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班级管理论文

2022-05-02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组合作班级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小组合作虽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但是作为一个比较符合当前我国教学体制的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压力,同时也给予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给予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是落实教学改革和促进课堂教学以及班级管理有效开展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要清楚的是,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并不是时刻对其进行监督的,所以实行学生之间的自主管理与监督是极为重要的。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论文 篇1: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评价的有效实施路径

摘  要:小组合作式的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管理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然后,本人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的文献研究千篇一律,对于小组合作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人通过实践,研究符合当代学生发展规律和身心特点的小组合作班级管理评价策略,探索班主任管理工作減负增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组合作;班级管理;评价

一、研究背景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则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积极交往的机会,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作用。本校生源中等偏下,学生自觉性较差,合作精神、互帮互助意识淡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不强。针对此现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就要采取一些更有效的方法把合作精神、管理意识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成功心态的小环境,合作小组由此产生。各大期刊“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的文献研究也是千篇一律,集中在研究学习小组的构建、小组合作的成效等,并且在小组的构建方面缺乏创新,对于小组合作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式的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更应该要与时俱进,从小组的构建、运行到评价要有所创新,符合当代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身心特点,形成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班级管理新模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新型合作小组的构建

本人模仿当今高考填报志愿的流程,采用“志愿选组,分批投档录取”的原则进行构建小组,保证每组学生素质基本一致,便于后期的小组合作有效评价。小组长和每位组员都有各自的分工,真正做到各有其职、各司其责。班主任根据学生入学成绩或者期末考成绩,把全班学生的学习层次分成ABCD四个等级,全班48人,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组长和成员具有双向选择的权利,其中组长是通过演讲竞选和班主任意见相结合确定,组员则通过填报志愿和学习层次,投档,组长对其进行分批录取。 为了避免成绩差的学生被遗弃,把学习层次D等的列入提前批投档和录取,C等是第一批录取,B是第二批录取,成绩最好的A等是第三批录取,从而可以确保每一个小组都有ABCD等级的成员,为小组评价的公平性做铺垫。

合作小组构建后,下一步则是组员的分工,首先是学习方面每人负责一科(如语数英,历史,地理,政治),然后是管理方面每人负责一方面(如组长负责统筹、其他成员负责纪律、学习、卫生、生活、体育)。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轮流担任一天值日班干,旨在培养同学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每个人成员都分工明确,实行自我管理,相互鼓励,相互合作,为班主任管理工作起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三、小组合作评价的有效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有效评价路径与高考录取“综合评价方案”想吻合,通过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形成学生成长档案记录袋,对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1.过程性评价促发展

小组合作既是班级管理模式,又是合作学习的平台,对促进学生成绩有较大帮忙。对于小组合作的评价,学习方面笔者的主要策略是比进步,过去的成绩只是作为参考的起点,本人把每个学生前2次考试的平均成绩计算出每个小组的组平均成绩,把其作为小组成绩评价的参考基数,之后小组全体成员的每一次考试平均成绩与基数的分差,则是小组间学习方面评价的依据。管理方面的评价,笔者采取日常操行量化数据进行比较,每一个学生每个月的基础分都是80分,值日班干每天登记纪律、学习、卫生、生活、体育方面的加扣分情况,班长每月统计一次各小组的总分,按照班规,每月奖励最优的3个小组,最差的3个小组则接受相应的惩罚。

2.多元性评价体现客观公平性

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在班级管理的评价中,学生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因此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帮助学生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师长评价中不断反思,认识自我,有利于合作小组评价的公平性,从而实现自主管理和发展。具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案操作如下:

(1)学生个人自我评价

每个学期期末,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本学期以来在思想状态、学习态度、个人操行、荣誉等进行客观的自我鉴定,此份材料将会装进学生个人纸质档案和记录到网上综合评价系统。

(2)组间互评

在教室班级硬文化建设中,设立合作小组园地,每个小组都有一块区域用于展示本小组的基本情况,如组名、成员、口号、小组目标、组荣誉等,由各小组自行负责及时更新,有利于形成组间良性的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班级层面,半个学期进行一个组间互评报告会。各小组代表把本小组阶段性的学习成绩、纪律表现、荣誉等做成PPT,在报告会上进行展示,其他小组组长进行客观地评价,选出2个先进小组,邀请家长代表进行表彰。

(3)教师和家长评语

每个学期开学初,笔者作为班主任层面,都会把班上学生平均分配给科任教师负责写评语,期末时科任老师根据所负责学生本学期以来的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学习成绩、纪律等进行客观评价。同时,也邀请每一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居家表现进行如实的反馈,如孝敬长辈、承担家务、学习态度等。

1.广州市从化区第二中学  2.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龙山初级中学  3.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外国语学校

作者:曾笑梅 吴俊伟 王嘉雯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论文 篇2:

小学班主任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的运用策略探究

摘要:小组合作虽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但是作为一个比较符合当前我国教学体制的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压力,同时也给予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给予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是落实教学改革和促进课堂教学以及班级管理有效开展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要清楚的是,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并不是时刻对其进行监督的,所以实行学生之间的自主管理与监督是极为重要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且以小组合作管理的方式来减轻自身的班级管理压力,同时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小组监督的科学教学体系之下,保障班级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小组合作;班级管理

新课程的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背景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此过程中小组合作便很好的顺应了这一时代发展潮流的,也真正的体现了学生管理与学习的自主性。与此同时,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还有效的培养与提高了学生团结友爱以及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是具有多方面优势且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多为发展的。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压力,同时也能够弥补教师在班级管理上不能够及时监督的不足。但是要想真正的利用小组合作来做好班级的有效管理,教师就必须不断的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从多个方面出发来保障小组合作对班级的有效管理。

一、科学构建小组合作机制,保障班级有效管理

要想利用小组合作来有效的管理班级,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构建一个科学的小组合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将班级管理落到实处,也能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从多个方面监督和管理班级。要想真正的落实到这一点,班主任教师就必须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通过更加具有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教育方式来进行小组的科学构建。

例如在小组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在人数上和男女比例上构建一个科学的小组体系。首先教师要根据班级的总体人数进行小组的科学划分,例如以5~6人为一组将学生平均分成若干组,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对组内的男女比例进行一定的控制。因为对于学生来说男女之间的思维是不一样的,通过男女比例的科学划分,能够使得小组的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也能够根据男女之间不同的体力和心理等差异来构建一个更加高效的小组管理体系。之后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态度、学习习惯等进行组间异质的科学划分,并且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长,在小组的管理和分工上实现组内的互补。最后教师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的调查每一位学生的情况,然后及时的对小组内学生进行调整。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小组合作的科学性,还能够将所有学生的优点全部发挥出来,更加有效的管理班级。

二、民主决策小组管理制度,做好小组有效分工

在以往的合作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往往是流于表面,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管理职能,并且也不能够充分的考虑小组内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这让小组制度难以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也没能够更好的体现学生的意愿。除此之外,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不难发现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不劳而获的现象。针对此教师要以小组为基本出发点,让小组内学生制定一个小组的管理制度,既有效的做好小组分工,也真正的实现小组合作的科学性。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讓小组学生对每一个人的行为表现进行评分,然后以分数为高低选出小组内的组长,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体现小组内的竞争性,也能够在相互监督和相互平衡的过程中实现一个更加和谐的小组氛围。在此之后,班主任还要对小组进行一些有效的引导,例如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奖励来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保障,每一个小组都具有很强的活力。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为每一个小组制定一些日常的行文准则,例如让小组内成员进行考勤的记录,或者是对班级管理各个方面的有效引导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小组成员能够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班级管理内容进行科学且有效的分工。在保障班级管理能够有效进行的同时,也保障小组合作开展的科学性。

三、开展小组合作治理活动,实现班级科学管理

班主任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校当中的一举一动,这其中包括了学生的生活,而要想真正的实现班级的自治和提高学生自身的自主管理能力,教师就必须要为每一个小组分配不同的管理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班级管理的自主性,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实现班级的科学管理。

例如教师可以为每一个小组指派一些特定的班级管理任务如让小组,针对班级卫生情况进行检查,也可以让学生针对班级纪律,情况进行检查,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组内学生通过集思广益的形式来做好班级管理,同时也可以通过分工合作来记录这一周或者一个月的班级情况。然后定期开展小组之间的班级管理汇报活动。针对每一个小组的观察和改善进行评分,有效地激发小组管理的积极性。这样一来不仅实现了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自治,也实现了班级的科学管理。

从上述阶段我们能够看出,合作学习是未来教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顺应当代时代背景要求和促进学生自主成长的必由之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来做好班级的自主管理,不仅能够及时的体现班级管理的科学性,还能够真正的实现生生管理与生生监督。因此,班主任要着力于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让学生在不断的合作、管理、监督中成长。

参考文献

[1]龙素萍[1], 汤一夫[2]. 小学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实践谈[J]. 师道:教研, 2017:41-42.

[2]范琦.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7, 000(033):273-274.

作者:舒照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论文 篇3: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学生自我管理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要求。由于笔者所在班级管理总体情况不太理想,于是采取小組合作、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初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分组

分组是实行小组合作自主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合理的分组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不合理的分组则可能使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毫无效果。笔者在进行分组时实行三步走的策略:首先根据学生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学习成绩确定小组长,再依据学生性别、性格的内向型和外向型、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将剩下的同学分为甲乙丙三组,最后以均衡配比兼顾特殊的原则,将组员分配到每个组长的名下。均衡配比指小组内甲乙丙三组的同学比例均衡,兼顾特殊指个性比较突出的同学尽量安排在责任心强而又有一定影响力的组长名下。

二、根据需要选拔任用组长

组长的培养和使用应该结合起来,要在使用中培养,培养是为了更好的使用。组长是班里品学兼优的学生所以本身要有一定的威信,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如果要让组长的威信渗透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就要赋予组长一定的权力。在作业方面,根据科任老师给出的标准,组长要及时检查作业并将情况反馈给班主任,并向科任老师报备并定下该作业完成的期限。在课堂上,组长可以监督组员遵守课堂纪律情况,对于不遵守纪律的同学可依据同学们制定的班规给予一定的处罚,但要先向班主任报备审查后才能执行,向班主任报备主要是防止组长处罚的情绪化。在卫生方面,组长负责分配打扫卫生的任务并监督执行。组长也有任命副组长的权力,组长可将检查作业的权力交给每个组员,一人负责一科,这使得作业质量明显提升。

在培养组长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组长们产生“官本位思想”,除了强化权力与义务相互依存的意识之外,还要强化这些组长的服务意识。

三、培养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

首先,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需要长期不断地培养。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班主任提出要求并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其次,要提高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在小组确定后笔者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如活动的主题和形式由学生自己确定,邀请家长或校内其他老师参加小组活动,分阶段评定活动质量并给优胜组加分奖励等。最后,要从时间和场地上保证班级活动的开展。班级常规活动的时间固定为每周的班会课,场地以班级教室为主,校内其他场地为辅。

在开展活动初期,班主任不能完全放手而要全程参与活动过程。先由组长带领本组成员确定活动的主题、程序等,再交给班主任审查,审查是为了帮助学生细化活动的目的、步骤和要求,比如利用课间布置活动场地等细节。笔者所在班的学生太过活泼,纪律意识差,所以刚开始进行小组活动时首先就要解决活动过程中的纪律问题。笔者通过活动前提要求、活动后做总结的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纪律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制定班级长远目标

在班级管理上,笔者实行大目标与小目标结合、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的探索方法。

大目标指班级目标,这个目标是在班主任的指引下全班同学从成绩、卫生、行为习惯三个方面制定的班级目标。小目标指以班级目标为导向,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的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是班级目标的具体化,也是达成班级目标的支柱。小组目标在班级目标的导向之下要参考小组成员的个人目标,还要依据班规制定以实现量化考评。

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是从时间长短上进行纵向区分。班级的长远目标是“让同学和老师因我而幸福”。短期目标是以如何让人们因我而幸福为指引,主要从行为习惯上制定一系列具体的实践性目标。

每组根据自己的目标分阶段进行测评并填写测评表格,在家长会上报告阶段目标的达成情况和下一阶段的任务、目标,最后在学期末根据这些量化的测评结果,确定优胜组并给予奖励。这些对达成目标过程的监督和对目标达成情况的测评,都能有效地激励学生为达成目标而努力。

总之,小组合作管理班级模式符合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养的发展,更有利于班主任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思索如何更好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汪健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英语阅读词汇教学论文下一篇:企业目标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