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汉杂志汉口租界

2022-08-27

第一篇:大武汉杂志汉口租界

寻找大武汉...

2007-10-29 21:09:13 来自:Mr.宋的BLOG

大武汉,天元之位的地理位置,通江达海的九省通衢。

张之洞时期的武汉声名鹊起;孙中山先生“要把武汉建成纽约、伦敦之大,要建设成东方的芝加哥”;“一五”“二五”时期的“武汉制造”响誉全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开风气之先。

而如今,武汉的综合经济实力,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三四名滑落到10名开外,武汉甚至被东莞、无锡等二三线城市所超越。

曾经的大武汉哪里去了? 曾经的大武汉

武汉曾经的兴盛,一直跟随国家命运的指针在走。无论是张之洞推介的“湖北新政”,还是毛泽东领导下的“赶英超美”,都把武汉放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位置。

武汉城市的发育比较久远。现代考古证明,远在商代中期,武汉就萌芽了城市,这个地方在汉口以北20公里处的盘龙湖边,又称“盘龙城”。据考证,盘龙城是长江地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城,其主要功能是军事、物资的中转。

不过,直到2000多年后的明成化年间,因汉水改道,汉口小镇才开始形成规模。在江汉平原物流的滋润中,明末清初,汉口已发展成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而武汉真正在中国散发异彩,却是它与国家命运相关联的时候,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几个重大转折点,武汉展现出了其作为大武汉的中坚力量。

张之洞18年经营:启动武汉近代化列车

光绪十五年,也就是1889年11月25日,刚刚从两广总督卸任的张之洞,从粤秀轮上迈出,踏上了武昌司门口的土地。此时的武汉,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新总督的到来,会揭开它崭新的一页——武汉近代化列车开动了。

作为“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张之洞督鄂18年(1889~1907年),使武汉一跃成为晚清洋务重镇——超过广州,与天津争胜,直追上海的全国最大的现代工商文教中心之一。

建于武汉的汉阳铁厂,在当时不仅是中国,而且是全亚洲的第一家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比日本第一家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八幡制铁所早了7年;建于汉阳的湖北枪炮厂是仅次于上海江南机器局的大型兵工厂,成为近现代中国陆军装备(如七九式步枪,俗称“汉阳造”)的主要生产基地;建于武昌的“纱布丝麻四局”则是仅次于上海的现代化纺织工厂系列。1895~1913年,在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数量中,武汉排名第二,创办资本额亦位居第二。

“九省通衢,得水居中”。武汉市1862年被批准设立江汉关正式开埠。在随后的60多年中,内陆的武汉口岸,与上海、天津、广州三大沿海口岸对外贸易额比较,武汉曾42年位居第二,18年位居第三,其中1906年,武汉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12.04%。与繁荣的对外贸易配套发展的驻汉洋行曾达250家、华商70多家、报关行130多家;12个国家在汉设有领事馆;直接对外转递的邮政支局遍设武汉三镇,达24处,成为全国四个国际互换汇票的互换局之一;为进出口商品进行检查检验的汉口商检局不光在鄂各地,且在临省设有分支机构。以汉口为起点的京汉铁路,是纵贯中国南北的第一条铁路。加上后来修建的粤汉铁路,构筑起武汉在中国独一无二的水、铁运输的枢纽地位,武汉在中国经济地图上的“天元”地位开始确立。

武汉还成为华中最重要的文教中心,以武汉为出发点的湖北留日学生数量曾高居各省榜首。以武汉为主要基地的湖北新军是晚清军制改革的模范,是屡次“秋操”的冠军得主。

张之洞的苦心经营使武汉成为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明星。

不过,战争结束了武汉的黄金时代。1926年开始的北伐革命,再加上1938年作为陪都时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武汉的工业企业或大量内迁,或遭战火摧毁,武汉工业刚开始繁荣就凋谢了。

更重要的是交通格局的改变:川沪得以直航而西南各省从此出武汉商业势圈;陇海铁路的通车,西北各省也渐渐脱离武汉商业势圈;而粤汉铁路的开通,在某些方面也造成湖南与武汉的离心倾向,湖南随即向广州靠拢。

如此一来,随着历史的变迁,武汉的贸易总额排名从19世纪末位居上海、广州之后的第三位,下降到1931年的第10位,武汉的经济首都称号开始黯然失色。

建国20年:“武字号”成就武汉现代工业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先后三次畅游武汉长江,在他的有生之年总共16次在这里搏击江水。武汉这座城市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分量,可见一斑。毛泽东对武汉的偏好,令这个城市加速了从战乱中复兴的速度。

“一五”期间,根据工业建设的基本任务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思想,国家重点建设由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其中建就有7项在武汉,包括武汉钢铁厂、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锅炉厂、武昌造船厂、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等。这些被武汉人亲昵称作“武字号”的大型国营企业,奠定了武汉引以为傲的工业基础。

“武字号”为武汉带来了荣耀和财富。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钢铁和机械一直是武汉经济的支柱,“武字号”每年上缴国家的利税约占武汉市利税总额的1/3。

1955年9月,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开工,1957年建成通车,打通了京汉、粤汉铁路,“天堑变通途”,大大促进了南北物资交流。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在中国运输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从此由水运时代真正进入铁路时代。

1965年开始的“三线建设”,武汉更是受益匪浅。按照当时主管全国计划工作的李富春的思路,“大三线”大致是以甘肃省乌鞘岭以东、山西省雁门关以南、京广铁路以西和广东省韶关以北的区域——30多年后以广东、上海、北京为中心的三大经济圈,显然都被圈在了“三线”之外。而武汉却在这场“工厂再造”运动中,收获了包括中国第二汽车厂、葛洲坝工程、武汉青山火电厂在内的一批国家级大项目,武汉这座工业重镇的经济地位更加稳固。

与此同时,从“三线建设”中成长起来的成都、重庆等工业城市,使西部经济走上工业化轨道,从另一方面又加重了武汉的物流枢纽地位。

“三线建设”工程对国民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虽然使上海、广州、天津这些传统工业城市边缘化,但同时又打造了一批“新兴工业城市”,而武汉更成了计划经济的“宠儿”。正如有人分析的那样,当时“大武汉”名头的得来,正是在这种国家资源分配的计划结构中所累积起来的精神财富。

改革开放初:“汉正街”名扬全国

1989年,一部叫《汉正街》的电视剧在全国各大城市热播。汉正街,这个积淀着500年历史风尘的商品集散地,成了大武汉的城市名片。

这得益于1979年武汉在全国率先宣布“敞开城门”,对外开放了中国第一个小商品市场——汉正街。而整个80年代,武汉创造出了中国众多的第一!1983年3月,武汉洗衣机厂招标采购零部件。这个新中国的“第一标”,打开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缺口”。1984年5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批复了武汉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同时作出三项规定: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单列,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中央、省属企业下放武汉市管理。此项改革成为国内省会城市第一家。同年6月,在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之后,武汉市委、市政府做出“敞开城门,两通(交通、流通)突破”的决策。

当年6月29日,时任武汉市市长的吴官正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武汉三镇彻底敞开,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公私,提供24万平方米的土地,供国内外客商开发投资。武汉市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拉开了帷幕。

1984年8月,武汉在全国大城市中率先放开蔬菜市场价格。一度被扭曲的价值规律重新发挥作用。1984年11月,德国人格里希出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这是西方专家第一次执掌中国企业。1987年12月,武汉在国内率先提出“科教立市”。这一创举在全国被不断“复制”和“放大”。1988年5月,武汉市企业兼并市场开业。这是我国最早的企业产权转让市场……改革激活了武汉这座城市,“荷花洗衣机”、“莺歌电视”、“蓝波-希岛空调”、“长江音响”、“茂记名鞋”接连冒出。

“货到汉口活”,“买全国、卖全国”是对武汉作为商品集散地的生动写照。几年的功夫,汉正街这个仅有100多家个体商户的窄小街巷,便迅速成为延伸10多个社区、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辐射全国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并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小商品流通领域的深层次革命。到1991年,全国评出的百家最大零售商场中,武汉独占7家,雄踞全国之首。1992年,中国商业第一股——武汉大型国有企业武汉商场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标志着武汉“两通”起飞战略达到一个新高度。随后,中商、汉商、中心百货、六渡桥相继上市,一个城市拥有5家上市商业公司,全国少有。挤上资本市场这趟快车,武汉商界意欲改头换面。开设超市,业态创新;连锁经营,凸现品牌;扎堆聚集,打造规模。武汉的商业,一时间红红火火。武汉的“两通”战略达到巅峰。

可以说武汉的兴盛,一直以来是跟随国家命运的指针在走。无论是张之洞推行的“湖北新政”,还是毛泽东领导下的“赶英超美”,都把武汉放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位置。不过,在武汉的这两次盛开当中,却有着鲜明的国防味道。因此当国家的目光移开,当经济发展成为主角,而内生的力量又不足以支撑这特大城市的机器运转时,武汉便不可避免地落后了。

芝加哥的他山之石

武汉不仅在地理、区位上与美国芝加哥有相似特征,在经济产业布局方面,也有相似之处,例如钢铁等工业比较发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武汉的自身特点向芝加哥取经,可以获得良好的借鉴作用。

芝加哥是美国的一个老工业城市,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其最辉煌的时期。20世纪初,中西部已是美国最大的谷物和肉、乳产区。五大湖地区煤、铁资源等的开发,使芝加哥迅速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和交通、工业中心,商业和金融业也日趋繁荣。

从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世界经济结构的大变动,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芝加哥也经历了城市衰退,人口流失,经济困难等各种城市问题,其时间长达近40年之久。到90年代,芝加哥终于完成了经济结构多元化的调整,实现了复兴,成为了经济全球化中的一个重要结点和一个重要国际城市。

经过科学规划后的芝加哥已成为美国最大的交通中心,有3个机场,84个码头,32条铁路干线,3条贯穿市区的州际高速公路。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工业、金融和商业中心之一,年生产总值达3300亿美元。制造业涵盖食品加工、印刷、金属铸造、机械、电子仪器、化工等领域。在成为美国的水运、铁路、航运交通中心以后,芝加哥又在信息时代“领先一步”,成了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中心、最大的光纤通讯中心。目前正在建造的“星光中心站”(Starlight)是下一代的电子信息交流系统,而芝加哥将成为这个系统的中心。近10多年,芝加哥服务型经济急速上升,商务服务业就业岗位已经超过纽约。其航空客运量、商务服务就业量、物流量、会展客流量均高居全美榜首。凭借着多样化经济、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的优势,芝加哥已走出产业结构升级所伴生的阴影。

丢失的大武汉

武汉象一个没有坐标的城市。现代与原始在这里融合,先进和落后在这里交织,武汉成了一个大门紧闭、门槛已弃的初级开放城市,“城市病”和“乡村病”俨然并存。

有人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毫无疑问,武汉的开始是让人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但是,好的开头只是成功的一半。

兴衰,似乎就在一夜间。

起得早 醒得晚

2000年的一项排名,让“天下第一街”汉正街遭遇当头一棒:汉正街从全国十大批发市场的“老大”退至“老八”。20年前,浙江义乌市场,销售额仅是汉正街的45%,而在20年后,义乌市场销售额已是汉正街的3倍。

而它的兴衰正是武汉变迁的缩影和写照。

1984年,武汉工业总产值还位居全国第四位,尚有75个国优名牌产品驰骋大江南北。到2003年,从城市综合竞争力来看,武汉市排名已经落后至第16位,到2006年已下降至第22位。

莺歌电视、荷花洗衣机、希岛冰箱、长江音响,这些曾经令武汉人引以自豪,而且在全国也叫得响的品牌,相继淹没在无情的商海浪潮中,并从此销声匿迹。一大批老“武字号”中央企业苦苦挣扎,小“武字号”市属企业几乎全军覆没。

武汉的服装企业有1600家左右,年产值超过70亿元,从业人员达20多万,在业内形成了“汉派服装”概念,但惭愧的是,至今没有一个名牌能与杉杉、雅戈尔相提并论。

本可以依托汉正街的前店后厂发展武汉服装制造业,可武汉人因小而不为,结果汉正街有了前店而没了后厂,汉正街这一得天独厚的品牌风光不再,汉正街文化由此败落。

武汉的教育科研实力在全国排在京、沪之后的第三位,然而武汉的高科技产业却较少享受科教优势和人才优势的阳光雨露。当北大系、清华系、中科系高科技企业在股市上呼风唤雨的时候,武汉高校的科技产业化之路却如蜗牛一般爬行,名扬天下的武汉大学也没有一支股票上市。以武汉邮科院和长飞公司为龙头的光电子与通讯产业虽然技术力量在全国处于一流,却因起步晚,而落在华为、中兴等国内通讯设备商的后头,未能成为龙头老大。

武汉基本上没有面向世界市场的产品,外商投资的目光较少瞄准武汉,在境外资本大举进入中国的时候,武汉却是门可罗雀,异常冷清,全球500强企业仅有30余家小规模进入武汉。

武汉是中西部的金融中心,却没有通过大规模的资本运作推动城市和产业的发展。武汉国有企业的改革与改造始终在等政策要资金,完全未能利用资本市场的“四两之力”拔动产业发展的“千钧之鼎”。二十年来武汉基本处于贫血状态,走得跌跌撞撞。

与政策擦肩而过

发展战略非均衡论,一直是专家学者们分析“中部塌陷”和武汉退步的一个相对一致的观点。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央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80年代末倾力打造长江三角洲,90年代中重点建设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90年代末实施西部大开发,2003年又提出了振兴东北,“所有的政策措施似乎都与武汉有关,也似乎都与武汉擦肩而过,武汉成为政策边缘化城市。”一位长期生活在武汉的学者对记者说。

探讨武汉这20多年来的衰落,不能脱离开中部塌陷的背景。“中部是被遗忘的角落”。

确实,这么多年来,国家每设立一个经济特区,每实施一个区域发展战略,也一定会给予一系列配套的优惠政策。 “ 中部崛起战略”是国家最后一个提出来的区域经济战略。“或许如果不是中部发展严重滞后,己成塌陷之势,说不定还要继续被遗忘下去。”采访中,一位多年生活在武汉的老教师略带情绪地说。

回顾1979年以来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实施过程,就是中部、湖北和武汉被不断边缘化的过程。武汉的命运其实正是中部地区命运的一个剪影。

而这个政策性的宿命,被认为是中部塌陷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一批以深圳为代表的四个经济特区和第二批以上海为代表的14个沿海城市以及海南岛的开放,给武汉带来的负效应是明显的——在经济资源配置过程中,内地各种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技术知识资源向沿海开放城市流失。内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相应显著下降。

“优先发展东南沿海城市的‘大政策’,让近代史上最早开埠的中部核心城市武汉,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迟了十几年。”

虽然目前还存在中部经济这个名词,但中部诸省之间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联系似乎正在解体——江西在加强和浙江、福建的经济联系,湖南主要是融入大珠江三角洲,安徽与江苏、上海频繁往来接触。湖北和河南则是依旧徘徊。

一边是东部大都市圈的快速发展,其中心城市强大的辐射作用为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高速引擎,创造了一个整合全区域资源、快速提高竞争力的平台,成为“中国制造”的主力以及技术和制度创新的中心,极大地提高了东部地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一边是中西部地区不仅缺乏大都市,而且还缺乏构成都市圈必需的中小城市群落,没有形成健康的城市生态群,难以带动和整合区域的资源和优势,也难以形成连接整个地区的产业链,变成了个别优秀大企业单打独拼,难以依托区域整体竞争力成长的艰难局面。比对搭乘政策快车道的东西部地区,武汉想要恢复从前的地位尚且须拼死一搏,更何谈超越。

在体制改革的问题上,武汉也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只顾人员多、包袱重、装备落后、附加值低等因素,认识仍是制约武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早在1984年,“成本控制论”就在武汉几家企业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它被扣上一顶“反马克思主义”的帽子、无奈退出改革舞台时,武汉似乎也无人惋惜。而当它作为“邯钢经验”再放异彩时,却又有一批批的武汉人回过头来回去邯钢取经。

1995年率先提出资本营运的武汉,营运成功的实例寥寥无几。几年之后,不少的武汉人反而在浙江和广东体会到了资本营运的真谛。

国企改革中的阵痛在武汉表现得尤为明显。作为老工业基地,“武船”、“武钢”“武锅”等武字当头的重工企业成为几十年

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相当一部分老国企处境艰难。

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没有了,技改拨款、利税返还等政策早已也一去不复返,当政企分开,真正断奶被推向市场的时候,许多企业显得一筹莫展。

洗牌、淘汰也成为必然。

“九头鸟”与“码头文化”

如果说政策天平的倾斜是武汉乃至整个中部地区一蹶不振的外在原因的话,那么人文因素则是影响武汉发展的潜在阻碍。

在去过和没有去过武汉的人眼里,武汉和武汉人的口碑都是贬多赞少。曾经一度有人戏称“鄂”字有两个口,好争吵、告状、拆台;人有两只耳朵,兼听则明,但“鄂”字只有一只耳朵,只爱听好听的,好大喜功,形式主义猖獗:“鄂”字下面有一个“亏”字,结果湖北的干部、群众都落得个吃“亏”。持此论者,也曾有人对中部的文化背景作出这样的诠释:缺乏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敢为天下先的文化氛围,内在的文化品格中有太多的“小富即安,不求进取”,不拘小钱、小事、小节的草根品格,让中部人染有浓郁的劣根性。这种劣根性表现在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欺生排外、恃勇抖狠,对人缺乏信任和宽容,防范心理重,耍小聪明,精于算计。但聪明反被聪明误,占了眼前的这点小便宜,最后却吃了大亏。武汉人的这种性格形成缘于历史上形成的码头文化,汉口是个大码头,汇聚八方人流,三教九流,鱼龙混杂,骗子众多,要想立足必须百倍小心、高度防范。

武汉人外号“九头鸟”,贬义居多,欺生狡诈,导致外地人不敢也不愿同武汉人打交道,不愿到武汉来发展。不光外地人对武汉印象不佳,就是武汉人自身亦对武汉人评价不高。

谈到武汉的治安现状时,在武汉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著名作家胡发云告诉记者, “在我小时侯很难听到杀人放火之类的凶讯,可是现在的《楚天都市报》每天都有死几个人的报道,六毛钱死一个人,两句话死一个人,一把牌死一个人……市民看得都不要看了,如此没有安全感的城市又怎么吸引人才和投资呢?”

胡发云分析到,武汉象一个没有坐标的城市。现代与原始在这里融合,先进和落后在这里交织,武汉成了一个大门紧闭、门槛已弃的初级开放城市,“城市病”和“乡村病”俨然并存。昔日的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今天更像一个为他人作“嫁衣”的裁缝。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汉是个大码头,各色人等聚集的环境造就了武汉人的江湖气,更重要的是,它虽然在地理上位居中国中部,却远离政治中心,很少受到庄严典雅的庙堂束缚,因此,武汉人在保有一种楚人灵气的同时,也保有了一份楚人的蛮气。

“在城市的发展问题上,武汉人鲜少有主人翁的意识。”这一点从武汉的地理格局和成员构成可以解释。“大武汉”盛名远播的20世纪初叶,武汉的面积只有60平方公里,人口也不过百万。现在的武汉市,是市管县后的区划膨胀。在武汉,小商小贩随处可见,进城民工街头揽活;擦鞋女工结伴成群,交通主道经常塞车;高楼大厦林立之间,棚户老屋大煞风景。

世俗文化尚且只是从生活环境层面将他人拒之“市”外,作为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大量科技人才直接因武汉创业条件艰难和发展前景黯淡而“东南飞”。从1992年开始一直到上个世纪末,武汉出现了严重的人才外流和科技成果外流。教育、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死结尚未解开,致使这一重大优势并未给武汉带来应有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经济发展弱则人才外流,没有优秀的脑力资源又直接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整个城市的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

大武汉,何以称大?

寻找大武汉

一个月前落选第三批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虽然“申新”失败,但是武汉突围的决心却丝毫没有动摇。

突围,或者窒息而死。

4月10日,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正式成立,这是国家继2000年设立西部办,2003年设立东北办之后的第三个区域战略办公机构,标志着中部地区崛起进入更具操作性的实质性实施阶段。

开题 从机遇开始

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给武汉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令沉寂的武汉重新活跃起来。在最近公布的《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文件中,武汉首次提出“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的蓝图。随后,武汉又提出“武汉新区”的概念。

武汉的优势依然存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居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前列;科技教育发达,科教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财政收入去年502亿元,2007年直奔600亿元;工业基础雄厚,并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以光电子产品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汽车业和钢材制造业居全国前三位;与沿海城市相比,武汉商务成本较低;地理位置居中,腹地广阔,交通通讯便捷,市场容量和辐射能力巨大…… “随着富士康和中石化80万吨乙烯等六大百亿产业和大项目落户武汉,武汉对圈内其他城市的产业带动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这些优势,单项存在于某个城市不稀奇,但这么多优势同时集中在一个城市,罕有而珍贵”,赵凌云认为,“关键的是,在过去的20年中武汉是在不断的积累,等到适当的时机这些综合优势将会集中体现。”

武汉房地产在现代中国房地产发展的篇章上一直比较沉默的。但是2007年“城市·观点论坛中国行”第一站却选择了武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武汉的经济、城市与房地产都有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和其他中部城市类似,武汉房地产也处于市场发展的早期形态,商铺、写字楼或者其他建筑综合体的市场占有率和住宅相比仍然较小。此外,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能力也深刻影响着武汉房地产的未来,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梦想的市场。” 耀江神马实业(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锦汉对记者说。

武汉西郊昔日的大农场———东西湖区在武汉只是一个小区,但却提供整个武汉市场90%的啤酒、70%的牛奶、50%的方便面、40%的碳酸饮料。“东西湖农业基础优势和江汉平原腹地的原料及市场实力,周边近400平方公里的大型农场群是其上游资源。”,刚刚忙完与三江集团签订投资开发协议仪式的武汉东西湖区长晏蒲柳告诉记者, “我们在培植支柱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同时,还积极发展物流产业,并高起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东西湖区政府将对天河机场开放物流信息平台,并在区内建立航空物流“一站式”服务运营模式,积极吸引和推介国际、国内知名航空物流和保税物流加工企业在东西湖区落户.现在东西湖区已成为武汉市三大经济增长极和城市布局的三大产业带之一。

汉正街也在重塑自己的形象。2005年9月28日,“汉正街复兴联盟成立大会”举行,6家开发企业与汉正街管委会共同结成汉正街复兴联盟,并庄严签署《汉正街复兴宣言》,重振“天下第一街”,试图以新一轮商业地产开发擦亮汉正街这块金字招牌,其最激动人心的口号莫过于“传承一个500年,再续一个500年”。

突围 从城市圈开始

7月1日,由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改革司司长孔泾源带队的考察团飞赴武汉。10天之后,武汉市市委书记苗圩揭开了武汉方案的神秘面纱。苗圩透露,武汉申报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打城市圈牌。

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牵头编制完成的武汉城市圈总体发展规划将于7月29日在北京进行评审,这是最后一个编制完成的中部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区域间的经济竞争已演变为城市群间的竞争。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 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它包括了武汉及湖北省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 个周边城市。这里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我国中部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整个圈层将会强化主城武汉的综合实力。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伍新木教授,是武汉角逐“新特区”的积极支持者,从2003年起,伍新木就担任《武汉城市圈发展研究》这一课题的首席专家。他表示,武汉城市圈起步早,已经作出了规范权威的规划,“若能列为国家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经验、道路、模式、体制机制的普适性、示范性意义会很大”。他认为,“新一轮的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摒弃了之前传统建特区,给政策、给优惠的办法。新的试验区,没有政策上的倾斜,更多的是体现企业和民众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

他还对记者说,随着圈内产业融合步伐的加快,城市圈产业格局将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集群化趋势,武汉的集聚效应会大大增强,随着周边8市一批企业的总部或营销总部搬到武汉,这种“工业双迁”的模式,使“总部经济”和“工厂经济”产生分离,将刺激原有封闭的各城市政府行政机构。

也有专家指出,由于武汉城市圈中其他八城市规模太小,武汉城市圈应该以更加开放的的姿态,积极与其他城市和地区合作,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争取经济良性快速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武汉城市圈不仅仅是囿于湖北省之内,而是成为中部的制造业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教育科研中心,与其他中部的城市一起构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破局 从高端路线开始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中部崛起主要在于依靠接纳从东部地区转移过来的产业,或“东引西进”。但事实上,尽管湖北省、武汉市都为之付出了极大的热忱与努力,东部地区的产业并没有预期中的那样向中部转移。

“东部的产业转移被湖南、江西安徽所拦截。国家入世后,西部地区的人力优势又比中部地区明显,环境容量也比中部地区大。”在探究武汉今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时,赵凌云如是说,“由此产业资本直接跳过武汉甚至湖北这个区域,武汉发展遭遇‘东抢西夺’的困局。”

“未来武汉的商机,当属服务业和金融业两块领域最有前景。”

高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高端服务业发达程度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如今的武汉,走的是一条“增量式发展”的道路。武汉在招商引资方面要走高端路线,占领高端资源。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引进产品内容上,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2006年,武汉市被国家认定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成为中部地区惟一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武汉市政府决定每年设立1亿元专项基金支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今年4月10日-11日,在武汉召开首届“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与合作国际论坛”上,10多家与会的世界500强企业表示了入驻武汉的意向。而且世界最大的IT服务外包巨头EDS正式入驻武汉光谷,将其全球第四个服务中心设在武汉,成为继IBM之后,又一个把全球外包服务中心设在武汉的跨国外包巨头。而排在这两家公司之后的,还有微软、英特尔、西门子等大部分企业。

再问大武汉

武汉的确重新翻开了一页,并且有一个不错的开头。

但是,冷观武汉的发展,依然并不那么乐观。

例如武汉引以为豪的几大优势,放在当前的全国乃至全球的范围来看,这些优势并不是多么突出。如今,中国的大中小城市介绍投资环境,似乎都离不开交通,“通江达海”、“贯通南北,联结东西”的也不少,即使偏远的城市也千方百计从“两通(交通、流通)突破”。

当今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立市之本,人才争夺战更为“白热化”。被视为城市支柱的优势产业,钢铁、汽车、石化、烟草、光电子等,都不能简单称之为“人无我有”了。

具体分析武汉城市圈的城市产业构成,不难看出圈内各城市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武汉首位度过高,城市圈出现断层结构。至于城乡二元结构、传统的增长方式、环境和资源压力增大、社会转型过程中矛盾高发,自身政府管理效率不高、企业家创新意识不足、市场诚信氛围不浓等更是潜伏着的矛盾和隐患。

同时,武汉还面临着中部其他中心城市强劲发展态势的挑战。特别是分别位于武汉城市圈南北的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动作更大、发展更快,成为武汉城市圈强劲的竞争对手。

我们看到,光谷、汽车城和钢城构成的稳定铁三角正撑起武汉新世纪的天空。相对于中部其他任何一座城市,总部经济成为武汉最具有自身个性的一张“王牌”。这张牌对武汉的产业升级、城市地位、综合竞争力等诸多方面都会带来质的提升,进而可以全面带动武汉城市圈。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副牌武汉能够有多少胜算呢?

2006年五个城市主要经济指标项目

广州

深圳

杭州

重庆

武汉

人口(万人)

975.46

846.43

666.31

3144

818.84面积(平方公里) 7263

2050

16596

82300

8494.41GDP(亿)

6068.41

5684.39 3440.99

3486.20

2590.00可支配收入(元)

19851

22567.08

19027

11570

12359.98

第二篇:落户大武汉!各种落户方式全搜集

编者按:落户是亿房网友们咨询购房指南频道一个最热的关键词之一,落户武汉,是许多在武汉生活工作的人一直追求的。那么,武汉市户口究竟有些什么好处,引得这么多的人都想落户呢?落户武汉,买房当时是大多数人的选择,除了买房,是否还有其他可以实现落户武汉梦想的方式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搜集一下落户武汉的方式。

外地人购房落户武汉的标准

集体户口咋落户武汉

其他落户武汉方式全搜罗

首先,武汉市户口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很多人都想通过购房等方式落户武汉,那么到底办理武汉户口有哪些好处呢?笔者咨询了武汉市公安局、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中心、湖北人事代理网、武汉市人才市场等单位。据介绍,在武汉,有武汉户口和没有武汉户口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有诸多不同之处。

影响最大的还是子女的教育问题,这也是绝大多数人要落户武汉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外地生源就读武汉中小学,除了要按照其户籍所在地的杂费标准交给学校外,还需另交一笔不菲的择校费用。如果外地生要在武汉就读省、市、区3个级别的高中,分别要交4万、3万、1万元借读费用,同时学费照交。影响最大的是今后的高考,按照目前的政策,考生必须要回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由于各个省份的教材有区别,考卷也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各省份录取分数也不大一样,如果到了高三才回原籍考试,会影响考生的正常发挥。

“如果是武汉市户口,不论在何种类型单位(包括私营、三资或民营企业)工作,其合法权益、应有的社会、政治待遇和人事服务都得到保障,例如保留干部身份、转正定级、工龄连续、国家规定的档案工资调升、职称评定、出国政审、党团管理、代办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各种证件年审等等。”武汉市人才市场工作人员说。

户口对结婚手续的办理也有小影响。持本地户籍男女结婚,要携带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如果双方户籍所在地不同,在男女双方的户籍所在地都可办理。

户口还会影响计生。小孩出生前的准生证,如非武汉户口要在女方户籍所在地申请。如果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员,其解决夫妻分居的结婚年限相应延长5年。同时,若在武汉生活的人士无武汉市户口,则计划生育年检工作要回原籍做。

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也有区别。目前,持武汉户籍者可享受医保、生育、养老、失业、工伤5个方面的保险。如无武汉户籍,在武汉务工的人员医保和生育保险都无法享受。

另外,只有拥有武汉市户籍的人口,才有可能享受武汉市住房公积金待遇。只有暂住满半年的人士才可申请港澳游,申请出境护照必须有武汉户口。如果没有武汉户口,很多单位岗位有户口限制,如:大型国企业、医院、银行财务方面的工作。

购房落户武汉方式大搜罗

1、外地人通过购房落户。

这是大部分外地人落户武汉的选择,通过购买符合落户条件的房屋,就可以申请落户。购房范围及对象。

(一)凡户籍不在武汉市中心城区(含江岸区、江汉区、桥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等七个中心城区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具备合法身份证明的中国公民,在我市中心城区购买住房面积在100平方米(含100平方米)和总价超过50万元(含50万元),可在住房地申办武汉市非农业户口。

中心城区农业户籍人员,具备上述条件的,可办理“农转非”户口。

(二)凡户籍不在本市和本市中心城区以及远城区农业户口人员在远城区购买住房面积超过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和总价超过30万元(含30万元)的,可在住房地申办武汉市非农业户口。

符合上述条件的住房申请人,可办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即18周岁以下子女)共3人的武汉市非农业户口。

申办户口所需证明材料:

(一)本人书面申请;

(二)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户籍证明;

(三)申请入户人员的结婚证、身份证、户口簿(审查原件,收存复印件);

(四)购房合同 (《武汉市商品房买卖合同》,房产部门提供的电子版合同须房产部门签章)、购房全额发票、房产证、土地证(审查原件,收存复印件);

(五)有两个及以上未成年子女随迁的,需出具当地街(乡、镇)计生部门计划生育证明;

(六)申请入户地派出所出具的实际入住证明(在《购买住房办理武汉市常住户口申请表》上签注);

以上所有证件、证明上的人员户籍信息必须一致。

申办程序。在中心城区购房申请入户的,在武汉市公安局办证大厅申请办理;在远城区购房申请入户的,在远城区政务中心或公安分局设立的办证窗口申请办理。【详细】

2、购房落户面积标准以什么为依据?

网友提问:我在武昌买了一套115平米,总价50万以上的房屋,合同上写的面积是115平米,但是扣去公摊面积后只有九十几平米,可以申请落户吗?购房落户面积要不要扣去公摊

面积?

专家解答:申请落户时对面积的要求会以房产证上登记的面积为准。房产证上的面积一般是指建筑面积,包括实用面积和公摊面积。商品房交房后,会有指定的测绘部门进行房屋建筑面积的实际测量,并进行登记。如果您的房屋实测面积达到100平方米,即可申请落户。

【详细】

3、集体户口购房落户

武汉市有许多高校,很多学生在读书时将户口迁到学校,毕业后把户口托管在省人才中心或省毕办,也有一些在武汉工作的把户口挂在了单位,因此,在武汉有许多集体户口。武汉市集体户口分为学生集体户口、单位集体户口和人才集体户口。这些集体户口虽然属武汉市常住户口,但是在结婚生子上却有诸多不便。比如夫妻双方都是集体户口,小孩不能落户等等。因此,很多集体户口为了孩子的将来考虑,纷纷买房,将挂靠在人才服务机构的集体户口迁至房屋名下,以便取得所在地居民户口。

集体户口在武汉市买房有限制吗?

户籍挂靠在人才市场或企事业单位的武汉市集体户口,若毕业后两年内同在汉企业签署就业协议,只需购买一套拥有完全产权的住所(新房需“两证”齐备,二手房除需房屋“两证”齐备外,还需确认原户主已将户籍迁出该房屋所在地),便可将集体户口从人才服务机构迁出,落在其所购房屋名下,并向所在辖区公安部门递交武汉市常住居民户口申请。这里所说的“拥有完全产权的房屋”,既没有面积限制也没有价格限制,既可以是商品房也可以是二手房。

武汉市集体户口落户的办理程序为:市民先到集体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户籍证明并迁出户口单页;然后到小区物业开实际入住证明;再带齐房产证、土地证、购房合同、购房发票、身份证、婚姻证明等,到小区所在地辖区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此外,挂靠在单位的集体户口,已属于武汉市常住户口。因此迁移户口不受落户政策的限制。但是学生集体户口是不能在武汉市内任意异动的。

4、武汉集体户口购房落户有两年时间限制

一般说来,对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经本人要求可将其户口和人事档案免费保留在原就读学校或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两年后,应全部将其户口和人事档案转入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根据学生意愿,学校也可以将户口转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

对于本人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可以将户口迁至单位的集体户口名下,这样购房便不受到外地人购房落户的限制。

对于户口挂靠在人才中心的集体户口持有者来说,从毕业当年的7月起,到第三年的8月31日止有两年的择业期,在此时期内,毕业生与武汉市中心城区的企业签订一年以上的合法劳动合同,凭此劳动合同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时便不用考虑购房落户的条件,购买二手房亦可。并且,集体户口迁移只能解决自己的户口问题,无法解决配偶或者子女的户口问题。

江岸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若在两年的择业期内,集体户口的毕业生没有与工作单位签订任何就业合同或者合同不符合规定的要求,若想通过购房落户武汉,必先将户口迁回原籍,再按照外地人购房落户的标准落户。

工作人员提醒,集体户口持有者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时,除了应具备申报户口的基本材料(详见:申报户口的材料和所需程序)之外,还应该出示具备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原件,申请入户派出所所出具的实际入住证明(注明门牌号码)和集体户口的户口底页。【详细】

5、买房不是落户武汉唯一渠道 其他落户武汉方式全搜罗

以上都是买房落户武汉的方式,但是现在在武汉市中心城区,100平以上的房子,动辄就要90多万甚至上百万,使得许多想通过买房落户武汉的外地人很是伤心。但有关人士表示,想要落户武汉,除了买房,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渠道。如果能满足这些规定,不买房子同样可以顺利的落户武汉。

据了解,武汉市人民政府在《武汉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方案与战略总报告》中提出,“今后,在户藉制度改革上要有突破。一是加快武汉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只要在武汉有合法居住场所和稳定工作,就可以取得武汉市户籍,之后居住达到一定年限,即可享受完全市民待遇。与此同时,将城中村的改造同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结合解决。二是放开人才(包括大中专学生)落户武汉的条件,辅之以相应的投资和就业政策,让武汉成为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的首选之地,改变长期以来武汉人才严重外流的格局。只要有稳定工作,不论就业单位是否为国有或民营,皆可落户武汉并享受完全的市民待遇。三是统一武汉城乡户口,实行社会保障均等化。”

据武汉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除购买符合规定的房产可以落户武汉之外(参见《武汉购买住房申办武汉市常住户口实施细则》),投靠是比较常见且容易办理的一种落户方式。

其中夫妻投靠必须满足:中心城区投靠方年龄35周岁以上或结婚10年以上;远城区投靠方年龄30周岁以上或结婚5年以上;投靠方限配偶及18岁以内子女的要求。60周岁以上男性,55周岁以上女性;或夫妻双方退休,一方年龄达到标准的;对因工作调动等原因在其他地区离(退)休的人员需回武汉市投靠子女的外地的父母都可以投靠户口在武汉的子女。还有子女投靠父母的情况,但是要求是未满16周岁,或不满18周岁的高(职)中学生,且限定是被投靠人的子女。另外,按照规定,父母双亡无人抚养的孤儿,无子女的孤老都可投靠在武汉的亲属。

据悉,收(抱)养的子女也可以落户武汉,但是仅限学龄前儿童、弃婴,且被投靠人女方需年满30周岁,身边无子女。

据介绍,外地来汉兴办私营企业业主、家属或业务骨干同样可以申办户口。这种情况申办人必须是私企业主、近亲属或业务骨干,且1998年7月1日后3年内累计纳税额达到30万元以上的(含30万元)。户籍不在武汉市或户籍在武汉市远城区,具有合法身份证明的中国公民来本市中心城区及郊区(东西湖、汉南区)投资兴办私营企业,且在武汉市有自己的住房,可申报私营业主及一名亲属(父母、配偶、未成年子女)或业务骨干(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

人员、营销人员或管理人员)共计2人的户口。

“军队干部家属可随军户口”,武汉市户政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但是,必须是现役军人;且是副营职或副科级(含专业技术十一级、体育七级)以上的军官和文职干部;服现役或军队服务满15年的军官或文职干部也可以办理。”符合安置部门政策条件的退伍军人或需要改变原户口性质或户口不迁回原籍的复退军人也可在武汉安置户口。

此外,符合出入境回国定居政策条件的港、澳、台及国外回归定居人员也可按规定办理武汉市户口;符合随迁条件的专业技术干部家属也可随迁户口;符合教育部门转学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可跨省市转学户口。

第三篇:武汉拍婚纱照的外景地:租界老房子

1、武汉最美湖边:

东湖外围

地址:武汉城区二环与中环之间。

门票:无。

可拍摄取景:水、茶园、木头桥、船只。

东湖婚纱照欣赏: 张毕湖

地址:硚口区额头湾村张公堤边

门票:无。

可拍摄取景:湖泊、自然风情、水上亭

张毕湖婚纱照欣赏:落雁岛

地点:东湖翠柳村特一号

门票:无。

可拍摄取景:湖水、渔船、民宿

落雁岛婚纱欣赏: 梁子湖

梁子湖区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与黄石市大冶市交界,南与咸宁市为邻,西与武汉市江夏区接壤,处在武汉、黄石、鄂州、咸宁、黄冈、大冶六市的中心地带

可拍摄取景:梁子湖、渔船、木桥、沙滩

梁子湖婚纱欣赏:

2、寻武汉最纯正的绿色植被:武汉大学

地址:武昌区八一路299号(大门不能进,一般走侧门) 门票:无。

可拍摄取景:古雅建筑、大学操场、樱花、树林草坪。

风格:怀旧校园风、复古小清新

武汉大学婚纱照欣赏:

汉口江滩

地址:武汉市区北岸,武汉港旁。

门票:无。

可拍摄取景:江水、芦苇(秋冬季)、迷宫、爬山虎、酒吧街景。

婚纱照效果欣赏: 东湖梨园

地址:武昌东湖路转盘旁

门票:无。

可拍摄取景:树林草地、东湖

婚纱照效果欣赏:

南湖

地址:武昌区建安街旁

门票:无。

可拍摄取景:树林草坪、花卉

婚纱照效果欣赏:洪山公园

地址:武昌区武珞路509号。

门票:无。

可拍摄取景:树林、林间小道、特色建筑、草坪

婚纱照效果欣赏:解放公园

地址:江岸区解放公园路42号

门票:无。

取景:树林、小路、草坪、花卉

婚纱照效果欣赏:磨山风景区

地点:东湖磨山

门票:无。(不进收费景区即可) 可拍摄取景:东湖、茶园、磨山、荷花、竹林、奇花异草

婚纱照效果欣赏:

3、武汉时尚街区大搜集西班牙步行街

地址:光谷步行街

门票:无。

可拍摄取景:人潮街区、欧式建筑、喷泉、咖啡店

婚纱照欣赏:法国街、金色港湾

地点:东风大道68附38号附近

门票:无。

可拍摄取景:旋转木马、人形木偶、外国建筑

婚纱照欣赏:

大武汉的旧记忆和新视界—江城那些旧建筑 吴家花园

地址:汉口南京路124号

门票:无。(是有人居住/办公的地方,需要事先协调好) 可拍摄取景:旋转楼梯、爬山虎、70年代室内家居和建筑。

婚纱照欣赏:汉阳造

地址:龟北路一号汉阳文化创意产业园。

门票:无。

可拍摄取景:艺术建筑、涂鸦墙、林荫小道、文艺酒吧、小资咖啡、别墅水池。

婚纱照欣赏:

爱家国际华城

地址:武昌徐东大街东北侧,武青四干道南侧,内环线旁。

费用:无。

可拍摄取景:现代建筑,特色钟楼。

婚纱照欣赏:

宜家金磐

地址:东西湖五环大道及田园路交汇处。

门票:无。

可拍摄取景:欧式建筑、特色钟楼、教堂、风情街、咖啡站台、花园小池。

婚纱照欣赏:

琴台大剧院

地点:古琴台琴台大剧院

门票:无。

可拍摄取景:琴台大剧院、月湖水景、湖上曲桥、荷花池(夏秋季)、特色花卉(春季) 婚纱照欣赏:

———— 月湖公园 ————

地址:汉阳桥头

门票:无。

可拍摄取景:露天观台、人工湖、石头长廊、各种风格建筑

婚纱照欣赏:

————

租界老房子 ————

地点:江汉路到江边

门票:无

可取景:武汉关钟楼、汉口老租界

婚纱照欣赏:

———— 龙王庙 ————

地址:汉口江滩龙王庙

门票:无。

可拍摄取景:江滩、龙王庙、沿江一号

婚纱照欣赏:

———— 晴川阁 ————

地点:汉阳区洗马长街86号

门票:无

可取景:汉阳江滩、晴川阁

婚纱照欣赏:

———— 磨山楚城 ————

地点:东湖风景区内磨山管理区

门票:40/人

可取景:楚城、古街、磨山

婚纱照欣赏:

寻那些有特色的去处

———— 汉街酒吧 ———— 有没有试过到酒吧里面拍婚照?灯光和摆设配合起来个性十足。

———— 有一个神秘的地方叫天台 ————

小时候特别喜欢跑到天台上面玩,觉得那里就是个与世隔绝的神秘之地,回忆很多,景色也美。至今还记得天台上的水泥味道和夕晒过后热烘烘的感觉。适合拍夕阳。

寻找武汉花海

探秘梦幻花花世界

———— 薰衣草 ————

地点:江夏

注:青禾专属薰衣草园。

———— 荷花 ————

地点:磨山

———— 郁金香、向日葵、薰衣草 ————

地点:磨山拍摄基地

注:为古摄影独家专属

———— 各种奇花异草 ————

地址:东湖磨山风景区沁荷苑爱情山庄

———— 油菜花 ————

湖北油菜种植面积近2000万亩,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和优质率连续13年均居全国第一。形成江汉平原、鄂东南、鄂中北三大油菜集中产区。

地点:稍微远离一点市区的菜地基本都有小片的油菜花。

如果武汉市内小片小片的油菜花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小编搜集了湖北五大油菜花集中地,绝对不比婺源的差哟~

1、荆门“油菜花旅游节”

荆门是全国优质油菜产业带的核心区域,是我省最大优质双低油菜产地,面积和总产占全省11%左右。荆门每年以“观油菜花、游春天景、享乡村乐、赏生态美”为主题展开。每年都举办“荆门油菜花旅游节”,一般定在3月下旬——4月初举行。2009年全国范围内评出了15处“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湖北荆门以4478票超过江西婺源获得第八。

“油菜花旅游节”一般在3月下旬或4月初举办,目前已经举办了四届。荆门以平原为主,油菜花种植面积大,可以说到处都是景,又到处都不是景。如果专门抱着看什么“核心油菜花风景地”的话,估计可能会失望。其实除了大片的油菜花以外还有怒放的红艳艳的桃花或者雪白的梨花,路边的各种五彩斑斓的野花也会让你的心情飞上蓝天。

线路:荆门、沙洋交通十分方便,从武汉每天有12趟火车到达荆门,车票最低的仅21元。自驾走汉口—宜昌的高速广华寺下再前往沙洋;也可以走武汉—荆门的高速直达荆门、沙洋。

2、黄冈浠水

黄冈浠水也是看油菜花的好地方,每当40多万亩油菜进入盛开花期,水乡、丘陵到处是花的海洋,空气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长江两岸沿江都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鄂东最美乡村田园风光”的浠水县洗马镇太平寨和兰溪镇,展示了浠水县油菜花的瑰丽神韵和浠水古老悠长的民俗风情,被摄影爱好者誉为中国油菜花七大最佳拍摄地之一。

线路:从武汉出发过黄石大桥,左转上长江大堤,顺江堤一直走,可以到达兰溪镇,江堤路边都是油菜花。

3、恩施油菜花梯田

在恩施的利川、宣恩、来凤,有着苍翠起伏的山岳, 层层的梯田,星罗棋布的城镇,点点的村落山寨,碧绿的清江蜿蜒曲长川流其间!在油菜花开的的春风里,从山顶俯瞰,鳞次栉比的丘陵、梯田、院落掩映在金灿灿的花海之中,构成一幅幅精彩绝美的山村水彩画。

线路:现在每天有8趟火车前往恩施,8个小时左右的路程,41—92元的票价还是很方便的。恩施—利川、宣恩、来凤的班车随时发车。

4、新洲

汉口至新洲的公路两侧,有一望无际的油菜花这种田园景色格外迷人。每一年的农历二月十五都会在新洲旧街举办鄂东最大的“花朝节”,新洲区政府花朝节筹备专题会上获悉,今年的以“百花盛会 美在花朝”为主题的第九届旧街花朝文化旅游节,将于3月17日到23日在新洲旧街街举行,也正是满畈的油菜花开得正灿烂的时候。另外,新洲双柳街等地金灿灿的油菜花沿道路两旁漫山遍野,一幅丘陵地貌的油菜风光山水画。

线路:坐长途巴士直抵新洲,再转巴士赴旧街,也有直达旧街的班车。自驾可以沿汉口堤角、武湖、施岗、汪集直达旧街。

5、南漳水镜湖三道河

南漳拥有四大水系、四十八大泉、七十二河堰、八山半水分半田构筑起它的地理特征。三道河水库,库容1.61亿立方米,座落于群山环抱之中,由“五湖”、“四峡”、“三岛”串连组成,俯视犹如一巨大明镜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山水相连,水天一色,山中有水,水里有山,油菜花盛开的时候,水库周边一片金黄,特别是三道河水库深处“尚范”,更是观赏油菜花的天堂。

线路:南漳—三道河水库—水库大坝座船—尚范;或者南漳汽车站乘坐8路公交车到东木瓜园——龙川河——尚范

6、枝江问安

问安镇在宜昌东仅30公里的枝江县内,汉口—宜昌高速公里北部。问安历史很悠久,据说曾经在这里发生过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当关羽把刘皇嫂护送到一个防止曹兵追杀的寺庙里,那个寺庙就是现在问安镇的镇政府所在地。而正因为关羽每隔半个月就来此地向刘嫂问安一次,这个地方就起名“问安”镇。当然这显然是杜撰。

问安镇的6万亩油菜花主要集中在方家畈到花庙河一带,是刚刚才被人关注起来的欣赏油菜花的地方。花期在3月20日-4月10日。枝江市的董市是一个古镇,镇老街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如今老街还留存着明清时期的传统民居、商铺作坊及历史遗迹,马头墙、封火墙随处可见,过街楼、吊脚楼、戏楼、祠堂分布其间,蔚为壮观。

花期:枝江每年3月底,还会在安福寺镇举办桃花节,上万亩的桃花盛开一片绯红,所以还可以在看油菜花的同时顺道游览。

交通:自驾可以从汉宜高速到枝江出口出,然后直接奔向问安镇。坐火可以先到宜昌再转汽车到枝江,或者直接到枝江,再转车到问安镇,从问安镇到乡下家好办了。

———— 桃花 ————

桃花开的时候,这里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满树漫红,万枝丹彩。放眼远望,宛如一张硕大无比的花毯,无边无际,耀示出粉红的色彩。寻着桃花的芬香,迎着桃花的笑脸,去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赏树染胭脂;看桃花吐艳,不失是人生的一件惬意的事了。

在湖北的平原地区,气候趋于平均,初花期:3月5日——14日;盛花期:3月15日——30日;惜花期:3月30日——4月8日。

湖北有这样几个可以拍桃花花海的地方:

1、孝感杨店

杨店是孝感市孝南区的一个小镇,自唐代即建为交通要道上的驿站,因其春时驿站外桃林芬芳,又称其为“桃花驿”。杨店镇种植桃树已有千年历史。种植桃树近二万亩,如今已被列为全国四大名桃基地之一,“春暖桃花驿,人耕红杏村”。相传,北宋文学家苏东坡途经此地,曾留下“花发颜如醉,风吹面不寒”的诗句。花期:每年三月中旬,桃花争相绽放,田间暗香涌动,景色绚丽无比。

线路:汉口黄浦路口的立交桥下,有直达杨店的班车,15分钟就有一趟,十分方便。自驾可以走京珠高速在“杨店”下即到,或者汉口—黄陂,转黄陂—孝感的黄孝公路到杨店。

2、左岭周庄

武汉市周庄村位于素有武汉东大门之称的洪山区左岭镇,背山面水,粉墙黛瓦,绿树掩映,长港围绕,花海环抱,是一座闻名百里的古文化村落。周庄有桃园600亩,每年桃花盛开时节,桃花盛开,形成一望无际的粉红色花海,远远可以闻到桃花香。届时会有大批武汉市及周边的游客来此参观桃园,欣赏桃花。

线路:周庄在左岭镇南约3公里处。可从武昌坐25路公交车或者鄂101中巴直达左岭,转乘麻木或面的到周庄桃园。自驾可以沿关山、九峰老武黄公路东行至左岭,东拐直抵周庄。

3、东西湖走马岭

东西湖吴家山、走马岭、荷包湖、新沟一带有成片的万亩桃园,桃花盛开的时候,灿若云霞,好像一朵朵红云铺满大地,甜香味的花香足以令人陶醉。

线路:坐222路、546路、741路、737路、505路公交车抵吴家山后,再转当地巴士抵走马岭即可。自驾沿硚口经吴家山,顺107国道南行直达走马岭。

4、荆门屈家岭桃花节

屈家岭月宝山的万亩桃园,全省最大的黄桃基地,也是春意最浓的地方了。桃花开时,山下水边,红霞万点,满园春色,一派盎然春意;无边无际的桃树,一坡连着一坡,一岭连着一岭,一山连着一山。成片的粉红的桃花灼灼地开着,绵延成波涛汹涌的花的海洋。屈家岭上的桃花不愧大美于天下。

线路:自驾在武荆高速公路石太子山收费站下,一条20公里长的旅游公路将连通高速穿过太子山国有林场直达屈家岭。

5、枝江市安福寺镇桃花节

枝江市安福寺镇已经举办了九届桃花节 去年是在3月21日开幕的。安福寺有桃树万亩,沿公路成线成片延伸近50公里,50亩以上的连片桃园近百个;三万多棵桃树花朵粉红娇艳,花态各异,芬芳四溢,竞相开放,值得一看。安福寺镇还有风景秀丽的玛瑙河,有稀世难觅的玛瑙石,有古朴苍翠的原生态森林,有波胭浩渺、苍山环抱的中型水库,更有千古沉积的文化底蕴,地方特色文化古城堡遗址。

线路:武汉—枝江是全程高速,再转向安福寺镇。

6、英山桃花冲

桃花冲的十里桃花溪被誉为“华中九寨沟,中原第一溪”,以峡、瀑为主要观赏,桃花次之。门票80元。

线路:武汉——英山有武英高速直达,自驾或班车亦方便,直达英山桃花冲景区约需3小时车程。

———— 大片野花 ————

地点:江夏薰衣草庄园旁

门票:无。

第四篇:汉口学院本科论文答辩要求

汉口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及成绩评定方案

一、 答辩程序

1、答辩主持人宣布答辩学生姓名和论文题目,同时宣布下一位答辩学生的姓名,让其作好答辩准备。

2、学生作自我介绍。(1分钟)

3、学生作毕业论文自述报告(论文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5—7分钟)其中包括:

A.选题思路 (原因) B.论文的框架及写作思路(总体结构)

C.论证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提出问题)

D.分析的主要问题 (分析问题)

E. 论文小结

4、答辩老师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提问,学生回答。(5-6分钟)

要求:每个学生3-4个问题,每个问题的回答时间不超过2分钟,请抓住要点,结合论文的内容作简短回答。

5、答辩点评

6、答辩主持人宣布答辩结束。

进入合议,成绩评定环节,学生离场回避,答辩小组初步评定答辩成绩。

7、通知学生等候最终评定成绩。

按照惯例,学生论文最终评定结果在答辩后一周左右公布。

二、成绩评定标准。

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答辩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由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和论文评审意见综合评定。

1、优秀(90分以上):能完整地简要介绍文章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述深刻,论证严谨;有一定的独创性,科学性较强;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格式规范;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重点突出。

2、良好(80——89分):能完整地简要介绍文章内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回答问题正确无误,清楚明了,条理清楚;口头概括与表达能力强。

3、中等(70——79分):能简要介绍文章内容,回答问题正确,回答问题时清楚,无错误。能体现一定的口头概括与表达能力。

4、及格(60——69分):能简要介绍文章内容,回答问题切题,内容基本正确;回答问题时基本达意。无明显错误;态度认真。

5、不及格(60分以下)有下述情形之一者为不及格: (1)表达不准确,错误过多; (2)内容逻辑混乱;

(3)缺少任何一个阶段过程报告或内容,数据等基础材料不真实、不是原始材料。

(4)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 (5)内容和格式不符合要求; (6)剽窃、抄袭,或由他人代写。

三、补充说明:答辩中涉及的提问方向

1、论文选题理由、文章形成过程、文章结构。

2、论文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定义。

3、论文的基本观点和立论根据。

4、学生对论文的设想,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继续教育学院教学办公室

2010-3-31

第五篇:武汉汉口供电公司简介

浏览次数: 298次 字号: [大] [中] [小] 2010-12-30

武汉汉口供电公司隶属于武汉供电公司,坐落于江岸区罗家庄136号,下设六个营业所、四个配电班组、报装部等部门,是一个集配电生产维护、营销管理于一体的供电营业单位,地处武汉市人口最密集、环境最复杂、商业最繁华的汉口老城区。供电营业区划:东与黄陂相邻,南由沿江大道至利济北路,西起利济北路、青年路、常青路,北至张公堤约近百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包括江岸区、江汉区、桥口区各一部分,涉及社区372个。用电负荷约占全市电网的三分之一,管理户数位居全省首位,售电经营等各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公司下设六个营业所地址:江汉营业所地址小董家巷5号;民意营业所地址自治街221号;车站营业所地址天声街48号;二七营业所地址福建村2号楼;百步亭营业所地址百步亭特1号;高压营业所地址罗家庄136号。

截至2010年6月30日,武汉汉口供电公司共有10kV线路258回,其中用户专线36回,公用线路225回,长度945.43km,共有公用配电变压器2590台,容量114.647kVA。其中台架变压器1382台,箱变变压器496台,配调室变压器710台。

武汉汉口供电公司为武汉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优质的电力保障。经过长期建设,武汉汉口供电公司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发速度最快的近20年,武汉汉口供电公司在深化改革、优质服务、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先后获得湖北省电力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武汉供电公司最佳文明单位、江岸区最佳文明单位、武汉市最佳文明单位、武汉市总工会授予的“优秀职工书屋”、湖北省总工会授予的“优秀职工书屋”等多项荣誉称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党委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端午节祝福诗词大全

热门文章

武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