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2023-06-04

第一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999-2009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经济功能定位要览

1999-2009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经济功能定位要览

西部大开发

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号召,要把加快开发西部地区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0年1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1月19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西部地区开发工作会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展开。

200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6号),召开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工作会议。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绝不会动摇,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不会减弱,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会减慢。

2005年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呈报的《西部大开发五年工作汇报》材料上作出重要指示:“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中央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200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

1 设全局出发作出的整体战略部署。要认真总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五年来的经验,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抓紧建立西部开发长期稳定的资金渠道。

2005年9月3日-4日,国务院西部开发力在西藏拉萨召开“十一五”西部开发规划座谈会。

2006年3月18-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时强调,对于宁夏等西部地区尤其重要的是,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把经济搞上去。

2006年4月1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

2009年10月16日,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合作论坛在成都开幕。温家宝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中国将把全面提高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努力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域,加快构建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城市经济功能定位

西安:定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提出了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软件、生物技术、新材

2 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航空航天、汽车、光机电、国防科技工业、石油化工、食品饮料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

兰州:中国西北地区的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连接东西部地区的交通通信枢纽城市及能源物流集散地。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02年,“十六大报告”中首次将东北振兴问题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开采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

2003年9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2003年12月,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成立。

2004年3月,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2005年5月,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

2005年8月11日,国务院召开东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座谈会。12日,国务院召开东北地区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改造试点工作座谈会。

2005年10月19日,国务院会议研究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改革

3 试点问题。

2006年6月,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

2007年6月,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

2007年11月,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2008年12月,关于调整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

2009年8月1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9月9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3号)正式发布执行。33号文件是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下发执行后,国家出台的又一个指导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综合性政策文件。

城市经济功能定位

沈阳: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是东北地区第一大城市和我国最重要重工业基地,将建成全国装备制造、东北地区商贸物流和金融三大中心,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极。

长春: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东北地区中部最大的中心城市。建设成经济实力较强,社会文明进步,科学技术先进,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开放型、多功能、具有北方特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大连:立足辽宁,依托环渤海,服务东北,面向东北亚,建设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生态环境优美和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形成我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中部崛起

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构想,并指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中部崛起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

200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又提出,抓紧研究制定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

2005年3月6日,全国政协召开国家十部委(局)参加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案协商现场办理座谈会”,中部崛起由此“破题”。

2006年2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专门讨论了一份促进中部崛起的纲领性文件——《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见》,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问题。

200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

2006年9月18日,中部六省省委书记、省长以及部分中央部委负责人会聚郑州,参加“中部论坛”郑州会议。“中部崛起”的横向合作付诸行动。有关部委和中部六省政府共同主办的中部博览会也在2006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

2008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部署;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有关重大问题,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协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政策,推动部门间沟通与交流。

2008年初,编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列入了国务院的工作日程表。2008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初稿)开始下发,地方和多个部门纷纷提出了修改意见。其中各个省分别根据自己的情况,出台编制了相关规划。

城市经济功能定位

太原:山西省域中心城市,以产业多元化、结构高度化、开发高效化、增长集约化、环境清洁化为方向,以环渤海地区、中西部地区为发展空间,实施双向拓展,建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文明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型工业基地、文化名城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都市。

郑州:建设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商贸城市”定位,重点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五大产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培

6 育大型企业集团,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

武汉:提出了武汉是“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的定位。重点发展以钢铁制造业、汽车及机械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等重型化工业及电子信息、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烟草、纺织服装、造纸及包装印刷业等轻型工业,支撑其“工业基地”功能。在第三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商贸会展业、金融业及现代物流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等。

长沙:以文化交流为先导,以商贸、旅游娱乐为支柱,具楚汉遗风,融长株潭于一体的科教性国际文化交流的山水商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先进制造业基地、高科技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在布局重心上突出长沙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领跑中部的长沙工业“双核”。

珠江三角洲地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年1月8日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纲要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战略定位,是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规划纲要》明确把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赋予“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重大使命。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全局出发,对我国改革发展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

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要推进珠三角各市内部的城乡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提升珠三角的过程,更要注意与带动东西北统筹部署,始终把带动东西北作为重要的目标任务。当前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的“主抓手”,就是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必须坚定不移,一抓到底。三是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准要有新突破,积极形成开放型经济的新优势。把深化与港澳的紧密合作作为重中之重,同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全方位加强与泛珠、东盟、台湾等地区经贸合作。抓住机遇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洗牌”机会,鼓励我省企业“走出去”进行低成本扩张,积极打造自己的跨国公司。四是发展民生和社会事业要有新突破。切实防止重经济增长轻社会事业,重产业建设轻民生改善的倾向,把发展民生和社会事业与经济工作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推进,让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五是体制机制创新要有新突破。用好用活“先行先试”权,重点围绕主体功能区规划、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珠三角一体化,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更好地承担起中央赋予的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的历史重任。

城市经济功能定位

深圳:建设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国际高科技城市、现代化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区域性金融贸易和会展中心城市、美丽的海滨旅游城市、高品位的文化生态城市、国际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和国际旅游城市。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深圳建设成为重要的区

8 域性国际化城市。

广州:打造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山水之都,建成带动全省、辐射东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强化城市六大功能建设目标:一是经济中心;二是国际都会;三是创业之都;四是文化名城:五是生态城市;六是和谐社会。

长江三角洲地区

我国首个由国家组织编制的、跨行政区的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于2006年签发有关省市征求意见。纲要对长三角地区的功能定位、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框架、城镇体系发展整体思路、重点产业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协调与建设、区域内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等都做了明确规划,明确了未来长三角四大功能定位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着力促进社会和谐与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和谐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率先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强化服务和辐射功能,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坚持一体化发展,统筹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在体制创新上先行先试,率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城市经济功能定位

上海:“双中心”的战略地位,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一要建设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机构和业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二要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积极稳妥发展航运金融服务和多种融资方式,促进和规范邮轮产业发展。

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和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杭州特征,覆盖城乡、全民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

苏州: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产学研紧密联合、各类人才聚集的技术创新基地;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农业基地;融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度假基地。“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

10 会文明”的基本现代化地区。

宁波:现代化的国际性港口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构筑宁波都市经济圈,使之成为浙江临港重化工业的核心区。

无锡:国际制造业基地、国内外旅游胜地、长三角湖滨特大城市和全国生态人居名城。苏锡常都市圈中心城市,苏南的物流牛心和交通枢纽。

温州:定位为民营经济的先行区,逐步发展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工业、商贸中心和港口城市。

武汉城市圈

2001年1月,武汉市领导提出“大武汉集团城市”。

2002年初,《发展“大武汉”集团城市的构想》和《“大武汉”集团城市发展方略》两篇论文发表,两篇论文被公认为是武汉城市圈理论的奠基之作。

2003年湖北省先后组织召开了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研讨会和专家座谈会,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4年4月7日,省政府下发《关于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的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建设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城市建设一体化的“四个一体化”基本思路。

2005年“中部崛起”10号文件,“武汉城市圈”被列为中部四大城市圈之首,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省政府明确提出武汉城市圈建设“四个一体化”基本思路。2005年完善为“五个一体化”。

2005年11月25日,武汉城市圈农业经济协作第一次会议在汉召开。圈内9城市达成共识,将依托武汉,积极参与推进城市圈的农业发展。

2007年11月,武汉市政府向省政府上报了《关于推动武汉城市圈通信市场一体化武汉鄂州或孝感等市试点工作请示》,现已开始试点。

2007年12月12日,省工商局同意《武汉市工商局、鄂州市工商局关于武汉东湖开发区与湖北葛店开发区市场主体准入一体化的意见和建议》。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报请国务院同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7年12月17日上午,湖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国家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

2008年8月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正式发文,批准洪湖成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9月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正式发文,批准京山县成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

2009年2月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正式发文,批准广水市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这是继洪湖、京山之后,武汉城市圈的第三个观察员。

长株潭城市群

20世纪80年代初,原省社科院副院长张萍提出长株潭经济区的构想,进行了初步试验和理论探索。

1997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决策。

1998年,编制实施交通同环、能源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境同治五个网络规划。

2000年,编制《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十五”规划》。

2002年,编制实施《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着手编制《湘江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总体规划》、《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2003年,省政府颁布《湘江长沙株洲湘潭段开发建设保护办法》。

2004年,编制实施《2004-2010年长株潭老工业基地改造规划》。

2005年,省政府颁布实施《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这是我国内地第一个城市群区域规划。编制实施《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十一五”规划》。

2006年,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大力推进长株潭交通同网、能源同体、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简称“新五同”。提出加快以长株潭为中心,以一个半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在内的“3+5”城市群建设。三市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召开,制订了《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签署了《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以及工业、科技、环保三个合作协议。

2007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下文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7年9月29日,《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经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中部地区具有能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密集、本土市场潜力大等优势,探索内生型经济发展道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内生型发展模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成渝经济区

成渝地区地处中国西南与西北的结合部,是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西部最重要的经济中心。较之于西部其它地区,成渝地区社会发展基础良好,自然生态条件相对优越,具有很大的发展容量和潜力。目前已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

成渝经济区亦即城市经济区,其未来的战略定位是“五大基地一个屏障”,即能源、装备工业等产业特别是重型装备制造业、国防科工、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农牧业及深加工基地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规划中称要把四川打造成石油化工、核电设备制造、民用飞机制造等特色基地。成渝经济区未来的空间布局是“两圈、两群、四带”。两圈是指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两群是指川南城市群、川中(或川东)城市群;四带是指长江上游经济带、成(都)德(阳)绵(阳)经济带、成(都)

14 内(江)渝经济带,以及成(都)遂(宁)渝经济带。

国家“十一五”规划把成渝地区列入了重点协调发展区。2007年6月,成渝地区被批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前,成渝地区人口超过8000万,在中国经济区中人口最多,也是西部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区域。成渝地区拥有2座特大城市和数十座大中型城市,其中成都和重庆两市,是中国西部主要的经济增长极,都是西部地区工业重镇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聚集地。

城市经济功能定位

成都:提出了“全省经济中心、我国西南地区的科技、金融、商贸中心,是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的定位,以体现现代服务业主体地位的科技、金融、商贸及旅游业,体现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趋势,但为了支撑其经济中心功能,也提出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产业、医药产业、食品产业、冶金建材产业、石油化工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等第二产业的推动支撑作用。

重庆:定位于“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重要的中心城市,是重庆直辖市的经济中心”。将重点发展服务业体系、都市型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及适度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未来的拓展区重点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鼓励发展汽车、摩托车、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和材料加工业等,体现了核心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拓展区继续推进重化工业以支撑其区域性经济中心地位。

皖江城市带

安徽省1990年7月拉开沿江开发开放的序幕,正是在同年4月

15 浦东开放开发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开放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成为当时安徽省的重大决策。2006年8月,《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省对外开发的门户”的战略定位,要求“主动迎接长三角辐射,推进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制的全面对接,成为率先接轨长三角、接轨国际的开发型经济区域。”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称“皖江城市带”,主要是针对“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示范型创新区,于2008年12月正式获国务院批准,为皖江9市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提供重要平台。皖江地区是长江经济走廊的重要地带,也是安徽省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最发达地区之一。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范围共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宣城、滁州等9个皖江城市。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皖江城市带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时将有所选择,按照错位发展、补缺等原则承接转移。按照预期,示范区区域将建成为长三角的农产品、能源原材料、旅游休闲基地,以及中部地区最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争取成为中西部地区体制机制最优、产业集中度最高、投资强度最大、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城市经济功能定位

合肥: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区域性的商贸物流中心、旅游会展中心和金融中心,以及引领皖中、辐射全省、联动中部、接轨长三角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16 和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城市。

芜湖:在安徽奋力崛起中争当排头兵,把芜湖建设成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滨江山水园林城市。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20世纪90年代,江苏提出建设“海上苏东”,沿海进入“四沿”(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沿海)生产力布局,开发的层次与力度不断升级。

2004年3月《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编制启动。

2006年10月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院士牵头,中国工程院、国家开发银行与江苏省政府联合开展专项研究,最终完成了《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和11个课题研究报告。

2007年1月,温家宝总理到连云港视察,对连云港的规划和发展以及沿海开发提出了明确要求。

2007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沿海开发工作会议,全面启动新一轮沿海开发。会后省政府批准下发了《江苏沿海开发总体规划》。

2008年1月一2月《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完成,并呈送国务院。

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会同19个部委组成联合调研组赴江苏省沿海地区调研,之后与江苏省政府共同完成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编制。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

17 以上海为中心的3小时交通圈已经成形,更有利于未来这一地区的长期发展。

关中一天水经济区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正式发布《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将把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

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根据《规划》,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战略定位除了“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外,还将打造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规划》提出,到2020年,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占西北地区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

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体现在五个方面,概括起来讲就是“一个高地、四个基地”,即:形成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其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经济区总量占西北地区比重将超过三分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两番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将大幅提高。

第二篇:中国经济发展

当今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波动和低速增长时期。这个时期可能延续5—10年。四年来,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各国均采用了大量非常规刺激政策。这些政策或在短期内有阻止危机急剧下泻的作用,但亦有损害经济长期发展基础的副作用。如今,这些负面影响已开始显露

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方式,以消费拉动为基本特征。消费超出收入水平,形成过度消费。过度消费意味着低储蓄并导致过度借贷。过度借贷持续恶化便形成债务危机 在美国,次贷危机首先是私债危机。私债危机发生后,为了救助,美联储和财政部先后深度介入,致使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扩大了数倍,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和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均创历史新高。于是,私债危机引发了主权债务危机;私债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并发。

在欧洲,危机发生的路径有所不同。那里径直发生的是主权债务危机

如果全球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中国在未来5—10年中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自然是紧缩的。这意味着,依赖外需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趋势已经显现

1作为投资主动力的住宅投资和地方项目投资或面临下滑

2受外部形势恶化影响,外需面临萎缩

尽管国内经济下滑趋势已有显现,但由于国内外形势高度不确定,宏观经济政策依然以保持2010年底开始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搭配的提法为好。同时,我们应更为密切注视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1:积极推动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明确城市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应主要走市场化的路子

2中央和地方关系:让地方政府掌握更多的财力,当下,在体制和机制层面推进地方政府直接发债,应当给予重视

3权益性资金和债务性资金的关系上,应通过发展资本市场的手段来解决股权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第三篇: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ZQ学长给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就说你可以把它当中国近现代史来读,应该很有意思,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那天拿着写有书名、作者、检索号的小纸条,第一次穿梭在图书馆一楼找书,以往都只是看看三楼的书。当这本小黄皮书印入眼帘那一刻,还是着实兴奋了一把。就用这本书,开始我真正经济学的学习吧。

所以,这本可以当历史来读的经济学书籍至少让我这个在大四才开始想去真正了解我的专业的人来说,还是一个很符合我口味的开始。读完了,就想写点读后感吧,还不能算作评论云云。

这本书是由林毅夫、蔡昉、李周合著的。林毅夫是一个有着传奇经历的中国人,从台湾游到大陆的学者。本书从发展战略选择与资源禀赋之间的矛盾出发,分析了中国传统经济体制模式内生地形成逻辑,并将这种分析方法及其结论扩展到所有其他国家和地区,指出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否和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一致,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进而决定经济发展绩效的根本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当时国际形势的考虑,从保家卫国自力更生的角度,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读后感《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但是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资金、设备且产业周期长,见效慢,这与当时中国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即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不相符。为了达到优先发展的目的,便不得不采用扭曲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以及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体制。然而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并未实现赶超战略,反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远。平均主义、大锅饭导致企业效率低下,生产积极性不高。

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从微观的放利让权开始,在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在“交满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余的便可以归于自己”的政策下大大提高了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随着资本的慢慢累积,需要资金较少而应用劳动力较多的乡镇企业开始蓬勃发展。在城市,国有企业开始大刀阔斧改革,企业也取得了部分资源的配置权。慢慢地这些资源都流到了被赶超战略压制的部门,而这些部门的发展正是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环境。由此,才制造了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发展的奇迹。

当然,由于整个发展战略并未改变,经济宏观政策环境并没有改变,基础行业的价格、利率、汇率依旧没有市场化。各种矛盾、寻租行为也层出不穷,金融体制的改革也是举步维艰。

然而,林毅夫分析了中国的改革内在逻辑具有不可逆性,这主要体现在,从微观角度开始的放开,难以再收回,只能进一步推进宏观体制的改革。

这本书,介乎学术与历史之间,语言通俗易懂,道理娓娓道来,或许它的观点仍存在可以修正的地方,但是却是一本良作。能让你更深一层的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了解比较优势,也能让我们坚定,唯有继续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才是我们最好的出路。

第四篇:中国经济发展新趋势

国信观点

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将呈现新趋势

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演进、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大以及“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和驱动因素正在悄然变化,特别是“十八大”之后,新一届中央政府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以及发展目标提出了许多创造性和革新性的思路,这将引导和推动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呈现新趋势。

一、中国经济将从高速增长步入中速增长阶段

1979-201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过分依赖外需的高增长动力被弱化,同时经济依赖廉价丰富生产要素的高增长时代趋于结束,经济运行进入了一个拐点转折期,经过最近几年的调整转型,可以确认,我国经济增长逐渐由过去的高增长步入中速增长时期。过去30年增长约10%,2012年7.8%,2013年预计7.5%,未来一个时期将会维持6-8%的中速增长。

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

第一,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人均GDP达到6000多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此时的经济增长主要是质量和效益的改善,结构的升级,增速减缓势在必行。在该阶段我们面临“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问题,要解决重大社会、经济结构问题,必须放慢经济增速,释放经济社会的风险。

第二,要素成本水平明显提高。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由12373元/年增加到41799元/年,增长了23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上涨了70%,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上涨了5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涨了35.8%。劳动力、土地、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力度,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支持企业低成本扩张的低要素价格条件不复存在。

第三,市场需求不足问题凸现。经过多年的快速扩张,中国经济已由短缺经济变成了过剩经济,目前出口需求萎缩,消费需求徘徊不前,最终需求不足,

大量的工业产品,一生产出来就变成了库存,企业连续亏损,只好降低速度压缩生产,市场需求不足是导致中国经济增速减缓的根本原因。

二、新型城镇化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城乡割裂、城乡二元差距是中国经济的特有产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城乡一体化迫在眉睫,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切入点,大力推进城市化也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和潜力。分流农民需要城市化,发展三产需要城市化,创造就业岗位需要城市化,提高多数人的劳动生产率需要城市化,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更需要城市化。

新型城镇化是要改变中国人的面貌和综合素质,提高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改变人的身份被限制的状况,最终打破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因此,要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其一,城镇化的本质在于“化人”。要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要把农民先化成农民工,再将农民工化成市民,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在有些地区城镇化走偏路,主要是化土地,搞土地城镇化,搞房地产化,依旧把农民和市民、城乡进行分割。

其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改革,不是简单的城市投资建设。要更多的关注城市软环境、公共服务的建设,以改善人的生活条件、优化生存环境为宗旨,要统筹推进均等化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将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覆盖到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

其三,新型城镇化是建设一种高效的城市运营体系。研究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以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为重点,开展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创新城乡社会管理体制。努力建设没有环境污染,没有交通拥堵,井然有序、运行高效的城市,总之是通过城市结构优化来提高它的综合承载力或者它的竞争力、吸引力。

今后的城镇化建设重点:一是在特大城市周围兴起一批小城市。美国洛杉矶、加拿大蒙特利尔周围都有70个以上小城市,中国不可避免的要走同样的道路,特大城市周围一定要建起一批小城市。二是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中部地区,兴起一批规模较大的新兴城市,以此为龙头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加速

和完善已有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城市功能建设。四是大力推进城乡统筹,搞好以城带乡,城市反哺农村。

三、服务业成为引领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我国原有发展模式是“重二产、轻三产”,201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1:45.3:44.6,第三产业占比虽然较十年前的32.3%提高了12个百分点,但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服务业占比超过70%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当今世界,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各国发展的重点和彼此合作的热点,发达经济体在寻求再工业化、再制造化的同时,继续保持服务业领先优势;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也在弥补服务业发展的短板。服务业日益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新方向。

我国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意义重大:

一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是稳增长、调整优化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选择。目前我国许多工业产品产能过剩或供过于求,但服务产品却有许多领域供不应求,满足不了需求,一方面要提升商业流通业发展水平,扩大和引导商品消费,另一方面,要增加服务业的有效供给,提高服务业水平,让巨大的内需潜力得以释放,形成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力支撑。

二是服务业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传统服务业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研发、信息、物流等新兴服务业需要具有一技之长高素质劳动力,农业现代化和工业信息化的部分新增就业也需要通过各种服务业来吸收。

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可以有效推进“新四化”的实现。做强研发、设计、营销等服务环节,可以推动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开发新一代信息产品,发展电子商务,可以推动信息化、扩大信息消费;增强交通、环保、养老等公共服务功能,是建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需要。

四是“松绑”服务业是推进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最大的制约是体制机制障碍,大力发展服务业要求放开服务业管制,要求依法依规为服务业发展“松绑”,让企业轻装上阵。同时,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探索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改革。

四、创新驱动和自主品牌建设成为行业发展的标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如今我国经济总量、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继续严重依赖外来技术与大国地位不相符合,难免受制于人。要具有自身的发展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必须进行创新驱动,在跟踪先进水平的基础上,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要耐得住寂寞,用10年20年的时间实现自主创新的突破(美国的页岩气开采研究用了40年的时间),最终拥有自己的品牌。

为鼓励技术创新,应把科研经费投入占企业产值比例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把科技发明成果转化率作为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依据,为了给未来5-10年经济发展储备人才技术,政府可以设立国家创新基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基金以及重大项目创新研发基金,以支持中小企业、有增长潜力的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

我国自主品牌较少,严重影响了企业效益,要提高企业的软实力、竞争力,一定要建立和培育自己原创产品的品牌。培育国内知名品牌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从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产业做起,探索创新适合中国特色的生产营销模式并加入最新科技元素,将自己最熟悉、最具竞争力的领域做精做大做强,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培育品牌切忌大而全什么都做,有些品牌企业成名后,房地产、计算机甚至制造业生产行业都要涉猎,结果哪方面都不突出,一旦市场竞争激烈、需求不足,必然没有立足之地。

五、体制改革的红利将进一步释放

过去我们很好利用了资源红利、人口红利、入世红利、房地产泡沫红利,现在这些红利在减退,要转变发展方式、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需要寻找新的红利和动力。全面推进新一轮的体制改革是唯一的出路,改革可以创造并收获新的改革红利,支持经济持续发展。

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和着力点:

1、加快政府职能改革,建设透明、高效、服务型的政府。进一步理顺政府和经济的关系,大幅度改革行政审批和监管的方式,把行政审批的过程尽量地科学化、专业化、透明化,而不是垄断在政府部门,将不必要审批的决策交给企业家。政府应从直接组织资源配臵,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转向负责社

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为居民提供基本生存保障,为企业维护透明、公正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提供高效的执法维权服务。

2、国有经济进一步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应完全推向市场,与其他市场参与者一视同仁,人员任免、薪酬待遇、经营管理完全市场化运作,脱离行政干预。严格执行破产退出制度,对资不抵债的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企业,要及早破产退出。切实改变通过保破产企业的方式保产值规模、保就业、保稳定的思维定式,尽快转向保基本民生、保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保障房等方面。

3、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权利,是农民分享城镇化、现代化红利的最重要资本,必须依法严格保护。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严格征地程序,依法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应给予农民公平补偿,让农民合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六、保护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常态化

十八大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思路,把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的提出来,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重要的战略之举,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经过几十年的大发展,中国的生态问题十分严重。

首先,中国的资源严重不足。以人均计算,水资源、林业资源不到世界水平的1/3,矿产资源不到世界水平1/2,石油资源只有世界水平的1/10,天然气资源只有世界水平的1/20。但是我们对资源的利用十分粗放,有些资源的单位GDP消耗高出国外好几倍,甚至十几倍。中国农业生产中单位面积的化肥用量是世界水平3.6倍,是法国的6.2倍,是美国的3.5倍。

其次,由于资源的过分消耗,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一是三大湖、七大河污染严重,水质都在三类以下。二是食品及饮用水的污染,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隐患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三是空气的污染。今年冬天,持续的雾霾几乎覆盖了大半个中国。四是土壤的污染。土地污染来自化肥

的不适当使用和企业排污,特别是深层排污。

快速的经济增长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环保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生命比GDP更重要。我们是后发展国家,完全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吸取先期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之路。面对资源紧缺,环境严重污染,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形势,将保护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到议事日程、常态化发展是题中之一,环境升级和生态文明升级也是中国经济升级的重要标志。

本次政府部门机构调整,我国首次成立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积极推动资源环境保护的监测和防控工作。目前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建设不断增加,各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污染物排放检测标准陆续出台,制定和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惩戒力度,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理顺资源产品价格关系,严格考核和奖惩生态文明建设进展,体现了政府倡导节能环保、清洁绿色经济发展的决心和理念。

(经济预测部祁京梅)

第五篇: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影响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因素

90年代以来构成中国经济环境的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植根于工业化进程本身和市场化改革之中,必将对未来15年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是:

(一)新的国际经济环境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尽管地区性的局部冲突难以避免,总体来看,未来15年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发展趋势对我国是有利的。首先,世界缓和的趋势将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使我们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其次,世界经济中低速增长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形成较大反差,使中国作为蓬勃发展的大国地位更加突出。世界各国纷纷看好中国广阔的市场和经济发展前景,为中国提供了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可能性。再次,未来世界经济的低速发展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的进一步转移,我国可以加快与发达国家互补性经济交流,接受转移产业,促进自身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香港和澳门的相继回归,都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然而,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未来发展我国也面临着明显的不利因素。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中,我国面临着经济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方面占有优势的压力。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交流的扩大,日益增强的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将对我国参与世界经济合理分工和扩大出口形成制约,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以及吸引利用外资和国际先进技术方面面临着同周边国家激烈的竞争。同时,某些西方大国对我采取扼制的方针,可能使我国与外部世界的摩擦增加。

(二)约束增强的资源供给

资源是发展的基础。从总量规模看,我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总量28124.4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矿产资源已发现162种,是世界第三大矿产国;耕地面积12330万公顷,居世界第四。 但是从人均资源和发展趋势看,我国未来15年的资源条件明显趋紧。据统计,90年代我国人均耕地1.2亩,比80年代减少约一倍。 随着人口规模扩大和工业用地增加,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均耕地将下降到1 亩左右。在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和农业生产成本日趋上升的情况下,人均耕地减少将直接加重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求矛盾。

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一半,今后15年主要矿产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将进一步降低。据对主要矿产产品的保证程度分析,到2010年缺口较大的有石油、天然气、铁矿石、有色金属矿。其中,石油后备储量不足,在本世纪末即可能由石油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

我国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预计到2000年全国需水总量约为700亿立方米,到2010年约为8500亿立方米,分别比80 年代末总供水能力提高34%和70%。由于我国大部分矿产、耕地和人口集中于缺水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工农业争水矛盾突出、能源基地水源不足,增加了解决供需矛盾的难度。

我国人口预计到2000年为13亿,2010年将达到14亿,劳动适龄人口在2000年约为

8.6亿,2010年达到9.6亿。如果基本保持目前城乡格局,2000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将达到1.8亿,到2010年则上升为3亿左右。如此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就业以及城市化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压力。

(三)极为有利的市场条件

从本质上讲,未来经济增长是在需求导向下的大规模产业结构转换。我国国土广阔,人口占世界人口1/5,且消费水平较低。未来15年我国居民消费变化的主导趋势是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消费需求逐步升级。随着未来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差距适当拉平,必然出现消费层次梯度升级,并呈现多元化格局。从城市居民来讲,对一般性和千元级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趋向饱和,占消费需求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住宅及其关联品、服务性消费和使生活更为便利舒适的通讯、家电产品需求会明显扩张,民用汽车逐步进入中上等收入家庭。农

村居民则会沿袭城市居民的消费轨迹,逐步扩大对千元级耐用消费品的需求。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形成了梯推式区域增长模式,使需求变化客观上会保持持续增长的格局。因此,总体上讲,在我国庞大人口规模基础上的收入水平提高,必将带来消费品的广阔市场背景,并对结构转换产生持续拉动作用。

市场需求必然带来投资指向的变化。为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升级换代和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社会基础设施必须完善充实,由此带来交通和通讯业的发展,汽车、通讯器材、船舶、飞机制造将出现巨大的市场,并为机械电子工业扩大规模、提高素质创造条件。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良好前景,必然导致投资及行业发展的重型化。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会相应带来资金的增加,为投资提供相应的积累来源。

出口市场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又一重要需求动力。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有一定竞争优势,为了保持国内经济增长,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产业基础和动态比较优势的机电产品出口将后来居上,成为外贸出口的支柱产品,这也意味着对外贸易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可见,今后15年我国存在着结构逐步升级、层次更为丰富、市场容量更为庞大的市场条件,这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

(四)相对充裕的资金条件

经济发展趋势的首要因素是需求条件,但它受到供给条件的制约。总体上讲,我国未来发展的资金供给条件是相对充裕的,其一,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国内平均储蓄率高达31%以上,远高于同等收入的国家,这为未来长期保持较高储蓄率提供了重要基础。其二,消费结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与时滞性也是未来提供资金供给的重要条件。未来10年内,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处在积蓄阶段,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则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的转移规模和速度,总的消费倾向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收入形成与支出的时间差,也有助于保持较高储蓄率。这就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充裕的资金来源。据测算,“九五”期间我国储蓄率将达到35%左右,比改革开放后的15年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左右。21世纪前10年, 随着消费结构的演变和消费领域扩大,储蓄率会有所下降,但仍将保持在30%以下,不低于1978~1995年的水平。

从利用国外资金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个成长中且具有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是吸引外商的主要因素,致力于全球发展战略的跨国公司纷纷抢占中国市场“先入者”的优势。尽管未来东欧、俄罗斯经济恢复会吸引一部分资金,东亚国家改革和发展也会增加资金争夺的竞争力,但是我国市场的巨大诱惑仍会使我国吸引外资的数量上和质量上具有相对优势。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更加扩大,国内经济逐步与国外经济接轨,会为外国资金提供更为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发达国家资金寻找投资发展的机会。

根据以上分析,由于资金供给条件的满足,“九五”期间我国可以支持32%左右的固定资产投资率。按照3:7资本一产出率计算,“九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可以保持在8.6左右。根据2000—2010 年储蓄条件和支持30%左右的固定资产投资率,经济增长速度大约为8%。

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从“九五”期间到2010年的15年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这是未来经济长期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考虑到我国经济增长基数逐步加大,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对未来经济速度进行预测时,采取了前快后慢的方案,即GNP平均增长“九五”期间为8%,2001~2010年为7.5%。同时,以1995年价格为基础,人口总量分别按2000年的12.8亿人和2010年13.6亿人计算。通过测算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总量呈现出10年滚动翻一番,20年翻两番的增长趋势。1990年我国GNP是1980 年的2.35倍,提前实现了翻一番的任务。按照测算方案,2000 年我国GNP将达到8.5万亿元人民币(现价),到2010年我国GNP

将达到17.5万亿元人民币,是2000年的2.06倍,再翻一番多。人均GNP 将由“八五”末期的4760元增加到2000年的6650元,如果按1:8.3的汇率折算, 人均GNP将达到800美元。2010年,人均GNP则达到12870元,按1:6 元人民币的汇率折算,将达到2100美元,达到1990年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NP 的水平。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主要是由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功的经验表明,从低收入国家走向中等收入国家这一特定发展阶段的突出特征,是有可能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飞跃。日本在50~60年代末期曾进入与我国目前发展阶段相同的工业化时期,其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0%左右,持续时间长达15~20年。

国际成功经验为我国经济速度增长提供了佐证,但更重要的是我国具备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条件。首先,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加强,具有支撑高速增长的物质技术基础。其次,资金条件相对充裕。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和目前城乡居民消费“断层”所形成的强烈储蓄倾向,使我国能在未来发展中保持35%左右的储蓄率。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巨大市场的诱惑力,也将增加利用外资的数量。再次,拥有12亿人口以上的国内市场,巨大的消费需求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拉动力。最后,未来日益深化的改革将通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有效运转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而为经济高速增长提高体制上的保证。这种作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机制对传统计划体制的取代将极大地提高资源配制效率,二是市场多元化主体为经济增长提供旺盛的活力。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从现在到2010年期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逐步有所提高。总体上讲,在此期间加速推进的工业化进程及与之相伴随的城市化进程,不仅会使第二产业继续快速增长,而且将大大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做出这种判断的基本依据是: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重化工业的迅速增长势头使之成为未来15年特别是“九五”期间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因此,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将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比重因而相应提高;第三产业受城市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影响,“九五”期间增长速度大体与国民经济增长持平,2000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和农村工业化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增长会越来越超过国民经济增长。因此,比重到2010年会有较大提高;第一产业由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比重继续下降。预计到2000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9:51:30,到2010年为10:50:40。

三次产业的总体变动来自于各个产业及其内部的变化。从第一产业来看,农村增长速度受到需求拉动和供给资源保证两方面的限制。按照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对农业生产增长拉动的相互关系计算,到2000年,食品消费增长及供给条件可使农业生产达到3. 2 %左右的增长速度。 到2010年,由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使恩格尔系数下降,需求拉动趋弱使农业年增加值降为2.8%。 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是:传统种植业比重下降,牧、渔、副业比重上升,高产、优质、高效农产品更趋增多。

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且内部结构变动加快。“九五”期间主要是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结构性协调发展阶段,但内涵发展因素逐步加大。2000年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逐步实现,增长速度趋于下降。工业内部变化将经历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的双重过程。重工业将较快发展并领先于轻工业,因而所占比重逐步上升。特别是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和建筑业四大支柱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其平均增长速度要达到10%以上,其占GNP的比重应达到1/4左右。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将明显缓解,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七五”和“八五”时期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将使通讯、交通紧张状况明显缓解。科技、教育事业得到重视而蓬勃发展;商业、金融由规模扩张转向层次升级。随着体制改革深入,隐含在第

二产业中的社会服务业脱离出来。这些都将增加第三产业的增长份额。

(三)居民消费达到新的水平

总体上讲,“九五”期末我国城乡居民将基本实现小康,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高,到2010年我国人民生活达到相当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居民生活水平。“九五”期末,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将由“八五”期末的3893元增加到4969元,实际增长5%;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八五”期末的1578元增加到1920元,实际年平均增长4%。如果按照1995 年价格分别以年平均增长5%和4%计算,到201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活费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将达到8100元和2850元,排除价格体系的差异,大致相当于同期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居民平均消费水平。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也将呈现明显的变化。消费支出中食品费用比重将合乎规律地下降,恩格尔系数将由1994年的0.56分别下降为2000年的0.45左右和2010年的0.35左右。随着体制改革深入,医疗费用、住房等支出比重会达到20%左右。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方面的支出也将较多上升。

同时,生活质量将明显提高。人民的营养状况、平均寿命、生活水平等生活质量指标,将超过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000年将由1995年的7.9平方米达到9平方米,2010年提高为1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将提高并稳定在20平方米左右。“九五”期末,全国彩电普及率由42%提高到60%;电话普及率由4.6%提高到10 %。到2010年,电话将在城镇中普及,轿车进入部分居民家庭、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也将基本普及。

(四)劳动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未来15年我国将面对沉重的劳动力就业压力,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1.2亿人以上,到本世纪末将增到1.8亿人左右,2010年可能达到3亿人。这样庞大的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出路只有两条。 从产业看,加快发展

二、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地域看,转移到城乡企业,或是中小城市。因此,

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是影响劳动力结构的基本因素。根据产业结构变动测算,我国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结构1994年为54.3:22.7:23。预计到2000 年为45 :29:26,2010年则为28:35:37。

在推进农村工业化方面,前15年我国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已经容纳了1.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另有约0.4亿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城市务工。到2000年我国农村如果再转移出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可能使目前的1.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到0.8亿,到2010年进一步减少为0.5亿。 这一进程就意味着有2.5—3亿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从而使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1994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8.62%,预计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比例有可能上升至40%左右,2010年进一步上升到50%,城市化程度约一年提高1个百分点。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工业化在某种意义上说与城市化是同义语。这是因为工业化与城市化有其内在的联系和必然要求,城市化本身就意味着大量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创造经济增长动力,就意味着大量与城市建设和城市功能相关的就业机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我国大中城市对移民的接纳已经接近饱和,一批中小城市的兴建和扩展是未来15年我国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内容,从产业发展来看,小城镇的兴起将发挥其集聚效应,带来对服务业的需求,从而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所具有的投资相对少、吸收劳动力多的特点又会吸收更多劳动力就业。因此,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高潮和第三产业的相应发展,将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较为广阔的空白。

(五)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未来15年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逐步提高开放度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在国内收入水平提高速度快于相应结构调整的条件下,对外贸易作为沟通供求、缓解结构失衡的桥梁地位会更趋加强。同时,对外贸易在优化国内资源配置、促进结构升级方面的作用更为重

要。随着国内结构升级和供求格局变化,我国将由部分初级产品和劳动含量较高的制成品出口国向资本、技术含量相对较多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国过渡,以出口带动结构高度化,使国内资源优化配置与国际市场供求联通。从进口方面看,为缓解国内原材料供求矛盾,提高国内主导产业技术水平,资源性产品和具备高新技术的资本品进口将有所增加。

根据以上趋势预计,我国未来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对外贸易增长率继续高于同期GNP的增长速度。到2000 年贸易总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比“八五”期末增长42.4%;到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8000亿美元,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保持年平均增长

7.2%的速度。从实际情况看,这一计划目标很有可能提前实现。随着国内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体制更加完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将有较大变化,将由以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转向以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出口商品为主,2000年实现工业制成品由粗加工到深加工的战略转变;2010年实现劳动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产品出口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战略转变。这种长期变化趋势预示着,一方面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和层次明显提高,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明显提高;一方面我国将成为世界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经济注入更大增长活力。与世界经济更紧密融合将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农业银行税单打印下一篇:中国建筑领域贪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