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作文有真情实感

2023-03-23

第一篇:如何让作文有真情实感

如何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好作文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语文教师感到十分辣手头疼的课题,也是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学生的语文功底,观察能力低差,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怎样使小学生从不会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到爱写作文、写出能带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呢?

一、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欲望

培养浓厚的作文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主动作文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每节作文课都必须积极地做准备。作文教学主要有两种思路设计,能培养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一种思路设计是,由学生熟悉的写作素材入手,逐步深入地进行训练。例如,开始作文时,采取教师先讲一个小故事,再由学生叙述故事,然后写成作文的形式;逐步发展到教师讲故事,由学生续写、缩写、扩写的形式;最后再采取看图作文、命题作文的形式。这种思路设计的特点是由易到难,使学生容易接受,能很好地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另一种思路设计是,每堂课教给学生一些作文基础知识,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专题写作训练。在讲读课文时,勾画一些好词佳句。引导学生领悟经典作品中的精彩之处,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优美文章的乐趣。

二、积累写作材料,充实写作内容

学生要写好作文,不但要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还要拥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学生刚开始写作文,还处在模仿学习阶段,其素材积累主要来源于课本、课外读物和日常生活。因此,在授课时或者在课外辅导时,教师就要根据每个单元的作文教学要求,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抄一些相似题目的精彩片段。因为学生模仿力强,生理上正处在记忆发展的高峰期,他们抄写的过程,也就是阅读理解、收集整理素材的过程。学习习作还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身边经常发生的、自己喜欢的事物,都是观察的对象。在观察时,要求学生把这些观察到的人或事、当时的想法,分出层次、顺序,写下来、记下了。这就是作文的第一手素材,也就是写作内容的重要来源。

三、突出写作主题,融入写作感情

学生作文的选题,要具体一点

第二篇:如何让学生作文有话说

一提到要写作文,好多孩子就害怕和无奈,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觉得无话可说。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开掘作文的源泉呢?下面谈谈我的拙见。

一、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素材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小学生的生活五彩斑斓。在学校里,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性格各不相同的老师同学,有各式各样的快乐课堂;在家里,有关系密切的家人,有温馨浪漫的家庭活动,有朝夕相处的浓浓亲情;在社会上,盛世喜人,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等,都充满了时代特色和新鲜感。我们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就可借助于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了解,让他们去发现、去辨别、去积淀。多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童稚的眼睛留心周围的人、事、景、情,用耳朵听取天籁的各种声音,听取大众的语言,听取生活中的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去领悟生活的真谛。多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自己、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捕捉到了众多的素材,为写作文搜集到了第一手资料。

根据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我们可以先指导学生定向观察,写什么就要求他们观察什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创造性表达的欲望。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不失时机地观察,养成随机观察的好习惯,这样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会不断地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

富,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二、学好语文,积累素材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如教《翠鸟》一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既从静态--动态。静态又从颜色--形体等,使学生认识到作者这样抓住翠鸟羽毛鲜艳及形体玲珑这两个特点,细致观察,才能写得具体形象,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教《雨》一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用多种感官去观察雨前--雨中--雨后的雨景特点,有目的地认识事物,然而由表及里地认识,由此及彼地联想。由雨水联想到农作物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表达了人们喜悦的心情,使学生认识到作者这样善于分析联想,做到移情入物,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才能感人。如教《狼牙山五壮士》、《飞夺泸定桥》、《我的战友邱少云》、《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就是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特点来描写,表现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等。总之,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外阅读,扩充素材 单从课本里学到知识、积累素材还是不够的,我们要引导学生除了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意思是说书读多了,自己的知识就会丰富起来,写起文章就会得心应手。书是前人的经验、智慧的结晶。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同一事物是千差万别,绚丽多彩。每个作者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自己的风格和语言。那些动人的画面,精采的描绘,形象的比喻等优美词句、语段、表达方法都要取之精华的作文基本功。我们要引导学生将外物转化为内物,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会使文章增色生辉。“书山”、“学海”写作素材,学之以恒,取之不竭。

四、动笔勤写,用好素材

学生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它能促使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习惯于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能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写作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到那时,无论写人或记事的记叙文,就会有血有肉,生动具体。还有坚持写读书笔记,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坚持写日记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还可以开设让学生发表文章的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在练中用好素材,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在作文教学中,不光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人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作文表达能力。

第三篇:如何让孩子的作文有话可写,有情可表?

今天在城南作文部的作文交流会上,周老师特别提到了如今的一个中小学教育现状的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是重形式缺内容,文章千篇一律的情况很常见,这不仅让我想到了我们青草地孩子的作文中也存在这一现象。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的作文突出自己的个性,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我想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很关键,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可以采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教学,多引导学生谈有趣的事情,根据不同的作文题材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热情高涨,消除对作文的恐惧心理。除此之外,在作文教学时,教师不应苛求他们的作文十全十美,也不应求全责备,应该尽可能地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表扬其闪光点,并且升华其闪光点,就可以弹奏出悦耳的赞歌,可以拨响学生的心弦,产生出巨大的前进动力,激发起学生的作文兴趣。

作文离不开生活,我想除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的兴趣外,教学生如何观察生活,积累素材非常重要。 学生的作文之所以空洞流于形式,这固然与学生的生活不够充实,也不喜欢动脑去思考问题,留心观察生活有关。所以,引导学生养成思考、观察的习惯,时刻做个有心人,平时把自己所见、所思、所感用用日记记录下来就是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因此,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要做到“让生活进入作文,让作文体现生活”,帮助学生架起作文与生活之间的那座桥。

最后,注重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影响学生作文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老师可以从读的兴趣中引导学生,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有利于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

第四篇: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学习几种使作文富有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2、写一章自己熟悉的事、记自己熟悉的一个人、抒一段激荡心胸的情。 教学重点:

如上

1、2

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的主要教学模式为:

“教师讲解”+“投影展示材料”+“学生讨论、展示”+“教师小结”

一、互动学习与探究

1、教师讲解: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就越真实,越能感动人。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中筛选素材。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复杂和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给以适当的加工和组合,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我发现爸爸老了》是南通市的一篇中考优秀作文,作者写的就是自己亲眼所见的情景:

投影展示:“小时候,为了不让我一个人孤零零呆在家里,父亲将两条毛巾平铺在装满秧苗的筐上,用那根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扁担挑着我,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送走了我的童年。当时的父亲,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在村子里是数一数二的壮汉子;如今父亲那嘹亮清脆的号子声已失去昔日的雄壮,隐约间还夹杂着几丝沙哑。油亮的黑发现在已染上了霜色,红润的面庞现在已渐渐变得土黄,腰杆也略显弯曲„„”

学生讨论:你认为这篇作文成功之处在哪里?

学生展示:(略)

教师小结:由于小作者写的都是亲眼所见,印象特别深刻,所以写出来就有真情实感。我们可以将他成功的经验概括为 “述亲身经历”。

2、教师讲解:真情实感离不开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如果文章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细节描写对文章表达作用不小。

《我喜欢童年的竹林》是荆州市的优秀中考作文,之所以说它有真情实感,就是因为它有细节描写。

投影展示:“伸出手,扶住竹杆使劲一摇,“哗啦”一声。雪花“簌簌”地如天女

散花般飘落下来,洒进我的脖子里,凉丝丝的,滋润我“咯咯”的笑声。又如:有时,我们从家里偷出绳子,牢牢地拴在竹子上,做成秋千。摇啊,荡啊,从那秋千底下,摇出我心中的歌。”

学生讨论:你认为这篇作文感染力在哪里?

学生展示:(略)

教师小结:这些细节,不但真实,而且写得也富有诗意。他的做法概括为“多细节描写” 。

3、教师讲解:具体和真实是一对孪生兄弟,要使文章有真情实感,就必须写得具体。虽不能说凡具体,就一定真实,但一般而言,具体的叙述往往更能让人信以为真。你简单地说某地发生一件抢劫案,听者不一定会信,假如你有鼻子有眼地说,把抢劫的时间、地点、受害人的单位或姓名及被抢劫的数量等都说出来了,那别人就会相信。在作文过程中,要尽量写清楚相关的人事要素。人,主要是单位、姓名、年龄、相貌、性格等,事,主要是起因、经过、结果等。《为自己喝彩》是泉州市的中考优秀作文,第一段是这样的:

投影展示:我坐在座位上,手捧着《简·爱》,心无旁骛。忽然不知谁传来消息:“明天要体检了!”体检?我一愣,小心翼翼地探听:“测些什么?”同桌不以为然地说:“身高、体重,这些都免不了呗。”啊,我,心里发虚,低头看看自己的“虎背熊腰”,想想矮小的个儿,听着后排那两个瘦如麻秆、身材苗条的女生半真半假地对自己的身段作着自我批评,真是欲哭无泪。

学生讨论:这里给我们举出了几要素?

学生展示:(略)

教师小结:这个开头,把谁、正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问些什么、想些什么等,都通过对话介绍出来了。因而,给人真实的感觉。所以作文一定要 “明人事要素” 。

4、教师讲解:作文是用语言记录生活。作文虽然要对生活进行加工和改造,但必须力求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有生活气息。用生活语言,就是要正确和准确地反映生活,生活是怎么样的就写怎么样,不要走样,不要变味。《我喜欢童年的竹林》一文中用了不少象声词,仔细体味,你就会发现用得非常准确,

投影展示:用“哗啦”形容摇竹的声音;用“簌簌”形容雪花飘落的声音;用“咯咯”表示我们童年快乐时的笑声;用“沙沙沙”表示风吹竹林时的响声„„

教师小结:作者准确地描摹声音,让人读后自然就觉得亲切。用生活语言,还要特别注意人物语言,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语言结构和常

用词汇,小孩子有小孩子的语言结构和常用词汇,年青人当然也有年青人语言特色,比如,现在的小青年口中常常有“哇塞!酷、爽”等诃汇,而老年人口中一般就不会有这样的词。语言要符合人物身分,要根据人物的身分、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特点等来写。尽量写出个性,着叫做 “用个性语言” 。

5、教师讲解:作文要尽量写自己经历过的事,但有时,从自己的经历中找不到恰当的材料,有时,必须对自己经历的事作一定的加工和改造。换句话说,作文中的事并不是自己完全或真正经历过的。这能不能给人真情实感呢?应该说,虚构也能做到有真情实感,关键是要注意这样两点:

投影展示:“一是这种事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但现实生活中必定会有别人经历过;二是要模拟相应生活情景,把自己置于其中。”

学生讨论:请同学们想象后同桌交流:父亲巴掌下对我的爱。说说父亲动怒的前前后后。

学生展示:(略)

教师小结:仔细地想一想:假如我在那个时间、那个场所,遇到那样的事会怎么样?如果写的是一位中年男子。那么,就不妨借助自己的父亲或伯伯。从他们平时的表现中想一想,假如他们在遇到这种事时会怎么对待?如果所写的是中年妇女,那不妨借助自己的母亲或邻居的大婶,根据她们平时的性格特性和行为习惯想一想,她们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模拟生活情景,转换人物角色,能使虚构的文章多一点真情实感。这种做法我们称它为“拟相应情景”。

二、课堂小结

总结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使作文富有真情实感的方法:

投影展示:

“述亲身经历” —“述亲身经历”—“ 明人事要素”—“用个性语言”—“拟相应情景”

三、写作练习

1、题目:我永远不能忘

2、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有真情实感,600字左右。

第五篇:怎样让你的作文更富有真情实感

摘要:面对学生作文东摘西抄,东拼西凑,模仿套用,千篇一律的现象,本文作者从人文的角度提出把自己的作文写得富有真情实感的要求,那就是一要融入生活,二要写真事、说真话、发真感,三是要学会思考人生,四是要多读书。

正文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是拿到学生的作文看时,随便能看到学生作文中的一些怪现象:有的学生作文胡编乱造,胡话连篇,无中生有,无病呻吟;有的学生作文东摘西抄,东拼西凑,南国北疆,无情无意,无思无想;有的作文模仿套用,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口号连篇……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更难成了现在语文教学改革的难题。如何让学生自己的作文让老师喜欢,让同学们爱看,创出考场作文的高分呢?我认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是优秀的作文,才是好文章。下面谈谈如何让你的作文更富有真情实感。

一、融入生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的“米”在哪里呢?在生活的实际当中,生活是作文真正的源泉。大千世界,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的眼中,更是异彩纷呈的,只有用心去感悟生活,把自己更好地融入到生活中去,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如一位同学写《半角钱》的作文,文中写道:父亲为了实现给我买一本词典的要求,在雪夜翻山去亲戚家借钱,在送我上路时,一张五元的纸钞被风卷走了,但父亲为了我生活的更好,追赶加速的汽车,当递到我手里时,纸钞已被撕裂成两半,这时作者写道:“我的心一下子碎了,泪水夺眶而出,透过闪闪的泪光,我看见我的父亲高高地举着半边钱,呆立在雪地中,像一尊雕像。”半边钱在生活中是经常有的事,但是如果不是作者融入生活,深感父亲博大的爱是写不出这样有分量的文章的。再如,曹操写《观沧海》,当时正是他平定乌恒及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后,统一了北方,此时正值诗人事业的最高峰,他站在碣石山上,目睹祖国的大好河山后,更是激起了诗人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所以才有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伟大诗句。诗人融入了生活,又高于生活,真情实感由然而生,这不就是人们常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义溢于海”的道理吗?中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变换多姿的校园生活,又有遨游学海的知识生活,还有探索求新的科技生活和热情奔放的快乐生活,只有融入到生活中去,才能找到生活的闪光点,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二、写真事、说真话、发真感

老一辈语文学家早就说过,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作文最重要的原则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对于中学生来说,写作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作文中他们要表达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在作文中写真事、说真话,发真感是学生学习作人的一种历练。回想有一篇叫学生写以“战胜脆弱”为话题的高考作文,学生们为赢得满分,不惜以父母的双亡为代价去战胜自己心灵的脆弱,直叫人痛心疾首。可见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日益重要了。

写真事,就是要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不是小小说中虚构的故事。如一名学生写的《寄宿奇谈》就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他在“吃饭问题”篇中写道:唉!惨了,这几个“饿鬼”捧着自己的饭盒却盯着你的饭盒,一步步形成包围圈包抄上前,一旦到了有效攻击范围之内,哇!只听大喝一声,又见寒光一片,数把刀钗已经直直地插入你的饭盒当中。这是写某日学生买了高档饭之后发生在宿舍中抢饭的一幕。再如,朱自清先生写父亲的背影,抓住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艰难,从而表达了父亲伟大的爱。写真事,就是让学生学会发现自己身边的哪些事可以写,也就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各种各样的事。写真事,就是让学生善于寻找身边有价值的事,让学生仔细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写真事,就是让学生主动去学做真善美的事,让学生细心琢磨自己人生的价值所在。

说真话,就是“我手写我心”。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经常是有事不敢写,有话不敢说,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有话可说,不论学生们的想法多么可笑,行为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都应该让学生去说真话,那些高尚的美的情感都是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如写《寄宿寄谈》的学生,在写“寄宿问题”时,有这样精彩的对话,表达了学生真实的生活:我们便去找他“取经”,他装腔作势的一挑眉毛,说:“唉!这太简单了,衣服外面脏了,反过来穿里面不就行了!”“那里面也脏了呢?我们还是不太懂。”“里面脏了再穿外面的嘛。”老大还是在开导我们。“这时侯也在里面与内衣磨得差不多干净了。”“那两面都到最脏的时侯呢?”我们问到底。“那时侯冬季也差不多过完了!”他显出很得意的样子。“啊?”全场晕到一片。这一精彩对白正是寄宿制学生生活的一个侧面反应,也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这儿提醒大家注意,真话有时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如让同学们写“20年后的我”,大多数学生也写了真话,大多要当高官、当有钱的大经理、大老板,为的是自己的享受和作威作福,这种与学生生活有天壤之别的实话,需要教师在写作中进行正确的引导。

发真感,就是要抒发自己真实的感受。情感是写作的血液,人们常说“无欲不举笔,无情难成文”。只要学生情感的闸门一打开,自然会情到笔至,妙笔生花。如魏巍先生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当他写完无数个事例后,还是抓住了三个有价值的事留下来,并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朋友们,用不着繁琐的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到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的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善良的爱好和平的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样的国度而自豪!这是作者对我们的战士的浓厚感情而引发出来的真实感受,真实感情。再如一位学生看到雪的纯洁、美丽,联系教师无私奉献的品质,发出了这样的感受:这场大雪使我感慨万千,假如人们都具有雪花般纯洁的心灵,具有雪花般宽广美丽的胸怀,具有雪花般至高无上的奉献精神,我们的家园会更加安宁和祥和。发真感要有感而发,发真感要有独特的感受,发真感要震颤心灵。

三、学会思考人生

人生是一部大书,需要同学们用心来读,父母的爱,同学的情,学校老师的关心和爱护,社会生活的千变万化,都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对于这些事,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让它们成为过眼烟云,而是应该学会去思考人生。面对美好的事物,我们不能无动于衷,面对艰难困苦,我们不能无所作为。要想在自己的作文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就要善于去感悟生活,养成与生活与自己对话的习惯。善于与自己的昨天对话,去回首往事,那里充满了生命的喧嚣,充满了青春的饥渴,充满了美丽的幼稚;要善于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做了什么,我没有做什么?我希望什么……这样经常地思考人生,就为自己蓄积起了丰富厚实的人生体验,拿起笔来才有可能出现文思泉涌的时侯。如一位同学写自己由于粗心大意,经常“疏忽”,从而做出人生的思考:切记:一时疏忽可能会导致一辈子的后悔,为了不让自己后悔一生,做事务必三思而后行。再如一位同学通过生活中的“温馨的小手套”、“无言的生日”、“油笔没水了”几个小细节,突发了这样的人生思考: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感动并非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一个眼神,一个微笑,足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一个问侯,一个叮咛,足以让灰色的人生充满温馨。

四、多读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这就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读书来开拓自己作文的源泉。一是要认真品读书本上的文章,因为书本上的文章每一篇都是“精品”,它们或联系生活、或联系世界、或思考人生、或启迪心灵,这就需要让学生把握好这些例子或学习其文章结构,或学习文章的妙笔、或学习文章的思路、或学习文章的哲理,真正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二是不断加强课外的阅读,文学作品大多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学生读得多了就是间接的接触社会实际,接触名家大家的写作技巧,接触当时社会的百味生活,对学生加强进一步的人生思考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三是走入生活,懂好读懂“生活”这部大书。

总之,融入生活是作文真情实感的源头,写真事、说真话、发真感是作文真情实感的核心,学会思考人生是作文真情实感的必由之路,多读书是增加作文真情实感的筹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快速找到贷款客户下一篇: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