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创意开发

2022-08-07

第一篇:休闲农业创意开发

郊野休闲农业创意主题策划

黄朝晖

(中国旅游规划网高级讲师、旅游策划师 景区创A培训师)

郊野休闲农业园区的建设将成为周边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满足人们返璞归真、亲近大自然的身心需求,并将提供给市民观光、运动、度假、休闲、科普及历史文化教育的好场所。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创意主题:

1、主题参与类

稻草人乐园:以稻草人为主题的创意乐园,这里又很多无敌可爱、惟妙惟肖的稻草人,它们或三两笑谈、或扮作店员、花匠、警察等等,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稻草人王国。游客可在此参与到它们的生活中来,体验童话般的故事。

3G农园: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游客可在此租一块属于自己的地,通过网络等高科技手段随时查看作物的生长情况,获得“从一粒种子观察生命奥妙”的知性体验,并可随时带领一家人来享受收获的喜悦。

布谷学堂:是园区内一系列以农村娱乐活动为主的景点,游客可在此参加乡村运动会,独轮车、滚铁环、踩高跷比赛等让游客回到童年的时光。

牛牛之家:将传统农业的代表——耕牛通过动漫的方式演绎出来,并衍生出一系列以牛为主题的活动,包括骑牛、拉牛车比赛、创意涂鸦、斗牛等等。

屯垦岁月:以军事文化为主题的拓展训练基地,将历史上的屯垦制度融入拓展训练的活动中,设计出将农业、军事文化相结合的课程,如秋野歼敌、教场练兵等。

童心梦园:通过高科技手段营造出如同梦幻乐园般的场景,引导儿童的想象力无穷延伸,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儿童可在此尽情的嬉戏游乐,家长则可在边上分享他们的快乐。

动物运动会:类似湖南电视台“爸爸去哪儿”中的场景,可设置小猪运动会、小羊、小牛等动物运动会。

2、教育科普类

农科奇观:农业科学知识和生态知识普及为主,通过将农业中的科技知识融入景点、活动、解说等,让游客在愉快的体验中获得知识。

奇幻工坊: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泥塑作坊,供游客自己动手制作一些蕴含农业科技的小物件,如农具、陶瓷、渔具等。

科普长廊:打造一条科普长廊,沿线布置各种科技展板、科普模型、科普场景等,游人可一边流连于美丽的田园风光中一边了解农业科技知识。

3、休闲度假类

耕读农舍:并在耕地边布置简易农舍,游客可入住体验古时人们晴耕雨读的意境,在山环水绕的优美环境中感受乡村的生活。

露天营地:专为喜欢野外宿营的游客提供的场地,满足游客不同的需求。 荷香村:由鱼塘、荷塘、养殖体验区等组成,游客可在荷香的弥漫中悠闲的垂钓,品尝新鲜莲藕;小孩子则可到养殖体验区认养小羊羔或小兔子,通过与小动物的亲密接触获得无穷乐趣。

4、养生康体类

茶道鉴赏:观赏茶道表演,在清风中悠闲的品茶,品味人生的哲理,体验“禅茶一体”的意境。

养生馆:通过引入中国传统的养生文化,为游客提供养生休闲和娱乐活动,加强对养生文化的宣传。

5、产品展销类

奇趣蔬菜园:大型的温室中展示奇趣蔬菜园,种植以高科技手段繁育的各种瓜果蔬菜,珍稀的品种、奇异的形状让游客充分体验到高科技农业“新、奇、特”。

园艺大观:将各种有色瓜果、蔬菜进行大的色块摆放,多种颜色的辣椒、番茄、瓜果汇聚一团,营造出斑斓的图案,使游客在欣赏的乐趣中了解农产品。

果蔬创意吧:与景区的服务中心在一起,通过将各种蔬菜、瓜果通过创意将其变成艺术场景、艺术雕刻和创意拼贴等,形成别具一格的创意文化,并可吸引游客自己动手完成作品。

6、文化体验类

阳光剧场:在田野中,白天可作为集体活动的大型场地,晚上则有利用激光投射等高科技手段表现的情景剧场,情节由游客自导自演,增强趣味性。

第二篇: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浅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假日里有限的公园和风景区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休闲和旅游的需求。人们迫切需要寻求新的休闲、旅游空间,加上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发展需要,许多城市纷纷利用城市郊区的农业用地规划建设城郊型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园区,用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概念

随着都市居民休闲观光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都市农业资源开始与旅游资源进行更为广泛的“联姻”,国外有关都市旅游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形成了大都市旅游圈的地域模式理论,如美国学者Gunn提出了都市旅游的理论模型,他以城市的核心都市区为空间上的旅游中心,其外围用四个环形带来区分不同带,研究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结构布局与开发模式状区域的旅游功能和特点,并对四个旅游带的功能及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设施、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作了探索。在国内,有关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1998年,吴必虎教授首次提出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即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认为ReBAM是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2003年,周晓芳等提出了“都市农业旅游”概念,即“都市农业生产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而发展的农业旅游模式,即是将都市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以都市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等来吸引游客实现现代的新型旅游方式”。“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虽是个宽泛而笼统的概念,但这一概念的核心包括了三个要素,一是“都市(或城市)”,二是“创意农业(不是笼统的乡村)”,三是“旅游”。因此,从供给上说“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实际属于“都市旅游”的范畴,是都市旅游发展的地域空间向外扩散到郊区、周边县域与 “三农”资源相结合开发而成的新型旅游产品;从需求上说,又属于“乡村旅游”的范畴,是都市居民对自然生态、乡村风光等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以都市郊区及周边县域具有浓厚乡村风情、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等为旅游目的地的新型旅游活动。

二、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类型与客源细分

(一)按结构分,都市休闲农业大体可以分为:

1. 休闲种植业即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现代化种植业旅游。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具有较高价值的农作物品种园地,或利用现代化农业栽培手段,向游客展示农业最新成果。

2. 休闲林业指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人工林场、天然林场、林果园、绿色

造型公园等。开发利用人工森林与自然森林,发挥其旅游功能和观光价值。

3. 休闲牧业指具有休闲观光性的牧场、养殖场、狩猎场、森林动物园等。为游人提供休闲娱乐观光和参与牧业生活的兴趣和乐趣。

4. 休闲渔业指利用水体,开展具有观光、参与功能的旅游项目。

5. 休闲副业包括与农业有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及其加工制作过程,都可以作为观光副业项目进行开发。

6. 休闲生态农业建立农林渔土地综合利用的生态模式,强化生产过程的生态性、趣味性、艺术性,生产丰富多彩的绿色保健食品,为游人提供观赏和进行生态教育的场所,形成林果粮间作、农林牧结合、桑基鱼塘等农业生态景观。另外,有学者把观光农业分为观光农园、市民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休闲农场、森林旅游、民宿农庄、民俗旅游等类型。

(二)按内涵分,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 传统型观光农业 由于许多农业活动不为城市人所知.因此,展示农产品生产和农作过程(特别是一些特色农产品生产过程)会吸引相当多的城市人。如吸引游人到农村钓鱼,是各地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但要办出各自的特色。墨西哥市郊的农村每逢干塘捕鱼期,都会吸引许多城市人下塘和村民一起拉网捕鱼;而在印度海滨,人们坐在水中的木桩上钓鱼;法国农村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很多是对外开放的,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参与酿酒,亲身体验酿酒的乐趣,而且可以在作坊里品尝并带走自己酿好的酒,其情趣与在城市里买酒自然不同。这些葡萄园和酿酒作坊的旅游收入往往高出它们的葡萄和葡萄酒的销售收入。

2. 休闲型观光农业这种农业以供都市人休闲为主,它的基本特点是利用郊区的地理优势和城市的工业优势,在城市的小区和郊区建立小型分散的农、林、鱼、菜等生产基地,既为游客提供一部分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又保留一部分农业生态圈,以改善城市的生态和休闲环境。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利用楼顶、空地种植花草、果树、蔬菜等作物。一般说来,在这些地方,农作物的生长以动物粪便、绿肥等有机肥料施肥,尽量避免使用农药、化肥。意大利某市郊有一个蔬菜生产基地,每逢周末,许多家庭便驱车前来游玩。人们采下新鲜的蔬菜在自搭的灶台上煮,吃完后还可以把这些贴有“有机食品”标志的蔬菜带回家慢慢享受。

3. 科技型观光农业这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发展的观光农业:日本东京郊区有一座蔬菜工厂,里面有各式各样的蔬菜,从空中悬吊的到地面栽培的,浇水、施肥都由电脑控制,吸引众多游人前往参观并现场购买。美国某市郊建有一处微生物工厂,专门用石油废渣年产1万t单细胞蛋白(相当于用6万hm2耕地栽种大豆的蛋白质产量),游览的人可以品尝用这种蛋白质制成的食品的口味,科技型观光农业的类型和内涵都非常丰富,随着高新技术和生物工程日益渗入农业,科技型观光农业会越来越吸引人。

4. 奇异型观光农业这是利用各地自有或引进的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而建立观光型农业,主要用以满足人们寻求离奇的心理。以色列北部一个地处沙漠的

村庄,利用当地独有的沙果(一种极耐旱的水果)发展观光农业:游客可以在那里吃沙果、做沙疗(一种把身子埋在热沙里治疗风湿病的方法),一个几百人的村子每年要接待20多万名游客,其旅游收入远远在农业之上。

(三)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客源市场细分

1. 银发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市场

在世界刚刚进入21世纪之后不久,人口的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挑战。然而这对企业来说,却意味着一个藏金蕴银的大市场。这个市场被称为“银发市场”。我国70%的老年人有出游愿望,其中17%的老人经济比较宽裕,出游意愿强烈。年轻人也想尽孝心,花钱让父母外出旅游。可以说,“银发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正逐步成为休闲旅游市场的基石,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2. 都市白领休闲创意农业旅游市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中间阶层的崛起和壮大,使白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他们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均处于社会中间层次,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稳定及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生活领域引领消费潮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网络提供全天开机上班,不停地加班与不确定的上下班时间,24小时不关门的服务业,让白领的作息与工时经常“错时”,其工作强度和健康状况着实令人担忧。工作不能懈怠,健康更不能不要,于是,都市白领找到了解压方式——休闲创意农业旅游,并且越来越青睐这种新兴的休闲方式。抛去iPad,亲近自然,修身养性,孕育了休闲旅游的一片新“蓝海”。

3. 城市学生科教创意农业旅游市场

将创意农业园区当作一个教育学生的大课堂、一部百科全书,使学生从中认识自然、认识人类进步的历史、了解城乡关系,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适合城市学生这种修学需要的旅游项目,寓教于体验、寓教于审美、寓教于娱乐,是创意农业旅游开发值得探讨的问题。

4. 外国游客创意农业旅游市场

大众旅游发展到今天,人们的旅游兴趣正在分化,这是旅游走向成熟的标志。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对传统的旅游方式以及对城市观光的兴趣,开始被更为差异化的旅游需求所代替。因此,面对来自旅游城市的外国游客所进行的创意农业旅游市场开发,是改变现代城市文化单一浅薄,增强城市的综合旅游吸引力,丰富旅游者旅游经历,,提高旅游创汇能力的重要举措。

三、都市休闲创意农业发展前景与展望

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是随着城市化水平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满足城市人们各种需要的现代农业。因此,城市发展规模和城市收入水平,决定着都市休闲创意农业发展方向和水平。

根据中国国情,城市化水平还不高,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刚刚解决,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因此,休闲创意农业的发展应坚持生产鲜活农副产品、观光休闲、改善生态环境三功能相结合,根据区位特点及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确定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形式、规模和布局,建设绿色无污染型、观光休闲型和生态环境型的现代农业。

首先,要正确处理发展都市休闲创意农业与农产品正常生产的关系,既不能设想把整个郊区都开发成观光休闲农业区,因而忽视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也不能借口只满足城市对食品的需求,而不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和生态绿色农业。要从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合理安排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其次,要注意发展都市农业与全市、各县区发展旅游业密切结合,以旅游业发展带动都市农业发展,以休闲农业促进旅游业发展。三要以都市休闲创意农业为主,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城市与郊区结合。要把开发农业和保护农业结合起来,防止把发展都市观光农业演变成娱乐性开发性行为。 四要加强政府对发展都市农业的领导。特别要加深认识郊区发展农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认识农业的多功能开发及其综合效益。五要全面规划,确保重点。对都市农业的发展要在全市郊区或一个区域内全面规划,选准重要项目,集中资金,重点开发。对开发项目要注意整体规划,分步推进,使都市休闲创意农业具有丰富内容和长期的旅游吸引力。通过一个总体规划,合理解决农产品的季节生产与全年观光经营的矛盾,搭配不同季节的品种,尽量延长可观赏期。规划中要正确实行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同时要把都市农业规划与农村现代化、城市化规划结合起来。六要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发展都市休闲创意农业要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充满绿色、环境优美、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都市观光农业园区,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不同地区、不同项目,需要有不同的目标市场。要根据旅游客源市场,确定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和规模。积极发展市场农业和创汇农业。七要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广开渠道,多方筹集建设资金。要在稳定现有农业投入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财政资金、借贷资金对农业投入的比重。除农民自筹和政府扶持外,还可以通过股份制、设立基金、吸引外资等形式广开财源。建立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资机制。除生产性投资外,对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的工程,也应加大投资力度。其次科技投入,以高科技武装农业,重点实施种子工程、温室工程、生物工程、绿色工程,形成都市农业科技配套工程。建设高科技园区、高科技设施、高科技产品、高市场占有率。最后,需政府制定法规政策,加强科学管理,实行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政策。政府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对发展都市型农业的政策扶持和社会倾斜。

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是把城区与郊区、农业和旅游,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产业,它主要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体验、娱乐、购物等一种文化性强、有大自然情趣很浓的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体现了“城郊合一”“农游合一”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展望

未来,都市休闲创意农业势必发展成为一项很有生命力的新型产业!

第三篇:休闲农业期末论文 云南梯田旅游开发

休闲农业期末论文

题目:看云南省元阳县因地制宜

开发“梯田观光”

摘要: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是融合了农业的旅游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云南省作为一个旅游大省、高原农业大省,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是推进云南农业多功能开发的重要部分,它有利于优化云南农业产业结构,改善云南声讨环境;有利于拓展云南农业发展空间,促进云南农旅互动发展;有利于加快云南农民增收脱贫致富,推动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简单分析了云南省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农业资源开发和元阳哈尼梯田。

关键词: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云南省、元阳哈尼梯田

我国是个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农业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具有十分突出的开发利用价值,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既承担着供养全世界22%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稳定农副产品市场的重任,又是第

二、第三产业赖以发展的劳动力、资金和原料的重要来源,而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资源开发仅局限于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农业效率,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转变,迫切需要新的思路和举措。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多,城市居民回归绿色自然,欣赏田园风光、到乡村休闲度假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

休闲观光农业是指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融合农业和旅游业,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结合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坏人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云南是一个资源极其丰富的农业大省,近年来,云南交通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云南休闲农业的发展,并涌现出一批富有特色的休闲农业区。云南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1.观光休闲型:元阳哈尼梯田景区、多依树景区、麻栗寨坝达景区、芭蕉岭景区;民族风情型:菁口哈尼民俗旅游村景区;特色专题型:坝达梯田日出,老虎嘴梯田的黄昏。2.云南省生态农庄观光型:奇瓜异果科技园;昆明富民养生旅游区;特色农艺展示园:呈贡斗南花卉、罗平油菜花海;珍禽异兽养殖园:版纳景洪市、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元阳哈尼梯田就是云南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成功典例。 元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2013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使中国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元阳县境内全是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哈尼梯田是元阳人民与哀牢山大自然天人合一的伟大创造,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哈尼梯田从古至今始终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系统,今天它仍然是元阳各族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根本。元阳哈尼梯田所拥有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保护价值等已经引起中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和研究。哈尼梯田独特的魅力,其实更多地在于它跨越时空的多重价值展示。

哈尼梯田开发突出打造“生态、绿色、环保旅游产业”。在旅游业开发中,强化生态、绿色、环保意识,积极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环保旅游和各种新型旅游,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的元阳旅游产业。如餐饮,以地域土特产品特别是当地的绿色食品为主。住宿设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景区内尽可能限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以景区巴士或步行、马车、自行车等方式解决景区交通问题,既体现生态旅游活动的自然特色,又可以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对土特产品的开发,需要树立环境保护观念,不能把应保护的动植物资源作为特产而出售。开展生态、绿色、环保旅游业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它还能带动建筑、交通、餐饮、娱乐、通讯、商业的同步发展,可以使梯田农民从中获益。

哈尼梯田开发突出打造“原生态景观”。哈尼梯田开发的前提是科学的规划,哈尼梯田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以哈尼梯田为主要景观的元阳旅游业。梯田旅游设施建设,在保持少数民族特色、梯田景观的同时,要把新建设施的现代文明成果有机融入到梯田自然的景观中,处处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抓好梯田旅游开发的经营管理,让元阳哈尼梯田更加放射出人类文明进步的光彩。

哈尼梯田开发突出打造“哈尼梯田文化”。元阳是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境内梯田、云海景观壮丽,独具特色。文化无疆界,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以哈尼梯田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民族风情浓郁,如:哈尼族的“长街宴”、“十月年”,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苗族“采花山”,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绚丽多彩。梯田与它的主人哈尼族世代相处、和谐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习惯。

哈尼梯田开发突出打造“衍生知名品牌”。元阳叫得响的品牌是“哈尼梯田”,因为上世纪90年代初,一位叫杨·拉玛的法国摄影师或单身或携带新婚妻子几次踏进哈尼梯田,他将哈尼人称为“大山的雕刻者”、将哈尼梯田誉为“新的世界奇观”,并将所拍摄的哈尼梯田作品制作成电视专题片《山岭的雕塑家》和哈尼梯田名片在38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发行,呈现在世人面前,哈尼梯田被法国报刊评为“1993新发现的世界七大人文景观之一”,哈尼梯田开始具有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后来,在中央、省、州、县新闻媒体和游客的不断宣传展示下,元阳哈尼梯田逐步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品牌”。通过争取早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让世界更加了解梯田、接触梯田,使哈尼梯田真正成为名副其实、享誉海内外的“世界知名品牌”。

哈尼梯田开发突出打造“文明和谐社会”。促进元阳哈尼梯田的保护与开发,需要打造优良的社会环境。打造文明和谐区域社会环境:一是元阳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需要拥有一种诚信务实、开放兼容的精神状态。深刻认识哈尼梯田是前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让梯田主人重拾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尊,树立作为梯田耕耘者和拥有者的自豪感、幸福感。二是营造一个秩序井然、治安优良的安定环境。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主导作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规范好维护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营造优良的社会治安环境,让中外投资者和宾客来到舒心、住下安心、离开放心。三是造就卫生健康、文明礼貌的社会环境。通过宣传教育、制度约束、行政管理、舆论监督、道德规范等手段,多管齐下,努力提高人的素质,树立法制理念法律意识和文明道德观念。

元阳哈尼梯田,在开发农业资源的时候,因地制宜,保持特色,做到了合理可持续开发,为云南省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孙伟东,金华锋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

2.杨文洪 浅谈云南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 云南农业

3.元阳党校课题组 元阳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问题探究 中共红河州委党校红河探索编辑部

2012

第四篇:创意农业的综合开发

我国始终将农业作为立国之本,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7个“一号文件”,积极推动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和提升,但城乡发展水平仍然具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创意产业的快速升温和发展,从现代消费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创意为引领,充分挖掘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价值,实现创意与农业的有效结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创意农业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发展创意农业可以通过发掘和创新农业资源的价值亮点,从而实现农业资源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进行农产品的特色化、品牌化,高端化策划设计,从而提升区域农业价值;通过发展复合型、现代化农业,切实提高农村居民收入;通过构建地域特色农产品及农业形象,提升区域农业总体品牌价值。

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地区已开始关注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创意农业。中研智业是我国较早从事现代农业研究与创意农业综合开发的专业服务机构,我们通过系统工程的构建方法,将创意贯穿于农业生产前、中、后各个环节和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运用科学的研究手段,协助区域农业发展构筑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将农村“三生”资源转化为推动农村发展的资本,从而转变农村经济发展结构、塑造农村美好形象、提升农村区域的整体价值!

北京 东西部能源技术研究院愿为中国更多的区域提供创意农业系统性综合开发方案!

第五篇:休闲农业规划开发热潮中的土地问题何解

北京创行合一旅游规划设计院

休闲农业开发热潮中的土地两难问题何解?

——政府怕囤地盖房,开发商怕没地盖配套设施

作者:汤俊

近几年来,休闲农业成了一个香饽饽。缘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国家政策鼓励、城市和工业红利摊薄、“上山下乡”的消费热潮,大量资本下乡搞农业,规范的城市资本下乡推动了农业转型发展和提质增效。

同时,部分资本下乡项目却走了样,打起了土地政策的“擦边球”,戴着修建农业附属设施的帽子,却改变了农地用途和性质,不仅面临很大的政策、法律风险,也隐含着与原住民的利益矛盾。

说好的农业项目,为什么搞这么多建设呢?

在某地近郊,一资本下乡项目始建于2011年,业主已累计投入了3000多万元,重点以特色效益农业为基础,配套发展休闲旅游业。

但业主却表示,自己心里总是“悬吊吊”的、不踏实,原因就在于为了解决项目用地问题,项目以临时生产用房和农业附属设施建设的名义,实际建的是主题餐厅和商业经营设施,碰到了用地红线,风险很大。

据了解,这个资本下乡项目虽然签的是土地流转合同,但业主却在承包地上建起了房屋。业主说:“以前土地都是撂荒的,由于租金比较高,农户默认了修房的行为,但土地租赁有期限、农地改变用途也违规,合同到期,农民要求原貌归还土地该怎么办?土地执法部门来查处,要求拆掉房屋,又该怎么办,这些我们心里都没底。”

创行合一旅游规划院表述,一个资本下乡项目也是“戴”着建农业附属设施的帽子,其实搞的是永久经营性建设。项目业主说,公司搞休闲垂钓观光农业,要想赚钱,厨房、餐厅、住宿设施也是必须配套的。但现在农业项目用地难,基本批不了建设用地指标,就只能打“擦边球”。

还有的资本下乡项目为了突破用地限制搞变通,如修建水泥柱,将建筑物从地方腾空,使项目看似满足政策规定的建筑不破坏耕作层的要求;有的则修建所谓的阳光餐厅,其中保留一定的绿地、水塘,看起来好像没有改变土地用途;有的则修建木屋,如果被查处,也可以低成本拆除„„这些都是规避监管的惯常做法。

不搞旅游项目,你让我怎么赚钱?怎么维持运营做大做强带动一方?

“搞特色效益农业,就不能光就农业说农业,要发挥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等功能,延长产业链、挖掘附加值,都需要建设配套用房和设施,但农业建设用地管控严格,如果触碰红线,风险很大。”

北京创行合一旅游规划设计院

在一些地区,资本下乡用地违规现象之所以多发,既与项目投入不规范,为谋取利益故意触碰用地红线有关,同时一些合理的配套建设用地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也使部分项目不得不“绕着政策走”。

在城市近郊农村,用地资源更是紧缺,不少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就反映,发展都市农业,需要建设乡村旅游、农家乐等配套商业和服务设施,但目前农业附属建设用地紧缺,影响了“一三产业”互动效应。

在某花卉种植大县,一家专业合作社流转了近200亩土地种植花卉,为了延长花卉保鲜期、错季销售,合作社曾打算修建占地2亩的标准化冻库和附属用房,但在申请用地需求时,发现这些设施无法办理产权证,因为担心资金投入没有政策保障,合作社终止了项目建设。

根据相关规定,农业结构调整,可以允许在农地上建设一定数量的临时生产用房,不办理产权。但什么是临时?临时期限有多长?都没有明确规定,各地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随着农业投资体量越来越大,用地矛盾可能会越来越多暴露出来。

必须持续深化改革,破解法律、政策障碍,农业部下发《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

在现阶段,为资本下乡出台专门政策十分必要,一方面凸显政策的“规范和引导”作用,设定耕地保护、产业准入、环境保护、农民利益分配等底线,要求城市资本遵循产业发展规划要求,明确经营方向,避免资本对小农的挤压。另一方面,也要在土地、税收、金融等领域为城市资本规范下乡创造条件,联动城乡产业发展,实现城市资本与农民共建共享共发展。

从具体政策举措来说,可以在严格集体建设用地用途管制政策,严格按规划批准使用,进行严格用地审查,防止资本下乡借此占田围地造房,搞变相的房地产开发、销售,同时推动城乡规划全覆盖,协调农业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规划,明确城市资本下乡参与各类建设的合理空间,适度考虑农业项目建设用地合理配套需求,配套合理的建设用地指标,支持都市农业发展。

2015年9月份,农业部下发《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将“明确用地政策”,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对农民就业增收带动作用大、发展前景好的休闲农业项目用地,各地要将其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优先安排。

根据《通知》,支持农民发展农家乐,闲置宅基地整理结余的建设用地可用于休闲农业。鼓励利用村内的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休闲农业,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发展休闲农业。鼓励利用“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发展休闲农业,对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利用“四荒地”发展休闲农业,其建设用地指标给予倾斜。另外,还将加快制定乡村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条件依法从事旅游经营的管理办法。而作为力挺“休闲农业”的一份文件,《通知》亦提出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增强休闲农业O2O能力。

北京创行合一旅游规划设计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六一活动安排下一篇:小学群文阅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