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错题真题及答案

2023-01-25

第一篇:高考改错题真题及答案

高考对联题(对联知识、高考真题及答案、对应练习题)

高考对联知识复习

一、简约式 掌握对联相关知识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从结构上讲,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上下联字数要相等,不能出现重复的字; ②上下联词组要对应,词性要相同,句法要一致; ③上下联的意境要相随; ④上下联平仄要相对。

对联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

①春联(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 ②楹联(在宫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刻琢的联语), ③婚联(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对联), ④挽联(评价先人生平业绩,抒发后人怀念之情的对联), ⑤寿联(祝福长辈寿辰的对联),此外还有赠联、勉联等。

二、完整式

对联的基本要求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这是对联的基础,例如广东卷的出句是“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对句可以是“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或者“人参貂皮鹿茸,莫非东北珍宝”。但若对“唐诗宋词元曲,莫非祖国文化”就让人觉得别扭和生硬。我们学过的对联都是内容密切相关的,例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等。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这是从语法上来要求的,上下两联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等。

例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与“梅花”是名词,“锋”与“香”是形容词,“自”与“从”是介词,“磨砺”与“苦寒”是名词,“出”与“来”是动词。

3、节奏相应,平仄和谐

一副对联中,上联一共有几个音节的停顿读法,下联也必须对应。上下联还要平仄相反,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例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径”读仄声,“舟”读平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照”读仄声,“流”读平声。

1

对联的节奏相应,平仄和谐,读起来才琅琅上口,富有音韵美。

二、内容上的要求

语意相关应该是对联内在美的体现,它要求上下联的意脉必须互相关联,好像是双峰对峙,二水分流,是林黛玉、薛宝钗这样的两美合一,是环肥燕瘦般地和谐统一在一个意境中。我们看下面的两副“对联”。

①反对侵略/学习下棋 ②图书馆里查资料 /动物园中看虎狼

从对联的形式要求来看,词性、句式似乎都无可挑剔,平仄亦合,可是上下联意思毫无关联。这样的“对联”,只能算是“对句”。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在内容上要求彼此相关,不能毫无联系。通常有三种类型:

1、正对:也叫同类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类相关,它们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如上文中的对联。又如:“知识海洋勤是岸,科技高峰志为梯。”上联写勤奋,下联写志气。二者相互补充,给人以启迪。

2、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对相反,它们相互映衬,相反相成。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上联的“横眉冷对”,下联的“俯首甘为”,一反一正,一贬一褒,一抑一扬,对比鲜明,发人深省。

3、流水对:也叫串对,即上下联的内容连贯相承,也就是说,上下两联虽为两句,但却是表达一句话的意思。例如:“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意思是说在山中下了一夜雨之后,树梢上像流着几百道泉水。

声律和谐、对仗工整、构思巧妙、意境深远,是对联的高标准。但作为初学者,只要能做到上、下联的字数相等,结构大体相同,词性基本相对,末字平仄相合,内容彼此相关,也就可以了。

三、对联的写作方法指导

1、对联的内容都相关,在解答对联题时,就可以借助联想,利用相关、相似、相反的联想。先把一句拆成几个词组,利用联想的方法,给每个词分别作对,再把这些对出的词连缀成一句。例如2004年高考题全国卷出的上联“扫千年旧习”可拆成“扫--千年——旧习”,与“扫”相关的词有“除、革、去、改、破、树、立、乘、展”等,与“千年”相关的词有“万载、百岁、三秋、四时、一代、几辈”等,与“旧习”相关的词有“陋俗、歪风、恶俗、新风”等,从中选词连缀成句就可

2

以成“除百岁陋俗”“树一代新风”。这种拆合法对初学练习写对联的学生比较实用。

2、一副对联就像一首浓缩的诗歌,也要注意立意。或写景或言志或抒情,或深思历史,或剖析现实,歌颂什么,批判什么得有明确的感情,思想内容要积极向上。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注意选取符合这一立意要求的意象。

3、学生在平时应该多积累,很多名言警句都是工整的对联,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身甘为孺子牛”,读得多,记得多,对写对联大有裨益。

4、要善于化用。所谓化用,指的是灵活变化地运用天文、地理、时令等知识,以及熟语、诗文名句、成语典故等来拟作对联。如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就巧妙地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皇天不负苦心人”“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融于一联。再如“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可以用“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来对,其中融进“青出于蓝”“庖丁解牛”成语典故。

四、了解对联命题形式

A、根据提供的语境要求写一副完整的对联。

B、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这种题型考查是最常见的,2004年的高考对联题全是这种题型。 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种:

1、填空式。这种形式可以将对联和教材内容、文学知识结合起来考查。如:①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②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2、补拟式。这种形式可以有两种情况,一是参照一联,补拟另一联,2004年高考试卷上的对联试题采用的就是这种命题形式。二是根据题目中提供的词语拟写对联。如:请以“尊严”和“傲慢”分别作为上联和下联的开头拟一副对联,不超过30字。(对联:尊严铸造人格让生命崇高,傲慢腐蚀品德使灵魂贬值)

3、调整式。这种题型可以将对联的相关知识和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方法等考点结合。如:江西南昌滕王阁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上联: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阁中帝子,问江上才人,古今才一瞬,当年风景如何比。下联调整为: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4、情景式。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如:教师节到

3

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对老师最美的赞歌。(参考答案: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5、话题式。这种题型只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而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就为考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舞台,人人得以展个性,显才情,见灵气。例如,请从“奉献”“立志”“恒心”等词语中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自勉联。(参考答案:奉献——蜡烛滴泪泪含笑,粉笔扬雪雪沁香。立志——学海雄心千里渡,书山壮志万仞攀。恒心——绳锯不息木终断,水滴无止石能穿。)

6、改写式。这种题型一般是在一段文字中划出两个意义相对的句子,要求根据对联知识和语言的简明、连贯以及句式的选用、仿用、变换等知识进行改写。例如,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改写成一幅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划线部分可改为: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

7、概括式。这种形式是把拟写对联和压缩语段的考点结合起来。做这种对联题,首先要求把语段中的主要信息筛选出来并加以概括,然后用对联形式加以组织。举例略。

七、强化对联习题训练

(1)、关注佳联妙对,增加感性认识。

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加强诗词名篇目中的对偶句的赏析,像王勃、李白、杜甫、苏轼、毛泽东等的佳联妙对以及民间楹联和诗联。如:王勃的千古绝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再如:岳阳楼上何绍基的一副绝好长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此联巧妙地把与岳阳有关的历史人物杜甫、范仲淹、滕子京及八仙中的吕洞宾嵌入对联中(“杜少陵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范希文两字关情”是指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忧”“乐”两字。“滕子京百废俱兴 ”是指王勃《滕王阁序》“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吕纯阳即吕洞宾,曾三过岳阳楼)。此外,我们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作家及名胜古迹也有很多好对联,也是值得一读的,不仅开阔我们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拟写对联。

历届高考对联题(附答案)

4

1987年

六、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

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3分)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蕖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答〗(A) 1991年

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回答13-14题

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③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13.上述对联都出自中学课文,这些课文的作者依次是(2分)

A.邓拓 毛泽东 曹雪芹 B.邓拓 邓小平 曹禺 C.吴晗 毛泽东 曹禺 D.吴晗 邓小平 曹雪芹

(A)

14.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 ②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

③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

B.①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 ②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

③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

C.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

传统; ②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 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

D.①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 ②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

③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

(C) 1992年

10.“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2分)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C] 2004年

1、全国卷(河南、河北、山东、安徽)

5

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 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参考答案: 第一题 ①树一代新风 ②大地气象新

第二题

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2、全国卷第二套(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

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春晖盈大地 ②科学能致富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参考答案:

第一题 ①正气满乾坤 瑞雪满乾坤 ②勤劳可兴家

第二题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

3、浙江卷

24.按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5分) 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才识贯中西 智慧集东西

4、广西卷

24.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参考答案: 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第一题 ①祖国日日新 ②神州面貌新

5、福建卷

23.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3分)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6

参考答案:

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6、广东卷

24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6 分)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末字平仄相合,可给 1——4分;构思巧妙,立意新颖,可给5——6分。

例如: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

考生高分下联:

1、北京西安上海都为中国名城

2、长城故宫三峡尽为中华风光

3、芍药黄菊剑兰均为苏杭名花

4、草原戈壁沙漠全是北国风光

5、丹霞西樵鼎湖均为广东名山

1、鹿茸貂皮人参,都为东北名产

2、燕山长白昆仑,全为塞北名山。

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有三个字的上联:孙行者,真难倒了绝大多数考生。仅有一个考生对上了下联:胡适之。

1987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有上联:梨花院落溶溶月,答案是:柳絮池塘淡淡风。 1991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对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填作者(邓拓)。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填作者(毛泽东)。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填作者(曹雪芹)。

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对联为: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填作者(屈原)。

1993年北京等六省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写出诗词名句的下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995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写出名句的上句或下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满招损,(谦受益。)

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有对联: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004年高考全国卷、福建卷、浙江卷等,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一考点的考查上有了新突破,即采用了对联(主要是春联)的形式——当然,实际上还是句式的仿用。春联,就是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从形式上看,春联具有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等特点;从内容上看,春联集中地表达了人们的美 7

好愿望与时代风貌。除春联外,励志联、喜联、园林风光楹联等,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常见。学习并制作一些对联,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对联题的解答有较强的开放性、自主性,但除了对仗工整外,有两点须注意:一是要考虑上下联的相关性;二是所拟下联思想内容上要有一定的格调。

1.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浙江卷)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

2.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全国卷,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区)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 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3.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全国卷,吉林、四川、黑龙江、上海等地区)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 科学能致富,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4.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福建卷)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 5.下面是一幅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广东卷)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6.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全国卷,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地区)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7.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全国卷,甘肃、青海等地区)

第一题

①处处春光好 ②一代园丁乐

第二题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1.参考答案。试拟:才识贯中西思想贯中西 智慧集东西。

8

2.第一题 例:①树一代新风②大地气象新。第二题例: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笔者另拟:第一题 ①树世纪新风②神州大地新 百姓衣食丰。第二题 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草长莺飞一枝杏花带雨红。

3.第一题 例:①正气满乾坤②勤劳可兴家。第二题例: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笔者另拟:第一题 ①夏虹映长空 瑞雪满乾坤 喜气满神州②诚信能纳财。第二题 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人有福民有福人民有福。

4.示例: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5.例如:月季牡丹金桂 莫非海内奇葩。笔者另拟:鹿茸貂皮人参都为东北名产 燕山长白昆仑 全为塞北名山。

6.第一题 例:①祖国日日新②神州面貌新。第二题例: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笔者另拟:第一题 ①春光处处新②九州气象新。第二题 春雷滚滚新气象新风尚伴新年到来。 7.第一题 例:①家家气象新②九州桃李荣。第二题 例: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笔者另拟:第一题 ①岁岁风物新②遍地桃李芳。第二题 春雨润物长城内外百花香。 〘05福建〙

7、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井拟出恰当的横批。(4分)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答案〙下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振兴中华

〘2008年高考重庆卷〙

8、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4分) 〘答案〙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

〘解析〙考查压缩语段和语言的鲜明、生动,修辞。其中,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是今年新增加的考点,以与新课程标准衔接。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学生要求做到对联的前两个要求即可(属宽对):字数相等、意义相关、平仄相谐。材料为北京奥运,意在引导学生关心生活。 〘09安徽卷〙19.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目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 教师办公室对联:

〘答案〙

新春对联 :上联:翠柳迎春千里绿 下联: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上联:桃李满园春绣锦 下联:芝兰绕阶座凝香

高考对联题集锦

9

1、(浙江卷)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 才识贯中西智慧集东西

2、(全国卷,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用)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1)扫千年旧习,(2)祖国江山好,

示例:(1)树一代新风、树世纪新风。(2)大地气象新、神州大地新。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示例:(1)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2)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3、(全国卷,上海等地用)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1)春晖盈大地, (2)科学能致富,

示例:(1)夏虹映长空、瑞雪满乾坤、正气满乾坤(2)勤劳可兴家、诚信能纳财。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示例:(1)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2)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

4、(福建卷)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5、(广东题)下面是一幅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示例:(1)鹿茸貂皮人参,都为东北名产。(2)燕山长白昆仑,全为塞北名山。(3)北京西安上海,都为中国名城。(4)长城故宫三峡,尽为中华风光。(6)芍药黄菊剑兰,均为苏杭名花。(7)草原戈壁沙漠,全是北国风光。(8)丹霞西樵鼎湖,均为广东名山。

6、(全国卷,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10

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示例:①祖国日日新 ②神州面貌新。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五、模拟练习题

1、用对联表现自己的居室环境或者生活,字数五言以上。

(1)朝霞映窗棂——晚灯伴书声;(2)开卷读美文——抚琴奏妙音;(3)月色与灯光辉映——天籁共琴声奏鸣;(4)晨曦中书声琅琅——月光下琴音泠泠;(5)七尺小屋,承载父母殷切希望——三更灯火,照亮学子锦绣前程。

2、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1)清音歌盛世/妙笔著华章;(2)清风舞松涛/明月映竹影;(3)和风吹绿柳/时雨润红花;(4)风正民心顺/政通国事安;(5)东风拂大地/政策暖人心;(6)丽日当空照/和风扑面来;(7)冬去山清水秀/春来鸟语花香;(8)希望工程播希望/文明国度创文明;(9)满园桃李争春暖/遍山松柏耐岁寒;(10)要迎着晨光实干/莫面对晚霞叹息;(11)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12)一身正气操国是/两袖清风解民忧;(13)振兴中华齐发奋/建设祖国皆争先;(14)冬雪欲白千里草/春晖又红万树花;(15)潇潇春雨润桃李/处处园丁育栋梁;(16)岁月峥嵘须拼搏/年华潇洒莫蹉跎;(17)江南景色千般美/塞北风光万象新;(18)学子倾心昌国运/园丁励志育英才;(19)青春有限宜珍惜/知识无涯应勤奋;(20)杂志报纸,文理能通天地外/网络电话,往来仅在须臾间 。 (2)、加强拟写训练,不断拓展思维。

试完成下面五道题目:

1、请为下面的上联拟写下联。

A、《子夜》难眠思《故乡》;《背影》可见是《母亲》。 B、寒尽桃花嫩;春归柳叶新。 C、千山齐唱迎春曲,万水同吟幸福歌 。

D、天上明月千里共,岁月峥嵘须搏拼; 人间春色九州同,年华潇洒莫蹉跎。 E、山经春雨清如洗,元日有杯皆进酒;柳坐东风翠欲流,春来无处不飞花。

2、杭州西湖于谦祠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11

上联: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岳家父子同,两朝少保冤,夕阳亭里,风波两地心伤

下联调整为: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3、某学校在开学前夕,面向全体师生征集一幅开学典礼联,请你为该校拟一对联。 愿诸生,惜光阴,矢志成材须从开学起;靠良师,布恩泽,丹心润物尽在传道中。

4、请根据教材所学内容,为司马迁拟写一幅对联。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5、请你利用相关知识,从下面八个句子中选出四个句子,组成两副合乎对联要求和特点的春联。

九州春意闹百花争艳 东风袅袅大地绿如茵

旭日出东方光弥宇宙 丽日彤彤神州春似海

神州增秀色水绿山青 大地播春光花香鸟语

桃花艳艳山河添秀色 三春到人间群山起舞 答:大地播春光花香鸟语,神州增秀色水绿山青。

丽日彤彤神州春似海,东风袅袅大地绿如茵。

(结合对联的结构、平仄等知识筛选组合)

6、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

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 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

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9日上午,香港上环港澳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民,他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儿2008再创佳绩”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

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当刘翔、田亮、郭晶晶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2天。

参考答案:香港欢送金牌选手,澳门喜迎体坛精英。

八、历届高考对联题(附答案)

1987年: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3分) 答:(A)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蕖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12

1991年: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回答13-14题

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③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fǔ fú]焕烟霞 13.上述对联都出自中学课文,这些课文的作者依次是(2分) A.邓拓 毛泽东 曹雪芹 B.邓拓 邓小平 曹禺

C.吴晗 毛泽东 曹禺 D.吴晗 邓小平 曹雪芹 答:(A) 14.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 ②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

③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

B.①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 ②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 ③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

C.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传统; ②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 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

D.①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 ②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

③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 答:(C)

1992年:“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2分)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答:[C] 2004年:

1、全国卷(河南、河北、山东、安徽)

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 答:树一代新风

祖国江山好 答:大地气象新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答: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或答: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2、全国卷第二套(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

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春晖盈大地 答:正气满乾坤 / 瑞雪满乾坤

②科学能致富 答:勤劳可兴家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答: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 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

13

3、浙江卷:按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5分) (2)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才识贯中西/智慧集东西

4、广西卷: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答:祖国日日新

②满园春色好 答:神州面貌新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答: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5、福建卷: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3分)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6、广东卷: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6 分)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答: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末字平仄相合,可给1——4分;构思巧妙,立意新颖,可给5——6分。

考生高分下联:

1、北京西安上海都为中国名城

2、长城故宫三峡尽为中华风光

3、芍药黄菊剑兰均为苏杭名花

4、草原戈壁沙漠全是北国风光

5、丹霞西樵鼎湖均为广东名山 另:

1、鹿茸貂皮人参,都为东北名产

2、燕山长白昆仑,全为塞北名山 试完成下面五道题目:

1、请为下面的上联拟写下联。 A、《子夜》难眠思《故乡》, 。

B、寒尽桃花嫩, 。 C、千山齐唱迎春曲, 。 D、天上明月千里共,岁月峥嵘须搏拼; , 。 E、山经春雨清如洗,元日有杯皆进酒; , 。

2、杭州西湖于谦祠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14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岳家父子同,两朝少保冤,夕阳亭里,风波两地心伤

下联调整为:

3、某学校在开学前夕,面向全体师生征集一幅开学典礼联,请你为该校拟一对联。

4、请根据教材所学内容,为司马迁拟写一幅对联。

5、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

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 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

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9日上午,香港上环港澳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民,他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儿2008再创佳绩”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

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当刘翔、田亮、郭晶晶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2天。

参考答案:

1.A《背影》可见是《母亲》;B春归柳叶新;C万水同吟幸福歌;D人间春色九州同,年华潇洒莫蹉跎;E柳坐东风翠欲流,春来无处不飞花。

2、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3、愿诸生,惜光阴,矢志成材须从开学起;靠良师,布恩泽,丹心润物尽在传道中。

4、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5、香港欢送金牌选手,澳门喜迎体坛精英。

高考语文对联训练经典题

一、

1、09湖南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莻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2、09安徽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目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

15

二、1: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

2:请你从“勤学”“立志”等词语中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 话题:勤学—— 。 对联:立志—— 。

3: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一著名诗人的对联。 池馆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 烟尘誓扫还金阙 志复中原 诗继少陵 派开南宋 更入清风明月 高吟铁马铜驼

答案为:

4: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

三、 [针对训练]

1、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两副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挽联。 难报恩来 生为国家 耿耿忠心昭日月 何堪魂去青史千秋 功同五岳 寸草春晖 德同湖海 洋洋正气结丰碑 死为人民

①对联: ②对联:

2、教师节到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最美的对老师的赞歌。

对联:

3、下面是一副赞颂诸葛亮的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授;

下联内容(已被打乱):八阵名成,两川福被,十倍荷褒荣,三分功定属元勋,所合精锐四方。

16

下联调整为:

4、阅读下列一则新闻,然后用对联形式概括出新闻的主要内容。[法新社雅典8月27日电] 在8月27日进行的男子110米跨栏决赛中,中国的刘翔旋风般赢得了胜利,从而重新划定了男子短跑赛场的“势力范围”。刘翔,这个21岁的上海大学生,成为第一个登上奥林匹克男子110米栏领奖台的中国人,并因此被载入史册。决赛中,从始自终一路领先的刘翔将对手拉下了2米多,这种差距在奥运水平的此类比赛中是少见的。

历史上,田径赛场上的短跑项目——100米、110米栏和200米——始终是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的势力范围。但在今天的110米栏决赛中,刘翔既战胜了非洲裔选手特拉梅尔(美国籍),又击败了非洲——加勒比裔选手加西亚(古巴籍),从而打破了他们对短跑项目的垄断,让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在这一向来被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视为“私有领地”的项目中占得了一席之地。身为所有中国人和亚洲人的骄傲,刘翔目前已把目光投向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想在自己的家门口卫冕成功。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似乎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答案: 历届高考对联题(附答案)

1987年 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

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3分)

〖答〗( )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蕖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1991年

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回答13-14题

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③座上珠玑昭日月 ,

堂前黼黻焕烟霞

13.上述对联都出自中学课文,这些课文的作者依次是(2分)

( )

A.邓拓 毛泽东 曹雪芹

B.邓拓 邓小平 曹禺

C.吴晗 毛泽东 曹禺 D.吴晗 邓小平 曹雪芹

1992年

10.“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2分)

[ ]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2004年

1、全国卷(河南、河北、山东、安徽)

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17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

① ;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2、全国卷第二套(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

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春晖盈大地 ,

②科学能致富 ,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

3、浙江卷

24.按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5分)

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4、广西卷

24.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

5、福建卷

23.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3分)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答案:

6、广东卷

24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6 分)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末字平仄相合,可给

1——4分;构思巧妙,立意新颖,可给5——6分。

例如: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

下联:

对联练习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韵。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石头城”对“燕子叽”、“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乌龙潭”对________ “莫愁湖”对________ “总统府”对__________

2、下面加“ ”的一句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 ) “月送花香浮小院”

18

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幽斋 C.梦随春风到天明 D.风吹萤火到满园

3、为2005年春节晚会上出现的一副对联的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 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C.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 D.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

4、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拜祭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念之情。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集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

上联:少 小 离 家 为 异 客 下联:

5、“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1分)上联:轻风细柳

6、请运用对偶知识对对子。

上联: 下联:海洋乃人类未来粮仓

7、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楹联应对活动,其中给出的一则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你对出下联。 下联:

8、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2分)

春天,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

9、福州乌山的王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 A.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10、《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 A.青面兽北京斗武 B.景阳岗武松打虎 C.急先锋东郭争功 D汴京城杨志卖刀

11、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请运用学过的《悯农》中的有关诗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完整。

上联 ,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12.成语对联填空(成语对联的特征:组成对联的两个成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其结构一致,工整对仗)。请在下面的两个成语后面的括号内各填写一个成语,使之与前面的组成对联。

旗开得胜,( )。 瓜熟蒂落( )。

13.品对联,填成语。下面是蒲松龄借项羽勾践以自勉的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在下联横线上填

19

写恰当的成语。 上联: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

14.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请为它选填下联。 上联:风雨一杯酒; 下联:( ) A.天涯共此时 B.羁危万里身 C.江山万里心 D.千里共婵娟 对联练习题

1.(宁德课改)请运用对偶知识对对子。(任选一道完成)

上联:滚滚波涛蕴宝藏 下联: 上联: 下联:海洋乃人类未来粮仓

2.(兰州)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为:

3.(广东河源)文中说,对联真是管用,不管你文化层次高低,都可拿对联来表情达意。下面有个上联,请你试试对出下联:

上联:雪中送炭,贫困子弟登学府;

下联:

4.(桂林)①下面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自己撰写的座右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你能指出对联中典故里的主人公是谁吗? 上联: 下联:

5.(贵阳)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胜迹联、育志联等等.假如今天恰逢你的爷爷或奶奶做大寿。请你从下面四副对联中选一副送给他(她)。( )

A.依山傍水景中胜境 坐北朝南函里新居

B.红梅点点 春意浓浓

C.福分洋洋如东海 鹤寿悠悠似南山

D.古人却向书中见 男子要为天下奇

6.(恩施)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或当今时代楷模,对出下面一副对联的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

7.(黄冈)在2005年春节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对联,融历史、地理、诗文、典故等文化于一体,成为晚会的精彩亮点之一。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下面两副对联的前面填上省名。

20

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9.(孝感)为2005年春节晚会上出现的一副对联的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 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C.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 D.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

10.(邵阳)对对子

出句: 山风光美 对句: 。

11.(吉林)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拜祭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念之情。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集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

上联:少 小 离 家 为 异 客

下联:

12.(常州)阅读下面文字,并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完成对联。

龙城常州,人文荟萃,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火热的创业实践,造就了诸多英模人物。

“蓝领精英”邓建军,坚持学习新技术,攻坚克难,完成了数百项技改项目,解决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被誉为知识型、专家型产业工人的楷模。

殷雪梅老师,热爱教育事业,视学生为子女。在危急关头,她毅然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的瞬间壮举感动了常州,感动了神州,被誉为“英雄教师”。 (摘自《常州日报》2005年4月8日 有删改)

上 联: 蓝领精英邓建军,数百技改成楷模

下 联:

13.(镇江)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13.

14.(锦州)有一副对联是写诸葛亮的,上联是“故国不归,山河未遂中原志”,它的下联应该是( )

A.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B.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C.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D.忠魂犹在,道路争瞻汉相墓

17.(乌鲁木齐)请阅读下面的材料,从后面所给的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上联,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对出下联。

21

2005年2月17日,中央电视台第三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揭晓:奥运冠军刘翔、水稻之父袁隆平、人民公仆牛玉儒、女公安局长任长霞、青年志愿者徐本禹、为母换肾的田世国、飞机试飞员梁万俊、缉毒警察明正彬、艾滋病防治专家桂希恩、驻伊拉克前大使孙必干当选为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则获得了“感动中国”集体奖。

①徐本禹送教进山播撒智慧

②鹰击长空化险为夷试飞英雄梁万俊

③跨越十重栏杆东方飞人勇夺第一

22

第二篇:英语专八改错部分真题及答案

So far as we can tell, all human languages are equally complete and perfect as instruments of communication: that is, every language appears to be as well equipped as any other to say the things its speakers want to say. It may or may not be appropriate to talk about primitive peoples or cultures, but that is another matter. Certainly, not all grou

2 their改为its;

3 There改为It;

4 Whereas改为But;

5 further 改为much

6 come改为bring;

7 similar改为different;

8 will改为would;

9 as important去掉as;

10 the part去掉the

第三篇:高考英语单句改错130题

高中英语单句改错

1.A few thiefs broke in and took many valuable things away. 2. To my sad, he didn’t survive the fire.

3.There is many traffic appearing on the street. 4.Thank to your help, he finished the task at once. 5. Mr. smith, of whom I have learned a lot, is a famous scientist. 6.In 1980s, few families could afford TV sets. 7.We all call him as Xiao Wang. 8. We take turn to do the housework at home. 9.There is not enough rooms for your desk. 10.He is intelligent and hard-working, so he does well at all the subjects. 11.The twins sister didn’t go home all night, it made their family feel worried. 12.He has retired after nearly forty years of service in teaching. 13.Two weeks past. They ran out money. 14.The computer system broke up suddenly while I was playing games. 15.Then came the total dark of the polar winter. 16.The college attracts students of all nationality. 17.It was with great sad that I left my hometown forever. 18.She came towards me with a cheer smile on her face. 19.It will take time and patient to get these changes accepted. 20.Hearing his encouraging speech, everyone felt hopeless about the future. 21.Last week, I went to a movie, which was very touching. 22.His mother was very poor that she had to send him to a rich family. 23.The boy accepted a very good education. 24.She could hardly afford for the school fees. 25.They are sure that they can make that possible for their model cars to run without electricity. 26.Tom’s mother always told him not to smoke again, but which didn’t help. 27.I can never forget the day that we worked together. 28.The waiter greeted me with a smile and seating us by the window. 29.The approach of the problem hasn’t been found yet. 30.It was the song that made him out a pop star overnight. 31. The machine has been worked all night. 32. The problem was he couldn’t work out an effective plan.

33.The young man decided to mend his ways when he put into prison.

34. Nowadays, farmers are increasing going to the town in search of a good job. 35.All three of them shared the task of carrying water in return.

36.A dog ran into the road, caused Mr. Wang to stop his car suddenly.

37.The letter Tom had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arriving at last this morning. 38.This morning my friend Mary and me went shopping. 39.She thought it is a good chance to practice Chinese. 40.Lily was happy to talk to the salesgirls, so did they.

41.All of us laughed include Mary.

42.Mary became embarrassing and realized she had made a mistake. 43.How an interesting shopping experience. 44.We were caught in storm.

45.In the end the flower what I painted looked like a wheel.

46.Being able to work out conflicts are an important skill in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47.We have a very tired day. Let’s go to bed. 48.This is my first visit to Great Wall.

49.After a long train ride, we reached to Hang Zhou at last.

50.Which impressed me most was that her explanation was very clear. 51.You don’t have to apologize to the boss of the failure.

52.The young man explained to the boss that he had overslept because his alarm clock didn’t ring off that morning.

53.We can see that his patience was running out little by little. 54.I still stand by that I said yesterday.

55.Great changes have been taken place in our city, which encourages us a lot. 56.In addition to the equipments, the company also provides a train course. 57.Do not go to computer rooms, or you’ll get into the trouble.

58.The government must find solutions with the pollution problems.

59.The family were running from street to street in search for the lost child. 60.They should have arrived at 8:30, but they didn’t take up. 61. Everyone of us is working hard in the factory.

62. I have caught a bad cold for a week and I can’t get rid of it. 63. This is the steel plant where we visited last week. 64. Following the road and you will find the store. 65. This is all what Dr. Smith said at the meeting.

66. He promised to come and see us after the supper.

67. John had been here to see you, but he left five minutes ago. 68. My mother is busy preparing for supper. 69. I’ve heard him but I never know him.

70. We got on the school bus and which took us straight to the People’s Park.

71. From what I have seen and heard, I must say Chinese people are living happily.

72. Everyone agreed to his suggestion which we should hold a meeting to talk about the problem.

73. Oliver Twist, the hero of the story, he was an orphan. 74. Why don’t you ask anybody else to help you?

75. The pen is missing, for we cannot find it everywhere. 76. Sorry, I have a such book.

77. The two languages are not at all the same in neither spelling or grammar. 78. Most people can quick get help from a doctor when ill. 79. He told me that how important it is to learn English. 80. Can’t you remember tell me that the other day?

81. She asked me if I had found out my new pen. 82. I came here especially to ask you for advice. 83. I learnt of from Joan that Mary had fallen ill.

84. I didn’t hear you. Please repeat the sentence again., 85. Would you please speak something about your family?

86. We must study hard in order to serve for the people better in the future. 87. I know little about Tom, but I know Mary better than he. 88. The writing of the report spent me two evenings.

89. If I had time, I shall see the new film.

90. Don’t let the children who are so young to go swimming.

91. It took place in France, an European country.

92. Would you bought the dictionary if you had had more money yesterday? 93. I shall lend the money to who comes first.

94. That is known to all, Taiwan belongs to China. 95. What was it that woke up the baby?

96. “Do you mind getting me some water?” “Certainly don’t.” 97. He enjoyed nothing but listen to music. 98. Cotton feels softly.

99. He is by far the clever student in our class. 100. I came here especially to ask you for advice.

101. I don’t doubt whether I’m able to finish the work on time. 102. Would you be kind as to turn off the TV set? 103 Do you know what do these words mean?

104. Hearing her name calling, she rushed out of the room.

105. 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the accident happened in the village yesterday? 106. The little girl hurried home with the remained money.

107. Speak slowly and try to make yourself understand

108. The population of Zhengzhou is fewer than that of Beijing.

109. My father has two brothers , both of them are all Party members. 110. I followed Mr.Smith entering the office. 111. He’ll leave Beijing to Paris tomorrow. 112. He devoted his life for his country.

113. There having no buses, we had to walk home. 114. Being Sunday today, we don’t have to work.

115. Not had studied his lessons well, he failed in the exam. 116. My brother has turned an engineer for two years. 117. I have three letters to be answer this afternoon.

118. The recorder needs be repaired before it can be used.

119. Having been ill for a long time, so she fell behind her classmates. 120. They may go to London, but they were not certain . 121. I don’t think he can do the work well, can’t he?

122. The book which brought for me by my brother cost a lot of money.

123. You must do everything you can help them.

124. The farmers re very busy today and they will stop working until dark. 125. After mixing the three together, he dipped one of his finger into the cup.

126. The old man asked a policeman,” Could you show me how get to the post office? 127. The teacher found a cup broken and tried to find who had broken it.

128. In England as early as the twelve century, young people enjoyed playing football. 129. Jack regretted not go to the meeting last week.

130. I have lost my key; I can’t remember where I forgot it.

第四篇:成语及词语题2012年高考真题 教师版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山东卷)(

)

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

B. 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

D.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

【答案】D

【解析】A项,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出自《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不合语境。 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出自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C项,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出自《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含贬义,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望文生义。 D项,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奔走:奔跑。呼号:叫喊。连动式;作谓语;指引起人们的注意。符合题意,使用恰当。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安徽卷)(

)

A. 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B. 4月以来的多轮强降水使鄱阳湖水体面积由668平方公里扩至2370平方公里,以致极大地改善了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C. 国际田联专家认为,男子110米栏项目仍是刘翔和罗伯斯的天下,刘翔的竞技状态与日俱增,而罗伯斯则稍欠稳定且....实力有所下滑。

D. 电视评论的犀利和深刻是主持人思想创造性的外化,主持人只有具备思想的创造性,才能将观点转化为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评说。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 令人侧目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褒贬使用不当。D. 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B. 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C.与日俱增: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形容对象不对。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北京卷)(

)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 的脂肪酸,还有油酸。菜籽油能 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它对 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 抑止 防治

B. 必须 抑制 防止

C. 必需

抑止

防治

D. 必需

抑制

防止

【答案】D

【解析】“必须”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第三空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心语是“发生”,“发生”只能“防止”但没法“防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全国大纲卷)(

)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透彻,解释得那么轻....松。

【答案】D【解析】A项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望”。望文生义。B项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形容对象错了。C项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主体应是人,但句子语境为家具。形容对象错了。D项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符合语境。

5.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广东卷)(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

A.泾渭分明

B.肆意

C.忤逆

D.颐养天年

【答案】A

【解析】A项“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可改为“一清二楚”;B项“肆意”意思为纵情任意,不受拘束。后多含贬意,谓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用于此处,符合句意; C项“忤逆”,指违抗;冒犯。D项“颐养天年”,指保养年寿,安享晚年。语段对人类的描述使用“堕落”“坟墓”直至“不能安享晚年”,保持手法的连贯性,使用合理。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湖北卷)(

)

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的还是要人慢下来。中国这如许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

,且将它

地挥洒出来。这

江城街头巷尾、湖畔公园里数不胜数的茶馆、茶铺,一个人在清晨里不慌不忙的起来,

到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个悠闲!

A.趣味 痛痛快快 当是 遛 B.滋味 淋漓尽致 便是 踱

C.意味 兴致勃勃 自是 逛 D.韵味 尽情尽兴 恰是 晃

【答案】B

【解析】第一空“个中滋味”是固定搭配,可以排除A、C、D三项。第四个空要与“悠闲”照应,“逛”“遛”“晃”都不及“踱”效果好。

7.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江苏卷)(

)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

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江西卷)(

)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

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 ....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

【答案】B【解析】(A、如数家珍:数:点数。家珍:家藏的珍宝。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言下之意就不能“自己的东西’------这是解题重点,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B、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C、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D、茹毛饮血,茹:吃。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比喻处在未开化壮态。

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辽宁卷)(

)

A. 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 .... B. 集训期间,我们在深圳要住三个夜晚。在这几天里,我们可以忙里偷闲,理一理凌乱的思绪。 .... C. 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 D. 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

【答案】A

【解析】方寸之地:形容很小的地方。用在此处不合句意,句意强调的是“地域狭窄,物产匮乏”,并非“小”。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四川卷)(

)

A.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人员伤亡严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

B.2011年8月,科幻作家徐浩若受邀到成都举办讲座,几十位科幻创作爱好者聆听了他的报告,会后我有幸向他垂询..了有关科幻创作的问题。

C.一项对大学毕业生发展状况的调查表明,无论他们在校成绩多么优秀,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将面临各种挑战,需要用勤..奋、智慧与坚韧去应对。

D.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

【答案】C

【解析】本题将成语、虚词、实词结合在一起考查。A项如期而至:按照约定的期限到了。褒贬使用不当。B项垂询,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询问。搞反了对象。D项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形容对象错了。 11.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天津卷)(

)

(1)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没有那么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

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2)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

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

(3)我们相隔的不是几小时的车程,而是一整块大陆,就像歌里所唱的,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但是

也隔不断彼此的思念。

A.萌动

调剂

地久天长

B.涌动

调节

地久天长

C.萌动

调节

山长水远

D.涌动

调剂

山长水远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实词、虚词、熟语)的能力。第一组中两个词都有“动”的意思,只是“涌动”对象一般为人潮、水流等。萌动:草木发芽。比喻事情刚起头第二组中调剂:调整有无、余缺等情况;调整使合宜。调节:在数量、程度、规模等方面进行调整,使符合标准。第三组中,地久天长,形容历时悠久或形容爱情永久不变。山长水远:谓山水阻隔,道路遥远或谓山川壮阔。这样用排除法,就可以选定答案为D。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全国新课标卷)(

)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答案】B【解析】A项,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形容对象错了。B项,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C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褒贬不当。D项,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形容对象错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浙江卷)(

)

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D.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答案】C

【解析】A“对于”应改为“对”,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B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根本上”语义重复,应删去“从根本上”;D惊世骇俗,常指人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一般人感到震惊,不用于事情。

14.下列语句中,加点语句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重庆卷)(

)

A.我曾见过母亲那件放在箱底珍藏多年的旗袍,无论是面料的花色还是那奇妙的盘花扣,都漂亮得令人歆羡。 ..

B.那些在黑暗中蹲伏的峰峦,和天空勾结成一体。更远处,一列锯齿形的山梁后,隐隐躲着几粒星子,仿佛在窥视人间..的动静。

C.老王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对这些文物非常熟悉,给考察团汇报时,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多小时。 ....

D.那天放学回家,肚子已经抗议地打着鼓了,正当我如饥似渴地寻找食物时,突然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块面包,我高兴极....了。

【答案】D 【解析】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象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与语境自相矛盾了。 15.依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重庆卷)(

)

当你还是一颗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

他们从你身边走过

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

你还不引人注目。而

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能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虽然

甚至

因为

如果 B.虽然

或者

除非

只有 C.即使

或者

除非

只有 D.即使

甚至

因为

如果

【答案】D【解析】第一个空处,应该是表假设,所以排除“虽然”,第二空出表程度更进一步,所以排除“或者”,第三空表因果,排除“除非”最后一空表假设,排除“只有。

第五篇:2020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答案

不管你在轻松地学习,还是困难地学习。其实,只要善于在未知中寻找兴趣,你就能永远乐观地对待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14.A

15.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解析】

【分析】

14.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A项,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由此可见,选项A“与外界不通音讯”是错误的。

故选A。

15.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①“虽失春城醉上期”一句,说明作者和好友皮日休曾经相“期”春日聚会,饮酒一醉,但是一个“失”字,让这些愿望落空;“下帷裁遍未裁诗”一句是说未能作诗之憾,所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本诗是一首“奉和”友人的诗歌,好友皮日休因“抱疾”而闭门谢客,然而他却给作者寄去一封信告知病情,作者得知好友抱病,当然要送上安慰,“但医沈约重瞳健”一句则是宽慰友人,希望友人眼睛恢复健康,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不怕江花不满枝”一句则用美好的景物对以后美好生活做了展望。

【点睛】

诗歌的情感分析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二、【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读 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15.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

14.B

15.①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②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解析】

【分析】

14.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错,“行藏终欲付何人”意思是,在死后,他们的行藏最终又会托付给什么人呢?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建功立名时,他们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都是自主的;但是,之后他们的一切又要不自主地委之他人,任其摆布,任其剪裁了,对于这一点他们是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并非选项所说“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的意思。

故选B。

15.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 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 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给我们的启示其实离不开诗中所阐发的道理。

颔联“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承接首联,从史实失真的角度叙写了高贤的悲摧。在当时,高贤们已承污纳秽,受到误解;而后来末流所至,更是以假乱真,以讹传讹,从而使高贤们的行藏失去了原来的真相。由此可见本诗阐发的道理是: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这首诗歌作者完全是有感而发的,但是它本身所昭示的对书本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却无疑具有普泛性的哲理意义。书本是前人经脸、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因此,为了继承前人宝贵的精神遗产,为了充实自己的知识,就必须广博地读书。但是,书本又并不都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里有高下之分、有真伪之别,因此,在读书时必须善于区别,批判地继承。前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诚如是也!所以。我们在读书时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批判精神,而不能无保留地兼收并蓄,以假为真,以讹传讹,以至为书而误;我们只有以怀疑的理性目光去择取、去吸收,才能化他人的成果为自己的血肉,充实自己,发展自己,这就是本诗所给予我们的哲理性的启示。

三、【2020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15.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4.C

15.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解析】

【分析】

14.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词的意象,分析诗词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理解有误。“勿多取”指的是管束儿童要俭约正直,不贪不奢,不是指“不要过多取食”。

故选C。

15.本题考查结合诗歌手法,概括诗歌形象特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翻译并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要求找出相关诗句;再联系手法、结合关键词语,概括形象特点;最后根据要求,分点整理答案。

首先,审读题干可知,本诗采用联想手法,由物及人,要求分析概括苦笋与魏征二者的相似之处。然后,阅读诗歌结合内容进行分析。诗人先写见到一对洁白鲜嫩的苦笋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进而三、四两句直接描写苦笋,并将其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种的本性,“苦节”是与生俱来的。“耿介”指正直不阿,廉洁自持;“苦节”指俭约过甚,后以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为“苦节”。肯定赞美苦笋品性后,诗人自然由此联想到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魏征,“我见魏征殊媚妩”一句是写唐太宗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所以,从本身外部特征来看,苦笋的“苦”便是魏征的“殊”,“苦”味并不爽口,而魏征的“殊”在于直言进谏,而其言行有时着实令人难以接受。从内在气质来看,诗人赞美苦笋气节便是唐太宗赞魏征“妩媚”,苦笋性情“耿介”,天生“苦节”,与魏征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格均是受人赏识之处。最后,结合以上分析,分点概括二者相似之处即可。

四、【2020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送沈康知常州

王安石

作客兰陵迹已陈①,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9.如果你是沈康,通过这首送别诗,你会得到关于常州的哪些信息?请简要分析。

10.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9.由“田畴薄”“市井贫”等可知农事荒废,民生艰难;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徒悦过客,不恤百姓;由“荆溪两岸春”可知自然风景优美。

10.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对常州秀美山水的喜爱之情。

【解析】

【分析】

9.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以及对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解答时首先要结合题目、注释、作者等信息通读全诗,把握诗歌大意;然后仔细阅读题干要求,根据题干提示筛选出与之有关的句子或短语,最后分点作答。

本题题干要求是从诗中找出与“常州”有关的信息。首先考生要注意“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一句,沟渠已经半废,土地贫瘠,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厨传还在,但是百姓生活却依旧贫困,由“田畴薄”“市井贫”可以概括出“农事荒废,民生艰难”;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徒悦过客,不恤百姓;另外从“白屋”一词也可看出“百姓生活贫穷”,白屋古代指平民的住屋,因无色彩装饰,故名;从“最忆荆溪两岸春”可以看出此地自然风景优美。

10.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诗歌后两联提到的“话此”,要联系上文来看。“劳人”“佳士”都指沈康,“朱轮”是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这里指代沈康的到来;“忽逢佳士得朱轮”大意是“忽然听到了您到常州治理的好消息”,表达了常州百姓对沈康这个优秀的父母官到来的期待和欢迎;其实这是作者委婉地表达对沈康的勉励,希望他能治理好常州,不辜负百姓的盼望,这是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待。“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惆怅”写出作者在提到常州时的心情,表达了自己此前在常州,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后句“最忆荆溪两岸春”,想到常州的美景,表达了对常州的难舍和怀念之情。

五、【2020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9分)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

B.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

C.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

D.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15.“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16.“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答案】

14.B

15.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

16.不同意。“数声”好。“数声”动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

同意。“一声”好。“一声”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

【解析】

【分析】

14.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分析、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查的题型,角度涉及: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等多方面。带着选项与诗句相关内容仔细对照,审核揣悟,力求读懂诗意,理解选项,发现问题。

B项,“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错误,并非“农闲”“慵懒”,应该是农忙季节,从关于结尾句的注释 “饷田:到田间送饭”和颈联“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酿酒”“ 砧”声中均可见是忙碌而充实的田园氛围,表现了农忙时节农家人的辛勤劳作。

故选B。

15.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这类题一般需要翻译诗句,即解读浅层内容,然后深层理解情感主旨,最后结合手法、语言等明确表达效果,有结构作用的话也要指出来。题干为:“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可见赏析角度不用面面俱到,侧重内容氛围,情感态度和诗人思想。

首先翻译句子“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

其次概括出场景特色:描写了繁忙、充实、安宁、丰足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赞扬田园的美好怡人温馨。

最后总结效果:视觉、听觉结合,抓住时间变化,以点带面,从中可想见百姓的安居乐业,极富感染力和画面性,让人身临其境,不自禁地向往大自然。

16.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即炼字题。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题干为:“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此类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肯否均可。但作答时理由一定要充分。思维角度有:解释字词意思,扩展到句中翻译大体内容,结合诗人的情感分析表达效果,有修辞或者结构特色的话也要点明。

首先明确立场、观点:不同意或者同意,尽量用完整句子。

其次结合艺术特色分析奇妙处并点明情感效果:

(1)“数声”好。“数声”,形容声音大、热闹,给人动态感,动中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表现乡村世界的热闹、快乐、幸福。

(2) “一声”好。“一声”表明声音单纯、肃静,静中显示了环境的静谧清幽,给人安宁祥和静美的感受。

【点睛】

炼字题如何解答?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六、【2020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16.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

15.B

16.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解析】

【分析】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项, “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有误,“念此”的“此”应结合首联中“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一起理解,诗人不是为离别“心惊神伤”,而是想到在此战乱时期,自己又年老多病,一别将再难相见,故此“心惊神伤”。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意象及分析抒情方式的能力。首先要分析意象的特点以及在诗歌中有无象征寓意;其次要结合诗歌表达技巧来分析其对于抒情的作用,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技巧的,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峨眉”是诗人的居住地,“岘首”是襄阳庞德公隐居的地方,也是郑炼将要前往之地。

上句“峨眉晚”,写出离别之际因天色薄暮,而诗人不得不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下句想象友人到达襄阳,正是春光明媚之时,表达对友人一帆风顺抵达目的地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用“地阔”“天高”刻画出峨眉与岘首两座山相距遥远,借景抒情,抒发离别之后两人分居两地,相隔遥远的孤独寂寞之情

七、【2020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9.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________;而《送柴侍御》突出________,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

20.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答案】

19.感伤 达观

20.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③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解析】

【分析】

19.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思想感情的把握。 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秋江送别》的意思是:江面上返乡的船只来来往往,仿佛列成队,江边归家的车马熙熙攘攘,好像排成行,江水南北两岸思念的人儿在遥遥地互相眺望;在依依不舍的离别时刻,谁能说这波涛汹涌的大江仅仅是一条水流呢,由于被江水隔断,早觉得两岸的山川已属不同人的家乡。作者以山川、归舟等意象表达了依依别情和悠悠乡情,尤其是后两句,由于离别,江水不再是一个小区域,而成了两个不同世界的分界线,流露的是分别的伤感。

《送柴侍御》的意思是: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诗中写与好友分离,自然不免有点儿伤感,但作者却宽慰友人:我们虽阻隔青山,却可以“同云雨”,虽人分两地,却可以共明月,因而没有一般送别诗通常所流露出的那种缠绵悱恻的情绪,更多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达观。

20.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应对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诗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词句内容;其次要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选用了什么意象,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诗歌的主旨,即诗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诗句中包含的情感。

本题要求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翻新脱妙”之处。首先,从意象的运用上,王勃的诗选用了“山”“水”,但却将“一水”“山川”隐于句中。而王昌龄的诗则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 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意境开阔,具有鲜明的个性。

其次,空间处理上,王勃的诗化近为远。“已觉山川是两乡” 由于离别,江水不再是一个小区域,而成了两个不同世界的分界线,强调了心理距离之远。而王昌龄的诗则是化远为近。云雨相同,明月共睹,使“两乡”为“一乡”,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语意新颖,出人意料。

最后,抒情方式上,“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王勃自问自答,以议论的形式直接表达了别离的感伤。而王昌龄则以景作结,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更加耐人寻味。

【点睛】

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2020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答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际商务行业调研报告下一篇:高考冲刺如何获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