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2-11-19

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指各级各类图书馆根据用户对社会信息的需求通过网络利用计算机、通信、电子、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 对各馆藏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综合协作开发和利用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方式及内容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用户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馆藏信息服务, 而是迫切需要提供内容新颖、类型完整、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服务。用户的这种全方位、综合化的信息需求, 显然不是一个图书馆所能够满足的, 多馆协作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图书馆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丽水地处山区, 山区地域的9市县公共图书馆形成了一个浙西南图书馆发展的局域网络。由于受经费、人员、技术和服务理念等诸多条件的限制, 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起步较晚, 在创建文化大省, 构建和谐文化的实践进程中已明显落后地区于其他地市的发展速度。目前全市各馆已认识到这一现实问题, 采取积极措施, 在信息资源的合作共建、利益共享、互惠双赢等方面已有初步的建设意向。

1 我市各级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现状

1.1 购书经费使用情况

由于购书经费不足, 购书数量下降, 致使图书馆功能难以发挥。近年来, 我市市 (县) 两级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基本保持平稳, 购书费支出总额变化不大, 2 0 0 8年丽水9市县公共馆购书经费累计1 3 3万元, 其中购书费较往年略有增加的只有丽水、缙云等几家。由于购书经费的相对匮乏, 书刊价格的上涨, 使单个图书馆的采购能力日趋紧张, 购书策略不能与时俱进, 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购书理念上仍追循着小、偏、全的采购模式, 除了农村送书下乡活动的专指性稍强些外, 文学类、历史类文献仍是占了极大的比例。重藏轻用的现象尚未完全改变 (如电子书籍和视听资料只求全, 不求实效) , 仍以藏书量来决定馆务实力, 至于书籍利用率并没有放在第一位。有些馆由于地方财政供给不足, 办公经费缺口太大, 只能在购书等专项经费里动脑筋。

1.2 资源建设情况

目前全市公共馆藏书量达1 0 3万册, 平均年购新书27380册, 年接待读者453000人次, 年图书外借323000人次。我市市 (县) 两级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各自为政, 基本上是处于一种自给自足、自行其是的状态。通过省共享工程网络下载的各类数据库, 虽然已在市图书馆网站上链接成功, 但由于受到技术维护和资金短缺等各类因素影响, 使用效果不是很理想。文献入藏数量明显不足, 而品种又大量重复。决定服务品位的特色馆藏也只有云和馆的玩具文化和丽水馆的家谱文化能凑上数。由于人员编制、经费保障和技术条件的限制, 特色数据库的开发、建设和共享不尽如人意, 网站建设除市馆外其余皆为空白。各馆普遍存在藏书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 文献载体多以印刷型文献为主, 电子文献的收藏屈指可数。这些特点使得我市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享性差, 缺乏必要的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 读者服务总体处于一种低层次的水平上, 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因资源的局限性和网络技术的低水平, 也未能有效的开展。

1.3 对外服务情况

在开展对外服务方面, 各馆采用阵地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 以送书下乡活动为载体, 以乡镇文化站为依托, 建立图书流通站点, 利用图书流动服务车等方式实现万册图书进农村, 针对不同群体和不同需求, 利用投影仪、宣传版面等设施, 通过集中播放经典老电影等形式, 提供特色服务, 把服务触角延伸至馆外更为广泛的领域。按照省文化厅的要求, 各馆组建了以电子阅览室为平台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服务体系, 从省共享工程中心下载了总量为2 0 T的信息存储为读者使用, 依靠市 (县) 委组织部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 将共享工程的丰富内容提供给农村社区群众使用, 其中年接待读者3万人次以上的有缙云馆 (3万人次) 、丽水馆 (4.5万人次) 、遂昌馆 (5万人次) 。

1.4 网络共享情况

各公共馆共投入专项建设资金3 4 5.3 8万元 (其中省拨资金1 7 3万元, 地方级财政补助资金1 7 2.3 8万元) , 采取各项措施组建以电子阅览室为平台的共享工程网络服务体系和力博图书管理系统, 全市公共馆现有共享工程客户机1 7 5台,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业务机8 2台, 服务器、存储器1 7台等硬件设备。目前由于受到经费、技术、人才和观念意识等条件的重重制约, 至今未能形成有效的文献资源共享网络。虽然每个馆都建有各自的馆藏数据库 (比较有特色的有云和馆的抗日文化和旅游文化以及龙泉馆的剑瓷文化数据库) , 但只限馆内使用, 不能向馆外读者提供服务, 不能与其他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

2 目前开展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障碍

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图书馆事业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实现图书馆的资源共享, 合理有效地利用文献资源, 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直是我市图书馆界同仁不断追求的奋斗目标。但是, 受管理体制和传统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我市各级图书馆如何真正实施资源共享, 还需要克服许多障碍, 才能使资源共享落到实处。这些障碍主要体现在经费上、体制上、素质上、技术上等四个方面。

2.1 信息资源建设经费不足, 资源共享进展不利

市级馆作为一级财政预算单位, 多少能够享受些利好的政策扶持, 但财政也是看全市的预算安排, 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才予以适当的补助考虑, 尤其是近年来, 作为地方财政收入重要来源的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 财政收入大幅缩水, 只能勉强考虑市级馆的经费核拨事宜, 保障当年信息资源建设的勉强运行, 但要想与发达地市公共馆的成效相媲美, 那简直就是奢望之举。作为二级财政预算单位, 由于没有直接跟当地财政申拨经费的权力, 许多县级馆所需经费均须通过县级主管局, 需要申拨多少专项经费还要看脸色行事。还有部分馆的建设经费没有纳入财政专项资金, 挤占了本身就少的可怜的经常性经费, 这使得各级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顺利开展得不到有效保障。

2.2 管理体制滞后, 限制共建共享的发展空间

由于图书馆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形成的自成系统、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资源建设仍处在无章可循的状态。各馆都习惯追求“大而全”、“小而全”, 对资源共享不太积极不太热心, 有的受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 只愿共享, 不愿共建, 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 缺乏沟通合作精神, 文献资源建设存在分散作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形不成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的大局。

2.3 技术力量薄弱, 馆员的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信息资源建设需要工作人员具备多种知识和技能, 由于员工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知识的“不适用”、“老化”现象比较严重, 只能适应馆内简单基本的业务操作, 一旦他们在接触到外文信息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技术时, 表现出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较差, 不能胜任图书馆现代化工作的需要。新的信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能够进来的又以领导裙带为多, 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造成障碍。人员素质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2.4 数据库建设严重匮乏, 信息资源网络化进程严重受阻

各馆在开发和建设数据库过程中, 馆藏数据库整体质量欠佳。在采用ILAS2.0、立博图书借阅系统后, 书目信息采用C N M A R K格式著录, 简单著录者多, 并不能详细反应整体内容而不便于进一步查阅, 二次开发者寥寥;能够组建反应地方特色的信息数据库并且在网络上能够得到公认好评的基本上没有。虽然一些地方史料在经过扫描排版后能进入数据库中, 但其在超链接过程中往往因断层而不能有效阅读;网站建设由于受到技术力量的严重阻碍而只是多年来的老面孔, 内容更新根本不及时, 点击率少至又少。人员、经费和技术的共性问题阻碍了信息化网络化的建设进程。

3 公共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之对策

作为一项惠民工程,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图书馆, 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 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我们应该采取适宜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策略, 以提高办馆效益为目的, 达到互惠双赢, 共同发展的目的。

3.1 加大投入力度

信息资源建设既是一项文化建设项目, 也是一项政府工程,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需要必要的、稳定的资金投入。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 图书馆的投入中, 政府投入应占主导地位。实践证明, 哪里的政府重视, 投入得到保障, 哪里的图书馆事业发展就快。因而在做资源建设的投资概算时要多渠道多途径筹集资金, 加在投入力度。一是信息资源建设经费应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二是在市、县建立信息资源建设专项基金, 制定出符合基层实际的专项基金管理办法, 充分考虑资源建设基础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更新换代, 建立健全设施设备损耗的财政补偿制度, 将之作为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以此来判断下一年度的资金拨付力度;三是对应中央、省的投入, 市、县财政应有一相应的配套投入比例;四是因地制宜, 探索多种方式建设基层服务点。各地经济基础不同, 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前提下, 各地应根据本地具体情况, 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 筹措经费, 建设基层服务点。

3.2 加快立法进程

完备的法制建设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行动指南。现行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规则和条例大多有着明显的局部性、微观性、临时性, 不符合文献资源共享法规应具备的强制性、规范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即将出台的《图书馆法》及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 必需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社会地位、经费保障、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以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总体布局等做出明确规定;必需保证广大用户能够充分利用公共信息, 及时、平等、公平地分享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益处。《图书馆法》的出台, 使我们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走上一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稳定规范、良性持续的发展轨道。

3.3 提升馆员综合素质

资源的共建共享需要一支素质优异的专业队伍。在政策与资金作保证的前提下, 共享共建能否持续性发展, 已开通的市县馆能否正常运转, 能否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决定于人才。不迅速采取有力措施, 改变目前市县图书馆的人员结构和技术水平是难以提高服务水平的。因此, 图书馆领导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改变那种人员素质满足于传统作业, 业务工作只求应付的被动局面, 采取措施切实有效、持久地加强馆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继续教育与业务自学的相统一, 进行培训是最直接、最具实效性、最具可操作性的一种教育方式。可以以市图书馆为基地, 有计划对市县级馆的资源工程点的建设和维护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培训。通过讲座、轮岗、自学等培训方式, 引进竞争机制, 设立奖励措施, 做到培养一批带动一批, 鼓励馆员学习进取, 不断钻研, 一专多能, 建立起一支技术过硬、业务熟炼、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素质优异的基层队伍。

3.4 拓展特色服务

充分利用本馆的特色馆藏, 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 建立能反映本地区历史、文化、科学、教育等内容的各种专题数据库, 有区别, 分层次地开展与读者要求相适应的各类文献专题服务, 形成本馆独有的服务项目。同时, 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 提高服务层次, 积极研究和探索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新特点和新方式, 构建新的服务平台, 开设新的服务项目, 在搞好常规服务、阵地服务的同时, 开展特色服务、专题服务、流动服务。在这方面, 云和馆的特色服务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作为国家一级图书馆的云和县图书馆, 开辟了Toy Library (玩具文化研究室) , 是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文化产业, 采用市场经济模式, 用知识深层服务, 推陈出新, 随着仿生拼画、环球通用日轨等新概念作品相继问世, 图书馆与企业联手研发, 获得专利和订单, 给企业带来商机和利益, 展示云和图书馆切入当地主流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生活的有效服务。

3.5 加速网络建设

为实现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考虑到各市县馆网络化建设的资金短缺, 重复建库的现状, 宜采用虚拟专网技术, 架构联接市县各馆的虚拟专网。目前这是种切实可行的网架结构, 技术成熟、可靠。

虚拟专用网 (V P N) 是指在公共网络中建立专用网络, 数据通过安全的“加密通道”在公共网络中传播。接入单位只需要租用本地的数据专线, 连接上本地的I n t e r n e t, 各地的机构就可以互相传递信息;同时, 还可以利用Internet的拨号接入设备, 让自己的用户拨号到I n t e r n e t上, 就可以连接进入专网中。使用V P N有节省成本、提供远程访问、扩展性强、便于管理和实现全面控制等优点, 每个馆可将自己的特色文献存储在与V P N相连接的本馆服务器上, 全市各馆都可拿来调用, 这样告别了以前要么是听到别人有去问, 要么是想可能那个馆有再去问的情况, 可以减少因为馆员知识面的局限性而找不到读者所要的资料、资源情况的发生, 这将会成为今后图书馆网络发展的趋势。以此为依托, 形成以省馆为中心, 市级馆为骨干, 县级馆为基础的全省公共图书馆基础网络系统, 从而V P N实现省、市、县图书馆的实时数据共享和传输。利用此基础网络系统, 可以实现全市公共图书馆间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与高度共享,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做到以前要几年 (周期) 才成达到的效果, 这样就大大加快了建设的步伐, 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建设, 节约了建设资金, 达到1+1>2的效果。

4 结语

新时期给公共图书馆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今天, 随着文献信息量的迅猛增长, 图书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任何图书馆都不可能购买齐全所有的文献, 传统的办馆模式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因此, 图书馆之间开展协作, 加强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 实现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图书馆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 从技术上为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是共建共享, 合作共赢的结果。

摘要:本文分析了丽水市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及存在着的发展障碍, 提出了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的对策思路, 在经费投入、立法保护、提高水准、网络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 以此达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合作共赢的目的。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1] 吕俊生.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文献保障体系[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0 (2) .

[2] 李家清.我国文献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2 (1) .

[3] 刘彩虹, 杨玉红.论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创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2 (1) .

[4] 张怀涛, 黄健.网络环境下影响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的因素[J].图书与情报, 2001 (1) .

[5] 李嘉琳.中外图书馆管理体制比较研究[J].图书与情报, 2001 (1) .

[6] 陈惠民.带蜜的山花[M].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2007, 8.

[7] 严峰, 查婉玲, 方炜.关于推进南京市市、区、县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调研报告, http://www.ccmedu.com/bbs9_24502.html.

[8] 李瑾.区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新世纪图书馆, 2007, 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下一篇: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