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

2022-10-22

第一篇: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

商务谈判过程中的礼仪要点

一、谈判准备商务谈判之前首先要确定谈判人员,与对方谈判代表的身份、职务要相当。谈判代表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谈判前应整理好自己的仪容仪表,穿着要整洁正式、庄重。男士应刮净胡须,穿西服必须打领带。女士穿着不宜太性感,不宜穿细高跟鞋,应化淡妆。 布置好谈判会场,采用长方形或椭圆形的谈判桌,门右手座位或对面座位为尊,应让给客方。 谈判前应对谈判主题、内容、议程作好充分准备,制定好计划、目标及谈判策略。

二、谈判之初谈判之初,谈判双方接触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言谈举止要尽可能创造出友好、轻松的良好谈判气氛。 作自我介绍时要自然大方,不可露傲慢之意。被介绍到的人应起立一下微笑示意,可以礼貌地道:"幸会"、"请多关照"之类。询问对方要客气,如"请教尊姓大名"等。如有名片,要双手接递。介绍完毕,可选择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稍作寒暄,以沟通感情,创造温和气氛。谈判之初的姿态动作也对把握谈判气氛起着重大作用,应目光注视对方时,目光应停留于对方双眼至前额的三角区域正方,这样使对方感到被关注,觉得你诚恳严肃。手心冲上比冲下好,手势自然,不宜乱打手势,以免造成轻浮之感。切忌双臂在胸前交叉,那样显得十分傲慢无礼。 谈判之初的重要任务是摸清对方的底细,因此要认真听对方谈话,细心观察对方举止表情,并适当给予回应,这样既可了解对方意图,又可表现出尊重与礼貌。

三、谈判之中这是谈判的实质性阶段,主要是报价、查询、磋商、解决矛盾、处理冷场。报价--要明确无误,恪守信用,不欺蒙对方。在谈判中报价不得变换不定,对方一旦接受价格,即不再更改。查询--事先要准备好有关问题,选择气氛和谐时提出,态度要开诚布公。切忌气氛比较冷淡或紧张时查询,言辞不可过激或追问不休,以免引起对方反感甚至恼怒。但对原则性问题应当力争不让。对方回答查问时不宜随意打断,答完时要向解答者表示谢意。磋商--讨价还价事关双方利益,容易因情急而失礼,因此更要注意保持风度,应心平气和,求大同,容许存小异。发言措词应文明礼貌。解决矛盾--要就事论事,保持耐心、冷静,不可因发生矛盾就怒气冲冲,甚至进行人身攻击或侮辱对方。处理冷场--此时主方要灵活处理,可以暂时转移话题,稍作松弛。如果确实已无话可说,则应当机立断,暂时中止谈判,稍作休息后再重新进行。主方要主动提出话题,不要让冷场持续过长。

四、谈后签约签约仪式上,双方参加谈判的全体人员都要出席,共同进入会场,相互致意握手,一起入座。双方都应设有助签人员,分立在各自一方代表签约人外侧,其余人排列站立在各自一方代表身后。助签人员要协助签字人员打开文本,用手指明签字位置。双方代表各在己方的文本上签字,然后由助签人员互相交换,代表再在对方文本上签字。签字完毕后,双方应同时起立,交换文本,并相互握手,祝贺合作成功。其他随行人员则应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喜悦和祝贺。来源:诚信商贸网

第二篇: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而英语课堂评价则是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小学英语是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此阶段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教育、自信心的建立等将对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较大影响。所以评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简单谈一谈自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一些方式与方法。

一、课堂表现的评价。

在平时的英语课上,我注重让每一个孩子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发展,当他取得了好的成绩或是进步时,我都会及时给予口头表扬,如“Good ! Very well ! Excellent! You did a good job !”等等,除了说这些具有激励性的语言外,有时还会采用肢体语言进行辅助,如有时我会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许或是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等等,通过这样的评价让他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对成功的体验。 当然我认为这样的口头评价应富有层次性,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每个学生都说good 或very good。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课堂上回答的问题也是难易不等,那么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就会不同,所以对他们的口头评价也是逐层递进的:如果按他们的表现以A、B、C来论,得A的学生可以对他说:excellent, wonderful, perfect, super, fantastic;得B的学生可以对他说:well done, very good, very well;得C的学生可以对他说:good, nice, not bad, It’s OK. That’s OK.虽然是不同的评价但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保持自己的学习热情,感受老师对他们与众不同的评价。

二、学生自评与小组评价。

学生自评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评价。学生可以从课堂活动、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小组评价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互相评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课堂常常采取的教学活动。通常我在课堂教学中把每个班的学生都分成若干个小组,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同时还会采取一些奖罚措施,如在教室前张贴一张“英语积分榜”,分别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测试几个方面对每个组进行评价,表现好的可以加分,表现差一些或是完成不好的给予减分,每个月进行累计,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大,也可以促进他们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三、家长评价。

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也是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会让学生准备一个“家校联系本”,通过这种方式让家长及时反馈每个孩子每天在家的学习情况,同时在上面与家长沟通交流,每次的反馈都会有家长的签字,因此家长评价不仅起到了对孩子的监督作用而且还加强了与老师的联系,使老师更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四、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是实施学生评价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可称之为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档案袋主要用于收集学生作业,学生从他们所完成的作业中,选出比较特殊的几份,并且对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和学习的方法加以反思。学习档案可以展示学生在努力学习后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同时学生也可以思考他们学到了什么和他们是如何学习的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增强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心,以及对自己的进步的自豪感。学习档案也为老师、家长提供了学生进步的记录。 一般而言,学生本人是建立学习档案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指出要求并给予适当指导,使学生在建立学习档案的过程中对自己学习情况及努力方向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因而自觉把握进步,体验点滴成功,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技能,还可产生对自己成果的拥有感,掌握和反思学习的技能以及决策技能

五、灵活使用各种奖励机制。

在我的教学生活中,对学生的奖励机制设置占了自己课余很多时间,我想尽各种办法努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奖励,如:“最佳表现奖”是奖励给课上或是某次活动中突出的个人或小组;“今天我最棒”则是当堂奖励表现好的学生;“小小设计师”则是课下布置的需要学生动手设计把英语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学生表现突出的可以获得的奖励;“无敌单词王”是奖励在单词背写方面突出的学生;同时我还设计了很多的奖状和喜报来奖励在英语学习中有进步和突出的学生。这些都是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常用的奖励机制:

六、作业的评价。

英语作业是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强化记忆、理解的一个教学反馈过程。学生有被尊重、被表扬、被认可的需要。在写作业时,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及其作业,在不同场合所作的评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优等生更上一层楼,使中等生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使暂时落后的学生能克服畏惧心理,树立信心。所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能促进学生学生学习。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把学生的作业按A B C等级来给予评价:A为最好,B还不错C较差,同时备注一些批语,最好的会给予“作业之星”奖励。

七、采用多元的终结性评价方式 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所谓终结性评价主要指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它是检测学生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而备受人们的争议。但有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可以起到提高学习的质量的动机作用,更何况终结性评价也是检测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较好地反映出教学的效果,所以,终结性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实施中,我们采用口试、听力水平和笔试等多种形式。

小学英语测试与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小学英语命题应以课标、现行教材的要求,结合本地区英语教学实际情况,遵循低起点、小梯度、层层递进和逐渐加深的原则,力求突出听力、关注认读、适当书写、立足基础的原则 .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浅显的认识和做法, 教无定法,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努力找到更好的方法。

第三篇:基于工作过程的英语专业课程设计

——以《外事英语》为例

《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第29期

摘要:基于外事接待工作流程顺序对《外事英语》课程进行宏观、中观和微观设计。课程宏观设计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核心的基本思路;中观设计解决课程内容的序化问题,并确定教学模块和教学项目;微观设计确立工作情境获取、工作任务和综合项目实施、工作评估的“三阶段式”的课堂教学设计,从整体到微观有效培养学生适应岗位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计;工作过程;英语专业;外事英语

根据目前高职外语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业务脱节,以及现有专业外语课程缺乏岗位适应性的弊端,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外语课程开发与设计已成为广泛共识。有别于工作任务具体明晰、工作流程完整的高职工科专业,商务英语、外事英语等这类比较抽象和宽泛的语言课程,如何使课程的宏观、中观、微观设计真正切合实际的工作过程,目前尚未形成较清晰的认识。本文以《外事英语》课程为例,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英语课程的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以行动体系为基础,通过行动来学习,强调获取过程性知识,解决“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问题。这种课程是连接职业工作岗位与学习者获得相应职业能力之问的桥梁。因此,其设计必然对岗位需求进行分析,明确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以完整的实际工作流程和各工作环节之间的衔接顺序为参照系,设计课程模块和内容。

以《外事英语》为例,经过调研,明确该课程应面向一线外事接待岗位。外事人才根据不同工作需要分为外交人员、外事管理人员、外事接待人才等不同层次,外事接待因其工作的基础性,社会需求量是最大的,因此,该课程培养学习者未来从事日常外事接待工作所需的“外事英语语言能力、外事文化礼仪/政策法规知识、外事操作规范与技能”。在明确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确立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为:以外事接待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序化的参照系,按照外事接待工作流程的顺序设计课程。

二、课程的宏观、中观和微观设计

(一)课程宏观设计

课程宏观设计贯穿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核心的基本思路。在时间安排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三学期的外事英语1和第四学期的外事英语2。外事英语1在校内实训室进行,以项目形式的模拟操练为主,穿插中外文化知识传授,学生以“接待方”角色模拟外事接待从迎接到欢送的前、中、后完整的工作过程,这是显性知识积累阶段;外事英语2在与学校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学生进入职场,经过企业、行业员工在真实环境中的现场教学和培训后进行顶岗作。工作结束后,企业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并反馈给专任教师,学生撰写实习报告,教、学、企三方进行课程总结,这是隐性实践知识及技能获取和构建阶段。两个阶段有机衔接,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估方式,全面培养外事接待所需的业务技能、专业知识、.工作态度、职业素质和社会能力。

(二)课程中观设计

课程中观设计主要解决课程内容的序化问题,并确定教学模块和教学项目。确定外事接待职业活动的典型工作过程,然后将典型工作任务按照“接待方”的角色加以搜集、整理和整合,导出全部职业行动领域,再由行动领域导出学习领域,并通过建立合适的学习情境使其具体化,融入适当的中外文化知识,最后转化为课程内容。具体而言,外事接待的典型工作过程是:迎接。行程安排

1 一餐饮宴会一参观_会议谈判一休闲活动一欢送。以此为主线,设计若干与外事接待环节相对应并前后连接的教学项目。教师分解岗位工作环节,设定“接待全程”、“正式活动”和“背景知识”三大教学模块,每个模块下安排对应的具体工作(学习)项目,见表l。

课程设计中的每个项目本身由多个任务组成,这些任务的有序链接.构成一个小的完整的工作流程,以“迎接外宾”为例,其工作流程是:信息收集一机场接机一人住酒店一礼节会见。“迎接外宾”项目应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能用英语与首次见面的外宾有效交流;能根据外宾要求安排好机场接机、熟悉酒店入住各细节、恰当安排中外方首次会面的礼节性会见/会议;举止符合礼仪、熟悉首次会面中的中外交际文化差异。

(三)微观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上述工作项目,确定“三:阶段式”的微观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工作情境获取阶段。企业、行业人士提供真实工作情境及每个工作情境的工作流程。

第二阶段:工作任务执行和综合项目实施阶段。在此阶段中,专职教师及企业人士合作确立任务和项目的性质、内容、实施形式,并指导监督任务执行和项目实施。

此阶段由教师载人情境开始,教师呈现具体案例,分析外事接待:工作流程,将每个真实工作情境转:化为学习情境,导人工作任务。学生领取任务后,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和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搜集文化背景知识,在仿真的情境中担当岗位角色,进入职业状态。连续的多个任务构成了完整的链条式流程,学生在完成多个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表达,积累程序性知识,拓展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最后的综合性项目奠定基础。在综合项目中,学生整合前驱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筹划项目行动计划,分工合作实施项目,提交产品。以此,学生在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演练了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

第三阶段:工作评价阶段。在工作评价阶段,由教师、学生、企业三方共同组成评估主体,从语言、技能、素质三个层面对“教”和“学”双向作出评价。对“教”的评价中,教师和学生评价知识(行业用语及文化背景知识)传输、技能演示的效果、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对“学”的评价中,教师、学生本人、同伴对学生或其所在小组的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反馈,学生吸纳教师意见,总结评析任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得失,进行纵横比较,完成多维度评估。同时,企(行)业人士参与项目的评价。

通过“三阶段式”的课堂教学,学生理解并掌握了为何做、如何做,完成了“获取一实践一内化一反思一提升”的认知过程。每个任务和项目的完成,都贯穿了提升显性技能、习得工作经验与策略,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特点

《外事英语》课程的设计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项目和任务设计、评估方式创新等多方面体现了工学结合职业性、实践性的特色。教学内容的选取由外事一线工作人士直接参与,内容按照岗位需求进行序化,教学项目和任务设计基于“迎接一行程安排一餐饮宴会~参观—会议谈判一休闲活动一欢送”的实际工作流程,学生在学习工程中始终担任外事接待工作中涉及的职业角色。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不仅将教师和学生都纳为评估主体,企业行业人士也参与了教学评估,尤其在校外实践阶段,企业的绩效考核成为评估最主要部分。这样的评估方式有利于师生及时了解企业用人要求和工作特点及趋势,并以最新行业标准指导教学。

《外事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以符合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为主。表明实践性很强的非基础语言课程(如外事英语、商务英语、其他行业英语等)的教学完全有可能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设计,宽泛的语言基础课程亦可以教学方法为切人点,探索语言教学如何进行工学结合。

基于工作过程的《外事英语》的课程设计以实际岗位需求确立教学目标,以真实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安排包含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和任务,形成了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的课程体系,以科学的多元化评估方式以及与英语语言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从整体到微观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岗位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本课程的优化设计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更好地设计校外实践,使之更具可操作性,仍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高林,鲍洁,王莉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条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1 3):50—53.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H].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唐耀红,何翠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 9—20. [4]徐小贞.中国高职英语专业教育理论研究[H].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第四篇:过程写作法走进英语写作教学的课堂

随着高考中英语写作部分比分的加重,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成为高中英语教师与学生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但是由于写作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尽管英语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但收效甚微。目前写作教学成为高中英语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平日里加强操练之外,更新写作教学观念,优化写作教学方法更是势在必行。因此过程性写作法这种新型的写作教学方法便逐步运用在英语写作教学中。

一、传统写作教学法的缺点

传统的写作教学大多采用成果教学法(product approach)。这种教学法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给予刺激,学生作出反应。教师以讲授修辞方法、语法规则、篇章结构、和写作技能为主,从而来应付各种写作要求。写作过程一般是教师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学生独立完成作文后交由教师批改。教师批改重点往往放在语法,词汇,拼写上,逐字圈改,耗时费力又收效不大。而且,许多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并不认真阅读,教师的辛勤劳动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出现“教得累,学得苦,效果差”的局面。

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忽视了学生在写作前、写作中及写作后的一系列交互协商和监控等主观能动作用。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和鼓励, 缺乏写作动机和真正的交流。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不得要领 。以至于部分学生信心受挫,甚至对写作产生畏惧感。从而导致写作能力低下。

二、过程写作法的理论与特征

过程写作法是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语言学家提出的一种新的写作教学法。它以交际理论为基础, 强调写作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和语言交际过程,提倡通过写作过程学习写作,强调学生发挥写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反复修改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发现意义和创造意义”看作是写作过程的实质。

其主要特征体现为:1学生是写作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引导和组织者。2写作教学不再把重点放在语法、词汇运用等以句子为层面的语言知识上,而是把重点放在篇章层面,让学生在篇章的创造中连接、组织并实现上下文的一致。3写作过程不再是“学生单独写作,教师单独评阅”的单向交流模式,而是学生与语言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的交互行为。教师在写作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给学生以启发和指导性反馈。4强调多次修改。学生通过一次次的修改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达到发展个性、增强自信的目的。

三、过程写作法的主要阶段

过程写作法主要分为准备、初稿、反馈和修改定稿四个阶段,它们相互交叉,循环往复。学生经历的过程应为:小组讨论→写提纲→写初稿→小组讨论→写二稿→小组讨论→写三稿→教师反馈→最后定稿完成。笔者在教学中,把全班学生每4个人划分“写作小组”,由小组成员推选小组长。每半个月写作训练一次。写作课堂实施策略如下:

1.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构思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集思广益。让学生对题目进行探索,了解和发现对题目的认知度。这时要做的是让学生先对与题目有关的各个方面内容进行思考与探索。教师宜多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思维与表达的欲望,挖掘题材的内容。采用头脑暴风法。例如,就“my favorite festival ”为话题,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写出names,country,customs,celebrations等。教师只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节日方面的词汇有了激荡和罗列,从而增强了该方面名词的学习和积累。该活动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识记词汇的能力。该方法特别适用于主题句的开发中。

第二步归纳要点,整理第一阶段产生的素材。确定文章的主旨然后归纳写作要点,集中构思。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充分预见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使学生明确写作的任务、要求、体裁和格式等。可以给出必要的参照词汇和句型。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纳,使之适合话题的要求。以 “my opinion on smoking”的命题为例,某小组的活动归纳结果如下:

Topic: there are many people smoking around us

Opinion: smoking is harmful and people should give it up.

a.smoking is harmful to health.

b.has bad effects on others.

c.smoking will make you smelly and dirty.

summary:with a, b and c, we conclude that people will give up smoking.

2.初稿阶段

学生经过第一阶段的认真准备之后,便可进入初稿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构建文章框架.在这一阶段, 教师应鼓励学生尽量放开去写,不必对谴词造句、语法标点等细节性问题过于挑剔。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写初稿是一个反复进行的思维创造过程.与此同时,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写作活动,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3.反馈阶段

反馈是过程写作法的中心阶段,它介于初稿和修改阶段之间,通常采用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增强读者意识,降低写作焦虑,弥补自己文中的不足。

完成初稿后,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协商,交流观点,互相修改。同伴之间的讨论和修改,可将初稿发展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成品”。在这一阶段,学生首先应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内容上,例如文章的引言,中心,结束语等。而至于语法、拼写、标点符号等问题则在后一步处理。事实上,学生往往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写出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更合理的第二稿。而教师的作用则在于牵引学生并提供适时的、必要的帮助。

4.修改阶段。

修改阶段是过程写作法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某种意义上说,修改是一个再认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修改的目的主要是更好地组织文章的内容和观点,使作者的创作意图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修改应本着以下指导原则:文章主题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充实;内容与写作目的是否一致;文体是否恰当;开头结尾是否合理;细节是否典型充实、富有条理;论据是否正确;段落结构安排是否适当;句型是否正确;用词是否恰当;表达是否准确;有无语法错误;有无拼写等错误。

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本次作文的共同性倾向,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中上等习作,从词、句、段、篇等方面进行认真批改、适当评论,批改要聚焦共性错误。不要纠正每个学生的每个错误,应着重讲解和评析相似的、共性的错误。给出主要评价和修改意见。学生最后定稿。

四、过程写作法的优点

首先,过程写作法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过程。使学生懂得写一篇文章必须经历的几个步骤,如写前准备、起草、初稿、修改等。确保写作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

其次,过程写作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信心。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亲自探索和主动研究,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小组为单位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师生多向交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团结协助的会话环境中发挥主动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总而言之,过程写作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这种写作方法能够不断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因此,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堂教学效率、提升写作教学效果的必经之路。

第五篇:商务部主控过程运行情况报告

商务部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主控过程为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4采购、8.2.1顾客满意。下面就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期间,市场部主控过程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1、与顾客有关过程的控制及顾客反馈信息的收集

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期间,公司接到的合同都是正式合同,形成文字并按规定由总经理进行了签字评审。在2008版标准运行期间,没有发生合同修改情况。在与顾客沟通方面,公司按照标准规定收集用户对本公司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评价信息,向用户发《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由顾客反馈的信息证明,顾客对公司目前的产品质量还是满意的。

2、采购控制

为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要求、采购过程控制符合标准规定,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市场部编制了《采购控制程序》、《进货验证规程》,建立了《采购物资明细表》、《供方评定记录表》、《合格供方名单》、《供方业绩评定表》、《采购合同》、《采购清单》6个记录,按文件规定,对最终产品质量有影响的供方进行了控制。在试运行期间,市场部根据采购要求,已组织对5家供方进行了评定,并建立《合格供方名单》,确保与公司产品有关的供方厂家都是合格供方,同时市场部还需要供方在提供采购产品时,还必须提供该批产品的合格证据。每次采购必须填写《采购合同》或《采购清单》,采购产品的技术质量要求由采购文件予以明确。在实施采购前,须确保采购规定是充分与适宜的,采购回来的产品由技术部进行验证,并填写《进货检验记录》,对于经验证属不符合要求的产品,由市场部负责实施退货。

二、市场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商务部质量目标:顾客满意率90%以上;

顾客反馈意见处理及时率100%;

合同履约率100%;

采购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通过3个月的体系运行表明,商务部的过程控制对实现市场部质量目标是有效的。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1)公司的业务信息主要依赖于以往建立的关系网,商务部不能提供参与市场竞争、参加行业的订货会及产品的展销会的信息,不能提供产品改进和开发的信息,所有这些都制约着公司的发展,公司在下一步应在这些方面提出改进的措施及记录。

2)商务部现有的记录表明,对于确定和实施与顾客的有效沟通还存在证据不足,记录要能提供供方存在的问题和顾客反馈的问题,只有提出和发现这些问题,才能促进市场部管理工作的提高,才能确保商务部过程控制的持续改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少先队大队先进事迹下一篇:市委书记就职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