过程中,经济入侵对中国农业经济的极大破坏。而国家、地主、债主却对老百姓的层层剥削让本来就很贫困的农民更加的贫穷。同时该文,也深刻表现出茅盾先生对水生火热中的广大民众的深刻同情。

在该文中,主人翁老通宝多次提到:真是天也变了。这里的“天”暗示的是国家或者社会的深刻变化,而且特指想坏的方面变化了。老通宝作为一个老农民,从他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生活变坏的过程:在他二十几岁的时候,通过他一家人的辛勤劳动,他家有了二十几亩稻田和十多亩桑地,还有了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由此看来,他家的经济情况应该算得上是很好的了,但到了“今年”为了养蚕还清一些债务,把“最后的十五担桑地抵押出去了”可想而知,那些家境不如老通宝家的那些农民的经济状况又到了何种地步了。

当白花花的蚕花变成了空白的泡影,我们如何能体会当时农民的心情?在茅盾先生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在帝国主义蹂躏下的中国人命运的悲哀!虽然,本文并没有直接去描写侵华战争对中国经济的破坏,但是,通过老通宝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各种洋产品的的冲击,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岌岌可危,而且,农民中的东西一天一天的不值钱,而市场上的东西却一天比一天贵。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年不如一年,一天不如一天。

本文还一直着力的出描写养蚕的经过,从开始老通宝等人一开始就对养蚕赚钱抱着极大的希望和信心,虽然存在一些波折,但情况还是朝着好的方面发展的,到最后通过人们的奋斗,蚕茧获得了极大的丰收。始料未及的是,正当人们都幻想着有白花花的洋钱时,茧厂却不收蚕茧了,他们只好经过千辛万苦拿到几百里之外去买。这种巨大的反差,让这篇文章的悲剧色彩更加的浓厚了。但是,这却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因为在文章的开始老通宝就听陈大少爷说过:今年的上海不太平,丝长都关门,恐怕这里的茧厂也不能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北京国资委范文下一篇:保洁员体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