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调式”一词的教学解释

2022-09-10

随着音乐课堂内容的日益丰富, 许多渐渐远去的音乐专业名词术语又重新回到了音乐课堂, 回到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文艺活动之中。专业而抽象的名词术语, 从专业的音乐院校, 回到了中小学基础教育音乐课堂, 让学生真正弄懂这些术语又显得尤为必要。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常常遇到作品的“调式”说明。在课外活动的音乐表演中, 以及小乐队的训练与伴奏上, 都要涉及到一个专业的名词——“调式”。在这些活动上以及在课堂教学中, 对于一个音乐作品, 我们都会很轻易地说出这个作品是个什么调式, 什么小调式, 或者是什么羽调式, 什么和声小调、旋律小调等等众多的调式名称。同学们对着这些抽象的名词感到茫然, 无所适从, 难以理解。不知这“调式”到底指的是什么?从何而来?例如究竟什么是大调式。小调式、羽调式等等;为什么大调式的主音是“1”?小调式的主音是“6”?同样是以“6”为主音, 作品却又变成了羽调式?主音又是什么?为什么这个大调式作品非要用“1、4、5”这三个音为根音构成三和弦做和声伴奏?为什么那个小调式作品就得用“6、2、3”这三个音为根音构成三和弦做和声伴奏?道理何在?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觉得还得在费点时间, 向同学们讲清到底什么是“调式’这一概念,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解除同学们在理论上的茫然与迷惑。

然而翻开所有音乐书籍查看“调式”一词的解释, 可以说是大同小异, 大体上都是“在作品的几个音中, 以其中一个音为主音 (稳定音) , 所构成的体系”这样的解释。有的直接说出了什么是大调式?以大调式的特征代替了调试的概念解释。这样的解释笔者觉得有点简单与朦胧。确切地讲, 对于一个专业的音乐工作者来讲, 对于这种解释, 不言而喻, 是不言自明的。然而对于一个刚刚接触音乐活动的中小学生来说则显得那样的牵强与不可理解。不仅学生如此, 就是对于教师来讲, 也感到无从解释。因为任何一个学科中的专业术语都有其特定的内涵。

针对这一问题,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 总结出首先要为学生用一句话来为“调式”下一个定义, 做到即好懂又能够理解。那么如何下这个定义呢?笔者采取了望文分解生意的方法, 解释出“调”在这里指的就是曲调;而“式”则指的就是形式, 合起来, “调式”就是曲调形式。这样学生就觉得简单易懂, 去掉了什么几个音、主音、体系等抽象而复杂的解释。

知道了“调式”, 那么曲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形式呢?笔者并没有直接说成是以一个音为主音所构成的体系, 而是讲:“曲调形式:构成作品的几个音 (不超过七个) 中, 总是以其中一个音为主音 (稳定音) , 其他各音总是在做向主音倾向或靠拢的运动, 最后又结束在主音上。这种曲调发展的固有形式就是调式”。

也许同学们还会产生疑问, 是否音乐作品都是这样呢?回答:是的。因为音乐也是自然生活中的产物, 有它特有的规律与形式。不是可以随意改变的。无论是什么内容的创作歌曲都是遵循了这一规律, 即使是产生于民间的民歌也同样遵循了这一规律, 因为它是自然的规律和现象。

为此, 我们用实际作品的谱例向学生来做细致的分析与解释, 与如何识别主音的方法以及用各种调式作品来说明“调式”的概念。

例:《我爱北京天安门》。

分析发现, 该作品有七个音构成, 主音为“1”, 这种调式作品称作自然大调式。

又如意大利民歌《啊·朋友》 (南斯拉夫影片《桥》插曲) (谱子略) 。发现该作品也是由七个音构成, 而主音是“6”。这种调式作品, 就是自然小调式。

那么调式的大小又是怎样确定呢?这就要告诉学生调式的大小是根据作品的主音上方构成三和弦的特征所决定的。主音“1”的三和弦为“1、3、5”, 音响明亮、辉煌、向上, 这种作品我们称之为大调式, 而主音“6”的三和弦是“6、1、3”, 音响暗淡、柔和、抒情, 这种作品我们则把它称之为小调式。由此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其他不同性质的大小调式。

再如, 以蒙古民歌《诺恩吉娅》为例 (乐谱略) , 作品仅有6、1、2、3、5五个音构成, 没有“4”与“7”, 而主音又是“6”, 这种作品的调式就是我国民族五声调式中的羽调式。

……同样还有其他种种调式。

通过上述的教学解释, 同学们很容易地理解了“调式”的含义, 无论是在多声部合唱中, 还是在学习伴奏中, 还是其他音乐活动中, 都能自觉地运用所掌握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音乐实践。

任何一个学科中, 都有其特有的名词和专用术语, 而每个名词、术语都应有一个明确而易懂的定义解释。针对“调式”这一专用术语,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这种直白的解释,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调式”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曲调形式。具体地讲, 则为在构成作品的几个音中 (不超过七个) , 总是以其中一个音为主音 (稳定音) , 其他各音总是在做向主音倾向或靠拢的运动, 最后又结束在主音上, 这种曲调发展的特有形式, 这, 就是“调式”。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随着素质教学的全面实施, 做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 也越来越显现出它所独特的魅力。为当代学校教育, 为提高综合素质起到了不可轻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井下定向钻进技术在防治水工作中的应用下一篇:公安专业实践性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