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中的的动静相兼

2022-09-11

八段锦, 从宋代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养生之义在于保证人的生命体在自然和社会大环境中保持平衡和适应通过祛病防疾、修身养性, 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在诸多的养生内容中, 健身气功·八段锦形成了教学中以动静相兼思想为核心的理论、方法和运动形式。

1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中动静相兼的理论基础

1.1 形与神俱、形神兼养的整体思想

形神问题既是一个哲学问题, 又是一个医学问题。正如古代先哲所论:“形恃神以立, 神须形以存”, “神躁于中, 形丧于外”, “形神相亲, 表里相济”。可见, 形神体用的相互协调, 是完成人体生命机能活动的根本保证。形神兼养强调人体生命机能物质要素的形、体、命同精神要素的神、性、心的协调统一, 是传统养生体育的一贯主张。

在健身气功·八段锦中, 神气的主导地位和特性是通过清静内守来保养, 并以此来维持健康的身体状态的。正如古代先哲所说“欲全其形, 先在理神”, “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这与中国传统有机化生型自然观和重神轻形的思维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养神”, 主要是安定神态、调摄精神。“形”, 指形体, 包括人体的脏腑、皮肉、筋骨、脉络及精血, 是生命活动之宅。人的健康首先是形体的健康, 形体是产生神的根本, 只有身体强健, 才会有充沛的精神。即“血气已和, 营卫已通, 五脏已成, 神气舍心, 魂魄毕具, 乃成为人”。形体不仅是产生生命机能、精神思维的基础, 而且还决定着精神的状态。通过活动肢体、舒展筋骨, 可使形体得到调养, 并使神有所依, 方能养生保寿。

1.2 孤阴不生, 孤阳不长的阴阳学说

《黄帝内经》认为, 世界是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根于阳, 阳根于阴”。只有保持人体阴阳平衡才能百病不生。“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阴阳离绝, 精气乃绝”, 身体的健康与否, 根本在于阴阳能否保持相对的平衡。古代圣人更把阴阳的对立统一, 看作是天地万物生息繁衍的根本所在, 并把阴阳矛盾对立统一、阴阳互根、阴阳平衡和阴阳转化作为基本规律广泛应用到防病、医疗和养生的实践活动。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的目的就在于平衡人体的阴阳。

可见, 中国古代的神形合一和阴阳学说确立了健身气功的理论基础。形神兼养, 动静相兼

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 (阴阳协调, 以此实现人体生命机能的整体优化, 是康强延年的前提和基础。健身气功·八段锦中的“动静相兼”、“进退有度”、“上下相合”、“左右对称”等, 常常以鲜明的对比, 寓和谐于整体之中。而“动中含静、静中寓动”,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又是矛盾对立的合二为一。

2 动静相兼是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中的重要特征

从神形合一、阴阳平衡的整体思想出发, 可分析动与静各自的养生作用。在健身气功·八段锦中, 动与静主要是指身体动作的外在表现。动, 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 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舒适自然。静, 是指在动作的节分之处, 在外观上看略有停顿之感, 但内劲没有停, 肌肉继续用力, 保持牵引拉伸。

2.1 动以养形, 以导气行体为要

早在《庄子·刻意》就有:“吹句呼吸, 吐故纳新, 熊经鸟伸, 为寿而已, 此导引之士, 养形之人, 彭祖寿考者之好也。”其后, 《子华子》云:“流水不腐, 以其游故也;户枢不蠹, 以其运故也。”这些都强调了身体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在健身气功·八段锦中, 动作的整个过程柔和缓慢, 圆活连贯、松紧结合, 动静相兼、形与神合。身体的运动和意念的控制以及呼吸的调节是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练习时练习者能有效得掌握动作的路线、弧度、节奏和劲力, 并配合细、匀、深、长的呼吸, 以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

同时, 动以养形要求运动适度, 以不损不伤为要。古代养生家强调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要适可为止, 应与自身相得为度。如“人体欲得劳动, 但不当使极耳”, “不妄作劳”, “常欲小劳……莫太疲及至所不堪耳”。“久坐伤肉, 久行伤筋, 久立伤骨, 久视伤血”。只有适当的选择运动的量和强度才能真正科学得进行形体导引和意念导引。

2.2 静以养神, 以清虚恬淡为务

历代的养生家几乎都坚持清静养神的原则。如老子提出了“致虚极, 守静笃”、“见素抱朴, 少思寡欲”、“不欲以静”、“虽有荣观, 燕处超然”等无为守静、恬淡寡欲、平静超脱的养生原则, 最终达到婴儿般的纯真, 返朴而复归于“道”。然而, 清静养神, 并非静而不动, 止如死水, 亦非刻意追求形式上的静, 其寓意是独特而丰富的。

“静”意味着清虚宁静、安闲恬淡, 即情绪和心理上的平稳状态。它摒弃了心绪上的大起大落, 维持了安静乐观的精神状态。“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惊则气乱, 恐则气下, 思则气结”, 关于五劳七伤对人体的伤害已经得到中医界的广泛认同和关注。消极或过激的情绪都会导致人体阴阳气血失调, 进而造成内在脏器损害;而乐观的情绪能促进气机的畅达, 改善营卫气血的循环, 从而确保脏腑组织的营养。“静”意味着人体阴阳、刚柔调节达到安泰平稳的状态, 即人体各系统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平衡状态。通过精神上的自我控制与调节, 能消除浮躁的心境与紧张的情绪, 能使身心获得最佳的松弛、静穆、充实状态。

2.3 动静结合, 达形神兼养、平秘阴阳之功

健身气功·八段锦中提倡以养神为核心的形神兼养, 养形之“动”决不是纯粹的动、盲目的动。凡是有效的形体之“动”必离不开精神之“静”的制约, 形体的“动”在形式之动中即蕴含着“静”, 其一招一式符合规律之辙, 体现沉静轻灵之意。“静”是动的法则与归缩, 在动作的节分点的“静”处, 虽在外观上看略有停顿之感, 但内劲没有停, 肌肉继续用力, 保持牵引拉伸。此时, 无论是肌肉, 劲力, 精神还是意念上实则都保持一个持续运动的过程, 并引导着形体动作的外在变化。动中寓静, 静以御动、动以养形, 静以养神, 动静合一, 形神共养, 实为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精髓所在。

综上所述,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静相兼的思想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其理论基础形神兼养、阴阳平秘充分体现了有机化生型自然观和人体生命观。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充分调动自身潜在生命力是实现形神兼养而“尽终其天年”的重要原则。清虚宁静、导引行气不失为养生体育的重要方法。

摘要:运用文献研究方法, 阐明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理论核心、特征方法和运动形式。认为动静结合是八段锦的重要特征, 形神兼养、阴阳结合为八段锦动静相兼思想的理论基础, 静以养神、动以养形是八段锦的基本运动形式。

关键词:健身气功·八段锦,形神兼养,动静相兼

参考文献

[1] 刘远航.从“导引图”论古代运动医学[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9.

[2] 王志祥.浅谈中国养生体育的基本特征[J].医学与哲学, 2005, 23 (3) :5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不锈钢材料的高效率焊接新工艺下一篇:自我决定理论对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