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科导论论文

2022-05-16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商管理学科导论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重视学科导论在大学课程中的作用,从文学艺术类到理工科学类,几乎所有的专业都开设了不同学时的学科导论。本文根据作者对电子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于学科导论课程的教学体会与建议。关键词:学科导论;教学;电子工程电子工程基础作为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隶属于学科导论范畴。

第一篇:工商管理学科导论论文

浅谈财务管理学科导论的认识与感悟

【摘 要】:企业的经济活动总是以两类形式存在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所以,企业管理业也分为两个侧面,即生产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本文从财务管理学科的简介、起源与发展、特点、地位与职能、专业培养目标和前景几个方面分别介绍财务管理这个学科,浅谈对其认识和

感悟,并分析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财务管理

(一)财务管理学科简介

财务是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形成与发展而产生的本金投入与产出活动。按学科分类来说,财务管理是会计专业主干课程,财务管理属于第一层次学科,它与会计学是两门并列的学科。它的发展与金融市场学、数理经济学、投资学的关系密切。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所行使的直接管理,它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财务状况和提高财务成果,属于理财学的范畴,是组织财务活动的一项工作,是研究有关资金的筹集和有效使用的学科。简单地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现代财务学是建立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基础上,重点探讨在公司特别是股份有限公司这种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下,如何对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预测、决策、分析。按照财务管理对象,财务管理学可分为筹资管理学、投资管理学、营运资本管理学、收益分配管理学等。财务管理环节一般分为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几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

(二)财务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早期是作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诞生的,它是属于微观经济理论的一个应用学科。企业财务管理大约起源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其演进分为萌芽时期、筹资财务管理时期、法规财务管理时期、资产财务管理时期、投资财务管理时期、财务管理深化发展新时期。

一、西方财务理论研究现状:1.围绕资本市场展开研究。2.未从总体上研究理论结构。3.未涉及财务制度建设。4.重视实证研究。其中,西方财务学主要由三大领域构成,即公司财务、投资学和宏观财务。其中,公司财务在我国常被译为“公司理财学”或“企业财务管理”。

二、中国财务理论研究现状: 1.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展开,重视制度建设。 2.重视引进国外理论。 3.从总体上研究理论结构。4.着重规范研究,引进实证研究。

(三)财务管理的特点、地位与职能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

一、财务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主要是运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实施管理。通过价值形式,把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地规划和控制,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财富不断增加的目的。因此,财务管理既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2.财务管理与企业各方面具有广泛联系。在企业中,一切涉及资金的收支活动,都与财务管理有关。每一个部门都会通过资金的使用与财务部门发生联系。每一个部门也都要在合理使用资金、节约资金支出等方面接受财务部门的指导,受到财务制度的约束,以此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3.财务管理能迅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财务是企业正常经营的命脉,它的运作状况即各项财务指标可以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二、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通过对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像血液一样渗透贯通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一切管理领域。从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的地位上来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三、财务管理的职能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财务保证职能;二是财务调节职能。所谓财务保证职能,即指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货币资金需要的职能,或者说,财务保证职能的经济内容,就在于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货币资金周转各个阶段上的屋子运动与资金运动的充分一致性。从企业管理系统上看,企业的管理系统包括生产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公司财务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公司的任何时期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我们应本着严谨求实的态度,夯实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归纳,财务管理大学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财务管理既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工作与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密不可分,是经济领域综合知识的运用。

二、掌握数学、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效用理论、线性规划、对策论、概率分布、模拟技术等数量方法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日俱增。财务风险问题与财务预测、决策数量化受到高度重视。

三、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其根本的工作性质是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管理工作中,人与人的沟通必不可少,语言文字交流能力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结果。

四、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企业在国家宏观环境中生存,国家的政策法规必须遵循,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财务人员必须熟悉政策变动和法规调整,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财务环境。

五、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同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态势是必要的,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综合财务实践,培养财务管理能力才是最终目的。

(五)财务管理就业前景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更应将课本知识联系实际,将理论结合创新,认清当前形势,为未来国际经济环境的好转做好准备。据调查,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定位,主要是企事业单位的中高级理财负责人,与同一层次其他相关专业人才相比,其专业知识与技能面临着高一层次的要求。因为现代企业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仅承担传统会计的记账、内控、预算等基本职能,而且要更多的承担企业投融资决策、利用金融工具实现风险规避和企业理财、完成企业兼并收购重组等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重要责任,从问卷调查结果看,企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我们学生也希望能在学校学到更多的财务管理实践知识,。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需要优化,我们需要在课程学习中综合更多的实践,从而达到财务管理的综合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菊波 《新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史》(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5

[2]郭复初《现代财务理论研究》(C),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2

[3]彭韶兵《财务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作者:李百玄

第二篇:电子信息类学科导论教学思考与实践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重视学科导论在大学课程中的作用,从文学艺术类到理工科学类,几乎所有的专业都开设了不同学时的学科导论。本文根据作者对电子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于学科导论课程的教学体会与建议。

关键词:学科导论;教学;电子工程

电子工程基础作为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隶属于学科导论范畴。主要是通过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前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就业前景。通过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前沿技术讲座,传授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培养学习兴趣,为学生日后成为合格毕业生并走向社会成为祖国的栋梁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的

我校的学科导论课程安排在大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本着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授学习方法的原则,我们用心开展了电子工程基础的教学工作。大一新生入学后,面临着从紧张备战的高中生活到轻松愉快的大学生活之间的关键过渡,能否做好这个过渡将会影响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甚至涉及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身份,需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领学生适应大学里的学习。而电子工程基础作为一门引导性的基础课程,在此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传授专业基础知识。据调查了解,大多数的大学新生在步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对于自己所选报的专业都是知之甚少。电子工程基础作为电子信息类学科导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向本专业的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让学生知道这个专业有什么、大家可以学什么、将来能够做什么以及大家应该怎样学。

2.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兴趣是认知事物和探究知识的心理倾向,是求知的先导。兴趣能够激发学习的动力,引领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驰骋遨游。专业兴趣能够带动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形成专业创新能力。尤其在电子信息这样涉及科技最前沿的专业,更需要学习上的积极主动及研究上的自主创新。电子工程基础为大家提供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技术讲座,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引起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好奇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3.指导转变学习方法。从高中阶段家长老师严格监管的状态到象牙塔般的大学校园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大学新生的学习状态自然由紧张步入轻松,相应的学习方法就需要从被动到主动的改变。主动、独立、自主成为优秀大学生的代名词。在大学期间,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培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电子工程基础作为引导性基础课程,为教师指引学生、改变学习方法、适应大学学习环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应用平台。

二、教学方法

在现代教育中,学生是主动学习者,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出于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专业兴趣、指导转变学习方法以及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套与传统教学方法(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不同的教学方案。该方案采用“以课下自由学习,课堂教学为辅”的模式,分为两大主要模块。其中第一模块以教师为主导,主要是向学生讲授本课程涉及到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技术课题,阐述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就业前景,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引起专业兴趣与思考。第二模块则是以学生为主导,主要是由学生通过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自由组合的学习小组内讨论确定最感兴趣的课题,并围绕课题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最终以PPT形式向同学和老师宣讲。为了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每个小组的宣讲都由老师和同学提问与评分。最终的考核成绩由平时课堂表现、PPT宣讲评分以及期末小论文按照一定比例组成。

三、教学效果

在实施上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我们曾经担心是否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第二模块的教学,对于刚刚迈入大学校门,几乎没有一点专业知识的大一新生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为此,在学期期末,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考察了同学们对课程教授内容以及本专业的了解程度,搜集了大家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意见和建议。结果发现,尽管前期专业基础知识的讲授所占课时并不多,但教学内容涵盖了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的方方面面,对于学生后期确定课题、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和制作PPT并进行宣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表1列出了同学们的部分宣讲题目。

表1中的题目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热情。实际上,第二模块的教学,特别是宣讲题目的确定、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及PPT制作宣讲过程,使同学们对所感兴趣的问题加深了了解,锻炼了同学们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提高了同学们的文字组织能力和演讲水平。通过导论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我们发现只要教师教给了他们正确的方法、明确了具体的任务,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大多数学生都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多数学生对课程持满意甚至非常满意的态度,并建议这种教学模式继续下去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这次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但仍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面向大一新生所教授的课程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在课堂上介绍的内容以当前的先进技术为重点,这样容易造成“理论囊括专业”的印象,对此,有很多学生建议在课程中加入动手实践操作的环节。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虽然我们尽最大努力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课业介绍,但是鉴于教师的身份,我们并不能完全做到以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因此,有不少学生建议在课程中加入学长的亲身经验讲解,以便为大学阶段以后的学习生活做出更切合实际的规划。针对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和建议,我们将会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慎重考虑,完善教学方案,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参考文献:

[1]万方杰,孙红胜,胡君杰.“电子线路”导论[J].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2年论文集,2012.

[2]任艳.《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研究[J].大陆桥视野(下半月),2011,(2).

[3]杨玉民,孟宪梅,王海修.对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认识[J].吉林工商学院报,2012,(5).

[4]高海霞.工商管理类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心得[J].科技视界,2012,(7).

[5]毕秋娟.试论《艺术导论》课的课程定位与教学方法[J].高等教育,2011,(12).

作者:陆彦辉,李兆平

第三篇:上好物流管理导论课的几个着力点

[摘 要]物流管理导论是物流管理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上好物流管理导论课,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物流管理专业学习兴趣;着力传授学生物流管理全景知识;着力培育学生物流管理思考能力;着力锻炼学生物流管理行动能力。

[关键词]物流管理导论;课程;着力点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7.110

物流管理导论是物流管理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先导性课程,也是大学阶段学生系统接触物流管理知识的第一门课程。根据该门课程的性质和担当,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要上好物流管理导论课,需要着力从兴趣、知识、思考和行动等四个方面做文章。

1 着力培养学生物流管理专业学习兴趣

兴趣就是兴致,是对事物爱好和关切的情绪。兴趣与认知和情感相联系。人们如果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一定的认识,就不会对它有情感,也就谈不上兴趣问题。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深沉,兴趣也就越浓厚。兴趣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无形的内在动力源。

物流管理导论课一般在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课。尽管学生过去对物流问题有一定的接触,对物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零碎的、感性的、表面的,有些甚至是一种错觉。例如,有学生甚至认为物流就是扛麻袋,搞搬运,做仓管,不是智力活,只要有体力就行了。不少学生高考填志愿前对所填报专业并没有多少了解,填志愿随机性大,主观成分多,甚至填志愿一个基本考虑就是“走为上计”。从根本上说,一个高中毕业生对报考物流管理专业是谈不上兴趣使然的,或者所谓的兴趣也只是对物流管理问题的一种肤浅理解。物流管理导论课作为学生系统接触物流管理知识大学阶段的第一门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方面需要发挥作用,有着厚重的担当。

上好物流管理导论课要让学生对现代物流有深刻认知。现代物流越来越重要,因为:第一,现代生产和物流关系,已经从生产对物流的决定性演变为物流对生产的决定性,这是对传统社会再生产环节关系的一种颠覆;第二,现代物流正在从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从属性、辅助性产业演变为引领性和支柱性产业,这是对传统产业体系结构的一种重新洗牌和颠覆;第三,现代物流正从社会经济效益的补充来源,演变为重要乃至主导来源,这是对传统主要从企业内部挖掘经济效益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转轨和颠覆。目前,中国物流管理存在严重不足,社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现代物流重要性和中国物流管理不足性表明,学好物流管理专业知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件。

上好物流管理导论课要让学生对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中国物流管理水平有强烈历史担当意识。大学生要把自己的人生发展和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中国物流管理水平,需要一大批有担当精神的大学生,需要一大批对推动物流业发展有着深沉的爱和执着追求精神的大学生,在现代物流舞台驰骋疆场,克难攻坚。爱和追求就是一种情感。教育引导大学生对物流发展富有情感,带着情感去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知识,是物流管理导论课应有之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对现代物流发展的深刻认知,有了对现代物流发展的深沉情感,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不懈动力去学习、去钻研、去思考、去解决物流管理问题。

2 着力传授学生物流管理全景知识

物流管理导论课作为一门专业导论课,一方面本身有课时限制;另一方面还有大量后续课程,到底传授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值得系统思考。基于物流管理导论课的导论课性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认知的需要以及目前物流管理导论课存在的知识漏洞,物流管理导论课在传授知识方面要有全景思考,让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知识有个轮廓性了解,为此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

一是微观和宏观的结合。目前物流管理导论课介绍的主要是微观物流管理问题,对宏观物流管理问题缺乏介绍。从课程的性质来看,物流管理导论课不仅要介绍物流一個个功能的管理问题,物流企业等经济组织物流管理问题,而且也要介绍整个区域、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物流管理问题,让学生对物流管理问题不仅有微观、具体认识,而且要有宏观、抽象认识。物流实际上有一个全社会乃至全世界互联互通问题,有一个社会物流资源整合使用问题,如果不介绍宏观的整个社会物流管理问题,难以促成学生对物流管理问题进行系统性思考,学生就难以有宽阔的视野,就难以对物流管理问题有战略性、整体性把握。这种微观和宏观的结合背后的依据就是局部最优不一定是最优,要最优不仅要重视一个个物流功能管理,还要重视整个社会物流网络配置、物流通道衔接、物流标准制定、物流资源整合等社会物流管理问题。

二是昨天、今天、明天的结合。物流不仅有今天的物流,而且有昨天的物流、明天的物流。目前物流管理导论课介绍的主要是今天的物流现象,当下的物流管理问题,是物流今天的“存在”,缺乏对物流发展史的介绍,缺乏对物流发展未来的憧憬。物流活动和人类发展史一样久远,回顾历史,能够勾画出物流发展脉络和规律,能够汲取物流发展经验和教训。物流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加速度性质,没有对物流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学生毕业后就会出现走向社会的迷茫,知识应用的脱节。物流管理导论课介绍物流知识,需要有历史的连续性和延展性,做到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结合。

三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目前的物流管理导论课介绍的大多是物流各个职能环节的基本运作过程,介绍的是如何进行功能环节管理的一些具体知识。这些知识有很强的实践性,自然需要进行一定的介绍,但如果大篇幅介绍这些知识,就会“侵犯”到后续专业课程基本知识,导致导论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重复”。物流管理导论课作为导论课应该有相当的篇幅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或者说实践中进行物流管理的理论依据。例如,物流作为一种基础性产业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性质,物流产业发展是与社会分工息息相关的,物流是整个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物流管理,公共产品理论、社会分工理论、商品流通理论等都是重要的管理理论来源,需要在课程中进行一定的介绍,然而这些理论知识恰恰是目前物流管理导论课的“跛腿”,甚至是缺失。理论是本,实践是术,只讲术,不讲本,这种术是无本之术。实践中,物流管理是丰富多彩的,物流管理导论课把术和本结合起来,把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会把握物流管理的本质,在实践中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是活动与产业的结合。目前的物流管理导论课主要是对运输、仓储等物流活动的介绍,缺乏对物流业发展、物流业管理问题的介绍。物流业尽管与物流活动,如运输业与运输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作为一种业态与一种活动,其发展、其管理问题是有天壤之别的。物流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体系,有运输业,有仓储业,有包装业,有快递业,还有与这些产业密切联系的装备技术提供业和其他服务业。作为一个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有必要了解物流业整个体系构成和发展概况,这样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物流的发展问题,从更宽广的视野去思考物流管理问题。由于本科阶段学时受限,很难开设一门专门的课程去介绍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业的管理问题,因此导论课责无旁贷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做到介绍物流活动管理和物流产业管理的结合。

五是管理和经营的结合。所谓的管理和经营结合起来,就是说物流管理导论课不仅要介绍物流管理知识,也要介绍物流经营知识。目前物流管理导论课主要介绍的是物流管理知识,对物流经营知识鲜有涉猎。由于中国物流高级创业人才严重短缺,而国家希望高校能承担起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任,因此物流管理专业不仅要培养就业型人才,传授物流管理知识,也要努力培养创业型人才,传授物流经营知识。让学生进入大学后尽快接触物流经营问题,具有一定的物流经营知识,物流管理导论课应该有所作为。

3 着力培育学生物流管理思考能力

物流管理有着自己的基本目标,例如安全、经济、快速等。物流管理导论课要传授学生基本物流管理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结合物流管理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物流管理思考能力。思考能力是学生解决纷繁复杂物流管理问题的潜力。没有思考能力的人掌握的知识是一种死知识,而具有高超思考能力的人掌握的知识是一种活知识。无论是物流活动还是物流业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一些本质要求和发展逻辑,物流管理导论课应结合物流内在性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物流思维的现代物流管理者。

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做好物流管理工作,以下这些思考问题方法是需要着力养成的。

一是系统思考。看问题要有整体性。物流活动涉及很多环节,物流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系统视角思考物理管理问题。物流管理中普遍有一个“二律背反”问题,而二律背反问题的解决,需要去做好问题的平衡,需要把矛盾的两个方面放在一个系统去思考。

二是平滑思考。也就是思考物流管理问题,一定要让物流能流得顺畅。物流路线多样,物流环节诸多,物流载体变化,物流空间延伸,物流模式各异等,所有这一切问题的存在,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衔接,物流就会出现梗阻,物流成本就会攀升,物流速度就会下降。货物在流动过程中,如何在多种流动方式之间实现平滑转换,是一个物流管理者需要经常性去面对的问题。

三是节约思考。物流不仅要流,还要流得经济,流得高效。从物流活动的价值创造性来看,马克思认为直接生产过程创造价值,物流活动一般不具有生产性,不能直接带来价值增值,只是价值增值的必要条件,因此开展物流活动天然需要有一种经济性思考,要降成本。从中国物流成本实际来看,物流成本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一些物流活动成本居高不下,物流降成本任重道远。降低物流成本是物流管理的目标要求。

四是平台思考。物流活动需要设施设备,需要道路桥梁,需要车辆载体,需要仓库站点,所有这一切都具有平台性质。也就是说,如果社会有了这些基础条件,各种各样的物流活动可以在这些基础上进行,这就是平台。平台资源既有公共产品的某些性质,又有规模经济的某些性质,需要有充分的使用。物流管理平台思考,就是要积极搭建社会物流平台,要充分发挥各种平台作用。

五是整合思考。整合思考就是開展物流活动要善于利用社会存量物流资源,善于发挥物流活动规模效应。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积累了大量存量物流资源,但很多存量资源分散分割、低效无效使用;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需要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物流资源使用效率,不仅有可能利用社会存量物流资源,而且有必要利用社会存量物流资源。

六是绿色思考。物流活动需要消耗燃料动力,需要消耗物质材料。现在物流活动空间越来越大,规模越来越大,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也越来越大。开展物流活动要有资源节约意识,要有环境保护意识,物流发展需要绿色先行。

4 着力锻炼学生物流管理行动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物流管理实践性很强,作为导论课程,从一开始就要帮助学生了解物流发展实际,引导学生走进物流管理实践。锻炼学生物流管理行动能力,可以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建设方面做些文章。

第一课堂可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对物流管理有一个具象认识。具象就是把抽象的东西表现得很具体,简单地说,就是把看不见的、不容易理解的,变得看得见、容易理解。大学一年级学生对物流认识总体说来是碎片化的,模糊的,表象的,肤浅的。教师上课利用先进多媒体,利用影像视频,利用实景展示,利用情景模拟,聘请资深物流管理实战专家讲解等手段和方式,可以把活生生的物流实践搬进课堂,使抽象变成具象,让学生不出教室就能以更宽广的视野了解当今物流发展景象,了解物流发展先进技术,了解物流运转深层问题,了解物流发展未来动态,了解物流管理难点和热点。

第二课堂可以通过实践实训让学生对物流管理活动有一个真实介入。配合物流管理导论课,第二课堂可以组织以下活动提高学生管理行动能力:一是案例讨论。从物流管理实践中整理出需要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物流管理案例,让学生在案例讨论中提高解决实际管理问题能力;二是物流设计。以真实企业物流活动开展作为设计对象,让学生通过设计问题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物流管理系统思考能力;三是管理模拟。也就是模拟真实的物流管理全景,让学生通过扮演管理角色提高相应业务管理技能;四是调查研究。让学生走进企业,深入物流活动现场去发掘物流管理问题,去提出问题解决方案。

作者:李亦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戒毒警察心理健康论文下一篇:初中物理有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