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德育论文范文

2022-05-16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较德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职能和特征,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高校的德育在进行内容和观念变更的同时,必须进行方法和途径的创新。对中西方德育教育方法和途径的比较研究后,提出建议:从单向灌输型转向双向交流型;学校德育的重点应是培养学生道德思维、提高道德能力;进行轻松活泼、自由灵活的开放式教育。

第一篇:比较德育论文范文

主体性德育与传统德育之比较研究

摘要: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单一文化背景下的传统德育存在诸多与当下社会不相适应的问题,主体性德育在顺应现代变革,高扬人本旗帜下呼之欲出。通过两类德育的比较研究,主体性德育凸现出鲜明的理论特征和形态,为继承德育传统和开拓创新提供了研究基础与理论借鉴。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传统德育;比较研究

当代德育教育家鲁洁教授指出:“无论是理论或实践。我国的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为社会所认可的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就是在德育教育中,受教育者应有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肯定和尊重,道德内容要么是成人的道德经验,要么是符合社会本位要求的道德规范,采取的方法也没有把握人性与物性的不同区别。这一现实的存在正是主体性德育呼之欲出的必然要求,要求在对待人的态度、方式上由物化走向人化,由灌输走向对话,由限制走向解放,德育本体应当与人的生命整体、与教育和人的生活整体融合。

一、传统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1,传统德育的应有地位与实际地位不相称。一方面认为德育大于一切,高于一切,德育是万能的,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片面地夸大和强调德育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否认、淡化、轻视德育,认为新形势下德育过时了,没用了,表现在教育实践中,对德育工作的不重视,没有把德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而在教育实践中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

2,传统德育在目标的理解、贯彻和落实上存在偏失。德育的培养目标“较多体现了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对个人生活幸福与德育的关系强调得不够”。“对独立的价值思考和批判能力的强调仍然不够。”。在实践中德育目标没有有效转化,没有认真考虑学生个体需求,而一味地加以套用,造成目标定位的“高、大、空、远”。使培养个体感到望而却步。德育在相当程度上处于“空转”状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缺乏有效贴近现实生活的具体“抓手”,德育目标与学生现实生活和需求相去甚远,其指导功能被弱化。

3,传统德育在社会与个人本位价值取向上存在失衡。传统德育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突出了道德教育的工具作用,德育主要以政治教育为主,并形成了以强调国家、集体利益为主要道德内容和个人绝对服从集体的道德价值观。这利,价值取向的严重失衡导致德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人学空场”,受教育者被客体化、“物”化,从而导致德育失去了人性的底蕴,屡屡出现为人诟病的“无人德育”现象,以致出现“德育=政治教育”的泛政治化倾向,“德育=理想教育”的过度理想化倾向,“德育=集体主义教育”的观念绝对化倾向。“德育=得分”的功能萎缩化倾向等。这些无视人的需要,忽视人的权利,漠视人的发展的教育,背离了德育的本原和初衷,导致了异化的人,片面的人,依附性人格的人的普遍存在。“当代德育亟待实现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的现代德育新理念和新模式的转换。”

4,传统德育方法陈旧,形式单一。一是重理论灌输,轻行为训练。“灌输作为德育的一种总的指导思想,在我国具有雄厚的历史经验基础和现实的理论基础。”啊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传统德育将学生看作容纳道德理论知识的“容器”、“美德袋”,以说理和单向灌输为主,无视具体的、活生生的、充满个性的人,无视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个别差异性,忽视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二是重共性、单一教育,轻个性、多样性、层次性教育。制定统一教育计划,按照统一要求,进行统一教育,方法单一,对因材施教重视不多,抓得不够;三是重主观生硬说教,轻民主爱心引导。采取“填、堵、注”和“管、卡、压”的办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德育教学被认为是“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领悟,重知识、轻智慧”的教育。

二、主体性德育与传统德育的理论分歧及比较

主体性德育以人本思想为指导,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主旋律,与传统德育存在诸多理论分歧。

两类德育根源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以不同的理论为指导,形成各自鲜明的特征,现归纳比较如下:

1,两者所依赖的社会基础不同。传统德育依赖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基础,其基本特征是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发展速度慢。生产关系简单,社会处于停滞、封闭状态。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生活信条和准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主体性德育所依赖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以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价值多元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

2,两者依据的德育理论和价值取向不同。传统德育理论认为道德教育应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德政合一,以德统政的倾向使得道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政治工具性的特征。”只关注人的整体和群体性的存在,无视人的个体性存在,群众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德育被意识形态化,教条化,理论化。主体性德育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哲学基础,以杜威、柯尔伯格的主体性思想为的指导,以个体本位为价值取向,关注人的发展需求,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主体性德育是科学人学理论指导和德育思维模式转换的结果,是时代催生和人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必然逻辑。

3,两者的德育内容和调整范围不同。传统德育注重崇高的理想道德教育,以服从教育,规范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恪守本分为基本标准,以无我为最高境界。“个人是客体,只消极地适应社会的要求,社会由个人组成但超然于个人之上,一切权力属于社会,一切义务归于个人。”传统德育主要以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为其调整范围。主体性德育以个性教育、责任教育、人格教育为主要内容,并将道德调节的范围延伸至自我关系以及人类社会以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出现了对关爱生命、关心自然、关心物种,关心生态环境等道德问题的思想和探索,不仅关注人的个体和类体的发展,而且关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4,两者德育的目的和功能不同

传统德育强调道德规范的维护与遵守,强调理论化形态的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接受,以培养不逾矩的道德个体为目标,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其功能。主体性德育以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为其本质属性,以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为其目标,改变了传统德育只重视社会性功能而忽视个体性功能的片面性。其培养的人决不是单子式的独立人格,而是共在型独立人格,并促进个体、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5,两者的德育过程和方法不同

传统德育是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后来又发展为“转化”理论,认为价值授受是“由外而内”的过程,即成人由外而内地“给予”未成年人以道德价值与规范,其方法是“单向一维”的灌输和说教。主体性德育认为德育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统一”的过程,坚持“生成理论”的观点。由此决定了主体性德育在实践中必然坚持教与学关系的民主化,教育内容的价值情境化和教育方法上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作者:李 军

第二篇:中西德育方法比较探析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职能和特征,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高校的德育在进行内容和观念变更的同时,必须进行方法和途径的创新。对中西方德育教育方法和途径的比较研究后,提出建议:从单向灌输型转向双向交流型;学校德育的重点应是培养学生道德思维、提高道德能力;进行轻松活泼、自由灵活的开放式教育。

关键词:德育;途径;方法;创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文化的多元化、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要使德育教育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立足于现实德育的发展状况,对于国内外的德育方法和途径进行比较研究,取长补短、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现阶段我国德育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成为教育的主渠道,注重知识体系建构,强调课程内容的相对独立性,教育方法以灌输为主要手段,给人以机械灌输、空洞说教的印象,途径单一、方法陈旧是造成德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德育课程变成了“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扔笔记”的应试工具,应有的教育价值渐渐丧失。虽然近年来,高校德育在实践中开始不断地进行教育内容的调整和改革,但大体上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路径仍是以“灌输法”为主导模式,运用课堂课外相结合的方法。

(一)课堂教学

高校的两课设置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在内容上,各高校实行统一的德育大纲,具有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教材(国家和省两级),并将其作为各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高校的“思政课”教学积极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再基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坚持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结合,不断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中。

(二)课外德育

为了弥补课堂德育教育时间和方法的不足,我国高校还注重增加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活动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教育的延伸性,进而提高教育的效果。高校的课外德育通常运用正面的、直接的方法,经过周密计划、组织和安排,有步骤、有效果地安排活动。其采用的实施途径主要有。

1.注重高校辅导员工作育人职责

辅导员根据德育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广大老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地影响。

2.重视共青团、学生社团工作

共青团和学生社团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把广大大学生吸引到自己周围,落实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任务。

3、重视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

积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把优秀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并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國外的德育方法及途径

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历史条件、物质基础不同,开展德育的方式、方法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相同,但普遍在德育的培养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有一些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校德育教育

学校德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严格务实的管理渠道来展开。许多国家都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德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都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设立了名目各异的与德育有关的课程。美国在正式课程中,人文和社会科学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所开设的德育类课程主要进行政治、法律、人权、社会生活、民主生活、价值观、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英国的德育教材将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处理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思考、谈论、评论,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日本的德育课程教学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如讲解、谈论、看录像、演出剧目、唱歌、辩论等,形式不拘一格、活泼有趣。韩国大学还纷纷把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列为必修课,规定不获此门课程学分的学生不得毕业,目的是为了要制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氛围。

(二)社会的德育教育

西方国家除了在校内开展德育教育外,还十分重视社会德育教育工作,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

1.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德育教育

所有西方发达国家都极其重视大众传媒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宣传教育的基本工具和重要渠道。政府、政党通过电视、报刊书籍、广播、互联网、音像制品等宣传其道德主张,并通过这些媒体去影响公民的政治倾向、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同时并善于利用各种传播工具来开展德育教育。

2.宗教教育

西方国家普遍把宗教教育作为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把宗教活动有机地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信仰结合起来。他们通过遍布全国的宗教组织和广泛的宗教活动,把统治者的意志变成上帝的语言,把民众的宗教信仰巧妙地转化为对政府的顺从,把资产阶级政府变成了民众的上帝。

(三)家庭的德育教育

任何人都是从家庭走向社会的,个人的思想和最起码的行为规范首先是在父母、家人的教育、管理和影响中形成的,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并对子女今后在社会上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许多国家也把家庭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新加坡,家庭价值被视为东方社会生存发展的核心观念,家庭教育受到特别关注,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导向来维护、推动家庭教育,效果非常明显。

我们应当学习西方国家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条件,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把课堂上下、校园内外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调动校内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教师既教书又育人,规范教师的行为举止,抑制、消除影响德育教育效果的消极因素。

三、借鉴国外经验切实加强德育的有效性

在德育教学中,我们要吸取西方德育的预防为主、建立广泛的防范体系,应该把民族精神作为德育的核心目标,注重发挥德育的渗透性、寓他性,提倡“养成教育”;重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注意继承传统德育的对道德认知,强调“好学善思,学思结合”,重视道德情感的培植,在道德意志上主张立志有恒、逆境磨炼,在道德行为上要求受教者知行并重,在手段上采取因性而教,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對德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创新。特别注重德育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和实施途径的多样化。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从单向灌输型转向双向交流型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公共事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选择自己学习的领域,下载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已经成为主体的一种自觉选择。德育教育要改变过去“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强制性工作格局,应通过德育教育过程中信息的双向流动达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赢。西方高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使之成为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的合格公民。在注重行使个人权利的同时,又注重履行个人的义务。我国目前在强调大学生爱国的前提下,应注重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实事做起,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学校德育的立足点。所以我们在以后德育教育工作中应讲究真情互动,注意增强德育教育的艺术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在实施过程中,增强互相交流和双向互动,增强平等氛围,使德育教育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二)学校德育的重点应是培养学生道德思维、提高道德能力

过去学校的德育教育在内容上和对象上不注意层次,新的德育教育要注意研究人的思想和心理规律,编写符合不同层次要求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面对目前的学生道德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行为能力的现实,把学校德育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道德思维、提高道德能力的轨道上来,帮助学生养成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自觉性。要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坚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积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借鉴国外学校德育的方法,把教育对象放置于一定的认识情景,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他们掌握处事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固定思想基本思维模式,提高他们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

(三)进行轻松活泼、自由灵活的开放式教育

德育工作的途径创新,简单而言就是指利用新的载体对德育教育手段的改革和更新。注重德育的艺术性,把德育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我国目前应该运用“面向社会、双向参与、内外开放、齐抓共管”的模式来加强德育工作。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演讲、辩论、讨论等形式,不拘一格。在课外要通过各种社团、社会组织实践,参观展览等形式进行德育的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利用多种渠道,充分发挥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和家庭在开展德育方面的作用,教育的方法丰富灵活,形式生动活泼。同时立足长远,未雨绸缪,抢占网上信息制高点,有针对性地加大网上德育宣传的力度,学会利用因特网作为德育工作的新武器,加强德育工作实效性,增强影响力。

我国的高校德育教育者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人为本,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我们正面临着教育观念的一次深刻变革,而教育观念的变革必将促进德育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创新。在现阶段要借鉴国外德育的优秀经验和方法途径,继承我国传统的德育方法,加强高校德育的有效性,切实使我国高校德育得到跨越式的发展,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立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书育人新思路的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5,(3).

[2]宁玉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5).

[3]王金成,王勇.浅谈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创新[J].党史博采:理论,2006,(4).

作者:薛娟

第三篇:中西学校德育的比较研究

摘要:我国的学校德育在很多方面和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中国的德育环境的特殊性。我们应当合理借鉴西方优秀的学校德育方法,优化我国的德育。

关键词:学校德育;比较;德育渗透

在社会日益走向开放、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研究、探讨、分析和比较国外学校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将使我国德育置于更广阔的国际环境中,取得更大的成效。

一、中西学校德育的差异比较

第一,灌输式德育和讨论式德育。中国的学校德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灌输式的、填鸭式的,教师是绝对主导的,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接受状态,这种状态很难达到德育的效果。本世纪第一个旗帜鲜明地反对道德灌输的理论家是杜威。以后,反对道德灌输成为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的一个共同倾向。但在中国,这个问题依然大量存在。中国教师更多的是告诉学生“要怎样”,而西方的讲授方式是“你觉得应该怎么样”。在中国这种模式下,学生的道德观念是“强制性”的,而在西方的模式下,学生的道德观念是经过理智的思考而自由选择来的。后者才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愿意接受的。

第二,一课式德育和渗透式德育。在中国,德育似乎只是思想政治课才有的东西,其他学科几乎从不涉及德育内容。而西方学校却十分强调把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注重发挥各学科对道德教育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有些课程虽然不是德育课,但却向同学们传递着守时、理解、善待朋友、自信等等德育观念。以美国为例,美国学校不仅重视在文科教育中渗透德育,近来也开始注意在理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使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与道德培养结合起来。对每一门主修科目,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学习研究,即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学科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渗透式德育使学生处于良好的、网络式的德育环境之中,与一课式德育孰优孰劣,一眼可见。在这个方面,我国与西方确实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我们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德育并非仅仅是政治老师的职责,而是整个教育界共同的职责。

第三,显形德育和隐形德育。所谓显形德育方法,是指工作意图能让受教育者明显感觉到的一类工作方法,它的特点是把道理、观点、要求开诚布公地告诉受教育者。而所谓隐形德育方法,则是指教育意图不为受教育者明显感觉到的工作方法。可以看到,西方更多的是运用了隐形德育的方法,有效的避免了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增强了德育的吸引力、愉悦感,延伸了德育的时间和空间。中国的隐形德育还做的非常不够,而更多的是运用显形德育的方法。但单纯的显形德育是很难达到德育目的的,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中西学校德育差异的归因分析

我国和西方在学校德育的某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西德育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具体说来,我国由于包括历史在内的多种原因具有以下几种所特有的不利的德育环境。

第一,中国德育主体具有独特性。德育主体,即参与德育活动的人,在这里就是指教师与学生。以学生为例,中国学生与西方学生在个性上是有明显差异的。中科院心理所张建新研究员的博士研究生李育辉最近在一项名为“童话故事测验的跨文化比较”的研究中,利用童话人物做测量工具,发现中国儿童和西方儿童的个性有相当大的差异。中国儿童比西方儿童嫉妒心强、独立性差,而且更多地表现出对集体关系的归属感,这些都是我国客观存在的德育环境。学生普遍存在惧怕老师的情况,师生关系与西方有相当大的反差。此外,教师的个体性格与思维方式也有自身的独特性。中国历来有师道尊严的传统,教师的严肃说教已经形成了传统,这已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了,必须要正确地面对。德育主体的独特性,是西方与中国的德育产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长期灌输式德育严重滞锢了中国学生的选择性思维。在中国,灌输式德育已经根深蒂固。教师把成人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直接传授给青少年,学生要做的事情仅仅是接受。学生接受成人教师的道德灌输,就没有机会择适而从、择善而从,严重滞锢了学生的选择性思维。他们常常只是屈从于外界(伙伴的、权威的、宣传的等)的压力而接受来自教师的价值观,这不仅容易造成学生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不良现象,更使学生丧失了作为一种主体的选择性思维。中国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缺乏,大多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即或偶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大声说出来。在当今价值观日趋多样化的社会中,人们必须具备选择性思维的能力,以便在复杂多样甚至是相互冲突的道德价值观中作出合理的选择。学生选择性思维的匮乏,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但这种局势已经形成,成为一种负面的德育环境。

第三,中国有着异于西方的文化背景。中国受传统文化影响至深,许多价值观念与西方是截然不同的。例如中国更多强调“集体”,而西方价值观念更多的强调“自我”。由于这种文化的差异,中国学生不能理解西方德育所推崇的“首先要爱自己”的内涵,不能接受这种有悖于传统观念的新思维。也正是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才会出现西方学生敢于大胆承认自己内心的最真实的想法,和老师进行交流,而中国学生却对老师三缄其口。文化像一支无形的手,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人们或许感受不到,但这股力量却真实地存在着,制约着中国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异文化中可行的德育方式放置到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势必会发生种种偏差。

三、合理借鉴,优化中国学校德育

德育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作为其分支的课堂德育,又是德育中非常主要的一部分。我国的课堂德育较之西方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迫切需要借鉴一切外来的合理可行的方式,扩大视野。但上述分析表明,借鉴不能囫囵吞枣,照搬照抄,各个国家德育环境是有差异的,因此必须在深入研究、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进行融合提炼,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借鉴一切有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必须符合中国特殊的环境、文化、心理及习惯。

我们知道,传统文化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根深蒂固,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很难做到像西方似的朋友关系。这种模式已然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但这与我国的课堂德育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思维并不存在多么直接的矛盾。西方是某种形式的自由思维,我国的学校德育可以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自由思维,不同的是形式,共同的是本质。总之中国教师应尽量做到诱导与启发,避免运用自己的权威对学生进行强制;吸收西方学校德育的精髓,而并非不顾自身固有的文化环境对西方的学校德育进行单纯的形式上的模仿。

综观我国目前的学校德育现状,应当把隐形课程提上日程。思想政治课固然在学校德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德育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但除此之外,外语、数学、历史、地理、社会等课程,也应当涉及德育内容。当然,这种转变在目前的中国势必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达成共识并一致努力,吸收西方隐形课程的精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使显形德育与隐形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各扬其长,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形成中国独特的,适合自己的德育模式。

四、外语课承担的德育渗透

在所有的课程中,外语是一门相对开放和活跃的课程。虽然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但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和熟悉,可以促使语言学习者进步,这一点在今天已经形成了共识。因此,外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语言的知识,更要向学生介绍国外的文化、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加强了理解,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而且接触了不同于自己所处文化环境的东西,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这个时候,外语教师应当适当的渗透德育思想,使学生在接触异文化的过程中反思、选择,从而接触乃至接受西方的一些优秀的道德观念。例如独立意识,西方的孩子长大以后就得靠自己的力量在社会上生存,养活自己,这是一个人值得骄傲的地方。而我国许多孩子对父母的依赖非常重,甚至出现了“啃老族”,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针对这个问题,外语课上就可以做一次生动的德育渗透,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西方的那种独立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行为,这是别的学科所办不到的。

外语课的德育渗透,对于外语教师是一个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避免强行的灌输。这是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容易犯的一个毛病。这样只会使本来就处于青春逆反的孩子产生反感。正确的做法是,向学生客观地介绍西方文化中的这些观念,而不要带有主观的色彩,让学生进行自由的分析、评论和选择,要充分相信学生有能力分辨是非对错。

第二,努力做到意图不被察觉。毕竟外语课不是德育课,外语课中的德育意识,只是一种渗透,一种隐型德育。隐型德育的重要特点就是德育意图不被受教育者发现,正因为这样,才使效果更加好。意图如果被受教育者察觉,德育显然会大打折扣,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反感情绪,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教师应当端正认识,提高自身素质。应该认识到,德育不仅仅是政治教师的事,而是整个教育的事,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承担的责任,只有在认识上端正了,才有可能去做看上去似乎与本职无关的事。

参考文献:

[1] 陈瑞瑞.德育与班主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梁忠义.比较教育专题[M].辽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何汉族.交往教学论[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王玄武.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5] 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 星 曈

作者:唐 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体育教学教学反思论文下一篇:马克思主义概论的论文