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2-09-13

《数学课程标准》对传统的几何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设置了“空间与图形”的领域。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充满生机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好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呢,下面是笔者在几年的数学教学中一些做法与各位同行进行探讨与研究。

1创 设生活情境 ,感知图形特征

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教育价值就是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密切联系的,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生活实际去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有许多几何方面的经验, 他们在玩各种积木或玩具的过程中,在选择和使用各种生活用具的过程中,在家庭或活动时所接触到的各种自然现象中,甚至于在玩类以“过家家”的游戏中,无时不刻地在接触着几何知识, 无时不刻地在积累着几何的经验。因此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笔者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搭积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们利用手中的积木,搭建出漂亮的建筑,在搭建的过程中说一说你用到的积木的形状,使学生对已经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进行巩固,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的形状,并在纸上把长方体、正方体的每个面描出来,展示给同学们。

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们展示自己成果的欲望,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导,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同时又强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动 手实践 ,获取对图形的认识

《标准》中提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上设计了很多这方面的活动。如“你说我摆”、“观察与测量”、“有趣的图形”、“动手做游戏”等。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有利于让学生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促进对抽象数学的理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动口,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获取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一课时,让学生动手做出常见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不规则四边形等,再动手折一折看一看图形的左右上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学生再实践中发现有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有的图形不重合,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自我探究中就会明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亲身经历了知识形成过程。

小学生思维水平较低,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与动手进行感知与探究。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动手活动的方式主要有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图形表象,并根据这种表象抽象出图形特征,从而获取图形的相关知识。

3运 用多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可以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图、文、声并茂,动感逼真,形象直观地展现。通过直观的图像、鲜艳的色彩和逼真的音响,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动态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优化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数学的描述大多是通过粉笔、黑板进行的,难以生动地表现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背景。利用计算机能较容易地设计出具体事物的模拟仿真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建构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探索面积公式的全过程:在白板上画出一个梯形,接着在复制一个梯形,然后通过对其中一个梯形的旋转和平移,吧这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大的平行四边形。学生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大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原来梯形面积的2倍, 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利用多媒体的回放页面的功能反复演示几遍这个探索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探索过程的理解,以及对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和巩固。

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形象演绎,动静结合,以及动手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 学生不仅弄清了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理解了几何图形的概念,同时也掌握了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4抓 住细节 ,培养空间想象力

所谓空间想象力,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这种数学能力表现为善于在头脑中构建研究对象的空间形状和简明的结构, 并能根据对实物所进行的一些操作,在头脑中进行相应的思考。

因为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弱,教师在这方面要重视训练,首先要从细节入手。如教学角的认识中,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跟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时, 老师们往往拿两个边长不一样但大小相等的角出来,让学生观察后猜一猜,哪个角大,哪个角小。然后通过叠加比较,让学生知道角的大小跟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而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如果在教学中进行以下引导,学生空间想象力的锻炼就可以落到实处。出示学生的直角三角板和教师的教具三角板上的直角,让学生观察、猜测、叠加比较。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再看黑板的一个直角,再让学生观察、猜测、叠加比较,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室中还有这样大的角吗,教室外你还能找到这样的角吗? 这样,通过教室中可以看得见、摸得到的,边长不一的几个角的叠加体验,学生头脑中会慢慢地演绎出这样的情景: 把学具三角板上的直角的两条边不断延伸,眼前就会依次出现老师手中的教具上、黑板上、墙上、篮球场上、一幢大楼上的一个个直角……然后将生活中的这些角再抽象成图形,在头脑中定位,在想象中实现角的大小跟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的内化。这样锻炼了学生空间想象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志愿服务类社团发展路径研究——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晨之曦社工协会为例下一篇:水利档案规范化管理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