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的中西比较

2022-11-21

第一篇:饮食文化的中西比较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2009-10-26 22:04:46)

转载▼

标签:

杂谈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工业革命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伴随的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从而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寻更高精神层次的获得与享受,更多注重与追求的不在是面包而是玫瑰即不是生存而是质量和品味。生活方式的更新和多样化促使人们寻找更健康更舒适更完美的休闲娱乐方式,而隶属于此范畴的体育无疑前所未有被社会所关注,为体育多种功能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这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下有不同的体育文化,通过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简单比较,从文化的角度浅谈中西方体育的发展不同及存在的社会问题。

一.文化和体育文化的概念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到体育文化的概念,大而言之,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小而言之,又可指体育运动某一方面的文明因素。

二.体育文化的特性

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所谓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说,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体育文化是人类本身需求的特殊反映。它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并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物质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反映出来,显现了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

体育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并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三.文化融合和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外部文化和内部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

文化冲突指两种或这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

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的结果,或相互吸收或融化或替代对方,随之会产生新的文化模式或类型。

四.古代体育的俩个体系的体育哲学

1.东方,古中国过印度为代表

中国文化就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提倡中庸思想,讲究忠恕之道,凡是恰到好处,不能过分,不要偏倚,即温,良,恭,俭,让,中国体育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强调和谐的运动观,重集体,求同。

2.西方,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

西方哲学观是天人相对,天人有别,人生观是求价值,谋进取,趋极端即敢、强、险、异。以个人为本,带有浓重的个人主义色彩,求异。

五.俩种体育哲学思想下的体育特性

1. 东方

东方注重的是伦理和道德、理性和教养、和谐统

一、实际稳定。体育注重的是修身养性,重在修身养性的内向性、封闭性、圆满性为主要特色的体育文化。淡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强化了稳定意识,项目以娱乐技艺性为主,强对抗性的,竞争性的项目很少。

价值取向强调意念的作用,动作简单,内涵深刻,讲究动作的神韵,不重视竞技性运动,重人格的价值取向。

2. 西方

西方注重的是多元价值、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体育注重的是竞争意识,强对抗性的,竞争性强的项目很少,利于各类竞技体育的规则,场地,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价值取向人体的塑造和培养,超越对手、超越自然、超越自我、的价值取向

六.竞技体育在西方盛行

1.竞技体育的概念和特点

竞技运动亦称“竞技体育”。指为了战胜对手,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所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含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两种形式。特点是:

1)充分调动和发挥运动员的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

2)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

3)参加者有充沛的体力和高超的技艺;

4)按照统一的规则竞赛,具有国际性,成绩具有公认性;

5)娱乐性。当今世界所开展的竞技运动项目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远在公元前700多年的古希腊时代,就出现了赛跑、投掷、角力等项目,发展至今已有数百种之多。普遍开展的项目有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举重、游泳、自行车等。各国、各地区还有自己特殊的民族传统项目,如中华武术,东南亚地区的藤球、卡巴迪等。其发展与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密切相关。

2.竞技体育的作用

政治上,可以表达一种政治立场。经济上,后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与综合实力的标志。教育上,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条件,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七.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传承

1. 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和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顾名思义,它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体育的,二是民族的,三是传统的。

所谓体育的,是指这类活动项目或运动项目都具有体育的特性,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规则锻炼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的身体各个部分得到平衡协调的发展。

所谓民族的,就是这类体育活动或体育运动具有民族性。这种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它的民族文化底蕴上。这种民族文化底蕴主要反映在:它的活动或运动项目来自特定的民族,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为该民族广大民众所喜好,在该民族地域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基础。

所谓传统的,就是这类体育项目具有历史继承性,是代代相传的。这类体育项目中任何一个都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淘汰去其糟粕,保留其精华,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并具有该民族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就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而言

(1)以养生、卫国和娱乐身心作为目的

(2)注重形神兼顾,尤重形与精、气、神的结合

(3)个人修炼身心,注重动静结合

(4)体育与德美结合,寓德美于体育活动之中

3、民族传统体育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对体育的实施者个体所产生的作用;第二,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对国家和社会的整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促进民族友谊和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2.、促进民族经济的繁荣

3.、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4、 推动国际体育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4、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光辉篇章,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体育都是围绕“养生”为主开展的,人与自然的结合在与通过与自然的交换排除身体内部的浊气、吸取真气、五脏通达、六腑调和,并认为决定健康和长寿的根本在于人体的内部而不在于外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体育形态上强调整体观和意念感受、动作简单而内涵深刻,很少有强烈的肌肉运动,

因此缺少激进和冒险行为。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这种整体修炼和内在和谐之美,正在和现代科学相结合,形成新的独特风格而走向市场。

八.社会时代的精神需求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和进取,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和谐。

1.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体现着时代精神的英雄们主宰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视野,当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新的英雄再用新的更合乎时代精神的武器占领他们的宝座。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时代精神的内含以及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活动中所发挥出来作用的大小,可以透视其国民的理性程度与成熟水平,因而成为衡量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

2.进取精神

进取就是倾心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进取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进取才能获得人生的辉煌;进取心意味着超越平庸;进取应该成为终身之事.

3.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江泽民同志总结20世纪世界各国政党,特别是共产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

人是自我创新的结果。人以创新创造出人对于自然的否定性发展。此是人超越自然达成自觉自我的基本路径。人的内在自觉与外在自发构成规律在物质的总体上形成对立的内在必然与外在必然的差异。创新就是人的自觉自发!

创新是人自我发展的基本路径。创新与积累行为构成一个矛盾发展过程。创新是对于重复、简单的劳动方式的否定,是对于人类实践范畴的超越。新的创造方式创造新的自我!

认识论上看创新是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是自我存在的矛盾面,其发展必然推动自我的行为的发展,推动自我生命的发展。

4.和谐精神

和谐是一切事物的原则,工作、学习、生活、文章,条例,它们内在必须是和谐的,和其它事物的关系必须是和谐的。如果不和谐就不可能存在,一点的变化,必然引起其它的变化,所以是不可阻挡,因为它们有内在的联系,有和谐的本质。

所以,一个谎言,为了掩盖它,必须编造另一个更大的谎言。一个扭曲,会造成另一个更大的扭曲。斗争,只是现象,和谐才是它的本质。为什么要解方程?为了解决问题。只有和谐才能解决问题,和谐就是条件。斗争只是手段。为了解决问题,不得不,迫不得已,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为了达到和谐,双方的利益,不得已而为之。为了更高的和谐,斗争更微妙复杂。就象两个球队。这就象比赛,两个球队。有人看球赛,就是看输嬴。有人则不然,他们欣赏的是和谐。比赛,激烈的拼抢,有时还大打出手,他们不和谐吗?不!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合谐的。他们表面上势不两立,其实,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那就是达到观众的满意。自己技艺纯熟,更希望对方有好的表现。合谐包含着斗争,与此同时也有妥协。合谐包含着严格,也有宽容,和谐包含着一分为二,也包含着合二为一。有阴有阳,方方面面都能存在,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是物质的本质,物质不灭定律。

5.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情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它对体育实践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并规定着体育文化模式的选择。体育精神作为一种具有能动作用的意识,是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是一种心理资源。作为一种规范力量,它又具体表现为体育面貌、体育风范、体育心态、体育期望等。)

九.中西的利弊端及解决途径

竞技体现一种时代创新进取的精神,是社会和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民传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传承,是维系一个民族国家和谐稳定的重要要素。俩者的和谐统一才是体育完美的发展趋势,同时反映的是社会的和谐统一。

西方体育忽略了和谐,东方体育忽略了进取,社会和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中西方的冲突和融合,在各自的国度,根据各自民族的文化和特色,保持真我的全球化是体育未来的发展要求和趋势。

第二篇: 关于中西方礼仪 文化的比较

系 级 班 姓名: 学号:关键词: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

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因此,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一.家庭生活东方之“家族为本,亲情至上”与西方之“个人为本,自由至上”

东方民族尤其信奉“血浓于水”这一传统观念,一项视家族礼仪为根本,所以人际关系中最稳定的因素是血缘亲情。当多种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多数人恐怕都会选择维护血缘关系的家庭利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的东方,敬老爱幼,古风依然。很多中国传统的家庭,四世同堂共居一室,家长维系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 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家长终生操劳,从养育儿女到孙辈,不以为苦,反而自得其乐。庞大的家庭结构虽然矛盾重重,但“人丁兴旺,儿孙满堂”就足够了。重视家族的观念,还表现在对“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训诫的遵守方面。即便是流落海外的中国人也是念念不忘家乡,怀念亲友,千方百计地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们看来,国家、家乡都是家族概念的放大,人际关系都是家族关系的延伸。

在西方家庭中,人伦之情也是存在的,但在家庭成员的关系上更注重人格上的平等,个人更看重自己的实际利益,子女成年后对家庭的依靠也较少,主要靠的是个人的奋斗。表现在利益上,常有儿女成婚后父母在儿媳家或儿媳在父母家吃饭也必须在计算伙食费的情况发生。西方有句谚语:“每个人的家庭就是他的城堡”,它生动的反映了西方人在自己家里拥有的不受别人干扰的权利和自由。邻居之间推门直入,相识之人未经预约便径直来拜访,都被看成不懂礼仪的行为。另外,想随便打听个人的隐私,未经许可就搀扶老人或残疾者,都有可能被视作失礼的表现。

二.日常交际东方之“谦虚自贬,含蓄自制”与西方之“交际务实,不重客套”

中国人一向视谦虚为一种美德,“满招损,谦受益”被人视作千古不变的规律。因此,在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很少夸夸其谈、自吹自擂。同时,中国人还很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动于心,发于情,止于礼”被人视作是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表现。这与率直、坦诚的西方人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以送礼这一较为普遍的社会交往习俗为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礼品选择及馈赠礼仪上就各有千秋。在我国,多数送礼者选购礼品时追求其名贵,为了面子或迫不得已而不惜破费,对礼品的包装一般不太在意。尽管也曾费尽心机、精心挑选,但在送礼时面对受礼者却总是谦逊而恭敬地说:“微薄之礼不成敬意,请笑纳”之类的话。而西方人送礼比较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如送给同事一本装帧精美的好书,或献给女主人一束美丽的鲜花,即便是很普通的礼品也会用彩纸、丝带包装的精美别致,并会对受礼者直截了当地说明:“这是我精心为你挑选的礼物,希望你喜欢。”借以展示其重视和情谊。在接受礼品时,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习惯做法更是泾渭分明。我们中国人收礼时常常会客气的推辞一番,接过礼品后一般不当面拆看礼物,既显示自己不贪财,也避免对方因礼轻而难堪。西方人受礼时一般不推辞,接过礼品后总是当面拆看礼物,以表示谢意和礼貌。

在西方社会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人们办事讲究效率,不尚空谈,除了必要的礼仪外,一般来说礼仪形式有简化的趋势,特别是在交际活动中不喜欢过分的谦虚和客套。比如一个西方人到他人家中做客,他如果说“谢谢,我不想喝茶了”,那他就是真的不想喝了;他如果想喝,他就会说“如果你正好沏茶,我也喝一杯”。对于中国人在交往中“自贬”一番的谦虚,西方人往往难以理解,甚至很容易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三.餐桌文化东方之“群体意识”与西方之“个体意识”

由于中西方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劳动方式的不同,使中西方在餐饮礼仪方面有许多差别。 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据文献记载: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这些礼仪日臻成熟和完善,它们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在20世纪,由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形成餐桌礼仪。

易中天先生曾经在《餐桌上的文化》里对中西文化进行了精妙阐释,他说,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然也就以和为贵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节日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行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和谐的气氛。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美味佳肴是放在一桌人的中心的,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名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而在西式宴席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干扰,则缺少了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四.思想差异东方之“承认现实,满足现状”与西方之“挑战当下,活出精彩”

大多数东方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承认现实、满足现状的心态表现得日益突出。这一特点在他们对于“老”字心安理得的认可和着装渐趋保守等方面表现最为明显。在东方尤其是在中国,“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褒义词,在称呼的前面冠以“老”字是一种尊称,如称一般年长者为老大爷、老大娘,德高望重的学者为“吴老”、“钱老”等。而在西方,“老”意味着“精力不济,走下坡路”,有时是“不中用”的代名词。因此,西方老人不愿意老、不言老、不服老,自然也不喜欢被别人尊称为“老人”。同时一个“老”字,在东方与在西方的礼仪实践中却毁誉不一。

关于这一点,从着装、化妆方面的心态和做法也同样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东方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在服装选择上便逐渐趋于保守,一般不再选择鲜艳、亮丽的色彩,而偏重于中性色或中性偏冷色,如灰色、黑色等。这种选择并不一定说明不喜欢鲜艳、亮丽,而是担心别人说自己“老来俏”“老不正经”等。在化妆品的使用上,东方老人就更是慎之又慎、少之又少了,西方在这方面与东方全然不同。在服饰的选择方面,西方老人比年轻人更大胆、更新潮,无论多么亮丽花艳的服装,只要他们喜欢都敢买来穿在身上。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更重视化妆,每天都要精心涂抹、装扮得焕然一新之后,才愿意在街头穿行,以示自己风韵犹存。

五.婚姻礼仪根源东方之“儒家思想”与西方之“基督教思想”

中世纪西方国家的婚姻礼仪主要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而处于同一 时期的中国,其婚姻礼仪则主要受封建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的影响。中国有句俗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婚礼作为“五礼”中的“嘉礼”,是礼的本源和发端,是人生最重要的礼仪之一,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一直深受重视。然而,由于地理、民族、历史、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的婚礼习俗存在诸多差异。

史学界传统观点认为,中世纪的分期是从公元 476-1640 年,约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到 明朝。我国中世纪时期的主要婚礼程序是:1.议婚,也就是“提亲”;2.纳采,就是男方家长向女方献礼求婚的礼仪;3. 纳币,也就是所谓的“下聘”,男家须向女家送纳“定婚礼物”;4. 铺房,所谓“铺房”,就是举行婚礼前夕布置装饰新房;5. 亲迎,即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6. 下轿利市,即新妇被迎娶至夫家后下轿、下车入门过程的祈吉庆贺活动;7. 拜堂,又称“拜天地”或“拜花堂”;8. 喜宴,即婚礼中的庆贺筵席,今俗称之喝喜酒;9. 坐帐,即迎新妇人新房;10. 撒帐 新婚夫妇交拜之后或坐帐之际,向帐内散掷金钱彩果的祈吉仪式;11. 合髻 又称“结发”;12. 合卺,即新婚夫妇合饮交杯酒;13. 闹房,即“闹洞房”;14.妇见舅姑,这是成婚次日或第三日新妇拜见公婆的仪式;15. 回门,又称“谢门”,新婚夫妇于婚后首次至女家示谢兼拜认女方亲属。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这里所说的西方中世纪婚姻礼仪主要是指西方中世纪的教会婚礼。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是婚姻当事人永远的约定。基督教会婚姻仪式的整个过程:新郎和新娘被领到教堂门口或教堂前面,以上帝、教士和围观的人群作证。新郎站在新娘的右手(因为女人是从亚当身上左边的肋骨制成的)。教士开始向众人询问结婚预告,同样的询问也被问及新郎新娘:他们是否秘密地做过什么,是否发过什么誓言,是否知道他们之间有任何方式的联系。如果其中有任何一种障碍被陈述出来并被保证加以证实,那么婚姻就要被推迟直到事实被澄清。如果没有结婚障碍被提出,婚礼就被举行,教士向新郎问道:“你愿意娶这位女子为妻,爱她、尊敬她、维护她、保护她,不论在健康还是生病时,都作为一个基督徒丈夫对待他的妻子那样,只要你们生活在一起?” “我愿意。” 新娘也被问及同样的问题。然后新娘由她的父亲或朋友给出,新郎接受她,当着教士的面,以现在时向新娘发誓,新娘也向新郎发类似的誓。接着,新郎把金或银和一枚戒指放在盘子或书上,由教士祝圣戒指,然后,新郎用右手拿着戒指,左手拉起新娘的右手,依次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最后让戒指停留在第二个手指上,说道:“阿门。”然后新郎新娘低头,教士向他们祝福。之后,所有的人都走入教堂, 新人跪在祭坛前,接受教士和众人的祈祷,然后新人被带入教堂内殿,做弥撒。之后,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仪式全部结束。 当天晚上,在新人上床后,教士还要来祝福婚床,以保护他们不受魔鬼的侵袭,教士用圣水点洒他们,给他们散播和平,然后离开„

结语: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也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文明规范。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是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承认和尊重差异,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有助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从而提高交际效率。

第三篇:中西方数字文化的比较分析

摘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字不仅仅表达记数概念,而且能够反映使用数字的民族的衍变历史、生态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组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产生不同的观念。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探讨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数字文化差异比较分析

一、前言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人,而人又离不开某个特定的社会文化。”数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中西方对数字不同的传统观念,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蕴涵的不同意义等方面来探讨英汉数字文化的差异,可以消除交际中的理解障碍。“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参与的各方不仅要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而且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特别是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

二、中西方数字文化内涵的异同

“人类的文明始于创造文字,文字的创造始于数字(赵世开,1999)”。数的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而得来的,它是人类通过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而总结出来的,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变化的。“数字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领域。在科学的数字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计算,秩序严谨,职司分明,是实数;而在人类心灵的数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表义,许多数字经过‘神化’后成为‘玄数’、‘虚数’、‘天数’。它们有着极其丰富的外延和内涵。”(王秉钦,1998)数字的观念在各个民族中都渗透在它传统文化的不同层面,比如哲学与宗教、历史与艺术、政治与习俗、神话传说与巫术迷信等。汉语中就有许多带数字的成语:“一心一意”、“心无二用”、“三顾茅庐”、“四面八方”、“五光十色”、“六亲不认”、“七步之才”、“八面玲珑”、“九九归一”等。英语中也有一些此类词语,比如“Holy Trinity”, “the Three Fates”, “Five points of Calvin”, “Seven against Thebes”, “the Nine”, “baker’s dozen”等,另外西方 1

文化中还有“一”表示至高无上,“二”表示爱情,“三”表示等量齐观,“六”表示非凡,《旧约》中有“七年”与“七日”,《新约》中有“七雷”与“七印”。(赵世开,1999)。由于受民族心理、宗教信仰、语言崇拜等文化差异的影响,英汉数字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虽有共同的规律,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对个别数字的青睐

1. 数字“3”与“9”

在中国,3是一个很吉祥的数字。中国的道教有三清之说,即玉清、太清、上清;佛教中有天、地、人三尊之说。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人认为,数字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可见3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大的意义。中国古代与数字3有联系的重要思想观念是很多的,如:日、月、星为三元;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君臣、父子、夫妇三种关系为三纲;父、子、孙为三族等等。数字“3”在西方国家同样受到尊重。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称3为完美的数字;古埃及人认为它代表父、母和子;基督教有三位一体之说,即圣父、圣子、圣灵;在古希腊神话中,宇宙被认为是由三位神灵统治着:主神朱庇特、海神尼普顿、冥神普路托(杜学增,1999)。

在中国,人们把“9”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数”和最富有神奇色彩的数字,因为“9”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在我国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汉语词汇中也常用“9”来形容帝王将相的称谓,如“九五之尊”;称官位仅次于皇帝的王爷为“九千岁”等。刘师培在《古书疑义举例补》一书中写道:“凡数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素问》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因此,汉语中有“九九归一”或“九九归原”之说。在西方,数字“9”也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数”之一。对西方人来说,“9”的象征意义是“神性”、“神圣之至”。数字“9”及其倍数在西方也被广泛运用于文娱和体育活动中。如保龄球中的瓶状木柱数为“9”,跳子棋的棋板上各方均为9个孔,古时英国还有一种9个男人一起跳的舞蹈等。由此看来,数字“9”也倍受西方人的青睐。

2.数字“6”与“7”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6”的传统观念。如先秦时期六部儒家经典称为“六经”或“六艺”,诸子中最著名的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总称为“六家”,周代兵书现存六卷称为“六韬”,政区分为“六乡”,周礼有“六典”(治典、教

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官制设有“六部”,汉代官职有“六曹”,隋唐政制设“六部”,朝廷军队统称“六军”,皇后的寝宫称“六宫”。古代把亲属关系归纳为“六亲”,妇女怀孕也称为“身怀六甲”,天地四方合称为“六合”。中医将人的心、肺、肝、肾、脾、胆称为“六神”,佛教认为凡人有“六欲”,古代作画讲“六法”、“六要”、“六彩”,古典词牌名有“六丑”、“六州歌头”。(包惠南,2001)。民间也有“六六大顺”的吉语,农历初

六、十

六、二十六被视为举行婚礼的吉日。

中国习惯于运用“7”这个数字的民族心理,归源于“7”在人体及天地万物中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性。《易经》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王弼注:“阳气始剥尽至来复,时凡七日。”孔颖达疏:“天之阳气绝灭之后,不过七日阳气复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许多人体及自然现象都与“7”有关。太阳的光线有七色,人还有七窍。地球分成七块大陆。道家将人体分成七魄。七巧板拼图形变化无穷。在西方国家中,人们看重数字“7”,认为它吉祥有力。它对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字“7”又具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西方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上帝用7天时间完成了创造世间万物的壮举,主祷文分为七个部分等等。西方宗教和文化常用数字“7”来规范人的道德行为或归纳人文景物、社会团体、宗教仪式等。如,七大美德(信任、希望、仁慈、公正、毅力、谨慎、节制)、七宗罪(骄傲、发怒、嫉妒、肉欲、贪吃、贪婪、懒惰)、七重天(纯银天、纯金天、珍珠天、白金天、银天、红宝石天、极乐天);人有七感(生机、感情、语言、味觉、视觉、听觉、嗅觉);世界有七大奇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摩索拉斯陵墓、以弗所的戴安娜神庙、罗得岛的巨像、菲底亚斯的丘比特神像、亚历山大的灯塔)(包惠南,2001)。这些足以说明,数字“7”在西方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人们对“7”情有独钟。

(二)中西方文化对个别数字的忌讳

数字“4”与“13”

在中国“4”被视为一个不吉祥的数字,但在古代人们对于“4”并无特别的忌讳。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到数字,如门牌号、手机号码、车牌号等。而因为“4”的发音与“死”谐音,所以车牌号码、

电话号码等尾数有4的就不受欢迎。在英语国家中,人们基本没有关于“4”的忌讳。有的民族反而对“4”极为崇拜,认为“4”是公平、正义、力量的象征。

在不少西方人眼中,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这一忌讳源于两种传说:其一,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酥的弟子犹大。就是这个犹大为了30 块银元,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致使耶稣受尽折磨。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酥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其二,西方人忌讳“13”源于古代希腊。希腊神话说,在哈弗拉宴会上,出席了12位天神。宴会当中,一位不速之客—烦恼与吵闹之神洛基忽然闯来了。这第13位来客的闯入,招致天神宠爱的柏尔特送了性命。 这类的传说很多,特别是关于《最后的晚餐》的传说,在西方已经深人人心,达·芬奇还画了名画《最后的晚餐》,流传甚广。因此“13”成了西方世界最为忌讳的数字。此外,西方人把“13”看成是头号大忌,也有其文化渊源。中古时代的西方,绞人的绞环有13个绳圈,绞台有13个台阶,郐子手薪金是13个钱币。因此,西方人千方百计避免和“13”接触。在荷兰,人们很难找到13号楼和13号的门牌。他们用“12A”取代了13号。在英国的剧场,你找不到 13排和13座。法国人聪明,剧场的12排和14排之间通常是人行通道。此外,人们还忌讳13日出游,更忌讳13人同席就餐,13道菜更是不能接受了。当西方人千方百计地避开13,以免触犯大忌时, 中国的老百姓却乐于接受13。北方的戏曲和曲艺的押韵都定为“十三辙”;儒家的经典有《十三经》;明朝皇帝的陵墓有十三座,统称“十三陵”;北京同仁堂药店有十三种最有名的中成药,号称“十三太保”。

三、总结

综上所述,数字除了其本身的计算意义外,还有丰富神秘的文化蕴涵。中西方数字的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比较文化研究。英汉数字文化意义因产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而存在差异,通过比较分析,阐释数字的文化内涵和发生机制,了解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流中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磨擦,达到交际或沟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 赵世开.汉英对比语法论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 王秉钦.语言与翻译新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4]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6] 宋柏年,施宝义.中国文化读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 平章起.礼貌、礼节、礼仪[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

第四篇:中西饮食文化比较

国际经济与贸易

董赟赟

21090413 关键词:饮食文化,中西文化,餐饮,比较,中西饮食文化比较,饮食观念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中餐以五谷、熟食、素食为主,以肉食、蔬菜为辅,讲究无味调和。中国历代传统烹饪手法技艺精湛,花样繁多,内容丰富,人们在味觉方面的追求之外,还有色香形色器等方面的需求,最后是调和。

西餐大致可分为法式、意式、英式、俄式、美式等几种。不同西餐的主要特点:

1、西菜之首——法式大餐

2、西餐始祖——意式大餐

3、简洁与礼仪并重——英式西餐

4、营养快捷——美式菜肴

5、吃以结实、纯正——德国菜肴

6、西菜经典——俄式大餐 这里简要从以下三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 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西方西方人比如西方侧重营养,中国人注重美味;

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遍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直味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说的不好听,就像给机器加油一样。

中国则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最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

再说原料,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的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饪在用料上也是显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中,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二、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即饮食选择类品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对食物有不同的标准和消费方式,比如西方人吃甜食,中国人大多以咸为主。中国人主张素食主义,中国人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据西方的植物学家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而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故西方人往往会吃整块牛肉,整只鸡。另外,西方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遍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另外,中西方在饮食内容上的差异还表现在西方人喜爱冷食、凉菜,从冷菜拼盘、色拉到冷饮,餐桌上少不了冷菜。而中国人喜欢热食,除正菜前的小碟冷菜外,主要都是热的。在中国人看来,热菜凉了就少了许多味,趁热吃才能吃出菜的味来。

二、 饮食方式不同

在中国,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的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西式宴饮上,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易的目的。而且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西方人习惯分而食之,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在西方宴会上,虽也围坐,但各人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另外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以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另外其他细节方面中西方差距也很大。中国上菜顺序依次为:汤、主食、餐酒、水果。而西方则为:菜和汤、水果、餐酒、主食、甜点和咖啡。在吃完停餐时,在中国可以把筷子直接搁在碟子或者调羹上。如果将筷子横搁在碟子上那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膳了。在西方,若是略事休息,则应该把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盘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边说话边舞动刀叉是失礼之举。用餐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

总之:中西文化的差异造就了饮食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于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两者之间不存在绝对的优劣,两者之间完全可以优势互补,达到饮食更完美的行为习惯。

第五篇:中西饮食文化比较教案

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

商旅教学部 【课题】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 【课时】1课时

【设计理念】通过对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使学生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有所了解,掌握饮食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并能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对饮食文化差异的尊重、保留和融合,以利于将来顺利开展工作,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为增添内容,是教材部分内容的总结与升华。

【学情分析】13旅游管理班级学生学习热情高,课堂中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都很融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总结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难点:随时代的发展学习尊重与融合中西饮食文化

【教学思路】通过视频资料、图片等的呈现学习,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够从4方面总结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并在实际工作与学习中合理地运用这些差异,让这些差异为自己提供方便。

【教学准备】教案 纸 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15分钟)

1、播放相声《报菜名》,学生观看后尝试现场报菜名,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2、播放一段视频,学生观看后谈谈对这样的饮食习惯的看法。

通过上述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点评后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授(20分钟)

1、饮食文化的概念 概念:人们在长期的饮食品的生产与消费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

简单的理解:吃什么,怎么吃,为什么吃的问题。

2、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 (1)饮食观念方面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西方的饮食比较简单、实在,以营养为最高。 主要特点是:①主食以面粉为主,原料也较为丰富,制作方法比中国简单。

②西方人在摄取食物时重科学、讲究营养,基本上从营养的角度理解饮食,在他们的观念里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享受”在饮食上基本不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国则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中国人一向崇尚“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的生活哲理。 主要特点是:①饮食上主要讲究滋味,在烹调上更是想尽一切办法,使尽一切手段将食物的味道弄出名堂,弄出特色来。

②“中国人在调味方面的特色,主要表现为较为系统的调味理论、变化丰富的类型以及注意烹调中调味,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旨在追求美味,但破坏了使菜肴的营养成分。

呈现图片,学生观看学习思考。 (2)饮食对象方面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 西方有较为发达的食品业,如罐头、快餐等,虽然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好。” 中国的烹调在用料上显示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废物的东西,在中国却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好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中就可化腐朽为神奇。“据西方植物学家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比西方多6倍。 总结:中国人------植物性格;西方人------动物性格。 呈现图片,学生观看学习思考。 (3)饮食方式方面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可从两者的宴席、餐具、用餐礼仪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分别用相关的图片来阐述其具体差异。

3、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与发展趋势

(1)播放电影《推手》中的相关片段,学生观看并思考问题。

问题1:电影中这个家庭产生的矛盾由什么引起,你认为该以何种方式解决比较妥当? 问题2:随着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在生活、旅游、交流等活动中当中西饮食文化发生碰撞,我们该如何很好地保护各自的文化?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并阐述想法。

教师点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更需注重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互补性和兼容性,那么中西饮食文化都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总结(3分钟)

西方饮食趋向于规范化,中国饮食随意性更大。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快,中西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并且在融合中相互补。了解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将有利于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并能更好的认识中西方民族文化性格及其心理,从而促进中西文化在交流与碰撞中共同发展。

四、布置作业(2分钟)

1.试述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之处。

2.利用网络资源查询西方饮食文化的资料和视频,更多地了解各国的饮食文化。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央视晚会观后感范例下一篇:艺术学校活动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