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人为本的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

2022-10-05

纵观教育改革的历史, 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 在一线的德育教学工作者一直都在追求着理想的教育模式, 使德育教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且日渐被人们认可, 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培养中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培养思想品德的活动, 任何学校都需要培养青少年的德行, 因为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中, 思想品德的发展既决定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方向, 又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动力, 而决定青少年身心发展方向的不是知识与智力, 而是思想品德、理想情操等, 由思想品德的发展方向决定他们做出造福于人民, 还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加之青少年时期是思想品德发展的最佳时期, 易受感染, 可塑性大。所以, 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至关重要, 但就现阶段的教育现状来看, 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笔者这些年的工作实践, 浅谈从以人为本的出发点进行德育教育。

笔者认为, 学校德育教育的优势和作用, 在于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 应依据以人为本的指导方针,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 通过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1 首先培养学生诚实、尊重、负责、同情、自律、坚忍、奉献等七项美德

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根本, 如果没有道德教育的发展根本, 学校教育就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质是教育界的一个基本的共识。这一共识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以论证。

从理论方面可以看出, 在近代教育学产生之日起, 强调道德教育的根本意义就与教育学家们对教育的价值的认同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著名教育学家康德在他的《教育论》中曾经指出, 教育以人类个体的未完成状态为起点, 通过养护、教导等环节, 最终以发展儿童向善的倾向, 使之成为道德的存在为目的。康德的后继者赫尔巴特更是明确地指出:“教育的惟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而且“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 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新课标也指出德育教育在综合教育中的重要性,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 使得科技教育在学校教育课程中的比重正在膨胀, 有部分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科技教育更重要。但是有理性的教育学家都一致肯定德育教育的价值性, 肯定道德教育在全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在当今科技教育发展的今天, 教师们更应该重新强调教育的道德性和重要性, 这样使学生在获得科技教育发展的同时, 他们的德育教育也会有相应的提高, 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整体地提高, 做到为社会为他人做出更大的贡献。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为每一个人培养起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的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这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的起码目标。”学校教育就应当由此入手, 本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标准为出发点, 倾听学生的声音, 关注他们的心声, 从学生的出发点来制定课程, 为每一个学生培养起7项美德, 使他们在德育方面全面发展, 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

2 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 应从他们自身出发, 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教育, 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 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政治思想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社会制度的要求, 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 把一定的思想规范和道德标准转化为培养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育。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 而为了提高中学生的政治教育觉悟, 我们教师应该从自身着手, 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现在很多教师总认为把教学质量搞上去就行了, 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只注重强调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但对学生思想上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不加以关心, 不加以考虑, 所以教师应提倡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了解他们的思想, 及时地为他们排解思想上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并对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开展相关的专题研究, 从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要在教育教学中本着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 同时在不同学科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特点, 本着“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精神, 在知识传授的同时, 启发他们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目的, 从理论的角度帮助学生弄懂一些道理, 提高政治觉悟。

3 树立“以学生的持续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 教师也应在班级中建立健全相应的班级组织架构, 使德育工作全方位渗透, 加强教学建设, 增强学生思想观念。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 教师应该抓好学风建设, 形成良好的集体感和教学环境,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 坚持培养育人、教书育人、理论育人、实践育人的原则, 在德育创新上有所突破, 树立“以学生的持续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培养新时代学生的道德观、思想观、世界观。

从学生自身条件出发, 培养多方面、多层次人才, 使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 使学生成为本体意识的主人。教师应该坚持“崇尚道德观念, 尊重学生自主, 倡导人文教育, 重视环境培养”为教育主张, 而教育活动也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对学生“授之以知,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 让学生在爱和尊重中健康成长。既学得必备的知识技能, 又形成健全的人格。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德育道德建设, 意义十分重大, 任务十分艰巨, 我们必须抓住核心, 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 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发展, 针对中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 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 扎实工作, 从而使广大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

摘要: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思考当前德育教育绩效差的原因, 主要是德育课教学目标、内容远离学生实际, 方法陈旧、单一, 没有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来实现以人为本的德育目标。德育教育应该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强调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因材施教, 创建一个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 是改变德育现状的关键。

关键词:以人为本,中学生,德育

参考文献

[1] 程锦.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J].成才之路, 2008 (31) .

[2] 李典霖.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推进素质教育[J].中国育才, 2009 (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约车新规下消费者的安全问题研究下一篇:谈新闻特稿的“自由”与“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