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创新研究论文

2022-05-07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哲学创新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如果采用哲学的观点去理解,去解决,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技术创新是生产力发生了变化,如果生产关系不及时的顺应,那么就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本文就用哲学的视角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使技术创新的发展更快,效益更高。

哲学创新研究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当代价值与创新研究

摘 要: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既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理论的不合理之处,又添加了新的内容。只有实践的唯物主义,才能既是辩证的又是历史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强调哲学的任务在于改变世界,同时又鲜明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现实中的人类世界。

关键词:实践哲学;当代价值;创新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实践哲学进行了许多理论创新研究,但是现实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实践哲学的研究方向出现了新的机遇,需要我们进行新的探索,把握实践哲学未来的发展形态。

一、实践哲学的主要内容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异化劳动观,实践也就是异化劳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里的实践指人的感性活动过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实践就是感性的历史生活,“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在马克思那里,实践只是人们理解世界时不可缺少的一个向度,但不是理解所有问题的抽象起点。其实践哲学的内容主要有:

1.实践哲学是一种人学理论。马克思的哲学是人道主义的哲学,他在1844年写的有关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就表明了自己的人道主义的看法,马克思的哲学研究是以现实的人为根本的研究对象的,马克思学说集中到一点就是为全世界的人类找到了解放的道路和条件,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动机,也是马克思本人的追求目标。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理论重视人的生存状态,是一种人学理论。如果说有哪一种哲学理论最关注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尊严问题,关心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那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理论就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理论,是唯一把人道主义贯彻到底的理论。

2.实践哲学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充分肯定了物质的存在方式对于人的实践的作用,物质生产方式是人类最基本生活方式,人的实践活动总是从客观现实出发的,受着客观环境的制约,但是客观环境是独立于我们意志以外的,是不随着我们意志而改变的,它们是客观存在的,对于生活于人类之中的自然环境,马克思同时也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扩展了人类的实践空间,所以有学者认为实践哲学本身也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

3.实践哲学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哲学是新的历史观,是一种新的实践哲学历史观,它之所以能够克服以往哲学的形而上学性质,从而成为真正科学的理论,是因为它奠基于实践哲学新历史观的基础之上,是对以往的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历史唯物主义也认为社会生活的动因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意识和观点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因而,深入了解实践哲学历史观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实践哲学,也有助于深刻领会实践哲学历史观在社会历史理论领域所引起的划时代的变革。

二、实践哲学研究的主题

1.研究实践活动中的人。实践哲学主要研究实践中的人,马克思关于他自己的哲学做过一些评价,马克思说自己的哲学存在的基础是人,人的问题是马克思关注的首要问题,他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状态中的固定不变的人,而是那种处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可以通过感官的经验观察和触碰到的,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的人,实践哲学从根本上说,就是用实践的观点研究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思想告诉我们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这一本质内容体现了人类实践活动特有的规律。

2.研究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实践是一个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统一的活动过程,实践就是这样一个主体和客体结合的过程,实践逾越了许多哲学家关于主体和客体,物质和精神的对立,实现了两者的统一。实践活动是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双向活动过程,两者之间来回的交流使得实践主体的认识活动的范围不断地扩大,促进了人类世界的发展变化过程,使得人类的精神世界和客观物质世界真正达到“融合”。实践哲学研究的就是这种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物质精神活动的过程。所以实践哲学理论体系中,实践是一个奠基性的概念,实践活动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它应该被认为是精神和物质的高度统一过程。

3.研究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实践哲学的研究导致了哲学研究对象的改变,使哲学的思维从单纯的人和单纯的自然研究转向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社会和人相互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研究对象化的自然与现实人的本质的关系,在物质生产实践中,通过分析物质生活的实践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矛盾,解决哲学本体论的问题。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不能完全独立的,它们两者之间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因而自然观和历史观不是互相对立的,它们各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了现实的世界和人类社会,这同时也是马克思的关于物质世界统一性的观点。

三、实践哲学研究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思想关键是要突出实践的价值,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理论意义,突出了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公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尊重人的权利,不断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1.实践哲学强调实践中人的主体性因素。传统的教科书对实践活动的理解是从本体的角度理解的,它们或者从实践的物质方面或者从人类的精神活动角度去理解实践的意义,割裂了实践活动中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实践哲学提出了克服了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越过了从唯物或者从唯心角度理解实践哲学的方式,确立了实践的新思维,它把实践活动中的人放在中心的地位,认为物质生产实践是以人展开的,实践哲学应当是以人本为基础的理论,立足于关心人的存在,以人的发展进步为目的。

2.实践哲学突出了哲学改造世界的功能。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思想是关注现实社会的,把哲学研究的方向放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关注哲学和生产实践的联系,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和进步,突出了哲学对人类社会的改造作用。哲学家对于如何从理性到实践飞跃的认识研究不够,哲学家对于理论过于太多的关注,而对于人类社会实践关注不够,实践哲学告诉我们应该把哲学放在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对象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上以及我们应该怎样评估这个结果。

3.实践哲学促进社会科学发展方向。实践哲学的理论解读了当前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向,从实践哲学的角度讲,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过程本身也就是人的实践改造的过程,实践哲学的目标跟发展是同一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是利用实践哲学原理得出来的科学发展的方法论,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理论的继承和吸收,就人类社会发展领域来看,发展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繁荣的首要问题,科学发展是实践的目标所在,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式其实就是坚持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四、实践哲学研究的创新方向

研究实践哲学,不仅要在横向领域上而且在纵向的思想上要开拓实践哲学研究的新领域,特别是20世纪末而来的各国之间的交流的深化和合作,使得實践哲学的研究更贴近社会现实,实践哲学已经不再限于过去的认识论、本体论等方面,更不再纠结于传统教科书对某些概念的讨论,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只有解决具体问题才可能建构起哲学研究的大厦,当代实践哲学研究应该扩展到宗教、文化、生存、价值、语言、美学等方向,或者转向对诸如生存价值和文化建设的研究中来,实践哲学研究要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1.关注实践哲学和生存的关系。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现代高速的生活节奏中,社会的生存带来危机,人类对自然界的持续性的掠夺和开发,对自然改造过程中的无节制的技术化进程,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和技术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使得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广泛的变动,和平与发展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所以发掘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生存论内涵,实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和全面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的生存论意蕴了马克思关心的是人的生存问题。他认为自然和社会,人与实践,历史和生存哲学这些概念是开放性的和流动性的,尽管马克思本人并没有提出过生存论这个概念,但是他却从理论上关注生存内容,关注人类的解放问题,始终把人的变革和生存的建构作为主体,关心人的终极价值。

2.关注实践哲学和社交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技术等新成果不断地被应用于交往手段,使得传统的交往手段逐渐淘汰,新的技术革新,人类为自己创造了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交往方式,人类的交往打破了地域性的限制,交往呈现出虚拟性的特点,虚拟医院,虚拟图书馆等的出现,正在慢慢改变人类的生活,并且随着互联网语言翻译工具的应用,国家之间的语言也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人类的交往方式正在慢慢改变。”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方式,虚拟实践把“数字符号”上升到人类交往的中介手段,虚拟实践作为信息时代人类新型的交往方式把人类置入一个新的虚拟实践中,人类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入了这个虚拟世界,实践哲学研究应该随着人类交往方式的改变而改变,随着交往的发生不断拓展实践哲学新领域。

3.关注实践哲学和语言的关系。从语言的发展来看,当代的实践哲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语言的发展,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中介,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语言是一种实践的、社会的意识。语言的诸方面、诸层次的发展,也只有在人的社会交往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统一起来,并得到全面的、完整的解释。抓住了实践的性质,也就获得了从实践哲学的立场重新审视全部语言现象的钥匙。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和交往的中介是语言,语言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必须从实践的角度进行理解,才能阐释它的全部意蕴。首先语言是思想的物质载体,它承载了人和整个客观世界的观念性系统。而且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是人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手段.维系着社会组合的力量。最后,实践中的社会交往过程和思维过程都是离不开语言的,语言是实践的工具,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

[2]张明仓.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42-45.

[3]胡梅叶.从实践唯物主义到生存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8,(7):254.

[4]杨环中.解释学的实践转向及其价值蕴意[J].学术论坛,2009,(7).

[5]陈胜利.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研究[J].文史哲,2011,(10).

[6]钱伟量.实践唯物主义的语言哲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08.

作者:施浩杰

哲学创新研究论文 篇2:

哲学视野下的技术创新研究

摘 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如果采用哲学的观点去理解,去解决,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技术创新是生产力发生了变化,如果生产关系不及时的顺应,那么就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本文就用哲学的视角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使技术创新的发展更快,效益更高。

关键词:技术创新;哲学视野;研究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技术创新有两种,一种是技术创新,另一种是社会创新。技术创新是自然界为某种自然物找到新的利用,并赋予新的经济价值。而社会创新是创造一种管理机构、管理方法或者管理形式,使资源配置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我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陈昌曙教授也指出,必须把技术创新看作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社会过程。认为技术的体系化与社会化是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如果采用哲学的理论为技术创新下一个定义:技术创新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创新的环境下,通过一定的中介使创新客体转换形态,从而实现市场价值的一种实践活动。

二、技术创新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

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较晚,1973-1974年间,在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内部刊物上登载的《国外经济学动态》上,有一篇文章是专门介绍熊彼得的創新理论。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经济学讲座》中,又一次全文介绍了熊彼得的创新理论及今后的发展,从此之后,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才开始逐步的对国外一些创新技术成果进行介绍,如1986年商务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十期;1990年商务出版社出版的熊彼得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等。在这些论文中,作者用哲学理论的视角论述了创新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成果,使创新技术在理论上更加具有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经济发展方面

通过技术创新,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生产出的产品销售量提高了,使企业的利润增加了,员工的收入也提高了。我国技术创新在经济层面的研究比较晚,直到20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由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历以宁为代表的经济学方面专家根据西方经济学著作经过总结开始逐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技术创新理论。

(二)在管理学发展方面

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对生产资源、要素等重新进行了优化,建立起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国技术创新在各行各业悄然兴起,管理学成果分为两个类型:第一种类型为理论研究类型,即技术创新在机制建立方面研究、政策方面的研究、过程方面的研究、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等等。第二种类型为实证方面的技术创新研究。主要是通过企业成功的案例,对成功后的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实际的技术创新理论的依据,为其它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模式。

(三)在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

经过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员工的薪金待遇不断提高,不仅提高了员工的生产质量,也活跃了本地的市场经济,同时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最终达到改变创新主体的经济地位。

三、技术创新与哲学理论的关系

(一)案例

作者曾经去过一家企业,是一家生化企业,企业规模很大,在生产方面,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在提高生产水平的过程中,由于仍然使用传统工艺,使生产很不稳定,经常会出现一些波动,后来企业负责人聘请一位专业工程师对生产进行技术改造,这位技术工程师带来了一项技术专利,经过投入使用效果很好,但是企业内部的一些管理人员认为还可以更加优化,生产部在没有对技术专利运行进行总结,没有与分厂进行沟通的情况下,擅自调整了配方,开始还算顺利,但后来生产上又出现了波动,使生产成本上升到原来的水平。总经理针对此问题对多名生产负责人进行了了解,征求其它领导班子成员意见,免掉了生产部经理职务,由其他人员接替,生产重新按照技术专利要求调回到了从前的指标,生产又恢复了正常,并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摸索,最终达到了生产成本最低的效果。

(二)根据哲学的观点对以上的案例进行分析

1. 根据哲学理论中的对立统一理论进行分析。哲学理论中的对立统一理论它揭示了客观存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具有的特点,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推动事物发展。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总经理设置的机构主要是使生产部经理和分厂厂长形成对立的双方,一方是组织生产,一方是监督生产,但在生产过程中方向又是统一的,就是共同将生产做到最佳。按照哲学理论去理解,应该是:(1)斗争性和同一性都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基本属性,矛盾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2)斗争性和同一性在矛盾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条件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有时候同一性起主要作用,有时候斗争性占主要地位。(3)事物的发展“既相反又相成”,同时“既相辅也相成”,要自觉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发展。但在上述的案例中,生产部经理却超出了监督生产的界限,直接去管理生产,使生产造成混乱,违背了哲学理论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2. 采用哲学理论中量变和质变理论进行分析。按照哲学理论进行分析,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1)促进事物的量变。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引起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质变准备条件。(2)实现事物的质变。当矛盾双方力量发展达到了极限,斗争性则突破极限,使旧的统一体分解,新事物产生。在以上案例中,生产部经理与分厂厂长之间的矛盾是生产管理过程中正常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按照公司机构设施是相互监督的关系,一方组织生产,一方对生产组织的过程进行监督和协调,公司的目的是使矛盾的双方在矛盾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提高,最终使生产管理更加完善,但生产部经理相对强势,越权管理,使生产管理失去了平衡,因此造成由量变到质变的事情发生,最终生产部经理被免职,这一过程符合哲学理论中的量变质变规律。质量互变的方法和意义在于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

3. 用哲学理论中否认之否认规律进行分析。否认之否认的理论揭示的是:(1)事物发展的全过程。(2)辩证的否定是这个规律的核心。(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案例中,首先由于生产不稳定,辩证的讲在生产技术方面存在问题,公司为了解决生产技术方面的問题聘请了一位专业工程师。通过专业工程师的工作,生产稳定了,生产成本下降了,这是对之前的生产进行了辩证的否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不能全盘否认,要做到“扬弃”,就是说要发扬原有可以借鉴的事物,摒弃那些影响生产不利因素。在新技术应用过程中,不可能很快就达到最理想的状态,还要对相关的生产要素及相关的生产指标进行微调,通过对生产指标的逐步改进,使生产状态达到了最好,生产成本达到了最佳,因此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四、技术创新与其它创新之间的关系

技术创新不是孤立,它需要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把它转化为能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或者生产工艺的全过程。如果把技术创新比作生产力,那么需要相应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就是说技术创新的同时,制度也要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制度创新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改进,引入全新的制度使技术创新能够发挥更高的效率。通过以上的案例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如果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把管理人员做一定的调整,制度进行一定的创新,目的是把新技术应用的更快、更好,生产就不会再次出现波动,给公司的经济造成损失。因此创新技术一定要有创新制度相适应,否则将会使创新技术出现“闭锁”效应,如果只有创新制度而没有创新技术,只能使创新制度成为“无米之炊”。

五、结合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提高创新意识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越来越活跃,各种产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生产成本、管理成本是企业众多成本中最大的两大成本,哪个企业的这两个成本最低,这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会站稳脚跟,作者在走访生产型的企业中,有许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创新项目,如余热的利用、副产品的合理回收、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法等等,都能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美国的飞机之所以能够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就是因为二战结束后,美国专门成立了研究战斗机的技术创新团队,这个团队设立在美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即:洛克希德公司。这个团队先后设计出了:U-2,SR-71黑鸟和F-117,并创造出20年代最优秀的,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相比拟的战机F-22。

因此,我们的企业想发展,就要技术领先,就要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团队,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及时发现企业哪里需要技术改造,哪里需要技术挖潜,哪里存在阻碍发展的瓶颈,同时要按照哲学的观点,建立创新制度予以适应,如技术改造方案提出后,经过论证可以采用实施,那么生产方面就要按照公司的要求,在短时间内进行实施,实施后要对技术改造的结果进行核算和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再如,公司要对有关提出节能降耗方案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如果可行就立即实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这一措施有些企业也做,但开始轰轰烈烈,最后到奖励时却不了了之。

六、结束语

技术创新不是孤立的,它是一个体系,用哲学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技术创新,使技术创新活动的思路更加清晰,工作方法更加明确,总的来说在哲学的视野下,能够使人变的聪明。

参考文件

[1]陈雄辉.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技术创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田亚新.关于技术创新研究的文献综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8).

[3]焦玉灿,罗亚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5(7).

作者:张婷婷 裘杰

哲学创新研究论文 篇3: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研究

摘 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国高校都在努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然而,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概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何评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等问题,学术理论界并未进行认真梳理与探讨。文章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了解读,并借鉴组织能力的“RPV模型”,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分为三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框架

文献标志码:A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共同构成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2006年6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全国高校掀起了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热潮。那么,什么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包括哪些要素,其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又有哪些呢?目前学术理论界并未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笔者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

一、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内涵

科学的生命在于创新,科学的灵魂在于创新。科学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科学家不断创新的过程,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人类获取知识和认识真理的过程。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科学已得到世人公认,只有创新才能保持哲学社会科学的活力并使之获得持续发展。所谓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能动地运用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对人类社会现象、历史现象、精神现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进行的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能够揭示和预见其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首创性科学探索活动,该活动既是一种首创性的理性加工过程,也是一种将理性加工成果转化为社会财富的过程。

一般说,主体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1)在认识论中,主体是从事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可以是个人、社会集团或人类。主体之所以成为主体,就在于主体有意识、能思维,能将自身之外的客体自觉地作为实践和认识的对象。(2)从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来看,主体又是指组成事物整体的诸要素中最基本的、最主要的主干部分,带有较明显的实体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主体是指参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且具备创新功能的行为主体,可分为两类,一为研究主体,一为服务主体,主要包括: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政府、咨询与中介服务机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主体六大系统(高等学校、社科院、党校和行政学院、党政研究机构、军队院校和企事业研究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基本研究主体,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在探讨人类社会现象、历史现象、精神现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创新活动中取得新思想、新知识、新发现、新见解、新领域、新问题、新运用、新事物等所具备的本领、技能、潜力和相关资源。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组织能力之一,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种创新资源(包括人才、机构、设备、场地、经费等有形资源和创新文化、政策机制、组织管理等无形资源),通过理论创新、知识创新、观点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各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产出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包括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直接成果以及创新人才和成果应用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等间接成果),并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与创新特色的综合能力,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创新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

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是一个新知识、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的生产、传播、应用与扩散的过程,是一个多要素投入和多要素产出的过程,这就决定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一能力,而是由知识的、技术的、管理的、文化的诸多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由多维能力构成的能力系统。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Chris-tensen)和迈克尔-雷纳(Michael E.Raynor)基于传统的“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RBV)”,将组织能力分解为三要素:组织的资源(Resource)、流程(Process)和价值观(Value),并把它称之为组织能力的“RPV模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高校能力体系中的一类。借鉴这一思想,笔者认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创新投入能力、创新运行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分别对应资源、流程与价值观,构成了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要素系统。

(一)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一种资源重新组合以获得效益的行为,而创新的投入则是启动创新和维持创新的基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是指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中投入的创新资源数量和质量。尽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资源投入的多少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的大小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但创新资源投入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假定所投入的创新资源的利用程度是变量,而且其他影响因素不变,创新的产出能力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的函数。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最基本的先决条件,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作用空间,也是衡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一般来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科研队伍。早在20世纪6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Sehultz))就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理论,其基本观点包括:(1)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2)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3)人力资本投资增长速度远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增长;(4)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在创新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要素。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力资源,是指投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中的科研人员,他们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的主体源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力资源投入,是指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的科研人员的数量及结构,从而反映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力资源的规模、数量与质量。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人,人

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社会实践的效率。人力资源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创新行为的可行性和可能性。雄厚的人力资源是加快创新速度、提高创新质量的重要因素。没有一支思想解放、功底扎实:学风严谨的科研队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我们国家之所以过去能够取得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最重要的是因为我们国家拥有一批国内外公认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人员都能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有其独有的特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除应具备一般创新主体的基本素质外,如优良的道德品质、合理的知识结构、综合的能力结构、稳定的心理品质,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要有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要有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敢于创新的理论勇气;四是要有深厚的学术底蕴、深邃的学术眼光和宽宏的学术气度。

其二,科研经费。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创新,不太可能由单兵作战的方式来完成,也不太可能在简陋的条件下来实现。无论是从创新的条件、创新的动机、创新的目的还是从对创新的评价和激励的角度看,经济基础、物质因素都是科学创新能力形成的必要社会条件和物质利益动因。科学创新活动的组织工作越来越庞杂,创新活动的中间环节越来越复杂,创新活动的成本越来越高,因而也就越来越需要全社会的鼎力支持和大量的物质资金投入。资金是创新成功及创新成果转化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财力资源投入能力从经济的角度亦反映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以及融资能力,一方面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规模和档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财力投入主要表现为科研经费的投入。丰富充足的科研经费投入是科研活动的动力燃料,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物质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投入,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的客观源泉,是做出创新成果、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支撑条件和坚实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发展必须的生命能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充足的经费是不可能设计、开发和承担起相应的科研项目的,更别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性成果。可以说,高校支配和使用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经费的数量,特别是获得教育部哲学礼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物质保障能力、风险抵抗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其三,科研设施。无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是创新成果转化,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物质资源,是指投入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中的物质基础设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物质资源投入,是指为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设施的数量及档次,从而反映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物质资源的规模和数量。创新科研设施是创新体系的必需条件,会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开展与成效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来说,创新科研设施主要包括研究基地、实验室、大型科研设施、数据库、信息网络和图书馆等基本条件。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往单科演进的学科发展模式已为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学科发展特征所代替。多学科相互结合,特别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是历史的必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不仅要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主要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而且要求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结合成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同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需要社会的宽容和支持,它需要通过特殊的制度安排,形成自我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机制。只有创造出一流的科研设施和科研环境,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和开发提供先进的基础设施,如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丰富的信息资源等,才能更好地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

(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作为一种资源重新组合以获得效益的行为,而创新的运行则是推动创新和提高创新的动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是指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中能使各种创新元素有效地运作起来的程度和效率。光有充裕的人、财、物等创新资源,并不能得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效果显著,也不能就此得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就比较强。人、财、物等创新资源要得到合理流动与合理配制,要能实现其绩效最大化,还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管理与激励。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得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发展后劲和创新潜能,也是衡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一般来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社会支持。科学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社会根植性。社会根植性,在社会学上又称之为嵌人性,一般将其定义为:“与社会行为和结果一样,经济行为和结果受行为人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整个网络的结构影响。”这种关系及网络成为社会网络。社会网络的存在,可以降低成员之间的交易成本,增强网络结点间的信任,加强网络结点间的团结,加强网络结点间的合作,优化网络结点间的关系,增强网络结点的环境适应能力,加快信息在结点间流动,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界面,提高知识在网络内的扩散水平,共享社会关系网络、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共享市场机会及分担风险,提高网络内结点的持续创新能力,从而维系网络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社会根植性的机制通过信任机制和社会资本影响创新主体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大要素根植于所在创新系统的力度,进而影响了创新的发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闭门造车是难以成功的,同样需要来自于外部的社会网络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的社会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智力资源支持,二是财力资源支持,三是生活环境支持。社会支持因素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起到补缺、支撑和强化的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力可以部分转化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

其二,管理机制。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的存在,可以解决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约束人们的竞争和合作方式。制度可以降低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可以提高对创新的奖励,好的制度选择会促进创新,不好的制度选择会将创新引离经济发展的轨道或扼制创新。管理是建立秩序、激活力量、提高效率的手段。在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管理已逐渐显示出超越其他学科的巨大威力,成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固然不能离开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但所有这些条件实施最终还要靠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作为一

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不仅与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而且与创新的社会环境和创新的机制密不可分。因此,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是在鼓励创新的机制上要有新的突破和新的举措。一个具有良好管理机制的高校可以面对并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缺陷,能够焕发和激起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的积极性,磨合并协调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各环节和各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建立适应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机制。关系到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否出成果,以及成果的数量和成果的质量问题,也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问题。建立管理机制的原则,应是既要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自身规律,又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既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又能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和提高。

其三,组织文化。一般而言,一个民族的创造活动,是一个民族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的体现,同时又为这个民族历史地造成的社会文化观念、制度和规则所制约。创新作为人的文化行为,是只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价值选择和创造活动。创新方向的确定、创新活动的开展,都依赖特有文化的性质与结构尤其是它的内在张力。由此,人们创新的取向和内容,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都会由于社会文化的性质与形态的不同而不同。所谓文化,主要指社会所特有和嗣承的观念模式、价值模式、行为模式和制度模式,既包括价值观、态度、信念、行为规范和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等,也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和制度。文化规定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基本素质和心理性格的形成,对人类的社会性活动有着深刻和内在的影响。所谓组织文化,是指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的组织运作方式,其中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组织文化也是一种群体控制机制,但它是非正式的。由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包含着不可预知性、冒险和不规范的解决方法,传统的一些正式控制机制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因而有效的文化管理是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核心措施之一。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过程中,良好的组织文化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具有潜在的影响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在组织成员相互理解支持基础上的温暖和谐气氛;二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创新积极性的平等竞争气氛,使获得自由的科研人员在这种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与合作成为可能,从而促进创新。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组织文化是一种创新型的组织文化,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支持冒险与变革;第二,对待创新成果的宽容态度;第三,鼓励科研合作;第四,宽松的学术氛围;第五,强烈的创新倾向;第六,恰当的创新动力。

(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强弱的最直接体现,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成功与否的客观尺度,同时还会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以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的取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既是先前创新活动的产出,又是后续创新活动的投入,没有足够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意味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不强,也将直接影响下阶段高校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信心、决心和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包括创造和发展新知识、新理论的知识创新能力,将新知识、新理论转化为新方法、新流程和新服务的能力以及实现科研成果的转移、传播、扩散和渗透,形成现实生产力的成果转化能力,反映了将创新资源和投入转化为价值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的能力,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最终效果的评价,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

一般来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科研产出。科研产出,也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活动所产生的成果,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的最直接表征,科研产出的数量多寡与质量高低直接反映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强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素:(1)以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2)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必须经学术权威部门鉴定,应用研究成果必须被实践证明;(3)有积极的社会效应(益)或一定的经济效益,只有产生正效应的研究结果,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成果;(4)必须有一定的被人们认可的表现形式,如论文、论著、报告等;(5)必须有明确的结论,如创立新的理论、学说,提出新的观点、思想,或提出新的策略、对策、措施。从表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看,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产出更应关注成果的质量,而不仅仅是看其数量。尽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产出与其他的产出一样,需要有一定的规模表征。无论是评价一个研究单位、一个学校还是具体的研究者个人,首先可以作为客观依据的也正是这种规模表征。但是,在这种规模表征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其精品之作、惊世之作、传世之作,并通过这样的高质量成果来衡量其研究水平和研究基础。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评价,要正确处理量与质的关系,在质的基础上追求量,从而建立以质为主,兼顾数量的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

其二,学科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学科建设的灵魂。如果没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学科建设势必停滞,甚至萎缩。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进,就是人类在思想、理论、科学、文化上不断创新的结果。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诞生和发展,都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创新的结果。某一学科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幼稚到成熟,一刻也离不开该学科创新。纵观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及突破,社会各方面的每一进步以及任何一个新理论的诞生,都和某一学科的发展与创新密切相关。学科建设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关键。没有一流的学科,没有特色和创新的学科,要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以学科建设为核心,通过平台和团队建设等有效形式把学科水平提上去,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才有更大的后劲和潜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才能持久。

其三,社会贡献。所谓社会贡献,就是指某一经济活动除了创造的直接经济收益以外对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贡献。对中国绝大多数普通高校来说,作为对国家投资和社会支持的一种回报,都讲究社会贡献,而且其社会贡献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该高校的办学实力、科研实力、成果转化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从古到今,事实上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社会都旗帜鲜明地承认和接纳那些对社会贡献突出的高水平大学,也只有那些对社会发展贡献巨大的高水平大学,才能够从社会得到包括物质和精神多方面的丰厚回报,从而使其有资本保障自身获得优于其他大学的发展。换句话说,大学安身立命之本既然是广义的服务社会,大学获得发展的前提则是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虽然可以发表论文和出领先的科研成果,但是,若不能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不能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不能够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大学又如何充分体现为具有社会贡献呢?因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通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所产生的社会贡献,主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转化两个方面来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关键在于要有足够数量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具有市场意识和扩散能力的创新人才,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决定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高低。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如果研究活动成为个人的孤芳自赏,研究成果不能实现有效的转化,那就不可能真正释放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量,也就无法实现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功能。

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基本框架

从上述分析可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可以分解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三个要素,而每一个要素下又取决于或表现为不同的方面。按照“确定构成要素一分解构成要素一精选内容要素一内部要素的指标化一评价指标的审定”的指标体系设计思路,构建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

按照图2的基本指标框架,可以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目标层指标、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而二级指标如何细分为三级指标,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三级指标的权数如何确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分析。

作者:谭春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优质医院护理论文下一篇:小学科学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