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协调管理方案

2022-08-01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统筹协调管理方案》,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统筹协调管理方案

**镇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精神,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原则、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认真执行区委、区管委会关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要求,不断完善城镇规划建设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优化城乡发展条件,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 工作目标

通过对工业、农业、社会管理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综合整治,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三、 主要任务

㈠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1、大力发展工业。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加强招商引资,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积极承接深圳、东莞等周边地区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提高招商成效。拓宽引资理念,

既要外引,又要内联。既要引进资金,更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注重引进外地民资民企,增强发展的活力。

2、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强市场硬件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永平、三和等综合市场的建设,增强市场的商品集散交易功能。同时充分发挥我镇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的机遇,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和房地产业,努力打造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整合、整治沿江码头,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

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稳妥地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促进耕地等农业生产要素向优势品种的集中。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甜玉米种植等特色农业,推动农业商品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大科技兴农力度,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市场中介组织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市场化和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㈡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1、加强城乡道路交通建设。积极推进::::::公路的规划建设。改善进出**的道路交通条件,努力实现投资环境的提升。同时,发挥镇区道路建设对村级道路建设的推动作用,

大力促进村组道路发展,拓展城乡公路网络通达的深度和广度,建设具有现代交通网络的城乡一体化交通体系,方便群众出行。

2、完善城乡水利设施建设。统筹城乡防洪排涝工程,采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抓好潼湖北截渠观三段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的建设,推进农田标准化建设,提高水利设施的防灾抗灾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改善城乡饮水条件、解决饮水难的问题。加强**污水处理厂以及潼湖水厂的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改厕工程的进行。保障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4、推进城乡电力供应网络系统建设。全力配合供电部门抓好**110kv变电站的规划建设,抓好供电线网改造工程,改善全镇的供电条件。

㈢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1、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争取于2011年底前完成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重点加强**中学、**中心小学等校区的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建设。认真贯彻区委、区管委会关于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精神,促进百日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实施,~~~~~~~;制定~~~~~~~~~~~以及治超、畜禽养殖场清理整治、石场综合整治、卫生清扫保洁等具体行动方案,加大对~~~~~~~~~~~路段的清扫保洁力度,通过

悬挂标语,到石场、码头等“源头”单位宣传等方式,广泛宣传开展综合整治的法律法规以及目的意义;按照省、市、区政府和环保部门的要求,加大对回潮非法养殖的清理清拆工作力度,制定2011年畜禽回潮养殖清理整治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杜绝回潮养殖现象。

3、加快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进程。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通过政府补贴、集体补助、个人缴费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办法募集社会养老保障资金,于2011年9月至2011年11月全面推行新农保制度,争取60周岁以上的老年农民100%落实社会养老保障,优先解决特殊群体60周岁以上老人的参保问题。45周岁以上农民的覆盖率达到100%,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5%,并积极引导、鼓励中青年农民参保,基本实现农村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的目标。

4、全力维护城乡社会稳定。突出加强信访工作,严格依法办事和按政策办事,解决好农村财务管理、集体资产发包经营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要坚持严打方针,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各种刑事犯罪、黑恶势力,坚决打击“黄赌毒”、“六合彩”等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健全防范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的预警应对机制,增强对突发事件特别是群体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努力营造学法知法、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强化食品卫生监督,确保食品、药品卫生安全。

5、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到2012年完成职业培训417人。其中再就业培训20人,创业培训5人,劳动预备制培训2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50人,在岗转岗培训70人,新成长劳动培训130人,高技能人才培训2人,其他职业技能培训12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20人。

5、深入落实村庄规划改编。~~~~~~~~~~~~~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强化领导责任,成立潼湖镇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事宜。同时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各自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并加强工作的配合和协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认真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应明确自身责任,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区委、区管委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我镇实际,完善工作体系,保障工作条件,确保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3、落实责任范围。全镇干部职工要强化大局意识,全力投入到统筹城乡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同时按照

《~~~~~~~~~~~城乡统筹发展示范镇建设工作进程安排表》安排,责任划分到具体的领导和部门。镇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随时跟踪掌握各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组织协调,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4、强化考核机制。把推进创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纳入干部职工考核范围,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要求明确任务确保按时完成。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

第二篇:统筹协调保稳定

统筹协调保稳定 改革创新促发展

——乐安寺乡党委政府先进事迹材料

“十一五”期间,乐安寺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加强人口计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出关注民生、促进发展、服务和谐的政策措施,持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稳定,各项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人口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促进科学发展。乐安寺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将人口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督查范围,纳入政府和相关部门绩效考核内容,严格问责追究制度,坚决实行“一票否决”,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巩固和发展党政领导、部门履职、群众参与、综合施治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工作格局。“十一五”期间,乐安寺乡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圆满完成了人口发展规划目标。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出生率保持在0.68‰左右;人口增长速度趋缓,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0.28‰,总人口控制在5000人以内;出生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到103.80。到2010年底,乡级财政投入达到5元/人。人口计生工作连续11年无违法生育行为,“十一五”期间获县政府目标考核一等奖3次。促进了人口全面发展和均衡发展。

二是综合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乐安寺乡人口和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的格局建立。“十一五”期间,全乡人口计生工作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理念和方法,着力建立“统筹协调、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群众自治、人财保障”六大机制,不断强化全人口和生命全过程的服务,努力提升群众的健康水平、幸福指数和家庭发展能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乡四村一居人口计生工作基本实现了基层群众自治的格局,人口计生工作得到市人口计生委高度评价,今年乐安寺乡被评定为“全市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乡”。

三是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利用国债资金项目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共300万元,建设村计划生育计生服务站5个,、中心乡镇服务站1个。特别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按照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强化监督、保障质量的原则,坚持将重建项目与全乡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新农村片区建设和人口计生“双创”工作紧密结合,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目前,服务站项目已经竣工,今年项目将全面投入使用。“5.12”地震后,我乡率先在废墟上挂起了“乐安寺乡党委、政府”的牌子,召开了地震后第一个会,首先提出并实施“以人为本、抢救生命”特别行动(后被中宣部表彰为优秀基层党组织),对因地震丧失子女的计划生育家庭实施政策关怀、心理关怀、生育服务关怀和互助关怀,开展“五个一”免费服务,尽心竭力的做好再生育全程服务工作。通过开展生育力评估、孕前保健服务、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再生育对象疾病诊治、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目前已有2名再生育孕妇受孕,2名灾后再生育婴儿诞生。“再生育全程免费服务”行动的成功推行,创新了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模式,为灾区计生家庭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是不断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人口文化建设异彩纷呈。五年来,计划生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市、县两级累计投入资金共计20余万元,兑现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 、特别扶助和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等国家现有政策,并逐步建立完善了涵盖奖励、扶助、保险、优待、优惠等多方面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十一五”期间,全乡人口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亮点纷呈,成为倡导婚育新风,转变婚育观念,增强国策意识的重要阵地。在全乡范围内初步建设形成了乡有人口文化中心、村有人口文化大院、社有中心户的基层宣传教育网络。通过在本土文化中植入人口文化,打造了一批高品位的人口文化精品。县人口计生局与县文化局配合,着力打造集宣传教育、文化服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乐安寺乡人口文化示范中心,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各村(居)基层人口文化建设加快推进。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人口文化建设,用于建设灾后人口文化示范中心。

五是坚持管行业就要抓行风,促进人口计生事业健康发展。乐安寺乡党委政府秉承“科学、务实、创新、奉献、廉洁”的工作作风,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要求,始终将行业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十一五”期间,特别是近两年来,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我乡人口计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群众对人口计生满意度不断提高,特别是震后再生育全程服务深得群众好评。2008年,被中宣部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我乡行风建设经验在全县人口计生系统行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交流。近五年来,领导班子无违法违纪,没有群体性事件发生。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连续多年被评为“四好班子”。

乐安寺乡“十一五”时期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显著。主要经验是: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是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根本保证。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人口计生服务理念是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根本出路。

三是树立“科学、务实、创新、奉献、廉洁”的工作作风,满足群众需求是推动人口计生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四是加强人财投入,强化基层基础是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根本保障。

第三篇: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提升都市区和城市群功能。加强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都市区建设,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带动周边县市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杭、甬、温三大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杭州要充分发挥科教文化和休闲旅游等综合优势,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打造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宁波要发挥产业和沿海港口资源优势,推动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和能源原材料基地,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温州要发挥民营经济优势,建设以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国家重要枢纽港和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成为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城市。金华—义乌要发挥特色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优势,聚合发展主轴线,建设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浙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带动浙西南乃至周边地区的发展。

做强省域中心城市。加快省域中心城市人口、要素和产业集聚,增强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优化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把区域中心城市培育成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大城市,形成城市集群化发展的格局。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市培育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湖州要发挥临湖和生态优势,加快南太湖区域综合开发和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连接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嘉兴要发挥近沪和临湖、沿湾优势,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打造运河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绍兴要发挥历史文化和产业优势,建设长三角先进的工贸基地,打造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宜居城市。衢州要发挥对内开放门户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作用,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舟山要发挥海洋和港口资源优势,建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打造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和群岛型花园城市。台州要发挥民营经济和沿海港口优势,建设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民营经济创新和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打造长三角南翼节点城市。丽水要发挥生态优势,建设绿色农产品、特色制造业基地和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浙西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提高县城集聚能力。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及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县城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功能集成,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强县(市)政府的社会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提高县城集聚和辐射能力,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培育中心镇和小城市。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度发展的原则,分类引导和培育现代小城市、都市卫星城、专业特色镇和综合小城镇。突出中心镇的片区中心作用,引导周边乡镇组团式发展,促进中心镇的人口集聚、空间拓展、产业转型,提升中心镇生产、流通和生活的综合功能。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全面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成一批管理水平高、集聚能力强、服务功能全的现代小城市。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集约节约利用城市土地,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建设省域城际轨道网络和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整治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全面推行“数字城管”和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健全城市公共服务。弘扬独具特色的城市人文精神,不断提高市民素质。

(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大力发展乡村精品农业,推进特色专业村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构建农村生态人居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按照生产要素集中、人居环境优良的要求,培育建设2500个左右的中心村。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连线成片村庄整治建设,力争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和

绿化等整治建设覆盖全省村庄。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对规划保留、尚未整治的10000个左右一般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保护文化特色村。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提高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水平。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乡镇、中心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支持供销社、信用社等机构在中心村建立网点,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向农村地区延伸服务,加快“千村千社便民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和广电惠民工程,继续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广电站和邮政所建设。全省绝大多数农民能够就近享受到文化、体育、卫生、培训、幼教、养老、通讯、邮政、气象等基本公共服务。

(三)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引导人口、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影响全省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农业条件较好的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经济地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

实施差别化区域政策。根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加快制定实施分类指导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境等政策。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逐年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等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实行按主体功能区安排与按领域安排相结合的政府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按领域安排的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修改完善现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实行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

完善考核评价办法。按照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评价。重点开发区域要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节能减排和城市化等实行综合评价。生态经济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要突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及粮食生产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禁止开发区域要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

(四)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大力发展山区特色优势产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山区资源,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和低碳环保产业。深入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加快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林分升值改造和林业产业化,建设富裕的生态屏障。积极发展乡村生态工业和来料加工业,大力发展森林、观光、运动、休闲、养生、民俗等乡村旅游,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致富门路。加快建设“山上浙江”,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加大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新一轮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重点欠发达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工程,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力度,加快欠发达地区交通、水利、能源、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欠发达地区创业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小县大城”战略,促进人口“内聚外迁”,加快生态城镇建设。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海岛地区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支持景宁加快建设成为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

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和结对帮扶工程。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原则,进一步完善山海协作机制,加快建设山海协作共建园区,深入开展发达地区市、县、乡对欠发达地区的三级对口合作帮扶,提高结对合作帮扶成效。重点支持对口欠发达地区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设施条件。鼓励引导产业合理转移,合作共建生态产业园区。继续办好“义博会”山海协作专区,积极利用重大展会等各种平台支持欠发达地区开拓市场。

第四篇:加强统筹协调 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收入不公平影响人一时,教育不公平影响人一生。党的十七大把社会公平正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教育公平摆在了突出位置,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我国教育的基本政策。这是对我国教育发展任务的历史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我国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党和政府把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作为一以贯之的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不分民族、性别、阶层、职业、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以农村教育为工作重点,坚持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在实处,维护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

(一)全面实现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

2008年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先农村后城市,惠及1.6亿多名适龄儿童。各级政府积极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精神,取消重点学校(班),加快改造薄弱学校,推进师资的合理流动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工作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率先在农村实施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惠及1.3亿多名农村中小学生。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建设8300多所寄宿制学校,为110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新农村新校园建设工程,全面开展化解农村“普九”债务工作,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40多万所农村学校,使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不断缩小,农村户口学生比例已提高到55%以上。

(三)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得到改善

保障了男女生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平等受教育的权利,2000年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关于确保所有男女儿童2015年都能完成小学教育的目标。目前,小学净入学率性别差异已经消除,初中、高中和大学在校生中女生比例接近50%。建立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每年资助近1.8亿名学生,其中使2000万名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受益,保证了每个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在大规模城镇化的进程中,国家实行“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校接收为主”的政策,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5亿名进城务工人员的765万名随迁子女,2007年随迁子女中分别有77%和80%在公办小学和初中就读,为顺利融入城市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建立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和监护网络,帮助50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实施全纳教育,建立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特殊教育体系,独立设置特殊教育学校与促进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相结合,不断增加特殊教育经费,提高专任教师学历层次,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利受到法律保护。2007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达1667所,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有2803个,在校的盲、聋、智残学生达到58万人。

(四)民族地区教育快速发展

国家从办学、经费、师资、招生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特殊政策,大力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2007年底,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总数已达到2174.5万人,是1952年的9倍。少数民族人口比较集中的内蒙古、宁夏、新疆、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2008年,实现“两基”的民族地区县为674个,占民族地区县总数的96.6%。

二、教育公平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虽然我国教育公平总体状况明显改善,但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理念、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仍存在较大差距,某些方面还有拉大的趋势,群众对城乡教育不同标准、城市义务教育择校、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弱势群体教育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反映强烈,教育公平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城乡教育质量差距较大

在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的教育经费体制下,城乡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存在明显的差距,教师水平差距更为突出。学校危房主要存在于农村,辍学主要发生在农村,代课教师主要在农村,城乡教育差距成为影响面最大的教育公平问题。

《国家教育督导2008报告》显示,2007年农村小学大专及以上、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分别为63.4%和41.4%,分别比城市低22个和30个百分点,初中中高级职务教师所占比例城市高出农村19.2个百分点。同年,全国中小学仍有代课人员37.9万人,其中,小学代课人员27.2万人,87.8%以上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和县镇初中生师比分别为17.9:1和17.1:1,均低于城市的15.6:1。中西部农村学校外语、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2006年,农村初中教师初始学历合格率仅为58.8%,所学专业与所教科目不对口问题突出。小学和初中中高级职务教师城市分别高于农村9.5个百分点以上和19.2个百分点。农村小学、初中教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分别是城市的68.8%和69.2%,在福利、医保、住房等方面差距更大,部分地区教师培训经费缺乏保障。2006年,农村小学和初中校均拥有计算机分别为6台和38台,远低于城市的71台和102台;西部农村小学的建网学校比例为3.1%,农村初中建网学校比例仅为18.4%。2008年,农村小学、初中建网学校比例分别为9.8%和35.3%,比城市低48.3和30.5个百分点,同比上年差距还有所扩大。农村学校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小学为3.5台、初中为6台,与城市的差距分别达到4.5台和2.6台,城乡差值同比上年都增加了0.1台。

(二)东中西部教育发展差距较大

区域教育发展差距突出地表现在教育投入差距明显。2004年,东部地区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平均1874元,西部地区为1017元,东、西部地区之比为1.8:1。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东部地区平均为304元,西部地区为121元,东、西部地区之比2.5:1。小学情况也与之类似。同期,中部地区小学、初中生均拨款均低于西部地区,其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约低20%,与东部地区差距更大。全国尚有113个县(区)的小学、142个县(区)的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零,其中85%以上集中在中、西部地区。2008年底,在全国尚未实现“两基”的27个县当中,有24个在民族地区。已实现“两基”的地区基础仍然薄弱。

中西部是义务教育阶段代课教师的主要集中地,大班额现象突出,中部县镇初中学校56人以上的班额比例达到61.2%,其中66人以上的比例为32.9%。高学历教师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信息化程度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初中建网学校比例仅为30.4%,低于东部地区的平均数61.8%。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偏少,部属高校布局不尽合理,重点高校录取比例偏低。民族地区教育相对落后。

(三)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突出

区域内教育差距最直接、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学校间的差距,表现在经费投入、办学设施、师资水平、生源质量等方面。重点学校的生均经费比普通学校高15%~20%,教职员工工资占经常性经费比重比普通学校低20%左右。

校际差距是人们感受最直接、反应最强烈的差距,特别是部分薄弱学校的存在,成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主要原因。

(四)弱势群体公平受教育机会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全国适龄流动儿童中仍然有7%左右的孩子没有受到义务教育,处于无学上的状况。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一部分流动儿童还在办学条件不达标的打工子弟学校就学。由于体制性障碍,在流入地不能接受义务教育后的继续教育。

目前贫困生资助体系尚没有覆盖普通高中教育,没有做到“应助尽助”。普通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资助还需要继续完善资助体系,加大资助力度。

残疾儿童教育水平仍落后于普通儿童教育水平。2005年,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比普通儿童低17.08%,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入学率比普通儿童低26.63%,辍学率高出普通儿童15.22%。6~14岁的246万名学龄残疾儿童中失学儿童占36.81%。农村残疾儿童在校生人数比例低于城市和乡镇,残疾儿童城乡比例为1:3,而残疾儿童在校人数城乡比例却为1.22:1。

三、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

坚持教育公益性是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促进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要区分教育公共产品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属性特征,首要任务是保证各级各类教育机会公平,工作重点是保障弱势群体公平受教育的机会,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统筹规划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层次、类别,调整教育投入的重点、结构,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各级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促进教育公平摆在教育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贯穿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以发展促进公平,以制度保障公平,以规范维护公平,确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机会。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为教育公平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基础极其薄弱的情况下,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极大地扩大了国人受教育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教育公平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促进教育公平也必须依靠发展来解决,发展是推进公平的前提。今后要继续强化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支持教育的积极性。

(二)深化教育改革,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制度保证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和长期的奋斗目标,要从制度设计和体制创新上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问题,正确引导教育发展方向。建立和完善政府问责机制、教育资源使用的监督机制和对落后地区、薄弱学校、弱势群体的补偿机制。建立各级各类学校的国家办学基准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依法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在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方面的责任,加强教育公平发展的人、财、事权的统筹。加快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健全教师保障机制,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实施教师聘用制度,促进教师均衡配置。

(三)规范办学行为,切实维护教育公平

依法治教,创设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的制度环境。要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坚持标本兼治、加大教育投入和规范教育收费并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

要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保证每个孩子公平的入学机会。全面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建立和完善“全程公开、信息透明、接受监督”的招生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四)坚持教育特色发展,为各类人才健康成长提供公平舞台

教育公平不是搞整齐划一,不是否认个性特征和学校特色。教育公平坚持机会公平与因材施教的统一,要为各种人才健康成长提供公平的平台。要以实现教育机会公平为重点,推动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的学生以特别关注,实行最低标准保障,缩小绝对差距;同时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倡导因材施教,增强学校吸引力,为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的茁壮成长创造条件。

四、以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公平是一项急迫任务,当前工作重点是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统筹协调教育发展,注重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使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

(一)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向农村倾斜

我国城乡教育差距的突出矛盾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相对滞后,尤其是中西部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主要根源。因此,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需要从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要求出发,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要在政策和制度设计上向农村倾斜,在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上优先保证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逐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发展在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确保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并引导学校布局的合理调整,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要建立现代公共教育财政体制,确保农村教育投入到位;要统一城乡办学标准,保障农村办学的基本需要;要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统筹和投入力度,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和职能,依法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对此,要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体制机制,逐步统一城乡生均教育经费标准、教师编制标准和办学条件标准,采取妥善措施全面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全面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适当向农村学校特别是条件艰苦的学校教师倾斜,以增强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实施农村教师安居工程,在农村学校建设教师周转房,在县镇为农村教师集中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使所有学校达到义务教育国家基本办学标准,使农村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同时,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推进农村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对报考农、林、水、地、矿、油、师、核等专业的农村学生实行招生倾斜并减免学费。

(二)统筹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我国区域之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表现在教育方面;东、中、西部之间教育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基础教育领域,也表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区域教育差距的主要矛盾在于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因此统筹区域教育发展的重点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以中西部地区教育为重点,统筹区域教育发展,首先需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加大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其次要健全区域协调机制,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要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发展;再次要调整中央院校的布局,在教育投入、招生政策和就业政策上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新增招生名额主要用于中西部地区,在国家助学贷款体系中提高对中西部地区的资助比例和资助份额。

对此,要把教育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领域,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健全区域教育协调机制,新增国家公共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重点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加强边境地区国门学校建设。巩固中西部地区“普九”成果。鼓励发达地区和城市的中小学对西部地区和农村的中小学的支持。加强中西部贫困地区薄弱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扩大内地民族高中校(班)规模,率先在民族地区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支持中西部省份办好一批重点高校,加大对中西部高等职业院校的支持力度,增强民族院校综合实力。扩大中西部高校招生协作计划,增加中西部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加强中西部人力资源建设。

(三)统筹不同类别学校的协调发展,向薄弱学校倾斜

学校是实现个体之间教育公平最主要的环节和途径,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公平直接制约了教育公平实现的程度。当前我国校际差距不仅面广,而且贯穿了教育的所有阶段。从某种程度上说,无论是区域教育差距还是城乡教育差距,其最直接、最基本的表现形式都是学校之间的差距。缩小校际差距首先要着力改造薄弱学校,确保所有学校达到基本建设标准。

对此,各级政府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改造薄弱学校,统一区域内办学标准,办好每一所学校,做到建设有标准,发展有特色。采取调整布局、以强扶弱、教师流动、校务公开、办学规范、评价科学、社会监督等有效措施促进学校协调发展。支持民办学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满足群众对教育的多种需求。

(四)统筹不同群体的教育协调发展,向弱势群体倾斜

教育公平的核心在于保障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使其个人能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要求教育必须面向所有人。对弱势群体实行差别对待,采取特殊补偿政策,弥补他们因先天不足和外在环境影响而造成的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我国教育领域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贫困学生、残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目前全国仍有14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残疾学生是弱势群体中的特殊困难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则是新增的并不断增长的弱势群体。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公平受教育机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对此,要制定补偿政策,差别对待,重点关注,改善条件。消除体制障碍是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关键。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免费义务教育,做到同城待遇。各地要将常住人口子女教育纳入城市学校总体建设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试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和高考,提高教育服务的适应能力。流出地政府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加强与流入地的信息沟通,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返乡受教育权利,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大普通高校和高等、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制定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覆盖各级各类教育,做到“应助尽助”,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推进全纳教育,不断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的普及水平。全面实施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免费义务教育,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建立定期委派特殊教育教师到普通学校巡回指导随班就读工作的制度。各级各类学校要注重培养残疾学生的生活自理、与人交往、融入社会以及劳动和就业等能力,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不放弃每一个残疾学生的发展机会。

第五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广东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东省的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因而,促进和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寻求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建设和谐广东的客观要求。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应该包括四个层次。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发展目标,更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群的集合,即是一个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发展观念上。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发展观念将得到彻底转变,城乡发展得到同样重视,由以往偏重城市的发展转向城市与农村并重,工业与农业并举,使城乡发展首先能够在发展观念上实现有机的融合和对接,不再区分谁主谁次、谁重谁轻。

工作机制上。系统梳理涉农部门面向农村的职能,对缺位的工作职能进行补充和延伸,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疏通职能延伸的工作渠道,健全职能延伸的工作体系。在城乡衔接、对接、融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上下工夫,建立健全和完善城乡无缝对接、有效衔接、相互融合的工作机制,逐渐打破城乡分割、城乡分立的工作体系,实现城市与农村工作的有机协调。财政投入上。转变以往的理财观念和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力度,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扩大涉农资金在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强度。

主要发展指标上。例如,使农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社保水平、医保水平等指标基本向城市居民看齐,力争使城乡发展差距比保持在合理的空间,并不断向国际公认的1.5:1的水平看齐。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判断标准

发展到什么程度才能说已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可以从经济发展、村镇建设、生活水平、文明程度四个方面来衡量。统筹城乡发展虽然是一个动态、长期的发展目标,但城乡发展到什么程度才能说已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需要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或标志,这个标准或标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经济发展。通过农民自身经营或参与产业化经营,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农村生产和经营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化,以工业化的理念组织农业生产,以商品化的理念经营农产品。

村镇建设。村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卫生建设有较大改观,力争使城乡规划全覆盖到各村镇,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在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村镇科学、有序建设,大幅度提高村镇建设水平。

生活水平。虽然城市和农村作为不同的地域单元依然存在,但农民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农民家庭收支、居住条件、消费水平基本接近或向城市居民水平靠拢。

文明程度。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民素质有较大提升,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文明建设有极大提高的同时,努力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水平。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

统筹考虑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分工明确、梯度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结构体系,使城市和农村在规划上实现“无缝对接”。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转变发展观念,树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理念和思想。勇于打破城乡分割、城乡分立的发展局面,使城市与农村有机地融合在规划理念的设计中,彼此不再区分谁主谁次、谁轻谁重、谁先谁后。从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统筹考虑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分工明确、梯度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结构体系,使城市和农村在规划上实现“无缝对接”。以“全域广东”的理念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和基础作用。整体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努力构建城市与农村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形态。致力于打破城乡界限,实行城乡一体的规划设计,从土地利用到产业布局,从社会事业发展到生态环境建设,都由城市延伸、拓展、细化到每个镇村,实现规划的全覆盖。

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实现园区互动。制定城乡一体的工业布局规划,重点整合镇、村分散的工业开发区,按照区域和园区性质,重新调整、归并为工业集中发展区,发挥园区的集约效应;为更好地发挥我省国家级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实现园区之间的互动,即国家级开发区因为土地和劳动力等因素要在异地扩大产能的话,最好在东西两翼或山区县的其他小工业开发区或集聚区内重新配置资源,实现以大开发区带动和促进中小工业集聚区的发展。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倡导和树立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商业化的手段经营农产品。按照工业化大生产、大流通的思路来经营和组织农业生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市场经营主体,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将传统农业改造、提升为现代农业。

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坚持以水环境治理、污染治理、农田整理、村庄整治、农村绿化为重点,推进新一轮村庄整治建设;加强农村河涌整治,保护水体安全,把河涌建设成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景观带。加强农村新型

社区建设。遵循“因地制宜、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稳步推进”的原则,科学规划农村新型社区,引导农民尽量往中心镇、中心村集中;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流转补偿和有偿退出机制,通过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创新农村宅基地供应方式;因地制宜地分别采取拆迁新建、整理改建、环境整治、迁村移民等模式,整治旧宅基地。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把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来抓,努力缓解农村学校师资紧缺问题;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体系,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城乡教师交流、城乡学校“结对子”工程。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合理确定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使城乡青少年得到质量比较均衡的基础教育;制定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任教的工资、职称评定、待遇等优惠政策;关心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进一步扩大低收入家庭子女免费就学的范围。

统筹城乡卫生服务进一步加大城市卫生支援农村镇村卫生的工作力度。动员和组织更多的城市医院与农村镇村卫生院结成对子开展定点帮扶,以城市医院和镇卫生院签订协议的形式明确任务,突出技术帮扶为主,以派技术骨干挂职、定期派医疗队指导、人才培养、专科建设、医疗行政管理等形式给予帮扶,不断增强镇村卫生院(站)的服务能力。加大投入,提高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和保健水平。加强镇村医院软硬件建设。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全面完善农民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实施就业培训,把对农民就业管理与培训纳入劳动培训体系中,使农民获得必要的劳动技能培训;统一城乡就业登记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性规定,为促进农民就业创造良好条件。降低创业基金门槛,鼓励城市近郊农民兴办集体经济或观光农业、餐饮服务、文化休闲事业,利用地方山水特色,打造特色旅游。在鼓励农民兴办农家乐餐饮服务、文化休闲等产业中,政府要提供低息的小额贷款,支持农民创业。

(作者均为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省直辖县级行政区下一篇:数字油画大众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