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企业的关键因素

2022-08-23

第一篇:成功企业的关键因素

如何评估企业的行业关键成功因素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顾问 曲飞宇

关键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 KSF)是产业分析时最需优先考虑的要项,也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控制变量,其能显著影响企业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以及竞争优势。大部份的产业都具有三至六项的决定成功因素,如果一个公司想成功,必须掌握某些关键因素。产业关键成功因素会随着产业特性、驱动力、企业经营目标、竞争状况、时间的变化及地域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评估企业的行业关键成功因素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第

一、确定关键成功因素集合;第

二、关键成功因素集合的筛选;第

三、关键成功因素的选择与权重;第

四、针对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策略。

一、确定关键成功因素的集合

确定企业的KSF可以从三个维度入手: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产业经营策略。外部环境方面,企业管理者必须时常注意企业外在环境的变化,以了解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使得企业能随时因应不同的环境冲击,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内部环境方面,内部环境在于了解

企业本身的优劣势,并衡量达成目标及克服外在环境冲击的能力,作为制定经营策略的基础。产业经营策略方面,产业经营策略主要是在规划,如何在既定的产业环境内,企业应采取何种手段或方法与其它企业竞争并取得优势。笔者参考波特竞争五力分析框架、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和波特战略框架整理出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标准因素集合,如表1所示。

表1关键成功因素的集合

二、关键成功因素集合的筛选

在确立关键成功因素集合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关联度和提及度两个方面对关键成功因素进行筛选。以行业、企业内的专家为调研对象,以面对面访谈的形式,了解行业、企业

专家对行业成功因素的理解和认识(也可以调研问卷的形式,由专家根据问卷提供的关键成功因素进行选择),而后,为专家提供关键成功因素集合,由专家进行修正和补充。最后,按照总体调研的总量,计算各个成功关键因素的提及度A。

A=Xi/N(Xi为填写X的人数,N为填写的总人数)

根据调研样本的数量,确定A的筛选百分比(一般为70-80%),从诸多关键成功因素中筛选出专家认同的行业关键成功因素。

三、关键成功因素重要性和权重

要确定关键成功因素的重要性和权重,可以分两步来操作:关键成功因素的重要性调研问卷,在专家群体中进行调研。问卷设计依照Thomas L.Saaty分析层级法加以设计,问卷采同一层级间成对比较方法,而评比尺度可分为:同等重要(1)、稍重要(3)、颇重要

(5)、很重要(7)、绝对重要(9),而尺度间穿插比较折衷值(2)、(4)、(6)、(8)。

根据数据调研结果进行AHP分析,确定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权重。使用Expert Choice决策支持软件,计算AHP 问卷各层级权重及检定其一致性;并经筛选有效问卷,每份问卷回收后,先以Expert Choice计算其一致性,最终计算各关键因素的权重。

四、企业关键成功因素评估

在确定了企业行业关键成功因素组成及其权重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进行评估,以制定企业战略改进措施。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评估可以从关键因素具备

状况、战略匹配度两个维度开展。关键因素具备程度主要是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静态分析,可以采取标杆分析的方法,对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具备状况进行比较。战略匹配度主要基于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动态评估,主要基于战略目标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要求。在建立了企业关键成功因素评估矩阵的基础上,企业针对不同的KSF采取保持领先、强化发展、维持发展、减少投入四种发展策略。另外,根据确定的关键成功因素的重要性和权重,我们也可以对战略规划和措施进行必要的修正。

本文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如需转载,请联系正略钧策市场部,

010-59082979/2981

第二篇:创新——通信产品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本世纪20年代,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在这期间,首先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其代表是美国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车载无线电系统。

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期间内,公用移动通信业务开始问世。

第三阶段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在此期间,美国推出了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

第四阶段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状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

第五阶段从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这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进入80年代后期,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大量应用,为开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提供了技术保障。GSM的出现划时代的开始改变人类沟通与联系的方式。

在我国,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

1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标志着我国移动通信又上了一个台阶,它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不到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了1.2亿,已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2003年6月底手机用户总数已达2.3447亿户。

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庞大的市场容量让全球各大手机厂商及软件提供商趋之若鹜,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LG,索爱,htc等手机厂商每个月都要推出新款样式或功能的新品,随着3G技术的普遍应用,电信运营商将在网络升级换代方面投入巨额资金,电信基础设施特别是接入与终端成为争夺的重点,可以说谁掌控了用户,谁就掌握了主动。移动互联网给传统电信运营商带来了空前的挑战,随着3G技术的成熟,移动数据带宽问题将得到解决,移动终端智能化程度将成为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瓶颈,谁能在智能手机的新品开发上占得先机谁就能主导3G时代。

从智能手机出货量来看,从2005年-2008年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保持稳步增长,根据DC的统计报告,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4330万部,不仅达到了单季出货量的历史新高,而且分别实现4.2%和3.2%的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从市场格局上看,由诺基亚主导

Symbian近两年市场份额持续下滑;苹果iOS和Blackberryos近两年快速发展,两者合计市场份额已超过Symbian; Andriod进入2009年以来异军突起,市场份额上跟 WindowsMobile的差距正不断缩小。

从2007年开始,苹果和谷歌相继介入手机操作系统领域,染指智能手机,而此前Symbian的主要对手是微软。

当年,微软已横扫PC桌面操作系统,开始布局手机市场。有鉴于在PC领域硬件厂商苦力地为微软打工的“悲惨”遭遇,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决心及早动手,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免得沦落个PC厂商的境况。

那时,诺基亚在手机市场中的地位如日中天,微软多次向诺基亚的示好,希望能结成秦晋之盟。盖茨的副手鲍尔默到芬兰促销新Office XP时,在电视上直截了当地说想跟诺基亚建立更深一层的合作关系。 但诺基亚始终不为所动,并立志要成为一家“软件公司”,为此给自己的软件实验室投下30亿美元,塞班便成为了诺基亚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2000年,全球第一款基于Symbian操作系统的爱立信R380手机正式向公众出售,这款手机被称为智能手机的鼻祖。同时,日本的各大手机生产商,SONY,三洋也都加入到塞班联盟。由于塞班系统的迅速发展和诺基亚的排挤,微软加快了自己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开发,微软很快就与德州

仪器、韩国三星、台湾宏达签订了联盟协议。但随着采用Symbian系统的智能手机发布数量越来越多,塞班的成员队伍也不断壮大,这令微软很是着急。以中国市场为例,在2005年的智能手机系统平台市场份额中,Symbian占有市场份额的66.6%,处于绝对领先,微软操作系统仅占有22.5%。在2005年,微软的手机操作系统已演化成Windows Mobile 5.0,但仍无法撼动诺基亚翼下的Symbian。这年5月,比尔·盖茨接受媒体采访,当记者哪壶不开提哪壶地提到“并没有多少一线手机厂商与你们合作”时,盖茨辩解说,微软与包括三星在内的主要手机厂商都有合作关系,但盖茨也承认:“目前诺基亚仍然是手机市场的领导者,不过我们一直在进步。虽然我们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但是我们和其他公司一样有着重要的地位。”

2006年,采用Symbian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一亿部。诺基亚和塞班经过8年的奋斗,终于靠近了一个转折点。从当时的市场态势来看,这应该是个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转折点。然而,随后的历史发生了逆转。因为,一个扬言改写手机历史的人,将在2007年颠覆智能手机的游戏规则,这就是乔布斯和他的iPhone。

2007 年 1 月 9 日,苹果的 iPhone 发布,诺基亚携Symbian之威,对苹果此举不屑一顾。当时的诺基亚有占近70%市场份额的Symbian,2007年的苹果 iPhone有什么呢?

一个名称遮遮掩掩的手机操作系统,3年以后才随着iPhone 4的发布正式确立它的名字:iOS。

iOS浸透着乔布斯近20年的心血,以乔布斯风格,按说应该大力弘扬才是。可是2007年以前,由于智能手机的硬件及网络技术设施所限,大家普遍认为,从电脑脱胎来的操作系统不太适合手机的简约环境。尤其2007年以前,微软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Mobil的平平表现加深了市场对这种观念的认识。乔布斯显然不想让公众将注意力放在苹果的手机操作系统上,他希望公众关注iPhone的整体体验。诺基亚和塞班在2007年显然没有认识到乔布斯iPhone三年后会给它带来的巨大冲击。这还不算,乔布斯还带出了一个更加强悍的“学生”:谷歌的Android。

随着苹果iOS、谷歌Android的精彩亮相,Symbian的不足逐渐显露无遗。正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分析指出,由于Symbian在编写之初,其主要功能着重于打电话等通信功能,所以Symbian手机的通话质量很棒,效果也好。但Symbian对触摸屏、多媒体、新操作界面的支持都不好;在同PC以及互联网的交互及扩展性方面,其先天不足更加明显;各个版本间的兼容性也不好,用户体验差。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的硬件技术性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制约软件的许多瓶颈已突破,手机对用户来说,不再局限于通话和发短信,多媒体功能和娱乐功能变得至关重要了。在这

种局面下,有着PC及互联网背景的IT厂商推出的操作系统显然远胜于通信厂商。Android手机相比Symbian手机更像一台具有通信功能的微型化电脑,让用户获得了Symbian系统所不能比拟的应用体验。很多开发商也不愿意为塞班系统开发应用。苹果、谷歌的胜出是水到渠成的事,即使微软,这个Symbian早年的“手下败将”也重新昂然站立在诺基亚面前。

诺基亚也强调创新,其研发投入一度是苹果研发投入的六倍,却没有研发出像苹果iPhone那样的颠覆性产品。原因是,在诺基亚手机销量大增的同时,公司的决策人员数量也在增加,中层管理者的数量更是迅速膨胀。公司内部部门林立,协调困难,不同的团队在负责摄像头、浏览器这样细节的创新,却没有人把控全局。即使诺基亚内部出现了重要的创新苗头,也很快被诺基亚的大公司官僚体制所扼杀。诺基亚在苹果iPhone面市前就从事触控屏智能手机的研发,但是诺基亚高层因担心市场风险而致项目搁浅。在创新上,诺基亚显然演绎了一出现代版的“叶公好龙”。

现代移动通信即将走到百年,但近10年的智能手机的兴衰发展之路,无不体现出创新对一个通信产品企业成败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篇:企业战略咨询中的行业成功关键因素分析

企业战略咨询主要划分为两大基本阶段:

第二阶段,确定企业所处行业的成功的关键因素。

第二阶段,在对企业所处行业背景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企业产品-市场的战略分析。

企业所属行业的确定

这是企业战略咨询的前提和诊断工作的第一阶段。目的是通过诊断活动将企业经营活动纳入企业所处行业的范围之内,深入了解企业所处的行业情况。 在此阶段,咨询人员必须能够回答下列问题:

1.企业所处的行业是什么?

2.企业所处行业的主要产品和主要生产工艺是什么?

3.企业所处行业的历史,当前的主要倾向,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和限制是什么?

4.企业所处行业的主要经济技术指示性数据是什么?表达的方法是什么?

5.企业所处行业的主要角色是谁?主要角色的经营战略是什么?

6.一般情况下,企业所处行业的结构如何,其特有的发展逻辑是什么,也就是使本行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企业可能生产并在各种各样的市场上销售各种各样的产品。因此,了解和判断一个企业的产品和市场处在何种工业行业之中;正确地划分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在上述基础上,使企业处于某种具有独特发展规律和逻辑的地方、地区、国家和国际的工业行业之中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往往非常清楚其产品和市场处于哪些行业。但是企业在进行战略研究时,准确地对行业分类却十分困难。对咨询人员来说,任何错误的分类都可能使战略诊断走上歧途。比如,为化肥工业生产和销售塑料编织袋的企业到底应划为何种行业?将其划为塑料编织袋工业、塑料工业、包装工业、抑或化肥工业。显然将企业定为化肥工业和定为包装工业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必然会影响以后的战略研究和分析。

企业产品和市场所处行业的确定与企业发展战略是不可分割的。如上例,只有先确定企业战略目标是化肥工业还是包装工业,才能决定究竟是对化肥工业进行研

究,还是对包装工业进行研究。

企业一般是按销售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消费者)来划分所属行业的。按照这个逻辑,上述例子中的企业活动应属化肥工业,所以咨询人员应着重研究化肥行业的现实和发展状况,而不必卷入纷杂的包装工业。

产品及工艺的调查与研究

1.对企业所处行业的产品的具体了解

咨询人员在进行工业行业总体战略咨询时,必须首先了解有关行业产品的构成,拥有的企业,特别是竞争对手生产的产品类型应予以特别的注意。

对产品的了解必须具体。为了清楚地了解有关产品的情况,有时有必要直接通过商业部门和市场进行调查。经过调查,制定某一种产品明细表,简要标明各种产品的主要技术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再根据产品特点进行初步分类。为了更好地了解产品技术上的演进过程,对产品变化进行简要的历史分析也有必要。

2.对企业所处行业生产工艺的了解

一个企业有时几种生产程序并存,咨询人员应该分别画出各生产程序示意图,并根据产品及其工艺特点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对生产工艺及使用设备的配置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也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对以下几方面的情况调查和了解也至为重要:

(1)行业使用的特殊用语(必要时可编写术语表);

(2)本行业进行产品及工艺技术鉴定的方法;

(3)本行业专利权的购买、高技术发展的组织、技术转让、测试机构与高校的技术合作等。

最后还要了解本行业生产工艺发展史。

上述信息资料的获取渠道是广泛的,诸如竞争对手;研究机构;专门报刊;百科全书;专业著作;专业展览与专业会议;行业专家提供的专业情况等等。 行业发展史的调查与研究

为了深入了解行业特征以及构成这一行业的企业性质,咨询人员对行业发展史进行调查与研究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行业的发展一般需经过复杂的演变过程。行业的危机、行业结构的变化都与行业的发展和目前的状况关联。通过对历

史的研究可以发现某些令人惊异或不可理解的现象。比如,某一国家的所有进入或立足于某一行业的企业屡遭失败。法国的摩托车行业和机床行业便是如此。 咨询人员应该特别注意结合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总体演变,研究那些能够解释材料供应、工艺、生产、贸易、科研诸领域中主要异常现象的结构变化和造成危机的原因。

取得上述信息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是对"老人"进行采访,一般说来,这是最迅捷、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咨询人员获取行业发展史有关信息后,应写出研究报告,报告必须简明,要强调通过行业发展史的研究所应汲取的教训。

行业中的主要角色的研究

主要角色在这里指的是国际、国家、地区或地方的某一行业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企业和组织。根据研究范围,了解和研究这些角色,是咨询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作。

例如对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的了解和研究就属于此类工作。通过对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的研究,可以看出这项研究工作的步骤。

1.同行业竞争对手名单

第一步是将同行业所有竞争对手按其各自规模和影响的大小列出名单。这个名单可以使咨询者对这些厂家能够向社会提供的产品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同行业中主要企业情况表

第二步是摸清同行业中主要企业的情况,为此,列表应包含以下内容:

(1)企业名称;

(2)企业所属工厂及有关机构的地理位置和地址;

(3)企业年营业额以及大致的市场占有率;

(4)企业的产品产量及产品种类;

(5)企业的职工人数;

(6)企业利润。

3.企业分类

第三步是将为数众多的同行业企业分类。分类标准一般不宜依据企业的规模或职工人数(人们往往习惯于按此标准分类)。

正确的分类标准应当是:产品性质、工艺性质、经营成果、市场范围、市场占有率等。

例如,中国现在有200多个无线电、半导体装配企业,其中70个属于无线电制造行业协会,其余没进入该行业组织。

70个协会成员企业中,有12家大企业。大企业的规模不是令人满意的经济标准,所以有必要按以下标准将70个企业重新分类:

(1)产品性质(按系列划分);

(2)市场范围:国内、国际、城市、乡村;

(3)地理位置:南方、北方;

(4)增长速度;

(5)技术工艺;

(6)利润;

(7)专业化程度。

4.各类企业中主要企业的情况和战略

在按上述标准划分的各类企业中,应该找出获得最高增长速度和最佳利润以及在本行业中起关键作用的主要企业。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实现利润的水平与其作用的大小是相关联的。

分析者应该尽量详细地说明这些主要企业在行业中的作用和它们的战略。应当明了。通常情况下"盈利"企业必然是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能够与环境相适应。有时,一个主要企业的产品质量并非上乘,价格也高于一般企业,但是却能实现企业的不断增长和获得较多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找出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企业这种反常的成功。通过这些因素的分析,往往可以找到本行业成功的某些关键因素。这是要做的第四步工作。

5.参观主要企业

最后,应尽可能地参观本行业中控制市场的主要企业。这是一项有教益的活动,可以从中获得最丰富的经验。

行业的关键数据及表达方法

把握行业的关键数据及表达方法是进行工业行业的总体战略咨询的一项有益的工作。通常,咨询人员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行业的关键数据和它们的表达方法。

1.有关消费情况的主要数据

(1)国际、国内、地区、地方市场的消费状况。

(2)上述市场10~15年的消费变化,找出各阶段的周期运动。

(3)本行业产品的生命曲线: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

2.有关产量的主要数据

(1)全国、地区、地方生产产量。

(2)生产产量以及地区间流通变化的情况。

(3)生产能力的变化。

3.有关进出口产品的主要数据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家间的交流发展日益频繁,异常迅猛。比如造船业,活动中心已开始从欧洲向中东和亚洲转移。与之相适应的市场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人们只有一个市场--世界。为此,掌握本行业进出口产品的一些主要数据,对于了解这种市场的变化是十分必要的。

行业结构及其逻辑的研究

研究行业结构及其逻辑是咨询中最困难的工作。这就要求咨询人员一方面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还要掌握有效的分析方法。

这里所说的行业逻辑,指的是对本行业中所有的企业的经营活动发生作用的共同规律。这些规律反映了该行业的活动特点,以及如何生存和发展,如何才能有效地获得更多的利润。总之它说明了企业成功的条件。

在企业综合诊断中,行业结构及其逻辑的研究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

由于分析对象的复杂性,咨询人员熟练地掌握一些分析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分析方法可参照本书"现代企业战略管理"部分。

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咨询人员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的目的,在于找出事实上决定企业的发展、生存和获利的关键因素。在此方面,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逻辑。这是因为,各行业的成功机会、限制和威胁并不完全相同。比如在中国,产品价格大部分由国家规定(特别是一些重要产品),所以对一些企业来说,并不构成竞争的真正的关键因素,而产品形象和销售渠道有时却成为这些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如何把握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有以下两个问题需要研究。

1.行业发展前景的研究

(1)行业结构将发生哪些变化?

(2)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企业所处行业将产生机会还是威胁?

(3)行业中主要角色是否将改变战略?

总之,咨询人员要研究企业所处行业是否将发生具有影响意义的变化。

2.市场规律与企业优势的研究

企业的成功首先而且主要取决于顺应市场规律的能力,其次才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以及企业的运气。

"幸运"的企业往往看不到或者忽视了造就其成功的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原因,而过分注重了企业内部的主观因素。作为咨询人员,认真研究一下企业的优势和市场规律,并深入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市场规律的吻合程度是十分必要的。结论是"在战略上首先要做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先把事情做得很好"。

第四篇:企业信息化成功关键因素研究

摘 要: 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主体和骨干支撑力量,没有企业信息化,就谈不上国家信息化。企业领导的支持和参与是开发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这一条已被所有的经验和教训所证实,在我国企业推广应用ERP的过程中也证实了这一点。

关键词: 企业 信息化 成功关键因素

1.引言

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要适应全球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主动地对市场做出快速响应,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就必须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当前我国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到了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然而关于企业信息化的定义、特征、实质意义,以及如何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是很多人一直以来很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ERP是制造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ERP引进了中国。目前引进国内外ERP软件的企业很多,其中有些企业应用较好,但大多数企业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有些企业甚至以失败而告终。通过对成败因素分析来看,除了某些企业的特殊因素(如企业重大的机制和人事变动、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等)以外,绝大多数失败因素是由于实施不利而造成的,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企业自身对实施重视不够,实施工作抓得不利;其二,销售软件或开发软件的公司

(或技术部门)对系统售后的技术支持服务不利。

2.信息化产生的背景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是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最先提出来的。1963年,梅盅夫在起所著《信息产业化》一书中首先向人们描绘了“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的前景。当时他就预感到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将会引起一场广泛的社会变革,并将人类推入“信息化社会”。但是对于“信息化”这一特定概念的定义在当时并没有清晰一致的认识。直到1967年,日本在政府的一个科学、技术、经济研究小组在一起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时,比照“工业化”的概念,正式提出“信息化”概念,并尝试从经济学角度界定其内涵:信息化是向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中具有优势地位的社会——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从可触摸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难以捉摸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根本性改变。尽管现在看来这一定义并不全面,但它无疑为后来的信息化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应用确定了一个基本方向,即“信息产业”。后来,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引(NII),以及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计划的引入,又对信息化研究的重点导向技术进行了探讨。

3.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信息化的两大任务是广泛应用现代电子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又必须围绕着产品来进行,那么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产品设计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设备智能化和在设计自动化、生产自动化、设备智能化的基础上,构架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企业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和决策的科学化。在上述四项内容中,设计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设备智能化三项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使企业中的资金流、物流、人流,在信息流的科学管理之下,实现合理有序的流动,充分利用与企业外部的信息交流,实现对市场的预测和市场对企业的信息反馈。使企业领导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决策。

4.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企业信息化是全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搞好现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温家宝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党中央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开创我国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陈禹教授认为,企业信息化是企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需,企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企业信息化是企业改革全方位的深化。他的这些观点已经逐步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这种共识对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快速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5.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关键因素

企业信息化系统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系统。对于从传统手工管理向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转化的企业,推行企业信息化系统确实是一场“大革命”。所涉及的问题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除了要改造原有的管理模式、流程、方法、工具外,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企业领导和职工的传统观念,因此,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实施是很困难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施的关键因素分析如下:

(1)UIS-用户信息满意度

当前,国外把用户信息满意度(UIS-User Information Satisfaction)作为MIS成功的主要因素和评价标志。UIS理论认为MIS的失败主要由于以下三方面差距造成的:

①用户需求与开发者对需求理解之间的差距;

②软件设计与实施之间的差距;

③提交的信息服务与用户期望之间的差距。

由于以上三方面差距的存在,使系统偏离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效用,甚至使用户抛弃这个系统。

分析以上三个差距,可归结到一点就是开发者或技术支持人员对现场和用户需求的理解有差距,这样不论在实施的支持服务中或者对软件剪裁及用户化修改中都不能切中要害,只能生搬硬套,这样的支持服务必然不能使用户满意,不能保证系统实施的质量。因此,实施和技术支持人员必须从自身做起,尽可能多了解现场和用户需求,把企业信息化理论活学活用,使实施和支持服务工作做得更有针对性,更能贴切地对商品化软件进行剪裁和解决好现场的实际问题,这是提高实施支持服务水平的关键。

有人认为推广应用企业信息化商品化软件,用不着搞需求分析(或系统分析)。这是一种偏见,特别是对中国来说,企业信息化是一种先进的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从其自然属性上看是具有通用性的。因此,企业信息化基本原理和逻辑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是可以使用的。但企业信息化软件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既具有社会属性,又受到国情和厂情的限制,受到企业的体制、规章制度、方针政策、企业的特点、企业文化和企业环境的限制和影响。因此,在我国企业中应用企业信息化软件,既要学习企业信息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思想,又要结合国情和厂情做好用户化修改工作,这样企业信息化软件才能在中国企业中推广应用。那种推行“标准模式”,企图用外国所谓的“标准模式”改造中国企业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如果不承认这些差异,就等于忽视企业的个性。各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有其优点和缺陷,特别是成功企业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绝招”,如果用统一模式去塑造企业,就会使企业失去持续发展的活力。因此,在实施和安装企业信息化软件如ERP软件之前,必须通过调查研究和需求分析,提出合理的ERP解决方案。这包括两个方面:

①凡属符合中国国情、厂情的合理需求和企业的优势及特点,则需要对软件进行修改和补充,以适应企业的优势及特点。

②凡属企业中现存不合理和落后的管理方式,应该通过对企业现行系统的诊断和分析,协助企业改造现行管理,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和系统,才能使ERP软件真正地发挥效用。

(2)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施成功关键在于企业领导的支持和参与

企业领导的支持和参与是开发企业信息化软件(ERP)成功的关键。这一条已被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所证实。美国一电脑软件咨询公司在总结企业应用的经验报告中说:“目前一些企业实施集成化的电脑管理系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管理部门与其领导没有参与系统开发的领导工作和缺乏对企业职工进行有关的技术培训。”在我国企业推广应用ERP的过程中也证实了这一点,为什么企业领导要大力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①企业开发ERP系统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工程项目,企业领导必须下决心,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并监督这些资金的合理使用,因此这项工作从立项一开始就需要得到企业领导的支持。

②企业ERP的开发工作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将牵扯到企业各有关管理科(处)室和车间等单位,需要这些单位在统一的计划下,协调地开展工作,因此,这项工作需要具有企业调度大权的企业领导参加,才能行之有效地开展企业ERP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工作。如果只凭少数计算机中心的人员推动这项工作是极为困难的。

③企业ERP系统的建设不是某种局部的技术改造,它要牵扯到企业的管理机制、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和方法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在我国的一些老企业中,推广ERP系统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传统手工管理模式的改造。这种对管理机制、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上的重大变化,是属于企业的全局的重大决策。因此需要企业的领导班子,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周密而慎重的研究,才能做出决策,这项工作不是计算机人员所能决定的。如果没有企业领导的支持和参与,买来或开发的软件也不能在企业中成功地应用。企业领导要对系统目标的制定、系统的功能设置、处理模式的选择等关键问题参与讨论和进行最终决策,否则会导致重大失误和造成损失。

④ERP不是一个单纯的计算机系统,而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的人—机系统。要使系统真正地发挥作用,必须涉及人的认识的转变,更会涉及人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要学会并习惯于使用计算机来进行管理,而不再是凭感觉和经验。这样,就必须使企业从上到下作为整体形成一种共识。成功地实施ERP系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改变企业中原有的一切不合理的因素,包括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由此产生的阻力是可以想象的。没有企业领导的推动就无法克服这种阻力,特别是用计算机管理代替手工管理的切换过程中,会取代和改变一些人的传统手工管理的作业方式,如果没有来自领导的推行计算机管理方式的坚定的决心(甚至有必要时下达强制性命令)就难以克服企业中可怕的习惯势力和巨大的惰性。

⑤企业领导应对建设ERP系统客观需求的急迫性有充分的认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应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因此,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客观要求。只有这种发自企业内部迫切使用计算机的需求,才能形成真正持久的巨大动力,才能克服实施ERP过程中的种种困难,遇到挫折才不会退缩。

(3)企业信息化软件(ERP)的教育培训必须放在首位

ERP是一项高技术,它的实施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涉及企业各方面的人。因此要实现这种高技术就必须提高现有人员(包括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技术水平和素质。这

样他们才能适应新系统,使用新系统。因此,在ERP实施过程中我们要自始至终抓好各层次人员的ERP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应用ERP系统必要的知识和方法。

培训不只是技术方面的,还在于提高对ERP的认识,特别是广大的管理人员要转化传统的观念,认识到自己才是ERP系统的真正主人。系统的实施必须依靠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才能成功。通过培训,他们会了解ERP的思想和功能,了解企业实施ERP系统的必要性,从而增强信心和热情,同时还会充分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自己在实施工作中应尽的责任,使自己尽快地进入角色,与计算机中心人员密切配合,详尽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和见解,努力掌握好本岗位的应用技术,认真参与实施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真正实用的好系统,使ERP系统具有生命力,在管理一线扎根生长。

(4)从基础工作抓起

先进的管理系统是建立在与其相适应的坚实基础上的。ERP系统与传统管理的思想、方法、手段都不相同。因此当企业实施该项目工程的时候,我们必须从整顿企业原有的管理和工艺过程的基础入手。

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的实施必须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搞好三结合:即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的实施与企业管理整顿相结合;与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这三者相辅相成,管理的整顿和技术改造可以使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的实施也使企业管理的整顿和改造具有更高水平,抓好基础工作包括:

①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要求基础管理数据具有完整性、准确性、可靠性。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对传统手工管理中基础数据的不统

一、不完整、不准确的混乱局面加以整顿。②企业信息化软件的实施推行过程也是对传统的制造管理系统的每一个环节整顿提高的过程。整顿的核心是解决信息的收集、输入、处理、输出和使用的工作流程符合企业信息化软件逻辑的要求,因此,在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软件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转变观念,要权衡传统管理制度的利弊得失,逐步建立先进合理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系统运行水平。

③手工管理的制造标准和计划的期量标准,往往受到手工管理机制条块分割的影响制定的口径不一致。企业信息化软件是一个集成化系统,因此要求整个制造系统从设计、工艺、计划、供应、生产到成本核算要统一口径。这样实施过程中各有关部门要反复协调,取得共识,建立统一的标准和流程,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制造参数与应用的管理模型有密切关联。在由手工管理模式转换到企业信息化软件模式过程中,必须对各种参数作相应的调整。

④对于企业存在的不合理的工艺流程和物流过程也应进行必要的调整,这样才能使企业信息化软件这种先进的管理系统建立在先进的物质基础上。

(5)强化项目管理在实施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的实施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因此在实施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中加强项目管理对实施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项目管理的要点是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制定详尽的项目实施计划,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项目进度、质量的评测标准,进行项目各阶段的考核和评估,只有强化项目管理和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工程项目实施成功。

6.结语

我认为在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企业营运过程的再造是必要条件,因此对如何使流程再造推动成功,是值得深思的。流程再造要能成功实施,可从人的推动方面、分析企业组织方面与目标绩效的评估上来看。而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企业之多、类型之复杂也是世界之最,所以企业的信息化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和本地的情况结合,把外国的先进技术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推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要和本地、本企业

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企业的信息化应该是建立在工业自动化的基础上的,因此企业首先应有一定的工业自动化的基础,才能实现信息化,如果企业技术基础很落后,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很低,那么企业就不能实现信息化,这时应先在机械化和自动化上下功夫,而不是多谈信息化。

总之,企业信息化是企业成功的前提,而分析它的成功因素则是一个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郑会颂.企业信息化与信息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22.[2]杨志主编.企业信息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5.[3]许边,武坤,胡南.企业信息化的根本——管理[J].市场与电脑,1998,(10):18-19.[4]钱志新.关于企业信息化的实践[J].现代企业研究,2002,139(5):21-22.[5]虞涌超.企业信息化之我见[J].今日电子,1998,(8):7-9.

[6]张玉峰,徐敏刚,陈观发.企业信息化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9,(12):78-80.[7]陈正清.关于企业信息化问题[J].中国信息导报,1998,(6):28-30.

[8]程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体系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05):103-106.

[9]陈禹.企业信息化的意义、任务和策略[J].信息系统工程,1998,(08):10.[10]赵昉.关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J].企业导报,2001,(12):57.

[11]陈丽华.企业信息化浅谈[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8,(5):80.

[12]http://.cn/wxpd/sm/smgz/t20051111 _ 716238.htm.[13]http:///disp.asp?recno=55163.

第五篇:关键成功因素的概念

关键成功因素的概念是由D Ronald Daniel在1962年首次提出的,他后来成为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常务董事。Daniel指出CSFs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必要支持。1970s的早期,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识别出影响CSF的五种可能来源,包括:

 行业结构;不同行业的结构不同,它们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不同的。例如中国石油行业是

寡头垄断结构,而零售行业是完全竞争结构。在石油行业,关键成功因素之一可能是原油的稳定供应,而在零售行业,关键成功因素可能包括零售商品的质量和定价等。两个行业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不同的。

 竞争战略、行业定位和地理选址;行业中的每个企业都处于独一无二的位置,这是由企

业历史和当前竞争战略引起的。对于处于寡头垄断或垄断行业的小企业而言,大企业的行为通常会对小的竞争对手产生新的、显著问题。小企业的竞争战略可能是建立一个新的细分市场,摆脱完整的产品线,或者在不同产品线中配置不同的资源。这种战略是对大企业战略的一种回应。因此大型组织的战略可以是小型组织的关键成功因素。例如Dell在小型、便宜电脑领域的竞争战略是其他电脑制造商的CSF。小型组织必须识别他们可以采取的应对战略,以及衡量这些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在同一行业中,若组织采取不同战略,他们的CSF是不同的。例如采取成本领先战略的组织,其关键成功因素之一是严格的成本控制,而采取差异化战略的组织,其关键成功因素之一是新产品推出速度等。

 环境因素;宏观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组织CSF的变化。例如在1970s早期,美国企业中

的高层经理几乎无人会将“能源供应”作为关键成功要素。然而,随着OPEC的成立以及石油禁运,充足的能源供应和能源价格稳定对组织规划和绩效有显著影响,因此能源供应这个因素越来越受到大多数高层经理的关注。

 临时因素(temporary factors);内部组织因素通常导致企业关注临时的关键成功要素。

这些要素主要是指在某个特殊时期内会对组织成功产生重要影响的活动,某家保险公司由于其错误销售而受到行业管制部门的惩罚,那么短期CSF则是确保类似的错误销售和财务惩罚不会再次出现。

职能管理岗位(functional managerial position)。每个职能管理岗位有其自己的关键成功因素。例如几乎所有的制造经理都关注产品质量、库存控制和成本控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撤回财产保全申请书下一篇:城管局督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