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美术专业教育实习论文

2022-04-18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师美术专业教育实习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美术教师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逐步养成自己内在的教育理论素养,把握基础美术教学的一般规律,把握教师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可以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调整教育教学方向的应变能力。[关键词]美术教师教育理论一、美术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影响因素1.美术技法和流派的多源性。

高师美术专业教育实习论文 篇1:

当今美术课改之教学模式初探

当前,美术课程改革已经开始,美术和音乐将合为一体成为“艺术课”,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何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如何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度过每堂课,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是新课改的主流。就自己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我谈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树立“多能力”的美育观。

人,不仅作为静态审美中的审美主体参与审美活动,而且开始作为在动态审美活动中发展着的、创造着的人被关注。我认为,在新的课改中,“多能力”的学生应该成为我们培养的目标。

一、根据新的教材,选择适合自己的新的教学方法。美育的重点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并且力争人的全面的最优化发展。所以,作为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不拘泥于某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融合各方面相关的知识,全面育人,育多能力的人。

二、转变传统的育人观念,以培养人的审美观、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为出发点。将美学与其它学科互相渗透乃至融合,引发了美育系统的结构的重构,将使美育成为开放的生态系统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在中小学美术教育实践中,美术课内容的丰富与教学课时的稀少,形式的多彩与教学方法的单调等种种矛盾,的确需要我们找出一条能有效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使我们的中小学美术教学真正做到短时高效、丰富多彩。

因此,如何在規定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益是我们在制定美术原则时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所以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美育手段,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审美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一、目标明确

当代各个发达国家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高度提出了艺术教育的目标要求,从“纯粹艺术”教育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在创造艺术形式的过程中获得美感体验。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美术的本身,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利于学生积极灵活地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变化,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学会生存。

二、寻找最佳途径

实践证明,美术和音乐融合,可以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效果。如,在上美术欣赏课时,将绘画配上音乐,将使学生对静止的画面产生动态的感受。把美术和音乐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拓展艺术空间,增强艺术趣味,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把二者更加灵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取得最佳效果,鼓励他们去积极地寻找各自不同的表现方法。

除了美术与音乐的相互配合外,美术与其它艺术形式也都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比如,美术与舞蹈、美术与表演等等。

总之,我们的美术课应该尽可能地融合各种艺术形式,充分调动人体的全部感觉器官,从中体会艺术的魅力。

最后,因材施教。

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在全面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一、教师应按照学生的需求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各种条件,设置多种情景,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二、小组教学。按照学生艺术才能和兴趣爱好组成小组,为他们制订教学程序,确定教学内容,定时训练,促进发展。

我们的艺术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有个性、有思想、有活力、有创新意识、多能力的人。为此,我们应该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韩莹莹.高师美术专业教育实习现状与课改探讨[J].大众文艺,2015,(05):194.

[2]唐天瑞.美术新课改让学生成为教学受益者[J].大众文艺,2015,(03):222.

[3]张丽云.解析课改后高校美术教学中新教学模式[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44-45.

[4]骆菊芳.美术教育绘画专业课程结构与教学模式创新探析[J].成功(教育),2012,(02):15-16.

作者:祁子暄

高师美术专业教育实习论文 篇2:

美术教师应该适当研读教育理论

[摘要] 美术教师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逐步养成自己内在的教育理论素养,把握基础美术教学的一般规律,把握教师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可以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调整教育教学方向的应变能力。

[关键词] 美术教师 教育理论

一、美术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影响因素

1. 美术技法和流派的多源性。

纵观美术史、设计史,横看中外姊妹艺术。大凡好的艺术家都有流派的风格。流派的沿袭与更替,使得风格的烙印凝固在不同时期艺术作品上。尽管我们看不到米开朗基罗当时雕琢《大卫》的举动,作品也会代言作者的刚毅。石头本无生命,罗丹让石头获得人体的温润与弹性。陈丹青的油画《父亲》开启了中国油画创作的新思路。王受之教授的设计理论为中国艺术设计开创了新的理念。计算机平面设计及AutoCAD软件的使用,传统意义上的个性与艺术视觉成果不在偏爱某一门派。独家绝活的个性在大教育观普及中日见逊色。学校教育的社会化诸多问题总会困惑一些教师的传教授业,如人体模特儿与道具,油画创作与计算机设计,动漫设计与游戏,书法艺术与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应用。美术教师一人独处,没有争论。一旦步入不同专业的教师群体,职业个性与社会共性的矛盾就会悄然而至。教育理论可以帮助美术教师知本位,立学术,开思源。

2. 美术教师的教育对象。

美术教师的教育对象都是有过入学前拜师学艺的经历,有的虽说淡忘了启蒙老师引领教诲,也会萌生偶像新碑。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每天伴随学生的校园生活。揣摩技法变为技巧;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件件忙碌。未来就业、择业、创业,眼高手低。作为具体的自然人,要面对当代美术教育的某些缺憾,从生理、心理和阅历都不会真正做到无补丁式的求学,何况有的美术教师本身就是重视实践操作、轻视教育理论。其次,有的学校没有配备专门的教育理论的教师,有的甚至是绘画或者史论或者设计的教师来承担此门课程,其教授内容脱离了教育观的初衷。如此看来,势必造成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脱节。

3. 在职期间各方面的影响。

在上岗后,中小学美术教师同样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有社会的、地方的、学校的,还有自身的、教材的等等。这阶段美术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教学实践和再教育中对教育理论的学习要么较少,要么走形式主义,结果并不理想。

二、加强美术理论学习的必要性

作为高师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加强美术理论的学习,既是美术学科专业性质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

美术基础理论的学习,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艺术理念,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增强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审美判断能力、艺术分析能力及文化理论修养,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而且使学生在了解美术的创造发展规律以及美术创造的目的、性质、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立体的理论概念,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其作品才能有深刻的内涵和较高的艺术性,否则,其作品只能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上。

2. 加强理论的学习,是我国对21世纪新型美术教育人才的基本要求。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基本任务是为中小学基础教育培养美术学科人才,基础教育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师院校就应通过教师的辛勤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来实现人才培养,为他们提供合格的美术教师。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迫切需要具有较高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美术教师,那种继续重技能轻理论的教师是无法在随后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中有效的完成美术教育任务的。没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文化底蕴,“厚积薄发”无从谈起,创新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不否认学习美术本体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但随着电脑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造型材料和方法的多样化,观念的新颖和思想的创造、人文修养和其它素质在今天显得日益重要。总之,加强理论学习是时代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美术教师理论学习的内容和途径

1. 美术教师的理论学习的内容。

(1)一般教育学理论。作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具备一般的教育学理论是最基本的素养之一。这类理论一般有:高等教育法规、教育学、教育系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与修养。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教育工作者应该知道或使用的知识。也只有教育理论才会帮助教师正确理解社会教育的人文环境,尊重教育科学规律,与人为本,策划科研方向,成就教育目的。体会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教育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方法。有利于防止纯艺术观阻碍美术教师社会化知识的拓展与利用。也只有研读教育理论,教师才能心知肚明,从教知道理,为师有方法。

(2)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艺术是人类认识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美术教育理论是艺术家走入美术教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知识。它的丰富的理论知识来源于最基层的美术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总结,为此美术教育理论对教学具有指引意义。而美术教育方法对教学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这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美术教育学原理:美术教育的价值、美术教育的目的等;②美术教育的历史发展:中外学校美术教育的开端、演变、发展等;③美术教学设计:美术教学目标的设定、美术教学技术、美术教学设计等;④美术教学的内容及方法:美术教材、中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与方法等;⑤美术教学研究: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美术鉴赏教学研究、美术教育评价研究等;⑥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与教学、美术教育实习的理论意义与方法等。

(3)美术教学实践。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先导。通过对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以及师范美术教育实习与在职期间美术教学实践,逐步形成自己在美术教学中的各种能力,例如美术教学组织能力、学生管理能力、课堂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很多能力都需要一定的经验才能得以提高

陈美玉曾经说过:课堂活动其实是一种复杂的师生互动过程。教师的信念、想法、知觉、判断、教学知识与能力,对学生能力与特质的了解、自我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观念更新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2. 美术教师的理论学习的途径。

(1)建立“4+2”的师资培养模式。即4年美术基本理论与技能的本科学习与2年教育教学的硕士学习相结合的6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这样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新型的适应社会的美术教师,使师范美术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相并轨,有利于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提高美术教学研究的能力。对教学的不断研究,将会提高美术教师多方面素养。因为在教学研究中会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术教师就会自主补充自身各方面的知识、技能。

(3)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充斥着竞争,充满了挑战,要在这样的社会不断提升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首先就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养。中小学美术教师具有了健康的心理素养,才能使自己的美术教学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美术教学手段教育学生,而不会乱了手脚。

美术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智能素质,除了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东西外,主要是立足于教学实践过程中大胆实验,反复探索。教师素质的自我完善是需要长期坚持积累的过程,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会有丰硕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徜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徐文科

高师美术专业教育实习论文 篇3:

实习对高校美术师范生教学能力提高的作用

摘 要:高校美术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在日常学习中很难得到真正的锻炼,教学实践机会也屈指可数,教育实习是仅有的集中教学实践的锻炼机会。实习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有利于其他年级师范生借鉴与学习,有利于突出专业的师范性特征。文章也提出几点开展实习工作的建议:高校和美术师范生应建立起对教育实习的强调意识,把实习贯穿本科教学的始终,加强实习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只有意识到实习的作用,方可促进高校美术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提升,确保他们的应聘实力与优势,促使高校美术师范生就业率稳步增长。

关键词:实习;美术师范生;教学能力

美术教育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践,因此教育实习是高校美术师范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不二选择。相较于他们担任家教、校外美术机构教师,“教育实习是强化师范生专业水平与良好职业观的最好途径。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教育实践相融合,从而使得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水平,进而体现师范院校的教学水平”[1]。因此,实习是高校美术师范生教学能力提高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尤其是对熟悉学情、丰富教学设计、完善教学环节、精炼教学语言和创新教育科研等方面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敢于实践

“敢于实践”强调了在实习期间,实习生敢于挑战教学,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课堂中感受美术教学的实践性。“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生能真正站在教学一线,直接面对学生,独立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不仅能实践各个教学环节的操作方式,更能整体把握课堂教学全局,在反复的试讲过程中,实习生编制教学目标、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乃至教态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2]故,实习对高校美术师范应届生教学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实习是熟悉学生情况的必由途径

在实习初期,实习生对中小学生的美术基础和美术兴趣点不够了解,他们对学情的认识是“想象大于现实”,直到实习中后期长久接触到学生才把“想象变为现实”。在熟悉实习单位的美术教育环境与中小学实际学习情况后,不仅便于师生沟通,顺利开展美术教学工作,也有利于实习生教师职业素养的良好建构。

(二)实习是丰富教学设计的动力渠道

在实习期间,美术实习生通过钻研教材,首先可以了解整个教材的基本内容、知识体系和结构特点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其次结合学情对每个单元、每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再次实习生能够找出本课教材中学生学习易犯的错误及原因,最后可根据该课教材的教学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通过实习,他们体验到教学设计里渗入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人文资源,教学内容才会更吸引学生的眼球。

(三)实习是完善教学环节的有效措施

教学环节是美术实习生应对的艰难挑战之一,因为在美术课堂上不但要合理规划教学时间,避免过早结束教学,还要防止出现拖堂现象;不仅要烘托教学气氛,还需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通过这种集中实习的方式,实习生可以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抗压能力,培养应变能力,促使“准教师”灵活使用多元教學方法,实现中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的目标。

(四)实习是精炼教学语言的重要方式

在实习期间,美术师范实习生从“不敢张口到善于讲演”,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在美术课堂上,他们的口语表达从不知所云到逻辑清晰;音量从平淡如水到抑扬顿挫;教学评价语言从单一到多元,板书从横七竖八到书写整齐简练,体态语言从左右来回摇动到落落大方,这无不证明实习是美术师范实习生精炼教学口头、书面和体态语言的重要方式。

(五)实习是创新教育科研的必经之路

实习生要想写出生动的教育调研与实用的教学研究就要通过实习来实践,因为实习是创新教育科研的必经之路,有道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习期间,实习生家访之后,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倾听学生对学习美术的看法。在切身体验了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后,将自己的教学反思和调研得到的一手资料进行有效分析,指出问题并给予建议,撰写成调研报告或教学论文,不仅促进实习生的科研水平,也有助于他们反思教学。与此同时,他们可把科研成果发表在期刊上,以供一线美术教师浏览、借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美术教学的发展。

二、方便借鉴

“方便借鉴”是指实习生的实习心得、经验可以给其他年级的师范生提供借鉴与启示。特别是大三的美术师范生,从之前的“想象教学”即将变成“现实教学”,内心充满新鲜与刺激感,但是在面对教学实践时也会伴有隐隐的不安感,甚至会出现紧张和慌乱。因此,他们应倾听“教育实习过来人”的教学心得,避免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借鉴“教育实习过来人”的实习经验,方便应对实习工作。

(一)聆听实习心得

应届生的实习心得是在经历整个实习过程之后的一种心理体验,如:第一次登上讲台感受“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责任;第一次站在教师的角度体验浓厚的师生情,特别是在实习结束后与学生的离别情;第一次去家访,感受到家长对教师的敬重,要肩负起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重担。这些情感体验都可以激发大三学生对实习的期待,只要对实习有所企盼就会重视实习,经常锻炼教学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其他综合能力。

(二)借鉴实习经验

借鉴实习经验是指大三师范生吸取应届美术生的实习经验之后,可以避免重复性问题的出现,从而提高实习有效性。要想脱颖而出就要用双倍的努力,但是在他努力的同时别人也在不断地进步,那么,何不在平日里就多加练习呢?大三的师范生可以吸取实习生的经验,在实习之前努力钻研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防止出现“输在实习起跑线上”的情况。

三、突出特性

“突出特性”旨在高校美术教育专业通过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实习来努力构建其学科的师范性和实践性。因部分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存在重视美术技能轻教学能力的现象。这就造成学科特色不突出的问题,其学科的授课教师也多数是美院绘画系毕业的学生,在美术教学知识领域中欠缺师范性。要想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就要重视教学实习,因为实习是打造美术教育学科师范性与实践性的主要课程,也是内在要求。

(一)专业师范性

高校美术师范专业要求学生“学习美术知识要与中小学对应,不能脱离基础美术教育,而不是培养专业面狭窄的专业尖子。毕业创作也不应只看一件美术作品,而应侧重基础美术教学不同课程课件设计与不同课程的教学环节设置”[3]。在实习期间学生体验到教师虽然普通,但是肩上承载着的却是传道授业的重任,担负着向社会传播美术知识与技能的重要职责。通过实习,学生肩负教书育人的使命之后去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这正凸显了高校美术师范专业的师范性特征。

(二)专业实践性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与美术专业相比更具备实践性,教育实习就是其实现实践性的内在要求。通过实习,美术师范生不仅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也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提升了美术技法的表现能力,减少了学术和绘画上“闭门造车”“井底之蛙”的现象。

四、相关建议

(一)高校与师范生需树立实习的强调意识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开设主要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美术教师,那么高校“应该认识到,只有重视并真正做好学生的教育实习工作,高师院校的师范性才能真正凸显出来,而且实践育人环节做得越实,其美术教育专业的特色就越明显”[4]。高校要与地方中小学建构良好合作关系,给美术师范生提供教育实践的机会。带队指导教师要对实习有所重视,要躬身为学生指点迷津。美术师范生更要树立正确的实习意识,充分利用时间,珍惜实习的每一天。

(二)高校与师范生应坚持将实习贯穿始终

由于美术教育实习期仅为6~8周,实践时间相对较短,对高校美术师范生来说“不利于熟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与有效地把握教学原则,不利于了解中学美术教育教学的规律,不利于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与自制、改制教具及绘制教学挂图,不利于主动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及教育调查活动,等等”[5]。所以,要想提高美术教育实习的质量,高校就要把实习课程贯穿始终,从大一开始渗入教学观摩活动,到大二开设理论课程,大三进行教学模拟和教学竞赛,到大四从根本上注重“三习”的重要性,抓好“三习”的质量性。美术师范生通过教学实践活动贯穿始终的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增加就业应聘实力与优势,确保就业比重逐年增长。

(三)高校与师范生要加强实习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高校可利用多元策略来提高美术师范生实习的实效性和可行性,用多维度、多样化的方式来评价师范生的实习水平,看其教学能力是否增长。与此同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聘任中小学和幼儿园名师为兼职教师,形成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机制,实行双导师制”[6]。带队教师与实习单位的原任课教师也要随时保持教学的“新鲜血液”,为师范生输入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美术师范生要树立教师职业素养理念,培养教学能力,在实习中做到知行合一。

五、结语

在实习期间,高校美术师范生把平日所学的抽象、静止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灵活的教学能力,应届师范生从“开不了口”到敢于进行实践教学。实习方便了其他年级的美术师范生聆听应届生实习心得,借鉴实习经验,帮助其做好实习的准备工作。同时,教育实习也有利于突出美术教育专业的师范性和实践性特征。总之,教育实习在高校美术师范生的学习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有利于提高美术师范生的教学能力,高校与美术师范生切不可也不能以任何形式忽视实习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宋咪咪,王小丁.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现状与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4):23-26.

[2]母春生.美术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困境与策略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109-111.

[3]张道森.新世纪我国师范美术教师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85.

[4]王少伦.增强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实效性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5):50-51.

[5]谢雱.简论高师美术专业教育实习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美术教育,2000(1):16-19.

[6]谢雱,张子鹏,李雪怡.对高师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及其专业发展的两点看法[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9(3):140-141.

作者:王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女性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论文下一篇:电力工程安全施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