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业的发展趋势

2023-06-03

第一篇:中国服装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

2007中国服装产业的纵深发展将为中国服装产业格局、竞争力格局变化奠定基础。国内企业成熟壮大、国际名牌蜂拥而入,更多海外品牌对中国市场跃跃欲试,国内中小企业在夹缝中找寻生存之道,未来的中国服装市场新一轮“洗牌”时代已经到来。2007中国服装市场必然好戏连台,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特点

(一)产业资源重新配置,市场竟争模式逐步转变。

1.梯度转移初见端倪,省内流动仍是主流。我国主要服装产区仍然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近年来,一些沿海城市的人均GDP快速提高、土地资源紧缺,用地成本飞涨、人力资源匮乏、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水电供给不足、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困难重重,产业区域性和企业的梯度转移已见端倪。然而目前的梯度转移主流仍然是“省内流动”。苏南企业到苏北开发、粤南地区产业慢慢向粤北和东西两翼发展、福建、浙江一些产业集群也向周边扩散,省内的“内陆”地区成为我国服装产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企业对于生产转移通常持审慎态度,“异乡”办厂的前期通常会“水土不服”,地方的政策和观念意识往往成为转移胜败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企业在生产转移的过程中承担着较难预测的风险成本,企业势必权衡投资成本与投资风险来进行目标地的选择。

2.集群专业化发展,区域交叉合作广泛。我国的服装产业集聚地大多是以单一品种或专业服装生产为特点,各区域有自身特有的优势。目前,企业已不再盲目扩张,而是力求将区域和企业优势作强,在优势较弱或不具备生产能力的领域理智地寻求合作。区域交叉合作应运而生。例如,温州企业为泉州企业加工西服,泉州企业为温州企业加工茄克。专业化激发了区域交叉合作,区域交叉合作促进了专业化,专业化和区域交叉合作把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带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即:网络化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恰恰是“专业”和“合作”。区域的网络化发展成为企业的发展壮大的一大加速器,也为跨区域企业乃至跨国企业的诞生打下基础。

区域内已形成联动关系,小企业最终放弃创品牌的混战,为大品牌贴牌加工,区域内品牌集中度逐步提高。

3.市场竞争模式从数量、价格向技术、品牌转变。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的产量增幅明显回落,预示着数量竞争时代接近尾声。大企业已经蓄积了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以产品创新和渠道掌控能力为基础的品牌竞争力大大提升。“数量”和“价格”竞争模式逐渐远去,“科技创新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的意识和自觉行动,在服装行业日益盛行。在产量平稳增长甚至维持原状的同时,企业效益明显提高。目前,企业用于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已经从生产规模转向设计研发投入比重、设计研发人员比重、高学历职工比重、生产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营销网络规模质量、品牌覆盖率、单位面积销售收入等。协会也已将“销售利润率”作为“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之后对企业进行考评的又一重要指标。

(二)人民币升值、配额政策,行业发展负重前行。

2006年,受人民币升值、配额政策波动、土地资源成本飙升、人力资源持续匮乏,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服装行业可谓负担累累。

由于企业对人民币升值都有较为正确的预期,议价能力较强的企业已经在签订外贸合同

过程中能够与海外客户共同分担升值的时间差损失。人民币升值6%,将挤占到普通的外贸加工型企业30%~50%的利润,对于议价能力较差的企业,几乎无利润可言。2007年,人民币继续升值,企业通过客户分担升值损失的可能性也随之降低。人民币升值对行业发展也有一定正面作用,企业正在适应开放的汇率制度,尽管行业总体国际价格竞争力下降,但升值也无情地淘汰了一些不规范和抗风险能力低下的小企业,使国内竞争相对趋于公平。同时,人民币升值刺激了我国服装行业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2006年上半年的配额分配机制不配套,导致配额市场混乱、配额价格大起大落,大量配额的浪费,严重影响了配额的使用效率和企业利益。去年下半年,政府调整政策,协议招标替代公开招标等措施较为有效地避免了浪费和投机,配额市场逐步规范,配额使用情况有所好转。但一年多的动荡也导致了一部份订单流失。

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攀升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2006年服装行业的发展步伐。

(三)服装价格指数回升,服装市场全面提升

1998年开始衣着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服装鞋帽类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都跌至100以下并在100以内徘徊了8年之久。2006年10月,月度统计两项指数均重回100以上。这正是我国服装市场全面提升的直接体现。

根据对代表高档、中高档服装消费的大型零售商业统计显示,近两年的服装销售单价一直呈上升趋势。城市消费都在向高一层次消费模式挺进,以产品现货交易为核心的批发市场已现颓势。目前各级服装市场均呈现品牌更迭加速、新品牌层出不穷、营销模式分化、注重渠道建设终端管理等态势。新一轮“洗牌”已开始,服装市场已经进入新的品牌循环期。

(四)外贸增长方式正在转变

2005~2006年,我国服装出口面临贸易摩擦、配额制度、人民币升值、竞争国崛起等多方面外部环境的压力,加上近年来经济发展,我国服装加工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削弱,普通产品出口价格透明等内部因素,出口贴牌的大路产品已经不可能获得理想的利润空间。多年外贸贴牌经验的积累,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也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1.OEM向ODM转变。目前,世界各服装出口竞争国的外贸加工价格都已经相当透明,加上我国服装生产受到人力、土地、能源等因素影响,加工成本一再升高,继续走单纯贴牌加工路线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多年来外贸加工经验的积累和设计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得我国一部分服装企业具备了由OEM向ODM转变的实力。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加入到ODM队伍中来。2006年CHIC展中ODM参展商明显增多就可见一斑。ODM与OEM最根本的区别是ODM是加入了“自主研发”过程的产品加工,这一关键环节中,科技创新不仅仅创造了利润还牢牢掌握住资源,为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核心技术和超值服务,有效避免了客户流失。从“E”到“D”改变了我国服装行业的竞争力构成,“技术”实实在在地成为了竞争核心。目前,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服装产业大省中ODM已经十分普遍,大大提高了这些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改变了我国乃至国际服装贸易竞争的格局。

2.“品牌走出去”步伐加快。2005~2006年,我国服装“品牌走出去”步伐正在加速,越来越多的品牌在海外寻求市场。在中东、东南亚、俄罗斯、澳新开设专卖店的品牌个数不断增多。一些品牌已经初步打开了通往欧、美、日等服装发达地区市场的通路。

2006年10月,中国服装协会带领设计师谢锋和其品牌“吉芬”走上了国际顶尖设计舞台——巴黎时装周进行品牌发布,成为中国第一个真正走向国际的服装设计师品牌。2007年

1月,商务休闲男装品牌“利郎”在米兰时装周发布新品。几个具有一定实力的设计师品牌也将在巴黎时装周等国际顶级服装盛会陆续亮相。海外做秀已不再是炒作,而是品牌、设计师国际推广和商业运作的一部分。海外业界对中国服装的印象也由此发生转变,对中国服装品牌和设计的认可及关注程度正在提升。

第二篇:中国服装行业商业模式发展趋势与创新策略分析报告(定稿)

报告目录请查看《中国服装行业商业模式发展趋势与创新策略分析报告》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深入,中国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同行的竞争,而且还受到国外跨国公司的挑战。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仅是产品、服务、技术、管理、人才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选择正确的商业模式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无比重大的意义。

服装产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是世界重要工业之一,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始终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服装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服装产业发展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行业经营成本上升,对外贸易份额下降,产品库存积压严重,企业经营同质化,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等。因此,如何找到适宜、可行的突破口,成为服装企业新的时代命题。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和非理性的竞争思维,现今国内服装企业处于对成功的相互模仿,出现“趋同”现象,从产品同质化到战略趋同、商业模式趋同,提供类似的产品,争夺相同的消费者,营销手段基本靠价格战。面对“趋同”,服装企业需要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改变当中的某些要素或者环节,甚至彻底地再造商业模式,以差异化经营获取超额利润。例如诺奇的SPA模式,美特斯·邦威的虚拟经营,凡客诚品电子商务运作的成功等等,这些都预示着中国服装产业的商业模式变革已经开始。可以说,当前中国服装行业已进入商业模式竞争时代。目前,国内对“商业模式”的内涵和选择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很多企业照搬国外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缺乏理性的思考,与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不够,最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基于此,本报告对“商业模式”的内涵和构成进行了界定,提炼出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服装行业创新商业模式进行了梳理,通过对典型成功个案的详细研究以及经验总结,提出了各种模式下的运作策略。最后,结合服装行业发展背景、发展环境及价值链分析,给出了服装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设计的思路,为服装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借鉴。

报告目录请查看《中国服装行业商业模式发展趋势与创新策略分析报告》

第三篇:针织面料和服装的发展趋势

针织面料和服装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舒适化、时尚化、功能化、环保化、多元化,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舒适化:舒适性是针织产品永恒的主题。运动与功能性针织服装的舒适性,除了在穿着上强调柔软、舒适外,还包括热湿舒适、健康安全等功能舒适性。

(2)时尚化:21世纪的运动服装必将集功能性与时尚性为一体。色彩、款式、面料与服用性能等力图反映国际流行趋势,符合人们对美的心理需求,形成符合我国消费需求的流行趋势。同时运动服装还将具有某种显著的标志性,特别是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不同年龄人群的参与,必将使运动服装趋于时尚、美观和个性化,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

(3)功能化:多种功能纤维的介入,使运动服装富含保暖、弹性、美体、抗菌、保健、透气、透湿、防风、防雨、防紫外线、易护理、清新等不同的功能。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后还将进一步严格和规范功能性的测试与评价、功能的安全性、持久性和有效性,以及2种或2种以上功能的复合等。

(4)环保化:运动功能产品也要走绿色环保之路,在其发展的初期,就将环保理念牢牢渗入其中。尽可能使用废弃物再利用而纺制的纤维、绿色环保纤维,后整理考虑功能性的同时,还需要全面考察后整理助剂的使用对人体、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崇和贯彻清洁生产的理念。

(5)多元化:针织面料越来越强调所用原料多元化、纱线结构多样化、织物结构复合化、功能人性化等特征。充分利用各纤维的优势和互补效果,提高产品的服用性能,丰富面料风格;基本组织和提花、集圈、移圈、衬垫、毛圈、绗缝等花色组织的综合运用,以及针织与机织、皮革等的复合使用,使针织面料的花型、色彩和风格越来越多元化;以差别化、功能化新型纤维为原料开发出的针织面料让人们感受到科技和品牌的贡献率是企业产业提升的源泉,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

第四篇:浅析服装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服装电子商务作为服装企业营销手段之一,由于它的经济性和便捷性,近年越来越受到服装企业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我国服装电子商务的应用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了服装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并针对网民、中小服装企业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我们的研究对服装电子商务和服装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国范围的网络普及,电子商务以其特有的跨越时空的便利、低廉的成本和广泛的传播性在我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作为电子商务中坚力量之一的服装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标志着一种新兴的服装商务模式的产生。在服装电子商务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有必要对我国服装电子商务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加深我们对服装电子商务的认识和理解,并认清服装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我国是服装生产大国,也是服装出口和消费大国,服装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对服装电子商务的分析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我国的服装企业,特别是中小服装企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一、服装电子商务发展回顾

根据艾瑞咨询的报告:我国服装电子商务经历了4个阶段,分别是孕育期、起步期、发展期和成熟期。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2003年之前,我国服装电子商务处于孕育期。当时人们对电子商务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开始了尝试和摸索;同期网络技术的普及和上网的便利也给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这段时间真正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很少,并且主要以B2B电子商务为主。

2003年由于非典的爆发和淘宝网大量的广告效应,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网购并培养了大量的用户,服装服饰类产品成了网络热购的产品之一。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服装电子商务的起步期,C2C电子商务得到了发展。

2005年PPG公司将传统服装零售和电子商务结合,开创了男装B2C直销的新模式,填补了当时男装电子商务的空白,并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和青睐,服装电子商务进入发展期。此后涌现出了大量的服装直销电子商务平台,比如凡客(Vancel)、麦网等等。

从2007年开始服装电<优麦电子商务论文>子商务步入了成熟期,服装服饰类产品成了网购的第一大商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交易额上都是最大,大大小小的服装电子商务平台总计达几千家。

二、服装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1.网民数量和网购人数迅猛增加

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普及,网络的普及造就了一定数量的网民,而一定数量网民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前提和保证。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继续领跑全球互联网;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已达到1.55亿,约占我国网民总数的一半(46%)。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互联网交易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在经济危机中逆势上扬,达到8788万,半年增加了近1400万用户,而网上支付用户半年使用率增加4.8个百分点。

2.网商数量数量增长迅速

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称:截至2009年上半年,中国网商数量已经扩大至6300万,社会经济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主流的电子商务网站如淘宝网等,已成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创业平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9月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新增的网店超过5000家。

3.服装电子商务交易规模

根据艾瑞咨询的调研数据:2008年网络购物用户在网上购买最多的产品为服装鞋帽类,占比64.9%。并且2008年中国时尚商品网络购物交易额实现了高增长,环比增长136.8%达到274.6亿元,这主要是因为服装服饰类商品已发展成为网购交易第一大类商品,用户需求旺盛。艾瑞咨询预计,包括服饰、化妆品等在内的时尚商品的需求未来会持续旺盛,时尚商品网络购物交易额09年有望实现接近翻倍的增长。

4.服装电子商务服务网站数量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6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商务网站总量已经达12282家。其中,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有5320家,B2C、C2C与其他非主流模式企业达6962家,特别是自进入2008年来,呈现出高速增长、乃至井喷之势。在行业分布中,纺织服装行业所在比重最大,为14.32%。

5.采用第三方电子支付规模显著增大

网民对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的信任度明显提高,网民采用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量显著增加。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2008年网上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达到3000亿元,相比2007年不到1000亿,同比增长200%,而2009的交易额,预计全年有望逼近5000亿“大关”。

三、服装电子商务表现特点

近年来,我国服装电子商务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无论从交易规模、网购人数,还是从专业电子商务网站来说,在所有行业中都名列前茅。但也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电子商务地区分布不均衡

根据中商情报网报告:2008年21城市中共有1564万人在网上购买了172亿元的服装,增长127.6%,其中京沪穗深四地有759万人在网上购买了87亿元的服装,交易额和购物人数都大概占50%。其他地区也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或内陆发达地区。

而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人们上网意识的增强,中西部地区将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增长潜力大。

2.网购热衷于名牌产品

由于网民的总体特征是年轻,学历相对较高,所以运动休闲品牌在网民中最受欢迎。无论是男性网民还是女性网民,品牌提及率前三名均为耐克、阿迪达斯和李宁,无一例外全是运动品牌。男性网民品牌提及率第十一位为波司登,女性网民品牌提及率第十一名为艾格。不过艾格在女性网民中2008年购买过的服装品牌中位居第一。

另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民对名牌产品的质量一般有较高的信任度,所以也助推了网购名牌的热情。

3.参与网购的网民比例还不是很大

根据中商情报网报告:服装是网上购买人数最多,金额也最高的商品。接近六成(57.8%)的网上购物消费者在网上买过服装,服装也占到了全部网购金额的约四分之一(23.5%)。也应清醒地看到:中国网民的购物潜力仍未被完全释放。在欧美和韩国等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国家,网民中网络购物比例已经超过三分之二。各大网络购物网站致力于打造更加简单易行的购物平台,网络购物的门槛越来越低,只要会上网就可以学会网络购物。

4.网络安全是一个突出问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指出:2009年上半年内有1.95亿网民上网时遇到过病毒和木马的攻击,1.1亿网民遇到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的问题。网络安全隐患使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度下降,仅有29.2%的网民认为网上交易是安全的。网络和信息安全制约了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交易类应用的发展。

四、发展趋势

1.服装电子商务继续显著增长

随着网民网购意识的进一步增加和网络技术的普及,除了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相信在随后的几年里,我国服<优麦电子商务论文>装电子商务的网购人数和网购规模将继续保持2位数的增长。

2.一些企业利用C2C模式进行交易逐步向B2C模式转换

C2C模式虽然经济便利,但一些企业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给客户一个更加诚信的形象,它们会投资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从而过渡到B2C模式。

3.服务更加多元化,个性更加复杂化

由于服装本身代表的就是一个人的个性,而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的,所以不同个性的人需要不同的个性服务,这就要求服装电子商务网站提供多种个性化的服务。

4.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服装技术将更加紧密结合

比如三维动画技术可以更加有效的展示服装的设计理念,网上试衣系统可以让网购人员对所选择的进行“亲身体验”。

5.B2B电子商务网站将大力发展商务SNS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提高网站用户粘性。近年来,SNS发展火热,阿里巴巴、网盛生意宝、淘宝等也纷纷涉足商务SNS领域,欲将众多的会员资源转化为会员间的人脉网络,以此提高网站用户粘性。

6.移动电子商务将不可忽视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表明,2008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2.1亿元,2009年随着3G商用时代到来,以及无线与传统电子商务企业的纷纷试水,预计交易规模将达6.4亿,同比增长约205%。艾瑞预计2012年移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达到108亿元,发展潜力巨大。对服装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来说应尽快为移动用户定制服务。

7.诚信交易规则需要完善

诚信交易规则的建设,如何让交易对象放心大胆的使用,如何规避“机会主义”,如何继续降低交易成本,成为B2B交易平台思考的方向,也是成功的关键。

五、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服装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我们认为有必要针对网民、企业和服务企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网民来说,主要是要甄别电子商务网站真伪和诚信度,同时也要注意自己支付的安全性,比如所用电脑是否有病毒。采购的网民还需要注意出售商(或个人)的诚信度。

2.服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服务。中小企业一般可以先通过B2B或C2C的模式开展电子商务。此外,中小服装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比如成本、价格和经营灵活等优势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3.电子商务服务企业

应该对网站功能更加优化,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个性的服务。比如男装和女装发布时所选用的描述词是不一样的,能不能针对男装和女装采用不同的描述词等等。

4.服装也是时尚,时尚和个人心情是紧密相关的。电子商务网站在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娱乐节目。比如服装欣赏视频。

六、结语

本文通过对服装电子商务应用现状、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了我国服装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并针对网民、服装企业和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我们的研究对促进我国服装电子商务和服装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第五篇:私人订制或成服装业发展趋势

自从成为2014年央视春晚总导演后,原本就受人关注的冯小刚注定会成为娱乐圈焦点。特别是作为时下贺岁档唯一的喜剧片《私人订制》上映后,不断受到观众的吐槽、华谊兄弟股票下挫等负面消息不断的情况下,票房却令人惊奇地蹿升。

在12月19日的公映首日,《私人订制》累计票房便达8400万,截至第10天的12月28日下午6点,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该片票房正式超过5亿元,其票房速度位于华语2D电影第二位,以至于有证券分析师预估《私人订制》的最终票房将在10亿左右。一边被观众吐槽,一边却十分卖座,如此反差令冯小刚本人都大呼“太开心”,并通过媒体表达:“感谢吐槽的哥们,骂和赞都迅速使《私人订制》成为具有话题性的影片。”不过,12月29日素以“小钢炮”著称的冯小刚连发数条微博炮轰影评人,为《私人订制》遭其狂批打抱不平再掀波澜!

“一部作品的好坏不能仅通过观众的评论中判断,每个人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正在谋划开设私人订制女装无锡柯思达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义峰这样说到。

《私人订制》主要讲述了愿望规划师杨重(葛优饰)、情境设计师小白(白百何饰)、梦境重建师小璐(李小璐饰)与心灵师马青(郑恺饰)四人组成的公司“私人订制”,以“替他人圆梦”为自身业务,专门为不同客户量身订制“圆梦方案”,而发生的一个又一个令人捧腹的圆梦故事。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评判标准的多元化,追求‘私享’化的服务越来越突出,因为是‘私人订制’,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所以该片不可能赢得每个人的喜欢。正如特立独行的‘80后’、‘90后’甚至‘00后’,追求服装的独一无

二、无可替代的个性,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我们就是看好服装定制市场的大好前景,才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一件针织女装也能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做每个人身边的私人裁缝,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穿到无锡柯思达针织女装。”任义峰说,“我也相信,随着电影《私人订制》的热映,也必然使女装等服装定制市场升温。未来柯思达除了做服装OEM、代工、加工外,还有一个更好的方向,就是私人订制”

据了解,推出的服装定制服务,是指根据顾客个人情况,进行个性化服务的量体裁衣和单件服装制作。它通常根据消费者个人的体形、肤色、职业、气质、爱好、穿着场合等设计适合消费者的时装和穿着效果,突出消费者本人鲜明的“自我”和“气质”,达到完全私享的个人体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工安全意识如何提高下一篇:中共党史讲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