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他改变了中国有感

2022-08-27

第一篇:读他改变了中国有感

-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中国合伙人 影评)-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中国合伙人 影评)

去电影院观影之前就看到有人写影评大力批判这部电影,称其宗旨就是宣扬社会主流的成功学,“屌丝有了钱就把曾经的屌丝故事翻出来,再赚屌丝的钱”。甚至有人还拿清华首映式的掌声来说事,我觉得这些人真实些阴谋论者。用这样一种心态去看这部电影的话,我觉得他们活该做一辈子“屌丝”了。

在我看来,电影就是一件艺术品,观赏完了之后你或者获得一点温暖,或者一点教益,或者一点思考,这就是它的目的。刨去对于成功的定义(其实片子重点我觉得不在此),我觉得这部电影挺不错的。首先是演员的表演。主角三人都非常的卖力,该哭的地方能哭,该浪的地方能浪。佟大为饰演的这个角色我觉得相对于另外两人来说刻画算是相对薄弱的,成东青的形象我认为还是非常丰满,邓超的表演不太熟悉,感觉演的还是有点儿作,不过放在孟这个角色上倒是不显得变扭。第二是剧本,最后剪下来感觉至少比《致青春》好多了,但是我还是觉得剧情有点跳,不是那么的流畅,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说它是模仿三傻吧,也不完全一样,旁白有时候是成,有时候是王,这也是造成剧情跳跃感的一个原因吧。第三是音乐,好像看到说这部片子花了很多钱在购买音乐的版权上。不过观看的时候确实觉得音乐用的挺不错的,前半段用的有些满,后半段还好了,不过也多亏了多多少少剧情上矫情的设计。

八十年代确实是一个风气云涌的年代,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到了今天很多都成了达官贵人。而在当年,他们确实就如影片中所描写的,作为天之骄子,期盼着改变世界,期盼着出国留学。但是他们也往往为自己真正的梦想感到迷茫,就和我们现在这代人一样。这种关于梦想的思考从三个人的转变中都能寻得线索。孟晓俊出生在留学世家,他把留学美国看成理所当然,直到签证过了、登上飞机的那一刻他依然仅仅是沿着长辈为自己规划好的路线在前进而已;成东青毕业以后麻木的教着自己并不喜欢的英语,一直到被课堂上纷纷睡着的学生激怒之前他都只是三尺讲台上的傀儡;王阳的生活目的曾经仅仅是做的跟大部分人不一样:留长发、泡洋妞、写英文诗。这三人的潜能都是在本来的人生轨迹走不下去之后才被激发出来的,或者说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开始思考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所以我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始终在思考标题这句话,也是苏芮的《一样的月光》的歌词:“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在too young, too naive的年代,我们会想只有美国是给每人以平等机会的国度,所以我们一定要飞跃重洋;我们会想中国的社会怎么充斥着这么多的潜规则,呆我学成归来的时候一定要改变这龌龊的现状。在这些中二思维的驱使下,我们拼了命的去追逐被我们冠以“梦想”的目的,花大笔的钱去买各种托福、GRE的教材,花大笔的钱申请美国的大学。可是呢,等到真正在美利坚的国土上生活的时候,才发现这里远远不是想象中的乐土,有钱人才是爷才能收到尊重;回到国内发现你也没有力量改变什么,只能遵循现有的游戏规则。这个过程当中唯一可珍贵的就是成东青努力留存下来的本心。虽然他总是自嘲“土鳖”,但是这其实也说明了他的很多珍贵的东西没有因为有钱而改变,譬如说为朋友挺身而出,比如说当好一名教书匠。

我实在不能认同有些人对于本片是“向有钱人致敬”的说法,我真想问问他们是否没有听到片尾曲呢?不管是片尾PPT打出来的成功人士,还是片中描写的新东方三人,代表的其实不是成功二字而已,而是奋斗,是改变,是半生的欢笑和泪水。上过XDF课的同学我想一定分外有感慨吧,那些捧着厚厚的红宝书的日子,那些背着键盘敲作文的日子,在片尾的光阴的故事的旋律中一一浮现。

第二篇:别把教育改革当成了教育改变——《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有感 1

别把教育改革当成了教育改变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有感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00715)

摘 要:多年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斗争从未平息过,在新课程下强调关注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过去近十五年的教育改革中,秉持“中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观点的学者不计其数,人们在认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产生了诸多疑惑,“中国教育势必要改革”成了必然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被“断章取义”改革却慢慢演变成了改变。他们当中一部分学者将“应试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既然“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那么,要提倡素质教育,就意味着轻视知识。本文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王老先生所提出的理论展开讨论,提出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敢于放弃过时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素质教育,树立良好学风。

关键词: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轻视知识

文章中王策三老先生针对这一现象,在文中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很是独到。在读过后,作为一名师范生更是对中国的教育进行了思考以及和同行的讨论,虽然文章中很多理论看似反驳的恰到好处,议论在刀刃上,但就我而言,文中的很多言论却不敢苟同,下面即我提出的一些观点,旨在与大家讨论和商榷。

第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提法本身就毫无根据,应该立即摒弃之。 文章从理论、实践、历史、逻辑等多角度、全方位地阐述了这一理论的空洞性与荒谬性。全面发展学说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是指“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惟一方法,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劳动者、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可见其本身就包含有知识与能力的双重含义,忽视其中的“知识”因素,就相当于蹩着一条腿走路,怎么会使中国教育蓬勃发展呢?而现实中的数据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理论的不切实际性。文中涉及到的两份调研报告充分说明,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素质教育的概念,思想上莫衷一是,行动上无所适从,十几年过去了,素质教育仍然处在“还没有破题”、“有名无实”、“不知实践怎么走”的境地。

更为严重的是,中国大部分学者也没有看到“素质教育”的本质,而是将其单纯地放在“知识教育”的对立面上,与这一提法使素质教育由本来意义演变,走向反面。他们一方面利用了人们对于追求升学率消极负面影响的愤懑情绪和对知识教育中的缺点不满的心理;另一方面,利用了对素质和素质教育研究的不成熟、多义性以及人们对美好教育理想的向往,将中国教育界中

那么,何为素质教育呢?王教授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人才的过程,这里的素质包括情感、道德、体格等各方面。”素质教育应该通过教育的形式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促进人们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使人们学会做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而知识教育作为人们提高自身素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与方式,更是提高自身素质其他方面的基础与前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要素,又怎么能无缘无故就将其转变呢?

第二,“应试教育”存在问题,教育界的探索迫在眉睫。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教育思潮有悠久深厚的历史、社会和思想根源,它的提出有着必然的社会条件与客观需要。从国内情况看,这是我国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深刻影响下的结果,与人民群众长期从事小生产活动有关,科学文化素养与理论高度都无法体会知识在人格形成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放眼国际,欧洲“实际教育论”、“行动主义”、“人本主义”的先后提出都为我国学者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国内历史根源与国际社会的双重影响下,应试教育的理论根基早已不牢靠。然而,使这一理论在我国兴起的最重要原因还是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还并不是很完善,这反映在文化上就是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学校教师素质不高、升学就业压力大、课程与实践间的矛盾,“应试教育”作为反映这些矛盾的综合体,必然受到了全社会的讽刺与冲击。这一点我们应该充分理解。

可见,教育改革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然而,单纯忽视“知识”与“应试”的力量,仅仅依靠所谓的“能力”作为指导的思想理论,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也是不可估量的。在王教授看来,首先是经过反复历史检验证明,这一思潮从未长时间占居主导地位,其次日本等国盲目进行改革而造成的恶性后果给社会带来惨重后果,再次由于时代与国度的不同,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想理论没有与我国目前实际相联系,没有全面反映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而是带有理想主义或空想的成分,只有部分的道理,片面性是很大的。

因此,在中国的教育界里,急需提出一个有针对性且符合中国教育现状的理论体系,能够在中国当代社会中满足学校、学生、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教育需求,从而使中国的教育水平在世界范围内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水平。

随着社会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个体认识和发展的起点就主要不是个人当下的实践或直接经验,而是前人实践认识的成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例如牛顿创造了很多发明全部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部分定理都不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进行的,就在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前提下创造了代表人类文明的成果,试想要是牛顿等一辈辈的科学家都凡事亲历亲为,那么社会又怎能进步呢?

因此,王教授认为,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就要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而要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就要采取恰当教学认识的策略,即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即现成知识。如果舍弃这个策略,轻视知识,减其量,降其质,强调学生直接见闻,即“事事直接经验”,这不仅了违反学生个体的认识和发展规律,而且降低知识的质量,学生的发展就也得不到保证。诚然,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学获得一些初级能力,从近期角度上看颇见成效,但从长远和根本上说,却不利于发展其理论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这一新的理论提法必须要以知识为前提,而不能一味地强调所谓的“能力”而忽视“知识”的潜在作用。

第三,课程教学本质是“知识”,新的理念应以“知识”为核心

既然“素质教育向应试教育转变”这一提法自身存在不合理性,那么在新的合理的提法提出之前,我们首先就要明确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课程与教学?

王教授认为,课程的本质即教学认识的客体是知识,而教学就是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的过程。知识是学生发展的资源和起点,学生的各种发展都是由知识引起的,是知识的内化与超越。表面上,知识教育可能会忽视所谓的“能力培养”,无法培养学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优秀品质。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学校教育中,教育与教学本身就是矛盾的统一体,不存在没有教育的教学;也不存在没有教学的教育。学生各种优秀的心理品质也都是在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的。我们不否认知识传授过程中存在着缺点与错误,但却不能把它归罪于知识传授本身。现在教学形式可能禁锢在固有的模式与体系中,我国在现阶段创立新的授课模式需要时间,也需要引入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家与学者来推进知识的改革与发展。

那么,教师们如何通过沟通、对话、交换、合作等交流来帮助学生加强知识的传授技能呢?在王教授看来,知识传授不仅要注重知识内容,更为重要的是传授方法。在学校教育中,传授相当于教,对应的是学。传授和学习是一个活动不可分割的两方面。从广义而言,一切学习都要有传授,否则学习便无从发生。传授包括言语和物质两种形式,在教学实际工作中,两者都是同时进行,但侧重点各所不同。讲授法以言语形式为主;探索发现法以物质形式为主。两者相比,讲授法的主体地位呼之欲出,“满堂灌”的形式在中国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今天的改革应该适当强调探究、发现学习,同时改革讲授法本身,克服“满堂灌”现象,倡导学生适当参与探究,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而绝不是平分秋色,更不是所谓的“转变”。

第四,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多样综合巧创新

改革不是革命,应该是循序渐进。中国教育问题存在了千年之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不是谁把谁取代就能够将问题完全合理解决的,在否定教育传统的同时,要把教育传统中合理的东西保留并加以发扬,进行改造,包含到新的教育体系中。文中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多样综合”。多样综合是辩证的综合,并不是“这个也要、那个也要”的某种折中调和、机械拼凑,也不是“这也行、那也行”的随心所欲,而是对矛盾进行具体的分析,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多样化和综合同时并进,两者互相促进,为我国教育改革创新开辟新的道路。一方面,我们要促进多样化,鼓励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涌现,使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得到研究,教学的百花园万紫千红;另一方面要推动综合的进程,进行多种多样的综合,每一综合的成果又加入多样的群体,成为多样中的“一样”。用多样规定综合,用综合制约多样,每一综合必须建立在多样的基础上;每“一样”不是原始的单一,而是经过综合了的“一样”。

在现阶段,盲目追求高升学率与推进素质教育之间还存在矛盾。追求升学率只能培养学生某一些素质,与素质全面性的要求是矛盾的。但这种矛盾是可以加以调和的。只要对追求升学率进行具体分析,就能发现它也有积极的一面,要努力寻找使学生升学与培养全面素质的结合点:学校和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加强理论思想与学风建设,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千方百计提高教育质量,严格教育管理,依法治教,这是可以做到既利用追求升学率积极的一面,而又尽可能减轻其负面影响,直至国家从整体上创造条件,使它逐步自然地缓解和消失,使矛盾双方相对统一。

那么,谁跟谁综合?怎样综合?必须彻底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前,针对我国社会中长期教师“满堂灌”、学生难得主动的特殊情况,倡导探究学习。它综合了教学过程和科学研究过程的因素,这是教育改革创新之举,也并非偶然的选择。然而,在一般情况下,必须明确中小学整体上还是要以讲授教学模式为主,学生的探究为辅。如果不是中小学,那又当别论。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生阶段,应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职业学校、特别是短期技能训练,应该以活动探究为主。“多样综合”不是对诸构成因素等量齐观、主次不分,而是有主有从,在具体情况下才有指导意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教授的文章对于中国教育界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只是起到了一个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其影响程度有限。而从其文章中反映出的中国教育现状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我们不能说王教授提出的观点就能够为中国教育开创一个美好的未来,但却能够引起我们的认识与思考,“中国的教育究竟应该何去何从?”“科学综合”的方法是否可行,仍需要一定的实践来支撑,但其已经注意到教育现状中深层次的问题,“知识”是“教育”的核心,无论是怎样的方式都无法何时知识的基础作用,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中国的学者也要在“知识”的前提下提出符合现状的理论依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一代又一代学者专家的努力下,中国的教育必定会走向一个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宝华.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王艳玲.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型[J].全球教育展望,2007,36(10) [4]钟启泉、赵小雅.义无反顾奏响改革进行曲.中国教育报.第5版.2006.12.15 [5]邹斌、陈向明.教师知识概念的溯源[J1.课程·教材一教法,2005,(6).

第三篇:辉煌中国,砥砺前行——观看《厉害了,我的国》有感

辉煌中国,砥砺前行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3月3日上午10:30,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观看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的活动。该片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阿里影业联合发行,是在央视财经频道的纪录片《辉煌中国》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影片通过真实的记录,展现了祖国的伟大与富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努力奋斗、砥砺前行,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影片中,不仅记录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还展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磁悬浮列车研发、4G技术等引领人们走向新时代的里程碑般的科研成果。从圆梦工程到创新科技、从绿色中国到共享小康,电影分享震撼影像的同时,也将其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生动地诠释了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取得的巨大的成就。

五年来的变化,翻天覆地、日新月异。在这不断的变化中,始终不变的是党和国家为人民、为群众的初心,是心系群众、心系民生,让科技转化成果服务于民,让民生工程落到实处惠利于民,让大发展融入小细节的决心。 影片传递出的中国精神也深深地震撼了我。无数热血青年、知识学者,用大无畏的精神去钻研、去奋斗、去拼搏,数十年如一日般默默无闻的坚持着,将热血晒在祖国各地、将汗水淌在工作一线。这部影片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创新强国、研发强国、责任强国,更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像片中的中国梦的创造者那样,将爱国之心落实为爱岗敬业的责任之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每项工作当中,要坚决成为这个时代中一名坚定的奋斗者和奉献者。 辉煌中国,砥砺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一定能继续稳步发展,继续奋勇向前,走向辉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四篇:观《感动中国》有感:有了感动才有行动

2013,不平凡的一年过去了。过去的366天里,每天都有令人感动的事发生,而这些事中的结晶、典范汇聚在2012年的《感动中国》里。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这个让我发生巨大变化的节目,其中的几个模范将会是我一生的楷模。

林俊德——纵死终令汗竹香

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科技人才,他从二十多岁时就开始投身大漠,为祖国的核事业出力,而年老之后,仍然为祖国的科技做贡献。直到他查出癌症,住进医院,却仍然不忘工作,,多次病危,却决心不做手术,担心做了手术不能再继续工作,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他仍在电脑前前工作,连续工作长时间后,他体力不支,一觉睡过去,就在也没有醒来……

他的肉体以亡,但他的精神不死,他将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每当我无心学习时,想到林俊德工作的情景,就会被他所鼓舞,马上精神抖擞起来,卖力学习。是啊,他一位癌症病人都能奋不顾身地工作,我们一个年轻、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年,又能怎么不努力学习呢?他用自身感化了我们,“感动中国”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张丽莉——冰雪为容玉作胎

当校车撞向她的学生时,她不假思索地做出了决定,扑向她的学生,她的学生平安得救了,而她却永远失去了她的双腿……

这位年仅二十八岁的青年教师用行动诠释了教师的意义,她不仅给学生上了一课,更给全社会上了一堂人生的课。她的行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她成了全社会的教师,她是名副其实的“感动中国”。

在他们的面前,我感到十分渺小,他们给我的人生上了一课,他们是社会的楷模,他们的事迹将永垂不朽!

第五篇:是我“改变”了儿子,还是儿子“改变”了我„„

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又是一个母亲——是教师,又是家长。我对儿子来讲,我必须“摆正”自己的身份,我是母亲,是家长。我以一个母亲的爱心去“哺育”孩子;以母亲的宽容“接受”孩子;以母亲的情怀“塑造”孩子。

儿子小学刚刚入学的时候就是一个“问题儿童”。他还没有到六周岁,就让我送进了学校,以为幼儿园的基础好坏都无所谓,他能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我对儿子的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高估了。儿子入了小学一年级,接二连三出现“问题”——上课听不懂老师讲课、作业经常不知道是什么、经常受小同学欺负、丢三落

四、学习困难、考试“打狼”。老师经常找我谈,儿子成了“学困生”。我也是万分的“困扰”,也曾后悔把儿子过早地送进学校,儿子心理不成熟,接受能力差,造成学习困难,更可怕地是“自信心”的缺失。

我背负两座“大山”——儿子学习成绩不好,心理出现问题;班主任老师施压“建议”儿子留级。我无奈想给儿子转学,换个新环境。但后来我想,班主任是出于对孩子负责,我呢,也是想给儿子的学习成绩提高上去。老师和家长只是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后来,我和班主任老师再三沟通,增进交流,希望老师慢慢“适应”孩子,让儿子也慢慢“适应”老师。

我对待儿子的“成长问题”困惑、无奈,也曾用“暴力”解决过,但结果是“教育”没有成效。我看儿子“苦恼”,我知道,儿子自己也“苦恼”。他曾问我,“妈妈,您上学的时候也学习很困难吗?我是不是很笨„„”我听着儿子的话,心里万分难受,做母亲的“心疼”!

我一直认为,儿子刚入学太小,学习成绩不是大问题,但因学习成绩低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问题”却是个“大问题”。儿子没有求知的自信心,这是挡在他成长道路上的大问题,我必须想办法解决。

我知道,我再不能用“暴力”解决儿子出现的“问题”。对于家长来讲,孩子是我们每个家长的“期望”,我们想“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是自己的“蓝本”,但我们很少从孩子的角度去“平视”他们,“善待”他们。

我和老师沟通,从最细小的细节去为儿子树立信心创造“条件”——老师请给我儿子一句“表扬”;老师请给我儿子“举手”发言的机会;老师请在班级学生排行榜上给我儿子加个“星”;老师请给我儿子期末考试发个“奖状”(不要光评价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全面评价孩子。)„„我希望通过这些学习生活细枝末节“改变”儿子,树立他的自信心。

我租书阅读了很多关于家教的书籍,也买了很多本家教珍藏本的名家名作——卢勤的、刘墉的我经常读,关于培养孩子情商的书经常看。我也和孩子一起读书,边学习,边反思自己,边总结“应对”儿子的方法。

我自己也在“改变”着自己,对儿子多一些温和、多一些表扬、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赏识„„为儿子创造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一道题、一句话、一件事„„让儿子自信心慢慢树立起来。

二年级学校开展二课“哈伯特”英语班的学习,我的初衷是希望儿子“熏熏”,主要是让他在宽松的教学活动中,找到自信,锻炼敢于发言的能力。但后来由于儿子在学习反馈中依然成绩平平,我想“辅导”,也不知道老师教的是什么。又一个学科难题摆在我面前,我该怎么办?后来我和班主任老师讲,我要“退出”“哈伯特”英语班的学习。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外语学习过程,是一种学习情趣、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长此“托”下去,儿子的英语学习的兴趣没了,以后对他正式接受英语学科的学习失去兴趣,也会造成他学习上的心理“障碍”。

我通过调查、体验给儿子选择了“翟伟外语学校”的情境口语的一个教学班。首先,我相信学校老师的教学能力——年轻有朝气,正规的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其次,我喜欢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和口语教学;再次,教学教材的编排——情境教学下的教材有配合教材的一套教学光盘,孩子可以通过光盘进行同步自主学习和口语训练学习,家长可以辅导,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神奇语音”,孩子可以自主通过光盘完成听力习题训练,培养听力方面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翟伟外语学校”通过老师的“规范”教学,曾经连英语字母都写不对格;曾经“沉默”不愿意说话、不愿意举手参与学习的儿子,现在儿子英语书写相当规范,学习主动。自己学习英语光盘,自己完成“神奇语音”的学习;英语单词、英语短语,经常从嘴里“溜达”出来。老师说,“你儿子现在课堂上相当活跃。”

儿子每次学完英语回家,都是兴致勃勃,信心十足。他也敢和其他学习好的同学“叫板”了,也经常会在学习成绩优异上初三的哥哥面前“炫耀”——我期末英语考试打了99分。

儿子的“英语班”学习的“优势”,让他找回了“久违”了的自信心。他语文、数学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情趣很高。期末考试,班主任老师当着我面对儿子说,“你是最有潜质的学生!”

儿子从一年级成绩“打狼”上升到现在的“中游”,而且学习成绩稳步上升。虽然他现在还不及“上游”的学生,但是他是自己的“英雄”,他战胜了自己。我和儿子讲,“儿子,你很棒!你看啊,你一年上一个新台阶,我想,你到了六年级一定会上升到前几名。妈妈相信你,我儿子是最棒的,是最有发展潜质的孩子!”

现在,儿子甩掉了“学困生”的帽子,我也摆脱了儿子学习给我带来的困扰。我和儿子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我们共同参与“学习”——他学习,我也学习,我爱人练字。我们共同“探讨”、“交流”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我们和儿子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家庭教育的本身是“双赢”的。儿子的成长,也让我成长起来。有时候,我在问自己“是我‘改变’了儿子,还是儿子‘改变’了我? ”

我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个“家长”,在教育儿子方面应该说是感触很多,体会很多。我写了很多教育儿子的“叙事”,都是我在教育孩子探索学习中的“珍藏”。教育孩子累——劳心劳神,但伴孩子成长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收获,更是一种幸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都市指向型现代农业下一篇:党委副书记现实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