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班班通”在农村语文教学中的思考

2022-09-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到2020年, 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 农村中学“班班通”将改变语文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嘴”的传统语文教学方式。我认为,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其作用与效果极其明显, 肯定是利大于弊, 而且教师易于对课件的制作和教学的进行有效调控。

1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1 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 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若能运用配乐朗诵, 投影片, 乃至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 就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境, 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我在上《春》时, 就用录像来再现课文中的画面, 表现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学生认真欣赏屏幕上的画面, 体会作者写本文的意图。我在教《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时, 配以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的《阳关三叠》, 再加上高超的诵读技巧, 一种凄凉的氛围顿出, 似乎在向学生诉说诗人王维在送别友人离去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这样,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趣。

1.2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适当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在教《海燕》这首这篇文章时, 考虑到教材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 学生比较难于把握诗的主题。于是采用多媒体神形结合, 由图入文, 让学生观看海燕在风卷云集的海面上高翔的画面, 感受到海燕矫健、勇猛、不畏强暴、勇于搏击的雄姿。同时, 播放朗诵录音, 用形象的图象和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去调动学生感官,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1.3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 形成系统展示给学生, 形成知识的网络, 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 课时较多, 所学知识比较分散, 在总结课上,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可以化整为零, 把文章结构, 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 形成整体感知。例如《藤野先生》一文中, 作者见到藤野先生前对东京的失望;去仙台途中, 作者的忧国思想;以及与藤野先生相识相交过程和惜别的缘由等, 集中起来作进一步的分析, 让学生自己体会出作者的爱国思想是贯串全文的红线, 这样也就能把记叙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理解得比较透彻了。

1.4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弥补教师自身的不足, 完善课堂教学结构

小说、戏剧课文若单靠教师一人在台上讲解, 尽管使尽浑身解数, 由于受自身表演能力限制, 难以完全将情感表达出来。因而学生总是觉得课文干巴, 提不起精神。由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多样性, 如果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搜寻到的专业演员表演的视频, 表演形象逼真, 演员的语气用得十分恰当, 使枯燥的理论和道德规范具体化, 将学生的情感细胞都调动起来, 学生就会随着故事的情节时而紧张、严肃, 时而拍手、大笑等。他们的喜怒哀乐得到尽情的宣泄后, 进而从中明白了人生的哲理, 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生活中酸甜苦辣。特别是一些容易重复的内容, 通过多媒体的补充使旧知识增添了新的内容, 学生不断地有一种新鲜感和历史接近感, 能很好地避免学生的逆反心理。有篇课文叫《威尼斯商人》节选, 此为喜剧文学剧本节选, 若老师只口头介绍剧本情节, 再请同学将节选剧本分角色串演, 势必造成课堂气氛沉闷, 若能充分有效利用多媒体, 在课前播放喜剧《威尼斯商人》主题曲, 课中播放节选剧本视频片段, 为了拓展文本内容, 再在临近下课十分钟, 播放喜剧开始与结束的视频片段, 那整堂课的效果会很佳, 大大弥补了教师在戏剧教学中自身表演能力的不足, 激活了课堂, 教学效果很好。

实践证明, 适时、巧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语文课堂教学, 能创设个性化学习环境,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激发了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热情, 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2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不足和误区

2.1 CAI课件必须各教师亲自设计与制作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语文教学软件主要有三类, 分别为题库型教学软件、娱乐型教学软件、教案型教学软件。第一类软件从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电子练习册而已。第二类融知识和娱乐为一体, 常把“学习内容”与“游戏动画”结合, 缺乏课堂教学的实用性。第三类是根据名师教学特点制作的, 从背景资料、知识储备、内容拓展、重难点解析等, 一一列出, 教师只要轻按鼠标, 立刻显示。教师的相机诱导和适时点拨的教学机智不能显现出来。语文老师成了简单的电脑操作员, 学生知识的容器, 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作用明显削弱。可想而知, 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不会理想的。

2.2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削弱了师生情感交流, 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语文教学不单是认识活动, 同时也是情感活动文章不是无情物, 师生俱是有情人。教学是双边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是, 由于多媒体的介入, 语文教师和学生注意的都是屏幕上的图像, 师生之间情感的双向交流, 演变为人机单向对话, 师生间情感交流明显削弱。而很多时候滥用信息技术手段是相对的“一言堂”, 它只告诉结论, 而不教授方法。这种缺乏情感交流的课堂教学,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3 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削弱了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品味和陶冶, 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受到影响

信息技术手段多种媒体结合, 给人以听觉加视觉的直观、形象等的文化信息, 给我们更多的是感官上的轻松感受, 这利于语文信息传递的快捷与形象, 但同时它缺乏传统教学中师生对语言的仔细品位与涵泳, 更谈不上对阅读材料的抽象思维和理性思考, 它影响与制约了学生对语感能力的训练。

2.4 语文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不足, 限制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与发展

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语文中有两种情况:一是观摩示范教学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很风靡, 常规教学大面积普遍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还未形成气候;二是语文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语文教学时常常要有相关技术人员保驾护航, 少有教师能得心应手用好多媒体。

2.5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不仅仅是板书

信息技术教学课件的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个好的课件往往是几个学科教师协同作战的结果。它是图、文、声的统一。而有些教学软件, 如上文提到的教案型, 我想, 这样的教学软件只能算“板书”, 不是好的软件与教学流程。

2.6 信息技术手段教学不能替代教师授课

信息技术手段教学仅仅是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 是一种教学工具。从这点上说, 它与粉笔、黑板、投影仪这样的简单教具没有什么区别, 它万万不能代替教师授课。

总而言之, 信息技术手段走入课堂, 是时代发展与教学改革的历史必然。它的合理运用, 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 扩充了教学内容, 提高了课堂效率与效益, 利远大于弊的。它的有效运用, 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虽然,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现代化教学还处在发展期, 还有些许待完善的地方。但我们应该看到,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发展的前进过程。因此, 作为一个的教师, 必须用发展的眼光, 大胆引入现代新技术, 将教育教学的创新全面推向21世纪。

摘要: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 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提倡教学手段创新的今天,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其作用与效果极其明显。它能创设一种直观、生动、愉快的教学情境, 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大教学密度, 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优势,误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析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变革下一篇: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