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应用性研究心理学论文

2022-04-21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经济学应用性研究心理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实验哲学是近年来西方哲学界兴起的一场科学与哲学融合的运动,旨在结合实证研究与传统的分析哲学研究,以帮助进行概念分析或提出新的问题和理论。它在一些问题上改变了哲学单纯思辨的性质,使之能够得到实验上的验证。

经济学应用性研究心理学论文 篇1:

试论理论心理学及其应用价值

摘 要:理论心理学是近20年来涌现出的新学科。这是一门以理论思维方法对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和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已逐渐汇成为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理论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就应像理论物理学、理论化学在物理学和化学中一样,是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理论心理学并不是抽象的哲学建构,它也十分关注实践应用问题。当前理论心理学在西方已出现了两种比较成熟的行动应用模式。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应用;行动

心理学是一门实证性很强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近年来在西方出现了一门专门研究理论问题的新学科分支“理论心理学”。格根曾指出:“近20年来,理论心理学在许多重要的领域目前已成为一种振动性的令人兴奋的进步。人类知识的进步基本上是理论的进步。理论知识与实验不能分开,方法与数据是为理论服务的”[1]。有的学者甚至预言,21世纪将是“理论心理学的世纪”[2]。探讨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应用领域所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对于寻求我国心理学理论研究进一步繁荣的有效建设机制问题,可以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借鉴。

1 理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主题

理论心理学“是指从非經验的角度,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类比、假设、抽象、演绎或推理等多种理论思维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探索,对心理学学科本身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3]。理论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就应像理论物理学、理论化学在物理学和化学中一样,是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门学科与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理论研究,既有很大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是指“在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内承担着理论上的任务的这类学科归结为心理学的理论研究”。许多学者甚至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统计、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等”,也归结为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则是以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方法论和涉及全学科范围的理论问题为研究领域的心理学分支。一般认为“心理哲学和心理学史”属于基本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

关于当前理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主题,根据《理论与心理学》杂志主编斯坦姆的总结,21世纪初期理论心理学主要研究这样12个主题:1)认知、知觉和符号学;2)方法和假设检验、数学模型;3)临床心理学和心理病理学、精神病学的和疾病的研究;4)心理学的哲学;5) 社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6)女权主义、性别社会实体;7)社会建构主义与话语心理学;8)历史研究或涉及编史工作的研究;9)批判性理论与心理学的社会性评论;10)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11)解释学和现象学;12)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而今后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则有五项任务:其一是专注于方法论的假设;其二是理解学科的分裂;其三是整合后现代主义;其四是阐明全球化;其五是探讨理论和模式假设的应用问题[4]

叶浩生先生认为,理论心理学主要包括元理论和实体理论两大部分。元理论研究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心理学的学科问题,如学科研究对象的性质问题;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心理学与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关系;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社会意义和伦理意义。二是方法论问题,包括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选择方法的依据、理论的评价标准、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研究方法与对象的关系,研究方法的利弊得失,心理学研究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三是心理学的基本框架问题,包括心理现象的分类,各分支学科的内在联系,沟通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心理现象、不同理论学派之间的概念框架等等。这是目前理论心理学所应注重的最主要问题。

心理学的实体理论则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一般理论,像心理学中的人工智能理论、心理学的系统论、心理过程的信息论、项目反应理论、决定论和意识论等。二是具体理论,如感觉理论、知觉理论、学习理论、人格理论、情绪理论、能力理论和创造力理论等等。这类理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理论思维同实证研究是相互结合的,即从其它实证学科中获取数据和资料,从中抽象概括出一般的规律和特点。实体理论不同于元理论之处在于,它的研究对象不是心理现象或心理科学的整体,而是一些特殊的和具体的心理现象或问题。如果说元理论主要依赖于抽象思辨的方法,那么实体理论的探讨则更多地依赖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绎的方法。

葛鲁嘉提出,理论心理学由两个部分的内容构成:一是关于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前提的反思;二是关于心理学对象的理论解说的建构。二者决定着心理学研究者关于研究方式的理解和把握,以及研究方式的确定和运用,其中有8个方面的理论预设:1)心理与物理的关系;2)心理与人性的关系;3)个体与群体的关系;4)心理与生理的关系;5)内容与机制的关系;6)元素和整体的关系;7)结构与机能的关系;8)意识与行为的关系[5]

理论心理学是心理学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其不仅承担着心理学理论建设和理论教育的任务,而且肩负着心理学理论创新的职能。从元理论的层面来看,创新是现代科学研究的灵魂。现代科学研究的创新工作显著不同于以往阶段的特点在于,当今科学技术的变革是整体性的知识框架的变革,而不只是事务性的变化。有关理论本身及其社会意义的知识、技术、方法、策略手段、选择和评价的知识是最重要的一类知识,这就是“元理论”和“元技术”。元理论和元技术是一种在整体意义上的更多更好的理论或技术。从实体理论的视角而言,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构成理论,鉴别和明确现有的理论结构,探求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深化理论批评也是提升心理学实体

理论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2 理论心理学对批评者的回应

心理学探新2008年第2期迟延萍等 试论理论心理学及其应用价值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意义。科学是指有组织、有系统地探讨事物真象及其规律的知识和学问。理论是学术研究的“基质”,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理论总是某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研究是心理学科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属于“强固根本,疏浚泉源”的研究领域。我国老一辈有远见卓识的心理学家一直特别重视心理学的理论建设与理论教育事业工作。国际心理学近年来也出现了一股理论研究复兴的倾向。加强现代心理学理论问题的研究,无疑对于促进心理学的理论建设与理论教育工作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为此,美国学者谢里夫明确呼吁:心理学的现实需要一门理论心理学;应该在每一个大学的心理系和研究机构中为理论心理学者设置一个位置,正如“每一个心理系得益于一个和多个实验设计或数理统计方面的专家一样,他们也同样得益于一个或多个理论心理学家”;心理学的研究基本上属于一项“理论的事业,理论心理学需要优先发展和研究资助”[6];加强理论型心理学高级人才的培养工作。

针对许多否定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观点,西方学者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反驳:

第一种意见认为“我们心理学已经有了太多的理论。”在理论心理学者看来,一切科学进步离不开“思想的驱动”和“数据的驱动”。现代心理学在实证数据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并没有推进这门学科的实质性进展,相反地却加重了心理学的分裂。为了克服目前心理学的这种发展危机,迫切需要有理论心理学。

第二种反对理由是,认为“理论心理学没有多少内容”。肯定者认为,理论心理学并非没有实质性的研究内容。对于科学研究工作来说, 科学的理论必然包含有思想、模型、技术、方法和假设。理论是指事实间的关系,或以某种有意义的方式来建立模式。理论是一种概念,它被用来表述纯粹现实属性的某一概念;理论是一种知识组织体系;理论是解释的最佳实现。

第三种观点是认为“理论心理学将会成为哲学的领域,是一种科学发展上的倒退。”在理论心理学者看来,任何科学研究均需要有系统的哲学观、科学观的指导,健康的哲学思想不会阻碍科学事业的进步。现代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等这些前沿技术科学,普遍重视借鉴哲学的研究成果。同时,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也不同于哲学,哲学家们一般也不会关注心理学中的理论或实践问题。理论心理学更类似于一种“应用性哲学”。

第四种否定的依据是说:“理论心理学的研究难以被证实”。实际上,这种看法无视理论性研究的奠基、引导和中介作用。一种好的理论既需要被证实,更需要被确信。理论不能随便被某一实验简单地所推翻,科学理论的解释和预测具有相同的逻辑实证意义。

第五种反对性意见提出,“许多科学没有理论分支,其研究也做得很好”。有的理论家尖锐地指出,许多成熟的学科均有理论学科分支,像物理学中便有理论物理学分支,经济学中有理论经济学。数学和生物学中虽然没有专门的理论学科分支,然而其中许多内容则属于理论性质的研究。作为研究人的科学的心理学,如果缺少理论性的研究纲领或范式,就不能称之为一种科学,而只能说是一种研究。

第六种观点以为:“实验及经验结果将取代理论假设”。按照西方理论心理学家的意见,这种看法也是片面的。实验数据并不是科学研究的惟一指标,其本身也需要通过理论的解释才有价值。

第七种不赞同的理由是讲,“理论研究不能与其他学科分支的研究相分离”。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不正确的。理论心理学是对其他心理学科分支研究成果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框架和标准的规范,可以有力地提升其他学科分支的研究水平。

第八种排斥理论心理学的意见认为,“理论并非总是能促进科学的进步,理论单独不能发展科学”。谢利夫提出,科学的核心并不是实验。爱因斯坦通过“思想实验”,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革命性跃进。研究方法、数据和实验假设,本质上也是一种理论。不同的心理学家常常有着不同的科学观和认识观,以及对人的心理特性的各自理解。“而对理论的探讨则有助于心理学确立整合的基础,并形成自己的范式。”

3 理论与应用:理论心理学在行动

目前理論心理学的兴衰不仅面临着理论重建和创新这一重大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实践应用难题的挑战。即使是理论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也涉及到了心理学的实践论问题。实践论是与方法论相并联系的另一个基础性问题,即“如何去做”。国际心理联合会前任主席 Denis指出,心理学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不应束之高阁,受益的不应只是少数大学或研究机构;心理学应该为社会服务,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应用让普通百姓能够亲身地体验到心理学的科学魅力所在。为了进一步寻求心理学理论研究走向繁荣的学科内在发展机制,近十年来西方理论心理学十分重视如何做好提高理论研究的科学化水平的具体方法,同时也加强了对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应用的结合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理论本身便是实践应用的一部分

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实际上也强调要建设一种面向生活实践的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作用应体现在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重要问题,同时对人的实际生活也发挥着隐性的、实在的支配性作用。有学者提出,理论本身便是实践的一部分,在实践中包含着前理论的成分。作为一种理论型的现代心理学分支,其发展目标则应该是对自己的学科和职业实践活动有所贡献。正因为如此,当前西方理论心理学者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学的社会应用工作,以便能为心理治疗、咨询、教育、测量和组织管理工作等心理学的传统职业活动提供服务。近年来,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学派,不仅在教育领域发挥了观念先导、实践操作的整合引导作用,而且建构主义的心理治疗与咨询模式,也已经出现在家庭疗法、叙事疗法、交往互动疗法等职业实践中。因此,目前理论心理学不但为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能够使心理学的社会职业实践有所丰富。这必将会给现代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带来更大的生命活力。

3.2 理论心理学与国家社会政策发展

西方一些理论心理学家提出,心理学需要像经济学、社会学那样,在市场决策、政治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理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平与正义的保证是无法估量的。心理学的研究内涵不仅涉及科学观、方法技术方面的规范,同时还包含一系列社会规则、制度、政策文化的引导。国家的科学政策、社会体制、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历来便是影响制约、甚至决定心理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变量。许多国家的科学文化政策对心理学的人力资源建设与职业培训起到了制度性的推广作用,进而将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与经济学和法律相齐名的热门大学科。目前美国心理学有30多万专业工作者,日本是5万,以色列为1万,而我国目前只有不足5千人,加上心理学的本科毕业生和业余好爱者,也不超过1万人。我们完全可以说,美国心理学的高度繁荣,主要得益于联邦政府所给予的许多特殊优惠政策的支持。例如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测验运动在军队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美国军方对心理学的积极支持。而20世纪60年代颁布的《国防教育法》、《中等教育法》等政策法规,更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使心理学在社会核心部门和国民教育制度中扎下了根基。现代西方的医疗卫生制度又使全体公民的身体健康具有医疗与心理治疗两套保护系统。近年来联合国科文组织也提出,每6000~7500名中小学生至少需要有1位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以此标准我国仅中小学便需要有3万名专业服务者)。目前,美国科学基金会已经把社会经济和心理科学列为七大部类之一。我国也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18门学科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基础科学。这无疑为新世纪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社会外部环境。目前理论心理学研究者提出,要以更广泛的科学视野重建心理学的学科制度与职业制度,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政策的制订及运作。

3.3 理论心理学的行动研究模式

关于心理学的理论如何行动问题,近年来已经涌现出了两种比较成熟的模式:一种是理论评价的模式;另一种是合作反思的模式。

理论评价的行动模式是指首先通过现象分析,确定有意义的行动方案,其次进行理论评价。在理论评价过程中,要求建立模型框架,做出合理的解释,并解释过去、现在和未来,制定实践行动计划。比如近年来美国实施的“彩虹计划”、日本在社区中开展的“向阳葵计划”等,便是一项很有代表性的理论心理学的行动项目。

合作反思的理论行动模式是:研究者与参与者开始共同持有一种假设并设立研究目标,然后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收集有用的数据信息,开展实践评估与校正活动,在实践中重新认识并发现新的可能方向。当然,“新的社会现实会导致新的研究模式再次产生”[7]

参考文献

1 Gergen K.Theory in action.Theory&Psychology,2006,(3):299-309.

2 Hezewijk R.The Century of Theoretical Psychology.Theory & Psychology,2000,(1):99-146.

3 葉浩生.后经验时代的理论心理学.心理学报,2007,(1):93-106.

4 Stam H. Ten years after,decade to come. Theory&Psychology,2000,(1):3-21.

5 葛鲁嘉.理论心理学的理论功能.山西师大学报,2006,(3):1-5.

6 Slife D, Williams N. Toward a Theoretical Psychology:Should a subdiscipline.Be Formally Recognized.American Psychologist,1997,(2):117-129.

7 哈瑞.认知科学哲学导论.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26.

On the Theoretical Psychology and Applied Research

Chi Yangping1, Huo Yongquan2

(1.Department of Sociality Science,Xian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y,Xian 710128;

2.Department ofPsychology,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

Key words:psychology;theoretical psychology;application;action

作者:迟延萍 霍涌泉

经济学应用性研究心理学论文 篇2:

实验哲学的兴起对理论心理学的意义与启示

摘 要:实验哲学是近年来西方哲学界兴起的一场科学与哲学融合的运动,旨在结合实证研究与传统的分析哲学研究,以帮助进行概念分析或提出新的问题和理论。它在一些问题上改变了哲学单纯思辨的性质,使之能够得到实验上的验证。理论心理学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在实证的穷境里寻求喘息,应从实验哲学的兴起中获得关于自身发展如何转向学科整合、范式融合的方法论启示,使理论心理学走到研究的中心,促进心理科学的理论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实验哲学;理论心理学;启示;方法论

实验哲学是近年内在哲学学科领域内新兴起的一股研究浪潮,在哲学界反响强烈,提倡采用多学科融合的方法与视角去看待和探究古老的哲学问题,以期获得新的结论和启发。理论心理学与哲学同根同源,它保持着传统哲学思辨的研究方法,也正是因为该研究方法的非经验性,在发展的道路上受到非难与阻碍。哲学领域内出现了对传统哲学方法论的反叛,这对于理论心理学未来的发展道路有何借鉴?本文旨在分析实验哲学运动的新发展对于理论心理学未来研究的意义和启示,为理论心理学的发展引入新的研究契机。

一、实验哲学的兴起与新发展

近些年来,由一批年轻的分析哲学家所掀起的新兴变革运动正在哲学界兴起。他们脱离传统哲学的研究方法,不再单纯依靠“扶手椅上”的单纯思辨方式继续形而上的哲学,而是使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哲学研究,对于一些基本的哲学命题进行实验分析。同理论心理学的产生一样,实验哲学的发展壮大也是受到了哲学发展进程中内部局限与外部发展的矛盾相驱动。

内部局限是指哲学领域内的传统研究方法在其有效性上存在着很大限制,因为“我们存在于一个纷繁万变的世界中,人类创造的概念系统也是庞杂的,若不借助于外在的经验或物质条件,单凭有限的想象或逻辑推理,往往难以驾驭概念系统的复杂性”[1],因此哲学迫切需要方法的革新。于是哲学家们需要寻求一个更为综合的研究道路,凭借实证方法探究人类对传统哲学议题的真实想法的实验哲学就担负起了这样的使命,实验哲学家们结合了实验心理学、认知科学、脑科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试图探讨人类直觉问题背后的心理模式与认知机制。

外部发展是指其他学科发展带来的促动。哲学的研究内容很大部分是探索人自身问题,这些问题也受到了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关注,他们从技术层面对这些问题予以新的解释和突破对于哲学在这些问题上的研究就是一个促动。哲学需要保证其学科的竞争力就需要用更加整合的方法对趋势下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释,否则就会被历史所淘汰。另外诸如概率论、统计决策论、博弈论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也为实验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合适的工具土壤。

在诸多因素的促动之下,哲学家们开始使用科学的武器重新探索古老的哲学议题,以期脱离传统哲学研究沉寂的氛围。

近年来,实验哲学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现在美国及欧洲的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都相应地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实验哲学实验室——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哲学实验室有意大利Pavia大学哲学系的计算哲学实验室、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学哲学系逻辑与体验哲学实验室、美国Arizona大学哲学系体验哲学实验室等,其研究课题也都颇具代表性[2]。如美国Arizona大学实验哲学实验室关注的是认知直觉、规范学习、自我概念等议题的研究;耶鲁大学的实验哲学实验室关注的是非道德问题的道德判断影响因素、自由意志的直觉等问题。

在上述代表性的实验哲学研究当中,是采集普通人所持有的直觉数据来统计分析问题答案,但哲学的探究并非是寻求关于事实到底“是什么”的答案,而是需要指出或纠正流行的谬误,寻找“应该是什么”的解答。统计数据只是用某种方式帮助我们获悉事实,而这些事实经过一些转折,再对哲学探究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实验哲学的结果对哲学理论的影响是间接的,或者说是“黏合剂”与“指路标”的作用。

二、对理论心理学的意义与启示

实验哲学在思辨的大本营里崛起,星星之火正在以燎原之势发展,而在实证的穷境里寻求喘息的理论心理学应从中获得哪些启示?着眼于理论心理学的困境,结合实验哲学的新发展,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出实验哲学对现代理论心理学研究具有的意义和启示。

(一)方法论的转向

实验哲学的兴起,本质上来说是对哲学研究方法的一次革新,是哲学与科学的进一步结合,体现的就是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转向。

面对一贯运用思辨方法、逻辑研究来论证,全凭直觉经验度日的传统哲学,实验哲学首先挑戰的就是其对于直觉知识的过分依赖,通过实验分析对哲学思想有更深刻的洞察,使原本晦涩、模糊的哲学问题更加具体、清晰,正体现了实验方法的强大竞争力。也正是这种优势,促使了哲学家研究方法论的转向。

有鉴于此,理论心理学也正需要一种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狭隘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也不应是激进的相对主义方法,而是“在推进理论型知识的研究基础上,寻求理论的同一性。这是更容易被学术界所认同的方法”[3]。具体来说就是提倡多元化的方法论模式。在当前的理论心理学,乃至心理学科的发展中:第一,须确立一种多元方法论评价体系;第二,重视学科间的综合,创建一种“整合的心理学模式”;第三,要不断的寻求和掌握新的方法技术,为研究提供新视域,新观点。

(二)探索融合之路

实验哲学作为一个方法论层面的变革运动,对其最大的争论也必定集中在哲学这个领域内这样的方法论改变是否必要和正确。有人质疑这样的变革是将“做哲学”变成了“做心理学”,是“越俎代庖”。但支持者认为,哲学并没有忘记它的终极使命,使用科学的实证方法是寻求老的争执问题的新解,是启发新的问题去思考,它是一种对新时代发展和繁荣哲学的有益探索。这样的良性创新,提示我们重视在理论心理学的发展中探寻一条融合之路。

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之间,向来存在着许多难以平衡的分歧争议,经由实验哲学发展的经验,我们看到这其中也隐含着某种建设性发展的可能性。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范式与新的研究范式存在着难以轻易跨越的鸿沟,但这些冲突、矛盾都是正常合理的,“对现实主义的多元论来说,冲突具有潜在的建设性意义,这些冲突通过共同分享的价值观而得到解决”[4]。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一方面,具体的工作需要依据充足的实验资料,而大量的实证研究也需要形成概括体系化的理论假设另一方面,实证研究也在逐渐面向那些经验性的工作中所蕴含的形而上问题。

考虑到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现代心理学所面临的问题,基本上都具有深层次和高难度的特点。而无论是运用实证来研究还是借助理论来研究,多类型、多层次的研究主题都普遍面临着如何把研究深入持续下去的难题。这就要求心理学家不仅需要依赖实证的研究范式,更需要有理论的研究纲领来指导研究。理论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目标是“促进心理学向譬如物理学中的理论物理学与实验物理学、经济学中的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那样的态势迈进”[5]。心理学迈入到了一个迫切需要提升学科整体理论研究的新阶段。“现代心理学从来都不缺乏实验的资料,通过多年的发展,心理学已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素材、模型等,但如何将这些零乱的资源合理统筹起来,构建成可用的框架体系,正是理论心理学工作者需要努力的。”[6]

(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实验哲学的展开是为了寻求一致性的解答,为了更好地指导研究。从某种角度讲,这是一种实践的要求。哲学是关于“应该是什么”学科,它在寻求关于人类本质“最好”的解答,而这种“最好”离不开对实际的讨论,什么样的“最好”对现实才有最实际的指导作用,因此引入实证的方法是势在必行。

缺乏事实基础的理论,就像是沙滩上的建筑物一般容易倒塌;而缺乏理论依据的事实,则像是杂物间里凌乱的材料一般无法建造科学的大厦。纯粹的理论研究是空泛的,是没有说服力的。理论心理学家只有并重实践性的研究,才能以科学的精神,掌握到科学心理学的脉搏,才能客观的指导实证的研究。因此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努力寻求关于实际的理论,希冀对实践的开展有所助益或指导。我们不断提出理论,不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最终只为创立更好的理论。“好的理论应该是在社会实践中更有解释力,预测力和效力的理论,甚至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实践”[7]。

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也与实践密不可分。从理论心理学的内容范围看,研究实践问题本就是理论心理学的分内之事。心理学理论既包括元理论,也包括与具体实践相关的实体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理论心理学的最终发展目标应该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应用性的问题。理论心理学研究者应当关注实践问题,更应当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理论研究,以使理论研究趋于完善[8]。

三、结语

实验哲学运用实证的科学方法来重新审视传统哲学问题,开拓了研究哲学问题的新契机,扩展了传统哲学研究的疆域,推进了当代哲学研究的变革与发展[9]。理论心理学如何参照实验哲学的经验,继续推进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进步,促进心理科学的成熟?我们从实验哲学的兴起与发展中所能借鉴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学科整合范式融合的发展观念。我们相信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范式最终与理论的研究范式会走上一条殊途同归的道路,我们也期望在心理学界能够形成一种“理论的自觉”,营造一个是与心理学理论发展与创新的学术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学义.实验哲学:一场新的哲学变革[J].哲学动态,2011(11).

[2]周昌乐,黄华新.从思辨到实验:哲学研究方法的革新[J].浙江社会科学,2009(4).

[3]霍涌泉,魏萍.西方理論心理学的演进及方法论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4]霍涌泉,刘华.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5]霍涌泉,段海军.从理论之基,研究内涵到方法进路,发展契机——拷问理论心理学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6]葛鲁嘉.理论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内涵[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7]叶浩生.什么样的理论才是好理论——基于理论心理学的视角[J].心理学报,2012(1).

[8]肖国忠,杨文登.国际理论心理协会主席法尔马格尼:理论心理学不关注实践问题是误解[N].光明日报,2009-08-19.

[9]周昌乐.哲学实验:一种影响当代哲学走向的新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2012(10).

作者:石缓

经济学应用性研究心理学论文 篇3:

品味——积极心理学新视角

〔摘要〕品味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它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对任何体验的欣赏性享受过程。品味理论涉及最优化水平理论和期待价值理论。品味体验受到引起品味的情景因素、享受体验的强度和对享受体验的关注程度的影响。跨文化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品味的理解存在差异。品味测量的代表性工具有《品味信念量表》《品味方式量表》和《儿童品味信念量表》。构建理论框架、发展本土化测量工具以及开展相关的跨文化研究是今后品味研究值得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品味;影响因素;测量

心理学历来主要关注痛苦和功能障碍,然而自积极心理学诞生起,研究者们对了解积极功能的深层原因和结果越来越感兴趣。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其研究的主题不断扩展,近来已经引发了了解积极主观体验的新兴趣。200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莱恩特(Fred B.Bryant)认为,作为主观幸福感的主要结构因素,品味(savoring)也应该属于积极主观体验的研究领域。这个观念的核心观点认为主观幸福感不仅仅指没有主观苦恼,人们通过处理负面事件的方式减少痛苦并不能保证一个人能够用体验积极事件的方式去促进健康。由此可见,研究品味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品味能够让人们更好地去体验爱、真理和美丽,它给人们带来了现实的幸福感。

一、品味的概念

1. 国外品味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品味的概念最早来自拉丁语,其不仅仅包括对认知反应的知觉,并与审美、美味和博学相区别,是一种超越愉快的体验,包涵个人较高的规则意识和洞察力。完整版牛津字典(Simpson&Weiner,1989)从两个方面定义品味:第一,欣赏品尝食物时的乐趣;第二,欣赏任何体验的乐趣。

品味早期作为一个过程的概念出现在经济学领域中。本瑟姆和马歇尔((Bentham&Marshall,1789)认为主观效用决定因素包括愉快感,其通常源于期待未来满足感。杰文斯(Jovens,1905)提出,有三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引起愉快和痛苦的情绪:(1)回忆过去;(2)对当下事件的知觉;(3)期待未来事件。他把第三种方法叫做期待愉快,这是经济行为的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勒文施泰因(Loewenstein,1987)提出,品味是“源于未来消费期待的积极效用”。

兰格(Langer,1989)首先从心理学的视角解释品味,他认为品味是人们专注的知觉和归类体验的新方法。凯斯(Keyes)认为积极情绪状态中的满足感来自品味过去和现在。布莱恩特(Bryant,2003)认为品味至少包括四方面的含义:(1)留意快乐和欣赏积极体验;(2)发生在当下的即兴感觉;(3)从主要的社会和自尊的需要中解放出来;(4)关注和留心一些体验,而不局限于关注享受愉快感和各种自我满足感的体验。具体而言,品味是积极主动地对任何经验的欣赏性享受过程。国外学者对品味概念进行了严谨的研究,其中布莱恩特提出的品味概念最详细最全面。

2. 国内品味概念的古今变迁

品味的内涵在我国有一个变迁的过程。古人把品味解释为各种肴馔。如:在《礼记·少仪》中,“问品味。曰:‘子亟食於某乎?’”在唐代白行简所著的《李娃传》中:“乃张烛进馔,品味甚盛。”在宋代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大内》中:“其品味若数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随索目下便有之。”

随着我国消费社会的勃兴和中间阶层的崛起,“品味”一词在现代社会逐渐流行。我国学者刘欣认为,品味的内涵和外延正紧随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人们对品味的理解不再从经济意义出发,而是从更深层次上把品味与心理、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紧密联系。学者李志培认为,在社会理论发展的中国语境下,品味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品味不仅是一种状态,而且也是一种过程。根据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品味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1)尝试滋味;(2)仔细体会;(3)物品的品质和风味;(4)格调和趣味。由此可见,从古至今,品味的内涵得到了扩展和丰富。

二、品味的研究

1. 品味理论的探索研究

(1)最优化水平理论

贝尔纳(Berlyne,1960)在进行有关婴儿注意实验时发现:如果一些视觉刺激不够新奇,婴儿不会去主动注意;如果刺激过于新奇,他们就会回避这类刺激。因此,贝尔纳提出人类倾向于关注中等水平新奇的刺激。这种中等水平的新奇刺激特别容易引起人们去欣赏和品味。个体注意到这种中等水平的新奇刺激,只要这个刺激保持适度水平的新奇性,个体就会处于品味这类刺激的状态。最终,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类刺激也会失去活力和吸引力,它给人们带来的特殊愉快感也会逐渐消失。

依据这些研究,赫尔森(Helson,1964)提出对知觉反应的“适应水平”概念,认为人经常会适应和习惯品味的愉快过程。赫尔森(Helson)定义“适应”为:对重复出现的刺激反应不断减弱,并重新建构有关刺激的认知以及刺激对生活影响的认识。之后,布里克曼、柯茨和加诺夫-布尔曼(Brickman ,Coates &Janoff-Bulman,1978 )等学者扩展了这个概念,提出对愉快刺激的适应速度受到刺激物的质量和多种知觉维度的影响。如果令人沉浸于品味的体验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刺激,我们不希望品味它太久。如果这个刺激是复杂的,包括感知觉的维度,在适应这些事情直到品味过程消失之前,我们自然会主动去关注刺激的各个维度。

最优化水平理论作为一个基本的品味理论典范,是一个启发式的理论观点,有助于我们由浅入深地理解品味的内涵。

(2)期待价值理论

期望价值理论源于对动机的认知方式研究,描述人内在的心理力量对人作出重要决定的影响。这个理论相当关注期待和价值对个人可获得的选择范围内每个可能的行动影响。价值通常意指目标,即人们在给定的条件下进行可定义性和可决定性的行为,包括环境因素——刺激和个性因素——动机(Veroff&Veroff,1980)。期待意指对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感知,包括个人的性格特征,如个人的乐观和悲观的特征水平(Scheier&Carver,1985,1992)和富有期待的个性(Snyder,1994,2002)。有三个因素决定人们去注意品味:(1)个人关注的动机强度和性质;(2)个人对获得快乐的一般动机;(3)个人对成功获得品味体验的期望。

期待价值理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理论观点,为个人选定一个特定的品味方式的动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品味的影响因素研究

品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品味在心理学领域的核心研究主题。品味过程主要受到引起品味的情景因素、享受体验的强度和对享受体验的关注程度三个方面的影响。

(1)引起品味的情景因素

古德曼(Goodman,1990)把引起品味的环境因素归为两类:生活情景和心理情景。其中,生活情景包括:饮食、性爱、亲近自然、体育运动、工作休闲、接触艺术和阅读著作等。这些享受体验有些是自发性的,有些则是计划性的。这些多样化的情景都能够引起个体的品味体验。心理情景主要指个人在品味过程中没有满足社会和自尊需要的心态,特别是这种需要不会唤起社会责任意识。因此,这些普通的心理情景能够使人们用品味的方式去获得和欣赏他们的快乐体验。

(2)享受体验的强度

享受体验的强度对品味的影响包括6个方面:体验的持续时间、压力缓解、体验的复杂性、注意力集中程度、自我监控的平衡程度和社会互动。

第一,体验的持续时间。布莱恩特(Bryant)认为,积极体验持续的时间越长,人们获得品味这些体验的机会越多。处于品味中,人们会想让时间减速或者延长他们的体验。品味与时间变慢体验有密切相关,慢下来是为了人们用自己的时间去品味。

第二,压力缓解。布里克曼和凯贝尔(Brickman &Campbell,1971)提出,品味的发生和压力的缓解有密切联系。在压力缓解之时,品味有可能增强。积极体验发生在持续的压力和困境之后有助于尽情品味。一个长时间的压力实际上会降低个人的享乐基线,相对而言,一个快乐的体验会让人感到更加快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积极体验更容易被品味。

第三,体验的复杂性。体验越复杂,包涵的各种刺激越多,因此品味的强度与体验维度的数量和复杂性相关。国外学者提出体验的复杂性对品味有三个不同意义。首先,大量不同的知觉元素同时被品味,可以增加和促进品味的发生。其次,复杂的关系网有助于人们对快乐情景的品味。最后在一个情景中包括不同品味过程的数量和类型,也有助于提高品味体验的质量。

第四,注意力集中程度。林维尔和费希尔(Linville &Fischer,1991)的研究表明,人的注意越完全集中于特定的积极体验,人对积极体验的感觉将会越清晰和生动,因此,人就能够越容易和充分地品味积极体验。

第五,自我监控的平衡程度。国外学者研究表明,个体过度关注自身的感觉会干扰享受,即高度内省的关注事实上会抑制积极体验的主观质量。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1999)认为,在积极体验过程中,人们过多监控自己的反应和情绪会减弱潜在的快乐。威尔逊、林赛和斯库勒(Wilson,Lindsey &Schooler ,2000)的实证研究表明,强迫人们快速作出享乐的判断会恢复他们获得内在感觉的能力,同时也不会破坏整体的快乐感。因此,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2001)认为适度自我监控对积极体验的关注,不会抑制或减少快乐感,能够延长和增强品味体验。

第六,社会联系:人际互动的作用。加贝尔德(Gabeld,2004)等心理学家提出,在品味的时刻,同重要的人互动可以实质性地提高品味的情感作用。社会互动对人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与他人分享品味体验可以加强社会联系。相互分享品味时刻是一个功效强大的体验,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沉浸在品味过程中。因此,相互性能够培养长时间的品味,即与别人分享美好时光可以提高人们品味体验的质量。

(3)对享受体验的关注

第一,性格差异。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至少有两个性格特征因素会影响品味体验:个体的专注力和个人习惯的时间取向。朱克曼(Zuckerman,1979)等学者研究表明,有些人喜欢留心新奇的、需要意志努力的和不确定的情境,这些性格特征会促使人们在生活中获得较多的品味体验。同时,人们在时间取向上的差异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积极体验。津巴罗和博伊德(Zimbaro &Boyd,1999)提出时间取向上的性格差异与个人在情感、行为和认知上的差异密切相关。持有当下时间取向的人,更倾向于直接关注此时此刻被品味的事件。相反,其他喜欢计划和思考行为的长远结果的人,他们通过从期待未来的美梦中获得品味体验,而忽略当下的品味体验。另外,有些人持过去时间取向,喜欢从回忆过去的事件中获得品味体验,但是通常会失去获得目前生活中快乐体验的机会。

第二,苦乐参半的体验。苦乐参半的体验对引出品味也起到很特别的作用。当人们预测会有积极的结果,这种苦乐参半的体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们会感到很快乐。当人们预测好事情在长时间内不会再发生,可能再也不发生或者在他们的生命中从来不会发生,这种苦乐参半的体验可能是最强有力的。这种苦乐参半的体验同时带有快乐和悲伤的感觉,这种感觉提醒人们注意到积极体验的瞬时本质,促使人们去抓住此时此刻的积极体验。因此,苦乐参半的体验有助于提高人们欣赏积极体验的能力。但是,威尔逊(Wilson,2000)等学者提出,人们反复思考苦乐参半体验中的痛苦体验会阻碍人们品味快乐体验。

3. 品味的跨文化研究

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品味的差异。兰达布瑞(Lindbery,2004)对品味的跨文化研究发现,与欧美人相比,日本人从人际关系的事件中获得的品味体验较高,而在个人休闲活动的事件中获得的品味体验相对较低。邓肯和格拉扎尼(Duncan&Grazzani,2004)对品味的跨文化研究发现,意大利人更容易在社会互动中获得品味,如人际沟通、人与人之间亲密的感觉。苏格兰人恰恰相反,他们认为更多的品味来自于休息和独处的时候。

综上所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获得品味的事件有很大的差异,即使在相同的欧美文化背景下,各个国家的人们对获得品味的事件的认识也有很大的差异。文化心理学研究兴起冲击了跨文化的普同主义,其强调多元取向( pluralism) ,所谓一种心灵、多种心态。品味是一种文化,因此不同文化对品味的理解和追求是不同的。

4. 品味的测量研究

品味作为一种积极的主观体验过程,是可测量的。但品味本身极其抽象、缺乏具体效标的特性和方法学上的种种问题都为其有效评定造成了困难。国外学者对品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布莱恩特和约瑟夫.沃尔夫等人编制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品味测量工具,即品味信念量表 (SBI)、品味方式量表 (WOSC)和儿童品味信念量表(CSBI)。

(1)品味信念量表 (SBI)

该量表适用于成人,共有24个项目,以时间取向为基础分为三个分量表:期待分量表、品味当下分量表和回忆往事分量表,每个分量表有8道题目。本量表采用7级评分,要求被试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七个等级上评价自己,奇数题采用正向计分,偶数题采用负向计分,分数越高品味信念越强。本量表在老年群体中,a系数在0.83-0.89之间变动。

(2)品味方式量表 (WOSC)

该量表适用于成人,共有68个项目,分为10个分维度:分享、记忆建构、自我满足感、比较、感知敏锐、全神贯注、行为表达、时间意识、祝福次数和扫兴次数。其中分享6题,记忆建构7题,自我满足感7题,比较7题,感知敏锐4题,全神贯注4题,行为表达6题,时间意识5题,祝福次数3题,扫兴次数7题。本量表前8题采用10级评分,每题提问方式不一致,后60题采用7级评分,要求被试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七个等级上评价自己,每题采用正向计分,依据各分量表的平均分推测被试的品味方式特征。

(3)儿童品味信念量表(CSBI)

该量表适用于儿童,共有24个项目,以时间取向为基础分为三个分量表:期待分量表、品味当下分量表和回忆往事分量表,每个分量表有8道题目。本量表采用7级评分,要求被试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七个等级上评价自己,1、4、7、9、11、13、14、16、18、20、23、24题采用正向计分,其余题目采用负向计分,分数越高品味信念越强。本量表在学龄前儿童群体中,克伦巴赫a系数在0.84-0.93之间变动。

三、总结与展望

近年来,国外对品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制定了较全面的测量工具,而国内缺乏在心理学的视域下对品味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是一个被忽视的研究领域。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目前研究还存在某些不足之外,有几个方面还需要深入探讨。

1. 品味理论研究需进一步深化

品味理论的建构,是品味本质研究的基础。纵观国外研究者对品味理论研究的现状,主要是从个体感知觉和认知研究中发展而来,这些理论缺乏一定的深度和针对性。品味的理解是文化性的,品味的内涵是多样性的。理论基础的完善是一个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若缺少经得起推敲的理论基础作支持,势必会阻碍品味在应用性方面的研究。因此,亟需国内外学者关注品味理论框架,构建出深入而系统的理论作为品味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进行研究的支撑。

2. 跨文化研究样本需更具代表性

在品味的跨文化研究中,学者们侧重对欧美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个体进行研究,并在性别和年龄差异上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在亚洲只对日本人进行了研究,这种取样缺乏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在品味跨文化研究方面,取样代表性有待提升。这为我国学者在品味本土化研究中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3. 品味量表的编制有待完善和科学化

基于欧美文化背景下所编制的品味测量量表,受到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应用和推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品味的测量工具编制需要获得本土化的检验和吸纳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成果。目前,品味的测量工具只适用于国外,国内并没有专门测量品味的工具。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些量表是否符合中国群体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究。我国学者需对国外引进的量表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还应努力编制出适合中国文化特征的高效度的品味测量工具,以期更好地实现对品味科学而准确的测量。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公民幸福指数测评与应用研究”(12BSH050)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Simpson,J.L.& Weiner,E.S.C.(Eds.)[M].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2nd ed),1989.

[2]Bentham,J.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and morals of legislation[M] .New York :Hafner,1948.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1789)

[3]Jevons,H.S.Essays on economics[M]. London: Macmillan,1905.

[4]Loewenstein,G.Anticipation and valuation of delayed consumption[J]. The Economic Journal,1987,97:666-684.

[5]Loewenstein ,G.Anticipation and valuation of delayed consumption[J]. The Economic Journal,1987,97: 666-684.

[6]陈浩彬,苗元江.转型与建构:西方幸福感测量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11,7:46-49.

[7]Bryant,F.B. & Veroff,J .Savoring: A new model of positive experience. 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7:12-13

[8]刘欣.阶级惯习和品味[J].社会学研究,2003,6:35-44.

[9]李志培.品味——中国社会转型语境下的文化性解释变量 [J].文化论苑,2009,9:154-156.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1]Berlyne,D.E. Conflict,arousal,and curiosity[J]. New York: McGraw-Hill,1960.

[12]Berlyne,D.E.Curiosity and exploration[J]. Science,1966,153: 25-33.

[13]Helson,H. Adaptation-level theory: An experimental and systematic approach to behavior[J]. New York: Harper & Row,1964.

[14]朱晓红,苗元江,陈浩彬.国外社会心理学领域中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8,6(23):25-28.

[15]Brickman,Coates& Janoff-Bulman .Lottery winners and accident victims: Is happiness relative?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8,36:917-927.

[16]Veroff & Veroff. Social incentives: A life-span developmental approach[M]. San Diego,CA: Academic Press,1980.

[17]Scheier,M.F .& Carver,C.S. Optimism,coping,and health: Assessment and implications of generalized outcome experiences[J].Health Psychology,1985,4:219-247.

[18]Snyder,C.R.Hope theory: Rainbows in the mind[J]. Psychological Inquiry,2002,13:249-275.

[19] 苗元江.跨越与发展——主观幸福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22-128.

(作者单位:江西南昌大学教育学院,南昌,330031)

编辑 / 于 洪 杨 怡 终校 / 何 妍

作者:苗元江 潘琼翼 朱晓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强化高中德育论文下一篇:苏教版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