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课程的生活性

2022-10-23

一、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生活

当前, 《道德与法治》教学从内容看选取了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贴近儿童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但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育往往只以书本上的内容为范例, 很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来有针对性的选择加减教学内容。教师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承, 采取“告知”式的方式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 当成考试的机器。学习内容固定、学习方式统一、问题答案标准, 忽视学生个性, 忽视学生自己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我们的教育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体验的权利、发现和创造的权利。不仅如此, 孩子只会服从、接受, 不会探究和创造, 迷信权威、迷信书本, 压抑自己内心的感受, 缺乏批判精神和问题意识。教育成为只见书本不见人的“非人”的教育。我们要认识到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外界的教育影响在活动和交往中, 反映到学生的主观世界中去, 通过受教育者心理矛盾运动, 形成动机变, 成实际的言行。在多次反复活动中, 学生的行为变成习惯, 并发展了个性。简单的说, 品德形成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 不断积累并形成品质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生活的主要内容。所以, 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要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由于我校地处农村, 学生的生活环境与课本内容有较大的差异。基于上述认识, 我校鼓励老师对《道德与法治》课本上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变, 对教学目标进行有目的的延伸。这样的教学既让学习内容贴近了学生的生活, 又让我们的德育教学得到了有益的扩展和延伸。

二、教学形式贴近学生生活

我们的德育教学要注意, 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 有艺术性, 富有生活情趣, 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在儿童的生活中, 实际存在着一个儿童世界, 这是一个与成人世界十分不同的世界, 儿童是这个世界的主人。我们教师或家长虽然曾经历这一世界, 在这一世界里曾经有过与儿童同样的感受或想法, 但一旦离开这个世界, 就认为的儿童的行为或想法幼稚了、可笑了, 甚至感到荒诞离奇, 不可思议了。于是, 家长便以成人的想法、规则去要求他们, 训练他们, 束缚他们。教师或家长成了儿童世界的管家或皇帝。我们的教育实践中, 有意无意地背离了教育的根本目标。我们信奉的是“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教师和家长的“好心”和“善意”给孩子的感觉却是“厌、厌、厌”。学生厌恶学习、厌恶学校。这不能不说这是我们德育教育的失败。学生把学校当成了人间地狱, 德育教育严重脱离学生生活, 长期用说教式教学方法, 不尊重学生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师和家长只有了解儿童生活世界, 才能真正进入这个世界。只有尊重他们的人格, 尊重他们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尊重他们的喜、怒、哀、乐, 尊重他们在儿童世界的主人地位, 成为孩子们的朋友, 才能引导他们更好的成长。我们的教学只有走出课堂, 走出学校, 走向社会, 教学活动才能有效、高效。我们才能成为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大使”。

三、教育中注意引导学生生活

在学校德育中, 有一种倾向, 就是当发现学校德育环境方面有消极因素存在时, 我们的反应常常是“堵”, 而不是积极的“疏”。“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 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 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 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 其中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少儿时期由于认识、知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 对一些社会行为、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的认识往往出现片面、模糊甚至错误的看法。如何在教学中既能真实的反映社会, 又能做到积极引导儿童的生活, 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追求的主要目标。如对学生进行《做诚实的孩子》教育时, 就侧重进行道德引导而不是枯燥地说教, 在学生已有自主认识的前提下稍稍进行引导, 这节课的德育教学目的不仅水到渠成, 而且还得到了扩展和延伸。在我们日常教育教学中, 教师就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在学生主体活动的基础上进行, 也就是说要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感受社会, 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 反映儿童的需要。另外, 学生的主体活动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才能有效的进行, 学生的主体活动是教师主导作用下的作用, 这样学生生活的质量才能提升。

其实, 在我们从事的德育教育活动中, 只要把道德、品德融入儿童的生活中, 不把它作为一种孤立的现象来对待, 使它成为一种与生活相结合的概念体系, 注重生活过程中的道德实践, 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 我们的德育教育必将更具有实效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胜任力视角下的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下一篇:“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